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护花郎-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厉害人物。是以,又笑了笑道:“你是天子门生,哪可以当着本监的面前,如此下跪,赶紧起来。”
苏洵这时一看,自己还真是跪了下去,连忙站了起来,一作揖。
未来的文豪同自己作揖,秦牧可不敢拿架子,连忙也还礼。看到秦牧二人如此,那刚刚抽调上来,临时的禁军们,就有些搞不懂了,莫非他们两个真的认识?可是看着也不像呀,看来是这个秦大人是个神人吧,不然怎么一看人,便知道他是何方人氏?想到这里,这些禁军看秦牧的眼神也确实不太一样了。
“既是游历四方,又是眉州眉山人氏,且有功名在身,本监也不好把你留在这安保监里,待会,我便遣几名禁军送你出城。
不过,你要记住,本监为爱惜人才才放你出去,可不能大肆宣扬,否则,本监可是会找到你家来。到那时,按你一个通敌之罪,只怕你全家都得跟着你遭殃,明白吗?”很明显,秦牧这是在吓苏洵了。
可是苏洵却并不知道这个秦牧是在吓自己的,凭着秦牧知道自己是哪方人氏,想找到自己家里,也是很容易的。至于说通敌,那还不是这些当官的一句话?算了,自己平安出来,自己没有必要到处乱讲,这也不符合自己的性格。
苏洵如此想着,便道:“谢大人,学生定然不敢乱讲话。”
“如此就好。你们两个,把这人给本监送出去,记住,不要让别人看见了,若是让城中不安,提你们的人头来见!”秦牧杀人在先,说重话,即便是假的,他们也不敢乱来。
是以,两名禁军立刻站了出来,朗声道:“是”。说完,护送着这个苏洵往外走去。苏洵倒是想问问眼前这个大人,姓甚名谁,但话到了嘴边,却硬生生给吞了下去,心想着,这样子的人,还是不认识的好。他竟然知道自己的家在何处,太可怕了。
看着苏洵远去的背影,秦牧嘴角又泛出笑意,心想着,来到大宋,总算也做了几桩不错的事情嘛。正在这时,门口跑来一位禁军,正在门口询问,秦监军在哪里。
秦牧一听,连忙走了出去,询问才知道原来范仲淹请自己过去,探马已经传来消息,说西夏领主李德明亲自率军征讨而来,对外号称率军百万。如此一来,能否守得住都是一个问题,是以,范仲淹便把秦牧叫过去商量如何一想如何应对。
秦牧一想,顿觉不妙,本以为对方会派少许士兵试探一番,却没有想到,对方竟然倾巢而出,真是不得了。秦牧不敢掉以轻心,连忙来到北门城墙之上,那里,范仲淹正在督促禁军搬运滚木圆石之类的东西。
这种东西虽说作用并不大,但凭着城墙,倒也可以支撑一会儿。秦牧到了后,听范仲淹又把具体情况讲了一番,据说还有七八个时辰便可到达城下,如此一来,留给他们的时间也就不长了。
对于这个西夏士兵,秦牧很是了解,这伙人,虽然从未给大宋带来什么在的影响,可是却如同一匹讨厌的狼,永远跟在后面,好不讨厌。而且,现在若是收不住安保监,这里的百姓定然就拦不住了,若想保得大宋太平,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了。
想到这里,秦牧不跟范仲淹多耽搁时间,党项人骑兵偏多,那么自己便设置一些专门针对骑兵的机关,或许起不了多少作用,但至少可以阻拦一下。是以,在征得范仲淹的同意下,带着一千多号人直奔城外。
说来还是很奇怪的,范仲淹若想采取什么军事措施,得知会秦牧一声,秦牧这个监军呢,也可以拒绝。可若秦牧想领兵,却也一样得经过范仲淹同意,这便是大宋朝廷的羁绊之策。
出得城门,秦牧立刻分出八百人上北山坡上的小树林砍树,而自己则带着剩下的约三百人来到距城墙两射之地,开始开挖。工具有限,只能长枪掘地,大刀分开了。
幸好秦牧的要求只是一个小坑,并不甚大,深度也不算太深。不过一个时辰的工夫,竟然让他们挖出了大约一万多个小坑。
这些坑洞,分布的七七八八,毫无章法可言,但这就是秦牧所希望的效果。只是,两洞的纵向距离却并不近,大约有一米五的距离。
做好这些,那些砍树的士兵很快便带着大大小小树木过来了,秦牧一看,便把这些要求告诉这群禁军们。幸好,这些禁军很聪明,两下半工夫,便领悟了过来,只是可怜了这些杀人的大刀,现在竟然变成了砍树的柴刀了,真是英雄末路呀。
秦牧要他们做的树枝长短呢,跟十来岁的小孩子身高差不多,基本上保持在一米至一米五这个距离。至于大小,因为要抢时间,秦牧也不能强性规定。
一定得多大,只好是就地求才,能够弄好的,便弄成一个少年的手臂粗细,弄不成,也不能过大。实在无法做成的,便把这些木头带到城头,去做圆木,用来守城。
把这些圆木,一端削尖,另一端放在坑上,不能碰着洞壁,要求是拿手一按,那尖尖的一端必须会翘起。为了隐蔽,在上面按上一些从旁边弄出来的青草。至于挖出来的泥土,也不可以浪费,也是轻轻地按在上面。他们倒退着铺着,小心的试验,确保每一根都能起到作用。
如此,一共用了两个时辰,秦牧安排了大约三万多个这样的坑。兴好是在西北,有这么多地方,可以让他们浪费,若在南方山地,只怕这个铺设机关的距离会特别地长。
………………………………
第159章 陷马阵
做好一切,秦牧带着这些禁军朝城里奔去,这只是第一道防线,若真的防着这些党项人,只怕还得更多道防线防下去。是以,他得带着这些人马快速回城布防。
回到城里,看到范仲淹正在上下奔走,在秦牧布防的这一时间,这城头上竟然架起了十多架床驽,而且弓箭手也有不下五千人的阵状。幸好,这安保监,只有一南一北两条城门,若多了的话,只怕不好守。
询问后得知,城里头的还布置于各式守城的塔防,抛石机,火雷一类物件一应俱全。听到这里,秦牧不得不佩服这个范仲淹,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出这么多事,而且秦牧还听说,他已经组织城里的那些泥瓦匠在城根上待命,若城墙出现毁坏,立刻开始砌墙。
听到这里,秦牧已经觉得这个范仲淹是神人了。除了布置这些守城的器械,那些禁军呢,也一个一个安排好了位置。他知道,守城之战,若是城头上守得住那便好了,若是守不住,只怕得进行巷战。
所以,在这个安保监的大街小巷里头,也是机关密布,人员交错排列,范仲淹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听到这里,秦牧瞬间觉得自己好像没什么事做了,自己一个现代来的人物,倒不如一个古人想的深远,真是惭愧的很呀。
这时,秦牧忽然想起,自己安排的那些百姓们,现在正在家里头收拾东西在,看着这些禁军如此忙乱,他们倒还在家中收拾东西。似乎,他们根本就没有把这个安保监当成自己的家,如此一来,不就放着几百号人不做事?
秦牧不允许这样子的事情发现,连忙下到城里,令禁军把这些百姓集合起来,他也不跟这些人废话,立刻让他们加入到后方,让他们递箭,送木头之类的,不危险的活计。
百姓们之前已经被这个看着年轻,看着好欺负的人给吓怕了,现在哪还敢不听命呀。再说,这些活计又没有生命危险,做起来也没有危险,也就去了。
秦牧正想转身离开的时候,这时秦牧派出去的侦察连回来禀报消息,这个消息跟范仲淹传回来的信息一模一样,秦牧便觉得有些失望。
不过转念一想,也确实是的,自己弄来的人毕竟只是厢军,这胆量哪有范仲淹的细作大,再说,交通工具也不如他们,想到这里,秦牧觉得,自己很有可能得好好安排一下,不然成立这个侦察连完全没了必要。
秦牧让这些赶紧去打探消息,然后自己便吩咐百姓们把家里头能拿出来的门板,或是床板之类的东西全拿出来,全都弄到城头上。秦牧知道,这些党项人骑术厉害,他们可以用城墙来抵挡,可是他们的弓箭呢?也就只能拿这些木板来挡了。
百姓们把这些木板全都弄到城头上,然后让穿着铠甲的禁军站在门后,举着,防止这利箭射向城头,射中在城头抵抗的的禁军们。
百姓们把这些东西都弄好后,秦牧可不敢让他们闲着,秦牧等人立刻带着这些百姓还有之前的禁军一同去那小树林里,把那里的树木尽数给砍了。取这里的木材,不但可以用来守城,而且还可了防止党项人拿树木来做掩护。
正当秦牧带领着百姓运好最后一批树木后,远远地便听到万马奔腾的声音,那声音真的很厉害,因为秦牧已经发现这地竟然在颤抖,真是实实在在的颤抖。
看着远处的扬起来的尘土,范仲淹大喊一声:“关闭城门,所有人,备战!”范仲淹声音一落,四五名身背红色旗帜的传令兵便四处奔走,把范仲淹的命令传递下去。
听着远处传来的马蹄声,还有那党项人的吆喝声,马儿的嘶鸣声,秦牧忽然觉得之前那安平城跟现在比起来,真不是一个等级,难怪可是让自己这么一个初到大宋的毛头小子守得住。
若是今天这阵状,只怕自己是守不住。自己有很多方面,都没有范仲淹想的深远,想的周全。有些东西,你看到后,知道这样子布置,可是真让你去布置,你又忘记了如何处理了。
说话间,党项人来了。秦牧这时才知道什么叫黑压压的人群,什么叫扬尘千里。范仲淹带的人也不算少,可是这些人军容整齐,而且是那种职业当兵的的,又怎么会有这些党项身上的杀气腾腾呢?
范仲淹高抬着手,心里十分地紧张,可是却依然盼望着他们冲过来。就在范仲淹打算下令,让城里头的抛石机,还有这城头的床驽开始发射之时,他却发现党项人的马儿,正在不停的翻到。
人仰马翻,这就是真正的人仰马翻。看到这个情形,范仲淹转过头来看了看秦牧,他明白,这一切都是秦牧刚才设计的。秦牧呢,看得出来,范仲淹那眼神中的含意,并不作答,只是笑着。
原来,这一切都是秦牧安排的陷马阵,他不记得这个东西到底是哪个将军用的,但确实从书上看到这个方法。当时,便觉得这个方法非常好用,而且用料也非常简单。
中原人,一向以来在同草原民族的战斗中,便老是吃亏。诸葛亮的连驽很好用,可是制造却并易事,让秦牧现在学,还真是难得很呀。倒不如,用这个陷马阵,来得方便快捷一些。
这个陷马阵的原理是这样子的,前面挖一个坑,坑不须很深,只要能让马失前蹄便可,在上面放着这根圆木的作用在于刺死骑在马上的人,或是马儿本身。
当战马从远处而来,马蹄重重地踏进坑内,顺道把那根削尖的木头踩中,然后尖尖地一端迅速向上翘起,因为高度放在那里,便很容易把马上之人刺中。
而那个坑并不大,这木头便踩下去之后,除非用猛力,否则又不会倒下,便直挺挺地立着,那尖尖地一端便等待着人儿或是马儿的肌肤相送。“哧”,木头入体的声音,此起彼伏,越来越多的人儿被刺中,被刺死。
………………………………
第160章 小范子
“这是……”范仲淹很是好奇,看着秦牧也没用多少人呀,怎么便设计了一个这样的陷阱,看他们一个一个地刺死在马上,猛然间觉得,原来中原人氏对付这些蛮荒之民也是办得到呀。
看到范仲淹如此好奇,秦牧便这个机关的秘密所在讲了出来,顺道还解释了一番,为何有此作用。正在范仲淹表示钦佩之时,秦牧却长叹一声,道:“这个陷马阵看着挺厉害,但是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便是……”
秦牧话还没有说完,远处上党项人已经开始了有了动作,前面冲上来的骑兵一个接着一个的死亡,李德明不是傻子,他明白如果再这么下去,只怕自己带的这些草原上的真男儿全都得交待在这里。
是以,李德明下令让所有的士兵返回。说的李德明就是聪明,他让人撤回来后,便让骑兵下马,挨个查看,即便有些党项人在没有看到陷阱的时候,踩中了机关,那木头也弹了上来,但却并不能造成致使的伤害,最多敲一下,或是划破一点儿皮。
看到这个场景,秦牧便把刚刚没有说出来话,说了出来道:“范将军,你看,这陷马阵,其实真的只对骑兵有效,在对步兵的用处不大。”
“如此奈何,莫非只得让他们把这些陷阱全拔了?如果他们知道这个机关,那往后,便会让人先下马,这陷马车不就没了作用?”
范仲淹说的并无道理,只要是个人,知道那是要命的,自然会想个方法来解决。刚刚看到党项人被这个机关刺死当场,很是开心。现在想想,那应该是因为对方不知道这里头会有陷阱,大意所致。
若是知道了这个机关,他们还会傻到冲过来吗?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范仲淹如此想着,便把身子转了过来,看了看秦牧,却见秦牧仍然嘴角带笑,不知道秦牧为何如此有信心,只是秦牧没说,他也不好再问。
党项人正在一个接着一个地把所有的机关拔出来,死去的那几百个党项人的尸体也搬了回来,看他们的样子,眼看所有的机关便要撤回来了,可秦牧这边,却没有半点动静,只是站在城头上看着党项人表演。
这时,王二柱悄悄上了城墙,来到秦牧身边,耳语了一阵。秦牧频频点头,眼睛盯着党项人看,却并没有任何动作。待王二柱说完,秦牧脸露微笑道:“好,就这样办。回去,记得让燕老九还有钱顺,多打探到一些消息。好了,你先下去吧。”
“怎么了,秦监军?”范仲淹看着秦牧如此频频有动作,一时也不知道这个秦牧到底在搞什么,有点儿狐疑,那也是很正常的。
可是没有想到,这个秦牧却并不给范仲淹解疑,而是满含深意道:“范将军,你就等着看好戏便成。你”秦牧对站在身边的一名禁军道:“怎么样,有没有通知下去?”
“监军大人,已经都吩咐下去了。”禁军把刀一收,说道。
秦牧听后,嘴角冷笑,道:“好,告诉他们,别着急,待人放近些再打,莫浪费。”
“秦监军,你这是在下一盘什么棋?”范仲淹实在搞不懂秦牧到底想干什么,他作为本支军队的总督军,对于自己监军做的事情,说看不懂,似乎也说不过去的。
“别着急呀,范将军,你就等着看好戏了,你放心,待会,你还得帮我的忙,待会便是你上场的机会。”秦牧眼睛死死地盯着眼前发生的一切,语气平缓道。
而在下面忙活的西夏士兵,已经把秦牧埋的机关全取了出来。秦牧为了赶时间,根本就没怎么做掩饰,自然找起来也方便些。这些取出来的机关,这些西夏人也并没有丢了,因为他们发现这其实还是有作用的。
这些东西,大小握在手上非常舒适。虽说他们手里头也是拿着弓箭的,但是在大阵仗,挨进了打,还是标枪更加合适些。其实,这个标枪,我们汉人早战国时代便已发表达,这种东西一般用于攻城或是守城,人群密集之时,这个东西比起弓箭来说,杀伤力还是更大的。
秦牧现在做这个东西,虽然比之真正的标枪,那是有一段距离,可是用着也是挺顺手的。这些西夏士兵,可不笨,这些东西把自己多少人给刺死了,现在就还回去,也让你大宋子民死去!
可是秦牧哪里会让他们直正投出标枪,待人快靠近时,秦牧左手高举,大喊一声,“给我放!”秦牧的声音一落,城头上的弓箭手,把已经蓄势的弓箭,带着愤怒,射了出去!
“梭梭梭……”利箭划破天际的声音,利箭飞冲出去。看着满天飞来的利箭,党项上似乎早有所备,后面紧紧相随的盾牌兵,极带向前,迅速打开草盾,把利箭挡在身前。
而后面的党项人也没有闲着,跟着前面的盾牌兵继续往前走,而在他们的身后还跟着一手执“标枪”,一手拿着扑刀的党项人。
秦牧看到这些士兵如此,根本就不着急,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不就是这个盾嘛,有什么了不起的。“吩咐下去,换箭,让百姓把东西都搬上来,火油越多越好。”
之前秦牧带着百姓做各种准备工作时,竟然意外的发现在监所里,竟然堆了满满一屋子的火油,这实在是太意外了,对于这个东西,秦牧虽不知道原来他们要干什么,却知道自己应该拿来干什么。
很快的工夫,这些弓箭手,把已经在箭端下方裹好布条的利箭,在火油罐里粘一下,然后向着这些西夏士兵猛射过去。党项人,大部分人用的是以草压实的方式做成的盾牌,这火星一点,瞬间便起火了,要知道当初为了扎实,可是放了少许黄油在的呀。
即便那些在宋军手里缴过来的,用铁制成的盾牌,挂在手上,却因为利箭无法穿透,而造成这利箭乱飞,这火箭便很是“光顾”了走在后面的党项士兵。
如此一来,火光在白天依然让人看着渗得慌,那一个一个的火人在城门前乱走,带着那尖叫声,令人听后,心里头竟然生出一股冰冰地寒意。秦牧不是圣人,虽然听着那声音,很是残忍,可是秦牧明白,战场之上,不可以有妇人之仁。
是以,趁你病,要你命!本着这种思想,秦牧招呼这些兄弟们不遗余力的把手中的箭,带着愤怒射了出去。利箭当空,火光冲天。李德明很生气,也很郁闷,凭什么都还没有挨近对方,现在自己就差不多死上千人,天理何在?
其实,当时的医疗水平还是挺高的,当然只限于大宋,而像党项这样反反复复的人,大宋是不会派出良医名医去西北苦寒之地,进行支医的。所以,党项人的死亡率还是很高的,再者,他们不事生产,长年以抢劫为生。
吐蕃、回鹘、大宋,哪头好抢,抢哪头,如果辽国不是因为知根知底,还有打不过人家的话,这边,他也是要抢的。所以,对于他们而言,死一个人,那可不是闹着死的。
开什么玩笑,现在只是靠近城池而来,连墙根都还没有摸到,竟然便死了这么多人。李德明,根本就不跟他们客气,长旗一挥,所有的草原好男儿,把里头的硬弓,搭起来,朝着城头射过去。
天上落箭,地上自然有人中箭,秦牧一看,连忙让人把那木板挡下来,那箭一根接着一根,稳稳地插入木板,有些用力大些的箭,箭头穿过木板。幸好,当时的工艺还没那么厉害,并没有哪支箭穿过后,还依然威力十足的。这些箭都是强橹之末了。
然而就在这一瞬间,李德明毕竟长命生活在马上,长年打仗之人,立刻明白,机会来了,第一个带头冲锋,身后的骑兵也不跟他们客气,在前面弓箭手的掩护下,猛地往城墙下冲去,当然他们手上的弓箭也没有闲着,全往城头上招呼。
看到自己完全是被对方压着打,秦牧很是生气,凭什么呀。还没来得急招呼,范仲淹便没有忍住了,急忙挥手,让里头的抛石机不闲着,立刻把一颗颗大石头拼命往外面招呼。时不时还打出一个带着火油的东西在,也不知道是不是石头粘了一下。兴许是从城头下去的禁军,看到火油好用,便让底下有百姓如此做了。
火光冲天,乱石飞舞,这叫什么事儿?李德明很郁闷,真的很郁闷,以前的时候不是守着城头便离开的吗?怎么现在不走了?怎么范将军这么厉害了?
其实,李德明不知道,现在这个将军虽说也姓范,可他却是范仲淹,而并不是范雍,若是让这群党项人知道自己把这个没用的老范老子赶走了,却来一个这么厉害的小范老子,却不知道会如何做想。
“给我冲,杀过去……”李德明可不跟他们客气,若是不拿下点什么东西的话,只怕很难向自己人交待。
………………………………
第161章 往回撤
中国有句古话,怒不行师。这是很有道理的,一个人在愤怒时,根本无法做出正常的判断,就如同这个李德明,本身是一个很不错的将领,如此一怒,如此一不服气,便做出如此下策,真真不应该呀。
李德明为人深沉有器度,多权谋。李德明为政最大的特色便是“依辽和宋”,同时向辽、宋称臣,接受两国封号,也就是俗称的“小人”。中国儒家所讲,一臣不侍二主,可是这个李德明干得却是风生水起,有声有色,而且两边都知道,却都没有把他怎么样。
最主要的原因呢,辽国的国界已经很大了,长久的和平,让辽国的皇帝们,已经不希望再打仗了,贵族和大臣也是如此。而大宋呢,想打,可是也打不过,再者人家都说了归附你,又不侵略你的领土,你着什么急。是以,两边都知道李德明这人,不老实,两面派,可又谁也不把他怎么样。
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