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龙魂-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干望着红衣军前赴后继的填补着被白杆兵杀出的空白,心中痛苦极了,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狂妄造成,望着山顶人影闪动,估计动用了这一支白杆兵,山上便已经没有多少官军了吧!
再次望了一眼苦苦挣扎的红衣军,他们不畏惧死亡,这一切都是因为朱干给了他们丰厚的粮饷,让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而后朱干更是给了他们以思想,这一切都是为国为民,只有他们的这一代人的牺牲,才能建立起一个新的国家,让子孙后代能挺直了腰杆活着,不再挨冻受饿。
为了那虚无缥缈的目标,他们在这紧要关头,毫不畏惧的执行了朱干的命令,一定要挡住,拖住他们,要让山下的兄弟形成合围之势,官军可以泥泞的从他们的尸体上踏过,却绝不容许官军平静的从他们身旁跑过。
一旦红衣军爆发出了这等不要命的气势,那可是非常恐怖的,当初李名扬可谓是深有感触,至今记忆犹新。
朱干洒泪而行,高声吼了起来:“持我戈矛……修我甲衣……与我兄弟,同心协力,浩荡疆场,修罗地狱,天不负唯有战意,为中华杀出一片天地。”
“每日枕戈待旦,真心金银不换,不愿做那在天的凤凰鸟,并非因我民族古老,使命比天高,周遭群魔环绕,我仰天长啸,两岸青山不倒,自此一笔勾销,知那一飞冲天的好。”浩瀚浑厚的声音自战场上响起,犹若九天银河倒卷,声震长空,没有激昂低沉的重鼓,也没有让人热血沸腾的号角,一切似乎都是水到渠成。
红衣军高唱起了军歌,士气昂扬,这是一支用民族大义武装起来的军队,他们从不畏惧死亡,更加不会畏惧敌人的刀枪,白杆兵突击的速度当即一缓。
三万石柱兵对上了一万不到的龙字头步军营和神机营,却打了一个不相上下,这不止震惊了官军一众将领,更是震撼到了朱干,这是死亡华丽绽放的凯歌,终有一日他将踏着皑皑白骨,重新君临天下,而他死去的众兄弟,也将在九泉之下瞑目。
他们是支撑起这个古老民族的脊梁,是脊梁中最坚硬的那一块骨头。
“杀啊!”此时朱干身边的亲卫也知朱干的想法了,这压箱底的三万石柱兵投了出来,只要活捉了官军将领,这一场大战便可算是一场大胜。
秦良玉望着杀来的朱干一行人,她的眼神有些分不可置信,那领头之人她实在太熟悉了,而前不久闹得天下沸沸扬扬的消息,此时也变得如此的清晰,红衣军自北方涿州而起,正是靠近京城的地方,那些时日,红衣军闹得凶狠,却从未见过崇祯皇帝上朝。
这一切的一切,快速的在秦良玉脑海之中闪过,以至于让她呆愣愣的看着靠近的朱干一行人,而不知所措。
在别人的眼中,那一匹矫健神骏的白马,白马上那威武的战士,此时是那般的耀眼,倨傲不可一世的神色,睥睨之间仿佛要天地变色,心中恐惧,便再难生出反抗之心。
被奉为主心骨的秦良玉,却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发呆,似乎已经被吓傻了,众人惊叫一声,纷纷打马而逃,逃向他们的士兵,只有在那里,他们才能高高在上,才能感觉到安全。
“杀!”朱干没想到这一群将领如此胆小,绕过秦良玉,怒吼一声,座下白马,风一般的冲上了山顶,平坦的地势,让它速度猛增,追上了官兵众将,刀兵加身,这一群如身坠地狱,他们是为了田、为了银子、为了荣华富贵而来,这一切的前提都是需要活着,如今红衣军就要夺走他们的性命,再也不能淡然。
不少人已经大喊大叫起来:“我投降,好汉饶命,好汉饶命。”
“哼!都给我跪下。”朱干单手持刀,修长的刀身冷光闪耀,他敢独闯这里,是龙字头的兄弟们用命换来的机会,他修长明亮的眼眸里,闪烁着森冷的杀机,强自克制,现在还不是时候。
众人依言齐刷刷的跪下,山腰处厮杀正酣,不分你我,山顶上却出现了滑稽且壮观的一幕,官军已经败了一大半。
这时秦良玉反应过来,不论此人是否就是崇祯皇帝,现在她更应该做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的战胜红衣军,还巴蜀一片宁静,可是见着这一群跪地的士绅将领,脸色怒气勃发,长啸一声:“呔!汝等皆为鼠辈,误国误民。”
当下她没有折身杀回,而是提枪步行奔向了营帐处,牵出一匹马,打马朝着三万石柱兵而去。
朱干心中一突,本以为会有一场大战,没想到秦良玉如此果决的选择领兵突围,大喝道:“快,随我追击。”
………………………………
第161章 千古巾帼(上)
第161章千古巾帼(上)
“秦良玉,哪里走,还不快停下。”朱干手中的短火铳举了起来大喝道,心中立马闪过无数复杂的念头,只要这一枪下去,或许这三万石柱精兵就会土崩瓦解,更或许自己的秘密不会被秦良玉带走。
脑海中,一个声音不断的催促着开枪,可越是如此,他的手越是扣不下那扳机,仿若重于千钧,或许是对这位千古女名将的怜惜吧!
这短短的犹豫时间里,秦良玉回到了石柱兵的阵营当中,立马这三万精兵仿若有了灵魂一般,以秦良玉为锥子尖,快速的凿穿了已经摇摇欲坠的红衣军防线,就如千里溃堤,所有彷徨的官军,也跟随着这三万石柱兵突围而去。
朱干赶忙令人传令下去,放开这三万白杆兵的包围,全力对付剩余的官军。
秦良玉领着三万白杆兵突围而去,望着没有追击的红衣军,转头深深的望了一眼这无名山,尽起十五万官军,却落得如今这全军覆没的下场,原因到底在哪儿,是他和他的红衣军不畏惧死亡,一鼓作气的勇气,还是官军太多,却尽皆乌合之兵,贪生怕死之将,又或是自己的犹豫不决。
不过这一切都结束了,虽然留下了三万白杆兵,几乎没有什么熟悉,可是丢掉了无数的骡马辎重,三万白杆兵还怎么打。
包围圈已经合拢,不到六万的红衣军包了十二万官兵的饺子,可就是如此,官军却无能为力,面对悍不畏死的红衣军,只能望洋兴叹,颇有当年金军对上岳家军的感叹,憾山易憾岳家军难。
“投降者不杀!”朱干在山上大喝道。
“投降者不杀!投降者不杀!”随即身旁的一众亲卫也纷纷大喝。
“投降者不杀……”整个红衣军似乎有默契一般,声音传来,齐声高喊,声音恢弘,浩荡连绵的传了开去。
大多数的官军不过是临时拉起来的农民、佃户,手中的武器也是自家耕作的工具,武器稍好一些的就属猎户,有那包胎的铁角工,但这样的终究太少,乱哄哄的夹杂在人群里,根本发挥不出战力。
此时哪里还有心思再战,乱哄哄的一大团,兵不知将,将不知兵,面对恐怖的红衣军,还有投降之后,红衣军分给治下百姓的田地,种种好坏对比,早已没有了打仗的心思,纷纷将手里的锄头、镰刀、弓箭丢掉,抱头跪在了地上。
秦良玉听见身后震天的喊杀声,心中冰凉,这一刻体现出了红衣军的纪律性还有他们之间相互配合的默契,他,到底是什么人,怎会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训练出了这样一支恐怖的军队。
心中最后一丝侥幸尽去,此时若再不回兵,这十二万的青壮劳力就要尽数归降了,她可不相信凭那一群猪一般的地主豪绅,能够控制住士兵投降的苗头。
白杆兵擅长山地战,这与骑兵或步兵的区别在哪儿,就是机动性,骑兵在平原天下无双,在冷兵器时代号称战力第一,这有一个前提,那便是昂贵,胜在起机动性,而步兵差的是机动性,却多了几分灵活,且兵种便宜,能轻易的形成大规模。
而白杆兵擅长山地战,便也是说的在山地间行军做战,其根本还是机动性,比骑兵在山地间行军突袭更快更加灵活,眼前白杆兵与红衣军对抗,便是自废了武功,根本发挥不出作为山地部队的优越性,沦为了步兵而已。
白杆兵是她和自己的丈夫一手训练起来的,自然清楚这样做的后果,要么灰飞烟灭,要么名留青史,她已经没有了退路,稍微整顿兵马,便下令杀了回去:“报效朝廷的时候到了,随我杀敌啊!”
声音里充满了悲凉,同样也义无反顾。
望着远处折回来的冲天烟尘,朱干心中一突,本以为秦良玉会带着白杆兵离开,前去捣了自己的老巢,没想到她身为女将,如此果决,丢失了骡马辎重,落于下风却毅然回军选择与红衣军决战。
若这是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或许会将自己最后的老本压上去,可秦良玉不是赌徒,她是一位名留青史的千古女将,她很清楚这样做的后果,但还是毅然的选择了回师与红衣军一战,这是一种为国的大无畏牺牲精神。
虽然很傻,却值得敬佩,朱干心中感叹一句,若刚才自己扣下扳机,或许只会将她打伤,还能捉住她,凭借着自己的身份慢慢劝降,但现在萌生死志,决心一战的秦良玉,很恐怖,却再也没有了劝降的可能。
有时候有些人就是这么奇怪,是自己将自己往死路上逼,一但萌生死志,心头的这一口气能支持他一条道走到黑,比如苏武至死不降,这却是比死更需要大勇气的,而贯穿整个明朝,贪生怕死的人很多,一条道走到黑,至死不渝的直臣也更多。
“既然如此,那便决战吧!成全你忠臣之名。”朱干心中的怜悯一闪而过,随即握紧了长刀,高声说道:“来人啊!让虎字头、豹字头、狼字头三大骑兵营随我出战,与白杆兵决战。”
白杆兵可是能与建奴骑兵硬抗的强大存在,可那毕竟证明了他们的强大战斗力,此时更是已死相拼,朱干心中绝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分出了三大营,共一万五千骑兵,人人手中持三眼火铳、连弩、柳叶刀,几乎武装到了牙齿。
当即分出狼字轻骑于四周游弋骑射,虎字重骑持三眼火铳行于最前,豹字轻骑持连弩弓箭短火铳紧随其后,兵分二路,迎头撞上了白杆兵。
秦良玉一马当先,望着前方斜刺里游弋的狼字骑,知晓这是骚扰,想要打乱白杆兵的阵型,此时决心与红衣军一绝死战,并不打算理会,而是快速的领兵朝着虎字骑杀来。
朱干大喝道:“高强,领豹字骑分开,去右边与狼骑骑汇合,见我令旗而动。”
得到了命令的高强当即领着豹字骑快速的分开,往右边而去,当即一左一右的立于白杆兵两旁,游弋着射向白杆兵。
此时三路骑兵将白杆兵包围,烟尘满天,箭矢火铳来往,皆是试探性的攻击,三路骑兵皆为五千人左右,三万石柱兵这时倒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了,秦良玉不敢分兵,直接与那迎面而来的虎字骑撞上。
朱干并没有打上尽全力,这依然是试探性的攻击,他就像一个充满了耐性的渔翁,想要将水中的大鱼钓上来,就得有非凡的毅力,白杆兵抱着死志,打算与红衣军决一死战,全靠的是一鼓作气,若是能泄了这一股勇气,那白杆兵将好对付得多。
这三万精兵虽号称白杆兵,不过真正用白杆枪的大概只有三千左右的精兵,余者要不是那白杆根本就是粗制滥造,要不就是用制式柳叶刀,但好歹这算一支半军半农的职业军队了。
近了!近了!三百步、二百五十步、一百步……
轰!轰!轰!随即点燃了三眼火铳,对着白杆兵不断的开火,铁弹横飞,白杆兵凭借着那一股不惧死亡的勇武,冒着弹雨快速的突进,这短短的一百步距离,死亡者甚重。
两军一接,朱干便再一次的感受到了白杆兵的厉害,幸好这虎字骑为重甲兵士,钩断了马腿,不少骑兵跌下马去,幸运者因为有重甲保护,还能立刻的站起身,立刻变为重甲步兵与白杆兵对战,可却是被灵活的白杆兵压着打。
朱干身旁的亲卫队,此时也是死伤惨重,不敢再过多待,当即下令撤退,红衣军留下一地残废的马匹和骡子,与白杆兵快速的分离。
白杆兵缺少了马匹的机动性,对于虎字骑从容撤退,心中充满了无奈,这便是为何女真铁骑能无敌的原因,只因其机动性普遍强于明军,而火器又不能形成大规模的杀伤,便能周旋等待敌人疲惫,继而轻松的歼敌。
打一场退一场,红衣军的耐性很好,白杆兵的体力与勇气却在逐渐的被消磨殆尽,秦良玉无可奈何,空有一身绝世武功,却与人与她对战,这便是步兵碰见了骑兵的悲哀,而更悲哀的是,红衣军这骑兵还装备了鸟枪、火铳,将骑射发挥到了极致,根本不用担心,骑射之时会浪费力气。
红衣军也在逐渐的占据上风,而此时无名大山上的战斗早已经结束,漫山遍野都跪满了等待收拢的明军官兵,大局已定,朱干心中越发的平稳,只要得了这十二万俘虏,便能从其中挑选出三万的精兵,与红衣军合军一处,红衣军兵力便空前高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十万。
一省之地,养十万精兵,只要今年没有干旱,再加上自己从南方引进来的一些高产作物,红薯、土豆、玉米,粮食应该会有更多的富余,已经为征战天下,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眼看大局已定,朱干脑子无比的清明,而截杀白杆兵的士气同样振奋,高声喝道:“举旗,告诉他们决战的时刻到了。”
………………………………
第162章 千古巾帼(下)
第162章千古巾帼(下)
眼看大局已定,朱干脑子无比的清明,而截杀白杆兵的红衣军士气同样振奋,随即高声喝道:“举旗,告诉他们决战的时刻到了。”
三营骑兵同时开始收拢防线,此时也不再节约弹药箭矢,短短的时间内,不断的倾泻着红衣军早就憋起的怒火。
“秦将军,突围吧!已经没有胜算了。”白衣公子一直跟随在秦良玉左右,战争开始之后,他从没说过一句话,此时眼见着三万石柱精兵就要被红衣军尽数歼灭,终于忍不住开口说话了。
秦良玉冷冷的瞥了他一眼,冷笑道:“我这一生为了朝廷,可不想老的时候被人骂做是软骨头,你要走便走吧!四川是我的故乡,如今落于贼手,我难道去别的地方吗?那我宁愿死。”
“你还可以回石柱啊!只要石柱还在你的手上,红衣军在四川就不会平静。”白衣公子劝道。
只见秦良玉脸色冰寒,蛾眉飞扬,大声斥道:“三万石柱子弟随我征战,难道我要独自一人回去吗?我还有什么脸面见石柱的父老,我儿子又该如何看我,我今年已经六十有一了,也活够了,什么都不用再说,你走吧!”
三万石柱兵,如今还剩下不到几千人,秦良玉冷冷的一挥手,如今她萌生死志,无论怎样劝解,都再难听进去一句话,大喝道:“为国尽忠就在今日,随我杀贼啊!”
困兽犹斗,临死前的一击往往是最可怕的,看着这疲惫至极的几千人忽然爆发出来的强大力量,朱干心中敬佩,低声呢喃:“不论是乌云还是白云,只要当住了远眺的目光,都该被扫清,你们是为了这个国家而战,死后值得敬佩,这个国家的民众将来会记住你们的,就用我的方式,送你们最后一程。”
“持我戈矛……”朱干声嘶力竭的吼着,将手中弹药用尽的火铳丢掉,平直的拿起了绣春刀,对准了石柱兵。
“持我戈矛……”众将士随着朱干大声的吼着,这首战歌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灵魂之中,每当它响起的时候,就是拼命的时候。
“持我戈矛,修我甲衣,与我兄弟,同心协力,浩荡疆场,修罗地狱,天不负唯有战意,为中华杀出一片天地。”尖叫着、怒吼着、声嘶力竭的呐喊着,每一个字脱口而出的时候,红衣军的士气便昂扬几分,灵魂的共鸣,血液的沸腾,就如一剂兴奋剂注入心脏之中,神色狂热。
“杀!”轰隆一声,两军狠狠的撞在了一起,再没有任何花哨,朴实却又致命,不要命的旋律高奏着,死神也在大声的狞笑欢呼,不断的收割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不论以前是什么身份,丈夫、父亲、儿子这一切都再也不重要了。
死亡的赞歌,这是为这个民族的前途而战,为这个古老国家的命运而战,不死不休,也绝不后悔。
此时的朱干一腔热血,抛却了阴谋诡计、恶毒算计,左右厮杀,身体中仿佛有使不完的力道,越战越勇,眼睛什么都看不到了,一片血红,耳旁的呐喊厮杀声,此时也变为了高亢的龙吟。
“杀……杀……”只有杀戮才能让体内滚烫的鲜血平复,一记长矛当胸刺来,太快以至于朱干身旁的亲军根本就不能反应过来,面对这必杀的一记,连那王承恩都没有反应过来。
这一枪来自于秦良玉,愧对家乡父老,愧对朝廷,愧对皇帝,种种复杂的心思闪过,让她红了眼睛,除了杀戮,便再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平复她的心,认准了红衣军领头之人,不论他是谁,此时都必须死。
朱干自以为根本躲不过去了,可那种玄妙的感觉再一次的出现,周围的一切都变得缓慢,入眼是一团团跳动的火焰,人死如灯灭,更如火灭,看着战场冲霄的火焰,这是无数的生命在燃烧释放。
而眼前这一团火焰无比的旺盛,而枪尖上的炽热,更是灼烧得他快要睁不开眼,缓缓的转身躲开了这一团炽热的火焰,随手长刀横斩,唰!血液四溅,一颗大好头颅飞上了高空。
朱干彻底呆住了,眼前的一幕,也不知是因为刚才那古怪的幻象,还是自己亲手斩掉了她的头颅。
秦良玉感觉自己飞起来了,飞上了高空,俯视着整个战场,看着石柱子弟一个个的倒下,她心如刀割,可是却感觉不到头疼了,很想要开口让他们投降,可是最终却落到了地上,浑身轻松了,无比的轻松,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让她担心了。
崇祯八年,也就是新皇继位的第一年,秦良玉与成都府外一处无名山战死殉国,三万石柱子弟兵全军覆没,十五万官兵尽数被俘,消息传到京城,天下震动,红衣军的兵威,再一次震撼了所有人。
随后朝廷下诏,追封秦良玉为上柱国,太子太傅,忠贞侯,一品诰命夫人,并谥曰“忠贞,可谓极尽荣耀。
同时又另下旨意,封马祥麟为石柱宣慰使,世代镇守石柱,并升都指挥使,镇东将军,四川总兵官,马祥麟也一跃成为四川位高权重的几人之一。
对于自己错手杀了秦良玉,朱干心中却没有任何的变化,大丈夫当马革裹尸,才当为人生最幸之事,秦良玉虽身为女将,可却比大多数大丈夫更具豪气,垂垂老矣死于床榻之上,这或许对别人来说,这是一个看似美好的结局,可此时对她来说,就该是最好的结局。
既没有负罪感,朱干也不愿再多造杀戮,秦良玉已死,剩下大多数忠于秦良玉的石柱兵纷纷投降了,不是他们不想和红衣军决一死战,为死去的兄弟报仇,可事实就是事实,他们得要活着,他们还有妻儿老小,还有兄弟们的遗孀需要照顾,所以更需要他们好好的活着,有时候死很容易,但需要活下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勇气,才是真正的男人。
朱干正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几骑风风火火的而来,当到了朱干面前的时候,这几骑座下的马儿直接口吐白沫倒毙在地,幸好一旁的亲卫手脚较快,一把扶助了跌下去的骑士,那骑士强撑着说了一句话,便昏厥过去,人事不省。
听闻了这消息,朱干心中大震,没想到自己还是失算了,果然姜还是老的辣,不过有卢象升在,却是让自己能安心了不少。
此时的成都府外不远,官军旌旗蔽日,猎猎作响,孙承宗几十年的沙场老将,不论是谁,到了最后的时刻,总想着堂皇而胜之,所以他们喜欢用正,喜欢以势压人,正是如此,朱干也陷入了死胡同之中。
对于孙承宗,不论是朱由检本人,还是自后世历史里的了解,都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尽管朝廷已经无兵无粮可用了,依然不敢轻视孙承宗,然而让朱干没有想通的是,前一刻还在重庆城下吃了一记闷棍的官军,居然不久就出现在了成都府下,直接抄了他的后路。
这一计太奇、太巧,让朱干目眩神迷,完全迷茫了,俘虏了十二万人的喜悦尽去,脑子里嗡嗡作响,被打晕了。
“怎么回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成都是至关重要的一节,里边囤积了红衣军夺来的所有财宝、粮食、武器,更有分地之后的一切心血,此时若是城破,他前边所有做的一切努力都将化为飞灰,红衣军断了根基。
而孙承宗若得到了那些东西,将会让官军如虎添翼,更有可能让明廷缓过这一口气,继续腐烂下去。
这绝不是朱干愿意看到的,不仅是他的野心和梦想作祟,更有这个民族的命脉,这一切都必须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也只有自己才会让这个古老的民族在将来的路上走更少的弯路,还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