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抱歉,刘备是我杀的-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担心华兴听说有这么多敌人后,干脆放弃盟约,避而不来了,所以荀彧一直都没敢将此事告诉华兴。
但现在,见对方已经猜到了真相,若继续否认下去,一来是很容易露馅;二来,搞不好还会因此惹恼了对方!
所以,在几经权衡之后,荀彧最终还是摒弃了曹操的叮嘱,带着满面的歉意,冲着华兴回道:
“唉!在下早就听说华将军心思缜密,有如张良在世。今日一见,果真如此,文若佩服、佩服!”
又是一个九十度的鞠躬过后,荀彧才张口说道:
“将军所猜不假,除了袁绍之外,的确还有另一支敌军存在,他就是……后将军袁术!”
“呵呵,还真被我猜中了?我说文若大人,这么重要的情报,你为何之前不告诉我啊?藏着不说……是你的主意,还是曹将军的主意啊?”
此话刚一出口,就见荀彧上前一步,将罪责全都揽在了自己的身上:
“请将军息怒!隐瞒一事,都是在下的主意,我家主公……并不知情!之前,文若未曾告知将军,是担心将军知晓敌军的数量后,会心生顾忌,所以、所以……”
“噢!你是担心我被敌军的数量吓破了胆,就不敢发兵援助了?文若兄,你这么想,也太看不起华某了吧?”华兴则似笑非笑的回了一句。
“唉!此事确实是在下之过,是文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只要将军肯出兵救援,文若甘愿接受任何惩罚!”。
既然要认错,就得拿出认错的态度。
话音刚落,就见荀彧两腿一弯,噗的一声跪在了地上。
………………………………
第338章 孟德之困(三)
既然要认错,就得拿出认错的态度。
话音刚落,就见荀彧两腿一弯,噗的一声跪在了地上。
华兴之所以询问此事,主要是想弄清事件的真相,而非问责。
见到此景后,他是第一时间来到了荀彧身前,并将对方扶了起来:
“文若兄无需如此!若换作是我,为了搬来救兵,可能也会隐瞒真相,所以我并不怪你。只要你保证,以后别再骗我就行。”
见对方并未怪罪自己,身为求援使者的荀彧,才长舒了口气:
“将军能如此宽宏大量,文若是心悦诚服!您放心,自此之后,文若在您面前,定当知无不言!”
“嗯,如此甚好!”
满意的点了点头,华兴便将话题又带回了敌军之上:
“对了,你刚说是袁术来了?他的势力不大,应该没多少兵吧?”
“诶!将军此言差矣。后将军袁术,其领土不广,但是兵力强盛,粮草充足。放眼天下,怕是无人能及啊!”提起袁术,荀彧的眼中还不禁闪过了一丝担忧。
“哦?他有这么厉害?”
在华兴的印象里,袁术除了拿着玉玺,给自己封了个皇帝外,好像没什么真本事。
但听完荀彧这番话后,他才发现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见华兴不太了解袁术的情况,荀彧便当场做起了讲解……
袁术,字公路,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商水县)人。
司空袁逢之子,袁绍的异母兄弟。
现官拜后将军,势力主要集中在豫、扬、荆三洲之内。
虽然从地域面积上看,他是比不上冀州的袁绍,也不如巴蜀的刘焉,但有一点无人能及,就是他辖区内的人口数量众多!
尤其是南阳与汝南这两郡,不仅城池繁多,人口也非常的密集。
据统计,在东汉末年,这两郡的居民都在二百万人以上,毫不逊于洛阳与许昌。
再加上淮南盛产粮草,袁术是既不缺钱,也不缺粮,更不缺人!
经过这些年的积累,袁术军已成为了一股非常可怕的势力,麾下兵力高达十七、八万!
比起同期的袁绍,都要高出不少!
所以,荀彧说他“无人能及”绝非夸张。
当下的袁术军,绝对如霸主般的存在。
这也就是为何,他后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登基称帝的原因。
“喔!原来袁术的实力这么强啊?之前我还真是小瞧他了。”
听完荀彧的讲述,华兴这才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
“那他这次派了多少兵来?”
“唉!”一声叹息后,荀彧方道:
“跟他堂兄一样,袁术也派了十万大军!”
刚才是十对五,华兴感觉差距不算太大,有的一战。
但现在,把袁术的兵力加上,瞬间变成了二十比五,也就是以四对一。
面对如此差距,坐在对面的华兴也情不自禁的皱起了眉头。
而就在华兴沉思之际,坐在一旁听了许久的董白终于耐不住了,突然从椅上站起,冲着荀彧问道:
“哎?不对啊!我听文远说,袁氏兄弟不是反目成仇了吗?他们怎么又跑到一起去了?”
袁绍与袁术虽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身份大不相同。
袁术是袁逢正妻之子,他一出生就是高高在上的嫡子;
而袁绍的母亲则是一位婢女,他是属于庶出,从小就不受人待见。
所以自儿时起,袁术就一直瞧不起他这位兄长,袁绍也不怎么喜欢他这位堂弟。
二人虽有血缘之亲,但无兄弟之情,关系是非常的一般。
后来,又因为袁术不赞同袁绍拥立新帝的提议,再加上,在任命豫州刺史一事上,他二人也出现了矛盾。
所以在前不久,这兄弟俩终于闹翻了,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但是在这次军事行动上,已然决裂的袁氏兄弟,居然肯摒弃前嫌同时发兵伐曹,实在是令人费解,所以董白才会有此一问。
关于董白的疑惑,华兴其实早就猜出了答案,他知道这肯定也是陆普一手促成的。
但当着荀彧的面,他定不会直言道出,便如董白一般,也将目光投向了站在厅内的荀彧。
“呃,回禀夫人,其中的缘由荀某也不曾得知,我猜……可能也是利益所驱吧。”
听荀彧也不知情,董白只得一声轻叹,坐回了原位。
“对了!”没隔几秒,就听华兴又张口问了句:
“这兄弟俩一个在南,一个在北,不可能同路而来。他们是要分头行动?还是打算先汇合啊?”
“就目前的情报看,他二人并无汇合之意,应该是各有目标!”
说话间,就见荀彧从怀中掏出了一张手绘的地图,摆在桌上边指边道:
“袁绍是由邺城出发,一路南下,途经牧野、官渡、中牟,现驻兵于许昌西北五十里外的长社附近。”
望着荀彧用手指划出的路线,华兴一边点头一边说道:
“嗯,袁绍明显是冲着许昌来的。那袁术呢?”
“袁术,则是从汝南出发……”
随着荀彧话音一转,他的手指也移到了许昌以南的汝南附近:
“他一路向北,途经顶城、南顿、武平,现已停在了陈留以东五十里外的颍河附近。”
“哦?停在了陈留附近?”
看过袁术的行军路线后,华兴下意识皱起了眉头:
“这么说来,袁术的目标并非许昌,而是陈留?这兄弟俩是打算一人一城,各自为战?”
“就敌军的路线来看,确实如此。”荀彧一边点头一边回道:
“我军只有五万精兵,目前全都驻在许昌城内。敌军一旦分头进攻,对我方是极为不利。所以,主公才特命我来向将军求援,望大人尽快出兵协助!”
面对荀彧的“求援”,华兴并未急于表态,而是轻咬嘴唇,一脸专注的盯着地图,眼中略带狐疑,像是又发现了什么端倪。
大约七八秒后,就听他突然说道:。
“等一下!我感觉袁术停在此地,除了进攻陈留之外,应该还有其他目的!”
此话一出,就见荀彧脸上立刻露出了不解之色:“其他目的?将军所指何事?”
………………………………
第339章 孟德之困(四)
此话一出,就见荀彧的脸上立刻露出了不解之色:“其他目的?将军所指何事?”
很快,就听华兴指着地图回道:
“汝南位于陈留西南,若要进攻陈留的话,袁术大可将部队驻扎在陈留以南的平原之上。可他现在偏要多绕路,顺着颖水一路北上,将部队停在了陈留的正东方,文若兄不觉得奇怪么?”
之前由于急于求援,荀彧从未深究此事。
此刻,听华兴这么一讲,他也感觉是有些奇怪:
“嗯,将军言之有理。袁术在此扎营,确实有些蹊跷……不知将军有何看法啊?”
“对此,我共有三条猜测!”华兴竖起三根手指道:
“第一,他是想对陈留造成威胁,迫使贵军分兵营救。”
此点荀彧早已想到,听过后立马点了点头。
“第二,陈留乃是通往兖州的交通要道,若将此点堵死,不仅可以阻止兖州发兵援救,还能将贵军的势力一分为二,从中切断!所以我认为袁术屯兵于此,另有阻援之意。”
陈留是北临黄河,东临颖水。
两河仅隔了八十里路,中间是一片平原。
若想从兖州前往许昌,这片平原乃是必经之路,但如今已被袁术所占。
换句话说,只要袁术的大军不走,兖州的兵力就很难抵达陈留和许昌。
“噢!在下明白了!”
听过华兴的讲解,荀彧恍然大悟的点起了脑袋:
“将军的意思是,袁术故意绕路至此,是想阻止我军从兖州调来援军?嗯,这一点我和主公之前还真没想到……哎?那第三点又是什么啊?”
“第三点和第二点类似,但功效截然不同。”华兴继续讲道:
“袁术在此部兵,不仅能阻挡援兵进入,同时也切断了曹将军前往兖州之路!若此战一旦失利,贵军只能向西南撤退,无法与兖州军汇合。如此以来,兖州各城便会陷入孤立无援之境,用不了多久也会被敌军攻陷……”
“什么?您的意思是,袁氏兄弟不单是冲着许昌和陈留来的,他们、他们连兖州都……”
“没错!”
不等荀彧说完,就见华兴一脸凝重的回道:
“就从驻军的策略来看,袁氏兄弟绝不是只为一两个城池而来。他们的野心极大,多半是想将贵军的势力……全盘歼灭!”
荀彧其实早就看出,敌军这次是来者不善。
但他一直以为,对方顶多是想夺下一两个城池而已。
就算真的输了,他们还能退去兖州,重新来过。
但此刻,听过华兴的分析后,荀彧才意识到事态严重,脸上也露出了浓浓的担忧之色……
“文若兄,事已至此,再怎么担心也没用,倒不如再给我讲讲敌军的情况吧?”见荀彧半天不语,华兴便主动催问了一句。
“呃,将军言之有理。”
听华兴这么一说,荀彧方从自己的思绪中走出:
“唉,就不知将军想听哪些方面的情报啊?”
华兴是两手抱胸,一边思索一边说道:
“袁氏兄弟的情况,咱们之后再议。文若兄,你再跟我讲讲其他敌军的情况吧。”
“其他敌军?”
此话一出,荀彧立刻皱起眉头,面露不解道:
“将军何出此言啊?除了二袁之外,再没有其他敌人了啊?”
“哦?真的没有?”
见华兴还不太相信自己,荀彧是一脸真诚回道:
“真的没了!文若可以用项上人头起誓,就目前掌握的情报来看,只有二袁来袭,再无他人。”
就荀彧此刻的神情来看,他倒不像是在说谎。
可若真是如此,华兴反倒奇怪了。
因为据他推测,对方理应有三支部队才对。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陶莎曾经说过,陆普当年在荥阳举行密会时,共有六男一女,七人参加。
其中,陆普和杨铁匠并没有参与任何势力,所以他二人可以除外。
而剩下的五人,不用猜都知道,他们肯定是被陆普安排在了不同的势力之中,以备不时之需。
而9647在信中曾提起过两位:一个藏在洛阳,另一个藏在许昌。
在洛阳的那位,多半就是杰西卡,如今已被华兴控制;
至于许昌那位,虽然还没找到,但他既然混在曹营之内,那肯定不会成为敌军出现,所以他也可以暂时排除。
因此,剩下的“敌人”还有三人。
按理说,像剿灭曹操这么重要的行动,他们都该参战才对。
可现在,只有袁绍和袁术两军出现,显然还缺了一个!
所以,听过荀彧的答复后,华兴当即心生疑惑,眼中也闪起了不安之色:
这最后一人,到底去哪了呢?
站在场中的荀彧,并不清楚华兴在想些什么。
等了大半分钟,见对方始终一言不发,荀彧便清了清嗓子,打破了这份沉寂:
“咳咳,华将军,敌军的情况也跟您说的差不了,就不知、不知……将军打算何时发兵啊?”
被荀彧这么一问,华兴很快回到现实,挂着一脸淡淡的笑意反问道:
“不知文若兄希望我几时发兵啊?”
“当、当然是越快越好了!”
“行吧,那我们就……明日出发!”
“啊?那、那真是太好了!在下先替我家主公,谢过将军!”
满面感激的朝华兴又鞠了一躬后,荀彧忽然又想到了另外一个事,赶忙补充着道:
“对了,不知将军打算带多少兵力前往啊?”
听闻此言,就见华兴是微微一笑。
虽然只回复了四个字,却掷地有声:
“全军出击!”
……
将荀彧送出指挥室后,不等华兴开口,董白和貂蝉便极为知趣的跟华兴道了声歉。
在她俩看来,这次的确是她们“错怪”华兴了。
致歉之后,二女便第一时间离开了指挥室,将时间与空间还给了军务缠身的华兴。
见二女终于相信了自己的谎言,华兴才长舒了口气。
但此刻,显然不是他的放松之时。
没过多久,他便将众将纷纷召入厅内,为明日出征之事做起了准备。
……
两日后,华兴带着他全部兵马,抵达了许昌。
为了以防万一,他这次不仅将貂蝉、董白、华佗等人带在了身边,就连囚犯杰西卡,也被他神不知鬼不觉的用粮车“运”来了许昌。
刚入一城,便委托赵云找了间空宅,将此女关了起来,以备后用。
《抱歉,刘备是我杀的》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抱歉,刘备是我杀的请大家收藏:()抱歉,刘备是我杀的手打吧更新速度最快。
………………………………
第340章 孟德之困(五)
为了以防万一,他这次不仅将貂蝉、董白、华佗等人带在身边,就连囚犯杰西卡,也被他神不知鬼不觉的用粮车“运”来了许昌。
刚入一城,便委托赵云找了间空宅,将此女关了起来,以备后用。
……
曹操昨晚就收到信息,知道华兴今日抵达。
虽然华兴的兵力不多,但他肯在危难之时伸出援手,曹操的内心也是颇为感动。
故此,今天一早他便带着几位将领在城外夹道欢迎,以示感激。
求援使者荀彧,要比华兴早到了几个时辰。
刚一见面,他就将前日会面的情形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曹操。
可刚说到一半,就被曹操面带惊诧的打断了:
“什么?你是说华兴已经知道咱们被二袁夹击了?”
“没错!华将军思维敏锐,属下才说了几句,就被他瞧出了端倪。所以,属下只好将实情告诉了对方……还望主公恕罪。”荀彧一脸歉意道。
“诶,这有什么好怪罪的?若对方发现问题了,你还继续隐瞒,那只会让情况更加糟糕,你这么做并无过错。”毫不介意的摇了摇头后,就听曹操话音一转道:
“只不过,他在知晓此战兵力悬殊的情况下,还肯前来援助,这个华兴倒还真是有些……与众不同啊!”
望着西方自顾自的感慨了一声后,曹操便陷入了短暂沉思。大约十来秒后,才听他二次问道:
“对了,你刚说华兴对袁术的排兵之策另有见解?”
“确有此事。华将军的意思是,袁术此举另有深意……”
见对方问起此事,荀彧便将华兴的猜测全部讲给了曹操。
与当日的荀彧极为相似,一听敌军不仅有阻援之意,还想将自己的势力全盘吞并,曹操的内心深处瞬间划过几许愤怒与不安。
他是真没想到,二袁会有如此野心,竟要将他一举歼灭。
双拳紧握的同时,两臂也在微微发颤。
但作为主公,在下属面前,曹操定不能显露怯色!
于是,微微点了点头后,曹操便没在多言,与众人站在一起,安静的等待着华兴的到来……
半个时辰后,华兴军抵达了许昌城下。
华兴刚一下马,站在城外的曹操便带领众将迎了上去,带着一脸感激的笑容抱拳说道:
“华将军一路辛苦了!今日曹某受难,将军肯亲往相援,孟德是感激不尽。这份大恩大德,曹某永世不忘!”
“曹将军言重了!”华兴是一边回礼一边道:
“我与将军已歃血为盟,将军有难,华某又岂能不来?我相信若换作是我,将军也一定会举兵相助的!”
“呵呵,那是、那是。对了,既然都是一家人了,咱们就不要再将军长、将军短了,以后你唤我孟德便是。”
好似兄弟般拍了拍华兴的肩头后,就见曹操忽然抬起脑袋,扫了眼华兴身后的部队,一脸关切的问道:
“哎?不知老弟这次来,领了多少兵啊?若人数不多的话,可以直接入城安营。”
曹操听荀彧说过,华兴军这次会全军而来。
但是“全军”具体有多少兵,他却并不知情。
大约在两个月前,华兴军满共就三千人马,如今想必也多不到哪去,所以曹操才提出入城驻兵的建议。
华兴听闻此言后,却第一时间摇首回道:
“哦,实不相瞒,我这次带了一万兵士,外加千车粮草与兵器。入城怕是多有不便,还是驻在城外吧。”
得知华兴带来了一万兵士,曹操的眼中瞬间划过一抹讶色。
很显然,该答案是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这才两个月的时间,华兴就将兵力从三千提升到了一万,这招兵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就凭一个小小的村庄,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冒出这么多男丁呢?
所以,曹操虽是面露欢喜,内心却是充满了疑惑。
见状后,华兴便微笑眯眯的解释起了这其中的缘由:
“其实早在两月前与孟德兄结盟后,老弟就预感到近期可能会有大事发生,所以命人将镮辕村附近的村落与城池全都跑了一遍……”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大战,华兴这次算是下了狠手。
不仅将兵士的军饷从之前的每年七两,提升到每年十五两。
而且他还承诺,只要是近期入伍的,每人都能当场领走一袋粟米。
要知道,在其他城镇中,普通兵士一年的军饷就只有五、六两银子。
而华兴给出的薪水却是别人的三倍,另外还有额外的粟米可拿。
所以,这个消息刚一传开,就从附近的村落与城池中引来大批的男丁。
仅用两个月时间,便将己方的兵力从之前的三千提升到了一万。
“哦,原来华老弟是未雨绸缪,早有准备啊?为兄真是佩服、佩服!”
听过华兴的讲解,曹操是一脸钦佩的点了点头。
一方面是在敬佩华兴的“远见”,另一方面也是在佩服华兴军的财力。
敢用这么高的军饷招募兵力,足以证明华兴军真的是财大气粗。
就在两个月前,曹操曾经还犹豫过,到底要不要和这个看似弱小的华兴结盟。
但现在看来,他当初的决定真的是太英明了!
既然华兴军的兵力不少,曹操就没再安排他们入城,而是帮华兴在城外找了一处空地安营扎寨。
华兴将唐盛留在了城外,负责安营之事。
他自己则带着张辽、赵云等人,在曹操的陪同下一起进入了许昌。
……
入城后,曹操本打算要设宴款待华兴的,却被华兴婉言拒绝了。
简单吃了点便饭后,华兴带着赵云和张辽赶往了议事厅,与曹军众将一起讨论起了军事要务。
今日议事之处,正是上次华兴夜访许昌时去过的那间会厅。
厅内面积不小,左右各有两排座椅。
一边是文官,一边是武将,曹操坐于正中。
华兴等人则坐在了位于曹操左侧的三张空椅之上。
刚一落座,就听曹操当着众人的面,先对华兴表达了感谢。
随后,又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