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传家之宝-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
第168章 大善之家(二)
半个月之后,林漱玉家正在收玉米的时候,秦大人,齐大人亲自带着一个太监公公过来宣旨。
是的,是宣旨!这是清泉村有史以来第一次,这是何等的荣耀和光荣。
在半个月之前,秦大人亲自过来,透漏了皇帝的意思!林海吓了一跳,不敢多说,哪里还敢跟秦大人谈价格啊!直接让秦大人随便给点钱就行,根本就不在意,也不敢在意。之前林族长一直想着如何振兴林氏一族,可一直坚持,读书考功名,一步一步来,可万万没有想到居然可以一步登天啊!
秦大人见林海不贪心,更是高兴,直接给了十文一斤,一亩地八千斤,就是八十两,七百亩的红薯,就有五万六千两。
这也不少了,虽然比不上西瓜的价格,但是数量多啊!
皇帝也很高兴,百姓教化很好,也是他这个做皇帝的功劳。大笔一挥,又给了林海很多赏赐,对于皇家来说,金银财宝才是最不缺少的。
这么大的阵仗,林海家里有条不紊,让宣读圣旨的小公公高看了一眼。其实这都是秦大人昨天派人来告诉他们家的,香案等接圣旨的东西都是秦大人让人带过来的。
小公公宣读了圣旨之后,从身后的另一个小太监手里结果一个托盘亲自交给林海,说道:“恭喜林员外了。”
是的,林海已经是林员外了,虽然不是官员,但大善之家可不是普通的称呼,这是大卫朝给一些有功的但又没有功名的百姓一个崇高地位。
林海极力压抑自己心里的震撼。连忙接过来,说道:“多谢公公,公公一路辛苦了。”
“这可是陛下亲自赏赐的,林员外莫要谢我,要谢就谢陛下吧。”小公公很会说话。笑呵呵说道,虽说这林家不算什么,但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发达啊!
林海趁机把之前准备好的银票直接塞了一张面额五百两的,说道:“多谢公公提醒!”虽然这辈子没见过啥大官,但也看过戏文子,这些人情世故还是知道的。
去宣圣旨的确可以拿好处。这是惯例,小公公欣然接下来了,又寒暄了两句,便带人走了,回去还要复命呢。可不能耽搁。现在朝里谁不知道就是这件事请最是紧要,他能得到这个差事可都是师傅帮忙的,定要完成地妥妥当当的。
只是小公公的眼神在院子里扫了一遍,看到一张似曾相识的脸,只是那人已经失踪或者死了快三年了,不可能是那个人!
想到后宫之中看似平静,但却风云涌动,他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小公公走了。可在却留下来几十个工部的工匠,大善之家,可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称呼。是有一个配套的五进院子,门口的大门规格是特定的,门口的路上,架起一座牌楼,上面雕刻着大善之家!
过往的官员经过,都要下拜的。若是便服,呵呵。那就可以免了。呵呵,毕竟平民不怕御史弹劾啊!
林漱玉原本还觉得家里人越来越多。三个弟弟越来越大,一个院子有点拥挤了,正准备建个大一点的院子,没成想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这么快就有人来送枕头,只是这五进的院子,有点大!不过想到现在家里人丁兴旺,三个弟弟长大之后,就要分院子而居,到时候就不会觉得大了。
不过一想,家里面以后会更加有钱,五进的院子也不算什么!不知道这些工部的工匠能做出什么样的院子,这些可都是从天京来的,盖房子绝对比乡下人自己盖房子好了很多。
盖房子的地不用钱,材料不用钱,里面的家具也不用钱!哎呦,真的是太好了,只他们是按照规制,没有火炕!
林海要去提意见,但被林族长拦住了,说道:“那是规制,不是你建议就能修改的,你还是安分点吧,别惹得上面不高兴。“
自从几十个工匠在这里按扎下来之后,就开始盖房子,材料全部都是从县城,府城运来的,根本就不需要林海家动手。
不过林海这人厚道,每天都会从食肆里炖一锅红烧肉给工匠们添菜。那些工匠见林海此人不错,更加用心干活,没有表面一套,背面一套,处处都给考虑到了。
他们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穷苦人家卖了田,靠手艺吃饭,听说这大善之人发现了一种非常高产的作物,以后穷苦人家也能吃饱饭。就凭这个,他们对林海就很佩服,做事更加认真。
林族长自从那天跟着林海,等着族人接了圣旨,兴奋不已。一等小公公走了之后,就带着族人去祠堂,并且要求把林海把圣旨留在祠堂里供奉十日。
之后,工部的人给林海家盖房子,林族长更是一天不落地过来查看。一天不看,吃饭不香,睡不着觉。
就这样,过了整整三个月,院子也盖好了,三丈高的牌坊已经弄好了,上面刻着御赐“大善之家”四个大字。
工部的人做完这一些,就要离开了,带头的是一个九品的工部小官。林海手里有钱,自然不会对这个工匠小气,给了小官一百两银子,下面的六个小头目一人五十两,至于下面的小工,一人三十两银子。
几十个人拿到红包,特别高兴,平日里给人家盖御赐的房子,能有几两银子上次就不错了。现在连烧饭的婆子都有三十两的银子,一行人高高兴兴,感恩戴德走了。
杜氏好奇,终于忍不住了,等人走了之后,就带着三个闺女和小丫鬟来新院子里看看。
“哎呦,大门气派,三个台阶呢!”雅儿连忙说道,当年他们所在的主人家才不过这样,没成想现在的主人也有这样贵气。
红漆大门上,铜质的门锁泛着黄铜光芒,一进去之后,就有个大大的玄关墙之后,是一个大大的花园,六面已经好走种上了树木花草!那些工匠更是根据具体的条件,建造了亭台,假山,荷花池,小溪潺潺,都是活水。
正院,也就是家主林海和杜氏的住处,叫做善寿堂,三个闺女占了东面的一进院子,里面有三个小跨院,分别是玉园,雪园,梅园。至于三个小公子的院子,因为还小,暂时没有取名字。
至于下人,则是专门住在一进院子里的几个小院子里,划分地非常明确!造出来的房子,就是好看,精细,比乡下造的房子雅观。
“娘,我们什么时候搬进来啊?”林漱雪很喜欢这个院子,她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了。
“你爹说了,重阳节过后就搬进来!正好趁这段时间散散湿气。“杜氏笑呵呵笑道,很喜欢善寿堂,住进那里,感觉她也是大户人家的夫人了。
杜氏一行人回来,叽叽喳喳想着如何布置自己的房间。林海的家院子,自然也引起了其他人的围观,尤其是木匠林柱子,进去研究了好几天,得到了很多心得,手艺提高了很多。
时间过得很快,林漱玉家在重阳节之后的第三天,搬到新院子里,老院子便空下来了。
大家都很高兴,只是林漱玉有点舍不得,这个老宅,虽然挤一点,但大家住在一起非常温馨。
林漱玉打算好了,现在搬过去,等她以后和小卫成亲了,就搬过来,继续住在这里面。
搬家的这一日,林海直接在家里院子里摆了四十桌,村里的人大部分的人都到了。何夫人,何大夫亲自带着小女儿过来道贺;秦大人派人送了贺礼,齐大人则是带着夫人亲自过道贺。
不出意外的话,秦大人做到年底就去天京述职,再次升官那是铁板钉钉的事情;至于齐大人更是得了不少好处,有秦大人力保,估计可以成为一州之长。
原本以为要在县里的位置上做到致仕呢,没成想还有第二春,这一切都是清泉村给他带来的好处。
这大善之家在皇帝那里都是挂了号的,交好了,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吃饭之前,所有人都到大善之家的牌楼下面磕头,以示恭敬。
徐旺德现在已经成为林家的大管家,这次乔迁全部是他统筹安排的,虽然很忙,但他却干得很起劲,证明他是老爷夫人身边第一人啊!
徐铁蛋已经成为悦来食肆的掌柜,徐铜蛋悦来客栈的掌柜,女儿又在大小姐身边伺候,哎呦,谁还有他们家有脸面啊!
以前村里有看不起他们一家是卖身的仆人,可现在谁敢看不起他们!
杜氏没有接到过官府家眷,所以齐夫人,刘夫人来了之后,有点手忙脚乱,幸亏何夫人帮忙招呼,才没有丢人。
“林夫人,你们家这三个闺女长得都跟水葱似得,将来也不知道便宜了哪家?“刘夫人,也就是刘半城的妻子,她还有一个小儿子,今年十岁。只是家族联姻,不是儿戏,纵然她想找个知根知底的,看着喜欢的,也不行。他们是商人之家,找个官宦人家的闺女做儿媳才是正理儿。(未完待续)
。。。
………………………………
第170章 身份
齐夫人也承认林家姐妹三个的确不错,但若是让齐家跟林家联姻,怕是不行,毕竟林家以前只是个农户,没有根基,若是没有门口的御赐牌匾,那就是有点钱的暴发户。
何夫人自然明白齐夫人和刘夫人的心理,连忙笑道:“可不是嘛,若不是杜姐姐一直说孩子还小,我早就抢一个回家,给我做儿媳妇。”何夫人和杜氏关系好,自然维护杜氏。
杜氏虽然心思不多,但也不是不懂世故之人,掩嘴而笑说道:“呵呵,可不是嘛,孩子还小,等大一点再说。我不求给闺女找多少的人家,就想着是个老实可靠之人就好,离我近点,我和她们的爹也能找照应到。”
杜氏心里嗤笑,哼,你们看不上我家闺女,我还看不上你们的。家世不咋的,后院的腌臜可是一点点不比那些大户人家少啊!她才不想女儿送进那样的人家。
何夫人听了,附和说道:“说的正是,我家的闺女,以后我也这样,嫁的远了,一辈子不一定能见到几次。”
“杜夫人是有福气的,三女三儿,以后儿孙满堂,这福气可不是我们能够比得上的。”刘夫人笑呵呵说道,她在鄙视的杜氏,林海一家出身的同时,又在羡慕杜氏日子舒坦,丈夫顾家,后院没有小妾,除了一个收养的孩子,其他的孩子全部出自杜氏的肚子。
杜氏听了,呵呵笑道:“刘夫人哪里话,后面寺院非常灵验,我能在三十岁得了儿子。都是清泉寺佛祖的保佑。”这个是杜氏的心里话,其中的
听了这话,何夫人连忙附和说道:“就算我家是开医馆的,我也不得不说这若男女双方身边没有问题的话,赶紧来求神拜佛。特别准。我这肚子,十年不见动静,去了清泉寺上香了之后,一个多月之后,就有了孩子。别说是我,就连府州的秦夫人也来求子。现在也是如愿以慈航,得了个儿子。”
听到这话,刘夫人来了兴致,不是她想生孩子,毕竟她已经是三十五了。生孩子太过危险,她是为儿媳妇求的。
“那行,等这次回去,我就找个好日子带着儿媳妇,来清泉寺上香,要是也能给我生个双胞胎,我也能安心了。”刘夫人呵呵笑道,心里已经有了决断。
杜氏和刘夫人。齐夫人寒暄了一阵子,才告辞离开。
何夫人和杜氏关系好,决定在这里沾沾林家的福气。在这里住两天,然后一起去后面寺院上香。
一连在林家住了六日,何夫人才带着闺女回家,临走之前,还邀请林漱玉等人一起去县城去玩。
临走的时候,杜氏也给何夫人带上了很多红薯。给夫人尝尝鲜。
林海一家人搬进了新宅子里,杜氏觉得地方太大。便找来林漱玉,说道:“漱玉啊。我们家里有两个小丫鬟,雅儿跟这淑雪,米儿跟着淑雪,你呢,我准备给你准备两人伺候你,以后出嫁了,也可以带着过去。“
林漱玉听了,点头道:“好的娘亲,你自己看着办啊。不光小丫鬟,还有厨房里的,看门的,护卫,洒扫等,都得补齐了。“
林漱玉暗暗在心里鄙视自己,第一次买人的时候,她还反对,觉得不适应;第二次的时候,心里只是稍微有点不舒服;第三次,也就是这次,她心安理得,甚至要求娘亲多买一些。“
杜氏想了想,说道:“嗯,你说得对,等你爹回来,让你爹去县城多买一些人吧。现在院子这么大,没有人的话,会破败的。“
林海从外面回来,听了杜氏的交代,便说道:“那好,等这两日忙完,我就去县城,看看有没有好的铺子,买几个,将来给三个闺女做嫁妆。“
杜氏很是满意,丈夫并没有因为有了儿子就对女儿不闻不问,看来是她多心了。现在她一门心思带孩子,至于管家,都是大女儿的。
是的,就是林漱玉。虽然不知道大家族里是如何管家的,但也明白一些浅显的道理,订立了一些规矩,设立了每个环节需要的人,各司其职,同时还编订了奖惩制度。
林海去了一趟县城,带回来三个擅长烧饭的婆子,八个壮年的小伙子,六个小丫鬟,三个妇人。
这些人并不是一家的,都是单个的,根据他们各自擅长的技能,安排了伙计。林漱玉家里的人员堪堪够用了。
八个壮年小伙,准备专门看家护院的,可这些人不会武功,林漱玉很是为难,若是抵挡一般人,是可以;但若是武功高强的,就不行了。
小卫见林漱玉皱眉,轻声问道:“什么事情?“
看到小卫,林漱玉眼睛一亮,说道:“哎呀,怎么把你也忘了,那八个人是父亲买来充当护院的,可他们不会拳脚功夫。他们不会,可是你会啊!你教他们一些实用的功夫,以后也好保护家里的人。”
小卫皱眉,没好气说道:“那些人没有练武的天赋!”
林漱玉翻翻白眼,说道:“小卫,我又不是说让你把他们培养成武林高手,只是有些拳脚,和村子里的拳师差不多就行。”
“这倒不难!”小卫听了这话,明白了林漱玉的意思。
“那行,我把这八个人交给你,好好训练,以后家里的安全就交给他们了。”林漱玉笑呵呵说道,微微放心了。
八个小伙子,年纪在十二到十六岁之间,正是喜欢舞刀弄枪的时候。听说主人家给他们找了师傅,教他们武功,更是兴奋不已。
新寨里有个院子,改建成了校场,一边的房间是他们的卧室,中间的地方,就可以练习武功。他们这些人之所以被卖身,都是因为家里遭了变故,日子不好过,吃不上饭,自卖身,给家人一些活路。
原本以为成为奴仆会被人欺凌,可万万没想到到了林家,不光可以吃饱饭,穿着干净的衣服,还能学武,这是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最为重要的是,还有工钱,每个月三百文钱,等他们武功小有所成,就有五百文到一两银子的月钱,还不时有些赏钱。等攒得多了,拜托主人给家人捎回去。若是能有假期回去一次,那就更好了。
林漱玉给两个妹妹每人又给填了**岁的小丫鬟,给雅儿和米儿的打下手;送去了两个帮助杜氏,剩下的两个就在她身边伺候。
哎呦,有人伺候的日子真是太好了。林漱玉心里打着算盘,还有一个任务,到底这个任务是什么呢!
日子过得很快,一个月过去了,小卫手下的八个护卫练武有模有样。林海很是满意,奖赏他们一个月的赏钱。
外面飘着纷纷大雪,林漱玉坐在床边,研究新的符篆,这一本符篆,还剩下最后一章,不知道是什么。这个符篆,林漱玉已经练习半年了,到现在还没有取得成功。林漱玉甚至有点怀疑,这最后一张符篆不可能成功了。只剩下一个任务,估计用不到这张了。
有了这个想法,林漱玉便松懈了很多,便心情惬意地欣赏雪景,有时候还拉着小卫大运用轻功,在后山的雪林当中赏雪。
小卫很喜欢现在的生活,轻松惬意!两人关系很好,杜氏和林海也乐见其成。现在家里不缺钱,没必要给漱玉找那些所谓大户人家。
小宝武功很高,也会疼人,叫他们两三年的爹娘,是个不错的孩子,有他和漱玉在,就算他和妻子突然没了,也能照顾好下面的弟弟妹妹。
这日清晨,林漱玉和小卫从后山回来,后面跟着小黑!小黑幽怨地看着主人,有了男人,就对他不好了。他们可以飞进院子,可他不行啊!
好在有人给它开门,否则它只能委屈地从狗洞里爬进来了。不过看在主人给它一个猪蹄髈的份上,就不跟他们计较了。
吃过午饭,林漱玉刚准备画符篆,家里来了客人,原来是老熟人苏公子。林海带着小卫招呼苏公子,在宽敞的客厅里谈笑风生。
只是苏公子看向小卫的时候,眼神有异,好像想到了什么,只是情况不一般,他不能乱说。还是等单独和小卫相处的时候,再跟他说吧。
“小宝,你现在可想起以前的事情?“苏公子轻声问道,手上给小卫把脉,从脉象上看,什么问题也没有。
小卫摇摇头,说道:“没有!“其实他没有说实话,他总是夜半梦中,看到战场,刀兵相接,尸骨满地。。。。。。
苏公子见小卫这样,也不能说其他的,笑道:“好在身体很好才是最为重要的,以后好好保养才是。”
苏公子这日想来见林姑娘,可林姑娘马上十四岁了,不能轻易见客,非常失望,只能从师侄,师侄媳妇那里得到一些有关林姑娘的事情。
他这次游历,直接回到这里,只要是为了小卫,因为他在天京的时候,见到了一个和小卫长相非常相似的老者,而那老者断了一只胳膊,若不是他赶到,命都保不住。(未完待续)
。。。
………………………………
第170章 身份(二)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更加凑巧的是,那老者的儿子在两三年前失踪了!找了很长时间,但却没有消息,不知是死是活。这让苏公子心里更加多了一些猜测,总是把两件事情想在一起。
林海觉得年轻人在一起聊天比较融洽,便找了个借口,去村子里遛弯去了,留下小卫和苏公子。
“小卫,你真的没有想起以前的事情?哪怕一点断断续续的印象?“苏公子试探问道,那个老者是个令人尊敬的人,苏公子想尽力帮助他,找到失踪的唯一儿子。
小卫挑眉,问道:“为什么这么问?”
苏公子见小卫这样的表情,隐隐猜测到一些,以小卫的状态是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的。
“因为我在天京遇到一个和你长相非常现实的老者,他的胳膊在对敌狄戎的时候,断了一条胳膊,处理不当,差点丧命。”苏公子轻声说道,仔细观察小卫的表情,想了解这两者之间有没有联系?
“老者?断臂?”小卫的眼神略带迷茫,像是想起了什么事情,对,那个梦境,一个老将军,断了一只胳膊,但仍带领将士们上阵杀敌,到处尸横遍野,狼烟四起。
苏公子见状,说道:“更令我奇怪的是那个老者的儿子失踪了,到现在还没有找到,不知到是死是活。”
“那。。。。。那人叫什么?”小卫压抑心里的异样,沉声问道,心里那股感觉,让他非常诧异,仿佛像是要揭开面纱一样。
“魏世雄!”苏公子回答。“失踪的儿子,魏宏济!”
小卫听了这两个名字,脑子突然像被异物砸了一样,抱着头,无声呻吟。压抑那股疼痛,钻心的疼痛,还有心里的那股揪心的思念。
苏公子连忙走过来,在小卫的头上点了几处穴道,小卫的疼痛消失了很多。小卫对这两个名字有反应,可见两者之间必有联系。
好一会儿。小卫恢复正常,才缓缓说道:“这件事情,还请苏公子不要跟漱玉说。”
漱玉?苏公子身子一凌,如此冷情的小卫,直接称呼林姑娘的名字。难道这小卫也喜欢林姑娘?
“这是你的私事,我不会过多置喙。”苏公子保证,他本着朋友一场,不忍小卫一辈子不记得自己的身世,便特来一次。
“多谢苏公子。”小卫沉声说道,一个人飞出了客厅,到了后山清泉寺莲花喷池旁边坐下。
他现在要做的是要尽快平静下来,然而那两个名字就像是导火索一样。出现了更多的画面在眼前,可仍是断断续续的。
“既来之,则安之。一切顺其自然就好。”身后传来空明和尚令人心静的声音,让思绪纷乱的小卫平静下来。
小卫狂炙的眼神逐渐平静下来,轻声说道:“我的身世不简单,当初是被漱玉从坟堆里救活了,可我忘去了自己的以前。这里的生活非常安定温暖,不想离开。潜意识地不想想起以前。“
“可是你硬是要想的话,一不小心会魔障的。不要多想。以后都会好的。“空明和尚沉声说道,情缘未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情!
“我喜欢漱玉,但我又不敢,担心我会给她带来危险。”小卫的心事一直压抑在自己的心里,从来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