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墨雨仙尘-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是这样。”云鸿眼中闪过一丝惊奇。

    仁虚子道:“你还记得地府中见到的太上道祖吗?那才是道祖的真身。”

    太上道祖地府显圣这件事,云鸿一直感到不可思议。他自己到底有多大的脸面,即便是飞鸿上仙,也不至于让堂堂道祖亲自下界,为他说情吧。好奇道:“道祖通常住在哪里?”

    “三十三天外。”

    仁虚子负手而立,遥望头顶更高的星空,那里星云璀璨,一片混沌。

    上次在梦境中,云鸿附身飞鸿上仙,进入琅嬛书院,无意翻到一本醉道人写的《诸天杂记》,其中记载了“浮生若梦”四界的构成。其中云浮仙界从下到上,一共有三十六重天。

    一到六重为:欲界;七到二十四重为:**;二十五到二十八重为:无**;二十九到三十二重为:四人天;三十三到三十五重为:三清境;三十六重为:大罗天,又称天外。

    三清道祖居住的地方,正是三十三到三十五重的三清境。

    分别是:太清境大赤天、上清境禹余天、玉清境清微天。

    仁虚子感叹道:“三十三天外,乃是圣人、大能居住的地方,普通仙家法力不足,无法踏入。即便是老夫,修炼了几千年,也没有进入过三清境。那里,是一个传说中的地界。”

    “圣……”云鸿感叹一声,若有所思。

    遥想前世,自己天真的以为,武道宗师便是站在巅峰的人物。那些人仙、鬼仙,以至地仙,不过都是传说。现世,地仙似乎已经不算什么,因为其上有天仙,有金仙,还有圣!

    仁虚子似乎看穿了他的感概,笑道:“其实从天地初开算起,这天地间,能证得圣位的也不过几人。道门之中是三清道祖,佛门之中是接引、准提两位佛祖,儒门之中,是陨落的始祖圣人孔,鸿蒙之中,是人界始祖女娲。除了这七位圣人,还有两位凌驾于众圣之上。”

    “凌驾于众圣之上?”云鸿十分惊诧。

    仙人已是高不可攀,圣人更是沧海一栗,凌驾于圣人之上,那又是什么?

    仁虚子伸出两个指头,说道:“只有两人,他们功绩卓越,身同大道。”

    “是谁?”云鸿屏住呼吸。

    “一是开天辟地的盘古,二是身化天道的鸿钧。”

    说话间,一道光影从天外而来,顿时一股灵风扑面。光影落地,云鸿才看到,光中之人身穿龙袍,头戴帝冕,宝相**,一身正气充盈九霄,心中一震,脑中直接映出四个字。

    玉皇大帝!

    “没错,他便是众神之首——玉帝。”仁虚子淡淡道。

    云鸿深吸一口气,问道:“世人崇拜玉皇大帝,就好像崇拜当朝皇帝一样。刚才仙翁说了这么多,一直都没提到他,难道玉帝不是圣人?在云浮仙界,玉帝只是一个摆设吗?”

    仁虚子摇头道:“玉帝的身份极为特殊,他曾是鸿钧身边的童子,后在封神一战中,受鸿钧之命,主持大局。此事说来话长,暂且不提。”顿了一下,说道:“下面,重点来了。”

    话音未落,又是一道灵风冲开层云,飞鸿上仙踏着霓光,从宇宙深处而来。

    见到玉帝,飞鸿上仙急忙下跪:“玉帝赎罪,微臣来迟了。”

    玉帝是一位鬑鬑有须的男子,脸上刻着深深的法令纹,穿上龙袍,威严之气颇重。

    “免礼。来得正好,进去吧。”

    他淡淡说着,轻甩袍袖,朝兜率宫走去。飞鸿上仙紧跟其后,两人的面色都很沉重。当然,与其说沉重,不如说谨慎,就像在秘密进行什么。否则,玉帝出行,怎可能孤身一人?

    从他们的对话间,云鸿看出,玉帝和飞鸿上仙好像是约好了,同来这兜率宫。

    与仁虚子对视一眼,也跟了上去。

    走到宫门前,玉帝忽然转过身,抬手间,一道结界展开,将整座悬空山包围起来。

    见玉帝如此谨慎,云鸿只觉心情沉重,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迫。

    兜率宫中只有寥寥几个烧火童子,见到玉帝和飞鸿上仙,纷纷行礼,随后不约而同的退出了宫殿。一路行走,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风景,云鸿只感觉特别热,就好像午间酷暑一样。

    “怎么这么热?”

    云鸿很纳闷,这神仙之地,怎么环境如此恶劣?

    辗转之间,头顶豁然开朗。一座陡峭的崖壁映入眼帘,高有百丈,山体几近垂直,如同刀斧劈砍而成。站在底下仰望天空,就似坐井观天,让人觉得高不可攀。整座兜率宫都依靠崖壁而建,像是一颗嵌在山里的宝石。就在这座巨壁上,云鸿看到两团烈火,正兹兹燃烧。

    炙热之气从中散出,扑面而来,喉咙感到一阵灼痛。

    火焰升腾,竟然看不到一丝黑烟,有的只是火海通红,热浪腾腾。

    仁虚子道:“此乃兜率宫的天地炉,以地脉为火,天风当扇,高山成炉,专炼金丹。”

    云鸿震惊不已,放眼看去,果然发现山壁呈丹炉状。

    “这太上老君真是大手笔,不愧是炼丹界的鼻祖。我一直以为正气炉包容天地,自成一界,已经很厉害了,但跟这天地炉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云鸿苦笑着,由衷感叹。

    走上一个小平台,空中光影一闪,传来一道高唱:“福生无量天尊!”

    云鸿走上去,只见光影中现出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身着淡黄道衣,中间绣着一个巨大的太极图案,头发高高挽起,两袖清风,道气凛然,倒是和心目中老君的形象相差无几。

    “老君拜见玉帝。”太上老君微微侧身,朝玉帝行了一礼。

    “见过老君。”飞鸿上仙则是抱拳,朝老君行礼。

    三人简单问候后,玉帝和老君并排站立,都望向飞鸿上仙,一脸严肃。

    飞鸿上仙有些尴尬,说道:“陛下,老君……”

    “飞鸿上仙,你可知,朕今日为何要召你来兜率宫?”话未说出,就被玉帝打断。

    “不知。”飞鸿上仙如实回答。

    太上老君上前一步,说道:“飞鸿上仙,今日老夫和玉帝召你前来,是想委托你一件事。此事事关天地密辛,对天下苍生、对诸天万界而言,极为重要,希望你能够保守秘密。”

    见太上老君说的如此严重,飞鸿上仙只感觉肩上一沉。

    “陛下、老君放心,请直言。”

    太上老君望向玉帝,见他朝自己点头,嗯道:“这件事,要从天地初开说起。”

    飞鸿上仙一惊,只听老君问道:“你可知,天地之数是什么?”

    飞鸿上仙神色清冷,理了一下思绪,说道:“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一元又分十二会,乃:子、丑、演、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会为一万零八百年。天地之数,指的是一会所过的时间。算起来,天地初开至今,已有十一会。”

    “嗯,不错。”老君点点头:“然世人多知天地之数,却不知其中蕴藏的玄机。”

    “请赐教。”飞鸿上仙洗耳恭听。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因世间生灵的逆天行为,会渐次造成天道残损。而当天道残损到一定程度,便会启动‘生灭轮回’的程序。生、灭是宇宙万物的必然规律,也是道的必然规律。有生便有灭,而灭,也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生。故在冥冥中早已注定,天地每过四会,也就是四万三千年,必有一次重大灾劫!这样的劫难,我们将之称为:无量劫。”

    飞鸿一惊,初次听到“无量劫”的说法,心中隐约不安。

    玉帝接道:“天地未开之时,世间本是一片混沌。有巨神盘古氏,开天辟地。历四万三千年,世间开明,至此,天地有根。曰:‘天开于子,地成于卯’。再四万三千年,有道祖鸿钧出世,以身合道,建立天道秩序,至此,万物生发。曰:‘鸿钧卯生,天道未成’。”

    老君道:“巨神盘古、道祖鸿钧,便是第一、二两次无量劫的应劫之人。”

    循着他们的话,飞鸿上仙脸上神色一僵,忍不住说道:“鸿钧道祖合道之后,天地间又过了四万年,眼下正是亥会之末。难道说,我们即将面临新一轮的无量劫?”

    太上老君摇了摇头,说道:“这次不是无量劫了,而是:无量量劫。”

    “无量……量劫?”飞鸿上仙的声音有些沙哑。

    玉帝解释道:“本也是无量劫,但这第三次无量劫,从开天至今,历经十二万年,恰逢一元之末,相比前两次无量劫而言,难度更高,后果更难预料,故而称之:无量量劫。”

    老君道:“飞鸿啊,这便是我们找你的目的。”
………………………………

第四百七十六章 临危受命

云鸿在旁倾听,第一次听闻“无量量劫”的说法,不由心有余悸。

    飞鸿上仙、玉帝、老君的对话仍在继续。

    只见飞鸿上仙一脸惊讶,立刻端正站姿,正色道:“这等天地大劫,一步走错,便可导致天地颠覆。遥想三十三天外,还有三位道祖坐镇,未经道祖法喻,飞鸿恐怕……”

    “难当重任”四个字未经说出,便被老君驳回。

    “飞鸿上仙,你先不要推脱,有些事情,你还不知道。”老君叹道。

    飞鸿上仙闻言,止住话语,等着老君讲述。

    “其实,三位道祖,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老君捋动白须,垂目轻叹,脸上露出惋惜的表情。一边的玉帝也无奈挥动长袖,一贯的皇者之气,转眼被一股淡淡的忧愁所代替。

    飞鸿上仙惊诧无比,皱眉道:“道祖……不在了?”

    三十三天外,一般仙神无法踏入,常年与世隔绝。三位道祖本就喜好清修,一向神龙见尾不见首。就算是玉帝,也没有权利召见。通常道祖传喻,都是以太上老君这个化身代劳。

    玉帝点头道:“是的,三位道祖,千年前已离开盘古混沌世界。”

    飞鸿上仙只觉得不可思议,这么大的事,他这个“第一上仙”竟丝毫不知。

    太上老君接道:“这件事事关重大,所以一直未曾对外公开。一千年前,三位道祖神游之时,偶然发现天外异动。意识到亥会将近,一元将终,这次异动,很可能与‘无量量劫’有关。遂联合鸿蒙诸圣,破空而出,去往天外寻找异动本源。这一去,就是整整一千年。”

    飞鸿上仙瞳孔一缩,深深吸了口气,暗自心惊。

    “那现在可有道祖的消息?”

    “有!”太上老君的一句话,让飞鸿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些:“就在三日前,贫道静坐时收到道祖传信。说众圣在天外,已经找到了异动的本源,并且得知了异动产生的原因。”

    飞鸿上仙目光一震,只听他道:“这异动的本源非同小可,超越了盘古世界的范围,来自数千光年之外的无间之地!无间之地乃是宇宙时空中,最污秽、肮脏、黑暗一面的聚集地。受造化影响,无间之地的核心处,衍生出一个具有意识的灵体,携有毁天灭地的能量。”

    “无间之地!”纵以飞鸿上仙的阅历,也对这种地方闻所未闻。

    “那这股恶能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老君接道:“众圣发现天外恶灵后,意识到问题十分严重。于是立即动手镇压,试图化解。然而几经尝试,毫无效果。幸亏在关键之时,偶得身化天道的鸿钧指示,得以明悟。”

    说到这里,玉帝脸上浮现出一抹无奈的笑容。

    上前说道:“飞鸿上仙,你还记得两千年前的封神一战吗?”

    飞鸿上仙怔了一下。他诞生于风云中,乃是世间第一批上古真仙。封神一战中,他曾代表道门参与,是道门中最杰出的战将。正是这一战,让他“第一上仙”的名号传遍四海。

    玉帝道:“天地初开,万物生发。在天道的规律中,万物需要教化,以符合天道的运转。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由此衍生出佛、道、儒三教。而千年之前,封神一战,圣人女娲因一时恼怒,联合佛、道两门,清剿儒门,上古儒道几近覆灭。虽然之后圣人孔兵解,孔、孟等人相继出世,竭力弥补这场浩劫,但是祸根种下,悔之已晚……”

    叹了口气,说道:“此等逆天之举,导致天道破碎,无量量劫自此滋生!”

    说到这里,无论是当局的飞鸿上仙,还是旁观的云鸿,全都目瞪口呆,不可思议的望向玉帝。原来,这一切因果的起因,竟是两千年的封神一战,那一次意气之争引起的大屠杀!

    对于飞鸿上仙而言,他还清楚的记得,那一战中,自己所向披靡,何等英姿。

    但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现在想来,还真是自作自受……

    记得那场旷世战争之后,女娲意识到错误,为掩饰自己的罪行,下令抹去所有史书中,关于上古儒道的记载。于是,又过了两千年,这段血腥的记忆,渐渐淡忘在历史的长河中。

    然而,忘记,不代表因果中断,逃避,反是促使因果循环。

    或许是因为愧疚,飞鸿上仙问道:“现在要怎么做?”

    老君道:“解铃还须系铃人,要化解无量量劫,还需从儒门入手。”

    玉帝道:“自封神一战后,儒道一脉被毁,后世的儒道都是些文人书生,明悟的东西也局限于修身治世之学。要化解无量量劫,必须重新找回失落的‘儒仙之道’,方有转机。”

    “儒仙之道……”

    飞鸿上仙皱了皱眉,问道:“可上古儒门全军覆没,如何寻找?”

    “心。”玉帝给出一个字。

    “用心。”飞鸿上仙若有所思。

    玉帝肯定道:“没错。这天下万物,向来离不开一个‘心’字。只可惜世人多沉醉于声色名利,不知心力的巨大潜能。飞鸿上仙,你身为‘第一上仙’,在整个仙界,没有比你更能胜任这次任务的人。朕希望你能用一颗正义之心,振兴‘儒仙之道’,拯救三界众生。”

    望着玉帝和老君期望的目光,飞鸿上仙不忍拒绝。

    “是,微臣一定尽力。”

    顿了一下,似乎意识到什么问题,问道:“那陛下打算怎么做?”

    说到这里,玉帝眸中闪过一丝愧色。

    叹了口气,说道:“上古儒道已经覆灭,新兴的儒道只局限于人间,要寻得‘儒仙之道’,难免要下凡走一遭。你修习道法数万年,根深蒂固,要走向一道崭新道路,唯有……”

    “历世造劫,轮回转世……”

    飞鸿上仙说出自己的结局。语气很平淡,但心中却如万箭穿心。

    万年苦修,谈何容易?

    法力、功名、声望……一旦轮回,这些都将化为尘土,从头再来。

    其实,当他踏入兜率宫门的那一刻,他就有了不好的预感。

    只是没想到,一切来得这么快,这么直接。

    “飞鸿,希望你能以苍生为重啊!”太上老君的一双老手紧紧握着。

    飞鸿上仙只笑了一下,问道:“陛下为什么选我?”

    玉帝脸上露出惯有的**,正色道:“因为这个重任,只有你能担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道门仙家,修太上妙法者居多,多是断尘绝念,无情为道,追求: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只有你独树一帜,独创‘有情剑道’,德才兼备,颇有儒门的‘仁爱’之心。”

    话至此处,飞鸿上仙不再多问,恭敬稽首。

    “微臣,领命!”

    玉帝点下沉重的头颅,又道:“无量量劫来势凶猛,虽然现在众圣合力压制,但无法保证其不会提前出关,幻化成未知事物,对你不利。所以这次你下凡振兴‘儒仙之道’,只能秘密行动。为防意外,朕决定以你和紫萱仙子的私情为由,将你贬下凡间,掩人耳目。”

    说到紫萱仙子,飞鸿上仙面色一沉,轻轻点了点头。

    “唉……”说到最后,玉帝也叹了口气,上前拍了拍他的肩。

    难得人性化了一次:“时间不等人,去跟她道个别吧,朕在凌霄殿等你。”

    飞鸿上仙垂目稽首,俊伟的面容上,一片沉默。

    也只有沉默……

    毅然转身,腾空而起,向天外快速掠去。

    他催动一切法力飞行,他不想浪费时间,或许,这是和她在一起,最后的时光。

    天风正劲,吹动那伟岸的身影,所有人肃然起敬。

    云鸿看得心中震感,一股无形的热浪在眼球中冲撞。直到今天,他才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面的事不用多说,便是飞鸿上仙被贬后,历经九世,以及紫萱仙子至死不渝的追随。

    至此,因果浮出水面,云鸿也知道了他的真正身份。

    不过,他还是有几个问题。

    第一,紫萱仙子追随飞鸿上仙九世轮回,那么在今生,她是谁?为什么紫蝶使有那朵紫萱花?为什么静萱与紫蝶使之间有特殊的感应?她们之间,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第二,自己的重生是怎么回事?

    从这段信息中来看,玉帝和老君丝毫没有提到“重生”。而且仁虚子也说,这种事几乎不可能实现。但自己的确货真价实的重生了!这个谜题,在下面的道路上,还有待探察。

    除了这些,便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无量量劫!

    “飞鸿上仙轮回了,我岂不是成了应劫之人?”云鸿微微一怔。

    念至此处,一边的仁虚子挥动袍袖,四周时空快速变化,眼前的兜率宫已然消逝,他和仁虚子又回到了一片青冥之中。天机宝鉴浮在半空,中央飞旋的阴阳鱼,缓缓停止转动。

    天机隐没,一切归于现实。

    云鸿理了理思绪,回顾了一些情节,顿时感受到肩上一沉。

    “你也别多想。这些事你迟早会知道。玉帝也说了,化解无量量劫的关键在于‘儒仙之道’,而儒仙之道的关键在于九仙器。现在你已经收集了五件仙器,还差四件,要赶快了。”

    云鸿道:“西宁之厄已解,等我回朝交完差后,便立即踏上寻找仙器之路。”

    仁虚子道:“这次帮你回顾前尘,老夫损耗了很多灵力,也要去静养了,你好自为之。”

    说完,仁虚子化作一道金光没入虚空。等他走后,云鸿再次拿起天机宝鉴,发现在宝鉴边缘处刻着一个很小的“数”字。目光一震,又召来另外四仙器,除了正气炉,其它都有字。

    “礼、书、乐、数……还真是儒门六艺啊!还差御和射。”

    “射……应该是落月神弓,御,难道是乾坤锦囊?”

    正想着,周围的景色开始溃散。

    耳边似乎听到了有人叫唤。迷糊中感到身体有些累,睁开眼睛一看,无数人围在自己身边,而自己正躺在一张柔软的床上。静萱的容貌第一个映入眼帘,后面还有上官百里等人。

    “公子,你醒了啊!”静萱惊喜大喊。
………………………………

第四百七十八章 云氏变法

正是晨初,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明媚的韶光贯穿天地。

    蓝天一碧如洗,宫里宫外的绿植蔚然成荫,一径迤逦而去,停在太极殿旁的龙池之前。粉嫩的荷花被蓬叶衬托着,展露尖角,有如闺中少女,引得一群朝见的大臣驻足观赏。

    听说抗击无极国的军队凯旋而归,所有人脸上都露出欣慰的表情。

    尤其是南宫青城。

    “南宫将军,此次西宁大捷,南宫府功不可没,想必离封侯拜相不远了吧。”

    无数人簇拥着南宫青城,说一些奉承献媚的话。

    南宫青城心情大好,虽然他的两个儿子只是左右先锋,论功劳,肯定要次于元帅云鸿和副帅上官百里,但西宁大捷,所有人功不可没,指不定陛下一高兴,就给南宫世家封侯了。

    “哪里哪里,为国效劳,是我们这些臣子应该做的。”

    南宫青城一脸心机沉沉的模样,嘴上说着客套话,心中却巴不得立马封侯。

    “陛下驾到!众人觐见!”

    “宣征战大元帅云鸿、副元帅上官百里、左右先锋等人觐见!”

    随着太监的高喝,众人有序进入太极大殿,拜过三清圣像后,立于大殿两侧。

    晨光下,一阵苍劲有力的步伐声响起,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云鸿身披元帅战甲,手持翎羽金盔,第一个迈入大殿。随后跟着身披银甲的上官百里,南宫二兄弟,以及慕容将军。

    除了慕容千秋,云鸿等四人都是风华正茂的少年,不由引得周遭人点头称赞。

    赤煊皇帝端坐龙椅之上,面带微笑。

    自从控制了淫欲酒量,赤煊皇帝的气色好了不少,现在已有了一副君主模样。

    “末将云鸿,拜见陛下!”

    云鸿微微俯身,拱手低头,大幽规定:军士身着甲胄时,参见君主,可不下跪。

    上官百里等人面露红光,也学着云鸿,俯身拜见。

    礼毕,云鸿上前一步,朗声说道:“启奏陛下。末将云鸿不负所望,率二十五万大军,抵御无极国侵略。西宁一战,敌军尽数退去,期间,总计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