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抱歉,刘备是我杀的-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记得你以前在村里弄过祭坛啥的,你快帮我们看看,对面的祭坛你可认得?他是要做些什么?”
“哦,好嘞。老夫年轻时是弄过一些,但学艺不精……嗯,你让我看看啊。”
周大天年龄不小,眼睛早已老花。顺着刘辟的手指瞅了大半分钟,才缓缓回道:
“单从祭坛规模来看,此人不是祭天,就是祭地,绝非小事。啧啧,还筑了三层台,这要是成了,要么风调雨顺,要么毁天灭地啊。厉害、厉害!”
见周大天一开口就夸对方厉害,龚都听完很不舒服,当场打断道:
“周老,您怎么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您就说说看,他到底要干嘛?”
“哦,好、好!”
讪讪的点了点头,周大天再次望向了祭坛。
但由于眼神不佳,他是边看边问,在卫兵的帮助下,才将祭坛的情况大致了解了一遍。
见对方问也问了,看也看了,可等了半天周大天还没有开口意思,龚都性急的问道:
“怎么样周老,看出什么没有啊?”
“呃、呃……要问功效嘛,老夫也不敢确定,只有一个猜想。”周大天沉吟道。
“什么猜想?快说。”
“此坛上下有三,下层插有六十四令,中层是二十八旗,上层还挂了一面黑旗……这种祭法通常是用来祭天的,效果无非六种。”周大天捋着白须,慢条斯理的道。
“六种?”龚都一脸急迫的道:“都是些什么啊?”
闻言,就见周大天抬起双手,神情肃穆的翘指回道:“风雨雷,冰洪震!”
………………………………
第98章 血水
“风雨雷,冰洪震?”
“没错!”周大天一边点着头,一边讲道:
“无论是避祸还是召降,定逃不开这六样。鉴于旗上写着‘震’字,此坛多半与地震有关。”
像什么风、雨、雷、冰,刘、龚二人是一点都不怕。
虽然是会给山寨带去一些麻烦,但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至于“洪”呢,寨子位于半山腰,就算真来了洪水也淹不到他们,所以也不用担心。
唯有“震”字,是他们最害怕的。
因为山寨是四面环山,一旦震起来,山石倒塌,很可能会给他们带去灭顶之灾。
所以听到“地震”二字,刘、龚二人的眼中,同时划过一抹惧意。
“不过,二位统领也不用太过担心!据老夫猜测,此人多半是在避祸,并非是在召降。”见刘辟、龚都面露担忧,周大天当即安慰了一句。
“哦?周老何出此言?”龚都疑惑道。
“原因有二:第一,人们祭天通常都是为了避祸。尤其像地震山崩之灾,从古至今还从未有人主动召降过。召来此祸,又何用之有呢?”
两军对垒之际,若对方真能召来一场地震,用处可绝对不。但关于作战之事,刘辟没必要跟周老多言,便继续问道:
“第二点呢?”
“第二,召降可不同于避祸,绝不是普通人想召就能召来的。除非是奇人异士,或者学过奇门遁甲之人方有可能成功。所以在老夫看来,此人不过是装装样子罢了!”
本以为自己的安慰之词能为对方排忧解难,可没想刘、龚二人听完之后,眉头却皱得更紧了,脸上是一点轻松之意都无。
“周老,您这么说……怕是不知台上何人吧?”很快,就听龚都直言问道。
“呃,老夫确是不知。我猜多半是吕军请来的道士吧?”
“哼!要是道士就好了!”
摇了摇头后,就听龚都叹息着道:
“唉!此人正是敌军的统帅——华兴!”
“什么?是、是他?”
一听台上之人竟是传说中的天降之魔,周大天在震惊之余,脸上也涌出了浓浓的担忧之色……
见情况了解的差不多了,刘辟命人送走了周大天。
跟关口兵士叮嘱一句“有情况随时来报”后,便与龚都返回了大厅。
如往常一般,见刘辟进了屋,亲兵第一时间为他泡了杯上好的毛尖。
可今天,坐在椅上的刘辟捧着茶杯许久,却一直忘记了喝。
“哥哥,现在怎么办啊?姓华的要真召来地震,可如何是好啊?”龚都一脸愁云道。
“唉!”
“哥哥,你别光叹气啊,快想想办法!要不……我现在就领兵出去,把那祭坛拆了?”
龚都是个行动派,说话间便已拔出长剑,准备冲出屋去。
但很快,就被刘辟阻止了:
“大白天的,你现在出兵对方看得一清二楚,定会有所防备。另外,这万一又是对方的诱敌之计,你出去了只会白白送命。”
“唉!那、那可如何是好?总不能就这么干等着吧?”
见刘辟还是不让自己出去,龚都只能气鼓鼓的将长剑扔在了地上。
刚想再抱怨两句,却见一位兵士满面焦急的跑了入了大厅:
“启禀两位统领,大、大事不好了!”
“出啥大事了?是祭坛又出状况了?”龚都当即迎上,抓着兵士的胳膊问道。
“不、不是祭坛,是咱们的水房出事了!”
“水房?那能出什么事?”
满面困惑的对视了一眼后,刘、龚二人便跟着兵士来到了位于山寨后方的储水房。
寨中共有两条水源,都是由山顶留下的溪水。
早在一年前,刘辟便命人用山竹拼凑成管,将水源引到了他们的储水房。并在房中摆了好几十个大缸,全都装满了泉水。
他之所以如此设计,一方面是为了方便用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上游突然断水。
只要有这储水房在,无论是冬日山泉结冰,还是敌军故意断水,都能帮他们应付很多天。
在来水房的路上,刘辟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想着储水房可能是被人破坏了。
可是当他迈入水房的瞬间,却发现四十多口大缸都好端端的立在原地。
缸中也都蓄满了水,看上去毫无问题。
见到此景,刘辟是面露不悦,立刻指着那兵士喝道:
“阿茂,你什么意思?还嫌寨子里不够乱?骗我们来这,到底是何用意?”
见统领误会了自己,带路的阿茂当即委屈的摇了摇头,指着大缸道:
“统领,我没骗您,您仔细看一下水的颜色!”
“颜色?”
听闻此言,刘、龚二人同时将脑袋凑了过去。
仔细一看,他二人均吓了一跳!
只见整整四十缸水,全都变成了血红之色。就好似四十缸鲜血一般,看起来是格外渗人。
“这、这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是刚才李母亲打水时发现的,昨天还好好的呢。”阿茂如实回道。
“速速告诉所有人,暂时不要饮水,这里面……多半有毒!”
见山泉变了颜色,刘辟的第一反应就是被人下毒了。
可此话一出,就听阿茂开口讲道:
“大人,属下见水变了色,我也以为是有人下毒,就试着给家禽、牲畜都喂了些。可结果,它们到现在还好好的,一点事都没有,不像是中毒的样子。”
“哦?不是毒药?”
听完此话,刘辟就更加不解了,眉头也死死的拧在一起:
“那水怎会无缘无故的变红呢?”
“这个、这个……可能、可能……”
见阿茂支支吾吾,一副想说又不敢说的模样,当场就给龚都看急了,厉声喝道:
“他娘的,你有啥就说啊!再不说,拉出去斩了!”
被龚都这么一吓,阿茂当场打了个激灵,立马道出心中所想:
“我说、我说!末将猜想,这会不会跟山坡上的祭坛有关?”
“山泉变红,跟祭坛有个屁关系啊?”龚都是满面不解的道:“你给我把话说清楚了!”
“是、是!我听周老说,敌军正在召降地震。山泉变色,会不会、会不会就是灾难降临前的预兆?山崩地裂,山泉涌血……”。
“去他娘的预兆!你子还真能瞎想!”
听到这儿,龚都是实在听不下去了,抬腿就给了阿茂一脚,将这子踢出了水房。
………………………………
第99章 震
将阿茂踢出水房后,屋内就只剩下刘辟与龚都二人。
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伴随着耳边滴滴答答的流水声,刘、龚二人一直盯着眼前四十多缸的血水默不作声。
虽然没有任何的交流,但从他们的眼中不难看出,阿茂的话语还是多少影响到了他们的思绪。
眼中的忧虑之情,比起刚才又更胜了几分。
……
华兴是今早六点登上的祭坛,结果一转眼四个时过去,别说地震,就连桌子腿都没晃过一下。
为了节省体力,舞了一个多时剑后,华兴停止了“表演”,改为盘腿静坐。
闭目养神般的坐在那三层祭坛之上,静静的等待着地震的来临。
在祭坛之下,众将也跟着等了一上午。
可双腿都快站酸了,还是没等来开战的号令,心中难免生疑,便声议论了起来:
“你们说,今天还打得起来么?”
“呵呵,我看是够呛。将军都上去那么久了也没见动静,多半是打不了啦。”
“诶,那可未必!这才刚过辰时,距今日结束还早着呢。”
“行了、行了,先不争这个,你们有谁知道,将军在上面到底干嘛呢?”
“干嘛?筑了祭坛,摆了香炉,明显是在祭天啊!这都看不懂,真是白活一把年纪了。”
“祭天?好端端的祭天干嘛?”
“这我哪知道啊!我要是知道,我不早当将军了?”
“不对、不对!我感觉将军应该是在施展法术。”
“啥玩意?法、法术?”
“没错!而且是跟‘震’有关的法术!”
“跟‘震’有关?呃……难不成是撼天震地之术?那也太邪乎了吧?咱们将军还有这般能耐?”
“有没有此能耐,我不知道。但有一点你们别忘了,咱们这位将军可是传说中的天降之人。会点奇门遁甲之术,应该不难吧?”
“嗯、嗯,言之有理!那这么说,咱们今天还真有可能打胜仗喽?”
“那是当然!可就不知将军的‘法术’,到底何时才能发威呢?”
兵士的议论声虽然不大,但还是被台上的华兴听了个真切。
作为“施法”之人,华兴此刻也很想知道他的“震术”到底何时发威。
但可惜的是,在这个问题上,目前还没人知晓答案。
虽然是盘膝静坐,但连坐上三四个时也挺累人。
感觉自己的双腿隐隐发麻,华兴便当场站了起来,准备舒展一下筋骨。
可他刚站起身,就感觉头晕目眩。
本以为是自己起身太猛导致,可当他看到壶中的水面也跟着泛起了微微波纹后,他突然意识到,这可能不是他的问题,而是地震终于开始了!
想到此点,华兴是心中暗喜。
当即抽出腰间宝剑,做了一连串奇奇怪怪的动作,嘴里还哔哔嘟嘟的念叨了一堆谁都听不懂的经文。
大约三五秒后,当他切实感到脚下祭坛也跟着晃动起来时,华兴突然抬臂猛挥,将手中利剑指向了对面的山寨关口,并用他洪亮的嗓音,冲山间大喊了一声:
“震!”
由于山中本就空旷,再加上周围有若干山体环绕,这一声“震”喊出去,立马激起了无数的回声。
就听整个千崤山中,都在不断回响着一个“震”字。
不仅坛下的吕军听的真切,就连对面寨中的贼兵也听得是一清二楚!
伴随着这声响彻天际的“震”字,整座千崤山也跟着晃动了起来。
……
与此同时,山寨之内。
刘辟与龚都检查完水房异状后,便回到了大厅。
刚想协商一番要不要出去破坏祭坛时,就听到屋外传来了一个响亮的“震”字。
从今天一早到现在,刘、龚二人就一直活在“震”字的阴影下。
此刻,一听到外面又传来了此字,二人均是心头一颤。
刚想开口骂上两句,可下一秒他们就感觉到,自己的木屋已经跟着这声回响晃动了起来。
由于大厅是由木材建造,一晃起来,是吱吱呀呀声响不断。
但这还不是最吓人的,很快他们就听到屋顶上传来了噼里啪啦的敲打声。
不用猜都知道,这一定是从山上落下的碎石发出的撞击声。
听到这般响动,刘、龚二人是脸色骤变。
现在掉下的是石块没错,屋顶尚能帮他们抵挡一阵。
可等下要是落下一块巨石,那还不得给他们活活砸死了?
想到这儿,刘辟和龚都是再也坐不住了,赶忙向屋外跑去。
结果刚到院中,就见院子里早已站满了人。
大家的想法看来都一样,为了不被落石砸到,纷纷从屋内跑出,汇聚在了山寨的最中央。
但山寨满共就巴掌大的地方,即便站在寨子的最中央,其实距离山壁也不过百米左右,并不安全。
伴随着山体的晃动,很多石块在经过撞击后,仍能落在山寨的中央。
不过几秒的功夫,院中就有四、五位男子被石块砸中,抱着脑袋发出了惨烈的叫声。
场内本已人心惶惶,再加上阵阵悲鸣嚎叫,寨中每位成员的眼中都显出了深深的恐惧。
其实在刘辟的内心深处,此刻也非常恐慌。
在这种可怕的天灾面前,没有人能做到真正的临危不惧。
但作为山寨的统领,刘辟很清楚他必须得尽快镇定下来。
否则,就算躲过了这场天灾,也逃不过外面的人祸。
狠狠的攥了下双拳后,就见刘辟强压着心中的恐惧,抬起双臂,冲着人群大声喊道:
“大家不要慌!这只是……”
可说了还不到十个字,就被人群中一位男子的高呼打断了:
“快跑啊!山要塌了啦!再不跑咱们都得被砸死!”
定睛一看,那高声呼喊的男子正是不久前从水房出来的阿茂,此人显然已被眼前的景象吓破了胆。
刚一喊完,他拔腿就向山寨的关口跑去,打算逃离山寨。
而在场众人本就如惊弓之鸟,早有逃跑之心。
此刻,见终于有人带头跑了,剩下的便纷纷效仿。。
一时间,再无人理会刘辟与龚都。
为了活命,为了逃出这块死亡之地,三千贼兵犹如奋力逃生的蚂蚁一般,乌央乌央的向那狭的关口涌去。
………………………………
第100章 胜利
狭小的关口,本是山贼赖以生存的屏障。
但此刻,当所有人都想第一时间逃离山寨时,它就变成了一把枷锁,掐住了众人的逃生之路。
三千贼兵全部汇聚在关口,就宛如一个倒置的沙漏,无论后面的人再怎么用力,能挤出去的还是少得可怜,出关速度是十分缓慢。
见到此景,站在三层祭坛上的华兴,顿时显出了满意的笑容。
就见他当场踏上军靴,举起手中长剑,冲着台下五百将士高声喝道:
“兄弟们,现在是时候让他们瞧瞧咱们吕军老兵的威风了!众将听令,给我杀啊!”
伴随着激烈的鼓点,华兴纵身从祭坛跃下,如一头凶猛的雄狮,飞速向关口冲去……
而站在台下的老兵们,此刻是各个面露惊诧。
虽然之前就有人猜到,华兴是在施法“撼天震地之术”。
可猜到与亲眼看到,完全是两种感觉。
尤其是亲身感受到大地的晃动后,众将之前的困惑与怀疑纷纷消散不见。
对这位华将军,他们此刻只剩下浓浓的钦佩之情。
不少人还当场喊出了“神人”二字,以表达他们内心的震撼与激动。
见将军已带头向敌方冲去,这帮原本胸无大志的老兵们,在华兴的激励与带动下,今天终于拿出去了许久不见的勇气与精神。
一边高举武器,一边放声呐喊,跟在华兴身后纷纷向山寨跑去。
……
据史书记载,在两汉时期(公元前202—220年),中国曾发生过一百多次的地震,平均下来不到四年就要震一次。
其中,有70%都发生在东汉时期。
尤其是和帝、安帝、顺帝和桓帝时期,地震更为频繁。
而在这些地震中,又有60%以上都发生在洛阳、长安等京师地区(其他地区应该也发生过不少,但由于并非京都要地,没能被记载下来),所以久居三崤山的刘辟,在此之前也经历过不少的地震。
他知道,只要不是那种超级可怕的地震,大地晃一会儿就会自动停歇。
只要晃动一止,兵士们便不会再像现在这般恐慌,形势也能得以控制。
但奇怪的是,这次的“地震”持续时间却非常之久。
从开震到现在,已经过去十多分钟了,可还有不少山石陆续从头顶砸落,给人一种不将四面大山震倒誓不罢休的感觉。
面对如此情形,刘、龚二人也渐渐沉不住气了,最终只能放弃等待,一并加入逃亡大军……
贼兵本就无心恋战,此刻连两位统领也放弃了抵抗,关外的战斗很快陷入了一边倒的局面。
虽然在华兴身后的,是五百位战力不强的老兵。但在一支根本没打算抵抗的军队面前,他们瞬间从弱旅变成了精兵。好似狼入羊群一般,杀得是不亦乐乎。
这不,还不到半个小时,战斗就已经结束。
最终的结局也毫无悬念,华兴带领的吕军大获全胜!
据统计,在本次战斗中,敌军共死亡500余人。
其中有200人是死于吕军之手,而剩下的300人则是死在关口之内。
这么多人为何会死在寨子里呢?
看过尸体后,大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300多人大多是被挤死或踩死的,属于友军误伤。
这也足以看出,当时贼兵们想要逃生的念头有多么的迫切。
除了战死之外,另有400贼兵投降,200人受伤,如今已全部落入吕军之手。
而剩下的两千贼兵,均已不见踪影,多半是逃入山中。
至于山寨内的老幼妇孺,一方面他们是最后跑出来的,算是避开了踩踏高峰期,没有被误伤;
另一方面华兴也早有严令,不许兵士乱伤无辜,所以他们的伤亡极小,最终也全都逃离了此地。
而在吕军方面,由于此战他们是占尽了优势,几乎是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取得了胜利。
所以他们的伤亡很低,只有13人死亡,38人受伤,算是一场非常漂亮的胜仗。
……
战后一小时,华兴刚检查完寨中情况,就见唐盛带着一脸兴奋之情,快步跑到了自己面前:
“将军!咱们、咱们真打赢了?我、我不是在做梦吧?”
“呵呵,这么大人了,是不是做梦还分辨不出?”咧嘴一笑后,就见华兴拍着唐盛的肩膀道:
“不过这次能取胜,你的功劳很大。真是辛苦唐副将了!”
见华兴竟夸自己功劳大,唐盛立马不好意思的摇了摇头:
“我、我有啥功劳啊?无非就是带着一帮人爬了次山,扔了些石头罢了。真刀真枪的战斗,我压根儿就没赶上。比起将军可差远了!”
唐盛此言倒是不假,他今天的任务就是带兵爬山扔石头,自始至终也没有参加战斗。
但这并非是他有意逃避,而是华兴就如此安排的。
经过前几日的侦查,华兴他们一共发现了十四条通往山顶的小径。
之前,华兴一直没想好,到底该如何利用这些小路。
直到他想起地震之事,才突然有了思路。
要求唐盛今天天不亮就带兵上了山,并埋伏在了山顶。待地震开始后,便不断从山顶上往下扔石头。
至于砸不砸得到人,并非此举重点。
他之所以这么安排,是想利用落石的响动与阵势,营造一场激烈而持久的大地震。
这也就是为何刘辟和龚都迟迟没能等到地震停止的原因。
要真说地震,其实也就持续了半分多钟。
但由于山上有五百号人不断往下扔石块,令寨中之人误以为地震仍在进行中,寨子里才会一直处于混乱状态。
所以,别看扔石头一事貌似简单,但它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
毫不夸张的说,今日若没有这些山上落下的碎石,只靠一场普通的地震,是不可能轻易拿下敌军的。
华兴说唐盛功劳极大,也并非虚言。
听过将军的夸奖,唐盛是一脸的难为情,眼中却偷偷划过一抹喜色。表扬的话,又有谁不爱听呢?
可还不等他开口回话,就听华兴的赞扬声又一次传入了耳中:
“另外,水源变色一事,你也功劳不小。我刚去水房看过了,呵呵,效果是非常显著!”
………………………………
第101章 立夏之震
关于水缸变色一事,当然也是华兴和唐盛搞的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