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护花郎-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良和王二柱一看,连忙追了上去。
如此急行军大约两个时辰,等他们到达平安县外一处山头时,天已经大亮,清新的空气扑在秦良的面前,让秦良大呼过瘾,这现代社会哪有这么清新的空气。
“走,我们下山!”秦良不知哪有的信心,脸上竟然浮现出激动的表情。
“秦校尉,慢点!我们不能这么进城,走,我带路。”小春子看到秦良要走,连忙拦在前面道。
“干什么,难不成,门口有军士?你睁开眼睛看一看,城门外,有半个人影吗?”王二柱伸手一提小春子,指着远处的平安县城道。
平安县只是一个小县城,只有一座城门,城门修建在一处峡谷处,两侧有高山。
说是城,莫过于说是关口。
而现在进出平安城唯一的道路上,除了一些零零散散丢弃的盔甲、兵器,根本没有什么东西,更不要讲人了。
“秦校尉,你不知道,这是那些西夏兵惯用的伎俩,先小规模攻城,接下来,便是大规模进攻了。走,我们得快点,不然就进不了城了。”
“讲什么鬼话,你看看,你能看到一个西夏士兵吗?我看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自己人丢在那里的吧?”王二柱很是不信道。
“这……你……”小春子,一时语塞。
“好啦,按小春子说的做,我们跟着进城便是。”秦良生活在现代时,也是个好读书之人,对于《孙子兵法》也是略之一二的,知道里面好像讲过,善战必然善藏。
秦良都发话了,王二柱只好跟着后面,随着小春子指引的路,朝着平安城而去。
这平安城,其实可以算是一处死角,四面环山,进出必须走那山谷间的城门。
当然,这是常规走法,许多采药人还有一些樵夫,会走城门两侧的山体,虽然它很高,它很滑,上面全是乱石。
但上面依然很吸引人,因为上面不止有珍贵的草药,更有稀有的树木,许多人为了那丰厚的利益便铤而走险,出入于这山体之间。
现在小春子带的路,便是由无数采药人和樵夫,用命走出来的一条路。顺着这条路,一路艰行,最后顺着樵夫们用来溜树用的滑道,进入县城。一到县城,便被李宗厚派在这里的军士给请往县衙去了。
而这些弓箭手们,来不及休息,立刻赶赴城头,迎接接下来西夏士兵的大举进攻。
当秦良站在县衙门口,不惊有一种错愕感,这是县衙吗?这跟临街的建筑有何大的区别,除了门高些,大些,还有门口架着一张鼓外,有何区别?而且那鼓明显有了裂缝,明显很久没有人敲过。
进入内院,才发现这县衙真的很是寒酸,外面最起码还是泥砖做体,稻草作瓦。而里面,直接原生态的原木直接立成,那不规则的原木,造成墙体缝隙非常大,也不知晚上睡觉风大不大?
就在秦良错愕的时候,李宗厚大笑着从里面走了出来,“大侄子,我果然没有看错你,一看你就知道是个将才!你偷袭粮仓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果然了不得。”
说完,狠狠地在秦良背后猛拍了几掌,差点没把秦良打得吐出血来。
秦良咳嗽了几声,抬起头再看时,才发现这李将军左肩有被白布裹着,似乎是受了伤,“将军,你这是……”
“一点小伤,没有关系。”说完,这李宗厚咧着嘴大笑,“诶,真是可惜,当时如果不是有人放冷箭,我就把他的头给拧下来了。”
“还说小伤,你知道那箭插的多深。”从里面跑出来的李绥儿埋怨道,话一说完,看到秦良站在旁边,很是不客气道,
“让你去烧个粮仓,你用得这么久吗?如果你没把父亲的弓箭手带走,我父亲至于受伤吗?”
圆圆的脸,细细的腰,弯弯的眉,薄薄地唇。头戴花冠,着一件淡黄生色销金绣衣,扎着仙人髻。
看到如此模样的李绥儿,秦良不由得呆了,真是漂亮呀。这女子,我绝对要了。
“看什么看!信不信,我把你的眼珠子挖下来。还有,你自认为烧了人家的粮草,其实,那里根本就没有粮草,你知道吗?这是个计,这是个计!白痴!”李绥儿粉脸怒气冲冲。
什么,是个计,不可能吧?明明自己遭到了那么顽强的反抗,怎么可能是个计?如果真是这样子的,那么自己带进城来的那些西夏兵,会不会也是个计?如此一来,这跟特洛伊木马,不就很像了?
秦良想到这里,脸不由得渗出汗水来,“将军,那些西夏降兵,你打算怎么处理?”
“还能怎么处理,在你来县衙的时候,已经全部杀了。如果此次,我们可以活着出去,他们的头颅也一并送往京城。好了,别站在这里了,你是我的文人,来进来和这些县令好好说说,跟他说话,实在太累。”李宗厚说完,拉着秦良便往里走。
敌人已经降了,再杀,是不是……还没等秦良想出什么来,人已经被拽进了大堂。
刚到门口,李宗厚回头对紧紧跟随的王二柱道:“你就不用进来了,在外面等着。”秦良也点头微笑,这王二柱,便怪怪地站在外面。
秦良一走进去,发现这间公堂,很是简单。
正中央有一块匾额,四个苍劲有力的楷书大字“青天白日”,匾额下方一张木案,案上整齐的摆放着县令所用之物,令筒,惊堂木,文房四宝……
木案后方,一张高背椅上坐着一个脸色铁青,花白胡子的精瘦老头。而在老头的正前面,摆着八张椅子,上面已经坐满了人,左边清一新儒生打扮的文人,右边则是铠甲着身的武将。
而在八人与老头之间,有一张椅子空着,秦良一看,料想着应该是李宗厚所坐。
按照当时宋朝以文压武的体制,虽说这名小县令只是区区八品,李宗厚无论是职官还是散官都是从五品。但,让李宗厚坐在他的下手,也属正常。
李宗厚坐到那张空椅子上,道:“来人呀,拿把椅子上来。”
“慢着!公堂之上,难不成闲杂人等也可以就坐?成何体统!”说这话的,正是平安县令杜如山,那名精瘦老头。
杜如山,现年八十余四,任知县四年。天资陪慧的他,其实,在太祖朝时就已经中得进士,但当时宋朝的科举不同于元、明、清三代,只要你会试过了,接下来的殿试,无论结果多差,也可以混个三甲,同进士出身,谋个一官半职。
宋初,殿试,皇帝是真的会来出题目的,虽然都是一些口头题目,但看得出皇帝很重视。杜如山对于皇帝的问题,回答的非常不错,但太祖,太宗,包括先皇,都以杜如山面色饥黄,以“量有才亦不堪大用”为由,从而弃之不用。
但只会读书的杜如山,别无他法,只得改名另考试,也不知道改多少个名字,多少次进京,换来的结果都一样,“量有才亦不堪大用”。
当杜如山八十岁高龄时,年幼的当今官家,感动于杜如山的执著,体恤他这个老人家,便让他殿试通过,任职于平安县,正八品县令。
秦良不知道这位老头子的故事,只是知道,这位老头子,竟然打算让自己站在这里,怒道:“我多少也算是天子门生,在公堂之上,莫非连坐的权利都没有?难不成,还得像犯人一样,跪在下面?”
“哦?天子门生,不知这位少年,现有何功名?”杜如山抚摸了一下,自己已经很是稀疏的胡子问道。
“无功名,但多多少少还是读了几年书!”
………………………………
第13章 守卫平安县(二)
“笑话,读个几年书又如何,莫非就了不起了?徜若身上没有功名,万事均是空!让你站着就不错了。”杜如山一脸鄙夷道。
“怎么,没功名,连个人权都没有了?”秦良愤愤道。
“人权?人权是个啥东西?没功名,你就给我站着!”杜如山,吹胡子瞪眼道。
一个八十四岁的老汉子发怒的样子,秦良还真是头一回见到,只见那花白的胡子四处飞扬,那小小的眼睛因为生气也变得更大了,“怎么了,没话说了吧?你就给我站着。”
见秦良没多大反应,杜如山又加了一句,“要不是看在李将军的面子上,你以为你有资格进来吗?”
靠,让我站着也就算了,现在竟然连进来的资格也是李大将军求情得的,他奶奶的,要打你们打去吧,关我屁事,秦良抬腿便走。
“怎么,你以为我能进来,会觉得很光荣吗?切!狗屁!老子不来了,要守你们守。
不过,在走之前,我可告诉你,西夏军队已经集结,只怕过了一刻钟,便可到达城下,到那个时候,城破了,你这个县令只怕有推卸不了的责任!告辞!”
秦良说完,把袖子一拂,往门外走去。
看着秦良的背影,杜如山气道:“爱走不走,难不成少了你,这场战便不能胜了?”
“少说两句,赵副将,快把秦良拉回来。这小子鬼点子多,幸许有办法对付。”
李宗厚话音一落,一名身材魁梧的汉子追了出来,二话不说,把秦良直接提了进来。
“大侄子,怎么生气了,这文官说话一向如此,你别介意,你也算是禁军的一员,难不成,你想看着城破的那一刻?”
看着李宗厚这嬉皮笑脸的模样,秦良真是想气也气不出来,“李将军,你为何这么认定我有什么办法?”
“大侄子,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咱也不是一天两天从军了,看人还是挺准的,我相信你绝对是块料!”李宗厚拍了拍秦良的肩膀。
“李将军,只怕你这句话言重了吧,这小子,尖嘴猴腮的。只怕李将军太看得起他了。”杜如山阴阳怪气道。
“他奶奶的,现在都什么时候,你们还有心情拌嘴!”赵副将,实在是看不下去,直接站起来,嚷道。
之前在进城里,要不是将军当机立断采取用武的策略,只怕现在还在城外站着。这老匹夫,一直以什么太祖祖制说话,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看着就来气。
“赵副将,这话就不对了。圣人曾言,越是在危机时刻,这规则越要遵守!”杜如山说这话时,倒显得极其轻松。
“大人,大人,不好了,大人,不好了。”从门外一个有着五六十岁的老头子,正跌跌撞撞跑进大堂。
“来旺,公堂之上,横冲直撞,成何体统。”杜如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冲着冲进来的来旺,怒道。
“老爷,小的知罪,小的知罪,可……可,那边……那边……攻城了。”又急又怕,来旺说的话也断断续续的。
“什么,攻城了,那夫人他们呢?东西收拾好了没?还有,我的银子呢?”听到已经攻城消息的杜如山,急忙从木案后跑了出来。
来旺过去扶着杜如山,安慰道:“老爷,都准备好了。可是,这平安城只有一座城门,我们怎么办?”
“你放心,我已经想好办法了。”
“你跑哪去呀,县大老爷。”赵副将,直接一提,就把杜如山提到了自己的椅子上。
“你干什么!你把我提回来干什么?”杜如山一到椅子上,直接挣扎着下来。但,赵副将是铁了心,要把杜如山按在椅子上,那双大手死命的按着杜如山。
“你放手!再不放手,我……我……”杜如山支支吾吾。
“你想怎么样呀?”赵副将得意的笑着。
“我告诉你,你只是一名武将,我是文人,徜若让圣上知道你竟然敢袭击我,定让你满门抄斩!”
“哟……我还挺怕的。但,杜大人,你也不想想,现在敌军攻城,你走了,你让城里的百姓怎么办?难道你的圣人就是这么教你的?”
“别给我整有的,没的,守城是你们武将的事,管我们文官什么事?百姓,我也是百姓,你们要聊什么,你们聊,我先走了。”在来旺的帮助下,杜如山胜利地走了出来。
“杜大人,你就不怕,我现在杀了你!”李宗厚,双手一打,拦在门口。
“你敢!你这么做,那便是诛九族的大罪!”杜如山不甘示弱道。
“哈哈……有何不敢。到时候,如果官家查起来,我就说,杜大人是战死于守城之战,我想,官家应该不会怀疑吧?”一直在旁边看戏的秦良,总算找着一个机会,出口道。
“你们……你们……”杜如山再仔细看着这些那武将得意的表情,再看看下面坐着四位文人,无一有反应,便气呼呼地道。
“好啦,杜大人,这下呢,有些情只有你了解,你走了,我问谁去?放心,不会让你守的城。但,你也不要轻易出城,否则,别管兄弟不客气。”
李宗厚把杜如山推回了位置,“来旺,你先回去,把府里的东西都解开,别想着逃。赵副将,待会,你看着县令大人,不可让他有什么闪失,明白吗?”
“是,大人!”赵副将应道。
“那行,把椅子搬上来,我们先坐下来,谈谈,接下来怎么办?”
椅子搬过来了,就坐在李宗厚的旁边,杜如册被制服了,也就没有哪个人有什么意见。
“好,大家伙都到齐了,我是个粗人,不会讲什么七七八八的东西,现在把你们叫过来,就是想让你们说说,接下来应该怎么办?秦良,你是个读书人,鬼点子又多,你给出个主意。”李宗厚坐下后,说道。
“将军,敌人现在正在攻城,我们在这里谈这个,有用吗?,最重要的便是守城迎战!”秦良真是想不明白,现在敌人都已经打到面前了,这些人竟然还有时间,讨论下一步怎么办?
“你心里想什么,我知道。虽然,我读书少,但我也听过,‘谋定而后动’没有绝对的把握,我不轻易出战。”李宗厚解释道。
………………………………
第14章 守卫平安县(三)
一个粗人,倒讲起兵法来了。不过,回想起李宗厚之前的战绩,如果讲他只是匹夫之勇,那倒真是小看了他。
“将军所言甚是,但……敌人已在城外,这恐怕?”秦良提出了自己的担心。
“你放心,凭着城墙坚厚,党项人没那么快攻破的。再说,我已经命令守城之人,只可放箭,不可迎战。相信,他们能够坚守的。
当然,我也知道,只是一味的坚守,绝不是办法。现在请你来,也是让你出出主意,按你们读书的人说话,叫什么集思广益是吧?”这李宗厚,竟然开始拽出文来。
“来来来,大家都说说吧,这城我守得少,一般也是攻城,或是追击,对于守城,还真是抓瞎,你们就别客气,想说什么,便说什么。”李宗厚,看着下面没人敢说话,便打破僵局道。
“我是个文人,守城我不懂!别问我!”杜如山仍然气得胡子呼呼响。
“我也没问你,你就在那边坐着,有你在,这百姓便不慌。”李宗厚有些不悦地抚了抚椅子。
“将军……我们……”四个文官中,刘县尉站起来,似乎很为难地说。
“放心,你们只要提供建议,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便行。你是县尉吧,这城里的治安,还得劳烦你多费心呀。”李宗厚站起来,行礼道。
这县尉连忙回礼,脸上挤出一点笑容,“将军客气了,在下比较笨,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但只要有我在,这城里的民心还是可以安抚的。”
李宗厚扶掌大笑,“那就好,那就好,有这条便足够了。”
“既然你们不想说,那行,我就来讲讲如何守城吧,如果哪里说的不对,还请将军不要见怪。”秦良站了起来,说道。
既然来到了这大宋朝,那就让你们看看我这个现代人,如何在你们这个大宋朝玩转吧。当然,最重要的便是在宋朝找到一个红粉知己,开始过自己幸福的生活。
眼下,最重要的,便是好好建立功业。因为,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在大宋朝,一个男人,没有立身之本,那就是个废物,别说什么美女相伴,就是丑女,你也得不到!
看到秦良站起来说话了,李宗厚很是兴奋,用一种期待的眼神看着秦良,“大侄子,没关系,这里还坐着几位的,如果你提的不好,他们也会提出意见的。”
好,那就让我好好表现吧。
“杜县令,不知你这平安城里可有火油之类的东西?”
杜如山坐在那里,想了一会儿,道:“火油有,但不多。”
“有多少?”秦良急切问道。
“大约还有一百桶。”
“有这么多,足够了。”秦良兴奋道,“哦,还有,你们这里可有什么瓶子之类的。不对,应该是,你们这里有没有小一点的酒瓶子?”
“秦先生,你有什么话,直说,别在这里讲一些人都听不懂的话。”从李宗厚要求秦良进来议事开始,这杜如山心里就不大舒服,一个庶人,仗着读了几年书,便受到李宗厚如此厚爱,没天理。
秦良何以听不出来,这杜如山嘴里的怨气?但现在关键时期,没心情跟他拌嘴皮,“就是哪种可以装酒的罐子?”
“这种东西,要多少有多少。”杜如山带有一丝丝自豪答道。
“这样呀,最好不过了。”
“刘县尉,你派人找些酒罐,不同种类的都找一些过来。省得,到时候,如果城破了,这李将军又把责任,推在我们守官身上,说什么,不支持他作战。”杜如山,还真能想像。
看到刘县尉往外走去,秦良抚了抚手掌,道:“好,第一件事情解决了。
“那接下来,得麻烦各位将军了,在进你们军营里,我到现在也没看到什么火器,不知各位大人有没有听说过火器呢?”作为一名现代人,不用使用热兵器,会是一大遗憾。
“想不到,你一个年轻人竟然知道此等邪物,我这平安县虽小,倒也有几杆突火枪。至于毒药烟球,没有成品,只有配方一张。”说完,从怀里拿出一张发黄的纸。
“来人哪,把我房间里的三杆枪拿出来,给这位年轻人长长见识。”杜如山吩咐道。
“是”府上一名下人,应声答道。
秦良听到杜如山讲到突火枪,心里不由的一乐,想不到在大宋朝,就直接命名为枪,看来大有希望。后面又听到什么毒药烟球,正兴奋呢,便听到杜如山讲什么,只有配方。提起的心眼,急速下降。
当杜如山拿出一张发黄的纸时,秦良连忙拿过来,迅速打开,只见上面,用一手小楷端端正正地把一张写的密密麻麻:
球重五斤,用硫黄一十五两,草鸟头五两,焰硝一斤十四两,芭豆五两,狼毒五两,桐油二两半,小油二两半,木炭末五两,沥青二两半,砒霜二两,黄蜡一两,竹茹一两一分,麻茹一两一分,捣合为球。
贯之以麻绳一条,长一丈二尺,重半斤,为弦子。更以故纸十二两半,麻皮十两,沥青二两半,黄蜡二两半,黄丹一两一分,炭末半斤,捣合涂敷于外。若其气熏人,则口鼻血出。二物并以炮放之,害攻城者。
厉害!果然厉害,这不就是生化武器嘛,竟然用上了毒物,比之之前想到的汽油瓶好太多了。有这个东西,还怕什么骑兵!
“杜县令,你这……这东西弄起来麻烦吗?”秦良有些抑止不住自己的兴奋。
“杜县令,你要的突火枪拿来了,一共三把。”一个瘦小的中年男子,递过突火枪道。
“不用给我,给这个秦……你叫秦什么来着?”杜如山,明显地看不起秦良。
“在下秦良,杜大人真的是贵人多忘事呀。”秦良笑眯眯道。
“哦,给秦良,给他长长见识。”
刘县尉把枪递给了秦良,秦良接过其中一把,另两把传给了李宗厚和赵副将。
秦良看着手上的枪,有种很是怀疑的感觉。因为,这枪并不是如同现代一样,是以钢材制成,竟然是竹子做的,这枪能用吗?
这突火枪,前段是一根粗竹管;中段膨胀的部分是火药室,外壁上有一点火小孔,后段是手持的木棍。秦良玩弄了一番,始终不知其如何发射。
堂上坐着一名读书人,看到秦良那种窘况,微笑地拿过去,道:“这个东西呢,我曾经在军中见人用过,发射时尾部的木棍拄地,左手扶住铁管,右手点火。
然后就可以听到一声巨响,射出早已经准备好的石块或是其他东西,弹丸的最大射程可达300步,当然,我看的时候,没有射的这么久,大概也有个两百步,比弓箭射的远多了。”
“这么厉害?果真是好东西。”秦良从刘县尉身里接过突火枪,笑道。
“杜县令,你要的酒罐子,拿来了。”一名年轻家丁抱着一大堆酒罐子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两人,每人胸前也抱着一大堆酒罐子。
………………………………
第15章 守卫平安县(四)
“不用给我,关我什么事。给他,是他要的。”杜县令,真是火大,要不是这李将军以武相逼,哪里会引来这些西夏士兵。
“来来来,都放在地上,我看看。”秦良倒不跟他着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