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捺钵王朝-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家一样。勉强笑道:

    “有什么喜事,值得这么高兴?”

    “辽军打了大胜仗,解了太原之围,宋军撤兵了!皇上,耶律屋质率领六万兵马出山西,宋军重兵围困太原整整三个月,赵匡胤亲自督战,又是挖汾水灌城,又是用兵强攻,眼看城就要破了,被咱们辽军给救了。宋军兵败如山倒,连粮草辎重都丢下了。刘继元那叫一个感激不尽,送了好多宝物。”萧思温在皇帝对面的花瓷墩上坐下,边说边高兴得指手划脚。

    耶律贤脸上的微笑消失了:“耶律屋质什么时候出兵的?朕怎么都不知道?不是派冀王和耶律沙去救援的吗?”

    ;
………………………………

第十五章 宫闱深处

    “皇上,冀王和耶律沙出师不利,早就撤兵回国了。为了太原危局,北枢密院曾命令山西驻军密切注视河东战事,形势危急万不得已时可以见机行动。不能拘泥成法坐视不理。冀王驰援失败,太原危在旦夕。耶律屋质当机立断立即出兵。您知道吗,太原城被围三个多月,被水淹了一个多月,已经命悬一线了。幸亏屋质及时赶到,迫使宋军撤兵。宋军刚走的第二天就城墙就堕毁了。要是屋质将军再晚到一步,现在的太原会是什么情形真是不敢想象。陛下,屋质出兵没有来得及报告朝廷,如果有任何不妥之处老夫一人承担。耶律将军是没有过错的。”他说得神色慷慨,满脸泛着红光。

    耶律贤涨红了脸,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明明是萧思温一手遮天擅自调兵,却要说成是前线将领当机立断。耶律屋质是个什么人自己还不清楚,没有枢密院的命令是绝不敢轻易发兵出境作战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萧思温钻的就是这个空子。国家制度规定,凡大征伐,必由皇帝亲自下诏,单有诏书还不够,还要派使者持兵符到军前相验之后才能行动。出动的军队由本军统帅指挥,持符使者只负责传令。皇帝还要另派勋戚大臣充当监军。这种三重保险的措施保证了皇帝对军权的控制。要是北枢密可以这样一手调兵,岂不是可以为所欲为?要是连耶律屋质这样的忠臣都可以忽略皇帝的权威,他这个皇帝在臣民心目中算是什么东西?还有冀王和耶律沙兵败的消息居然能对外严密封锁,包括皇帝都不知道,他岂不是成了聋子和瞎子?

    登基以来他对这个骄横跋扈的老国丈一直心存感激,言听计从一再迁就。可是这个人丝毫也没有想到过他这个皇帝的感受,还一直把他当作那个默默无闻的傻瓜。涉及到兵权,这可是皇帝权威的底线。这次可以调动一万军队,将来就就可以调动十万。耶律贤憋了半天,还是挤出一丝笑容,尽量温和地说道:

    “打了胜仗值得庆贺,解了太原之围是件大好事。但是下次枢密院调兵一定要按照程序办。不是朕不相信北院,而是这个规矩不能破。要是将来枢密使换了别的人呢,那就该后患无穷了。”

    萧思温全当没有看见皇帝的不快,端起皇上身边桌案上的茶杯,一仰脖子把温度适中的上好明前吞了下去,咂吧一下嘴唇,兴致不减地接着说:

    “这一下大辽国可是扬眉吐气声威大震,一定要大加庆贺,隆重嘉奖,才能传扬天下告慰祖宗。”

    “丞相打算怎么庆贺和嘉奖呢?”

    “嘉奖所有有功将士,并封耶律屋质为于越。”国丈摸着圆圆的肚皮,轻飘飘地说。

    “于越?”耶律贤吓了一跳,“朝廷已经二十多年没有拜过于越了。仅仅一场战斗,恐怕不太合适吧。而且这军报上说,敌人望风披靡,就是说仗并没有打得多么激烈……”

    “陛下何必谦逊。北汉建国十八年,屡战屡败,从来没打过这么漂亮的一场仗。赵匡胤亲自出征,这是两国最重要的一次较量。宋国皇帝这一仗丢尽了脸,恐怕是他前所未有过的大败,这样了不起的胜利,怎么奖赏也不为过!”萧思温打断皇帝的话。

    “朕担心会有人不服。”

    “陛下,耶律屋质可是世宗皇帝的戴翼功臣,要是没有他,世宗爷也许就登不了基呢。老将军受压十几年,呆在山西连窝都没动过,就是受了这件事的牵连。穆宗皇帝始终认为他不是自己人,怕他还和积庆宫有瓜葛。眼看老将军就要归老致休了,皇上难道不想好好补偿他一下吗?”

    当年耶律屋质身为述律平太后的心腹,反而为对手耶律阮说话,促使太后妥协。当时太后和她所支持的小儿子李胡在捺钵大营,耶律阮和他的支持者们在打败晋国返回大营的路上。太后扣押了那帮悖逆臣子们的眷属,准备你死我活地较量一番。那样的话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如果耶律阮战败,没有当上皇帝,耶律贤顶多只是太祖爷四世嫡孙。没有了先皇嗣子的地位,这一次夺位的合乎法理顺乎人情就会大打折扣。国丈的最后一句没有说出口的话就是:没有世宗皇帝,那里又有皇上您的今天呢。

    皇帝瞪大了细长的眼睛,像被噎住了似的。耶律屋质擅自出兵,不论胜败都是严重犯规。换了别的皇帝早就脑袋搬家了。他不敢得罪国丈,但最少也要把屋质召来严厉斥责警告。看在这次胜利和国丈力保的面子上虽然不打算予以惩治,也要让他认罪然后法外施恩。可是国丈却不加一丝责罚,反而给予登峰造极的荣耀奖赏。这给世人一个什么样的暗示,朝廷的奖罚分明从何体现!

    六月火盆般的太阳在空中高悬,大帐外面像炭火在炙烤着大地。帐内四周的冰槽里放着从长白山运来的冰块,四面十几扇可以煽动的大窗呼啦呼啦地鼓着风。耶律贤热得解开了纱袍的扣子,敞胸露出里面的小衣。他感到口干舌燥,端起茶杯,看到里面没有一滴水,大吼道:

    “上茶!”声音完全不像从他自己喉咙里发出来的。

    太监宫女刚才都被国丈大人一进门时就赶了出去,听了这一声吓得慌慌忙忙跑进来,上了两杯碧绿清透的热茶。皇帝端着的茶杯发出嘎啦嘎啦的声音,这是他的手在发抖。萧思温笑眯眯地看着他。

    “这件事关系重大,总要让朝臣们商议一下再做决定。朕累了,你先下去吧。”沉默了片刻,耶律贤一脸疲惫地开了口。

    “好吧。这件事自然应该让众位王公大臣都知道。”胖国丈一点也不急着离开,不慌不忙地又说道:“还有一件事也请皇上定夺。老臣以为不如借着太原大捷,举行一次柴册大典,皇上即位还没有行过柴册礼呢。”

    皇帝又吃了一惊。

    柴册礼是皇室最隆重的仪式。古人认为焚柴之烟要是能够直升云霄就能达到人神相通,可以求得苍天保佑。从前的部落首领和最初的皇帝在即位时都要举行柴册仪。举行仪式的时候不但要告知苍天,还要请来诸部首领。即位者要再三表示谦逊退让,众人再三表达拥戴,才能隆重接受御宝、正册,接受万岁欢呼。古代实行的是民主推举制,为了证明得位的合法性是有必要的。太祖、太宗、世宗皇帝都进行过,可是从穆宗即位就不再举行了。太祖开基立国,燔柴告天以示隆重太宗得位不正,愈需要加以合法证明世宗的帝位是和太后兵戎相见得来的,也有必要显示得到真正的拥戴。穆宗在位十九年就没有再举行过柴册礼。原因是什么,耶律贤并不清楚。但是他想,也许是因为经过将近五十年四代皇帝的传承,特别是吸取中原帝位万世一统的观念,皇位继承来自血缘承续。柴册仪作为部落联盟民主推举制度的象征不再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在萧思温忽然提出举行柴册大典,这个手握实权的国丈是什么居心呢?难道是暗示想要恢复推举旧制,心怀不臣之念?如果真是那样,当今最有实力坐天下的显然不是自己这个徒有其名的皇帝。

    耶律贤想了一阵,觉得是自己神经绷得太紧而多心了。用手揉着太阳穴说:

    “好了,这件事更加重大。让他们写个折子来,也请众臣一起商讨。朕头疼,要休息了。”

    “还有最后一件事。”

    “噢,什么事?”耶律贤见胖国丈这一次有些吞吞吐吐,不免也感到有些好奇。

    “是皇上的私事,本不是我这做国丈的应该说的。可是天子私事也是国事,老臣不得不厚着脸皮多一句嘴。皇上成婚已经一年多,怎么皇后还没有动静呢?”

    耶律贤扑地一下把一口茶喷了出来。他觉得自己快疯了,冷笑道:“这事国丈也要管?”

    “这可不是小事,它关系国家根本。千万不能像穆宗皇帝临了临了连个后嗣都没有,结果让皇脉回到让国皇帝一宗。老臣盼望将来万世一系,皇上后继有人哪!再者说,皇后是一宫之主,皇上要给皇后面子和尊严,皇后才能抬头挺胸治理好后宫,家和才能万事兴啊!”

    “啪!”的一声皇帝手里的茶杯掉到地上摔得粉碎。耶律贤气得脸都青了。这个老家伙明明是怕自己身子单弱,没等到他女儿生下皇子就一命呜呼。那他可就白白忙活了一场。要不是气得身子发软耶律贤就想跳起来狠狠踹那油鼓鼓的大肚子一脚。

    萧燕燕是五月初正式封后的,正位中宫两个多月了。但是既然是皇帝,自然不能只有皇后,还要有三宫六院。这是自古以来不可更改的制度。国丈大人没有办法不让皇帝纳妃,更不可能把宫女都换成男子。最多只能做到不让嫔妃生出可以和未来的外孙竞争储位的皇子。做到这一点倒并不难,那就是运用手段不让大惕隐司挑选国舅族女子入宫。而皇廷的祖制规定,只有国舅族后妃生的皇子才有皇位继承权。

    各个地方、部族包括藩邦临国都积极贡献美女。这几个月来,后宫并不充盈,但也有了几个美人。专一和痴情永远不属于皇帝。耶律贤看似胆小柔弱可是一点也没有毛病,一样的贪恋美色,一样的喜新厌旧。除了一如既往敬着皇后,也抽空去其他宫里寻寻开心。谁不喜欢既轻松又刺激且无需心机的快乐呢。也许那些美人并非没有心机,可是皇帝在她们那里却是十分的放松。一定是这个老胖子听了谁的小报告知道了皇帝的后宫情形。耶律贤只希望不是燕燕告的状。

    他其实还是很喜欢自己的皇后的。燕燕还是那么聪明漂亮。他们是结发夫妻,一起经历过大风大浪。燕燕在他潦倒的时候对他的爱护和帮助他一直记在心上。可是近来一见到她不知怎得就仿佛看见她旁边有一张油乎乎的胖脸,那对灰色的小眼睛死死地盯着他们。让人既紧张又败兴。

    “陛下,宋王妃已经怀了身孕,您知道吗?他们可才成亲两个多月啊。”萧思温说。

    耶律贤真的气昏过去了。脑袋里嗡嗡做响,小矬子刚刚地磨着脑膜,眼皮一翻就仰面倒在刚才看书的贵妃榻上。这一下萧思温也吓坏了,大声叫人。大太监文公公见皇帝嘴里咕噜咕噜地嘟囔着什么,把耳朵附在皇帝嘴边,只听见皇帝说道:

    “去召,召韩先生。”

    ;
………………………………

第十六章 萧韩联姻

    皇帝并没有真的昏死过去,他只是被国丈气得发昏,就势倒下,躲开那咄咄逼人的目光。他要召见韩匡嗣是头脑中第一个显现出想见的人。

    刚才国丈的最后一句话好像是随便说的,可是说者有意,听者更有心。萧思温的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三帐皇族的三脉嫡系子孙。大姐胡辇是齐王罨撒葛的王妃,二姐二嫚是宋王喜隐的王妃,小妹燕燕就是当今皇后。这个情形如果不是国丈大人的用心良苦那可就真是百年不遇的天缘巧合了。如今萧思温手握天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要是哪天他让生了儿子的二嫚做皇后,完全可以找出一万个办法和理由。皇帝如同惊弓之鸟,这句话听在耳朵里好像是警告又像是威胁。难怪他要气昏了。

    “国丈大人,皇上让召韩匡嗣韩大人。您看……”文公公长着一张又白又胖的圆脸,个子不高,两只金鱼眼总是眯缝着,说话的声音特别柔和悦耳。皇帝就是听了这个声音才把他调到身边服侍的。

    “就按皇上的吩咐去办吧,韩大人医术高明,皇上从小就是他给调理的。”

    国丈点了点头。他本想传御医的,可是既然皇帝一定要姓韩的,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天气这么闷热,萧思温自己也快要中暑了。他没有想到皇帝在和他斗心眼。这么个傻乎乎的雏儿,他从来没有放在眼里。只是姓韩的如今也是堂堂上京留守了,还要像从前那样随叫随到有些不伦不类。摇了摇头冷笑一笑。

    韩匡嗣从龙有功,一步登天做了上京留守已经好几个月了。他颇有治国济世的雄心大志。上任后面对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纷繁事务,勤勉奋力条理整饬,很快就理出头绪。这也多亏他有一个特别得力的助手,就是四子韩德让。沾了新帝的雨露龙恩,德让也顺利入仕,当了几天宫里的承奉官,枢密院通事,就转到上京做了皇城使,成了留守得心应手的臂膀栋梁。这几个月为了尽快熟悉上手,他连春夏两季捺钵都没有参加。封王大典、接见使者等重要活动能不去的也都不去。虽然他的级别足够去凑这热闹,也可以把日常杂务交给手下处理。这要放在别人身上指定要脱身出去,在皇上和宰相面前露露脸。而他却卯足劲头想要尽快干出一番政绩,以报答皇上,造福地方。

    这天下午,骄阳如炭似火,绿树浓荫密布,知了在其中放声歌唱。韩留守歇过午觉,在正堂大案后落座。他把帽子摘下来,擦了把额头上的汗珠,绾了绾葛袍的窄袖。准备把积累的陈年难案再理一理。看哪些过于陈旧已经失去意义可以销案,哪些可以复审得到澄清。忽然府吏来报,说朝廷来了两位公公传旨。留守赶紧把纱帽戴好,整理一下袍子,满腹疑惑地迎了出去。

    在院子里见到两个小内侍,匡嗣就要摆香案跪下接旨。年轻公公上前一把拉住,笑着说道:

    “韩大人不必麻烦。就是一句口谕:传韩先生入宫。”

    “多谢公公,知道是什么事吗?”匡嗣拱了拱手,小心陪笑问道。

    “文公公怕韩大人慌张忙乱没有准备,特意交待和韩大人说一声:皇上发病,点名要韩大人去看。”

    “病的重不重?”匡嗣一下担心起来。

    “文公公说并没有大碍。请韩大人从容速来就是。”

    “臣领旨。多谢二位公公辛苦,多谢文公公细心交待。”匡嗣松了口气。府吏熟练地拿着两个大红包递了上去。

    “文公公还说,”小内侍是个慢性子的人,喘了口气又说道:“皇上召同知韩德让一起同去。”

    “领旨。”韩匡嗣又说了一遍。两名内侍拿了红包高高兴兴地告辞走了。

    今年的夏季捺钵驻扎在离上京不远的怀州西山。这里有太宗皇帝的怀陵,大行皇帝也将靠近他的父皇安葬在这里。大行皇帝已经得了谥号:穆宗。穆宗陵寝已经接近完工,朝廷议夏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安排下葬的繁琐仪典。从留守府到御营骑马用不了两个时辰。韩匡嗣父子暂时放下府务,简单收拾行装,当天晚上就到了御帐。皇帝立刻宣见。

    “韩先生,四哥,朕现在这日子过得还不如从前。”

    韩匡嗣和韩德让跪下磕头,刚刚抬起头来就听到这样一句话。听到皇上仍用旧日的称呼,父子两心里都是一阵激荡,匡嗣差点流下泪来。

    皇帝躺在金雕玉镶的大龙床上,身上盖了条薄薄的丝被,脸色苍白。但匡嗣一眼就看出病的并不重。坐到床边号了号脉,握着那只软软的手说道:

    “陛下现在九五之尊,富有天下。连臣父子都得沾雨露阳光,和从前相比如上云端。皇上怎么说还不如从前呢。您就是日理万机心火过旺,并没有什么大病。依臣陋见,龙体还比从前健壮些了呢。”

    “朕的病瞒不过先生。这次请你们来其实不为看病。朕心里憋闷,没有别人可以说,就是想和先生和四哥聊聊。你们赶路,还没有吃饭吧。四哥你去叫文公公进来。”

    文公公刚才知趣地退了出去,这时低目垂手地走进来。

    “朕饿了,你去把晚膳传来,拿三副碗筷和酒杯。”

    文公公吃惊地抬起了眼皮。这韩大人真是神医,刚一来皇上就能下地吃饭了,居然还要饮酒。从昨天下午到今天这会儿,一天一夜三顿饭,皇帝只在床上喝了两口粥,然后不是闭着眼睛就是两眼发直瞪着帐顶发呆。正让他担心怕龙体会拖垮呢。公公高兴地答应一声急忙转身去忙活。不一会儿就摆上一桌子饭菜,都是早就准备好,专等一声令下就上火精心烹制的肥羊嫩鸡山珍海味,还有各色点心果品,上好佳酿。文公公服侍着皇帝更衣下地,舒舒服服地在上座的一张大圈椅上坐下。

    “你下去吧,这里有德让照顾就可以了。”皇帝说。

    “酒已经是筛好的,要不要叫两个女孩子来烫烫。”文公公笑眯眯地问。

    “不必了,大热天的。”

    “是,是,这酒越是冷着喝才越是甘甜清洌。”文公公选了一只凝脂白玉般的酒壶摆到韩德让的面前。然后咧嘴笑着倒着退了下去。韩德让给皇帝、父亲和自己依次满了三杯冷酒。

    “皇上如此仁厚念旧,微臣感激涕零。如果有什么事能为陛下尽绵薄之力,臣肝脑涂地万死不辞。”韩匡嗣举起酒杯说道。他如此聪明,当然知道皇帝不会单为闲聊把他们召来。

    “你们多喝点,这是南边弄来的上好陈酿,叫做绛春露。”皇帝没有答话,闲闲地说道。南方宋国建立仅仅九年,但是中原物阜民丰远胜于辽。南方顶尖的茶酒织物珍宝玩好都是北方贵族趋之若鹜的东西。两国相互设防但是没有打过仗,边防甚严但是民间贸易不断。宫廷里的吃穿用品很多来自南边。就连江南伶优美女也有人弄了来当作贡品送进宫里。

    “好酒,真是好酒。咱们契丹酒的优点就是烈性,品不出这样的满口留香。”匡嗣赞道。

    “朕记得先生有几个女儿,都出嫁了吗?”皇帝抿了一小口酒,拈了一块羊里脊上的嫩肉,沾了下葱韭调料送进嘴里。随意问道。

    “臣有五个女儿,四个已经出阁。只有最小的幺妹十一岁,还没有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匡嗣今年五十二岁,这辈子仕途艰滞,到今年才时来运转,大器晚成。可是他的父亲高官厚禄,家底雄厚。他仍能娶妻纳妾享齐人之福。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子五个女儿,最小的儿子刚刚一岁多,比他有的孙子还小。听到皇帝问起家事,赶忙如实答道。

    “朕给她做个媒如何?”

    韩匡嗣瞪大了眼睛,连德让都好不奇怪。这个哥儿当了皇帝性情大变,从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现在居然操起这种闲心来。不过真的很想知道那男的是谁,能让皇帝上了心。不管是谁,哪怕是个呆子傻子也要奉若珍宝。赶紧放下筷子,忙不迭点头应道:

    “臣哪里来的这个福分,皇上指婚,臣受宠若惊呢。”

    “先生别这么客套,快吃着,咱们随便聊聊。皇后有一个弟弟,今年十三岁了。先生和国丈都是朕的戴翼功臣,朝廷的栋梁柱石,要是能结为亲家岂不是锦上添花天赐良缘。”

    韩匡嗣一听,脸红了起来。一块肉顺着筷子滑到手上落在桌面,张着嘴半天合不拢。踌躇了一会儿,摇摇手说道:“皇上抬爱了。臣虽然蒙皇上看得起上朝为官,可毕竟是宫籍。国舅少爷,那可是人中龙凤,应该配皇族公主,臣的小女哪里配得上。”

    韩氏上一辈是战争俘虏。户籍是述律平的长宁宫奴籍。契丹人早就有户籍籍贯制度。出身于哪个部族终生都带着哪个部族的籍贯。汉地汉人则以传统祖籍为籍贯。而战争俘虏、籍没罪犯则被分配到各宫为奴隶,成为宫籍奴隶。韩匡嗣的父亲韩知古就是早年被述律平的哥哥俘虏,后来作为皇后的陪嫁来到宫中的。这样宫籍出身的人以后可以因功劳或得宠做到高官厚禄,可是籍贯身份却不能改变。虽然可以和财势相当的人家联姻,但是和宗室贵族在地位上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萧思温的儿子是过继的弟弟的儿子,他的家族是契丹与皇族同样贵重的国舅族,国舅族中最理想的婚配就是和皇族联姻,只有那些失势没落的或有缺陷的才会退而求其次,但也要选择体面的门阀世族。萧思温的地位如日中天,他的儿子当然是要有一门最显赫的婚姻。

    皇帝微笑说道:“你也不必自低身价。朕称德让四哥,幺妹就如同朕的小妹。那国舅你们也见过,叫做萧隗因,和皇后毕竟不是一个爹娘所生,是个蠢憨之物,你不嫌弃他就万幸了。”

    匡嗣见皇帝是认真的,才转惶恐为欢喜,连声道:“不敢,不敢,皇上指婚,是幺妹高攀了,老臣怎敢嫌弃。德让快起来给皇上行礼,谢皇上的钦点大媒。”他并不是一定想要高攀亲贵,可是既然是皇帝的心意,他就不能不知好歹假装清高。

    韩德让站起身来,玉树临风的身材,穿着件白色纱袍,飘飘洒洒地鞠了个九十度的大躬。又捧起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