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抱歉,刘备是我杀的-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次熬?”华兴不禁皱起眉头。
“对啊!正如将军所言,她以前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渭阳君,又怎可能自己做饭呢?”又给华兴喂了口米粥,貂蝉才继续讲道:
“大人应该也知道,董姐姐平日里其实很少跟我说话的。可昨晚,她竟主动向我请教了熬粥之法,我当时就猜到她定是想为将军做饭,便将方法教给了她。嘻嘻,董姐姐第一次下厨做饭,就是给将军熬粥。嘿嘿,将军有没有感动啊?”
说实话,听过董白专程求教并熬粥的经历,华兴说不感动肯定是假的。
可当着貂蝉的面,华兴才不会轻易承认,很快就听他摇头说道:
“就熬个粥有什么好感动的?真是的!她要是真关心我,这些天她怎么一次都没来过?”
“唉!董姐姐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她能不再怪罪于你,就已是天大的突破了。想让她来看你,可能还得一些时日吧……”
貂蝉刚说到这儿,就听门外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开门一瞧,是唐盛和张辽来看望华兴了。
知道他们每天早上都有要事相商,貂蝉便中止了刚刚的话题,很有眼色的离开了房间,将病房留给了屋内的三个男子。
待张辽与唐盛刚一落座,华兴就迫不及的问起了工地的情况:
“怎么样?兵营那边盖的如何了?”
唐盛立刻回道:
“回将军的话,目前营房已盖好三十四间;食堂的梁木昨日已经运回,明后便可开始安装;马厩与库房的地基刚刚打好,待营房修建完毕,便开始动工;至于校场嘛,我们已经找了一块空地,准备过几天就操练起来!”
………………………………
第172章 奇怪的探病者
哦,都盖好三十四间营房了?”
听过唐盛汇报,华兴面露喜色道:
“我记得咱们设计的是一间住十人,那现在已有三百多位兵士住进去了?”
这次不等唐盛开口,坐在一旁的张辽抢先说道:
“何止三百兵士,现在所有兵士都住进去了。呵呵,虽然是挤了点,总比在野外搭帐篷强吧?”
“都住进去了?”华兴一脸惊讶道:“那也太挤了吧?床都不够用啊!”
“要床何用?睡地上不也一样?”张辽一脸不屑道:
“一看师傅就是没过过苦日子的人!20多人挤一个屋子,已经很不错了。我以前在并州时,还住过四、五十人一间的。不怕两位笑话,那里面真的比猪圈还臭……”
此话一出,屋内三人纷纷大笑起来。
汇报完工作情况,张、唐二人便打算离去。
可在临走之前又被华兴叫住了,让他们把放在门口的一堆食物带去营地。
蹲下身仔细打量了一遍,就听唐盛一脸不解道:
“将军,您这里有米有面,还有瓜果、青菜,竟连大骨和鸡蛋都有……这些东西都是哪来的啊?”
“唉!都是这几日来看望我的村民留下的。”
这段时间里,也不知是谁将华兴养伤的消息传了出来。
在雍村长的带领下,已有三、四十人来看望过华兴,而且每次来都不会空手,人人都带着礼物。
华兴虽然一直强调他不收礼,可村民根本就不听他的,很多人扔下东西就跑,压根儿不给华兴拒绝的机会。
再加上华兴有伤在身无法追出,所以地上的东西是越堆越多。
如今,仅靠华兴他们几人肯定是吃不完的,为了避免浪费,只好让张辽他们带去军营给战士们吃。
至于村民的这份情谊,他也只能日后再想办法还了。
一听是这么回事,唐盛也就没再客气,跟张辽一起将满地的食材扛去了营地。
……
唐、张二人走后不久,华兴刚打算把那碗董白熬得米粥喝完,门外又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这次进屋之人却让华兴倍感意外。
走在前面的,是左丰的得力助手——三当家林麒,之前在谈判时他们见过两次。一方面由于长相特殊,另一方面是因为身手不错,所以给华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跟在林麒身后之人,华兴是第一次见到。
该男子身材与林麒相仿,高挑却不壮硕。身穿一袭黑衣,脸上也长满了脓包与粉刺,正是“矿场双丑”中的另外一丑,名叫伍凡。
打量完进屋二人,华兴不由自主的扬起了眉梢:
“哎?真是稀客啊?这不是林壮士和、和……”
见华兴叫不上自己同伴的名字,林麒先抱拳行了个礼,随后便用他那沙哑的嗓音介绍道:
“哦,这位是我的好友——伍凡。听说将军受了伤,今日特来探望。”
闻言,伍凡也上前一步,冲着华兴抱拳点了点头:“在下伍凡,见、见过华将军。”
要说这位伍凡的声音也很奇怪,不仅沙哑,还给人一种非常憋屈的感觉,听得华兴都不由自主的清了清嗓子:
“咳咳,原来是伍壮士啊。不好意思,在下有伤在身,大夫不让下床,两位请随意就坐。”
“多谢将军。”林麒倒是一点不客气,道了声谢便拉着伍凡坐了在了椅上。
按理说,既然是来看望自己的,总得说点什么吧?
可这二人却安静的出奇,坐在对面一晃就是大半分钟,屋里的氛围也是颇为尴尬。
为了缓解一下气氛,华兴只能主动找了个话题道:
“对了,前两天左丰和魏阔他们也有来过。我听他们说,经过这段时间的磨合,新来的兵士已经适应了营中的生活?”
“嗯,能吃饱肚子,还能领份军饷,对他们来说已经很满足了。”林麒淡淡回道。
“哦,那就好。我听说林壮士以前是在弘农当兵?”
“对。”
“那我之前怎么没见过你呢?”
“弘农兵士众多,再加上我只是一普通兵士,将军就算见了,也未必会记得。”
简单的应付两句后,就见林麒毫无征兆的从椅上站起,冲着华兴抱拳道:
“那个……时间不早,我们也该回去劳作,就不打扰将军了,告辞。”
说完,也不等对方反应,林麒拉着伍凡便向门口走去,转眼就消失在了门外。
躺在床上的华兴则是满头雾水,不明白这两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家伙,到底玩的是哪一出。
说是来看看望自己的,可这二人进屋后,不仅一句病情都没问,就连普通对话都懒得说。满共就待了两分钟,便离开了房间。
如此探病的方式,华兴还是头一次遇到。
二人刚一出门,他脸上便划过了一抹淡淡的苦笑。
……
离开病房,林麒并未直接返回兵营,而是拉着伍凡来到了麦田附近。
见周边再无他人,林麒才带着几许不悦道:
“小凡,你刚才怎么不说话啊?之前,是你非要去看华兴,我才陪你去的,结果你却一个字都不说,让我跟他聊天。你这不是故意害我吗?”
“对不起啊,我、我不是故意的。”伍凡低着头小声回道。
此时此刻,无论是林麒还是伍凡,他们说话的声音既不沙哑,也不难听,反而还有些悦耳。
很显然,他们平日里沙哑的音色都是故意装出来的。
“唉!真拿你没辙。下次要去,你自己去好了,万一被他认出身份,可就麻烦了。”
又抱怨了一句后,就见林麒突然问道:
“对了,你到底为何要去看他?难道你们之前也认识?”
“不、不认识,我们从没见过面!”伍凡立刻否认道。
“不认识?”林麒一脸狐疑道:“那你干嘛非拉着我去看他呢?”
“我、我就是听说他很厉害,所以想去看看本人……”
“嗨!躺在床上,连生活都无法自理,有什么好看的?你要是真想看,就该盼他赶紧康复。等到了战场上,那时的华兴才值得一看!”说到这儿,就见林麒的眼中不由自主的闪过了一抹钦佩之色。
………………………………
第173章 未雨绸缪
虽然伤势有所好转,但在华佗严格的要求下,华兴在接下来的十多天里,还是只能躺在床上休息,不许出门。
好在有貂蝉陪伴,再加上时不时有人来看望自己,华兴才不会太过无聊。
期间,最有意思的访客非郭虎子莫属。
从华兴手术到现在,虎子已经来看过他四五次了,但仍旧没够。
出于对华兴的崇拜,两天前他又带着自己漂亮的老妈来看望华兴了。
这次来,他还专程为华兴准备一份特殊的礼物,是一把他花了三天时间亲手打造而出的木剑。
收到这份礼物,华兴是非常高兴,一个劲儿的夸虎子手艺好,并承诺等虎子成年时,一定送对方一把真正的宝剑作为回礼。
这下可给虎子乐坏了,也不知是因一时脑热,还是真有此念,就听童言无忌的虎子当场感慨了一句:如果华叔叔是自己的爹,那该多好啊!
此话一出,华兴很快就想起,雍村长曾告诉过他,虎子爹在虎子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他是被母亲和奶奶一手带大的,他从小就没有体验过真正的父爱。
想起此事的瞬间,华兴的脸上顿时涌出了一股怜惜之色。
而坐在对面的郭母,听完虎子这番话后,却羞成了一张大红脸。
不等华兴开口,她便当即起身,拉着一脸莫名的虎子匆匆离开了病房。
出门后,还狠狠的教训虎子一顿,告诉他这种话以后不许再说。
虎子虽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老妈的话他可不敢不听,只能带着一脸的委屈答应了下来。
……
半个月后,华佗终于允许华兴下床走动了。
在屋里憋了一个多月,华兴都感觉自己快要发霉了。
得知这个好消息后,他第一时间先跑去兵营转了一圈。
虽然兵营的建设尚未完成,但在亲眼看过那一排排整齐的建筑后,华兴当即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正如村长所言,他们盖的房子真是又快又好。这才一个多月的时间,大半个兵营已然成型,用不了多久就能完工了。
看完了兵营,华兴又移步来到了雍村长家。
有件事他已经想了很久,打算今天去跟村长好好聊一聊。
“华将军?您、您怎么来了?”
见到屋外的华兴,雍兴旺显然吃了一惊:
“您有伤在身就该多休息,有什么事叫老夫过去一趟不就好了?”
“没事,我的伤已经好了不少。这段时间,您都去看过我好几次了,也该我自己跑跑腿了。”
在村长的招呼下,二人很快坐在桌前。刚一落座,就听华兴率先说道:
“我今天来有两个事想和您聊聊。第一个是关于兵营的,我刚去营里仔细看了一圈……”
“怎么样?”见对方说到一半突然停了,雍兴旺一脸担忧道:“是、是有什么问题吗?”
“呵呵。当然没问题了!房子盖的是又快又好。我替所有将士在这里先谢过村长了!”
说到这儿,华兴双手抱拳,冲着村长恭敬的行了个礼。
“哎?使不得、使不得!将军满意就好。只要你们肯留在村中,这点小事根本不在话下。”抬手将华兴扶起后,就听雍兴旺继续说道:
“再说了,其实大部分的活儿都将军手下兵士所为,我们只是打打下手,出出建议罢了。”
“村长太谦虚了!待兵营建成后,我会拿出一些银两来犒劳大家,到时还望村长不要拒绝。至于第二个事嘛……”说到这儿,就听华兴话音一转道:
“我打算在咱们村发展一下农业,您能跟我介绍一下目前的作物状况吗?”
以前的华兴是孤家寡人一个,再加上他背后还有洛阳首富陆普给他当靠山,所以华兴从没有担心过吃用之事。
但如今,发现陆普对自己有所隐瞒后,华兴的内心生出一丝危机感。
倘若杨铁一事只是个误会,陆普并非自己敌人,那一切都还好说。
可是,如果真如黑衣人所言,陆普不仅来自敌对势力,还一直在欺骗自己的话,那华兴肯定不能再傻乎乎的继续依赖对方了。
将自己的生存命脉放在敌人手中,绝非明智之选。
因此为了以防万一,在华兴养伤的这段日子里,他虽然身子闲着,可脑中一直没停。通过一个多月的思考,他终于想出了一条靠他们自己维持生计的路子。
“农业作物?啥意思啊?”
见雍兴旺面露不解,华兴赶忙解释道:“哦,就是咱们村子现在都种些什么谷物啊?”
“哦,谷物啊?我们村基本都是种粟。”
粟就是小米,这个华兴还是听得懂得:“就这一种吗?不种点小麦什么的?”
“呃,相比之下,粟更好活,就算遇上大旱,也能有些收成。至于麦子,也有人种,但不多,大部分是野生的。”雍兴旺如实的回道。
“哦,是这样啊。那每年的收成够不够吃啊?”
“以前还是够得,但若算上将军的人马,那肯定就不够吃了……不过将军放心,我过几天就跟大伙说去,让大家以后多种一些,帮将军分担粮草的压力。”
见村长如此热心,华兴立刻感激笑道:
“大伙若能分担当然最好,但我们肯定不会白拿。您大可告诉村民,以后我军会长期收粮,价格比外面还要高出三分。只要有粮食,我们就照单全收,决不食言!”
正常来说,在当时这个年代,只要在有军队或官府保护的地区,村民每年都得向当地的军阀上交赋税。
赋税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三到四种,百姓通常将其称为:粟米之征,布缕之征,力役之征与银两之征。
粟米与布缕相对直观一些,是指上交粮食与衣物;力役是指军人,也就是服兵役;银两之征,则是指人头税,不管干不干活,只要是成年人,每年都得缴纳一定银子作为赋税。
在雍兴旺看来,华兴等人常驻镮辕村后,定会跟其他军阀一般,收取各种赋税,他早已做好了心里准备。
可令人意外的是,华兴不仅不要求大伙上交粮食,还说要以高价收粮!
听过此言,雍兴旺的脸上立刻露出困惑之色。
………………………………
第174章 发家致富
听过此言,雍兴旺的脸上立刻露出困惑之色。
“华将军,你不让我们上交粮食,还要高价收买?您、您不是在说笑吧?”
“呵呵,我没有开玩笑。”华兴一边摇头一边说道:
“过几天我会在营里专门设一个收粮点,到时您一试便知!”
“那、那像布缕、力役之类……将军总要收一下吧?”雍兴旺一脸疑惑道。
“不用!军需装备我们会自己想办法。至于兵役嘛,想来参军的,我们当然欢迎,也会给予丰厚的回报,但绝不强求,都由大伙自己选择。”
“啊?这也不用?那、那我们该做点什么呢?”
听对方是什么都不要,雍兴旺总有一种不太真实的感觉,脸上也充满了讶色。
而坐在对面的华兴,则笑眯眯的回道:
“要说做什么嘛……呵呵,除了多种粮食外,我还有件事想找您帮忙。”
“什么事?将军尽管吩咐!”
嘿嘿一笑后,就听华兴说道:
“我想让大伙……养鸡!”
“养鸡?”雍兴旺带着一脸莫名,舔了舔嘴唇道:
“华将军,若没记错,村里有十几户人家里都有鸡,这些不够吗?”
“呵呵,当然不够了!”
摇头笑了笑后,就听华兴终于道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我说的养鸡,不是现在这种三五只的散养,而是大规模的养殖。”
“大规模?有多大啊?”
“至少也得上千只吧,不然很难赚回本来。”华兴边想边道。
“啥?上、上千只?”
听过这个数字,雍兴旺当场瞪大了双眼,不敢相信的道:
“华将军,不是老夫打击您。这么多鸡,怎么可能养得活呢?地里哪有那么多虫让它们吃啊?怕是过不了几天,就得饿死。”
关于养鸡一事,华兴一时半会儿很难跟雍村长说个明白。
想了想后,便干脆跳过了解释环节,直接跟对方提起了要求:
“村长,具体的情况……我下次再跟你细说,你只要知道此事对咱们村有莫大的好处就行。我现在需要您帮我找一块空地,并按照要求建一个养鸡场。另外,再帮我把村里懂得养鸡的大哥大姐们召集到一起和我见个面,您看这个事能不能帮我协调一下?”
无论是找空地,还是造什么养鸡场,在雍兴旺看来都不是问题,只要告诉他养鸡场长啥样子,他肯定能给华兴造出来。
至于养鸡的村民,就更简单了,他随时都能叫来见面。
他唯一担心的问题,还是这么多鸡怎么可能养得活呢?
在短暂思量后,就见雍兴旺仍旧面带忧虑的道:
“华将军,这几个要求都不难,只是、只是那么多鸡……”
可不等他说完,就见华兴突然咧嘴一笑,打断了对方的话语:
“哈哈,不难就好!那咱们就明天上午在此地见面如何?华兴在这里先谢过村长了!”
……
从村长家中出来,已经快到午时。
华兴刚走到小院门口,就闻到了一股饭菜的清香。
正所谓来的早不如来得巧,他刚好赶上了院内三人的午饭时间。
见华兴回来,貂蝉赶忙添了副碗筷,并为华兴盛了一碗米粥,这才好奇的问道:
“大人怎么没去军营用膳?我还以为中午就我三人呢。”
“哦,我刚去了趟村长家,就顺道回来了,刚好有个事想问问你们。”一口米粥下肚,就听坐在小凳上的华兴张口问道:
“这段时间接触下来,你们觉得村子里谁家的鸡养得好啊?”
此话一出,坐在桌边三人纷纷皱起眉头,不明华兴此问何意。
华佗率先面露疑惑的道:“养鸡?还有好坏之分?”
“当然了!看来华老从未关注过此事啊?”华兴笑眯眯的问道。
“这我还真没注意过。华老弟,你咋突然问起养鸡的事了?”
“哦,我打算在村里开个养鸡场,争取培养成咱们村的支柱产业。”华兴信心满满的道。
无论是养鸡场,还是“蜘蛛”产业,华佗都是第一次听说,脸上很快显出了迷茫之色。可不等他开口询问,就听坐在对面的貂蝉忽然说了句:
“哦,我明白了。大人的意思是,想要养很多的鸡,然后靠它赚银子?是这个意思吗?”
“哈哈!还是貂蝉姑娘深得我心啊!”
毫不吝啬的赞美了一句后,就听华兴点头回道:
“没错!我是打算靠养鸡发家致富。不过不是用它赚取银子,而是要用它换取更多的粮草保障。”
在这个供不应求、食不果腹的年代,银两虽看似珍贵,但相比之下,无论在大城之中,还是在偏僻的乡野,它的兑换能力其实并比不上黄灿灿的粮食。
换句话说,在这东汉时期,粮食才是真正的硬通货,尤其遇到大灾大难时,更是如此。
在这里生活了几个月后,华兴早已看透此事,所以才会有此决定。
听华兴竟如此直白的赞扬了貂蝉一句,坐在正对面的董白明显有些不太高兴,撅着小嘴说道:
“养鸡怎么可能换来粮食?大魔头,你说什么胡话呢?难不成你养的鸡能下金子不成?”
听闻此言,华兴是一点没生气,反而笑嘻嘻的回道:
“没错!竟被你猜对了?嘿嘿,我养的鸡以后真能下金子。”
鸡能下金子?
简直是胡说八道!
就算是凤凰,也做不到吧?
听华兴又在这胡言乱语了,董白瞪了对方一眼后便不再搭腔,低头喝起了米粥。
可没过多久,坐在一旁的貂蝉忽然想起什么,不太确定的问道:“大人说的金子,难道是指鸡卵?”
所谓鸡卵,就是鸡蛋,在这个年代都这么叫。
听过貂蝉的猜测,华兴再次面带赞许的点了点头:
“貂蝉姑娘真是太聪明了!没错!我说的金子正是鸡卵。在我们家乡,都叫它鸡蛋。”
听到这儿,华佗似乎明白了点什么,探着脑袋问道:
“哦,原来你是想打鸡卵的主意啊?嗯,这东西是挺贵的,老夫平日收药时,少说也得花个五六十文才能买到一枚。不过据我所知,鸡卵也是很难取得。有时三五天都下不出一枚,想靠它发财,是不是有点难了?”
………………………………
第175章 暴殄天物
“哦,原来你是想打鸡卵的主意啊?嗯,这东西是挺贵的,老夫平日收药时,少说也得花个五六十文才能买到一枚。不过据我所知,鸡卵也是很难取得。有时三五天都下不出一枚,想靠它发财,是不是有点难了?”
闻言后,华兴表示认可的点了点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