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亡之后无华夏-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场的勋贵、士子都若有所思。关键就是敢战,可如今谁还敢战呢?大家异口同声道:“先生来带兵,我们就敢战,绝不贪生怕死。”
黄胜笑而不语,心道:如果朝廷把给袁崇焕的待遇给我,我还真的可以稳住辽东局势。慢慢地消磨建奴几年,倒是可以把建奴灭了,可惜朝廷根本不可能把如此大事托付一个还不到二十岁的少年士子。
徐文爵的战报也发出了,大概意思是这样:操江提督麾下徐文爵,总军师黄胜等等……,挥师八千余,经过浴血奋战斩杀建奴不下万人,得建奴马甲首级五十八颗,巴雅喇首级三颗,生俘建奴马甲十三人自己伤亡巨大等等……。徐文爵也学坏了,大号战报,小号战报弄了有几千份。他也有样学样,让家丁们到所有经过的城池张贴,多多益善。
黄胜没空陪他们同去宁远城观光,他和父亲带上所有的学生军飞车去永平府了。为什么,要参加考试了,怎么着也得先把秀才文凭拿到手呀。
黄胜还在辽西走廊狂奔时,大明朝已经被他的战报沸腾了,北直隶、南直隶的城池都张贴了黄胜的大字报,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在围观。许多老百姓都奔走相告,士子们都主动当起了读报人。
扬州黄家,昏黄的灯光下,美人愁眉紧锁思绪已经飞到了千里之外。唉!老爷呀!奴家不知道能不能够撑到您回来的那一天呀!奴家总是怕天黑,奴家日思夜想都是老爷您呀!
想到伤心处不禁潸然泪下,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柔儿在这料峭春寒的夜里悄悄的流眼泪。全然没有了白天指挥若定失萧曹的女强人风范。此时她只是一个想念自己情郎的弱女子了。
朵儿来了,花样年华的美少女有些神色黯然,她默默地依偎在柔儿身旁,刚要说话就哽住了喉,只留下泪两行。良久朵儿才带着哭腔道:“母亲,爷怎么还没有信来呀?女儿害怕死了。爷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女儿就不活了。嗯嗯嗯……”
柔儿把朵儿搂在怀里安慰道:“辽东苦寒,建功立业哪里会是一帆风顺,现在老爷可能在爬冰卧雪和建奴死战呢!老爷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我们女人在家里要好好帮衬着守住黄家的家业。到时候老爷回来也会夸你懂事理呢!”
朵儿道:“母亲,这些道理女儿都懂,可是女儿就是忍不住要想他。还有展儿,他也去了有一个多月了,他怎么也不知道给母亲写书信呀?他不知道我们都在担心他们吗?”
柔儿道:“朵儿呀!算日子也没有到有书信来的时候呀!你是想爷想得很了,度日如年吧?唉!我女儿好福气呀!有个如此英雄了得的爷呢!”朵儿此时已经红了脸直往柔儿怀里钻。
这时外面喧闹起来,乱哄哄的声音渐渐地汇聚成了一个声音。“辽海大捷,辽海大捷,击伤奴酋,斩杀建奴过万!”
柔儿,朵儿都清清楚楚听到了,赶忙往门外跑去,惊慌失措的朵儿连跑丢了一只绣鞋都浑然不觉。外面已经人声鼎沸了,这里是大明朝治安最好的黄家学生军家属区,这里许多人家都有子弟随先生黄胜渡海袭击建奴去了,这时听得先生辽海大捷的消息都汇聚到代理家主李柔儿这里来了。
来报捷的人柔儿竟然不认得,也难怪柔儿不认得。学生军骑士太少,所以用来做回南直隶报功以及一路上吹牛皮这样没有技术含量活儿的是魏国公徐府的家丁、家将们。
魏国公的家丁、家将平时是多么牛气的存在呀!但是今天他们十几个人风尘仆仆来到了黄家,水都顾不上喝,汗都来不及擦。见到了柔儿、朵儿竟然都跪下磕头口称两位如夫人好。把柔儿羞得无地自容,把朵儿喜得心花怒放。
十几个家丁、家将放下带来的书信和礼物就要连夜穿城而过去南京给魏国公和南京兵部送报捷战报。柔儿留他们不住,赶忙每人打赏了几两银子。
柔儿现在已经不是吴下阿蒙了,她已经被黄胜调教得智计百出了。她立刻召集所有能够召集到的学生军、工人纠察队以及工人和工人家属,让大家准备火把,大家排起长长的队伍去扬州城夸功。黄家的组织行动能力应该是大明朝最强的没有之一,片刻功夫柔儿朵儿的身后就跟着长长的火龙,一眼看不到尽头。
他们来一路高喊:“辽海大捷,击伤奴酋,斩杀建奴过万。”的口号来到了扬州东门。一路上加入火把大游行的扬州百姓、官绅越来越多,人人都喜笑颜开。
再看两位美人哪里还有半分哀愁,跳跃的火光掩映着两个美丽的俏脸说不出的动人,这才是人面桃花相映红呢。扬州东门原来应该是城门紧闭的,现在已经是人山人海了。
他们也都是打着火把提着灯笼,但是他们不是在游行,他们围着观看刚才穿城而过的操江提督魏国公府家丁、家将贴在城门口盖有操江提督大印的战报,大家都在评头论足,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典史大人吴健道已经得知了先生辽海大捷的消息,带着三班衙役正匆匆忙忙往黄家赶,他想在第一时间给柔儿报喜。在扬州东门遇到了浩浩荡荡的火把游行队伍,不禁目瞪口呆。
黄家实力也太强了。这个队伍可能都超过一万人了,要是扬州守军误会了,还以为是哪里来的叛军准备攻打扬州城呢。
吴健道什么都不说了,让他的人也加入游行大军,帮着学生军维持秩序,自己也挺起胸昂着头跟在柔儿、朵儿的后面。大队伍进城了,扬州城今夜无眠,所有百姓奔走相告,大军都汇聚到了东门大街,队伍到达钟鼓楼时已经超过五万人了。
扬州现任知府马大人接到战报时是漫卷诗书喜欲狂,他让自己儿子马功成也带着几十个家丁跟着黄胜去胡闹。当时他确确实实认为就是胡闹,建奴的脑袋是你想砍就能够砍到的?现实给了他一个耳光,到现在他的脑袋还晕晕的不知所以然呢。
他也不管什么官体了,带上自己府里的奴婢,小厮们也打起火把加入了火把大游行,他们家所有家丁都被儿子马功成带去辽海了。
知府大人还亲自喊口号“辽海大捷。击伤奴酋,斩杀建奴过万!”随后整个扬州城都是这个声音,这时可不是万众一心了,是实打实的数十万人同时喊出这振聋发聩的吼声。
柔儿激动不已,这就是老爷要的宣传效果,奴家今天做到了,如果建奴还能够来到扬州城下,迎接他们的应该是几十万不屈服的怒吼。
………………………………
第一百四十三章:从沉睡中醒来
扬州这一夜,多少人喊哑了嗓子,多少家喝光了酒。多少才子诗兴大发,多少夫子文思泉涌呀!这是汉民族的大捷,打破了建奴满万不可敌的神化。
黄胜是纯粹吹牛皮,但是扬州军民不知道呀!宣传嘛!只要自己的目的是好的,无耻些又何妨?黄胜还没有说他照到哪里哪里亮呢!还能无耻到哪里去了?哈哈哈哈……。
扬州人连续庆贺了三天三夜,豪商巨贾是慷慨解囊,文人骚客是华丽文章,升斗小民是到黄家从军忙。只是黄家有规定必需通过考试,还必须卖身投靠,还有名额限制和政治审查。
升斗小民往往是兴冲冲来了,又灰溜溜走了。太不容易了,百里挑一,都比考秀才还难了。现在在扬州大街上最受欢迎的就是学生军了。
他们精神抖擞士气高昂,他们是大明朝最有纪律的部队,他们是大明朝最有知识的部队,可惜也是人数最少的部队之一,才区区几百人而已。但是他们两人成列三人成行,他们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他们彬彬有礼完全没有一介武夫的模样。
士大夫终于好好瞧了瞧这些原来他们认知里的粗鄙武夫,他们忽然惊叹了,军队也可以训练成如此模样?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怪不得他们会和凶残的建奴较量不落下风呢。
纸醉金迷的扬州一下子被一阵清新的风吹过,太多有知识有见识的文化人在思考,迷茫中仿佛有一股暗流涌动,不久的将来这涌动的暗流会汇聚成澎湃的洪流……。
大明天启六年二月初二夜,北直隶大明朝京师,雄壮巍峨的城池外,高大的永定门下,包猛子带着十几个学生军和两百多勋贵、士子、府台张大人的家丁在高声喊话,他们慢悠悠的一路吹牛,一路贴大字报,直到快二更天才来到了这里。那些家丁都得了家主的叮嘱,要他们严格遵守学生军的纪律,学生军让干什么咱们就干什么。s
现在他们都扯开嗓子大喊:“辽海大捷,击伤奴酋,斩杀建奴过万!……”一遍又一遍。永定门上,五军都督府麾下一名姓杨的参将听得真切。
这两日已经有来京师的客商议论纷纷,说什么辽海大捷斩杀建奴多少,击伤奴酋,奴酋不久就会毙命云云。杨参将根本就不信这些街谈巷议的小道消息,真的有如此大功还不是六百里加急上报兵部了,为什么自己没有看到兵部文书呀?
杨参将不是个糊涂人,他立刻趴在城垛上往下面看去,只见下面有两百多身穿大明朝胖袄的军人,打着几十个火把,赶着十几辆马车。
他立刻断定这些人不是来偷袭城池的,才这么一点点人,如果来偷袭,自己只要把他们放进瓮城,一通乱箭还不全都死光光了。
杨参将立刻下令放外面明军进瓮城,大家戒备以防不测。然后让自己的家丁去瓮城探查究竟。不一会儿派去的家丁狂奔而来,他上气不接下气道:“大人,……操江提督……斩杀建奴……公文有……。”
杨参将大体明白了,自己接过公文,这是黄胜准备广而告之的公文,竟然不是手写的,而是印刷的,杨参将这一辈子还没有看到过印刷的公文呢,心里好生奇怪?但是操江提督的大印可是鲜红耀眼得很。
杨参将已经快五十岁了,他出声行伍,也在九边任过职。虽然运气好没有和建奴干过仗,但是建奴的战力他也是相当了解。多少年了,哪里有过什么真真正正的大捷呀?大明朝军人的耻辱呀!
如果这些操江提督麾下的军官敢虚报大捷,我杨某人第一个不饶他。他大步来到瓮城里包猛子一行人面前,大声喝道:“尔等虽然有操江提督文书,但这里不是南京城,五军都督府和五城兵马司军令才有权让人在深夜进城,尔等在瓮城等候,天明验明正身后再做道理。”
黄胜就是有意让包猛子深夜来骚扰京城里的大人和天子的,他怎么会想不到对策。包猛子和两百多人又高喊“辽海大捷,击伤奴酋,斩杀建奴过万!……”
然后包猛子也不管自己只是一个五品千户,他拉起这位从二品的杨参将来到了马车旁。负责看管马车的家丁、家将心领神会,把上面蒙着的黑布统统掀开,里面龇牙咧嘴的一颗颗建奴首级阴森恐怖,一车车铠甲兵刃还在火把的掩映下发出幽暗的血色。
这些首级和铠甲、兵刃的摆布都是由黄奕策划完成的,搞得如同展示柜一样。一路上已经不知道让多少大明朝的官员、士子、百姓看过了,效果太好了。学生军一路行来一路演讲,不知陶醉了多少听众。特别是流落到关内的辽东军民,他们无不欢欣鼓舞,学生军三个字已经深深地扎进了他们的心里。
杨参将倒吸一口冷气,不由得退了一步。包猛子嘿嘿怪笑几声道:“参将大人难道不认为应该把这样的捷报火速递交兵部,火速呈报大明天子吗?”
杨参将还真的没有权力让包猛子他们进城,他立刻安排家丁好酒好肉伺候包猛子一行,自己快马加鞭带上几个随从往英国公张维贤府邸去了。
包猛子他们也不喝酒也不吃肉,他们在守城兵丁的注视下贴、贴我还贴!他们在贴大字报,黄胜美其名曰:我在大明朝的一张大字报。嘿嘿,是不是有些恶趣味呀!
杨参将已经看见了实打实的建奴首级,虽然和他没有半毛钱关系,他也兴奋不已。他们一路疾驰来到宣武门,这里的守将和他是好友,他三言两语就进了内城,快马加鞭就来到了英国公府邸。
杨参将一边敲打门环一边和几个随从大喊“辽海大捷,击伤奴酋,斩杀建奴过万!……”学得真不错,一字不差。里面英国公的家奴不敢怠慢火速去请英国公。
英国公张维贤年纪大了,本来睡眠就不好,夜深人静,杨参将在门口闹腾,动静已经传遍整条街了,英国公张维贤早已经披着衣服出来看究竟了。
英国公听了管事的回禀让家奴把杨参将带到书房,杨参将见了英国公就哭倒在地磕头道:“大捷呀!老公爷!辽海大捷呀!末将亲眼看见建奴首级了,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呀!我朝自辽事以来第一大捷呀!呜呜呜……”
这小子也是老军人,看着大明朝军队被建奴压着打,他也憋屈得很了,今天终于发泄一回了。还顺便在自己的上级面前捞一下表现。
英国公看了杨参将呈上来稀奇古怪的印刷版公文,脸上立刻涌上了潮红,老人家呼吸也粗重起来。这时候他的儿子张之极来了,赶紧给自己老爸顺气。
好半天老人家才缓了过来,一字一句道:“杨参将,你可曾看仔细了,确实有建奴首级?”杨参将道:“亲眼所见,不仅仅有建奴首级还有建奴铠甲,腰牌,巴雅喇就有几十个呢。”
张之极惊讶道:“建奴巴雅喇的首级?谁如此英勇能够砍到建奴巴雅喇的首级呀?”
英国公张维贤道:“这一次你徐伯伯露脸了,他不知道从哪里请了几位军师辅佐你那个游手好闲的徐文爵兄弟,用水师偷袭建奴得手,斩获建奴首级二百五。只是他们也太能吹了些,还一口咬定奴酋努尔哈赤被他们算计,受伤了,活不过今年中秋。”
张之极道:“啊?徐文爵什么时候这么有胆量了?他也敢和建奴较量?父亲大人,孩儿不信。父亲,您就让孩儿拿您的令牌放操江提督的报捷人马进城,咱们好好看看那些建奴首级再作计较如何?”
张维贤道:“吾儿说得有理,速去。看仔细了回来告知老父。”
张之极和杨参将都拿到了放行的将令,小公爷张之极就在宣武门等着,杨参将飞马来放包猛子进外城。杨参将也不在这里守城门了,而是带着百十个家丁、士卒跟着保护包猛子带的十几辆马车。他一会儿就掀起黑布看看那些首级,他心里是羡慕嫉妒恨啊!要是里面有自己砍的几个多好啊!
包猛子他们太没有素质了,都过了二更天了,他们还一路走一路贴,一路狂喊:“辽海大捷,……”包猛子心里也在乐,先生让我夜里叫大家起床撒尿呢,果不其然一路上原来黑灯瞎火的民宅好多都点起了灯火,还真的听见稀里哗啦的撒尿声。能够在京师的午夜鬼哭狼嚎,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哟!杨参将的人马也加入了狼嚎的队伍。
京师的人们由睡梦中被惊醒了,先一阵阵犯迷糊,后来听清楚了喊叫的内容了,都大笑着钻出了被窝,不多久,包猛子队伍的后面就来了好多大明京师的百姓。
学生军不失时机给他们看几眼建奴首级,把胆小的吓晕过去好几个。胆大的立刻炸了锅了,他们也四处散开,开始狼嚎,狼嚎声开始蔓延,包猛子估计马上就能够达到先生要的效果了。就是让京师今夜从沉睡中醒来,让他们多年以后也忘不了这一次的辽海大捷。
小公爷张之极在宣武门看见外城永定门的方向忽的千家万户点燃灯火,而且往周围扩散开来,又听见此起彼伏的“辽海大捷,击伤奴酋,斩杀建奴过万!”的呼喊声。
他已经知道徐文爵这一次肯定是有备而来了,如此不管不顾兴师动众,首级当然假不了,反正自己已经被吵醒了,干脆大家都别睡了,他也让自己的家丁往皇城也就是紫禁城的方向去喊话,让那些大人们也起来方便方便。
过了三更,整个京城都起床了,他们都知道明军辽海大捷的战报了。好多人都围在包猛子派人贴的大字报前认真阅读,好多不识字的都在认真听。
………………………………
第一百四十四章:谁这么配合
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崔呈秀被家奴惊醒,两个美俾哆哆嗦嗦伺候崔老爷穿衣,没法不哆嗦,太冷了,数九寒冬的三更天,谁这么缺德不让人好好睡觉呀?
崔呈秀耳朵好使,外面动静太大了,虽然他家里里外外几进几出,他还是听见了,好像是什么大捷。s这深更半夜来京师报奏的大捷应该小不了,不管是哪里大捷他兵部尚书只会有好处,不会有坏处。
当然他最希望高第来个辽东大捷了,只是高老大人不是那块料,他连山海关都不敢出。兵部尚书崔呈秀对工作倒是兢兢业业,马上备轿往兵部衙门去了。
于是大明朝绝无仅有的战报来了,兵部尚书在路上就看到了那份不伦不类的战报,因为它被贴得满大街都是。还没有哪一次几乎全京城都知道战报了,兵部尚书却还要仰着头在人群里看大字报才得知。
满脸不可置信的崔呈秀来到了兵部大堂终于见到了真真正正的战报了,这一份战报是何湘起草,徐文爵誊抄的,不是广而告之的印刷品了。
崔呈秀迫不及待的看了战报文书的内容,又仔细检查了上面印信是否齐全,确确实实是操江提督魏国公家小公爷徐文爵的手笔。
他长长出了一口气,心道:辽海大捷,哈哈,我崔某人运气真不错,朝廷和九千岁正想要一份体面呢,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了。谁这么厉害,敢不远千里去和建奴较量?魏国公家恐怕没有这个胆量。
崔呈秀正在百思不得其解,这时外面当值的主事来报,九千岁来了。魏忠贤老太监,黄胜其实对他没有什么好感,也谈不上恶感。如果黄胜不是因为知道魏忠贤马上就会失势,最后被傻傻的崇祯皇帝逼死的历史知识。
黄胜就会毫不犹豫的去和魏忠贤搞公关,给他出主意,他不是喜欢愚民,喜欢搞个人崇拜吗?修什么生祠呀?太土鳖了!搞得劳民伤财效果还不好。做魏忠贤像章呀!多好呀!大明朝人人都必须买一个,不但赚了银子还让家家户户都认得您了。
让大明朝百姓每天早上、晚上都得向魏忠贤老太监请示、汇报。以后保证大明朝老百姓都无限热爱您,您死了都舍不得把您埋了,肯定会把您腌制起来,保存半个世纪。
估计黄胜这个主意一出,魏忠贤身边的马屁精肯定望尘不及,老太监肯定会破格录用黄胜兄弟三人的。以后慢慢的骗好魏老太监,跟天启皇帝搞好关系,何乐不为?
可惜天启皇帝命太短,真是可惜了,要是天启皇帝不死,让黄奕带着他搞技术、搞科研、做产品,肯定会投其所好。天启皇帝肯定会乐不思蜀成为科学家呢。国家的事情?没关系有我们三兄弟呢!多好呀!
魏忠贤老太监心情很不好,谁深度睡眠时被吓醒心情都不会好。他今天没有在皇宫里陪天启皇帝,而是回了宣武门外魏染胡同自己的豪宅。
谁知半夜天启皇帝竟然被内城里的动静惊醒了,找来宦官问缘由,大明朝的皇城在夜里是不许开门的。
宦官在城墙上叫来了下面巡夜的锦衣卫大汉将军问话,得知了辽海大捷的消息。宦官知道天启皇帝由于不放心辽东战事,木工活儿都失手过几次了,今天有捷报传来,立刻屁颠屁颠儿去回禀皇帝了。
天启皇帝果然龙颜大悦,此时他睡意全消,可惜皇宫晚上不可以开宫门,皇帝也不行,这是祖训。天启皇帝没辄,只好让宦官去想办法找九千岁了解捷报的真假。
天启皇帝太需要一个大捷了,国事多艰他需要振奋人心。魏忠贤同样也想要一个大捷,他需要一个政通人和,大明朝在他治理下蒸蒸日上的表象。
他和东林党图穷匕见,杀了许多东林党人,连名声很好的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都被老太监杀了。
其实东林党人从不曾提出过救治国家的政纲,他们长于内争,短于治国、治军。用现在的话他们就是一群没有能力的喷子。议论人家做事头头是道,自己来做事却一塌糊涂。
魏忠贤把东林党有骨气的好人杀了这么多,自己心里也战战兢兢地,坏事做多了总容易疑神疑鬼的。如果这时辽东战事糜烂,他就难以堵住悠悠之口喽。
崔呈秀见太监干爹来了,连忙叩见,给干爹道喜。这个老太监魏忠贤太恶趣味,喜欢人家叫他干爹,干爷爷。估计黄胜矮不下身子来装孙子,和老太监没法公关。
黄胜来到大明朝还没有给谁下跪过呢!更加不要说给谁当干儿子、干孙子了。魏忠贤不太识字,崔呈秀把战报和战况报简报都给他读了一遍。
老太监越听眼睛越亮,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喜滋滋问道:“儿子啊!外面大张旗鼓在喊辽海大捷的一定是你安排的吧?很好很好,还是你孝顺知道干爹的心。就应该这样,要让天下人都知道辽海大捷。这几分报功文书干爹就带上去见皇上了。”
崔呈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