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小刁民-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赵大勇。

    赵大勇的身份基本上赵家上下都把舌头嚼尽了,赵鼎明的正妻早死,可还是顾忌这顾忌那,还是借着给赵期昌拨付人手时,赐了一个赵姓。而赵期昌直接将赵大勇录名族谱,也将大勇这个名字改了改,改成赵奋勇。

    奋与凤基本上在乡音中同音,标明赵奋勇的血脉,认可了赵奋勇的身份。

    最后轻叹一声,王文泽道:“老三短短时间内简拔将才于行伍之中,招纳猛士于四方。看看人家中军气象,见了的人哪个不惧如你所说,登莱是朝廷的登莱,可朝廷的登莱还需要猛将来守,为何老三就守不得登莱”

    赵鼎明的眼眸微微睁圆,露出一丝恐惧:“你想做甚”

    王文泽话里的意思他听懂了,王文泽话里的意思是愿意拼着诛族的风险,跟着赵期昌去拼,拼一份大基业。不是造反那么简单粗暴的事情,而是逆着潮流,形成地方肿瘤。一旦形成尾大难除之势,那朝廷也不敢随意下手,最好的结果就是挂着地方高门招牌,成为最强的地头蛇。

    不屑看一眼赵鼎明,王文泽道:“兄长,我王家不想做什么,只想吃肉。当年你我兄弟吃过的苦,你应该不会忘。眼前呢,你我出入有车马,有扈从,家中来宾也算车水马龙。若如此而知足了,我怕老死床榻时,死的都不甘心。”

    “所以,我王家不管你赵家分家也好,械斗火并也罢,谁能给我王家好处,我王家就跟谁。”

    分家谈不拢,那就械斗靠拳头来说话。

    赵鼎明可不敢跟赵期昌火并,赵期昌的威望在登州卫,而他的威望在登莱各卫所,火并只能在卫里进行,他敢拉外人进来助阵,卫里看不过去的各家就有理由集体揍他。

    没错,他挥舞着彭黯开出的支票将捕倭军各家收买了,可以李家、于家、左所王家为代表的很多家族挤不进捕倭军序列,更挤不进去巡抚标营的大船上,这帮人有了理由,就会动手宣泄怨气。

    真当地方宗族话语权是靠辈分、威望决定的有些时候,还真得靠拳头解决。赵期昌若怨气大,带着三房的人手来打大房,这种宗族内部事情官府管都不管,巴不得这帮地头蛇拼个元气大伤,最好同归于尽。

    一个没有暴力组织的地方宗族,自然谈不上对外影响力以及对内的约束性。现在的赵家,就是典型的暴力家族,因暴力而发家,有冲突内部械斗解决,传出去别人也不会觉得怪异。

    将门内斗,不出点人命,不打残几个人,算哪门子内斗

    赵鼎明等了一天,等来的王文泽态度让他失望。他指着自己心口,看着王文泽道:“做人要讲良心,我大房的确亏欠三房不少。可老三真不适合,除非他改改脾气,否则这个家主交给他,就是在害他,也在害了你我各家”

    赵期昌的脾性不适合做家主,这是赵鼎明反复重申的一点,他这么做只是对赵期昌的历练,为的是赵期昌好,他是这么说服自己的,也希望能用这一点说服王文泽。

    王文泽斜眼看着赵鼎明,看了良久,才开口:“你不像武人,只是个商人。跟着你去打仗,我怕你把我王家卖了。”

    赵鼎明眉头跳着,面皮紧绷着,抽搐,暗暗咬牙,牙疼。

    又是长久的沉默对峙,不说服王文泽,拉不走捕倭军右军一部,赵鼎明不敢回到历城向彭黯交差。

    门外传来脚步声,王道成进来脸色难看,拱手行礼:“父亲大人、伯父,家中有变。”

    王文泽扭头:“何事”

    王道成低声道:“哨官王道胜在营中鼓噪,煽动军中士卒。孩儿得报后去弹压,已有一百三十余人夺了武库,向中军赶去。”

    赵鼎明脸色一白,问:“可曾追击”

    王道成看一眼父亲,见王文泽不言语,便拱手回答:“伯父,王道胜率人抢夺军械、车马时,无人响应侄儿号令。就连家中子弟也意志动摇,若再派人追击,恐怕右军会哗变。”

    这个是实打实的子弟兵,内部哗变是最为荒唐的。

    王文泽的脸也变了,问:“家中还有谁跟着那孽畜走了”

    王道成头埋的低低:“回父亲大人,八郎九郎跟着去了,三叔父家的吉哥儿、七叔父家的老二、老三都领了所部弟兄,跟着王道胜走了。”

    闻言,王文泽脸色铁青,扭头看着赵鼎明气极而笑:“看吧,你赵家还没拧,我王家就先拧了滚回去告诉彭黯,给我王家五千两安家费,十日后我右军五百人抵达历城接受改编”

    “对不住了。”

    有些想不明白王文泽突然的态度反转,心中大松一口气的赵鼎明便匆匆离去了。

    改编时,一人十两安家费高了些,可对得起捕倭军的身价。至于王家能否再凑齐五百人,这一点赵鼎明并不担心。别说现在的王家,凡是捕倭军各家如田家、刘家稍微排名次一点,只要给编制,都能眨眼间拉出五百青壮。

    赵鼎明离去后,王文泽从从卧室出来,将一口青布裹着的刀抛给王道成,脸色难看:“将刀交给老二,让他再选十几人,赶紧追上那孽畜。”

    “父亲,这是”

    “刀拿去,老二自然知道该如何做。眼前,拧了也好,多少算是有了条退路。”

    王文泽对莽撞的王道胜可算是恨透了,若这个远房侄儿再忍耐忍耐,他足以从赵鼎明身上敲出一块大肥肉来。对赵家可能出现的分裂,王家一直在担心,也早做了准备,跟着分裂是唯一的结果。

    如何在分裂中获得好处就有了说法,刚才王文泽对赵鼎明的种种一切,不过是演技罢了。因为王家除了跟着分裂外,再没别的路子可走。
………………………………

第二百零一章 筹谋

    第二百零一章 筹谋

    夜半三更时,朱高城外一众王氏子弟以王道胜为首,有如王道胜这样纯粹看不下赵鼎明行为而出奔赵期昌处的,也有家中长辈授意临时倒戈的,一帮人哗啦啦越聚越多,此时已有近二百人。 :efefd

    西门城楼外还搭着四层竹木架,方便进行着城楼包砖、铺瓦等装饰工作,赵期昌站在门楼前,手扶着已包了青砖的垛口,缓缓点头道:“军心可用”

    他不管这些王家、田家、各家子弟、佃户为什么来投奔他,反正这是好事情。一千五百的捕倭军编制,这可是每年旱涝保收的近两万多石收入。

    他早早策划的捕倭军通过分裂、清洗工作,为的原因就两点,第一是将捕倭军体系内各家影响力降到最低,裁汰老弱、不适合作战人员;第二就是想法子从各家更准确的说法是从各家手里将捕倭军编制抢回来,能抢多少是多少。

    他现在握着五百捕倭军编制,若这个数据能翻一倍,那他的家丁嫡系队伍立马就能扩编翻倍。而眼前,正是一个好机会。

    这回他能说是被赵鼎明弄了一次削弱版本的釜底抽薪,原因就是根基浅薄,没有足够多的嫡系部队。嫡系部队,就是家丁部队,只向他一人效忠的部队。

    既然彭黯抽调捕倭军去改编为标营中军,那这些捕倭军编制就在明面上空了下来。各家跟着赵鼎明去吃巡抚标营的铁庄稼,等于背叛了他,那他重新编满捕倭军是在职权内站得住脚的,夺回各家手里的捕倭军编制,也无须再顾忌人情情面,毕竟是那些人攀高枝,先对不起他的。

    城楼上李羡俯望着城下,下面常信平已经与王道胜等人开始交际,询问中所变故。

    赵鼎明抱了巡抚大腿要带着捕倭军为进身之阶,赵期昌则定下抢回捕倭军编制,拓实三房根基的计划。巡抚彭黯能给的,永远都是表面的东西,想要变现需要最少六年的时间来消化;而从卫里抢走的,只要赵期昌的嫡系部队在,可就没人能能夺回去了,这才是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质东西。

    相对于赵鼎明、各家看重彭黯抛出的眼前利益,赵期昌眼中嫡系部队才是眼前利益之所在。

    李羡环视一圈,露出笑容,拱手道:“将军,王家这头儿定了。恭贺将军,新添二百捕倭军。”

    赵期昌摇头,眉宇泛着笑意:“是三百,也是五百。”

    白庆丰在一旁皱眉,他听明白了赵期昌的意思,拱手:“将军,如此做恐有不妥。”

    几个人都能看明白,王道胜一个王家旁支子弟能把一帮人煽动带过来,没有王文泽、田启业的默许,基本上是不可能。

    就比如说中军所部,赵家子弟与赵期昌多亲的关系,可很多人要跟赵鼎明走。赵期昌还没正式点头用印前,谁敢离营就是逃军之罪,当场砍了典明军纪,也是活该

    王文泽默许王家内部分裂,李羡的意思是这二百跑过来的捕倭军编制就落到了赵期昌手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二百多捕倭军落在赵期昌手里,编制名额所代表的俸禄、税租减免份额自不需再给王家分润,都是眼前王道胜所率捕倭军的。

    但这些人离开捕倭军后呢由谁顶替就归赵期昌决定了,自然也就归赵期昌所有了。何况王文泽坐看王家分裂,打的是两头下注的心思,为了将来,自然不会因为眼前二百捕倭军编制的事情与赵期昌翻脸。

    再说了,最强的是中军,其次是左军张茂部,王文泽部则是各家大杂烩,被王道成怂恿来的捕倭军,三分之二都是戚继光当初在中所训练的那批人,再算上其他投机的各家子弟,所以二百名额虽大,却没多少是王家的。

    更关键的是,王道胜能把人带过来,已经将王文泽等人的态度很明显的展现在三房上下眼前。那就是王文泽能这么干,那各家多少也会这么干,那么抢回一些捕倭军编制,各家也不至于翻脸。

    所以赵期昌口中的三五百也是有根据的,最低是三百,将戚继光操训的那三百捕倭军编制抢到手;高了就是五百,多出的二百是从各家手里搜刮来的,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各家给他的投名状和歉意所在。

    而白庆丰又想岔了,以为赵期昌口中的三五百不包括眼前投奔而来的这二百,以为赵期昌还要向其他各家下手,如此做未免贪得无厌。

    再说了,卫里各家能把持捕倭军名额,是利益均沾,互利互惠才一起挖了朝廷的墙角。若最大的一口肉让赵期昌啃了,一旦上头追究比如彭黯,那卫里各家再反水,赵期昌会被活活撑死。

    赵显在一旁看着李羡、白庆丰一左一右与赵期昌低声讨论着,也不由皱眉。他不喜欢这两个当幕僚的,总觉得彼此不是一路人,看白庆丰二人,就跟看吸血的蚊蝇差不多。

    彻夜难眠,都在准备着明日的大戏。

    远到历城的彭黯,也在暗暗期望赵鼎明能成功拉回全体捕倭军,将这股新冒起的强锐战力聚拢在他手里,为他将来的前程拼命。

    近的,如登州水寨,朱应奎坐在书房里,在蝉鸣蛐蛐声中,静静沉思。彭黯早就给他施压了,他不愿意放弃捕倭军,便没有将彭黯的意思给赵期昌等人传达,装了一次糊涂。

    而万万没想到赵鼎明的儿子能拜彭黯为师,又铺了一条路,导致彭黯得以越过他朱应奎,向登州卫插手。

    一名青衫黑边,挂刀高硕壮汉入内,神色疲倦拱手:“朱公,朱高城那边有消息了。”

    说着,从腰间囊中取出信封,上前两步递给朱应奎。

    朱应奎解开看了一遍,露出笑容终于心安,抬头问:“王壮士,此事如何看”

    他早已得到赵期昌不愿改编一事,就是不放心,现在赵期昌那边连明日扩编、重编捕倭军的公文都弄好了,就等着给他送过来批准。好在他有这个权限,不需要再请示彭黯。

    彭黯借着师生关系绕过他对捕倭军下手,他自然也能在权限许可内绕开彭黯给赵期昌鼓劲。只是这么一来,就怕彭黯小心眼子,在他转升京中时给赵期昌使绊子。

    在朱应奎的目光下,王环稍稍拱手躬身道:“小人不知。看不明白大赵将军与小赵将军平白无故的争个什么。”

    见他装糊涂,朱应奎微微颔首笑道:“今夜劳烦王壮士了,还请早早休息。”

    王环露笑,拱手再次行礼告退。王环不是朱应奎的人,是陕西总督曾铣的门客,来朱应奎询问捕倭军的事情。曾铣对捕倭军也感兴趣,想要改编调入复套大军序列。

    朱应奎因赵期昌态度而心急,不得已才让王环这个骑术极好的河北人跑一趟朱高城,带来了赵期昌的亲笔信。

    与彭黯也是同理,彭黯要扶植赵家大房一脉为彭家子孙的未来铺路;难道朱应奎就没培养赵期昌,方便将来拉扯一把他朱家后代的心思

    而王环代表的是此时国朝热门人物曾铣的态度,尽管赵期昌断定曾铣、夏言一系必败,可连曾铣这样的人物都对他感兴趣,说明对他感兴趣的人一定不少。这些,可都是退路。

    对他感兴趣的人,论地位都不比彭黯差多少,他有这样的退路,还怕与彭黯生别扭大不了带着新编的捕倭军,换个地方去操训。

    而他,也不愿意与彭黯这个上司的上司生龌龊,毕竟影响不好。他敢造彭黯的反,那其他人敢不敢收他又是一回事。就如前言,退路多了不是好事,有几条可靠的就足够了。

    所以,赵鼎明离去不久,赵期昌就一封公文加急送到历城,给了彭黯一个相对来说更好的选择。也借此表明他的态度,不是死心眼子要与彭黯过不去,而是我有更好办法,而我也能妥协。

    赵鼎明能借儿子的师生关系去抱大腿,为什么他赵期昌就不能去抱巡抚的大腿

    就在朱应奎家的隔壁院子,水寨参将府。

    玄成武也没睡,正翻阅着资料,看完后沉吟再三,将这宗锦衣卫暗桩送来的资料,丢入火盆。

    纸灰升起时,被火苗渐渐吞没的封面上,写的是张茂两个字。

    犹豫再三,玄成武提笔写了一封短信,交付心腹连夜送给赵期昌。他与赵期昌并不熟,可他与张茂熟,可现在能靠的只有赵期昌了。

    张茂这个人太会钻营,屡历军功但都不是什么头功,便不在升官序列,可威望却有了。基本上能走动的地方,张茂都在走动。

    如官员升调,有升、转、除、擢、超擢等等说法,升的意思更明确,转可能是平级调任,也可能是小小提升半级任用;除不是开除,而是正式授与实职;擢就难得了,是越过三年一转这个限制进行升官,如赵期昌几次升官都是擢用。

    而赵鼎明因为北曲山战事官升三级,算起来就是超擢。

    在天明时分,左军张茂部开始动员调遣,就等赵期昌用印后,开始向历城开拔;右军残部在王文泽、田启业组织下,开始大面积修改所部花名册,将跑掉的那份空额填补上,凑足本部兵员,也在等赵期昌许可军令。

    而赵期昌则在天明时头疼,朱高城内做事的青壮不下七千之众,卫里便有四千军役,都是上好的兵员。他的扩编公文、朱应奎的回执许可、录名的表册、人手都已确定好,就等着他过去坐镇校场,开始选拔兵员。

    偏偏,玄成武的一道莫名其妙的信件让他想不明白了,他与这个堪称登莱军官中最帅的参将并没什么交际,又在这种紧要关头,给他送来一封很短的书信。

    信中,就那么几个字:“君子当三思慎行,孟为何物耶”

    忙了一宿的两名幕僚、赵显、常信平、陈明理等人聚在一起,一个个也看着头大,都想不明白玄成武葫芦里卖着什么药。

    赵期昌头一回被难住了,可玄成武是嘉靖的宿卫出身,这种人贸然给他一封信,是一种强烈的信号,他不能不重视,问左右:“诸位,孟者,何解”
………………………………

第二百零二章 补充

    第二百零二章 补充

    八月初二一早,一帮人围着玄成武给出短信,重重猜测后,因没有重要线索,都无从判断玄成武究竟是个什么意思。请大家搜索品#书网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白庆丰的说法就是孟是长子,因为子在上皿在下,是大儿子的意思,可以引申为为赵家大房,让赵期昌三思而后行,谨慎从事。

    李羡的解释更有意思,在传统文化中,孟是指长子不假,还有一个排序方式,是伯仲叔季少,伯是长子。最典型的就是孙策孙权兄弟,一个字伯符,一个字仲谋。而孟与伯都是指长子,那差别何在

    孟是庶长子,伯是嫡长子,这就是区别所在。孟没有继承权是旁支,伯有继承权,是天生的嫡脉。在人情世故、普世观念中,嫡脉天生对庶脉有话语权。

    所以李羡将玄成武这句话解释为这是玄成武对赵期昌的一种点拨,让他明白嫡脉与旁支的区别,即便三房与大房分家,也不能做分家旁支。若这一点达不到,就不要分家。

    否则一旦分家,赵期昌一脉作为登州赵氏分家,很多大房主家的事情摆在面前,赵期昌这个强力分家不帮忙,必然为乡邻、外人所唾弃、诽议。

    还有其他种种解释,赵期昌都觉得不靠谱。他与玄成武又不熟,人家吃饱撑着给他点拨这些做什么

    不过也提醒了他,大房背叛一事让他再生气,眼前也不是分家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维持分房不分家的体系,将登州赵氏的家业局面撑起来,再徐徐图之。

    否则真分家了,他一个分家家主再强力,也没资格通过联宗将掖县赵氏吞并,就连今后吞并大房主家一脉也存在道德障碍。

    什么也没商讨出来,可时间是很紧的,必须在彭黯反应过来之前重组、编满捕倭军,只有这样造成既定事实,赵期昌才有与彭黯继续谈判的资格,彭黯也不敢过度赶尽杀绝。

    大房的行为让赵期昌寒心,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彭黯作为中枢与地方承上启下的重要单位,现在站在大房那边,很可能卡住三房的脖子。故而,极有可能影响他年底前叙升从二品一事。

    三品的武官一抓一大把,而从二品以上就是珍惜货色,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升上去的机会太少了,一旦突破这道障碍,今后就是熬资历,再不济,他也能在二十岁前熬个正二品出来。

    故而天一亮,整个朱高城一片忙碌。

    城北校场,赵氏子弟、从大房那边过来的家生子、佃户子弟上百人聚在一起,人人握紧拳头,可谓是气愤填膺,目光都集中在营门前。

    赵凤祥本就年青火气大,向来因为赵期昌的年纪而不服,赵鼎明那边呼喊一声,赵凤祥是一帮兄弟里蹦跶的最欢的。

    站在营门内侧,仰头看着营门上的陈明理歇斯底里吼着:“你不过区区家奴,还敢收缴小爷的军械老子的刀,是三房叔父授的,想要收缴,让三房叔父亲来”

    营门上走廊里,陈明理双手扶在护栏上,低头环视一众赵家子,冷着脸:“你也别激我,军械是捕倭军的军械,不是你的。人可以走,都把东西一个个的留下。若真有种,别朝本官叽歪,拔出刀,杀出去算你娃有本事”

    赵凤祥手按向刀柄,当即被一帮兄弟拉住,咬牙眦目喘着大气,挣扎着看着冷脸微笑的陈明理,陈明理的两侧都是张弓弓手,营门外,隔着栅栏就是一圈铳手。

    新拨付过来的火铳临时拨付陈明理部使用,一杆杆火铳插入栅栏隙缝,瞄着营中赵家子弟,铳手不断挪移着火绳,使得火星始终悬在药锅上,方便随时击发。

    隔着营门,营门外赶来不久的赵财也急的团团转,仰头道:“陈把总终究是自家兄弟,不就是几把刀么这些后生喜欢,带去也无妨什么,这又是何苦再说了,他日也有相见的时日,留一份情面也是好的呀”

    陈明理扭头看一眼赵财,轻呼一口气,眉宇愤色,道:“管家,此事管家还不是不要趟进来为好。不说旁的,这事小陈我看不过去”

    赵财对陈明理点着头,隔着门对里面呼喊:“都一个个想死不成只想着自家,哪个曾念了我家老爷的恩情休说是陈把总要缴械,让老奴来,必让你们一个个的光着屁股回登州城”

    他的意思很简单,让里面这帮人识趣些。毕竟赵期昌的脾性赵财很了解,是那种决定了就死不悔改的性格。都已经下达缴械军令,断然再无回返、讨论的余地。

    赵家眼前内部的分裂,让赵财这样的老人最为痛心疾首,指着里面一帮赵家子骂道:“也别怪我三房不讲情面,也不看看自家个儿做下的事情你们不要脸,不怕外人笑话,老奴我还脸臊一个个的都不要脸了,现在却讲起脸面来,这是哪门子道理啊”

    有招远矿监杨奉恩这个便宜师兄在那边,赵期昌这边真的不缺铁,也不缺好铁

    大明的军队不是兵甲不行,这东西眼前不摊钱,军队最值钱的就三样,第一是火器,其次是盔甲,第三是马匹。其次才是消耗的钱粮,最最后才是人力成本。

    军队战力跟不上不是没有好铁打造兵器,而是资源用不到地方去,又普遍不管军士死活,让你跑得快还不给一口草吃,这种待遇谁能有高士气去拼命

    所以赵期昌要没收离营军士的军械,不是贪图几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