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梁武帝的天下大同-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1章 穿越齐国
萧陆一觉醒来,发觉自己躺在一个奇怪的地方。
他看了看周围,这不是古代人的军营吗?
我怎么在这里呢?
我是高中的语文老师今天本来是来野外露营的。
如今,我怎么在军营呢?而且,边上还有盔甲。
莫非我是穿越了?
他突然感到莫名其妙的头疼了。
他脑海里出现了一些奇怪的记忆:
“叔达(萧衍字叔达),你今天已经成年了。应该给你娶媳妇了。”萧衍的父亲萧顺之嬉笑道。
萧衍推辞道:“爹爹,我还年轻。不着急。”
“你都十多岁了。不年轻了。应该娶妻了。郗家是咱们齐国的名门望族,他们家的女儿郗徽品貌端正,内外兼修,就连许多王爷想要娶她都没有能够如愿呢。”萧顺之笑道。
萧衍无奈地说:“好吧。”
随后,萧衍与郗徽拜堂成亲了。
萧陆这才明白,自己穿越到了南朝齐国,变成了萧衍。
“萧叔达将军。你可是一个好人啊!”
萧衍一看,一个樵夫走了进来。
萧陆心想:萧叔达,不就是萧衍?那不是梁武帝吗?就是那位笃信佛教的帝王!
我现在在军营,应该还是南朝齐国的将军。
樵夫对萧衍说:“萧叔达将军。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一些柴火,不成敬意。”
萧衍心想:按照《梁书》记载,我打的应该是北魏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是汉化改革的先锋啊!不知道,我能不能见到他!
此时,北魏孝文帝确实是御驾亲征南齐!
野外到处都是北魏军马,兵器林立。
附近的百姓看到北方的索虏,纷纷逃难。
“你们听说了吗?北方魏国已经兵临城下了。三十万大军呢!咱们齐国这几年本来就不太平。皇帝昏庸无道,诛杀了许多功臣。现在,魏国入侵了。咱们是不是要亡国了?”百姓张三哭道。
“快逃吧。亡国有什么。听说魏国的皇帝都尊重汉人。”百姓李四笑道。
北魏孝文帝看着远处的齐国军队,低声说:“你们觉得南朝的军队可以打得过咱们大魏国吗?”
“当然了啊!咱们大魏国铁骑天下无敌!”元勰笑道。
“咱们魏太武帝马踏柔然,蹂躏刘宋。今日的萧齐国,猛将早就被暴君萧鸾杀光了。因此,没什么可怕的!”孝文帝元宏笑道。
“陛下,臣以为南朝齐国最强大的将军是萧衍。此人是萧鸾的祖弟,但是富有韬略。咱们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啊!”皇叔元澄笑道。
“确实。萧衍是一位悍将。咱们大魏国只要俘虏了他。一定可以统一天下。”孝文帝笑道。
“陛下迁都洛阳也是为了这一天吧?”元澄嬉笑着。
“是啊!中原人的衣冠早就在晋朝就南渡建康城了。南朝一直认为咱们大魏国是索虏。朕就是希望有一天:地无非南北,人无非夷夏。”孝文帝不禁变得慷慨激昂起来。
与此同时,萧衍的书童陈庆之也走进了齐国军营。
陈庆之此时十四岁,仪表堂堂,看起来是一个白面书生。
他看到萧衍以后,觉得有些反常。
他心想:主人怎么不戴衣冠,而且不束发。他的发型怎么像柔然一样乱糟糟的?莫非主人是压力太大了?
萧衍此时玉树临风,看起来三十多岁。
他肌肤白皙,眉宇间透着一股书生意气!
“主公,你的发型怎么如此奇怪呢?你是不是遇到什么世外高人啊?你一向敬佩那些会法术的世外高人。”书童陈庆之笑道。
萧衍回答:“没有。最近太累了。”
然而,陈庆之走出军营以后,樵夫却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大人,这个人,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披头散发,没有衣冠。一看就是北方胡人,我实在怀疑他是北方柔然人派来的奸细!”樵夫继续说。
“胡说,樵夫。他就是咱们的主帅,雍州刺史萧衍萧大人。”陈庆之怒斥道。
他心想:樵夫居然把我们主公当成了魏国的奸细。
我怎么觉得这件事有点蹊跷啊?
“你见过真的柔然人吗?你怎么就觉得咱们主公是柔然人呢?难道你觉得咱们主公的行为举止怪诞吗?”萧衍将军笑道。
“大人。我就是觉得他的行为太反常了,说的话,我也听不懂。总觉得他是奸细。可能我没有读过书,我真的看不出来他为什么会这样。”樵夫难过道。
此时,萧衍也走了出来。他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樵夫。
樵夫哭道:“大人恕罪啊!”
陈庆之说:“主人,他竟然说你是柔然人的奸细。怎么惩罚他?”
萧衍继续说:“没事,不知者无罪。没有错。”
樵夫哭道:“谢大人不杀之恩。”
陈庆之不依不饶道:“听到没有,是咱们大人宽恕你的。”
樵夫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
萧衍此时明白:自己就是未来的梁武帝萧衍,现在是雍州刺史。
他看到齐国的旗帜,感觉不太认识。
他心想:都是繁体字,我读书少,完全不认识啊!
“这是什么字?”萧衍指着自己,笑道。
“萧刺史,你是怎么了?失忆了吗?这是齐字。”崔慧景将军笑道。
崔慧景将军是一位儒将,他早年是国子监的学生,后面才投笔从戎的!所以,他看起来皮肤白皙,姿容秀美,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大帅哥!
金灿灿的盔甲仍然掩饰不住他的文韬武略!
萧衍身穿五颜六色的衣服,头发都是乱糟糟的,完全是一副夷狄的打扮。
陈庆之见了,心想:主公是不是大魏国的奸细呢?难道魏国奸细假扮萧刺史了?
萧衍心想:再问下去,我会不会露馅呢?我不太认识繁体字,现在完全是一个文盲。要是被他们发现,我不是萧衍。可就麻烦了。
陈庆之心想:主公是不是失忆了?我怎么觉得今天主公看起来不太正常?
莫非他是因为前线压力太大,所以精神紧张了?否则,又怎么会这样呢?
崔慧景将军始终还是对眼前的萧衍表示怀疑。
他心想:萧衍再怎么失忆,不至于连齐字都不认识了吧?
莫非他不是萧衍,是哪个人假扮的吗?
………………………………
第2章 对决北魏孝文帝
翌日,崔慧景开始怀疑萧衍了。
他觉得此番萧衍奇装异服的,完全不对劲。
他找来了萧衍的书童陈庆之。
“崔将军,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吗?”陈庆之诧异道。
“陈庆之,你最近有没有发觉:你的主人萧叔达(萧衍字叔达)有点问题。居然变得目不识丁了。”崔慧景问道。
“我觉得主人只不过是压力太大了。没有什么其他原因。”陈庆之笑道。
崔慧景却说:“不对。我觉得他是出问题了。甚至有可能,萧衍是假的。萧衍完全没有当初的温文尔雅。可能是魏国或者柔然那边的人冒充的。”
陈庆之心想:不可能的。我跟随主公几年了。主公是什么样子,我心里最清楚了。
主公本来就是一个比较随和的人。他不可能是假冒的。
他或许是最近精神压力太大了。
崔慧景心想:陈庆之分明是在袒护萧衍。依我看,萧衍就是假的。否则,行为举止为何如此怪诞呢?
萧衍一向是做事非常循规蹈矩的。
除非不是他。
此时,军帐外边,齐国的士兵正在严阵以待。
齐国的士兵们拿着长枪屹立在那里。
战马在丛林里头嘶鸣着。
远处早已经是荒无人烟了。
百姓们纷纷收拾行囊开始向南边逃难。
山外已经形成了人流。
百姓张三说:“咱们要快点逃跑。否则,北方的索虏(南朝人对北朝人的称呼,因为北朝的发型独特。)来了。咱们就完了。”
“老哥,你想多了。我听说魏国的皇帝已经进行汉化改革了。如今的魏国俨然就是咱们南朝一样的衣冠。魏国皇帝还下令废除了鲜卑语言,现在魏国的官方语言就是汉语。”百姓李四反驳道。
“这一定是假的。魏国是鲜卑人,怎么可能与咱们汉人和睦相处呢?怕不是魏国皇帝为了夺取咱们南朝的权宜之计吧?”百姓张三质疑道。
“权宜之计吗?魏国皇帝还积极与汉人士族通婚。什么崔家这样的中原世家大族都与魏国朝廷联姻了。如今,魏国的汉人文官地位不要太高。”百姓李四笑道。
“魏国这么好。那么你移民魏国好了。为什么还要逃难呢?”张三讽刺道。
“我不也是在魏国没有亲戚吗?怕被魏国本地人欺负。否则,我也去魏国了。”李四解释道。
“你又不是什么读书人。到了魏国,你也是种地。有什么好处呢?”张三嘲讽道。
“不是的。魏国朝廷给咱们地的。魏国之前战乱很多,土地荒芜。现在需要许多人力。”李四笑道。
“那你去种,好了。”张三不屑一顾道。
与此同时,孝文帝正在军帐里头与太子元恪商议事情!
“恪儿。你可知道,朕为何要实行汉化改革吗?”孝文帝注视着太子元恪,笑眯眯地说。
太子元恪此时仪表堂堂,风度翩翩。
他心想:父皇一直倾心于汉化。他仰慕汉文化,所以一直在尽其所能地学习汉人。之前,皇兄元恂反对汉化,就被父皇给处死了!
“启禀父皇,咱们大魏国汉化改革是为了继承汉朝以来的正统!汉人的文明高出咱们鲜卑人几倍。只有汉化,才能彻底让中原人对咱们效忠!”太子元恪笑道。
“恪儿。朕果然没有看错你啊!你确实是咱们大魏国最合适的储君啊!但是,父皇我对你最不放心的就是:你太善良了。甚至有一些妇人之仁了!”孝文帝面有难色了。
“放心。父皇。儿臣不会太心软的。”元恪笑道。
“恪儿,你是不是与大臣们总是非议咱们大魏国‘子贵母死’的制度啊?”孝文帝笑道。
“是!”元恪变得浑身发抖了。
他以为父皇必定是要怪罪于他了!
“放心。朕没有责备你的意思。只是,这是咱们太武帝的意思。而且,恪儿,你可知道,这个制度是哪位皇帝发明的?”孝文帝笑道。
“父皇,不就是我朝的太武帝吗?难道还能有其他人吗?”太子元恪疑惑道。
“朕早就让你多看看史书了。你就是不听。咱们魏国‘子贵母死’的制度其实是汉武帝发明的。当年,汉武帝为了预防汉昭帝的母亲张婕妤垂帘听政,所以才发明这个制度的。”孝文帝笑道。
元恪顿时目瞪口呆,心想:太可怕了!汉人皇帝居然会发明如此惨无人道的制度!
“怎么样?汉人也不是都是文明的。也有暴虐的一面。朕看南朝齐国就是自相残杀。萧鸾为了夺取皇位,把齐国宗室杀得差不多了。齐国的文臣武将也被他清洗了不少。如今的昏君,怎么可以治理国家呢!咱们大魏国,虽然是外族。但是,也是倾心汉化的。朕希望可以平定天下,你将来就做一个守成之君吧!”孝文帝叹气道。
他心想:其实元恪才智平庸,不是朕最理想的继承人。朕其实觉得元恂更加聪明,可惜他不赞成朕的改革,所以朕不得不赐死他!
总有一天,鲜卑的老贵族们会明白,汉化才能有太平盛世!
孝文帝看着远处的山岭,自言自语道:“白日天光兮无不耀,江左半壁独未照。”
孝文帝心想:我大魏国自从太武帝统一中原以来,秣马厉兵多年。南朝却始终独霸江南。
我元宏励精图治,宵衣旰食多年,终于有了今日的大魏国。
我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实现天下的统一。
然而,孝文帝却还是止不住地咳嗽了起来。
他甚至咳出了血。
他看了看他右手的血丝,心想:朕看来是命不久矣了。朕一定要在死之前,去建康的宫殿坐一坐。
否则,朕死不瞑目。
孝文帝的黑眼圈已经越发的重了。
魏国将士也在军帐外边议论纷纷。
将军高树生说:“如今,陛下进行了改革。咱们鲜卑士兵的地位越来越低了。尤其是咱们六镇。从前六镇都是家里的荣耀。如今,六镇的军队许多是劳改犯了。”
“可不是吗?现在的魏国就重视文化了。咱们这些不认识字的大头兵。如今都没有地位了。”士兵侯标说。
“我听说啊!要是陛下灭亡了齐国。恐怕汉人的地位就更高了。”高树生说。
“放心,陛下灭不了齐国。齐国的雍州刺史萧衍不是等闲之辈。他文武双全。”士兵侯标说。
高树生是怀朔镇人,他有一个两岁的儿子高欢。
侯标是朔方镇人,由于长相一般,还没有娶妻。
………………………………
第3章 汉人习俗:礼不伐丧
此时,北魏的大军在王肃的带领下,杀了过来!
王肃不是鲜卑贵族,而是汉人士族。
他是琅琊王氏,是王羲之的后人。
他的家人被南齐武帝所杀,因此投奔了北魏!
魏国皇帝任命为将军。
此次南下攻打南齐。他是先锋部队统帅!
崔慧景远远看到了王肃,喊道:“原来是故友啊!咱们都是中原的士族。你为何要帮助鲜卑人攻打咱们中原人的国度呢?”
“崔慧景,我现在是魏国人。咱们大魏国当今天子倾心汉化。早就希望一统南北,结束这一百多年的战乱了。”王肃喊道。
“这就是你们魏国皇帝笼络人心的把戏。你们琅琊王氏怎么有你这样的败类呢?”崔慧景骂道。
说完,魏国与齐国的大军就开打了!
魏国的骑兵手持大刀穿梭于齐国方阵里面。
魏国战马嘶鸣着,齐国战马渐渐变得体力不支,奄奄一息了!
激战一直持续到了天黑。
崔慧景的齐国大军死伤大部分,到处都是齐军的尸体。
崔慧景哭道:“我有何颜面去见陛下啊!陛下必定治我的罪!”
其实,他完全可以不用担心。因为,陛下已经快不行了!
此时,齐国皇帝萧鸾已经病入膏肓了。
他在床头,召见了萧懿(萧衍的哥哥),问他:“爱卿,你觉得太子如何?”
“启禀陛下,太子生性顽劣。没有认主的气度。”萧懿哭道。
“那你……觉得……谁比太子优秀呢?”萧鸾说话已经变得支支吾吾了。
他此时已经是满头白发了。皱纹就如同树木的年轮一般明显了!
“江夏王(萧宝玄)天资聪颖。但是,他不是嫡子啊!”萧懿哭道。
“爱卿。朕也知道,自古废长立幼,都是国家动乱的根源啊!”萧鸾歪着嘴,哭道。
“陛下,是啊!太子虽然生性顽劣。但是,不是不能教导的。”萧懿哭道。
“朕希望,你们可以好好辅佐太子。”萧鸾哭道。
萧鸾最后召见了太子萧宝卷。
“卷儿,你不爱读书。所以你的经验还不够。希望你将来要是遇到臣子的叛乱。千万要先发制人啊!千万不要像隆昌皇帝(萧昭业)一样,被大臣所废黜啊!”萧鸾哭道。
萧宝卷哭道:“父皇,儿臣记住了。可是实在是太笨了。完全不懂治国。”
“卷儿,勤能补拙啊。”萧鸾有气无力地说。
话音刚落,他就驾崩了……
萧宝卷哭道:“父皇,你怎么就去了呢?你这一去,咱们大齐的江山托付于何人啊?”
“陛下,现在不是悲痛的时候。魏国的三十万军队还在呢!需要让萧衍打败他们!陛下应该任命萧衍为雍州刺史,让他全力击退魏国的大军!”尚书右仆射萧懿说。
萧宝卷心想:萧懿真是倚老卖老啊!父皇才刚刚驾崩,他就要朕封他的弟弟为刺史!难道,他想要篡位吗?
再说,前线的战况。
崔慧景的大军被北魏全歼,他带了一百多人逃回了大营。
萧衍看到浑身血迹,灰头土脸的崔慧景,骂道:“让你不要率领大军在平原与魏国决战,你不听。现在好了。咱们齐国的精锐都让你给打光了!”
“我知道自己犯了死罪。不过,希望叔达(萧衍字叔达)兄,可以替我在陛下面前求情。放过我的家人!”崔慧景哭道。
“你多虑了。崔将军。陛下已经驾崩了。现在,太子就要即位了。会大赦天下的,所以你没事的。但是,现在咱们需要做的是,打退魏军。要知道,魏军统帅可是魏国皇帝。”萧衍担忧道。
“萧将军。您不必担心,我有办法可以让魏国人退兵!”陈军笑道。那么,他的办法是什么呢?
“陛下,大齐国的皇帝萧鸾已经驾崩了。咱们现在可以趁胜追击了!”皇叔元澄笑道。
“是啊!陛下,现在是进攻齐国的最好时机啊!”刘昶心痛道。
刘昶是南朝宋的宗室子弟。他是宋文帝刘义隆的儿子,南朝宋被萧道成篡夺以后,他投奔了北魏!所以,他非常希望灭亡齐国。
北魏孝文帝笑道:“哈哈哈……看来,如今是天要灭亡齐国啊!”
就在孝文帝还信心满满的时候,王肃前来了,他喊道:“陛下,萧衍派使者前来议和。”
“陛下,直接把使者杀掉就可以了!”刘昶笑道。
“不可。朕是天子,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如今咱们虽然大破齐军,但是也损失惨重。咱们也可以借和谈,拖延时间啊!”孝文帝笑道。
萧衍派出的使者正是陈庆之。
陈庆之此时已经换上了齐国的官服,还束发,带着南朝人特有的衣冠。
他走进了大帐,看到了面前的北魏孝文帝。
面容慈祥,憨态可掬!
陈庆之心想:这就是汉化改革的魏国孝文帝?怎么看起来一点儿没有那种王者的犀利呢?
“你就是萧衍将军的使者陈庆之先生?”孝文帝问道。
“启禀陛下,小人是萧将军的使者陈军。”陈军笑道。
“你是齐国士族吗?朕怎么没有听说过你啊?你不是士族吧?”孝文帝笑道。
“陛下英明。小人不是士族,小人是寒门出身。”陈军回答。
“那真是稀奇了。齐国皇室是兰陵萧氏,那可是汉朝的丞相萧何的后人。齐国能够做使者的都是士族。你一个寒门,却可以作为齐国的使者前来。想必,陈先生一定有过人之处吧!”孝文帝笑道。
“没有。小人平日里就是陪萧将军喝茶聊天的!”陈军笑道。
“这样啊。那么,你们齐国是不是看不起咱们大魏国了?居然派一个出身如此低贱的人来做使者。”孝文帝怒道。
“陛下,息怒。咱们齐国人才济济,所以现在陛下就是杀了我。我也不怕。况且,陛下如今想要趁着咱们齐国大行皇帝的丧期,发兵攻打齐国。你们接见我只是为了拖延时间。”陈军笑道。
“使者的话,真是一针见血啊!”孝文帝笑道。
“但是,咱们齐国不是那么容易灭亡的。若是陛下趁着咱们大行皇帝的丧期进军,只会激起咱们齐国人更大的怒火!”陈庆之笑道。
“你的意思是要朕退兵了?”孝文帝笑道。
“是啊!咱们汉人有句话:‘礼不伐丧’。陛下既然一直倾心汉化,为何要违背汉家的礼数呢?”陈庆之质问道。
………………………………
第4章 昏君萧宝卷的诞生
孝文帝笑道:“朕总算是知道,为何你这是寒门出身,却可以做齐国的特使了。先生确实有经天纬地之才啊!”
陈庆之心想:确实啊!我虽然只有十多岁,但是我也是从小喜欢看古书的人!
“南朝齐国还有能人。朕可以退兵了。”孝文帝笑道。
陈庆之笑道:“陛下能够以苍生为念,小人谢过陛下了!”
陈庆之恭敬地行了一个礼!
他走后,孝文帝对将军们说:“列位将军,你们都看到了。萧衍身边的一个书童都如此贤能。可见齐国实力尚存啊!咱们还是退兵吧!”
“陛下,万万不可啊!若是现在退兵,咱们就前功尽弃了啊!”王昶哭道。
他心想:难道,我刘宋的天下就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吗?
孝文帝继续说:“退兵。朕已经决定了。”
“陛下,难道你的相信了齐国使者的话了吗?”元澄怒道。
“不是,朕觉得如今萧鸾驾崩,萧宝卷即位。朕听说:萧宝卷做太子的时候,就不爱读书,顽劣成性。所以,咱们现在退兵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自己内斗。”孝文帝笑道。
“陛下英明啊!”王昶顿时眼睛放光了。
孝文帝的情报没有错。萧宝卷做了皇帝以后就开始原形毕露了!
萧宝卷还在丧期就开始饮酒作乐了!
“小方子(萧宝卷的贴身宦官),快拿葡萄酒来。”萧宝卷已经喝得醉醺醺的了!
“陛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