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关系户-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了童鸣的话,林厂长和朱书记终于心动了
………………………………
第209章 去德国考察?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三江摩配厂也是如此。
无论是林东厂长还是朱未然书记,或者是童鸣的父亲童大河,都是摩配厂内的人,面对着连连的亏损,他们也只是坚持着一些所谓的信念,但是这些信念,却并不能够给三江摩配厂带来未来。
童鸣的话,如醍醐灌顶一般,让林厂长和朱书记醒悟。
摩配厂要想再发展下去,抱残守缺是万万不行的,唯一的正途,便是转型
要如何转型呢09
童鸣也给出了答案,生产两个轮子的摩托,最容易转的方向,便是去生产四个轮子的汽车。
在国内,不乏有摩托生产企业,转而生产家用轿车而成功的例子
既然有前车之鉴,那么拟定转型的方案,自然就不是难事了。
转型方案关系到三江摩配厂的存亡,所以半点马虎不得,林厂长、朱书记以及厂里面的相关管理人员,花了三天三夜的时间,终于将方案给拟定出来了。
这份方案是要递交到市里面的,在方案中,三江摩配厂向市里面要政策,请市委市政府帮助摩配厂完成转型。
方案中的言辞恳切,在字里行间中,都透露出三江摩配厂的全体员工不服输的性格,以及对转型成功的信心
林厂长将方案看了又看,在确认没有任何的漏洞之后,便派童大河将方案亲自交到市里面去。
这也是童鸣的意思,递交方案的人选,不是厂长或者党委书记,而是身为市级劳动模范的童大河。
因为童大河出身基层,市领导班子看到童大河,就仿佛是看到了三江摩配厂的全体基层员工一般,也代表童大河所递上来的方案,市基层员工们的心声。
为了将市里面的政策要下来,童大河这几天可是废寝忘食,不断的练习着在市委领导的面前要怎么说话,所幸的是,童鸣一直在帮他,让他学习应付各种场合、应付市委领导的各种刁钻的询问。
在准备充分之后,童大河这才出发去市里面。
分管工业和制造业的黄帆市长亲自接见了童大河,并仔细的看着童大河递上来的方案,随后说道:“童师傅,这个方案很好,其实三江摩配厂早就该转型了,又何必拖了这么久,浪费了不少人力物力。”
副市长的第一句话,童大河听得欣喜,忙道:“黄市长,这个方案,也是摩配厂全体职工想出来的,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的,希望能够得到市委市政府的支持。”
黄帆市长笑道:“支持你们倒是没有问题的,我会向市里面申请拨款的,但是有一个问题,我却是要问的。”
黄市长显得有些迟疑,童大河战战兢兢,不知道市长要问什么,难道他发现了方案中的漏洞不成
“是这样子的,”黄市长将方案拽在手中,“这份方案其余的地方都很好,但是在看到里面的考察计划的时候,我却觉得有些奇怪了,按理来说,国内也有摩配厂转型成为汽车制造厂成功的例子,你们如果要考察的话,不是应该考察这些和三江摩配厂相似的企业吗
可是你们写的,却是去德国考察,这是为什么德国方面的汽车工艺虽然成熟,但是我们对德国那边人生地不熟,我并不认为,去德国考察比考察国内其它转型成功的企业更好。”
“”
黄市长一说,童大河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一般来说,考察国内与三江摩配厂相似,并且已经转型成功的例子,应该要比较容易一些,只要三江市市委一句话,就能够将这件事情安排得妥妥当当,甚至能够得到别的企业在技术上的支持。
可是,如果远赴德国考察的话,情况就有些不方便了。
首先,三江市这个市的面子,放到国外去,只怕也没什么用了,而且外国人,对中国派出去的考察团,都是有些敷衍的。
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许多的企业到外国去考察,所起到的效果都不大,有些考察团,连外国的工厂都进不了,更别说是学习人家的核心工艺了
虽然去德国考察有些不靠谱,但是这个建议,却是童鸣所提的。
童鸣在说服林厂长和朱书记进行改革之后,就又对两位领导提了建议,说希望摩配厂能够派人到德国去考察,而当时林厂长和朱书记都对童鸣信任得不得了,自然不会否定童鸣的意见。
于是,在递交给市委的方案里面,去德国考察这一条,就堂而皇之的写上了
“黄市长,关于去德国考察这一点,是三江摩配厂的职工共同决定的我们要转型,转型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决现在的温饱问题,因为三江摩配厂是三江市的标志性企业之一,所以,我们不能以得过且过为目标,既然转型了,那么就要在同样生产汽车的企业中做得更好
国内虽然也有摩配厂转汽车制造厂成功的例子,但是那些企业,都只是有样学样,转型之后,也只是学着其它汽车厂的样子,没有突破、没有创新但是我们三江摩配厂不一样,我们有自己的雄心壮志,要学,就要学最好的德国汽车的工艺,不会去学国内的企业的”
在副市长面前,童大河侃侃而谈,当然,这些话童大河自己是想不出来的,是童鸣一字一句的教他说的。
童鸣知道,在方案里面,最令人诟病的地方,就是去德国的考察计划,他早就知道父亲会因此被询问了,所以让童大河准备得很充分。
“”
听了童大河的话,黄市长一下子愣住了,都不知道怎么说了。
良久,黄帆市长才说道:“童师傅,你说得真好,我还真没想到,像你这样的基层劳动模范,能够说出这么感人的话出来刚才我也肤浅了,没想到三江摩配厂如此的众志成城,我为你们的精神感动了放心吧,市委书记那边,我去给你们说,务必让三江摩配厂早日转型成功”
………………………………
第210章 考察团
原本就是做足了功课才来的,在副市长面前,童大河能够自如的面对,再加上黄帆市长原本就支持三江摩配厂的转型,所以交谈非常的顺利。
接下来,黄帆市长又问了几个关心的问题,童大河逐一作答,随后就离开了市长办公室。
而黄帆市长也是说到做到的,为了三江摩配厂的事情,在市委书记面前,他不停的给摩配厂说好话,所以这件事情就特事特办,很快的,三江摩配厂的转型方案就获得了市委的批准,而且市委还催促摩配厂尽快加以实施。
得到了市委的批准,就好像是拿到了尚方宝剑一般
现在,三江摩配厂的众人,再也不用担心会被市委市政府勒令破产重组了,而且在资金方面,有了市委的支持,自然不是问题。
林东厂长也非常的高兴,企业终于有了转机了,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将摩配厂的转型方案一一落实了
“童师傅,这一次多亏有你,你儿子能干,你也了不起要不是你们父子的话,三江摩配厂,真不知道要怎么样才好”
林厂长不断的给童大河戴高帽子,童大河心中也十分欣慰。
“林厂长,现在最重要的,是组织好专业技术人员去德国的考察,一定要将德国的汽车制造技术学回来,这样,企业才能彻底脱困”
高兴之余,童大河也不忘提醒。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童大河又道:“还有一件事情,小鸣给我说,他也想跟着考察团去一趟德国,不知道林厂长可以安排不”
“这个”
林东厂长显得有些犹豫。
童劳模的儿子童鸣,这小子不错,很聪明,能说会道,考虑事情也比较周到,如果不是童鸣的话,三江摩配厂只怕会一直在漩涡里面打转。
可是,他毕竟不是摩配厂的人,让他跟着去考察,只怕于理不合
见林厂长有些拿捏不定,童大河又道:“林厂长,小鸣说,他不需要摩配厂给钱,这一次出去,全凭自费”
童大河话刚说出,就遭到了林东厂长的不满
“童师傅,你把我当做是什么人了三江摩配厂虽然是亏损企业,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难道还拿不出一个人的考察费用吗童鸣想要去,就一起去吧,我想,他一定会有更多的想法吧”
既然话都说到这份儿了,对于童鸣参加考察一事,林东厂长自然就首肯了。
毕竟去德国考察的建议是童鸣提出来的,说不定童鸣这一次,又有一些奇思妙想
考察的事情已定,三江摩配厂通过三江市市委的渠道,联系上了德国的大众公司,对方也算热情,爽快的答应了。
随后三江摩配厂便组织人员出发了
这一次的考察团,去的人不多,厂处级,就朱未然书记带队;随后就是三江摩配厂的技术科科长郝胜,他是厂里面技术的一把手;还有设备科科长梅小华,她是管设备的;另外就是生产科科长李子辉,主管生产。
剩下的一人,就是童鸣了,童鸣不是属于三江摩配厂的人员,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次也跟随着去。
郝胜、梅小华、李子辉三人,算是摩配厂的技术核心了,在得到考察的命令之后,三人都如临大敌,知道这一次,是带着任务去的,所以一定马虎不得。
可是,在这样的一支考察团里面,为什么偏偏混入了一名外人
三位科长百思不得其解,虽然朱书记一味的赞扬童鸣,不过三位科长却并不买账。
三人都是学技术出身的,如果别人没有半点技术,他们都有些轻视。
一路上,和童鸣交谈的,只有朱书记一人而已,其他的几人,并不怎么搭理童鸣,童鸣也察觉到了三位科长对自己的冷漠,不过却无所谓,怎么样都好。
从三江市坐飞机到德国的沃尔夫斯堡,足足花了半天的时间,一下飞机,眼前的景色已经和三江市大不一样了
虽然沃尔夫斯堡是一座汽车城,但是空气却非常的清醒,整座城市几乎就没有什么污染。
走出机场,大众公司的人就来接众人了。
“各位好,欢迎来到沃尔夫斯堡,我是马克,是专程来接各位的”
对方是一位20多岁的德国青年,人长得挺俊的,说的话也是一口的中文,令众人感到非常的亲切。
原本林厂长是想要一位德语的翻译随行的,不过大众公司那边表示会为大家找一位会说中文的人员陪同,出于对考察成本的考虑,所以林厂长便没有找翻译。
马克开了一辆七座的大众suv,将所有的人都接上了车,随后开动汽车。
这位德国青年,虽然说的是中文,但是在言语中,丝毫没有蹩脚的感觉,在有些时候,还能够用中文讲笑话。
“以前的我在中国的时候,总是喜欢用东西两个人来形容别人,结果他们跟我说,人不可以用东西来形容,于是见人我就说你不是东西,后来我被暴揍了一顿”
马克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从三江摩配厂来的人员,都感到宾至如归。
但是童鸣却对于会说中文的德国青年不感兴趣,他早早的,就动用了100的人情点数,使用了一张翻译卡。
翻译卡让童鸣能够听懂任何国家的语言,也能够用任何国家的语言交流
“马克先生,我对德国大众的历史很感兴趣,你能不能为我介绍一遍”
童鸣的这句话一开口,众人立即称奇。
因为童鸣所说的这句话,不是中文,而是一口流利的德语。
马克一愣。
“不是说你们没有带翻译的吗,怎么这位朋友,德语会这么的流利呢”
马克说的依旧是中文,而童鸣则笑了笑。
郝胜、梅小华、李子辉三人,对童鸣的看法终于有了一点改观了,原来这位少年,并不是一无是处,难道说林厂长表面说不派翻译,实际上却秘密的派了一位
………………………………
第211章 厂区
“你会说德语”
朱未然书记吃惊的问,他还不知道童鸣这位小兄弟会说德语。
“朱书记,德语只是我的其中一个爱好罢了。”童鸣笑着说道,随后又将话丢给了马克,“马克先生,我学习说德语,只是出于兴趣而已,不过在你赞扬我的德语流利之前,还请回答一下我的问题。”
这一次,童鸣倒也没有故弄玄虚说德语了,而从童鸣流利的德语可以知道,在德国,至少在语言上,是没有人可以诓骗得了他的。
马克笑了,道:“这位朋友,大众的历史,其实你们应该很清楚的,只要在网上一查,就可以知道,我就不多说了我只想告诉你们一句话,那就是在汽车制造行业,什么美国的公司、日本的公司、法国的公司,都是比不上我们大众的。”
事实正如马克所说,只要上网,就能够查到大众汽车的历史,不过童鸣所感兴趣的,而是一些其它的东西。
“也对呢,马克先生,其实那些在网上能够查到的东西,我也不太感兴趣,我只是想问问:大众公司不是在阿道夫希特勒的命令下成立的吗,现在,你们对那位独裁者,有什么看法”
童鸣以戏谑的口吻问道,面对这个问题,马克苦笑着摇摇头。
“真没想到你们中国人会问出这么刁钻的问题,我就实话告诉你们吧,无论是我们大众汽车的工作人员还是德国人,对于希特勒先生,还是颇为尊敬的,他可是凭一己之力就吞并了整个欧洲的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角”
马克的回答,令所有人都笑了。
而这样的答案,应该也是他的真实情感。
当然,这样的问题对于众人来说,颇有一些敏感,所以童鸣也不再询问,其他人也没有其它的问题。
众人一路无话,只是看着车外的风景。
虽然沃尔夫斯堡是一座汽车城,但是却没有什么污染,特别是城市里的绿化,搞得非常的好。
看来德国人是非常注重环境的,这些经验,够国人们好好学习的了
不过羡慕别的国家也没什么用处,童鸣也只能看着而已了,毕竟环保的费用,是一笔巨大的投资,童鸣心想,这些事情,大概也只有等自己发达了之后才能够施行吧
想着想着,suv就驶入了大众汽车的厂区。
“各位,我先带你们去酒店吧”
作为世界知名的汽车生产厂,在大众汽车的生产厂区内,就有专门的酒店,虽然比不上那些豪华的酒店,但是要让前来参观学习的朋友们住一住,倒是可以的。
马克将众人安顿好,又给了众人一人一张参观证,众人面面相觑。
“众位,厂区里面的安保很森严的,如果不带着参观证的话,会被保安们拦下来的。”
在马克的解释下,众人也只好将参观证戴上。
“那么今天我就离开了,明天早上,我会带着各位参观我们的生产线的,到时候,会有工程师来和众位解释技术问题的。”
眼看马克要走,朱未然书记忙道:“马克先生,现在时候不是还早吗你看看,我们可不可以今天就去参观”
马克摇摇头,道:“不行的,参观交流学习,必须向上面申报,公司高层会制定朋友们的交流学习时间。”
既然人家都这么说了,朱未然书记和其他几位三江摩配厂的技术人员也无可奈何。
想要立即改变三江摩配厂连连亏损的命运,想要即刻将汽车的生产线建设起来,想要赶快脱困突围,虽然大家都非常的急切,但是在德国,出门在外,也没有办法强求。
相比于朱未然书记等人面上的沮丧表情,童鸣却显得非常的平静,他早就预料到这些事情了。
众人一直待着,无事可干,到了吃晚餐的时候,才到餐厅去用餐。
童鸣会德语,能够自如的和德国人交流,所以这一顿晚餐,倒也吃得丰富。
众人点了几个德国沃尔夫斯堡的特色菜,不过这些特色菜,对于从国内来的众人来说,倒不如三江市的一碗小面吃得有滋味。
然而出门在外,大概也只得如此了
用过晚餐之后,众人便会酒店休息。
“各位,今天晚上,都回去好好的休息,不准打麻将、不准斗地主,为了明天养精蓄锐,明天,大家一定要以最饱满的精神去参观大众汽车的生产线,将所有有用的东西,都记下来”
朱未然书记命令着所有人,这一次的参观学习,可是和以往的时候不一样,大家是带着任务来的,所以,无论谁谁谁有多喜欢打麻将、斗地主,都是不被允许的。
既然厂党委书记都这么说了,几位科长,自然只能遵从,便各自回到房间里面睡觉去了。
但是童鸣却没那么听话,虽然自己也是参观考察的人员之一,但是他却不是三江摩配厂的人员,所以,厂委书记的命令,他不需要每一个字都听的。
童鸣在房间里面待了大约半个小时,便悄悄的离开了酒店。
漫步在大众汽车厂的厂区里,童鸣才感觉到,这个厂真大呢,大概有20个~30个三江摩配厂的面积大小。
如果三江摩配厂就地改造成汽车生产厂的话,只怕根本就造不出两条以上的生产线,能打造出一条就已经够呛的了。
也就是说,三江摩配厂转型为汽车制造厂,在现有的条件下,顶多只能生产一个车型,所以,在车型的定位以及外观设计上,都必须要严格把关才行。
“看来,想要改变亏损的情况,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拟定一个方案那么简单呢”
童鸣叹了一口气,便在厂区里面漫步起来。
厂区太大,自己又人生地不熟,现在的童鸣,极有可能会迷路的,但是童鸣却满不在乎,呼吸着德国的空气,总更有一种清新的感觉,所以无论怎么走,童鸣都没有感觉到疲劳。
………………………………
第212章 工程师
大众汽车厂的厂区很大,童鸣所住的酒店,不过是住宿区,要到生产区,还需要步行一段距离。
不过,童鸣刚走出几步,就遇见了一道门。
“先生,请止步”一名保安将童鸣给拦了下来,“请出示您的证件”
保安说的是德语,使用了翻译卡的童鸣能够清楚的听懂。
“好的,我这就拿给你看。”
难怪马克会发给童鸣等人参观证,童鸣将自己的参观证拿给保安看,可是保安却摇了摇头。
“实在是抱歉,先生,您的是参观证,参观证在晚上是不能进入生产厂区的”
一句话,保安就将童鸣挡在了外面。
以童鸣的能力,要进去其实并不难,但是童鸣现在的人情点数已经剩得不多了,他不想再浪费了。
“谢谢你的提醒,我对我刚才的行为感到抱歉。”
童鸣向保安道了歉,便折返了。
如果仅仅是来德国参观,童鸣是不会跟着来的,他之所以向三江摩配厂的管理者提出来德国考察的建议,是因为童鸣想从德国,带回来一些有用的东西。
不过,国内的技术人员前来德国考察,德国方面,自然会有所保留,毕竟诸如汽车发动机、减震装置、轮胎等有技术含量的东西,人家是不会轻易外泄的。
童鸣再一次回到了酒店,随后就睡觉了。
第二天,马克早早的来到了酒店,众人吃了早餐之后,马克就带着众人参观大众汽车的生产车间了。
童鸣也进入了昨天晚上没有办法进入的区域
大众汽车的生产车间很多,差不多一个型号的大众车,就有一个车间。
单单是“大众”品牌的生产厂,就有如此的规模,如果算上整个大众品牌,就更是一个汽车的帝国了。
众人都知道,大众旗下,还有许多汽车品牌,诸如奥迪、宾利、斯柯达、保时捷其实都是大众旗下的产业。
大众汽车的生产车间,给人的感觉就是宽敞、明亮,就连噪音都很少
朱未然书记赞叹道:“马克先生,真不愧是汽车企业中的王牌,如果是我在这样的厂里面工作,我一定会身心愉悦的”
马克还没有回答,童鸣就笑道:“朱书记,以我们现在的实力,要制造这样的车间,只怕将所有的钱都投进去也是办不到的,既然如此,不如挖空心思,想想如何能够打造一条赚钱的生产线吧”
童鸣的话,令朱未然书记有些茫然了,这位小伙子说话,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功利性了
“童鸣,你说的话也很有道理。”
很快的,朱书记就站在了童鸣这一边,毕竟这位劳模的儿子,为三江摩配厂做了这么多的事情,他是不可能无缘无故的说毫无意义的话的。
“各位,贝尔先生来了,他是大众汽车的工程师”
马克遥遥一指,一位标准的德国大汉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
郝胜、梅小华、李子辉三位技术人员立即兴奋了,忙上去围着贝尔,问这问那,因为贝尔不会说中文,便由马克充当翻译,帮助几人交流。
这样下去,童鸣和朱未然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