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假圣人-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现在还不是你师傅。”陆子非嘿嘿一笑“这不马上就是了,一样的,没啥区别。”周围的小伙伴都惊呆了,一个少年的脸皮怎么这么厚,跟混迹了几十年朝堂的那些老油条差不多了。

    “范公,学生就说说这三年我在西北亲身经历的一些见解,您随便听听”

    范仲淹没想到他状态调整的这么快,从态度上看是一个当官的好料子,不知道文化底子和人品怎么样“没事,你随便说,我随便听,大宋从不以言论罪。”

    “范公觉着我们和西夏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没有良将,后勤跟不上,战士不用力?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我们没有正确的看待敌人,总觉着我们是煌煌天国,礼仪之邦,思维还停留在万国来朝的界面,党项人的身体素质和作战纪律比起辽国差远了,王珪将军和张岊将军就靠几百人也打的他们抱头鼠窜,结果整个局面还是想党项人靠拢了,我总结出了我们输了的几点原因,一,我们没有清楚的认识到西夏是以一国之力在打这场战役,二,在作战地点的选择上,西夏以骑兵为主,我们以步兵为主,但是决战地点却选择在了平原上,三,将士作战命令传达不统一,缺少一个统揽全局,运筹帷幄之人,四,我们没有西夏人狡猾,没有他们奸诈,这是战场,不是学术上的争论,战争就是以赢为目的。”陆子非说完发现帐篷里静悄悄的,这些都是后世人总结出宋夏战争失败的真正原因,大家还在回味他说的话,陆子非也不打扰。

    范仲淹仔细琢磨这个少年人的话,说的很在理,事实确实是这样,这母鸡窝里还飞出个金凤凰,分析的条理清晰,问题看的也很透彻“还不错,你在说说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去应对大宋和西夏之间的关系。”周围有好几个人嘴都张开了,因为这是朝堂上相公们的权利,这就属于国策了,问策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让他们这些为官几十年的人很接受。

    陆子非感觉到老范在态度上变了很多,这时候趁热打铁先把这个大靠山定下来岂不完美“那我拜您为师••••••”

    这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啊!老范心里想到,收徒是一件大事情,宋朝的儒学是主流,天地亲君师,师徒的关系在官场上比父子还重要,文人看中道德和气节,假若弟子道德有缺,会坑死师傅的,没有气节,那就严重了,投靠了辽人的韩德让,投靠了党项人的张元都给大宋带来了不可言喻的创伤,轻易的下决定不是一件好事情,而且这孩子有点市侩,先前说过的话又不能收回去,一旁范仲淹的好友庞籍看出了老友的为难“你先说说范公问你的问题,回答的好,在场的所有人为你作证,这下可以了吧?”

    就等你这句话呢?陆子非悬着的心安心的放在腔子里了“这三年的宋夏战争让大宋在西北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和财力,朝廷也不会支持我们再和党项人打下去了,当然党项人也没有精力再打了,常言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高筑城,广积粮,收拢陕西百姓,把民心聚集起来,民心若是散了,我们打仗又是为了什么。”

    范仲淹开口了“你这个说法太笼统,谁都知道这样做,详细的说说”

    陆子非梳理了一下脑子说道“首先西北地区的百姓要恢复生产,连年的战乱让百姓对我们失去了信心,百姓的信心要从何而来?一支强大的军队,西北的防线这么长,军队的数量不能太少,下一个问题就出来了,钱,钱从那里来,只有开互市,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时机到了,就是我们吹响反攻号角的时候。”

    范仲淹和庞籍对视了一眼,有点东西,不过操作起来比较困难“朝堂认为开互市对大宋不利,你怎么看。”

    这么幼稚的问题,你们就没有一点经济学的概念吗?好歹大宋也是现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陆子非不知道的是刘娥太后掌握朝政的时候,交子刚刚出世,大宋的经济还处于一个萌芽的状态,这时候的人一想到战争,那就是人与人的对抗,没有什么经济战争,货币战争,武器战争的区分,看来需要给他们普及一下基本的经济原理说道:“若是给我十年时间,我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让党项人自动投降。”

    老范皱眉头了“你这个牛吹到天上去了,坐在这里的都是朝廷重臣,不要满嘴胡言乱语。”你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让西夏投降,要我们这些人干啥。

    陆子非没有反驳“这个问题一时半会解释不清,我是不是说大话,后面你会知道,我说一下互市的作用,互市说白了就是一个商品交换的过程,我们汉人自古以来都是勤劳的,种植粮食,织造布匹,打造铁器,而辽人和党项人都是游牧民族,他们多以放牧,劫掠为生,这也是为什么以前少数民族虽然侵占了汉人的土地,但是不能长久统治的原因,他们不会种地,不会织布,你们以为我是在说废话,接下来你们注意听,我们把大宋境内的粮食,丝绸,布匹,精美的瓷器卖给他们,换来他们的羊皮,牛皮,牛筋甚至于牛羊,我们用他们的东西打造武器,他们得到了什么,精美的丝绸,漂亮的衣服,人性是贪婪的,一旦有了美好的东西,他们就会放弃不好的,这样长期以往的下去,他们只会放牧,享受奢华的生活,他们的粮食和一切的日用品都是由我们提供,那天我们不想提供了,他们是不是就没办法生活了,当他们想起劫掠的时候,长时间的富裕生活已经让他们失去了最开始的雄心壮志和强健的体魄,那战争的想怎么打都是不是都由我们说了算,这就是互市的好处,你们只看到了眼前一点点的失利就放弃,其中的利弊你们这些大人物很容易想明白吧?”

    帐篷外传来一阵鼓掌声“真是有志不在年高,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看到进来之人是韩琦,陆子非到“韩相公过誉了,学生不敢当。”但是他脸上的笑容没有一点不敢当的意思。
………………………………

第四章一封国书

    还在沉思的范仲淹也被陆子非的声音拉回现实,看到来找他的韩琦说道“稚圭过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韩琦强颜欢笑,好水川之战可能成为他一生的污点,文人好名,一个好的名气能帮助他在仕途上走的更远,战争失败后的补救措施一定要做“西夏使节送来一份国书,我想征求希文兄你的意思。”

    听说了西夏送过来的,范仲淹就要拉着韩琦过去看看,但是韩琦站着没动“今天最大的收获就是这位公子的一番言语,希文兄先别急,我还有些问题想问策于这位公子。”

    陆子非着急了,你走了我找谁当师傅去,他二话没说走到范仲淹跟前跪了下来,低着头也不说话,周围的人眼中噙笑,他们也想知道铁骨铮铮,正气凛然的范公怎么处理这个脸皮厚到和城墙一样的少年,这是两个极端的人在思想和行为上的碰撞。

    韩琦不知道这是怎么了,看着范仲淹问“希文兄,这是怎么回事”看着跪在地上不说话的陆子非,范仲淹也是一个脑袋两个大,他没想到这少年会当众直接跪下来。

    在场能帮老范解释的只有庞籍了,其他人都不够格“这孩子和狄汉成的经历有点像,不过他有秀才头衔,今天希文兄看到这处不一样的扎营方式就想了解一下,结果这少年想拜希文兄为师,接下来的事情你也听到了。”

    韩琦知道范仲淹的难处,不过他不能多嘴,这种事本人做决定还是好一点,这少年也是个心有见地之人,就看希文怎么选择了。

    韩琦能想到的范仲淹也能想到,从开始的好奇到说宋夏之间的关系,虽然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人,但是他的见解很独到,和自己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自己接受不了的就是他过于势力,收还是不收,自己年岁也大了,一腔热血始终没有实现心中的梦想,弟子相当于传人啊!不收?前面话都放了,收?心中还有疑虑。

    陆子非这会也觉着自己的行为过于轻率了,今天若是范公没有收下自己,那麻烦大了,文人之间消息传递很快,一个品性高洁的人不愿意收你为徒,其他人心里会怎么想,范希文都不收你,我收下你,是不是意思就是我不如范希文,到那个时候自己只有剩下一条路可走,学习张元,想起死在自己面前的郭遵和王珪将军,他们的死看起来很愚蠢,但是他们的气节,他们的心,都是为了这个国家和他身后的百姓,帮助异族践踏华夏,他内心不愿意,二十一世纪的他也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他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种族就是汉族,他们可以涵盖任何一个种族的优点,勤劳、智慧、怜悯、仁孝,他相信自己现在不管投夏还是投辽都可以富贵一生,可那是自己想要的吗?自己给范公一个台阶下,也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他站起身拍拍膝盖上的尘土,对范仲淹说道“范公见谅,今天小子鲁莽了,这次回去后学生定加好好读书,以后有缘再去拜见先生。”

    庞籍听到这句话急了,这是主动放弃了,这少年明显也是一个心高气傲之人,营地里几百号人都听他的,证明他有让这些人信服的理由,他真是怕出第二个张元,张元比起这个少年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张元只是个单纯的书生,他不一样,军队,屯田,经商,样样都通,尤其是对经济的想法上他都自愧不如,若是这么一个人做出和张元一个选择,那对大宋的毁灭是打击性的,读书人不如意了,就去投靠他国,张元已经开了一个不好的头,有人跟上张元的脚步,能力还比张元强,其余学子怎么看大宋,其他的国家是不是也会这样来大宋挖人,大宋的人才都跑到别的国家,让他国攻击大宋,到那时大宋就真的完了。

    陆子非要真的知道庞籍的想法,一定会给他竖起大拇指,不愧是仁宗年间的名相,想的比其他人都远,他自己还是再看看,范公不收他,那他就回家苦读,好好游历一番,大宋好的是对科举的年龄限制不大,饱览完壮丽的山河,顺手在东华门考个状元,娶两房娇妻,一切完美,也不一定非要拜范公为师,见到就是最大的荣幸。

    韩琦认为陆子非是在玩以退为进的把戏,将难题留给希文,和道德绑架差不多,他想错了,在陆子非心中赵祯作为封建王朝权术玩的炉火纯青的一位皇帝,除了他别的人也许能改变一些命运,但决定权还是高高在上的那个人,自己也小看了古人,千年来儒家的思想对他们的影响实在是太深刻了,君子只认可君子,道德上绝不能有瑕疵,这一点范仲淹也不能免俗,陆子非自己表现的过于急功近利,让老范觉着他的目的性太强。

    场面一度尴尬下来,老范心中有忧虑,庞籍和韩琦倒是想让范仲淹收下这个弟子,可皇上不急太监急没用啊!当事人不发话,他们两说了有什么用,旁边的小校尉也是个有眼色的,就对老范说“大人,西夏不是有国书送过来了吗?你先回去处理了,国事为先,后续事情处理好了再谈这件事。”

    能站在这里的都是大宋的精英,国家的决策者,他们经历过无数的风风雨雨,今天从这个小帐篷出来的时候,大家脸上都不好看,这件事情范公失信了,庞籍是最心有不甘的人,他很想收下他少年,这话今天不能说,对于一个高傲的人,今天你在张嘴对他说,他会认为你是在施舍他,这样会适得其反,等过一段时间再提出来,面子上大家都能接受。

    后世的知情人对今天的画面回忆就是‘范公在今天做了一个后悔一生的决定,不然师徒二人都会成为圣人,留下千古美谈佳话。’

    “不能做范相公的弟子也没有什么,开封城里比范相公学问好的大儒多了,欧阳公,邵雍,晏相公,以你的才能,拜他们为师也不是有多难,心里不要太难受。”大人物离开后王超安慰陆子非。

    陆子非感觉还好,就是有点可惜,本想借助老范的名气,现在看来是不行了,陆还是要向前看“王叔,我没事,你给张岊将军说一声,晚上我去他的住处,我有些话对他说。”

    “好,我一会就给他带话,你要不要出去散散心,再坚持几天我们就回家了。”王超还是怕陆子非受到打击,会想不开,因为聪明人都喜欢钻牛角尖。

    “希文兄,你今天到底是怎么了,那少年不值得你收为弟子吗?”刚到帅帐庞籍还是心有不甘,他是范仲淹非常要好的朋友,政治生涯前期,给他最大帮助的人就是范仲淹,一向对优秀后辈很照顾,对寒家的读书子弟大力提携范公今天的表现有点异常。

    范仲淹的表情很难形容,有些纠结,又有些迷惑,对着庞籍和韩琦说“醇之(庞籍的字)、稚圭(韩琦的字)你们发现没有,那少年身上那股特殊的气质是我们所有人都没有的,我们在这个年龄段在做什么,寒窗苦读,为了金榜题名头悬梁、锥刺股,议论国事是有,但是你们清楚现实和学生时代的理想是不一样的,解决一件国事需要牵扯到多少人的利益,触动多少人的神经,在他嘴里那么简单,跟吃饭喝水没有多少区别,我们问的几个问题我想他的回答没有人能超越,好像他准备好答案让我们提问一样。”

    庞籍还是先辩解“古有甘罗十二为相,就大宋出现过的神童还少吗?你家大公子十岁就能读诸书,晏相公一十四岁进士及第,那少年比起我说的这几位差的不是一点点,有什么好惊讶的,我看好他,是你想的太多了。”

    范仲淹说“我说的并不是这个,我说的是他内在的气质,他看我们的眼神就像高人一等,就是这个意思,还有他最后站起来,给了我台阶下,你没有想到什么吗?只要他人在大宋,还害怕没机会吗?把西夏的使节叫进来,先看看李元昊想干什么,不要忘记我们的职责。”典型的工作狂,一瞬间就改变了状态。

    西夏使者进来时走路的步伐都带着傲慢,神情更是趾高气扬,看起来根本就不把范仲淹,韩琦当回事,范仲淹也清楚现在的局势,作为儒家弟子还是很有礼貌的请使者坐下,拿起这份超厚的“国书”大概一翻有二十多页,范仲淹迅速的浏览了一遍,可以用四个字形容其中的内容“书辞益慢”,书中的语气狂傲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最主要的是这份国书不是以李元昊的名义写的,而是野利仁荣,他是谁?西夏国的没宁令(国务院总理),范仲淹没有看完就把国书递给旁边的韩琦,韩琦一声不吭接过国书,他是看完了,手上鼓起的青筋就能看出来他现在的状态,爆发的边缘,现在若是有一点星星之火,那么原子弹就会爆炸。

    “希文兄怎么看”
………………………………

第五章  夜谈

    渭州一带八月的夜晚穿着单衣的人已经感受到了丝丝的凉意,吵闹的军营渐渐安息下来,长时间的战争让大家的警惕性不减反增,巡逻的部队和骑着马进进出出的斥候显示着紧张的氛围,忙碌了一天的士兵终于可以歇一会,偶尔传来西北地区方言的叫骂声给大家缓解了一点心里压力,中军大帐里灯火通明,外面都能看到不停走动的人内心的焦虑。

    中军大帐里的范仲淹和韩琦加上庞籍三个人将这西夏份国书看了一下午,陕西经略安抚使夏竦不知道跑到那里逍遥快活去了,作为副使的韩琦和范仲淹为难了,二十多页的谩书,不管有多无理,都是国家级的文件,无论哪位臣子街道了,都必须上交中央,可这样的东西交上去,信不信皇帝、宰相们会一个个排队拿斧子砍你?

    老范看着低头苦思的二人说道:“到底怎么做,要赶快想出个办法来啊!拖延下去最终还是个死胡同,交了说不定被流放,不交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被砍头。”

    韩琦和庞籍也明白范仲淹不是吓唬他们,不做改变,范仲淹说的都是轻的,他们确实没什么办法,韩琦心里不知道为什么想到了那个狡猾的少年,好像他那里一定有什么办法解决他们三个束手无策的事情,他张口说道:“去把今天中午那个叫陆子非的少年叫过来。”

    听到韩琦这样说,范仲淹有些不舒服“稚圭想多了吧,他顶多就是有点小聪明,这种事情上他能有什么办法。”

    庞籍倒是眼前一亮说到:“希文兄,反正现在死马当做活马医,说不定他还有什么好办法呢?”

    范仲淹没想到他们二人意见统一,也无所谓了,来了也是白来,这种小事拒绝他们没有必要,随着门口喊了一声来人,中午的校尉走了进来,范仲淹对他说道“李锋,你去把今天中午的那个少年叫过来。”

    校尉也是憋着一肚子的火,今天让那个无名小子陆子非一顿顶撞,想起他那脸上坏坏的笑容,就忍不住想揍他,中午本就没吃饭,结果几位大人商议事情到现在,相公们都没吃饭,你一个贴身侍卫敢去?本就是少年人,肚子饿的快,还大半天没吃,越想越气,厢兵和正规军的驻地还有两公里的距离,迈着疲惫的步伐来到陆子非的帐篷外,他闻到一股诱人的香味,他发誓,这辈子都没闻到过这么香的饭味,在开封他也经常是樊楼常客,这个味道和樊楼的味道截然不同,是那种很浓郁的香味。

    进了帐篷看到陆子非坐在一个小马扎上,桌子上放着两盘菜,用筷子吃的是一晚汤饼,是不是汤饼不确定,他认识的是碗里的烧饼,这时传来一阵尴尬的声音,校尉脸红了,因为那是自己肚子发出的咕噜咕噜声。

    陆子非也愣住了,这个人已经第二次不敲门进自己的帐篷了,重要的是人家抓住了自己开小灶的证据,一个尴尬,一个害怕东窗事发,陆子非放下手中的筷子,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校尉也觉得天大地大,也大不过自己吃饭睡觉,两个人也不说话,帐篷里只剩下咀嚼和筷子在盘子里抢菜的声音,终于最后一片肉以进入校尉的嘴里结束了战役。

    祭了五脏庙,校尉才想起正事来,慌里慌张的对陆子非说到:“范大人叫你过去”

    不对呀,今天中午才分开,老范又没有让自己拜师的意思,这会叫自己过去,那只剩下公事了,什么事情大圣人都解决不了,需要自己这个大头兵。想了想还是问了一下校尉“喂,饭桶,范相公找我有什么事吗?”

    “你再叫我饭桶我跟你急眼,我只是一天没吃饭而已,你这里的饭比起樊楼跟猪食差不多,还有我叫李霖,不交喂。”

    陆子非呵呵一笑,我就静静的看着你装逼,李霖被看的不好意思,说到:“比猪食好多了,行吧?有机会去开封城,我请你在樊楼大吃一顿,够意思吧,不过你在的这段日子我就在你这吃了,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走吧,范大人还等着呢?”

    没看出来这还是个自来熟,正好可以摸摸底“你先别急,范大人找我什么事,你知道不。”

    李霖靠近了一点陆子非说:“就是今天中午西夏使节送来了一封国书,三位大人在帐篷里研究了整整一个下午,时不时还传出骂娘的话,到现在连饭都没吃,叫你过去应该是与这个有关,你心里有数就行了,别说是我说的。”

    这是庆历和议的前兆啊!估计是国书的内容有些不堪入目吧,还真让陆子非猜了个八九不离十,看来可以提前回家了,先去看看再说。

    吃了饭走路的速度就快了很多,不一会陆子非在李霖的带领下畅通无阻的来到了中军老范的帅帐,李霖进去通报,陆子非刚想找个地方坐坐,刚才走的有点急,肚子有点不舒服,帐篷中传出一道进来的声音没给他这个机会,出来的李霖给了他一个放心的眼神,进去后三个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陆子非感觉到老范的目光停留时间最长。

    陆子非先彬彬有礼的对着三位大人问了声好,韩琦就再没给他说话的机会,他一封奏折一样的东西地道了他手里。“看完再说。”这应该就是那封西夏使节送来的国书了。两个人的记忆融合后识字和写字都没什么问题,尤其是写字,到了军营有时间自己还好好练习,因为宋朝还使用的是繁体字,一个读书人不认识字,那你就搞出大笑话了。

    默默看完的陆子非感觉这就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写出的一封示威信,不过在皇权至上的朝代有些看不过眼,皇上看了估计会刺激到发疯。陆子非明白了三位相公的意思,沉吟了一会,说道:“这件事情不难解决,难的是后续的事宜。”

    范仲淹没想到他真的有办法,对着陆子非说“先说说你的办法”

    陆子非也不啰嗦,对他们三人说:“办法就是把前面二十页去掉,将剩下的那几页重新润笔,这样送上去皇上的颜面算是保住了,三位相公就不好说了。”

    韩琦对陆子非说“这是国书,你撕掉就是犯了欺君之罪,你想过这点没有。”

    “想过了啊!虽说我们大宋是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但是三位相公一点不改的呈给皇上看,就算脑袋保住了,我想在岭南钓一辈子鱼完全有可能,你改了,皇上的脸面保住了,皇上心里记着你们的好,你们就算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