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小刁民-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接单子。谁给的价钱低,只要活好,那就把单子给谁。”

    张茂这才点头,如果不是丈人身份压着,赵期昌硬要改,没人能压得住。李家那头彻底缩了,王家又以赵家马首是瞻,田家、张家、刘家三家合力此时也就与赵期昌打平手。算上王家、赵鼎明、朱应奎以及卫里其他想要加入五家联合的家族

    只要赵期昌愿意,就能裹挟卫里绝大多数家族,将五家联合这个体系冲溃,然后重组新的体系,因为赵期昌已经有这个实力了。

    赵期昌继续说:“而我捕倭军已达到一个极盛,所以今后捕倭军做事不能以省钱、吃独食为目标,要学会花钱。各类军中所需的物资,都可以向各家、城里士绅各家下单子,给他们分润一点好处。如此,军民一家亲,我捕倭军也就安稳了。”

    看着张茂,赵期昌缓缓道:“丈人,城东开荒后,各家手里不缺钱了。捕倭军是登州卫子弟兵,也该是登州子弟兵。若是可以,小婿更喜欢让人称呼我部为登莱子弟兵。眼前战事多限于登莱,今后因我捕倭军性质,也多会在登莱,是跑不出山东的。若我捕倭军军纪森严之名贯彻山东,那很多事情我捕倭军出马,必将得道多助。”

    “能打胜仗,才是捕倭军存在、扩建的根基所在,也是我各家家业安稳的护身刀剑。故而,该花钱的时候就不能省。”

    他看着街上各处军士,有些军士凑钱一起吃喝一顿好的,醉醺醺勾肩搭背嬉闹见了他二人又摇摇晃晃站成一排行了个军礼才错身离开。

    环视一圈各处,目光内军士的喜悦之情让赵期昌露笑:“丈人,这才是小婿掏钱让弟兄们来潍县潇洒一日的用意。弟兄们能花大钱,自己心里畅快,赚了钱的城里人自然也会高看弟兄们一眼。而小婿花了钱,弟兄们也不会做那白吃白喝之事,自然买卖公平的名声就传出去了。若今后我捕倭军来潍县,你说城中士绅如何看我捕倭军”

    “整个登莱两府才多少县城弟兄们都跑一边,吃喝一顿,你说我捕倭军名声该是如何估计,登莱各处都会以为我捕倭军是能挣钱的地方,今后各家招募家丁也就简单了。”

    张茂听着似是而非云里雾里,可心里还是有些不以为然,可今日全军弟兄入城消遣,不好说什么,只是点点头不再言语。
………………………………

第一百八十章 分配三三制

    第一百八十章 分配三三制

    十二日,省里正式来人,是一位按察使司五品佥事,带来了二百匹不算驽马又不算良马的马匹,还都是没有经过训练的马。 同时还有对登州卫捕倭军出军的补偿,一千五百捕倭军,免去三千石税租份额。即今年登州卫往上面缴粮时,可以内部划走三千石。

    然后这位拉着两车盐腌制后的奸细首级,一百四十六人的奸细队伍返回历城。至于买卖军功一事,山东各处没人愿意买。因为各处都在清查奸细,再没本事的也能砍掉一些来历不明,又无人担保的外地人做军功,自然也是不缺的。

    而且大明的首级军功制度也有差别,乱民首级最不值钱,奸细也非武装叛军,首级也不值钱。最值钱的首级多是外虏,比如鞑子、番子、倭寇。总之哪一类敌人能打,对方的首级军功就值钱。

    半月时间挣三千石、二百匹马,已经不亏了。即墨三营、各卫能挣多少与赵期昌没关系,哪怕赵鼎明在管理即墨三营也与他赵家没关系。

    登州卫才是根本,即墨三营是各卫联合组建的军队,太过杂乱,而且军士、军官调动频繁,邀买军心根本不划算。

    白浪河畔临时马圈中,一匹匹送来的马被按倒在地上,善于养马的军士掰开马口检查牙齿,又认真检查马匹骨骼、皮毛。

    善于养马的田启业看着圈中马匹,脸色说不上好,驽马和肉马差不多价钱。要知道一头肉驴子也就二三两,而耐远行的驴子能翻三四倍的价格。

    说白了,驽马不值钱也容易购买,只要花钱卫里就能采买不少。真正珍贵的是良马,训练的好就能成战马,而已训练好的战马最少也在二十两左右。

    田启业负责交接马匹,心中也有大概,道:“马场那边出了二百一十匹马,运抵交接时是二百零三匹,各处也算是给面子了。这批马多在两岁,稍大者三岁,公马居多有一百六十匹,也都没有阉割。”

    眨着眼睛,田启业道:“还需调教,部分马匹再过两年才能看清资质。而公马,也需一一阉割,会有一些损失。”

    张茂看一眼赵期昌,便说:“各处如何分,也都议议。议好后,明日就撤军。”

    没人开口接话,赵期昌皱着眉:“如此多公马,那边不厚道。这样吧,所有马匹以五十匹一轮,五匹一队,我等抓阄决定。其中,中军、左军、右军抓三枚,多出的一队马归入卫衙门,留作衙门公用。”

    毫无疑问,这批马送过来是给登州卫用作公事的官马,到底落到谁手里,调派马匹的省里,出马的牧场,都是明白的。

    王文泽点头:“如此也好,取纸笔来。”

    很快,一一检查后的马匹将有病疾的,健康不良的,骨架过小的马匹选出二十三匹直接留作卫里公用官马,余下一百八十匹马分作四轮,每轮九队四十五匹。

    赵期昌什么意思都没表示,下面人就依着他的意思做出了最符合捕倭军利益的选择,只能说一家家穷怕了,拐弯抹角挖公家墙角的本事练到了骨子里。

    他也懒得追究什么,这是符合捕倭军各家利益,不符合卫里的利益。他纵是质问,下面人也能掷地有声的回答这么做简略,反正给卫里也有了表示,都是二十三匹马罢了。

    就算按着他原来的法子强来,分配后各家还会想法子将质量不行的马匹偷偷调换。反正周围又没有戚继光那样一心为卫里考虑的人,在座的彼此都是一条船上的人。

    勇字盔里投入九枚纸团,众人看向赵期昌,赵期昌道:“长者先。”

    张茂笑吟吟上前,左右看着道:“有道是谋事于人成事在天,今番可容不得人谋,可谓富贵在天,谁先谁后并无区别。”

    王文泽听了上前一步挽袖子,嘿嘿笑着:“既然如此说,那某家可就先了”

    张茂斜眼一瞥:“不过凡事都有规矩,我家贤婿孝敬,那老朽可就却之不恭了。”

    伸手,摸出三枚纸团展开,一旁庆童见了高声喊:“右军,领二、四、七队”

    随后赵期昌示意,王文泽上前也随手抓出三枚纸团,所部左军上前牵走十五匹马,余下的十五匹马也被牵到中军军官序列,一帮人围着打量,人人都想要母马,对公马不怎么喜欢。

    马匹眨眼间分割完毕,当即差人在马臀上烫印,这批马已经有了四个字,分别是出产地益都,以及等次下上,现在要烫的是登左、登右、登中等隶属单位名字,然后还要烫印编号,方便备案。

    当然,这是官马是不能明目张胆当私马用的,在备案记录时会将这些官马以委托饲养为名,托付给各家。

    这只是初步分赃,各军内部还要瓜分,赵期昌却不需要再分了,他的中军五百捕倭军编制名额都是他赵家的,这批马自然也都是赵家的。

    回军营的路上,五个人聚在一起边走边聊,开始瓜分三千石新粮归属。作为主将,职位最高者,赵期昌道:“每名军士五斗,伍长六斗,什长八斗,总旗队官一石。各哨官两石,把总五石。擒杀奸细一人者,奖励三斗。受伤弟兄另发放二斗,马队军士再加一斗,计算一下,大概多少”

    跟在他身后的白庆丰从背后书箱里找到算盘,李羡则找出全军花名册开始念:“全军把总八人、哨官十五人、队官三十人、什长一百五十人、伍长三百人,军士一千有二十四人。”

    说着翻了几页找到资料继续念:“马队军士一共是五百八十二人,前后各处受伤弟兄一百三十二,无有阵亡、重伤致残者。”

    在白庆丰急促清脆算盘拨打声中,李羡翻到军功一项,道:“全军擒杀奸细有二百六十八人。”

    清脆急促的算盘拨打声停下,一帮人望过来,白庆丰笑的谦虚:“学生若无算错,总需九百八十七石整。”

    赵期昌点头:“另取十三石,拨付于家中生计困难者。”

    随后他看向张茂:“丈人,捕倭军若要长远发展,我等将与军士定下规矩。此战收获马匹是官用,就不计入捕倭军收获。这三千石粮食,依小婿的意思不若形成定制,三分之一归军士所有,三分之一归我等各家,另余下的三分之一充作捕倭军发展所用。如采购药材、军服、修补军械等等。如此,今后换了新的道员,我等也好向其交代。若账目不轻,来者又不善,我捕倭军必然被动。”

    张茂沉吟思考,赵期昌继续说:“只要我捕倭军帐幕清晰,按着规矩做事,这钱花也花在各家军士手中,而不是让人抓住尾巴,又不得不掏钱买平安。”

    张茂狐疑看一眼白庆丰,总觉得这个年轻人算账的本事绝了,有些不可思议。怀疑赵期昌早有这种心思,之前对军士的赏赐也是早有计较,否则怎么可能偏偏如此的巧合,就在千石以下打转转

    王文泽看一眼刘文清、田启业,嘿嘿一笑:“依我看,此事可行。若无朱道员在上头罩着,诸位抠心问问,我等各家岂能有今日风光若依某家意思,不若从公用款项中挤出二百石,买几副金玉饰品,送到朱道员那里表表心思。毕竟,我等各家仰仗朱道员多矣。”

    他看来赵期昌太过在意张家的看法,若不是张家还有个游击将军,若不是张茂眼睛好使唤早早订了亲,今日张家就不会有卫里第二的地位。

    如今卫里实力排序,最强赵家,其次张家,再次王家,然后才是田家、刘家、李家,一字排下去,于家在王文泽看来已不入前十之列。

    若没有走出去发展的心思,祖祖辈辈勾心斗角求的不就是家族在卫里的排名么反正,王文泽是觉得自家运气极好,跟着大赚。从以前排序十几,一步登上去成为第三。

    至于争夺第一,他没这个心思,武职上太难,文职上更难;且作为世代姻亲,他有这个心,下面的王家子弟也没这个意。何况连世代姻亲的台都拆,今后谁敢信王家而第二,就有了寻思的地步。

    赵期昌摇头:“表兄这话看轻了师尊,年底师尊将会升调北京。不若到时全军集结,送师尊出境,如此师尊到了京里,说话也有份量,这面子、里子也都就有了。若是送钱粮,会坏了彼此前程。”

    军中瓜分战利品是自古以来的规矩,皇帝都不会说什么。这是指挥者与参与者的蛋糕,在北曲山时朱应奎可以名正言顺依着规矩参与瓜分,那种时候都没要,现在更不会要。

    何况,就算要行贿,也没必要当众议论

    张茂听着这表兄弟一言一语,似乎根本没有自己发言的余地,又见田家、刘家主事人就带了眼睛、耳朵过来,也不愿意拆女婿的台让人看笑话,就说:“就依三郎。”

    见张茂神情不畅,赵期昌也只能说一声抱歉。捕倭军是一个台阶,眼前最适合他的台阶。经营好这个台阶,他才能跳到下一个更高的台阶上。

    只有定下规矩,才不会在他离开后导致捕倭军被各家吃垮。这是他的退路,将来从上面的台阶上跌下来,有捕倭军做缓冲,他也不会跌的太惨。

    一切,为的只是更好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实际上的三三分配制,只要他在捕倭军掌事,有和没有基本上没区别,历次缴获他都是如此分配的。但只有形成内部认可的规矩,那军士人人心里就有底了,士气不会过于糟糕,各家也不会在瓜分缴获时过于贪婪进而丢失军心。

    没错,捕倭军军士是各家子弟,可这些子弟也有家庭、生计要考虑。你不为这些人考虑,他们又凭什么给你卖命就凭你是族长、家中掌事人

    这是大明朝的天下,不是宗族门阀的天下,对待子弟兵就要像个样子。
………………………………

第一百八十章 分配三三制

    第一百八十章 分配三三制

    十二日,省里正式来人,是一位按察使司五品佥事,带来了二百匹不算驽马又不算良马的马匹,还都是没有经过训练的马。 同时还有对登州卫捕倭军出军的补偿,一千五百捕倭军,免去三千石税租份额。即今年登州卫往上面缴粮时,可以内部划走三千石。

    然后这位拉着两车盐腌制后的奸细首级,一百四十六人的奸细队伍返回历城。至于买卖军功一事,山东各处没人愿意买。因为各处都在清查奸细,再没本事的也能砍掉一些来历不明,又无人担保的外地人做军功,自然也是不缺的。

    而且大明的首级军功制度也有差别,乱民首级最不值钱,奸细也非武装叛军,首级也不值钱。最值钱的首级多是外虏,比如鞑子、番子、倭寇。总之哪一类敌人能打,对方的首级军功就值钱。

    半月时间挣三千石、二百匹马,已经不亏了。即墨三营、各卫能挣多少与赵期昌没关系,哪怕赵鼎明在管理即墨三营也与他赵家没关系。

    登州卫才是根本,即墨三营是各卫联合组建的军队,太过杂乱,而且军士、军官调动频繁,邀买军心根本不划算。

    白浪河畔临时马圈中,一匹匹送来的马被按倒在地上,善于养马的军士掰开马口检查牙齿,又认真检查马匹骨骼、皮毛。

    善于养马的田启业看着圈中马匹,脸色说不上好,驽马和肉马差不多价钱。要知道一头肉驴子也就二三两,而耐远行的驴子能翻三四倍的价格。

    说白了,驽马不值钱也容易购买,只要花钱卫里就能采买不少。真正珍贵的是良马,训练的好就能成战马,而已训练好的战马最少也在二十两左右。

    田启业负责交接马匹,心中也有大概,道:“马场那边出了二百一十匹马,运抵交接时是二百零三匹,各处也算是给面子了。这批马多在两岁,稍大者三岁,公马居多有一百六十匹,也都没有阉割。”

    眨着眼睛,田启业道:“还需调教,部分马匹再过两年才能看清资质。而公马,也需一一阉割,会有一些损失。”

    张茂看一眼赵期昌,便说:“各处如何分,也都议议。议好后,明日就撤军。”

    没人开口接话,赵期昌皱着眉:“如此多公马,那边不厚道。这样吧,所有马匹以五十匹一轮,五匹一队,我等抓阄决定。其中,中军、左军、右军抓三枚,多出的一队马归入卫衙门,留作衙门公用。”

    毫无疑问,这批马送过来是给登州卫用作公事的官马,到底落到谁手里,调派马匹的省里,出马的牧场,都是明白的。

    王文泽点头:“如此也好,取纸笔来。”

    很快,一一检查后的马匹将有病疾的,健康不良的,骨架过小的马匹选出二十三匹直接留作卫里公用官马,余下一百八十匹马分作四轮,每轮九队四十五匹。

    赵期昌什么意思都没表示,下面人就依着他的意思做出了最符合捕倭军利益的选择,只能说一家家穷怕了,拐弯抹角挖公家墙角的本事练到了骨子里。

    他也懒得追究什么,这是符合捕倭军各家利益,不符合卫里的利益。他纵是质问,下面人也能掷地有声的回答这么做简略,反正给卫里也有了表示,都是二十三匹马罢了。

    就算按着他原来的法子强来,分配后各家还会想法子将质量不行的马匹偷偷调换。反正周围又没有戚继光那样一心为卫里考虑的人,在座的彼此都是一条船上的人。

    勇字盔里投入九枚纸团,众人看向赵期昌,赵期昌道:“长者先。”

    张茂笑吟吟上前,左右看着道:“有道是谋事于人成事在天,今番可容不得人谋,可谓富贵在天,谁先谁后并无区别。”

    王文泽听了上前一步挽袖子,嘿嘿笑着:“既然如此说,那某家可就先了”

    张茂斜眼一瞥:“不过凡事都有规矩,我家贤婿孝敬,那老朽可就却之不恭了。”

    伸手,摸出三枚纸团展开,一旁庆童见了高声喊:“右军,领二、四、七队”

    随后赵期昌示意,王文泽上前也随手抓出三枚纸团,所部左军上前牵走十五匹马,余下的十五匹马也被牵到中军军官序列,一帮人围着打量,人人都想要母马,对公马不怎么喜欢。

    马匹眨眼间分割完毕,当即差人在马臀上烫印,这批马已经有了四个字,分别是出产地益都,以及等次下上,现在要烫的是登左、登右、登中等隶属单位名字,然后还要烫印编号,方便备案。

    当然,这是官马是不能明目张胆当私马用的,在备案记录时会将这些官马以委托饲养为名,托付给各家。

    这只是初步分赃,各军内部还要瓜分,赵期昌却不需要再分了,他的中军五百捕倭军编制名额都是他赵家的,这批马自然也都是赵家的。

    回军营的路上,五个人聚在一起边走边聊,开始瓜分三千石新粮归属。作为主将,职位最高者,赵期昌道:“每名军士五斗,伍长六斗,什长八斗,总旗队官一石。各哨官两石,把总五石。擒杀奸细一人者,奖励三斗。受伤弟兄另发放二斗,马队军士再加一斗,计算一下,大概多少”

    跟在他身后的白庆丰从背后书箱里找到算盘,李羡则找出全军花名册开始念:“全军把总八人、哨官十五人、队官三十人、什长一百五十人、伍长三百人,军士一千有二十四人。”

    说着翻了几页找到资料继续念:“马队军士一共是五百八十二人,前后各处受伤弟兄一百三十二,无有阵亡、重伤致残者。”

    在白庆丰急促清脆算盘拨打声中,李羡翻到军功一项,道:“全军擒杀奸细有二百六十八人。”

    清脆急促的算盘拨打声停下,一帮人望过来,白庆丰笑的谦虚:“学生若无算错,总需九百八十七石整。”

    赵期昌点头:“另取十三石,拨付于家中生计困难者。”

    随后他看向张茂:“丈人,捕倭军若要长远发展,我等将与军士定下规矩。此战收获马匹是官用,就不计入捕倭军收获。这三千石粮食,依小婿的意思不若形成定制,三分之一归军士所有,三分之一归我等各家,另余下的三分之一充作捕倭军发展所用。如采购药材、军服、修补军械等等。如此,今后换了新的道员,我等也好向其交代。若账目不轻,来者又不善,我捕倭军必然被动。”

    张茂沉吟思考,赵期昌继续说:“只要我捕倭军帐幕清晰,按着规矩做事,这钱花也花在各家军士手中,而不是让人抓住尾巴,又不得不掏钱买平安。”

    张茂狐疑看一眼白庆丰,总觉得这个年轻人算账的本事绝了,有些不可思议。怀疑赵期昌早有这种心思,之前对军士的赏赐也是早有计较,否则怎么可能偏偏如此的巧合,就在千石以下打转转

    王文泽看一眼刘文清、田启业,嘿嘿一笑:“依我看,此事可行。若无朱道员在上头罩着,诸位抠心问问,我等各家岂能有今日风光若依某家意思,不若从公用款项中挤出二百石,买几副金玉饰品,送到朱道员那里表表心思。毕竟,我等各家仰仗朱道员多矣。”

    他看来赵期昌太过在意张家的看法,若不是张家还有个游击将军,若不是张茂眼睛好使唤早早订了亲,今日张家就不会有卫里第二的地位。

    如今卫里实力排序,最强赵家,其次张家,再次王家,然后才是田家、刘家、李家,一字排下去,于家在王文泽看来已不入前十之列。

    若没有走出去发展的心思,祖祖辈辈勾心斗角求的不就是家族在卫里的排名么反正,王文泽是觉得自家运气极好,跟着大赚。从以前排序十几,一步登上去成为第三。

    至于争夺第一,他没这个心思,武职上太难,文职上更难;且作为世代姻亲,他有这个心,下面的王家子弟也没这个意。何况连世代姻亲的台都拆,今后谁敢信王家而第二,就有了寻思的地步。

    赵期昌摇头:“表兄这话看轻了师尊,年底师尊将会升调北京。不若到时全军集结,送师尊出境,如此师尊到了京里,说话也有份量,这面子、里子也都就有了。若是送钱粮,会坏了彼此前程。”

    军中瓜分战利品是自古以来的规矩,皇帝都不会说什么。这是指挥者与参与者的蛋糕,在北曲山时朱应奎可以名正言顺依着规矩参与瓜分,那种时候都没要,现在更不会要。

    何况,就算要行贿,也没必要当众议论

    张茂听着这表兄弟一言一语,似乎根本没有自己发言的余地,又见田家、刘家主事人就带了眼睛、耳朵过来,也不愿意拆女婿的台让人看笑话,就说:“就依三郎。”

    见张茂神情不畅,赵期昌也只能说一声抱歉。捕倭军是一个台阶,眼前最适合他的台阶。经营好这个台阶,他才能跳到下一个更高的台阶上。

    只有定下规矩,才不会在他离开后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