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铁血大旗-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了,赵兄。”林晨笑道:“对于这个刚刚过来的一三九团,你可有些认识?那团长是谁?什么军衔?可好相处吗?”

    既然已经放开了心怀,不再去纠结于林晨那些大逆不道的事情,赵志道便也为这个小团体考虑起来了。

    他思忖片刻,似乎是在回忆什么,然后说道:“这个一三九团,如果我记得不差的话,应该是从李家钰长官的四十七军下属一零四师之中分出来的,去年李家钰长官奉最高军委会的命令,出川抗战,在和鬼子的连番大战中损失惨重,川军凄苦啊打仗勇猛,偏偏是受人排挤,谁都不待见他们,还是李宗仁长官仗义,今年春天,他们被调到第五战区来,是李宗仁长官亲自下了命令,给他们补充了三千新兵,这三千新兵中,大部分都被补充到其他部队,剩下的组成了之前已经被打残了的一三九团。后来这个团被调到了战区直属的位置,嗯,记得不错的话,就是这个了。一三九团的团长,这个我还真不晓得是谁,不过应该是川军中人,川军仗义豪侠,乃是一等一的好汉子,理当是不难相处的。”

    这时候赵志道的作用便是显现出来了,他就在第五战区,对于战区中的这些事情,非常的精通,但凡是稍微能够露出一点儿端倪来的,他都能说出一个道道儿来。而林晨跟他想必,未免就显得有些稚嫩了,虽然熟知历史大事,但是很多细节的东西却是根本就不知道的。就像是今天,若是没有赵志道的话的,那么他对这个一三九团根本就是一团雾水,什么都不了解,没有一个事先的准备,到时候见了面难免抓瞎。

    听到李家钰这个名字,林晨眼神一顿,变得飘忽起来,轻声喃喃道:“一三九团,李家钰的,川军吗?”

    说起来,李家钰在当时,可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

    李家钰是四川小军阀,从邓锡侯部分裂出来以后曾任四川边防军司令,参加了历次川军内战和剿共战争,极盛时所部有18个团,川康整军会议时被缩编为国防军104师。后扩编为2个师的47军。

    当然,他之所以能够名垂青史并且被林晨所知,绝对仅仅是因为他的军阀身份,而是在于他的第二重身份――抗战英雄。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李家钰立即电告南京政府请缨杀敌,当时,国民党军委只要父亲带一个师出川,但他坚决把47军两个师都带上了抗日前线。

    李家钰出川时赋诗一首:男儿仗剑出四川,不灭倭寇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是青山。

    当年9月,47军编入第22集团军,从西昌徒步北上,辗转跋涉40余日,到达山西前线。北方一片冰雪,47军官兵仍单衣草履,武器全系川造的破旧枪炮。

    1938年2月,日军在飞机、坦克及炮火掩护下进攻东阳关,想一举驱逐驻守长治的47军,进而扫平山西。李家钰亲临前线指挥,率部殊死搏斗,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报道,“在长治城中,全团殉国死节,子弹完后,继以枪头拳脚与敌巷战肉搏,毙敌达两千左右”。

    1938年春,李家钰在国共合组的“第二战区东路军”总、副指挥朱德、彭德怀统一指挥下,率部在东阳关、长治一带同装备精良的日军入侵部队下原熊弥的108师团104旅团(一万多人兵力)激战两役。长治保卫战中,李家钰军104师312旅624团据城死守两昼夜,在日军飞机、大炮轮番轰击下,北门陷落,官兵奋勇对敌展开肉搏巷战,毙伤敌寇一千余人。此役李家钰部营长杨岳岷、连长杨显谟、夏抚涛、陈绍虞、黄高翼等壮烈殉国,副团长杜长松负重伤。东阳关之战,营长周策勋殉国(以上伤亡者除杨岳岷、夏抚涛两人外,皆蒲江县人)。李家钰部对日军初战虽挫敌凶焰,然官兵伤亡亦逾千人。后黎城县政府在东阳关建“川军抗日死难纪念碑”,以抚慰忠魂。同年3至5月,李家钰奉命率四十七军,在八路军和抗日游击队配合下,连续猛攻并收复了被日军侵占的晋南平陆、芮城、安邑等县城及原八路军据点多处,战绩卓著。

    1939年冬,李家钰积功升任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统辖陈铁的十四军、高桂滋的十七军、四十七等三个军七个师兵力。1940少先队员扫墓年春,李家钰得悉八路军朱德总司令由武乡赴洛阳开会途经其驻地时,曾派兵一个连前往迎接并设宴款待。当晚,朱德就团结御侮,抗日及民主等问题,同李家钰促膝磋谈至深夜,当时,第一次反共高潮刚刚过去,朱德举杯问道:“其相兄,他**若奉命与我军兵戎相见,你当如何”。李举杯道:“我当效晋文公退避三舍,再战”两人相视而笑。次晨,朱德一行跨越晋(城)博(爱)公路日军封锁线时,李家钰为安全计,增派一个加强连,掩护朱德顺利过境。

    1940年4月,李家钰指挥47军及三支抗日游击队,在晋城以南天井关一线,予进犯日、伪军以重大杀伤,毙伤敌一千多人。所部104师曾一度克复陵川县城。

    1940―1944年春,李家钰部担负河南陕县、渑池、灵宝、阌乡一带黄河防务。此期,李家钰曾多次派出部队配合八路军及抗日游击队,渡河北击晋南一带日军,毁堡毙敌,夺获武器装备多件。1941年2月,四川省各界抗战前线慰劳团来灵宝县李部驻地劳军,李家钰亲字书字幅:“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十四个字,以明为国报效之心志。

    时已丧失战争主动权的日军,为配合其东南亚战场作战,实施“打通大陆交通线”战略,乃于1941年初在晋豫战场集糜集四个师团(包括一个坦克师团)、四个独立旅团、一个骑兵团共十四万人的重兵,对我发动“中原会战”。。。。
………………………………

一七四战死者

    。一七四战死者

    这一敌情,我方虽早侦知,但身为前敌主帅的第一站区长官蒋鼎文,迟至3月中旬,才在洛阳开了一个毫无意义要领和部署的事会议。李家钰将军在第一战区洛阳军事紧急会议上提出“先发制人”之策,建议使用空军轰炸北邙山头日军的桥头堡阵地,尔后以佯渡牵制日军,使敌处于被动,我军立于主动,但这一主张未被上级采纳。然而,更让他担心的是,洛阳会议“不但没有决定如何对付敌人,而且对部署也没有丝毫变更或加强,只谈了将各军军官眷属及笨重行李、重要文件向后方转移”。

    1944年4月18日拂晓,日军内山英太郎第十二军第三十七师团在位于郑州与开封之间的中牟一带渡过黄河,向此处的中国国民**军队发起猛攻,被日军称为“河南会战”、中国称为“豫中会战”的春季战事打响。渡河后仅两天,即在4月20日占领郑州。李家钰显然对战事前景抱有忧虑,他向手下的军官们传达会议情况时说,“这次战事发动后,洛阳危险得很。我们兵力虽是强大,但在配备上没有重点。而且一切部署,都要经过决定后才敢行动。这样遥控部署,就失去了灵活性,将来也难免有胶柱之虞。”

    日军首先击破了汤恩伯的的4个集团军,接着山西的日本第一军派出部队突破黄河,意图和12军形成对洛阳的包围网,蒋鼎文即率先弃守洛阳东躲西避。原集结在洛阳附近待命会战的李家钰、高树勋、孙蔚如等四个集团军外加三个军达二十万人的李家钰将军墓部队顿失指挥,只得纷向豫西撤退,日军乃乘势追击。

    声势浩大的“豫中会战”,四十万国民**军在十万日军面前一触即溃,民国政府的嫡系部队及杂牌军们紧急撤向豫西。1944年5月21日上午,陕县东姚院的山路上,第三十六集团军总部正在行军。此时的李家钰在混乱而仓皇的西撤中,心境可想而知。他1937年9月领军出川,从1939年冬天起奉令驻防河南孟津以西、新安以北、渑池以东黄河一线。四年驻豫,与日军战斗不断,他对河南西部沟壑纵横的丘陵地早已熟稔于胸,而于天府之国的膏腴肥美恐怕已有些生分。始于月前的河南战事,在这位集团军总司令的胸中应该是郁结难释的。

    事实上,李家钰的愤懑是有来由的。早在1942年,十四军军长陈铁曾对李家钰说,像汤恩伯、胡宗南这样的蒋氏嫡系,要钱有钱,要武器有武器,而我们这样的部队,办法就很少。此后,李家钰经常把这段话讲给下属们听,认定自己是一支杂牌队伍,只好当戏中的配角。然而,配角很快就发现自己不得不唱起大戏,因为主角蒋鼎文和汤恩伯已经西逃。失去了总指挥的各路大军也纷纷西撤。5月17日,李家钰、刘戡、张际鹏、胡伯翰先后抵达山中小集镇翟涯。在白天参加的一个临时会议上,将领们一致认为大队人马争先恐后抢李家钰墓路走不是办法,如遇日军袭击,将损失惨重,并推李家钰作总指挥。李家钰慨然说:“如果明天继续西进,窃愿殿后,以免挤在一起,彼此都不好办”。

    5月,李家钰率部掩护友军后撤中,以104师吴长林团一团兵力在云梦山发起阻击战,重创进犯日军,卒为后撤部队赢得了时间。而吴团因仰攻山头,战斗惨烈,官兵伤亡达九百余人。李家钰部撤开铁门一带通路,掩护友邻部队孙蔚如第四集团军安全后撤。彭仕复在执行任务中,于河上沟与日军激战阵亡。

    第三十六集团军总部队伍行进到了陕县张家河,这是一处谷底,天将晌午。自5月18日早晨各路大军分道扬镳、皆向西行之后,李家钰的部队就担负起了掩护友军撤退的任务。在此后的三天里,接获的情报显示,日军越追越近了。在到达张家河前,由于遭敌人炮击,李家钰变更了行军路线,改走赵家坡头-西坡-双庙到南寺院这条路。这一改变,使李家钰和三十六集团军总部走到死亡的边缘……

    5月21日,参谋长张仲雷发现行军路线不妥,便向李家钰说:“总司令,我们看看再走”。李家钰的回答出乎张的意料:“不必看,听命”。张发觉总司令的语调气冲冲的。说话间,后面响起了步枪声,不久,前面西南方向的山坡上也传来了密集的机枪声。张仲雷打算派两排士兵先占领坡顶,然后总部人员再上去,但李家钰说“不要不要”,旋即又说:“派一个班的步兵上去,如果遇到敌人,只准打步枪,不准打**,若打**敌人必知我为高级司令部”。就这样,来到了谷底张家河。

    李家钰及集团军总部在张家河休息片刻,其间李家钰还找来了当地人询问路况,随后部队开始攀登前面的山坡,旗杆岭。前行的谍兵很快跑回来了,向李家钰报告:“山上都是日本人,头上都插着麦子,伪装得很好。请司令、参谋长坐滑竿快走”。李家钰闻报转身就往回走,张仲雷也往回走。然而,山头上的日军已经往下冲锋,散开在坡上总部特务连一部及总部的一些官兵抵挡不住,各自逃了。日军冲下,将李家钰和张仲雷分开。

    突袭者是日军第一军六十九师团的一部,他们本是追击高树勋的部队的,未料在旗杆岭打了一个成功的伏击。后来,他们一度以为打死的那个高级将领是中国国民**军的一个军长,更没想到死者是一个集团军总司令。

    李家钰身着黄呢军服,脚蹬长统军靴,自然无法逃开日军的枪弹。同时受伤的一个士兵后来回忆说,他跟着李总司令跑,看到李家钰挨了敌人两枪及一个榴弹碎片。李家钰还挣扎着跑了几步,终于倒在了旗杆岭上。跟在总部后的四十七军一○四师闻讯赶到,悬赏募来五名敢死的士兵,冲到旗杆岭上,在一个死角里将李家钰的遗体抢回――李家钰的遗体旋即被运回四川。

    在撤退中,为鼓舞士气,李家钰曾以诗赠予部下: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疆场是善终。未料,几日后,遂有了旗杆岭之殁。

    在整个抗战过程中,这是战死沙场的第二位集团军总司令。

    在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战死于枣宜会战后四年,国民**军又一位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在豫中会战中殉国。

    李家钰的一辈子,用一句川军老人儿的话概述最是恰当不过:“前半辈子,一直打内战,打的山河破碎,川中糜烂,老百姓恨不得把我们的皮都给扒了。但是后半辈子,我们是光荣的,骄傲的八年抗战,川中子弟战死三十万,三百万大军出川抗战,为国战提供了一千万壮丁夫子我们,敢说一句,对得起父老乡亲,对得起国家百姓”

    林晨对川军的印象一向是极好的,王铭章死守藤县,李家钰战死豫中,他们,都是值得尊重的。

    这一三九团既然是川军出身,那么别的不说,至少这个抗战杀鬼子的心思肯定是足的,绝对不会像是别的军队那样,畏手畏脚,就像是汤恩伯的第二十军团。

    这样一来,最大的一个难题就解决了,林晨既然已经被命令代管这支军队,并且还要带着他们做出一番事业,那么自然就要对其具有一定的掌控力,就算是做不到绝对的统御,那么至少也得令行禁止才行。而想要做的这一点,最要紧的,就是有一个共同的大目标,不是有一句话叫做求同存异嘛,林晨一直很认可,咱们中间有分歧,那没关系,咱们先把不同的放在一边,找到咱们共同的地方。既然和川军共同的目标都是杀鬼子,那么就好说了。

    而且别忘了,川军之中,一向是衣衫破烂,装备奇差的代名词,说句公道话,老蒋在这事儿上,确实干得是不地道。中央军的那些大爷们,要枪给枪,要钱给钱,有了新兵也是第一批补充的。而川军,则是用的最老式的步枪,穿着破衣烂衫和草鞋,照样也是在杀鬼子而且战果累累,丝毫不逊于中央军。

    别的林晨不敢说自己有多少,但是匀出一些枪支弹药和食物来,那是很轻松的,而川军缺的,也正是这些东西。

    林晨思忖片刻,心中已经有了定计,便道:“那赵兄,按照电报上的说法,就算是再晚,明天一早一三九团也该到了沙沟镇了。如此,还要早作准备才是,我打算今天傍晚时分就离开,趁着夜色避开鬼子的飞机,赶到沙沟镇。这水寨,便交给赵兄了”。。。
………………………………

一七五当前大局(万字章 节,比较水,慎重订阅)

    。一七五当前大局(万字章节,比较水,慎重订阅)

    赵志道目光一凝,缓缓道:“队长,你就不怕我,起异心?”

    林晨哈哈一笑:“赵兄,若是真那样,只能怪林某人瞎了狗眼,也怪不得别人”

    赵志道起身,两脚一并,敬了一个军礼:“职,定不负队长所托,整训湖匪,训练丁壮,为我特别支队壮大分尽心竭力”

    林晨满意的拍拍他的肩膀,笑道:“走吧,赵兄,一大早上就起来忙活,现在也饿了,走,咱一块儿吃饭去。”

    说实话,林晨还真是不怕赵志道起异心的。他虽然会把魏铁柱带走,但是徐琦叶采等人却都会留下,同时留下的还有一大批充当低级军官的老兵。这些人,乃至于特别支队中的绝大部分骨干,都是他的心腹,是他从台儿庄那个死城中拉出来的生死兄弟。若是连他们都会背叛,林晨自觉也不用活了。

    吃过饭,就已经是差不多中午了。这顿饭,并不只是有林晨和赵志道两人,而是还有魏铁柱、胡树林、徐琦、叶采等亲信,在席间,林晨将自己的计划向所有人和盘托出,说出来自己的打算。

    他这样的举动,既是显示了对于徐琦几个人的信任,同时又是在给他们分配任务――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了,既然队长的安排是这样的,那么若是赵副座出现什么异常的举动,他们自然也会看在眼里,并且制止。

    赵志道对这一切安排心知肚明,但是林晨的做法,乃是堂堂正正的阳谋,最是厉害不过,他也没办法说什么,而且更重要的是,林晨给了他的好处,足够让他无话可说。

    这一顿饭吃完之后,赵志道便是先告辞,他最近刚被林晨分配了最是能建立自己势力的任务,心气儿热切的很,按照他的话来说,现在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说不得那一天这些人便隐藏不下去,需要上战场了,在竹芋儿岛这是难得的休养生息的时间,正是要好好操练训练才是,可不能耽误了。

    魏铁柱把那几个人叫到一块儿面授机宜去了,显然就是这一段时间要盯住赵志道,然后牢牢地把局势掌控住的这些东西。这些话,是林晨想说的,但是他却是不好宣诸于口,只能由魏铁柱说出来。按照他的意思,剩下的这几个人中,将会以老辣沉稳的胡树林为首。

    林晨自己却是去了关押有迟湘子的地方。

    他觉得自己有必要要跟她说一下自己要离开一段时间的事儿,免得这个大有价值的女人因为想不开而做出什么事儿了。

    和门口的卫兵还了礼,林晨便信步走进了这座小楼,有迟湘子的居所是一座普通的小楼,不算是漂亮华贵,只是很普通的一座小楼而已,但是却是很干净整洁。一楼已经被打扫过了,还在角落里面建了一个小小的厕所。

    二楼,有迟湘子正坐在床上发呆。她并没有被限制行动,只是不允许出这座小楼而已,她知道那些人的想法,他们根本不怕自己逃跑。想到这里,她不由得苦笑了一下,自己一个弱女子,难道能从二楼上跳下去?话说回来,就算是能跳下去之后安然无恙,然后顺利的逃出这座该死的大寨,那么还能怎么样?自己又不会划船,更不会游泳,难道要在湖里活活淹死?还不如在这儿呢

    她忽然耳朵一动,听到了楼体上传来的脚步声,身子立刻直了起来,双眼戒备的看着楼梯口。她不知道上来的是什么人,但是却盼着宁可是那个可恶的年轻军官林晨才好,因为对别人,她更不放心。至少那个人,他对自己没什么yin邪的坏心思。

    看到果真是林晨走了上来,她长长的松了口气,却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竟然已经有了这种异样的心思。

    “湘子小姐,这里住的,还算习惯吧?”林晨抚了抚帽檐儿,笑问道。

    “很好,吃的虽然不算奢华,但是足够吃饱了,而且这里也很干净,景色也不错。”有迟湘子说的倒是真心话,在她看来,这里的生活,除了没有自由之外,甚至比自己在济南的深宅大院中生活的更舒服得多。

    她知道眼前的这个人精明的很,无论是试图激怒他还是麻痹他,都是不怎么现实的一件事情,面对他,最好还是老老实实的比较好。

    “这一次来,是要知会湘子小姐一件事情。”林晨笑道:“我要出去一段时间,可能是三五天,最长不超过半个月。这一段时间,希望湘子小姐呆在这里,好好的观赏一下大好的湖光山色,可不要到处乱跑,胡思乱想的好。”

    “你要出去?做什么?”湘子话一出口,就觉得自己问了一个愚不可及的蠢问题。

    “做什么?当然是去打仗了,至于跟谁打仗,我想,你应该也清楚吧”林晨耸耸肩:“好了,我来这儿,就是为了说一下这个而已,也没别的事情。告辞了,湘子小姐。”

    说罢,林晨便是转身离开。

    湘子看着他的背影,目光闪烁不定。

    广场上,林晨正在和那挑选出来的一百名参加这次行动的士兵详谈甚欢。

    林晨对于魏铁柱的办事能力还是很满意的,这一百名士兵――确切说是九十七名――之中,有五十多人都是当初台儿庄战场中的老兵,剩下的那些,则是这次战斗中表现较好的,打了这两仗,也可称之为老兵了。这样的一个组合,其实力不言而喻的相当强悍,而且更妙的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都是有着轻重不一的伤势,这些伤势的存在,既可以掩人耳目,但是却又不会重到成为拖累的那种地步。

    这些人并不知道自己参加的是什么性质的行动,只是知道是一次极为机密,绝对不能透露内容,绝对听从服从和指挥的一次行动。他们也大致能感觉出来,因为这一次行动的带队者,竟然是队伍里面的最高长官。

    他们的神情都很振奋,而在林晨来之前,魏铁柱就已经是做过了一番布置了――如果有外人问起来剩下的兄弟们在哪儿,就说大部分战死,少部分在老乡家里养伤。如果碰到回答不了的问题,就做出生气或悲伤的样子来,不理会就行。

    谈了一会儿,又是提前吃了一顿饱饭,到了傍晚时分,林晨便和这一百名士兵悄悄地离开了。他们的离去,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有几个核心圈子里面的人,才能知道一二。

    站在船头,迎着略带些清凉的湖风,林晨眼神儿略有些迷茫。

    他正在想自己这一次的去路如何。

    他这一次本来是想着打酱油的来着,能捡到便宜杀几个鬼子那是最好,若是力有未逮,那也不会死拼,但是却没想到,这一次战区竟然给派了一个团来,而且还是素来有悍勇之名的川军团。这样一来,手上的兵力足了,底牌多了,也就有了一番可以影响战局的力量。

    将近两千人的武装力量,已经足以干出一番事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