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搬个美国到北宋-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传开可不得了,京城上下无论多么显贵的皇族,还是普通的小市民。个个都不敢对李一白的新政说个不字。
很多人在街头接受电视台记者的采访时。纷纷说,‘我支持新政。李一白的新政很好。这样解决了国家的财政危机。并且解决了贫富分化的问题。’
那些百姓们更是一个个上电视台。上电台。诉说他们得到土地后好处。他们干劲十足了,他们对未来有希望了。他们再也不觉得自己是贱民了。他们觉得自己是国家的一员了。
李一白也将所有的百姓改称为公民。所有的公民都是纳税人。纳税人就是国家的主人。
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
李一白电视台可以宣传一个勤劳的农民。一个农民也可以因为他勤劳而受到尊重。而不是以往的只有封爵。封官才能受人尊重。
在大宋的电视台,普通人也能上电视,诉说他们的生活。
这样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各个阶层都互相了解了。他们人心都相同了。他们也觉得他们都应该理解另一个阶层的人。
不同阶层的人都过的不容易。
那些富家子弟们也不再浪费粮食了。因为他们知道大宋还有很多人吃不饱饭。他们甚至捐助了一些食物给一些贫民的儿童。以帮助贫民儿童们解决营养不良。
李一白还允许社会拥有公益组织。
公益组织可以做善事,组织义工,照顾孤儿和孤寡老人。
李一白的一系列新政很得民心。更多人都拥护李一白了。他们感到有李一白在,他们便会对未来有希望,对大宋有希望。
‘现在我们生活有点改变了。而且我们都能感觉到以后会变得更好。’一个京城的市民说道。
李一白也很满意这两样税法取得成果。
他又立刻在京城成立立法院和**的司法系统。
为了防止那些皇族的人受到司法的折磨。他留了一个预备期,也就是如果有贵族之前犯法了,现在可以用金钱赎罪,赔偿给曾经受到他侵害的人。
如果再限定的时间内不做的。等过了限定期,他们就会受到司法的处罚。无论是谁绝不手软。不然这就不是司法**了。
当然皇上因为身份高贵,拥有和他一样的赦免权。
这一点做的很令宋徽宗高兴。这说明他的至高无上皇权还是存在的。
同时在宋徽宗的多次请求下。李一白也允许宋徽宗上电视了。但是只是给予简短的采访。
宋徽宗问,‘为何你在电视上露面那么多。而就只让我露一小会。’
李一白淡淡的笑道,‘那是因为陛下神圣无比,当然不能让民众常常见到。不然哪里还有神秘感。’
宋徽宗一听也有道理,于是心里美美的再也不强求上电视了。
京城地区实行司法**之后,百姓们更加振奋了。因为这样官员们再也不敢贪污*了。他们办事也更容易了。
官员们也不敢以官老爷自居了。
有立法院的监督,官员们也不敢乱发钱了。所有的城市建设都要按照严格的审核。
这样很多的钱用的很恰当。百姓们享受到了,公共建设的好处。路更平了,桥也多了。
因为市场的公平公正,官员们的收敛。京城地区的市场异常的繁荣起来。无论是地主,还是大商人,他们赚的钱更多了。
渐渐的他们也不讨厌李一白的新政了,反而也是热烈支持的。
并且更重要的是,李一白改变了时局,令他们看到了社会的繁荣。哪怕是当初他们吃了一点小亏也值得的。毕竟百姓们富裕起来,他们才能赚更多的钱。相对于当初吃得小亏,这又算的了什么呢。
百姓们也喜欢了他们。百姓们不再仇富。因为他们给百姓们提供了工作岗位。因为市场的充分竞争,经济的繁荣。令百姓们也容易找到工作。他们也容易赚到钱。(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一十二章 废除科举
京城吴王府。
李一白和一众手下开会。
在坐的有李有财,龙五,李刚,高程师等等。
现在李有财也被李一白任命为商务部部长了。他对这个官位很是喜欢。他以前从未想过自己能做这么大的官。虽然以前自己的生意很庞大,但也不过是勾结地方官员而已。能当上中央的三品高管,他认为这是祖坟冒烟的结果。
李一白先说道,‘我没想到我们的京城改革能有如此顺利的结果,这看来,只要除掉阻拦的改革的人,再加上不使既得利益者损失太大。改革是没有问题的。
那我们下一步就是要将改革推向全国了。
大家有什么意见,请各自说说,畅所欲言。’
龙五举手,他先说道,‘爹。我认为我们的改革向全国推进,要先以宣传为推进,然后再辅以教育,最后再进行经济和司法的改革。
根据我们在临安和京城的成功案例。我们都是先用媒体宣传了我们的改革。让广大百姓都听懂我们将要做什么。以及做这些事情的目的。我们的宣传比较到位,这也没有给谣言留下空间。不然如果有敌对势力乱传谣言,估计那些地主们可能会拧成一条绳,共同对抗我们。
还有我们在改革这方面,还是急缺人才的。目前的方法只能从临安调拨。在京城的改革中很多的新官员来自临安。可是临安的学生也最终会不够使用。
而原来旧衙门的旧官员根本对改革一窍不通。我们让他们去推动改革,根本做不好,到时万一做的本末倒置。激起了民怨。这又是让老百姓误解了我们的改革。所以我们的还是要慎重推进。我们的人才一定要到位了之后才能推动。
我建议。在新的改革之地,先进行电台和电视台的架设。媒体到位之后,先宣传三个月,同时在进行对官员的培训,选出那些积极参与改革的。特别是一些喜欢创新的年轻人。
那些老的官员闲置掉。
以后我们的官员只通过我们的学校进行培训。那些科举产生的官员是万万不可再做官了。他们的理念根本于我们的改革完全不同。’
龙五说完,李刚举手,李一白点头。
李刚急切的说道,‘龙五少爷之前的大部分话我都同意。只是这最后一条。我不能认同。
科举考试我们使用了几百年,不能说废就废。我们大宋自开国以来就以文治国。科举是我们的读书人上升的通道。
也就因为如此,我们的读书人才这么推崇和热爱朝廷。如果你把科举给废掉了。那以后谁还愿意读书呢。那以后的官员岂不是只能通过你的学校产生?’
李有财也道,‘我虽然不是读书人,但是也识文断字。我认为李大人的话有道理。我看遍世态炎凉,确实科举有助于王朝统治的稳定。只要读书人的心安下来了。那些泥腿子们闹不出什么大动静。’
李一白点点头,‘你们说的不错。的确科举制度,能从隋朝到现在,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他有他的优点。虽然他现在确实不适用我们的改革了。但是我们确实不能立刻废除。
这废除的影响跟抢了读书人的所有财产一样。
我们可以这样进行。在原来的考试内容上增加现代法律现代科技等内容。这样他们为了做官,为了中功名。自然会主动去学习现代的科学知识。
同时龙五你在让印刷厂,加大印刷现代科学书籍的产能。然后所有的现代科学书籍都按照成本价销售。
这样他们很容易就能读到这些知识。这些科举中也有非常多的聪慧之人。他们通过自学便可以学的很好。
当然我们的学校也要快点建设起来。我打算再到美国搬几座大学过来。我们的大学学习免费。欢迎那些儒生们前来学习。
听到李一白说他会再搬几座大学过来。高程师激动起来。‘殿下,你又搬了几座大学过来,那你一定是中央大学的校长了。那么其中一个大学校长可以让我兼任吗?名誉的也行。’
高程师是一个大学校长迷。他对知识分子的崇拜始终不可磨灭。
李一白淡淡的笑道,‘高师傅是有功之臣,这当然可以了。校长我有一个也就足以。以后在场的各位,只要有重大的贡献的,都可以兼任大学校长。’
李有财淡淡的笑道,‘我读书少就算了吧。’
李一白不同意,‘李员外的经商本领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在大学里什么都是学问。什么都是一门课。李员外以后你也可以给大学生们上课。我看你兼职大学校长也行的。’
众人哈哈大笑之后,会议结束。
龙五走出会议室,李一珠早就站在门口等他了。
‘小姑你怎么在这里。’
‘人家等你啊。’李一珠低着头,掰着手指,羞涩道,‘对了,以后你叫一珠就行了,别喊我小姑了。你喊小姑我们还怎么在一起啊。’
‘恩。我知道了。’龙五低头说道。
随后两人一起来到吴王府的后花园里。
吴王府的后花园里面的草叶茂盛,花朵艳丽,怪石嶙峋,曲径通幽,一片静谧的气息。
‘龙五,这里真的很幽静。我很喜欢这里。你这几天一定很累吧。我二哥一天到晚让你工作,你早就应该休息一下了。’
龙五腼腆的笑道,‘我能帮爹做事很开心,虽然有点累,但是这值得的。’
‘哎。我二哥真是折磨死你了。我好心疼啊。你说你也不过比我大一岁,你这么年轻,年轻人不是应该玩的吗?看你竟做年长的人做的事情。你坐到我跟前来。’
李一珠坐在石台上,对他招手。
小姑娘坐在石台上,圆圆的笑脸,似乎能挤出水来,大大的眼睛更是惹人心跳。她招手,更是像挠了痒痒一样,令人心急火燎。
龙五坐到了她的身旁。小姑娘又埋怨道,‘你坐近点啊。’
龙五听好的偎依在她身边,两个身体触碰了。
小姑娘又念念的说道,‘龙五,有时年轻的时光一瞬而逝,你现在不享受,以后再想要的时候,就来不及了。天下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后悔了。’
龙五淡淡笑道,‘所以你一直喜欢不停的疯玩。’
李一珠一把抓到他的手,‘哼。你真不会说话。我那怎么能叫疯玩呢。我那是享受青春。’
‘你知道的新观念可真多啊。你一定都不像大宋人了。’龙五的手在颤抖,他只好说一些其他话,来避开。
李一珠感受到了他的颤抖,一把握紧了他的手。‘你紧张什么?对了,你紧张,说明你对我是有感觉的。你是喜欢我的。不过你不用紧张,我也喜欢你。我们自然一点就好。’
她这么一说,龙五更加紧张了。‘一珠,我们还是离开这里吧。万一娘看到了一定又骂我了。’
‘你怕她那个母夜叉干嘛。你没听说过一首诗吗?爱情诚可贵。你需要为了爱情勇敢的面对,而不是像个懦夫一样躲避。你是男人,这种事情应该你冲锋在前。你如果再这样软弱,我就不喜欢你了。’
‘别,我希望你喜欢我。’龙五紧张起李一珠了。以前龙五做生意时,也是风行雷厉,什么时候畏缩过。‘你说的很有道理。我被骂就被骂吧。反正还有爹支持我们。’
‘是啊。有二哥在怕什么。’李一珠嬉笑道,‘龙五你转过脸来,看看我的脸。’
‘你脸怎么了。’
‘被一只蝴蝶撞到了,蝴蝶是不是撞花我的妆了。’
龙五转过脸来,突然一个香吻送了过来。
李一珠狡猾的亲到他的嘴唇,并且没有马上放开,而是狠狠的亲了下去。
两人倾倒在月季花下。
……
宫二小姐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他在家中始终是忙的不可开交,倒不是没人干活,是她没有闲下来的习惯。
她总是问这,问那,管东管西。
念桐笑她是老妈子。
伊万卡也说她侵犯了她的**。
李师师和林娇儿,以及张茹还是可以忍耐她,但是也有点难受。
李一白走进了房间。
‘娘子,最近我要带龙五去江南一趟。江南的经济发达,哪里的改革要开始了。’
‘那好。我帮你准备准备。一珠你不准带去了。’宫二小姐道。
李一白淡淡的笑道,‘没有什么可准备的。我只是和你打声招呼。江南离老家很近,可能我还是在老家办公。’
‘今天我撞见龙五和一珠在一起了。这件事我始终放心不下。你还是把龙五带走吧。这样他们分居两地,也许就了断了想法。我始终觉得他们这样下去是引火烧身。’宫二小姐一边拖地,一边说道。
‘这件事以后再说吧。龙五现在是我的重要助手,我不能影响了他的心情。所以你也不要指责他。’
李一白故意这样打掩护,同时保护龙五。
‘你还是这样惯着他们。万一有一天,他们真的结婚了,你这脸往哪里放。你是吴王,天下的人都看着你。你的一举一动都被天下人谈论。如果你不端正。那你的改革又如何推行。’(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一十三章 江南改革
李一白淡淡的道,‘新的观念在慢慢熟悉,百姓们也会接受新观念的。你也一样。我不想跟你吵架。这件事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后你也会理解的。我知道你的现在还保持的自己的意见。我尊重你的观点。但我也保留我的观点。’
说完李一白便要走了。
走到门口,李一珠迎面而来,‘二哥,你是不是要回临安啊。带上我吧。我也想回老家了。’
‘一珠。’宫二小姐冷语喊道。
‘二嫂。我想家了。我想回家。这也不行吗?’李一珠转头娇声道。
‘我知道你的心思。’宫二小姐继续冷冷的说道。
‘我还是带她回去了。在这里她真的会跟你闹下去。她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的,那么顽劣也不是你能管的住的。’
李一白劝道。
‘哼。你就这样惯着她吧。早晚有一天她会让你颜面丧失。我们大宋的女子讲究的就是三从四德,现在我们已经不是普通的商人家庭了。身为亲王贵族中的一员,一点规矩都不讲,这成何体统。’
宫二小姐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她一点也没觉得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
毕竟她是大家闺秀,他爹当过官员,从小受到的教育便与李一白,李一珠完全不同。
李一白只能期望着以后她会改变。
‘我还是带他走吧。娘子,对不起。这件事我不能让着你了。’说完李一白拉走李一珠走了。
李一珠走的时候,还扭头对宫二小姐冷哼一声。
气得宫二小姐真想冲上前去打她。
不过宫二小姐温柔贤淑。忍了下来。
‘姐姐别气了。我觉得一珠小妹妹很可爱啊。这么率真活泼。’伊万卡在她身后说道。
‘哼。这样不务正业的人。长大了能有什么出息。就算是嫁做人妇。也不能三从四德,伺候不好男人,以后也会被婆婆责怪。’宫二小姐不屑的说道。
伊万卡笑了,‘姐姐,我们家这么富裕,就算是我拿出一点钱,也不用一珠小妹妹工作。既然她出生在富贵之家,这就是她的幸运。她可以不用工作。可以自由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用担心有没有出息。而且出息也不是建功立业,只要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好,都是有出息。’
‘是啊。姐姐。你真的都是瞎操心。有这个空,不如看看电影,做做面膜,睡睡觉。多舒服。’念桐吃着橘子,懒洋洋的说道。
‘你这个懒鬼。滚回房间去。你们都反对我。这家里还有长幼之分吗?外面是夫君做主。家里是我当家。’
宫二小姐始终坚持自己是对的,她有点气愤不过就说出这样的话来。
伊万卡和念桐摇摇头各自回自己的房间。
李一白带着李一珠,龙五。以及李有财等人回到了临安。
李有财在江南有庞大的组织。这个组织还很完善,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他们由大大小小的商人组成。每一个地方都利益按照实力大小分成。
‘吴王。这些人全部是我的手下,几乎江南的百分之六十的商人,我都能指挥的了。只要你一声话下,他们都可以配合改革。’
李一白点点头,他对这些商人们挥手,‘大家好。大家辛苦了。商人是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贡献的人。你们的不停贩卖才能让各地的物资流动起来,让百姓们用到更加廉价的东西,满足各种生活需要。
所以你们不应该受到歧视。虽然你们中有一些投机倒把,囤积抬价的奸商。但是整体上你们都是良心很好的百姓。
我以前也是商人出身,我和你们一样,都见到过官府不公,以致经商举步维艰。
我的这次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相信临安的巨变你们已经看到了吧。临安以前没有苏州富裕,可是现在两个苏州都没有临安富。
我的改革,可以让你们更加专注的经商,更加轻松的经商。再也不会担心官员的吃拿卡要,过路的关卡收费,以及大商人的威胁。
所有的不正当竞争都不会存在了。存在在的只会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对消费者的服务。
我们应该让商业活动健康的发展下去。而不是一味着将所有的盘剥最后放在老百姓身上。
我们的改革之后,你们的钱会更好赚了。百姓们的购买商品价格会更便宜了。所有的人都会收到实惠。’
‘好。吴王你的一席话说到我们心里去了。我们早就盼着这么一天了。’一个老商人高兴的说道。
‘是啊。我们一直等着你能开启改革。像临安那样。这样我也就不用跑到临安去经商了,毕竟临安现在太挤了,全国的商人都往哪里跑。只因为那么有好的政策。’一个年轻的商人哈哈大笑道。
李一白也笑了,‘以后的政策全国都有。你们就放心吧。到时你们在全国的任何地方都容易做生意。’
李一白又和这些人一一握握手,最后合影分别。
当然电视台的记者全程报道了。
之后电视台和电台将这个新闻播放了。
江南的广大地区也已经建设了电台。部分城市还建设好了电视台。新闻传播出去之后,所有的百姓都欢欣鼓舞。
‘终于,吴王的改革要到我们苏州。’
‘吴王的改革要到我们江宁了。’
‘吴王的改革要到我们扬州了。’
各地都想像临安那样的富裕,当然他们都想改革。
虽然一些地主和大商人有点反感改革。但是在社会大舆论的影响下,他们也不敢多说。更何况李一白手中还有杀手锏,那就是蔡京谋反案。
之前在京城有一个大地主反对李一白的改革,立刻被定罪杀头了。
李彦,朱勔这些奸臣也同样是这个下场。
所以他们也不敢反对。
六月,苏州立法院成立。
七月,扬州立法院成立。
八月,江宁大学成立。
官员们更是害怕李一白。每一个都勤勤勉勉的装作很积极支持改革的样子。李一白也知道他们心中的想法。他们也就是怕被牵连到蔡京谋反案上去。
这个莫须有的杀手锏实在太好用了。
李一白终于知道武则天一个女人竟然也能当上皇帝的原因了。这种白色恐怖会令人人自危,没有了反对声音,这一切进行的自然是顺畅了。
九月,苏州的改革成功。苏州的法院审理了一个知县贪腐案件。这标志了苏州的司法独立实验成功了。
九月四号,扬州的立法院否决了关于第四季度的政府预算方案。这是令所有纳税人鼓舞的事情。这些事情受到了中下阶层的支持。中下阶层的地主通常交了税却没有任何说话的权利。
这下子他们也体验到了监督政府的权力了。
李一白坐镇在临安不停的接受各地传来的情况。
龙五报告,‘江宁因为治安问题,需要加大对警局的投入。因为老百姓都依法报案。这样令警察的压力加大。’
李一白立刻批复,‘直接拨款,所有的款项从税收中扣去。税收没收上来时可以从国库中扣去。’
国库因为抄了几个大贪官,再加上四川和京城的税增加了。这令国库宽裕了。
一直以来国库窘迫,只因为税只从中下层老百姓中收取。而中下层百姓又受上层的大地主盘剥。上层的大地主却不交税。这是十分不公平的。现在按照收入来收税,当然收上来的钱变多了。
龙五一直在各地东奔西走。虽然李一白从美国帮他搬运了一驾直升机,可是还是疲劳不已。
李一珠因为关系龙五的安危,一直陪在他身边。
他飞到哪里,她也跟到哪里。
龙五道,‘你别跟着我了。我这样飞来飞去挺累的。你这样不是很无聊,很累吗?’
李一珠亲昵道,‘跟你在一起,我一点儿也不累。只要看到你我才会感到开心快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