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抱歉,刘备是我杀的-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不对啊!若不是来救咱们的,他跑这儿干嘛呢?待在幽州不就好了?何苦跑这么远的路来找骂呢?”

    “嗯,言之有理。可若真是如此,那他为什么又不说话呢?”

    “这个、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台下是七嘴八舌、众说纷纭;台上则是面面相觑,一头雾水。

    见关靖是迟迟不肯开口,站在一旁的张辽也有些急躁了:

    “喂!我说姓关的,公孙瓒到底是怎么说的?你一直不说话,是想急死我们吗?”

    感受到来自台上和台下的双重压力后,关靖便知自己不能再这么沉默下去了。

    虽然有些难以启齿,但事到如今他已别无它法,只能硬着头皮走到了台前,冲台下近两千位战友抱了抱拳,满怀歉意的说道:

    “众壮士,在得知诸位被俘的消息后,主公与我都是痛心疾首!我们连夜召开紧急大会,想尽各种办法为各位筹集赎金。可是,大伙也知道,咱们幽州军原本就不富足,再加上这段时间一直在和袁绍军作战,军费花销极大,所以一直到最后,我们也没能凑出足额的赎金……”

    听到这儿,不少兵士的脸上都露出了失望之色。

    但失望归失望,他们并没有绝望!

    因为在他们看来,“没凑够”只意味着有一部分人无法离开,还有一部分人是可以被救走的。

    所以,很快就听台下又有人喊道:

    “关长史,那你们凑了多少?能救多少人啊?最少也得有个千八百两吧?”

    “这个、这个……唉!我们凑的不多,只有、只有二百两银子。”由于太过心虚,关靖在说此话时,都已经不敢抬头了。

    话音刚落,就听台下“嗡”的一声炸开了锅!!

    若公孙瓒只是个山寨的头头,大伙绝不会有任何怨言。

    因为二百两银子对一个山寨来说,真不算少了,能凑出这个数字已经很不容易了。


………………………………

第263章 幸运儿

    若公孙瓒只是个山寨头头,大伙绝不会有任何怨言。

    因为二百两银子对一个山寨来说,真不算少了,能凑出这个数字已经很不容易了。

    但事实情况是,公孙瓒可不是什么山寨统领,他乃是堂堂的北境双雄,掌管着幽州所有的城池!

    即便是在交战期,也不可能只有二百两银子,对方明显是在敷衍了事。

    因此,台下众人在听过之后,不仅难以接受,也非常气愤,有一种被人愚弄的感觉。

    但就算如此,仍有一小部分人没有放弃希望。

    虽然只有区区二百两赎金,但按一人一两来算的话,那也能救出二百人呢!

    说不定幸运女神就落在自己头上了呢?

    所以没隔多久,就听台下又有人高声喊道:

    “关长史,那你们决定好赎谁了吗?是按照军龄来排?还是按照官职啊?”

    “是啊,就两百个名额,该怎么分呢?要我说……就应该按照官职来排。优先救赎兵士长,他们的价值肯定更大一些。”一位身穿军服的百夫长道。

    “那可不对!”

    但很快,就被一位鬓角发白的老者否定了:

    “自古以来,都是长者为尊!我说应该按照年龄来排。”

    “嗯,我也支持按年龄排,但我认为……应该先救年轻人!打起仗来他们才是主力军,大家说对不对啊?”

    见台下众人为了这两百个名额,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再这么争执下去,等下非打起来不可!

    为了避免此景发生,华兴立刻上前一步,冲那默不作声的关靖大声催促道:

    “关长史,你们到底如何打算的,还请速速告知!你看不出来大伙都很焦急吗?”

    在双方的催促下,就听关靖发出了一声长叹。

    虽然有些难以启齿,但最终还是带着满面的歉意与无奈,将公孙瓒的决定道了出来:

    “咳咳,按照主公的意思,这二百两银子是用来、用来……赎回关、张两位将军的,所以……唉!还望大伙见谅!”

    说罢,关靖便冲台下众人深深的鞠了一躬。

    之后,也不知是因为羞愧不敢面对大家,还是担心留下来会遭人唾骂,将二百两赎金塞给华兴后,关靖便带着关、张二人匆匆离开了牢区,头也不回的向村外走去。

    ……

    离开了镮辕村,关靖一行五人骑行向北而去。

    但他们并未齐头并进,而是分成了两组,一前一后。

    关靖和两位兵士的位置比较靠前,关羽和张飞则拖在了队伍最后。

    作为被主公赎回的“幸运儿”,关、张二人理应高兴才对。

    但事实情况却正好相反,他二人的脸上不仅毫无欣喜之色,甚至还带着几分难过。

    很显然,对于主公的这一决定,他们俩也并不满意。

    “二哥!俺知道不该在背后说主公的坏话,可是、可是……主公的做法实在是太不够意思了!他怎么忍心把那些兵士都留在敌营里呢?”

    憋了一路的张飞,终究还会是没能按住心中的不平,带着一脸的愤恨,跟关羽表达着他内心的不满:

    “这要是换作大哥,他绝不会这般无情的!就算是倾家荡产,他也不可能放弃这些兵士的!”

    关羽其实跟张飞的看法相同,他也认为公孙瓒此举不太仗义。

    但相比之下,关羽肯定会更加理智一些,很快就听他叹息着回道:

    “唉!事已至此,咱们多说无益,这件事……就让它过去吧。对了,这种话你在我面前说一说就罢了,回去之后,可千万不敢在主公面前絮叨,听到没有?”

    “哼!他能做出来,为什么不让人说啊?”

    嘴硬的回了一句后,就听张飞忽然又感慨了一句:“唉!要是大哥没死,那该多好啊……”

    关羽本来还想再唠叨两句的,但听张飞这么一讲,他的内心深处也泛起了阵阵酸楚。

    一声叹息过后,他最终还是闭上了嘴巴,默不作声向前走去。

    “对了二哥,俺还有个事想问问你。”

    大约半分钟后,就听张飞又一次开口问道:

    “你说咱们走后,姓华的会不会真把那些兵士都给杀掉啊?”

    听过张飞的问题,关羽先是皱眉思索了片刻,隔了六、七秒后才听他摇头回道:

    “依我之见,他应该不会残害兵士的。”

    “可是那华魔头之前说得很清楚,只要不肯归降,他便通通杀掉!难不成,他是故意吓唬人的?”张飞一脸疑惑道。

    “嗯,他多半是在虚张声势罢了!”关羽一边点头一边分析着道:

    “你想想看,如果他真的想要杀害俘虏,当初又何必花那么大精力去救治咱们的兵士呢?此点是前后矛盾。另外,我听人说过,战斗结束不久后,他还专门为死去的兵士们举行了一场葬礼。仅凭此点不难看出,此人并非残暴无道之人。所以,我相信他只是嘴上那么一说,不会真对兵士们下手的!”

    听关羽这么一讲,张飞脸上的担忧之色才终于退去了大半:

    “哦,那就好!唉,要真的都给处死了,俺这心里非得难受死不可。哎?对了,那个白脸护军,他又会如何处置啊?”

    张飞虽然不怎么喜欢那位白脸护军,但好歹也是一个阵营的兄弟。

    一想到此人目前还留在敌营之内,张飞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担心。

    “这个就不好说了!咱们走后,赵护军便是军中的最高统领,他的态度至关重要……唉!希望他能够化险为夷吧。”

    说到这儿,就见关羽的眼中也情不自禁的划过了几许担忧之色。

    ……

    待关靖等人离去后,华兴并没有第一时间处理战俘之事,而是命人将台下的赵护军请去了指挥室。

    正所谓射人先射马,谓擒贼先擒王。

    在开始招降工作之前,他想先和对方的统领好好谈上一谈。

    之前在战场上,华兴曾与这位赵护军交过手。。

    当时的赵护军,给华兴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

    此人不仅武艺高强、精神抖擞,而且充满了朝气,有一股势不可挡的魄力。


………………………………

第264章 千里马

    此人不仅武艺高强、精神抖擞,而且充满了朝气,有一股势不可挡的魄力。

    可今天呢,坐在他面前的这位赵护军,就好似霜打的茄子一般,看上去是又蔫又软,不仅双目无神,脸上也没有半点的活力。

    见到此景,华兴先是一声暗叹。

    待卫兵全部离去,他才起身走到了对方身前,俯身亲手解开了绑在赵护军手脚上的绳索,口中还一并说道:

    “多日不见,赵护军看上去憔悴了不少啊?”

    没想到华兴竟会亲自帮自己解去绳索,赵护军明显愣了一下,可还不等他做出反应,就听华兴二次问道:

    “怎么?是因为吃不习惯?还是口粮不够?”

    听对方问起此事,赵护军则一边摇头一边低声回道:

    “唉,都不是的。在下状态不佳,与身体无关,只是心里不畅罢了。”

    赵护军虽隶属幽州,但他与关、张不同,他本身和华兴并没有深仇大恨,所以在态度上不像关、张那般的恶劣。

    再加上几次接触下来,赵护军对华兴的武艺及治军之道也心存钦佩,所以面对华兴的询问,他并未隐瞒,而是实打实的道出了心中感受。

    “心中不畅?”华兴明知故问道:“可是因为刚才的赎金一事?”

    关于赎金之事,赵护军很清楚,他本不该跟“敌人”抱怨的。

    可是主公的做法,实在是让他难以接受,要是不说出来,他心里面真的是堵的厉害。

    所以,在纠结了三五秒后,赵护军最终还是放弃了忍耐,当着华兴的面,发起了牢骚:

    “唉!正是此事!我虽然只是个小护军,但好歹也是军中的将领。主公这次若是一个人都不赎,那我也不说什么。可现在呢,开价百两的两位将军,他都花钱赎了,可唯独将我留在此处。华将军,我赵某……真的就那么差吗?我这一身武艺和一腔热血,真的连一两纹银都不值么?”

    说句实话,华兴其实也不太理解,公孙瓒为何没有赎回这位赵护军。

    几次交手下来,华兴早就发现这位赵护军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是有勇有谋,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最重要的是,他的官职并非将军!

    按照华兴制定的规则,只要不是将军,其他人等都是一两银子就能赎回。

    所以在华兴看来,眼前这位赵护军绝对是性价比最高的一位,就算再缺银子,也应该将他赎走才是。

    但遗憾的是,也不知公孙瓒是出于怎样的考虑,他最终还是放弃了此人,将赵护军留在了牢中自生自灭。

    这对赵护军来说,宛如一道晴天霹雳,打的他是万念俱灰、心如死水。

    但对华兴而言,这却是一桩好事,也是一个难得的契机。

    如此优秀的人才,既然公孙瓒不要,华兴定不会再跟对方客气,当场展开了招募攻势:

    “赵护军,公孙瓒此举虽是冷血无情,但对你来说,其实也是件好事。”

    听对方居然说这是件“好事”,赵护军当场面露不解,带着几许愠色,瞪大了双目问道:

    “华将军何出此言?难道你也认为赵某连一两银子都不值吗?”

    “当然不是了!在下绝无此意。”

    摇头否认了一句后,就听华兴话音一转道:

    “对了,不知赵护军有没有读过一文,名叫《马说》?”

    听过这两个陌生的字眼,赵护军第一时间摇了摇头,示意他从未听过。

    “没听过不要紧,那是一片关于‘千里马’的文章。文中有几句话我非常喜欢,它是这样写的。”

    清了清嗓子后,就听华兴一本正经的说道: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我感觉,将军就有如文中之马,由于没有遇到伯乐,所以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真是太可惜了。”

    华兴所说的这几句词文,其实意思很简单:

    就是说世上先有了伯乐,然后才有了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会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所以,即使再名贵的马儿,若没有伯乐的赏识,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儿一同死在槽枥之间,无法以千里马著称。

    此文所讲的情形,与赵护军的处境是颇为相似。

    所以,此言刚一出口,赵护军便满面认同的点起了脑袋:

    “华将军所言甚是。唉!看来在主公的眼中,赵某只是一匹普通战马而已。唯有关、张两位将军,才是他认可的千里良驹啊。”

    “没错!关、张二人确实是深得公孙瓒的喜爱,不然他也不会千里迢迢派人来缴纳赎金了。至于赵护军你呢,其实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猛将,但可惜的是,公孙瓒并非你的伯乐,他到最后也没能发现你的优秀。”

    简单总结了一句后,华兴感觉他铺垫的也差不多,便没再隐瞒自己的意图,当即道出了他的肺腑之言:

    “所以,我希望赵护军能够认真的考虑一下自己的未来。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既然公孙瓒不赏识于你,认为赵护军连一两纹银都不值,并将你抛弃在了敌营之内……对这样的主公,你还有什么好留恋的呢?”

    见赵护军的眼中已流露出了动摇之色,华兴立刻趁热打铁的道:

    “不瞒你说,我华兴是发自真心的欣赏护军的才能,希望你能加入我军。只要你肯加入,我愿即刻封你为护军,待他日立下战功后,再当着全军的面封你为将军!就不知赵护军意下如何啊?”

    “这个、这个……”。

    见赵护军仍是一脸的犹豫,华兴想了想后又二次劝道:

    “另外,我还可以向你承诺,如果将来遇到类似情形,别说十两、百两了,就算是千两、万两的赎金,我华兴也会全额支付。因为在我心中,但凡我军成员,便都是我华兴的弟兄,我是绝不会将任何一人留在敌营之内任其自生自灭的!”


………………………………

第265章 意外惊喜

    “因为在我心中,但凡我军成员,都是我华兴的兄弟,我是绝不会将任何一人留在敌营之内任其自生自灭的!”

    在赵护军眼中,他和华兴虽然是敌人,但若抛开各自的立场来看,他其实对这位敌军主帅还是蛮欣赏的。

    之前在战场之上,他对此人的武艺和排兵布阵的策略就非常敬佩。

    后来,在被俘的这大半个月里,无论是华兴对待战俘的态度,还是对方兵士表现出的严谨作风,也都给赵护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能真切的感受到,华兴不仅心存仁义,而且治军有道。

    相比之下,公孙瓒在这两方面确实远不及他。

    但即便如此,赵护军在这段时日里也从未心生叛意,始终等待着幽州方面的回信。

    毕竟公孙瓒对他有着知遇之恩,就算关、张二人再怎么不待见自己,赵护军也不会轻易背叛主公的。

    可结果呢,等了大半个月,却盼来了一个如此无情无义的答案,着实让赵护军难以接受。

    他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自己的忠肝义胆在主公的眼中,竟连一两银子都不值,那他还死守着这份执念何用?

    因此,在听完关靖的话语后,赵护军是当场发出了一声长叹,在痛心之余,也彻底斩断了他与幽州军的最后一丝牵绊。

    公孙瓒的所作所为确实令人大失所望,可华兴的态度却正好相反。

    从刚才的言语中,赵护军不仅能感受到对方的诚意,他也看得出华兴是真心赏识自己的才华。

    不然,他也不可能作出即便千两赎金也愿意支付的承诺。

    人这一辈子,不光是知音难免,想找到一位欣赏自己的伯乐,其实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这一方面,始终郁郁不得志的赵护军可以说是深有体会。

    所以,在经过长达一分多钟的思考后,赵护军是终于下定决心,做出了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决定。

    就见他猛然从椅上站起,随后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冲着华兴满目诚恳的说道:

    “多谢将军赏识!我赵子龙……愿意归降!”

    见对方终于肯降了,华兴是第一时间面露欣喜。

    但喜不过半秒,就被一股浓浓的惊愕代替,只见他挂着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一边将对方扶起,一边结结巴巴的问道:

    “你、你说什么?你是、你是赵子龙?”

    赵护军并不明白对方为何会对自己的名字如此惊讶,一边点头一边困惑的回道:

    “没错!在下常山赵子龙,单名一个云字。不知将军因何惊讶啊?”

    其实早在半月前,华兴就在战场上问过对方的姓名。

    但当时赵护军并未回答,所以这么久过去了,华兴一直都不知道此人的名号。

    直到今时今日,他才终于弄清了此人的真实身份,原来这位赵护军就是历史上的蜀国名将——赵云!

    要说赵云,人们都知道,他是刘备手下的一员猛将。

    在跟随刘备近三十年里,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另外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均取得了不错的战绩。

    后来,待刘备入蜀,赵云不仅被封为了五虎上将,还因为那骄人的战绩,被后人誉为是常胜将军,堪称是三国时期最完美的人物。

    但若回过头往前看,赵云在刚刚出山之时,他其实并不是刘备军的成员,而是效力于白马将军公孙瓒。

    在此期间,他有幸结识了刘备,但当时并未投奔效忠。

    大约隔了七八年后,刘、赵二人重新在邺城相会时,赵云才算真正加入了刘备军团。

    关于这件事,华兴原本也是知道的。

    但由于一时大意竟给忘了,所以他始终没能将赵云和赵护军联系到一起。

    直到此刻,他这才终于弄清了真相:

    原来这位赵护军,就是传说中的常胜将军——赵云。

    华兴本来只是想劝降一位神勇的护军,可没想到歪打正着,竟将赵云纳入了麾下!

    得知此事后,他瞬间有种人品爆发之感,脸上的欣喜之色也因此变得更加浓郁了几分。

    “呵呵,怪不得将军如此神勇,原来你就是赵子龙啊?哈哈哈,果然是名不虚传啊!”恍然大悟的笑了笑后,就见华兴又抱起双拳说道:

    “哎呀!之前真是在下有眼无珠,失敬、失敬!”

    见华兴对自己的态度是越来越“尊敬”了,赵云反而露出了一脸的迷茫,皱眉问道:

    “将军何出此言?小子无名无望的,何敬之有?您这般说法……真是折煞末将了。”

    “呵呵,现在没有名望,是因为你初出茅庐,尚未显露才能。但将来嘛,嘿嘿,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你定会成为一名百世流芳的大将的!所以,这一拜,你受得起!”

    说完,就见华兴双手抱拳,冲着赵云深深的鞠了一躬。

    自古都是臣子拜皇帝,将军拜主公。没想到自己刚认的主公,竟然谦卑的跟自己鞠了一躬!

    见到此景,赵云瞬间心生感动,赶忙伸手扶住华兴的双臂,带着满目激动之情,郑重其事的说道:

    “将军快快请起!能觅得如此良主,乃是吾之万幸!只要将军不嫌,子龙愿一生誓死追随!”

    ……

    虽然赵云已然归降,但在牢区之中另有两千二百位战俘等着华兴去处理。

    所以一从指挥室出来,华兴便带着赵云快步向村外走去。

    由于华兴在二十多天前曾当众说过,若是公孙瓒不交赎金,他便会“大开杀戒”。

    所以,当战俘们再次看到华兴的身影出现在台上时,纷纷面露担忧,心情是万般忐忑。

    待众人安静下来,站在台上的华兴是大手一挥,开门见山说道:

    “诸位,你们也看到了,你们的主公并没有替你们缴纳赎金,所以留在你们面前的选择只剩下两条了:第一,加入我军,从此为我镮辕村效力。”

    早在二十日前,唐盛就公布过军中的待遇,所以华兴今天也没再浪费时间讲条件,而是直接指着高台西侧的一块空地说道:。

    “愿意加入我军的将士,请站到这里,完成登记后便可以离开牢区。”

    由于华兴军给出的待遇非常优厚,再加上这段时间里,华兴对战俘的态度也是格外仁慈,不仅给他们提供了医疗救助,还管吃管住,从没让大伙饿过肚子。所以有不少兵士都已暗自动心,有意加入。


………………………………

第266章 醉翁之意

    由于华兴军给出的待遇非常优厚,再加上这段时间里,华兴对战俘的态度也是格外仁慈,不仅给他们提供了医疗救助,还管吃管住,从没让大伙饿过肚子。所以有不少兵士都已暗自动心,有意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