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梁武帝的天下大同-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猛将?陛下,杨大眼是咱们魏国的中流砥柱。绝不仅仅是一般的猛将。”高肇说。
“是吗?朕觉得,杨大眼是勇将。但是他却不是一个机智的将军。他真的可以吗?”宣武帝元恪显得有些不放心了。
他心想:杨大眼虽然有万夫不当之勇。但是,他比较缺少智谋。梁国的军队诡计多端,恐怕不是他可以面对的。
“陛下,杨大眼虽然智谋短浅,但是也可以作为副将。主帅可以让元英担任。他作战经验也是非常丰富的。”高肇笑道。
“哎呀。朕怎么把这么一个帅才给忘了呢?他在南朝齐国的时代,就曾经击败过萧衍的哥哥萧懿。他一旦去讨伐梁国,一定可以让萧衍心惊胆战的。”宣武帝元恪笑道。
“不过,陛下,微臣还是觉得杨大眼可以歼灭梁国大军。”高肇说。
“杨大眼在魏国一直都是军中的悍将。他一定可以击败梁国的。”元澄说。
“朕相信他是可以的。不过还是需要元英作为主帅的。他一个人是不行的。”宣武帝元恪说。
“陛下,那么现在就可以决定了吗?”元澄问道。
“可以。元英,杨大眼就算是对付御驾亲征的萧衍也是绰绰有余。但是,朕最害怕的还是萧衍手下的猛将陈庆之。此人温文尔雅,文武双全,膂力过人。若是萧衍派他为主帅。咱们魏国可就有苦头吃了。”宣武帝元恪不禁开始忧心忡忡了起来。
“陛下圣明啊!”元澄与高肇异口同声道。
“你们不要高兴得太早了。若是陈庆之作为主帅。咱们魏国可就很难取胜了。”宣武帝元恪担忧道。
“陛下,放心。微臣在梁国有内应。可以让岛夷萧衍不用这个陈庆之。”元澄胸有成竹道。
“哟?真的吗?朕怎么有些不信呢?陈庆之是萧衍的书童,而且还是萧衍养女婿。这样的人,萧衍怎么可能不相信呢?”宣武帝元恪将信将疑道。
“陛下。你太高估萧衍了。萧衍是一个非常多疑的人。我做了齐国与梁国情报许多年了。萧衍篡夺了萧宝卷的皇位。所以他对臣子从来都不是绝对相信的。而且,他喜欢千里用信件指挥军队。如此一来,击败梁国是非常容易的。哪怕萧衍让陈庆之来,我也可以击败他。陈庆之虽然非常有水平。但是萧衍对他也是留了心眼的。咱们可以离间他们君臣。”元澄笑道。
宣武帝元恪心想:元澄的情报工作做得也是太完美了。若是他一直可以如此的话。朕无忧矣。
“爱卿。你能够这么说。朕非常开心了。”宣武帝元恪笑道。
“陛下。萧衍此人,最大的弱点就是好面子。他可以一味地纵容他的弟弟萧宏,侄子萧正德作奸犯科。所以,咱们可以诈败诱敌。最好把梁国的大军都引诱到中原的腹地,如此一来,咱们就可以歼灭敌人了。”元澄侃侃而谈道。
“想多了吧?元澄。你若是可以击败梁国。朕是相信的。若是你可以歼灭梁国的主力,朕是完全不相信的。你是不是小看萧衍了?萧衍足智多谋,有雄才大略。他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但是,他还不是一个昏君。”宣武帝元恪担忧道。
然而,元澄确实对萧衍非常了解。
不得不说,元澄的情报工作做得是非常好的。
果不其然,萧衍在梁国开始猜忌陈庆之了。
宦官小允子对萧衍说:“陛下。您有没有听说过?最近建康城的街上都传遍了谣言。百姓们都说陈庆之将军上马治军、下马治民,应该做陛下的太子。”
“真的,假的呢?朕怎么不信呢?”萧衍依旧是相信陈庆之的。
宦官小允子却拿出了一个手帕。
萧衍看了看,上面写着:“陈王为天子。”
“这是谁写的?居然有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论呢?”萧衍怒道。
宦官小允子心想:陈庆之啊。我也不希望诬陷你的。可是,我毕竟收了临川王(萧宏)殿下的金银珠宝。正所谓,花人钱财,与人消灾。
所以,我也不得不诬陷你了。你若是因此被陛下所杀。做了鬼也不要找我啊。因为,这是临川王的意思、我也没有办法啊!
“陛下,这可能是有人诬陷陈庆之将军。是不是需要调查一下。奴才怎么也不相信,是陈庆之将军所为的。”宦官小允子说。
萧衍心想:莫非是有人希望拥护陈庆之做皇帝吗??
“就算不是陈庆之自己的意思。相必也一定是陈庆之谣言的人。”萧衍笑道。
“那么,陛下觉得应该怎么做呢?”宦官小允子问道。
………………………………
第253章 宣武帝的重病
“陛下,您为何如此憔悴呢?”太医问道。
他心想:莫非陛下身染重病了?为何形容枯槁?若是如此,咱们大魏国的江山社稷可就岌岌可危了啊!
怎么办呢?
“没有吧!太医。是不是你搞错了呢?”宣武帝元恪不以为然。
他心想:怎么会呢?一定是太医搞错了!朕的龙体康健得很。怎么可能有问题呢?
“陛下,您的龙体确实有大问题了!不是微臣危言耸听,而是陛下自幼体弱多病啊!”太医说。
宣武帝元恪愣了一下,心想:莫非朕就真的不能在有生之年统一天下了吗?
朕就真的要死了吗?
不,朕实在是不想死啊!
朕不想死啊!朕还是要活下去啊!否则,朕实在是不甘心就此失败啊!
失败了,朕也就生不如死了!
“朕真的那么危险吗?太医?真的,假的呢?”宣武帝元恪问道。
他心想:不会吧,朕真的不甘心啊!朕难道就真的要功败垂成了吗?
“陛下,您不必过分忧虑。胡娘娘已经有皇子了!”太医说。
“真的吗?”宣武帝元恪大吃一惊。他心想:朕怎么又有儿子了呢?该不会是做梦吧?朕一直没有子嗣啊!
“陛下,微臣有一件事情,不知道该不该讲!”太医说。
“什么事情呢?”宣武帝元恪问道。
“陛下,其实最近微臣发觉,陛下的汤药里头有加了一种西域的毒药,有绝育功效!”太医说。
“天哪?居然有人心肠如此歹毒,要谋害朕啊!”宣武帝元恪说。
“陛下,这是高贵嫔下的毒!”太医说。
“什么?她居然要毒死朕?朕如此宠爱她。她居然要毒死朕!”宣武帝元恪怒道。
他心想:怎么可以如此呢?妄朕平日里还如此宠爱她!
没想到,她居然要毒害朕。真是最毒妇人心啊!
“陛下,高贵嫔早就包藏祸心了啊!她早就希望陛下有事,然后她可以做太后,立其他的宗亲为皇帝。这样,她就可以垂帘听政了!”太医说。
“不,朕绝对不能容忍这一切的发生!朕不能让她垂帘听政!”宣武帝元恪说。
于是,宣武帝元恪开始让元澄秘密调查高贵嫔了!
“垂帘听政?真的,假的呢?”元澄顿时大吃一惊!
“朕也非常纳闷,高贵嫔怎么会鬼迷心窍的呢?”宣武帝元恪说。
他心想:到底出什么事情了呢?居然要如此了呢?
“会不会是误会呢?微臣始终觉得,就算是毒死了陛下。对高贵嫔也没有任何好处了!”元澄说。
他心想:高贵嫔必定是被人算计了啊!否则,怎么会如此呢?
“朕已经命令其他人去皇宫调查了!”宣武帝元恪说。
“调查了?会不会冤枉好人呢?”元澄担忧道。
他心想:怎么办呢?看来这下子,危险了!高贵嫔娘娘怕是要倒台了啊!
那么,微臣之前和她勾结的事情会不会被查出来呢?
“不会,朕已经让杨大眼调查她了!”宣武帝元恪说。
“杨大眼,逗我呢?他不是被陛下给贬为庶人了吗?怎么还可以查案呢?”元澄疑惑不解道。
他心想:莫非陛下把杨大眼贬为庶人本来就是一个幌子吗?莫非,他是希望露出马脚呢?
“没有啊!朕把他贬为庶人也是为了让高贵嫔露出真面目罢了!”宣武帝元恪说。
元恪想起了从前做太子时候的事情:
此时,北魏的大军在王肃的带领下,杀了过来!
王肃不是鲜卑贵族,而是汉人士族。
他是琅琊王氏,是王羲之的后人。
他的家人被南齐武帝所杀,因此投奔了北魏!
魏国皇帝任命为将军。
此次南下攻打南齐。他是先锋部队统帅!
崔慧景远远看到了王肃,喊道:“原来是故友啊!咱们都是中原的士族。你为何要帮助鲜卑人攻打咱们中原人的国度呢?”
“崔慧景,我现在是魏国人。咱们大魏国当今天子倾心汉化。早就希望一统南北,结束这一百多年的战乱了。”王肃喊道。
“这就是你们魏国皇帝笼络人心的把戏。你们琅琊王氏怎么有你这样的败类呢?”崔慧景骂道。
说完,魏国与齐国的大军就开打了!
魏国的骑兵手持大刀穿梭于齐国方阵里面。
魏国战马嘶鸣着,齐国战马渐渐变得体力不支,奄奄一息了!
激战一直持续到了天黑。
崔慧景的齐国大军死伤大部分,到处都是齐军的尸体。
崔慧景哭道:“我有何颜面去见陛下啊!陛下必定治我的罪!”
其实,他完全可以不用担心。因为,陛下已经快不行了!
此时,齐国皇帝萧鸾已经病入膏肓了。
他在床头,召见了萧懿(萧衍的哥哥),问他:“爱卿,你觉得太子如何?”
“启禀陛下,太子生性顽劣。没有认主的气度。”萧懿哭道。
“那你……觉得……谁比太子优秀呢?”萧鸾说话已经变得支支吾吾了。
他此时已经是满头白发了。皱纹就如同树木的年轮一般明显了!
“江夏王(萧宝玄)天资聪颖。但是,他不是嫡子啊!”萧懿哭道。
“爱卿。朕也知道,自古废长立幼,都是国家动乱的根源啊!”萧鸾歪着嘴,哭道。
“陛下,是啊!太子虽然生性顽劣。但是,不是不能教导的。”萧懿哭道。
“朕希望,你们可以好好辅佐太子。”萧鸾哭道。
萧鸾最后召见了太子萧宝卷。
“卷儿,你不爱读书。所以你的经验还不够。希望你将来要是遇到臣子的叛乱。千万要先发制人啊!千万不要像隆昌皇帝(萧昭业)一样,被大臣所废黜啊!”萧鸾哭道。
萧宝卷哭道:“父皇,儿臣记住了。可是实在是太笨了。完全不懂治国。”
“卷儿,勤能补拙啊。”萧鸾有气无力地说。
话音刚落,他就驾崩了……
萧宝卷哭道:“父皇,你怎么就去了呢?你这一去,咱们大齐的江山托付于何人啊?”
“陛下,现在不是悲痛的时候。魏国的三十万军队还在呢!需要让萧衍打败他们!陛下应该任命萧衍为雍州刺史,让他全力击退魏国的大军!”尚书右仆射萧懿说。
萧宝卷心想:萧懿真是倚老卖老啊!父皇才刚刚驾崩,他就要朕封他的弟弟为刺史!难道,他想要篡位吗?
再说,前线的战况。
崔慧景的大军被北魏全歼,他带了一百多人逃回了大营。
萧衍看到浑身血迹,灰头土脸的崔慧景,骂道:“让你不要率领大军在平原与魏国决战,你不听。现在好了。咱们齐国的精锐都让你给打光了!”
“我知道自己犯了死罪。不过,希望叔达(萧衍字叔达)兄,可以替我在陛下面前求情。放过我的家人!”崔慧景哭道。
“你多虑了。崔将军。陛下已经驾崩了。现在,太子就要即位了。会大赦天下的,所以你没事的。但是,现在咱们需要做的是,打退魏军。要知道,魏军统帅可是魏国皇帝。”萧衍担忧道。百;镀;一;下;“;梁武帝的天下大同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
第254章 萧衍的北伐计划
宦官小林子于是前往高贵嫔的寝宫搜查了!
“大总管大人有何贵干呢?”高贵嫔问道!
“没有啊!奴才就是奉陛下的口谕前来搜查!”宦官小林子理直气壮地说。
他心想:高贵嫔算什么东西呢?她就是倒台了!奴才不嘘他!
“是吗?你恐怕是假传圣旨吧?本宫贵为一国贵嫔,怎么可以让你随便搜查呢?”高贵嫔怒怼道。
她心想:怎么办呢?
若是,本宫毒害陛下的事情被发觉了,本宫恐怕命不久矣了啊!
她的右手手心不禁捏了一把汗!
宦官小林子看到她慌慌张张的神色,心想:高贵嫔娘娘如此忧虑,看来心中有鬼啊!
他喊道:“今天,奴才必须搜查你娘娘你的寝宫了!”
“什么?必须搜查?你有何资格呢?”高贵嫔吼道!
然而,宦官小林子丝毫不理会高贵嫔的态度,依旧闯了进去……
小林子在后院挖出了几个布娃娃……
“这是什么?高贵嫔娘娘啊?诅咒陛下的布娃娃?你该当何罪呢?”小林子问道。
他心想:好啊!这一次,我算是立功了啊!
高贵嫔吓得脸色苍白,哭道:“大总管大人饶命啊!大总管大人饶命啊!不行啊!臣妾也是一时糊涂啊!”
“一时糊涂,你就诅咒陛下吗?”宦官小林子吼道!
他心想:哈哈!这一次,我算是立功了!一定可以除掉高贵嫔了!胡充华娘娘会好好嘉奖奴才的!
奴才又可以再娶三房小妾(注:古代的宦官也有妻妾!)了!
宦官小林子身后的三个小宦官随即制服了高贵嫔。
高贵嫔声嘶力竭地喊道:“不,本宫是冤枉的,本宫是冤枉的……”
然后宦官们还是用绳子把她绑了起来。
宦官小林子随即去了太清宫禀告宣武帝元恪。
“陛下,后宫高贵嫔的寝宫内发现了布娃娃,上面写着陛下的名讳。还有针扎着。”宦官小林子说。
他心想:这一回高贵嫔娘娘怕是在劫难逃了啊!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什么?高贵嫔居然如此胆大妄为?朕真是没有想到啊!”宣武帝元恪怒道!
他心想:看来她真的是要毒死朕啊!
“陛下,高贵嫔娘娘应该如何处置呢?”宦官小林子问道。
“这个简单啊!削发为尼吧!”宣武帝元恪说。
从此以后,高贵嫔再也没有回到皇宫。
“陛下,您为何不处死娘娘呢?”宦官小林子问道。
“不是。朕还是对她有感情的。所以不希望除掉她!”宣武帝元恪哭道。
“那么,陛下。如今于皇后和高贵嫔娘娘都被废黜了。以后,后宫的事情应该交给谁来打理呢?”宦官小林子问道。
“胡充华!她也为朕生了儿子。朕希望立她的儿子为太子。”宣武帝元恪说。
“儿子?陛下,按照咱们大魏国的祖制,子贵母死。若是立了太子。胡充华娘娘可就要死了!”宦官小林子说。
“没有关系,朕可以废黜祖制!立即宣胡充华觐见。”宣武帝元恪说。
他心想:朕命不久矣。需要把儿子托付给胡充华,还有元澄了!
否则,如今梁国对咱们虎视眈眈。那么,咱们魏国的江山社稷可就危险了!
“好的!陛下,奴才这就去宣!”宦官小林子说。
胡充华来了以后,跪道:“陛下啊。您召见臣妾,所为何事呢?”
“没有什么事情。就是希望立您的儿子为太子。”宣武帝元恪说。
胡充华吓得一把瘫倒在了地上,说:“臣妾虽然怀了六甲,但是还不知道是男是女啊!再说了,臣妾愿意一死!”
“没事,朕没有说让你死啊!”宣武帝元恪说。
“子贵母死,陛下,若是您要立诩儿为太子。臣妾甘愿去死!”胡充华说。
“去死?不至于吧?朕可以让你活着!”宣武帝元恪说。
“陛下,这可是祖宗成法啊!怎么可以这样呢?”胡充华哭道。
“不,朕说可以就可以!”宣武帝元恪说。
“可以?不行的。若是如此,咱们魏国可就大乱了啊!”胡充华说。
“可以!”宣武帝元恪说。
几天以后,宣武帝元恪召集大臣,提成了废黜子贵母死制度的提案。
大臣们纷纷喊道:“咱们大魏国道武帝制定了这个制度就是为了防止后宫专权。如今,后宫的威胁还在。怎么可以废黜呢?”
“不。子贵母死,有悖于人伦。不能继续下去了!”宣武帝元恪说。
“陛下,王者怎么可以拘泥于小信呢?咱们要治理天下,万万不能如此啊!”元澄说。
“难道让朕赐死胡充华吗?”宣武帝元恪哭道。
他心想:朕相信胡充华是不会危害咱们大魏国的江山社稷的!一定不会的!
“陛下若是为了咱们大魏国的江山社稷着想,就需要赐死胡充华!”元澄说。
“赐死胡充华?为什么呢?你与她有恩怨吗?”宣武帝元恪骂道。
“若是她还活着,咱们魏国的江山社稷可就不稳了!”元澄说。
“不会的。朕相信,胡充华会辅佐朕的儿子成就霸业,甚至一统天下的!”宣武帝元恪说。
“陛下,微臣不能再说什么了!”元澄说。
公元515年,宣武帝元恪病逝。太子元诩继位。
胡太后垂帘听政。
元澄对大臣们说:“这下子,我可就危险了。之前,我劝说先帝废黜胡太后。如今,胡太后垂帘听政。我恐怕命不久矣了!”
“未必啊!元大人是领袖啊!”杨大眼说。
“反正就看命了啊!”元澄说。
再说,梁国那边的事情。此时,萧衍也已经在位十三年了。太子萧统也长大了!
“萧宏,如今,太子也已经十三了。咱们梁国也需要制定北伐的计划了!”萧衍说。
“北伐?现在真的可以吗?皇兄。”萧宏问道。
“可以。北伐可以!”萧衍说。
“皇兄,如今魏国的宣武帝虽然驾崩了。但是,新即位的元诩还年幼,朝政由胡太后把持。胡太后可以击败于太妃和高太妃,就说明她不是等闲之辈啊!”萧宏说。
“等闲之辈?想多了吧?胡太后竟然可以除掉那么多对手,就说明她是一个强势的女人!”萧衍说。。
“陛下,所以呢!咱们不能贸然北伐啊!”萧宏说。
“不,如今胡太后垂帘听政。魏国的文臣武将颇有微词,正是咱们北伐的大好时机!”萧衍说。
………………………………
第255章 胡太后大兴佛教
“娘娘,如今咱们魏国民殷国富,实在是应该大兴佛教,普度众生啊!”白马寺主持说。
“是啊!咱们魏国本来就是中原正统,理应大兴佛教!”胡太后说。
接下来的日子里,魏国的土地上到处是修建寺庙的人!
“你们听说了吗?最近胡太后娘娘信佛,她已经下令全国修建寺庙了!咱们做寺庙投资吧?一定可以赚钱的?”李大爷说。
“风险太高了啊!”潘大爷说。
“不怕,有官府扶持!如今,民间卖佛具用品的人都发了。何必的王小二,去年还和我一起种地的。今年,他都做掌柜了!人家家里都盖了三层楼。”李大爷说。
“这样啊!佛教用品如此赚钱啊!”潘大爷说。
“本来就是啊!如今朝廷大力支持佛教事业。这是发财的好机会啊!”李大爷说。
“没想到如今佛教居然如此火热了!我听说南方的佛教也不错!”潘大爷说。
“咱们如果从魏国偷渡,运送一批佛教用品,一定可以赚大钱。”李大爷说。
“这不是违法的吗?”潘大爷说。
“富贵险中求。违法才赚钱啊!”李大爷说。
“可是,这是走私啊!抓到要杀头的啊?”潘大爷说。
“杀头,那算什么啊?我听说魏国还有人走私兵器到梁国呢!”李大爷说。
“那可是灭九族的大罪啊!居然有人敢做啊?”潘大爷哭道。
“所以啊!你不要怂啊!就是干就可以了啊!”李大爷说。
“我不敢做啊!你去做吧!”潘大爷哭道。
他心想:这个风险太大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面。我真的不敢做啊!
“那你就继续过穷逼日子吧?你想发财,又怕有风险。不如去买个碗摆摊。”李大爷说。
魏国洛阳的街头,到处是来来往往的和尚。
“最近,白马寺需要扩建啊!需要经费啊!”和尚甲说。
“不是朝廷有拨款吗?”和尚乙说。
“朝廷的那一些人估计忙着敛财呢。他们早就把经费弄得剩不了几个子了!”和尚甲说。
街上卖豆浆的王大爷问道:“你们寺庙也缺经费?如今香火那么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