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良缘美田-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红袖很清楚,这种好感只是知己的感觉,并非是男女之间的好感,但若是在别人的嘴里,可就不成样子了。

    这一世的她,可从来没有想过会怎么样轰轰烈烈,若是可以的话,她只想要脱离张家,有了自己一点钱,住在自己的家里,没有那些闹腾的事情,然后等到年纪到了,嫁给一个老老实实的男人,不需要长相多好,多有钱,只要能够维持住温饱就好。

    然后,再生两个小萝卜头,舒心的过每一天,这就够了。

    当然,她现在的年纪,想这个还有点早,目前,只能想着第一阶段的,脱离张家,解决温饱的问题。

    牛车赶得不是多快,张云峰还是先将红袖送到了蒋家村,到了村口的时候才停下车,然后红袖下了车,拿了东西,张云峰这才回枣树村去了。

    提着大包小包的,若是在白天,红袖一定会被人询问的,但是好在现在是晚上,路上没什么人,所以红袖一路上倒是安安静静的回去了。

    还没到家,就看见门口影影绰绰的站着个人,红袖定睛一看,可不就是蒋奶奶嘛,顿时上前,抬声道:“奶?你不在屋里,咋出来站在这儿?”

    蒋奶奶抬手朝着红袖脑袋上打了一下:“你个傻闺女哦,这天都落了黑了,你咋才回来?奶还以为你被那拐子给拐走了呢!再停一会儿不会来,奶真要去找人了。”

    红袖这才想到,今儿天色实在是太晚了,蒋奶奶若是不担心才怪呢。之前自己在张家的时候,虽然没有吩咐过,但是因为每天晚上的晚饭都要她做,所以红袖没有这么晚回去过,所以,这么晚回来还是第一次呢。

    蒋奶奶这么大的年纪了,怎么能不担心。

    不过,红袖还是上前道:“奶,哪能啊,拐子也不能拐走我这么大年纪的啊,奶你就放心吧,没事儿。瞧,我今儿买了这么多东西呢!”

    蒋奶奶点了点她脑袋:“你就贫吧,啥时候真被人拐走了,有你哭的时候。”

    虽然这样说,但也没有再说红袖什么,小孙女虽然年纪不大,也有几年的功夫没有在家里常住了,所以蒋奶奶少不了不忍心过分的苛责。不过这次的事情,蒋奶奶还是觉得需要多多留心,以后注意教导。

    红袖买来的东西,不外乎就是那二斤米面,然后还有药包,本来打算买的骨头、板油什么的,因为当时王强送她回来,再加上确实是天色不早了,所以红袖也没有来得及去买,算了,就算是买了,现在也没有时间炼油,这么热的天儿,就算是买了也不能存放,还是明儿再买吧!

    到了院子里,红袖才看见,蒋伟的床铺已经挪动到堂屋里了,顿时让红袖忍不住的扶额懊恼,居然将这件事情给忘了,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对着一脸严肃的蒋伟扯了扯嘴角,红袖笑道:“大哥。”

    蒋伟皱眉:“一个女儿家的,天都这么晚了才回来,你也不怕奶担心啊?”

    好吧,虽然这话说的是不留情面,但是红袖看着他额头上冒汗,还有一只脚已经穿上鞋的样子,就知道这个哥哥正打算出去找人呢,所以也不介意这句话了。

    反而有些撒娇似的嘟嘟嘴,对着蒋伟道:“好嘛,我知道了,下次绝对不会了。”

    。。。
………………………………

34、有一想法

    家里没有什么好东西了,早上红袖就知道没有什么米面了,所以这会儿看见奶奶给她留得晚饭只是一碗稀饭也没有在意,高高兴兴的端了吃了。

    反正大晚上的吃多了也不好,红袖都不曾介意过张家的日子,自然也不会介意蒋家的。

    而蒋奶奶则是熬了两碗药和蒋伟喝了。

    不过,对于那些药,蒋奶奶看了红袖讶异了半晌,问了红袖半天。

    红袖只能回答道:“奶,这些要不了几个钱的,而且我下晌回来的晚,是因为正好碰上宝药堂今儿看病的人多,忙不过来,我就过去帮忙了,所以这些药没要几文钱,我就那剩下的那些钱拿着去买米面了。”

    说实话,就算是加上这二斤白面和粳米,蒋奶奶家里也不定能撑得住几天,蒋家只有一亩薄田,一年算是两季,按照这个时代算的话,一亩地也不过是一石多的收成,一年两石的收成,他们家两个人,还有一个是正长身体,吃得多的蒋伟,怎么也不够吃的,这还不说缴赋税什么的。

    平时里有一些自家在院子里开的菜地吃菜,再喂养几只鸡什么的,一年卖的鸡蛋就是孙俩的衣服针线钱了。而蒋伟若是能上山跟着人家打猎卖点钱或者是给家里添点吃的,就算是家里最好的日子了。

    所以这几年也都是这么过去的。

    不过,这样的日子,是经不起任何折腾的,就像是这一次蒋伟受伤,家里没有闲钱看伤不说,就连吃饭也成了问题。

    红袖这么一说,蒋奶奶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但是蒋伟听了,却是忍不住的眉头紧了紧,郑重的对着红袖道:“袖儿,以后大哥一定挣了钱还给你。”

    红袖嘟嘴,垂下眼睛,一脸委屈的道:“大哥,你是不认我这个妹妹了吗?”

    蒋伟握拳,连忙道:“不是的,袖儿,大哥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我是男人,没让你过上好生活已经是我这个哥哥不对了,现在还花你的钱,真是该死!”

    红袖笑了笑:“大哥,不要这么说,咱们是一家人,现在你的伤要紧。大哥要是真觉得心理过意不去的话,就好好养伤,等你伤好了,好好挣钱,让我跟奶奶过上好日子就是了。”

    蒋伟保证道:“一定的,大哥一定会让你跟奶奶过上好日子的。”

    红袖点点头:“我相信你!对了,大哥,今儿那宝药堂的林大夫给我拿了一个外涂的药,涂在伤口上可以好的快点,你把伤口拆开,涂点药。”

    蒋大夫当时情况紧急,也没有给涂药什么的,就是弄了点药草汁糊了上去,都是农村的土方子,自然不如这药瓶子里的药管用。

    于是,两个人一个给腿上的布条解开,一个涂药,蒋奶奶坐在一旁,看着孙女孙子乐呵。

    涂了药之后,蒋奶奶就将灯熄了,时间不早了,庄户人家什么都缺,灯油也是值钱的,所以蒋奶奶平时都舍不得点,若非是红袖今儿晚归,以及蒋伟腿上的伤口,自然不会这样。

    灯油?

    红袖心中有个念头一闪而过。

    “袖儿,今儿就跟奶奶睡这儿!”蒋奶奶拉着红袖进屋里,屋里并不平坦,这是怕红袖摸了黑就不知道怎么走路了。

    黑暗之中,红袖呆愣了一下,便随着蒋奶奶的力道进了里屋。

    衣服穿的不多,再加上现在还是夏天,红袖一般都是囫囵的就睡了,真正的衣不解带。

    不过红袖这个习惯显然不得蒋奶奶的喜欢,最后还是让蒋奶奶帮她把外衣给脱了。

    躺在床上,听着没多大会儿就蒋奶奶就平稳了的呼吸,红袖却是抓住自己脑中刚才一闪而过的念头想了想。

    庄户人家落黑了就要睡觉了,一般能不用点灯就不点灯的。平日里就算是点灯,用的也是一些松油、桐油之类价格偏低的油。要说照明的东西,最好的自然还是蜡烛。

    不过,蜡烛这种东西,对于庄户人家来说,估计一辈子也许就只能用一次,那就是成亲的时候用的红烛,而且还是颇有家底的庄户人家,能够在死的时候用上白烛,少之又少。所以,蜡烛是作为一种奢侈品存在于世间的。

    甚至是对于很多人来说,蜡烛这种东西制作起来很难,这个时代虽然没有知识产权,但是正因为这样,所以某些制作工艺才会更加的保密,所以,在很多人的眼中,蜡烛的制作是很困难的。

    不过红袖却知道,想要做的比较考究确实是需要一些复杂的工艺,但是想要做一个白烛,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了。

    牛羊油做蜡烛猪油做肥皂,这是红袖初中接触化学的时候老师就说过的,不过,这些都是传统的古代工艺了,当时看不上眼,不算是多么精通。不如现代什么甘油提取,石蜡提取原理值钱。可是现在在那些现代化机器之下,那些被老师一个不小心提起一句的古代工艺手段,却成了最有用的了。

    所以,红袖觉得,这些东西,倒是可以试试。

    在红袖的眼中,肥皂只是另一种叫法,其实就是胰子,就是脂肪酸和碱,说的通俗点,植物油动物油多得是脂肪酸,而古代最长见而且廉价的碱,就是草木灰,顶多做出来的时候比现代的粗糙,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是够了的。

    而蜡烛则是牛羊油加个灯芯,也不是很难,不过,不知道没有现代工具提炼的动物油脂,会不会因为里面的甘油而烟大刺鼻呢?

    不过,这两种东西若是能够做出来的话,只好好研究这两个,就足够自己在这个时代好好立足的了。

    当然,这也不过是个初步的念想而已,一切,还要等自己做出来再说。

    。。。
………………………………

35、再次去镇上

    第二日,蒋红袖起来就去村头卖肉的地方买了些大骨头回来。

    庄户人家眼中,剃的干净的大骨头,没有多少的肉,也只能买来撒牙缝,还不如不吃,省下点钱,最后多买些其他的呢!要知道,一斤大骨头是十文钱,一斤上好的猪肉,也不过是二十文十八文左右,十文钱买来的大骨头,没有肉的东西,还不如买回去半斤肉吃呢,当然,这是庄户人家平时的想法。

    村里的猪肉一般都是集市上卖剩下的,根本没有什么好肉,不过乡里乡亲的,价钱倒是低了一些,不过一般剩下的也少,红袖去买的骨头,更是无人问津。

    所以,那个卖肉的大叔,不知道是因为这个原因,还是因为知道蒋奶奶家的状况所以想要救济的缘故,十文钱一斤的大骨头,居然十五文给红袖称了三斤。让红袖一个劲儿的不住道谢。

    瘦小的身材蹬蹬的跑回家,心情愉悦的红袖,根本没有看见身后的那些大婶同情的眼光。

    可怜的孩子啊,没钱买肉,买点骨头都能高兴成这个样子。

    红袖才不管这些人怎么想呢,她知道大骨头是好东西,一阵小跑的回到家,力气不够大,不能将那大骨头用刀剁开,那就直接用斧头劈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最后捡了再去洗一洗,淘出来碎渣,这才将劈好的小块块放上水,开始煮。

    劈开的大骨头,里面的骨髓都已经敲开了,所以汤的香味格外的浓厚,用大骨头熬成的汤煮了些米粥,又从外面掐了些青菜撒上,最后,就成了一晚香香糯糯而又营养十足的粥了。

    正好这个时候蒋奶奶起了,蒋伟也起了,红袖侍候着蒋伟梳洗了下,便将米粥端上,虽然昨个儿已经试过红袖的手艺了,但是现在闻着香喷喷的米粥,蒋奶奶和蒋伟还是忍不住的惊叹了一下红袖做的饭菜。

    “咱们袖儿就是能干,一个米粥都能做的这么香。”蒋奶奶笑得见牙不见眼。

    蒋红袖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偏偏蒋伟还说道:“嗯,小妹真能干!”

    红袖更是一脸通红,能说自己的手艺不过是因为多了上一辈子的锻炼吗?

    快速的吃了一碗粥,红袖也知道,地里的活计她也干不来,再加上现在不是农忙的时候,也不需要过多的打理,所以也没有想着去地里。

    上午闲的没事儿,便跟蒋奶奶一起,将院子里有些已经拉架的菜地整了整。

    “眼看着要下雨了,等这次雨过了,正好也能种点其他的菜了。”蒋奶奶对着红袖道。

    红袖看看天,虽然这几天总是闷热,大家也总说要下雨了,但是这都说了好几天了,也没见着雨下来啊?

    想到家里的油罐子,红袖又道:“奶,咱们家没油了,咱是不是买点板油回来啊?”

    板油,其实也就是猪油啦,不过是现在叫的好听一点而已。一般庄户人家吃的,都是这个油,所以红袖才会这么说的。

    蒋奶奶暗自叹息一声,对着红袖道:“袖儿啊,你就算是有两个钱,也要好好的攒着,到时候出了嫁,成了亲,这就是你的依仗,没有油,咱们饭菜不是做的很香吗?还是不要买了。”

    红袖却是摇摇头:“奶,大哥需要补补,而且,油怎么能不吃呢?更何况,这油也不是白买的,我买了回来,是有大用处的,说不得还是一个赚钱的好点子呢,奶,你就让我去吧?”

    蒋奶奶皱了皱眉,想到昨儿红袖回来的这么晚,实在是不放心。

    可是闹不住红袖的撒娇加赖皮,最后,蒋奶奶只能答应了。

    不过,这一次叮嘱了红袖,不能在镇上逗留太久的时间。

    红袖自然知道昨个儿吓坏了蒋奶奶和蒋伟,所以倒是真的没有想着逗留,更何况这一次是大上午就过去了,怎么也不可能弄到天黑的,这一点红袖很有信心。

    不过,想着自己作个儿的那些想法,红袖倒是很想将所有的都试验一遍,也就是说,不光要买猪油,最好还要有牛油或是羊油,然后还要有棉线,模具的话,暂时是试验,那就不需要刻意的买了,到时候直接用劈开的半柱竹筒先充当模具好了。

    至于花儿嘛,庄户人家,又是靠山的,只要不是很冷的大冬天,花花草草的其他三个季度都有,这个好办。

    于是,红袖进了镇上之后,首要的则是看看,有没有卖牛油或者是羊油的。事实上,卖羊肉和牛肉的人都不多,想要找到这两个,实在是不简单呢!而且,就算是找到了,那价钱,也需要多多考量,毕竟,红袖可是付不出这么多的钱的。

    可是,当红袖转悠了不少的时间,却没有见着一个卖羊肉或者牛肉的地方时,依旧感觉心中有些震撼,就算是在坑,也不能一处也没有吧?

    可是没办法,事实就是如此。

    最后,红袖只能抓了一个人问了问。

    而得到的答案却是,本来就是个小镇,有不比县城,不是逢年过节的,哪里有买牛羊肉的啊!

    红袖微微失落,但有感觉这是个不错的商机,卖牛羊肉的不多,也没有牛羊油,在这个蜡烛普遍用动物油而没有石蜡的时代,这就代表,这个镇上,甚至是附近的几个镇,都没有什么蜡烛制造商人呢?

    红袖为自己的发现挑挑眉,想了想,最后走到几家商铺询问了一下蜡烛的价钱。

    最后得出的结果,自然是,这玩意儿确实是个奢侈品,最为普通的那种白烛,只哟承认的手指般粗细,二十厘米长左右,就要二十文钱,还是出烟比较多的低等货色。

    而粗一些,带有颜色,或者是出烟较少,印有金色字的,价钱更是上翻,高的离谱!

    亲们,乃们的收藏和推荐呢???跪求啊!!!

    。。。
………………………………

36、你现在还小呢

    最后,红袖只能很失望的回去了。不过,也不急在一时。

    孟离生的聘书若是签了的话,到时候一个月这么多的钱,就必然会让她变得扎眼,若是小小年纪再有些其他的赚钱的营生,到时候不消停的事情估计也会接踵而来的。

    这样一想,红袖倒是感觉安慰的多了。

    买了些板油,又买了几根骨头,红袖这次长记性的提了个篮子来,最后将这两个比较重的东西给提回家了。

    时间还不到午饭时间,不过,饶是如此,蒋奶奶还是每隔一会儿都会跑出来朝着红袖那边看看,见着红袖回来的时候,才总算是心里踏实了下来。

    “奶,大哥,我回来了。”

    红袖高兴的挥手道,外面的大太阳,晒的脸上红扑扑的,瞧着竟像涂了一层胭脂水粉似的。

    蒋奶奶接过来红袖手中的篮子,另一只手赶紧给红袖擦了擦面上的汗水。

    “今儿天闷热,累坏了吧,赶紧进去歇会儿,喝点水。”蒋奶奶心疼的抚了抚红袖的脑袋。

    红袖倒是觉得出了一身的汗很舒服,不过就是这样闷闷的天气有些让人喘不过气来。

    听了蒋奶奶的话,先上屋里喝了点水,倒也不是刚从水井里弄出来的水,而是蒋奶奶烧好的开水,搁置在锅台上晾着了,这会儿正好是冷的。

    一碗水下了肚,红袖感到身上舒服多了。那股子刚回来的时候身上带着的热气,仿佛也驱赶了不少。

    “哎呦,这得多少钱啊?袖儿,你咋买着老多的东西啊?”蒋奶奶在屋里的声音带着惊讶和尖细,将红袖也给引过去了。

    “奶,咋啦?”红袖没听清,还不知道蒋奶奶说的什么呢,顿时就跑到屋里问道。

    蒋奶奶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就听见坐在床上的蒋伟道:“咱奶嫌你买的东西多,吓到了。”

    蒋伟现在不能下地,蒋奶奶又是个担心孙儿的,但是庄户人家难能这么娇惯,更何况像是蒋奶奶家这么穷的家里呢?

    休息一个月不干活,那是不可能的,一天不干活都有可能让家里断顿,所以,蒋伟就这么坐在床上,但是除了腿边,那床上满满当当的防着一些干了的高粱秸秆。只取头上的细的如同女子手指一般的那一段,大约有一米多长而已,这是编一些小筐什么的工具。

    筐子这种东西,生活中用的比较普遍,除了利用高粱秸秆,也有用小麦秸秆和竹子的,不过是家里现在竹条子没有,若是要编的话,还要上山砍竹子,然后在劈成竹条子。

    现在他们家属于老弱病残的,没有人帮忙也弄不来那东西,倒是高粱秸秆,每年地里收获了之后,这些秸秆都会留下的,就算是不会编什么筐子,也可以用针线串起来纳结了当锅盖使。再不济,捡有高粱头的地方,扎成一把笤帚也行啊。反正,高粱秆子的作用,可谓是大大的。

    “大哥,你编的真好。”红袖看着蒋伟手中一个已经快要成型的小筐子,忍不住夸赞道。

    蒋伟笑了笑:“我这个算什么,我这都是小的时候娘教的。她编的才好看呢!”

    提到这里,两个人都有些沉默,就连蒋奶奶,也像是从刚才的惊讶之中缓过来了一般。

    红袖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或许,在蒋伟看来,红袖是幸运的,因为能够跟蒋氏住在一起,而不像他,好几年才只能见到一次,而且还是自己这边主动。

    若说心中没有怨恨过,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估计蒋伟心中的怨恨一直都没有停过呢,只是,有些事情,有的时候,怨过,恨过,最后只会选择原谅。

    更何况,相信蒋伟也不是不知道蒋氏的难处。

    红袖其实不是很认同蒋氏的做法,所以这个时候,也说不出来什么对蒋氏有力的话。于是,最后还不如选择不开口呢。

    最终,还是蒋奶奶笑着打岔说道:“哎呀,不说这些了,阿伟啊,你没事儿就把这些东西编好,过几天去集市上卖几个钱。还有袖儿啊,买了这么老些的东西,准备咋吃啊?你给奶出出主意。”

    蒋伟一笑,手中刚才停滞下来的动作再次飞快起来,红袖也过去和蒋奶奶讨论了一下买来的板油和大骨头要怎么做。

    板油就是猪油,放在锅里可以熬出油来,然后剩下的油渣对于庄户人家来说,也是难得的美味。

    最后,蒋奶奶和红袖决定,大骨头依旧熬汤,到时候用骨头汤给蒋伟下面吃,那板油熬出来之后的油渣,则是留着晚上包饺子吃。

    不得不说,这一点饺子,可是很多孩子一年盼不到几次的美味呢。

    于是,红袖的这个决定,自然是得到家里的人的全部同意了。

    于是,白日红袖用买来的白面搀和了些家里比较粗糙的面,擀了些面条,用大骨头汤煮了,有放上一把小菜,那味道不比山珍海味差。

    吃完了饭,蒋奶奶掌勺,红袖烧火,将那一大块的板油熬了。

    “这么一大块油,都够吃到明年的了。”蒋奶奶感慨道,切好了之后整整一大锅,看在她眼中,可算是好久没有见着的景象了。

    红袖嘴唇抿了抿,然后笑道:“奶,这也就是看着多,能熬出来多少还不知道呢,再说了,大哥年纪还小,你也年纪大了,咱们过日子可不能这么省细。”

    蒋奶奶却是摇摇头:“你啊,现在还是小了,咱过日子哪有不省细的啊?这些啊,等你成了家就清楚了。”

    红袖面色不变,反正在蒋奶奶面前,她还小,蒋氏是在张家那样的环境下,才会担心红袖的婚事的,可是红袖确实是还小着呢,蒋奶奶可不会说那些不着调的东西。

    不过,说道这里,红袖也不便接口就是了。

    。。。
………………………………

37、人缘怎么不好?

    猪油熬出来了,也不急于一时,红袖还没有准备那些花草之类的,所以倒也没有想着做肥皂,再加上,现在这个时机不对,而且她是打算等到蒋伟能下床了,就回张家的,若是到时候那李氏真的占了她的房间的话,正好顺势和张家撇开关系。

    然后,再和孟离生签了文书,当孟家的雇佣师傅,在孟家旁边也搭建一处茅草屋,每个月需要工作的时候就住在那茅草屋里,不需要的时候,就过来住在这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