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潮水潮-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越说越高兴,一方面为自己的一生自豪,一方面为自己的一席话完全战胜了城里女娃子。

    一席话,把黄美琴听得由衷地佩服,没想到老同志还有这样光荣的革命历史,实在实在意料之外。

    她把工作帽摘下来露出盘着的大辫子,理理头发睁着明亮的眼睛说道:“你不仅是老革命还是干部是场长,继续工作完全不是问题。”

    老黄一拍大腿道:“就是呀,咱这身子那里不如年轻人了,上山下山一溜风,叫我退休是不是要和他们干架。”

    “就是!”黄美琴肯定地点了一下头道:“是我也要干一架,狠狠地干一架,后来你干架干赢了没有?”

    老黄轮着胳膊说:“当然干赢了,别看现在他们的官比我大,走到面前来谁不怕我动手收拾几下,老老实实给咱们听话。”

    黄美琴伸伸大拇指,眨眼想想说道:“依你这样的资格,我该叫你什么才好呀,随便叫一声实在欠尊重。”

    “别别,就叫我老黄,唐师傅叫我老黄大叔最好,听着像自家人。”

    “那好。我也叫你老黄大叔,你家现在有几口人,都在干些啥。”

    “我结婚晚,生了两个丫头,全家就四口人,两个丫头唐师傅见过几次,都在林场种树队工作。”

    “熬,原来这样,她们多大了,成家了没有,长得漂亮吗?种树队,林场不是天天砍木头的嘛,却种什么树。”

    “都还没有成家,年纪连你差不多大,有个啥漂亮的,看看你年轻人说的,这么大的一个林场,光砍不种几年就是一个光秃秃的地方,没有树了还叫人活不活,种树队的工作很重要的啊,那是给子孙万代造福的啊,再说那些速生林木几年就可以派上用场,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嗷,原来是这样,现在你还天天参加劳动吗?既然是领导肯定没时间干活。”

    “那里,咱不干活浑身皮子痒痒,你看看我这双手老茧有多硬,不干活了痒痒的难受,为了它也要动手干干才好。”

    老黄把自己的手伸过来,使劲捏捏后再用力展开,这样自己的手上显得更加苍白无血而有力气。

    黄美琴抓住认真地看着,一老一少两颗头颅靠的很近,一个短头头发粗硬如钢针已现花白,一个黑发如云红头绳拴着的大辫子盘头,你说我讲说得高兴,此时都在品评着那黑黑地没有肉干柴梆梆般的手,俨然多年的朋友,把刚才的不高兴早忘到天外去了。

    唐世科偏头看看一老一少不由地轻声笑笑,耳中听着他们说话,把车尽量开得平稳快速,早过了石砭峪。

    从东南向翠华山南面一条长满野草,十分荒凉看不见人烟也就是秦岭终南山来,离老黄的dfh林场已经不远。

    ――――――――
………………………………

第七章 泪洒黄巾梦乡人(十一)

    ()  这条险恶的道路最早是老黄带唐世科走的,要比从喂子坪绕路近几十里。

    石砭峪,由民间俗话而定,形容山石嶙峋犬牙交错的狭长隘口,这样的狭长隘口路况很差,急上猛下连带回旋急弯,路荒风急山高谷深危石悬空非常险峻。

    唐世科曾经为了争取时间,带领车队集体走过一次,这里的险峻用简单列子说明。

    在一个险峻的陡坡顶上停下来唐世科给大家说明路况,修理工席乐天拿着一块石头往山涧用力甩去,睁着眼睛硬是没看见甩到哪里去了,可见实在山高涧深。

    当时,看着如此险恶境地,董德者坐在车上说头晕不敢下来怕被大风吹下山去。

    s省大汉张武成看着心虚说就怕刹车突然不灵。

    展三次嗡着鼻子退后说:“我开车专门往右开,这第一,路太小开不到右面,这第二,右面不是石头就是悬崖,只怕车的右面受不了摔。”回去之后硬是躺在床上盖一块毛巾睡了两天。

    如此描写不是夸张,真的格外凶险。

    唐世科今ri走上这条路当然有把握,节约时间为快速返城,为黄美琴能快些回家。

    老黄呢,走什么路他完全无所谓,这样的路于他司空见惯。

    这条路远离城镇,根本看不见行人,汽车喇叭形同摆设,按一下只能是闻声鸟飞绝,道路坡度很大崎岖险要,沟壑相连。

    深秋仍显翠绿的山坡上,高山流水随处可见,有的水流在断口处直接飞下山来,水势不大哗哗地银珠乱舞在半天上牵丝飞绵。

    路两边灌木丛生野林成片,认识和不认识的树木相拥相挤肃然而立,不时看见成熟的野果红红的脸蛋儿羞涩地俏丽枝头,一老一少大叫着下车小心地将其捧上车来。

    这里,有时候天空仿佛一下子变小了,头顶参差不齐的树枝将天空盖成不规则的天片,说不清也看不清的野鸟野兽闪电般晃过视线。

    汽车一会儿转着弯急上坡,一会儿转着弯急下坡,经常可看见滚下的山石静静坐立,吨位不小外形峥嵘,上坡没有少于三档,有时前方还有浓浓的山雾,叫人看不了多远,冲过山雾立刻看见明亮宽阔的天空。

    在高山上往下看看,重叠很远的远山树海苍茫秀丽,间或有白云飘动实在蔚为壮观。

    下坡带档带刹车,刚转完一个大弯速度没起来又是一个大弯,几个大弯随山道隐现伸缩。

    车到了一个看上去不大的小山顶,却不想,一看旁边竟然是吓人的悬崖绝壁,兀鹰在半壁上盘旋,然后经过几圈碎石子铺就的弯道下来,猛一看又是鸟语花香的青草野谷,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水雾,yin暗,太阳几种变幻,真像到了仙境。这就是秦岭的山谷断层地带,山势雄伟,地势绝险。

    当此,险要处大家都不说话,平缓处一老一少指着花草树木议论一番,唐世科插上一句半句。

    偶尔看见大山上出现孤独人家,或在高坡上,或在陡崖下,或在屋前挂着蓑衣,林间看见的山里人,衣衫不整孤单单坐在地上用好奇的眼睛打量来车。

    黄美琴担心地问:“这么大的山,人咋住呀,就那么一家人,别说其它的事情,就是买个东西也没有买处啊。”

    老黄满脸神往地说:“姑娘娃你只知道自己见惯了的生活,山里人有山里人的活法,有自己的乐趣,你真正了解了才知道,叫你出山你也不去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话传进唐世科的耳中,久久地在心里回味,因为这句话是他自小就熟烂在心的。

    说话间车路循着一条小河,弯弯拐拐来到两座大山相夹大树盖野的平地,平地有很多灰黑sè的房子,其中只有一栋砖房,一面红旗在树木间轻轻飘动,有好些炊烟从一间间房子里冒出,看见汽车来,一些男女老幼抬着头向这边看着。

    老黄高兴说道:“咱们到了。”

    黄美琴却看不见伐好并且堆积起来的木头。

    唐世科来过多次,不用指挥把车停在写着《s省秦岭长安东方红林场》那栋三四十米长的砖房前。

    看一眼,这里没啥变化,青树掩映下,砖房四周许多低矮破烂用土坯修成的简易职工住房黑黢黢地挤在一起,被东倒西歪的柴房、菜园子、猪圈、鸡窝、茅房包围,知名或者不知名的树木杂立其间,用簸箕晾晒的各种干菜随处可见,晾衣绳上晾晒着破旧的衣裳,家养的狗在垃圾堆上东奔西窜,看上去杂乱无章。

    林人盖房子不用木料而用土坯,唐世科曾经问过,得到的共同回答是:林场深居山野密林中,人们ri常生活处处与火分不开,曾经因为大火烧死不少人,烧毁不少山林,因此从老祖传下规矩,林人盖房一定用土坯。

    砖房前十几位林人穿着补丁黑衣,多人肩上有草质肩垫,古铜sè脸面除了男女有别瘦瘦地没有胖子,每个人眼睛黑漆发亮,看着感觉格外jing神。

    可以想像,秦岭强劲的山风,是怎样地磨练着像农人其实是林业工人的他们,从住房以及生活环境让人知道,林业工人的现况与经过大炼钢铁后很多地区的人们一样。

    虽然不能用苦难来形容,情境实在不佳。

    ――――――――
………………………………

第七章 泪洒黄巾梦乡人(十二)

    ()  ――――――――――

    来到面前,看看林场一帮人众,老黄等唐世科、黄美琴两位客人都到了身边才大声说话。

    他大声几近吼叫着说道:“你们咋啦,我这才出去一天就看着你们一个个像死人来着,这是庆安公司的唐师傅和黄师傅,认识的不认识的快打招呼。”

    说完谁也不看用帽子浑身上下拍打起来,好像刚才不是坐在车里而是从灰堆里出来。

    唐世科和黄美琴笑着站在大家面前,一个高大俊雅潇洒大方,一个娇小婀娜秀美白玉兰般挽绿含羞,叫众人眼前一亮。

    众人多数认得唐世科,笑嘻嘻纷纷大声招呼道:“来啦,好久不见。”

    唐世科客气地走到大家面前,把黄金叶发给大家回答道:“来啦,太忙。”

    几个年纪和唐世科差不多的汉子,显然是久别重逢与唐世科互相拍打着肩膀,亲亲热热地说着话。

    看黄美琴,穿工作服戴袖套和工作帽,眼镜片闪闪发亮的俊俏姑娘,大家显然没见过她,更没见过她这身打扮,想着是不是现在城里人时兴衣裳,对着她多少有些生分没有说来啦两个字,下意识还怀疑这姑娘也能是师傅?

    出于礼貌,大家拿着唐世科给的烟,对她轻轻地点点头龇龇牙就算打过招呼,然后自顾自地把烟点上,美美地吸一口。

    这样的见面搞得黄美琴有些不自在,想对着大家笑一下,那肯定不是打招呼,想说个见面话,人家可没人和你说话,不由地双手捏住衣角身子轻轻地扭动一下脸上发红,好在有眼镜,人们看不见她的眼睛。

    两三个有些年纪的女人上前拉住她,从上到下地看着,爱惜地摸摸她白皙的脸蛋,大呼小叫地夸奖着,指指唐世科小声地交头接耳说着悄悄话,黄美琴红着脸,女人们一会说一会笑,嘻嘻哈哈。

    一个高高瘦瘦古铜sè脸膛老头突然大声问道:“你找到张胖子没有,他说啥了,把没把事情给办了。”嗓门太大把黄美琴吓一跳。

    另一人大声说道:“你满身摔打个啥,有虫啊,快说说办得事情咋样!”

    老黄停住拍打看着大家笑眯眯不说话买关子。一名妇女用围裙打过来大声说道:“你傻笑个啥,出去一趟咋就呆了,喉咙叫驴屎塞住还是叫张胖子吓了毒药!”

    老黄哈哈大笑躲闪说道:“放屁,张胖子能把老子怎么样,见了我马上大叫投降,这话一会再说,先把干柴棒给我叫来,人家唐师傅来拉那车木料,叫他快点组织装车,唐师傅夜里好赶回去。”

    有个年轻人拿着铁钩上前大声说道:“干柴棒进山打猎,他留下话叫在这里等你,说是你吃饭前不来就散伙,他打回来的野物大家分!”

    黄美琴此时才知道,林人原来都是大喉咙说话,远了像喊叫近了像吵架。

    老黄听了满意点头:“干柴棒倒还留着一手,上车,回来再吃饭,早干完早散伙。”

    对着一个老女人大声说道:“给梅花她妈说一声,家里今天有稀罕客人,把饭做上一会儿就来吃。”

    老女人大声说道:“就知道吃喝,叫我跑一趟告诉话有啥好处。”

    老黄大声说道:“你家半截子不在家的时候我来伺候你。”

    旁人笑起来,老黄猛然想起有黄美琴姑娘家在跟前,抱歉笑笑大声说道:“快上车,还等我把你们提上去!”工人们拿着铁钩推搡说笑爬车,动作猴子一样轻便灵活。

    唐世科开车从两山相夹的天然坡路,通过便道向林场深处行进,驾驶室里仍然坐着黄美琴和老黄。

    下一个坡是四五十米宽的浅水河,河水平静流淌,水中间有串方形间距相差不多的踏脚石,从这头一直到对岸,汽车紧挨踏步石直接从河床慢慢淌水开过去,河水漫过半个轮胎水花四溅车身摇晃。

    黄美琴第一次坐车过水,看着车一直向水里开去,紧张地睁大眼睛捏着拳头心里暗暗担心,到对岸松口气,看看唐世科冲自己笑笑,心想这事情在他来说看来是经常的。

    过了河,顺河几百米山路过后猛转弯,大大的木材料场出现在眼前,按粗细大小材质不同分别堆积起来的圆木堆积如山,一堆挨着一堆令人叹为观止。

    黄美琴双手一拍高兴地说道:“这么多的木料啊。”

    老黄听了说:“这是你看见的,没有拉下山的木料还多得很呢,最近拉木料的车来得少,大家都停下手里的活没事干。”

    老黄解释说,木料都是按照上级下达的工作计划采伐的,不会多一根,也不会少一根,不来车拉,工人们坐下休息,没有采伐计划,车来得再多工人们还是坐下休息,没有上级下达的采伐计划,任何人任何单位出再多的钱也别想得到一根木头,一切按照计划行事。

    ――――――――――
………………………………

第七章 泪洒黄巾梦乡人(十三)

    ()  按照老黄的指点,唐世科把车开到料场老里面一小堆只有仈jiu根的木料跟前,一把方向停好位置,大家下车,老黄自顾自叉腰四下查看。

    一个料场管理员拿着材料报单走过来,黄美琴一看,正是为自己单位准备的,她和唐世科一起,在管理员的陪同下确认了木料的材质以后,用大皮尺丈量了一番,别看只有仈jiu根,全是两个人双手抱不完的大料,数量偏多一些,唐世科说这是林场历来的规矩,宁多不少,与客不亏。

    看着黄美琴点头认可以后,管理员递过来红sè油漆罐子和一支木笔,木笔是用木头削成笔状,前面大后面细,头上用刀划开成扫把型,蘸上墨水写字做记号。

    黄美琴哪里见过这东西,看完把头一抬不知道要自己干什么,唐世科接过来蘸上油漆木料前蹲下,一笔一划地写下“qa”两个字,每一根木料都写。黄美琴暗叫惭愧,咱厂里拉来的木料、钢材的头上不都是写着字的嘛,这本是做个记号,自己却给忘了。

    唐世科写完站起来看看说道:“别看这么几根可是够重,装的时候尽量往前,最上面多向车头压压,怕后头太重车头往上翘,装车。”

    管理员客气说道:“放心唐师傅。”

    回头大嗓子喊道:“起木装车了——”

    旁边等待的人们拿着铁钩跟着大喊:“起木装车了——”嗓门粗放豪壮,声音远远地四野回荡,喊完放下车厢板搭上木跳板。

    黄美琴好奇,不知道人们为什么一起大声喊叫,喊声整齐挺好听。

    唐世科笑嘻嘻轻轻说道:“林场工人装车前都要这么喊一声,听他们说,旧社会喊叫是给资本家听的,意思是如果有错误别装车,省得白费大家力气,白费力气要加工钱,另外迷信的说法,是木料一旦离地再放下来有伤财气,人们多半很忌讳。

    现在喊叫这么一嗓子,除了延续多年的习惯外,当然有自己当家做主的豪迈与快乐,可以提高人们的团结jing神和工作激情,你要是上山到砍伐木头的地方看看,喊法又是不同,

    一颗老树按着一定的方向在树根下砍开槽口,砍树的人会抬头大喊几声:“顺山倒呕——”旁边的人也会跟着大喊,声音在山里回荡,意思是提醒周围的人们离开,不要被倒下来的树伤着,

    喊过几嗓子后,凭经验听听没有别的声音,再听听看看风是不是会影响大树倒下来的方向,如果一切正常,用斧子向树身上已经砍好的槽口砍下最后几斧,大树就会发出“叽叽咯咯”的声音,按照槽口的方向顺山倒下来,

    有些不结实的大树也会被这棵大树带着倒下来,那可是铺天盖地惊心动魄的一刻,声势浩大地动天摇树叶枝杈满天乱飞,来不及飞跑的野鸟也被压死在大树下。

    你听着他们刚才喊得这一声好听,整齐而嘹亮,咱们听着新鲜,就这么简单的一声喊,包含着林业工人们许多历史情感。”

    黄美琴神往地听着,赞叹的眼光深深地看着唐世科说道:“你咋啥都懂啊!”

    唐世科谦虚地笑着摇头,刚要说话老黄拿着提包过来大声说道:“两个小人儿小声说啥呢,不叫老头子听听。”

    唐世科笑着把刚才的话大概解释了。老黄听了点头认可,回头看着干活的人们,此时木跳板已经在车后箱搭好,宽宽的木跳板依车身倾斜。

    场地上,十几个工人分开在木料前后站住,铁钩子挖进木料用上劲,前面的汉子开口大声吼着劳动号子道:

    “稳稳往前走、呕——。”

    所有的人神情严肃,身上用劲跟着一起大声吼到:

    “稳稳往前走、呕——。”很粗很长的木料在吼声中向前挪动两尺,人们不取铁钩稳住劲挪动脚步站好,前面的汉子再次大声吼到:

    “好材要出山、呕——。”

    众人齐口大声吼道:“好材要出山、呕——。”

    领吼:“接近大跳板、呕。”

    众吼:“接近大跳板、呕。”

    领吼:“不能放手、呕呕。”

    众吼:“不能放手、呕呕。”

    大木料在吼声中有生命般向前挪动,吼词变换反应劳作情况,号子声在大山里反复回荡。

    这吼声,这雄壮的号子声,苍劲有力动人心魄,特别是众人的合吼,反反复复震撼着人的心胸,听上去令黄美琴血脉愤张。

    老黄捏着双拳,迎着山风眼光明亮嘴巴轻轻出劲动着,下意识跟着工人们吼着劳动号子。

    他回头大声说道:“这么大的大山林子,就是要听得见人们的吼叫声,本来人就少,没有了人的声音,哪里还有林场的活力,哪里还有老山林子的灵气!”

    再咧咧嘴笑道:“所以咱这里的人说话都是大嗓门,有个啥事情老远就能听到,生下来就是这么个习惯,对外面不知道的人来说,好像有些野气呀。”

    黄美琴笑靥如花大声吼道:“那里啊,虽然从来没见过,简直太美了。”回响的劳动号子中,她知道不大声说话听不见,突然的大嗓门令老黄愣了愣。

    老黄看看天sè大声笑道:“这丫头接受能力真强,嗓门很大的呀,走,咱们回去吃饭,吃了饭坐会儿差不多能装完,你们要是急着走就上路,不想走就睡下。”

    唐世科大声说道:“好呀,就这么办!”上车拿下两瓶酒和二十几个馍馍给工人们送去,工人们一片欢呼。

    唐世科再回车拿上酒和零食走过来,老黄喜上眉梢,给工人大声说道:“加把劲啊,唐师傅和我吃饭去了,如果他要走不要叫给耽误了。”

    工人们笑着大声叫喊着说:“去,放心,唐师傅看看今ri最好不要走了,晚上咱们好好喝几碗,不把你喝趴下不算数!”

    唐世科大笑着给大家招手暂别,黄美琴问老黄道:“他们不吃饭?”

    老黄哈哈笑道:“林场的人喜爱把活干完吃饭,这是习惯。”

    ————————
………………………………

第七章 泪洒黄巾梦乡人(十四)

    ()  (不知道是咋回事,现在上传作品满篇蚂蚁没段落,改也改不了)

    ――――――――――――――――――――――――――――

    天近黄昏,三人说着话原路返回,刚才坐在车上,下坡上坡再过河,黄美琴于四周景sè未及仔细观看,此时看来与先前又自不同。

    山里的景sè与大平原很有区别,换个角度,换个光线都不一样,苍山翠林对人有太多的诱惑太多回味,甚或人的心情不同景sè也会变化。

    她不时采摘着不知名的野花,看着山势林sè和叽叽归巢的鸟儿,兴奋地欢笑着,一会跑到老黄与唐世忠的前面,一会又落在后头一大截,来到过河的踏步石前,她在后面大叫着:“等等,叫我先过。”

    两人笑着等她先过,她却站住忙着把一枝花儿摘下来,放在鼻子上闻闻,再抬头向着坡上看。

    唐世科看了老黄一眼大声说道:“我们先过了。”说完做踏步假动作,她立刻大声叫道:“你敢,我来了。”拿着花儿三步两步跑过来冲到两人前面,兴奋地当先踏上踏步石向河中间走去。

    平原长大的黄美琴没有见过这样的山水,新鲜好奇中带着少女开朗活泼的天xing,把自己融进了大自然秀美绝伦的景sè,当着朴实稳重的唐世科尽显女儿本sè,想说就说,想笑就笑,两手高高地举着花儿,看准了踏步石自顾自地一步步向前踩去。

    她背对着两人笑着说:“这石头稳不稳啊,万一滚动怎么办啊。”

    看着两脚如踩浮云的姿势,老黄呵呵大笑,摸摸短短的山羊胡挥手,叫唐世科跟在后面保护,怕掉在水里哭鼻子。唐世科急忙几步跟上,小心注意着东摇西晃,嘴里叽叽喳喳或笑或叫的她。

    河面四、五十米宽,倒映着黄昏的天空和山姿林sè。

    河水清澈见底深浅不一,水浅处看得见沙石与飘摇起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