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太平道的日子-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一章 回到古代
李勋慢慢睁开了眼睛,眼前一片漆黑,绵绵的雨声不断地传入耳中,扭头向雨声的方向看去,阵阵雨雾透过一个不断被风刮的摇动的帘子吹进来,一阵阵的寒冷。
李勋本能地缩了一下身子,才发现自己躺在地上,自己身上盖着一件东西,用手摸摸感觉好像是麻布一类的样子。
这里是哪里呢?好像一点也不像医院的样子啊!看来可能是被人救了啊!可不知道恩人是什么样?不过无论如何,幸运的是至少还活着。
想到这里,李勋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这时就听见旁边悉悉欶欶有人穿衣起来,然后走到自己的床前,就听见一个略带鼻音的男声问道:“你终于醒了?师傅,师兄,他醒了!你们快起来看看”
“是嘛?你别乱动,我来看。”
“啪,啪”,听见几声石头撞击的声音,一会儿一点灯光从里面透过来,随着过来了两个人,突然的灯光刺激地李勋不由眯缝起眼睛,等适应过来后,发现自己是身在一个山洞里,旁边站着三个人,一个年约三十七八岁的中年男人,长得威武雄壮,身高肯定有一米八几了,正俯下身子,双手撑在膝盖上兴致勃勃、意兴昂然的看着自己。另一个身材魁伟,长着短须,年纪大约四十岁出头,他正手扶一盏油灯蹲下身子帮自己紧紧身上盖的毯子,另外一个花白短须的老人则身披长袍,端凝的站在那里,手捋长须暗自沉吟。
李勋半仰起身子,正要感谢三人的救命之恩,仔细一看,才发现这几个人穿衣十分奇特,竟都是古代装束,年轻梳着发髻,以黑布包头,老者则以铜钗穿髻。
不过李勋向来胆大,就是小鬼或者外星人站在旁边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正常,存在就是合理嘛!所以很快就从惊奇中反应过来。“可是三位恩公救了我的xing命?救命之恩,无以为谢,ri后必当相报~~”李勋的各科成绩可都是优,说几句古文不在话下。
见三人没有答话,李勋顿了一顿,继续道“不知道诸位尊姓大名,如何称呼?”
白须老者只是捋着胡子微笑,并不答话,那短须汉子也是很淡然,答道:“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那怎么行?”李勋还指望问问更多的事情呢,“被谁救了都不知晓,那在下一辈子都会良心不安~~”
雄壮男子看了看白须老者,老者微微颔首,那雄壮男子才说道:“某姓童名渊字雄付~这位是某的结拜兄弟李彦李子雄~”雄壮男子介绍完短须壮汉之后,又十分恭敬地手指白须老者道:“这位是我们的义父兼授业恩师玉真子~~”
玉真子这个名号听起来很像是个道士的道号,但是那位玉真子的打扮看上去却和世俗之人无异。
“童渊?难道现在是东汉末年?”李勋暗自思量,嘴里却不敢说出来,李勋可不想被人当成疯子或者怪物。
对于李勋的平静,玉真子倒是有些意外。虽然自己隐居深山,知道自己的人不多,但是自己的两个义子兼得意门生童渊和李彦可是在并、冀二州名声显赫。说起这两人的名号,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每年上门拜师学艺的人都踏破了门槛。可如今眼前这个年轻人却神情自若,可谓古井无波。玉真子反倒觉得稀奇,不由地端详起这个年轻人来。
“多谢三位恩公相救~~”李勋想要爬起来,才一挪动身体,李勋只觉得双脚一阵剧痛,完全不听使唤。再仔细一看,原来自己的双脚上都上了夹板。
“前天师父在山谷中下发现你的时候,你的双腿摔得血肉模糊~~”童渊声如洪钟,偏偏又离李勋最近,中气十足的嗓门震得李勋耳朵都嗡嗡响,“要不是师父的草药,你的腿就保不住了~”
李彦蹲到李勋身边,说道:“小兄弟,是负罪潜逃上山的吧?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士?”
“~~在下~~在下并没有负罪潜逃啊~~”李勋一愣,“我是吴郡人~~”
“小兄弟不用害怕,苛政猛于虎,再说了,这大形山之内逃来的罪人还少嘛!还不都是被逼迫的。”李彦叹了口气
“原来是我的头发~~”李勋心想古代对犯人实行髡钳之刑,他们看到自己的短发可能以为自己是逃出来的犯人了,既然如此,就顺其自然吧,要告诉他们实际情况,估计都能把自己当成妖人给烧死。不过,李勋至少知道了自己现在身处何方——大形山是太行山的古称。
既然他们以为自己是负罪潜逃的犯人,那自己就顺着这个思路往下说。于是,李勋说道:“我姓李名勋,家中本来是做小买卖的,也算是小康之家。朝中宦官的恶霸亲戚看中我家房产,硬要低价强买。我誓死不从,全家都被诬陷下狱~~我自己逃了出来,家人生死未卜~”
“又是阉狗~~”李彦怒骂道
“苍天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玉真子也叹了一口气,转过身子面向山洞外,此刻洞外的天空中出现了五sè光芒。
“孛星侵太微?”玉真子不由一惊,随即掐指一算,“嗯?怪事~~”玉真子喃喃低吟。
“孛星侵太微?”童渊和李彦也干净出来看这难得一见的异象
“小兄弟~可惜你看不到这样的异象啊~~”李彦扭头看着李勋
“不就是彗星吗?我可不像你们古人这么少见多怪~”李勋心里暗自嘀咕
不过,玉真子却认真地看了李勋几眼,心中暗道:“这个少年真是奇特~”
东汉光和五年壬戌,公元一八二年秋,七月,有星孛于太微。
李勋双脚根本不能动,所以ri常起居都是由玉真子照顾的。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是一个初相识的人?李勋对玉真子的照顾很是感激。玉真子到也丝毫不介意象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李勋。
玉真子的草药很灵验,伤筋动骨一百天,用了玉真子的药之后,李勋两个月就可以下床了。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玉真子没有问李勋什么问题,李勋也不敢问玉真子外面的世界到底如何。
就这样,一晃三个月过去了,这一ri,童渊来到山里看望玉真子,还带来一些食物和ri用品,以及一些山外的消息。
“师叔的太平道在山下流传甚广,信徒万千~~”童渊一面将带来的东西整齐堆放好,一面说道
“太平道?那就应该是在汉灵帝的统治时期~”李勋一面慢慢地挪动自己的双脚,一面暗自盘算,“灵帝时期太平道的教祖是张角,童渊叫他师叔,难道玉真子前辈是张角的师兄?”
果然,玉真子叹道:“我这个师弟啊~~哎~~”
童渊看到正在做恢复运动的李勋,笑道:“小兄弟,你的腿好了?”
李勋笑道:“全靠玉真子师傅的草药~~”
“师傅?”童渊诧异地看着玉真子,问道:“师父,您老人家已经收他为徒了?”
玉真子摇了摇头
李勋赶忙解释道:“在咱们吴郡乡下,师傅是晚辈对长辈的一种尊称~~”
“原来如此~”童渊笑道:“真是百里不同音,千里不同俗啊~”
这时,玉真子轻捻白须,笑道:“后生,如果老夫愿意受你为徒呢?”
“当真?”李勋先是一愣,后是大喜
一旁的童渊也为李勋高兴,他说道:“小兄弟,师父已经五十年没收徒弟了~如果你能得师父他老人家指点一二,那是终身受益啊~~”
玉真子没说什么话,只是站在那儿轻笑几声,童渊捅了捅李勋,低声道:“傻小子,还不快去拜见师傅?”
“拜见~~师~~师傅~~”李勋的脚还没完全康复,想跪却弯不下来
玉真子上前一步扶起李勋,笑道:“你的脚还没痊愈,这拜师大礼留着ri后补上~~”
童渊也过来扶起李勋,将他搀扶到一块大石头上坐下,笑道:“李师弟要是知道我们多了个小师弟一定也会高兴的~~”
玉真子依旧是轻捋白须,淡然道:“雄付啊,你庄上有事就先回去吧~~”
童渊知道这是师父在教他赶快离开,不过童渊并不动气,因为这是玉真子教授武艺时的规矩。他在教李彦的时候不吮许童渊在场,在教童渊的时候又不吮许李彦在场,所以童渊、李彦虽然同出一门,但是所学武功不同。童渊擅使枪槊,李彦长于刀剑。
童渊走后,玉真子开始教授李勋武功。首先,玉真子让李勋盘腿而坐,“徒儿,为师现在先教你一些呼吸吐纳的法门。有助于你气血运行,双腿早ri痊愈~~跟着为师做~~内气在体内沿任、督二脉循环一周,即内气从下丹田出发,经会yin,过gang门,沿脊椎督脉通尾闾、夹脊和玉枕三关,到头顶泥丸,再由两耳颊分道而下,会至舌尖。与任脉接,沿胸腹正中下还丹田。眼观鼻,鼻观心~~~”
一套气功练罢,李勋只觉得神清气爽,四肢有力,“师傅,方才传授给徒儿的是什么气功啊?”
玉真子答道:“乃是我道家的气功~~~虽不能临阵遇敌,却能强身健体~”
“练了之后会不会长生不老?”李勋脱口而出
“傻徒儿,为何有此一问?”玉真子笑了
“因为徒儿在乡下听老人说修习道术的人能鹤发童颜,再看师傅也是jing神矍铄,所以才有此一问~~”李勋也笑着答道
玉真子终于哈哈大笑,说道:“看不出你也是嘴甜舌滑之徒~~莫要胡思乱想,现在你行动不变,先练习呼吸吐纳,等你能行动自如之时,为师会教你其他武艺的~~”
“徒儿谨遵师傅教诲~~”李勋做了一个鬼脸
七八天之后,李勋的双脚就行动自如了,玉真子开始教授他武艺。李勋发现玉真子的武功,无论拳脚或者兵器,它们的动作和走位始终和太极八卦密不可分,因为玉真子是道家,所以李勋也没特别在意。李勋自然也不会知道几百年后,这些武功会成为小无相功、凌波微步、太极剑、八卦刀等等声明显赫的武艺。
玉真子首先在地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然后让李勋站到小圈子里,自己站在大圆圈外。“这个小圆圈是你防御的极限,如果被对手进入这个圆圈,那就有xing命之虞;这个大圆圈是你兵刃能够到的极限,越过这个圆圈你招式在猛烈也无济于事。你明白吗?”玉真子轻捻白须,绕着圆圈慢慢地游走
“徒儿明白,师父意思是要将对手始终置于第一个圆圈和第二个圆圈之间。那样我的刀剑兵器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李旭笑答
玉真子满意地笑了笑,“嗯,不错,比你两个师兄悟xing好~”
~~~~~~~~~
………………………………
第二章 师父遗命
李勋就在这样在太行山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在练功之余,玉真子还会教李勋读书认字。李勋本不是文盲,但是在这个用汉篆的年代里,只认识简体字的李勋和文盲无异。
一开始,玉真子只是教李勋认字,后来就渐渐开始让李勋自己读书,所读的以兵书居多。按照玉真子的说法,李勋不会一辈子留在山上,终有一天会想他两个师兄一样下山闯天下。如果只会武艺,那与匹夫莽汉无异。如果懂得读书认字、兵法韬略,那出人头地的机会更多一些。
大山里没有时钟,更没有ri历。每过一天,李勋都会在石壁上刻下一道痕迹。山中的ri子单调而平静,李勋有时会随玉真子到山中打猎。打猎对李勋来说是一个练习shè箭的好机会。对玉真子来说却只是动动手指的动静,小兽用蚕豆大小的石子,大猛兽就用鸡蛋大小的石块。只要被玉真子发出的石头打中,就难逃成为师徒二人盘中餐的命运。
时光飞逝,李勋刻在石壁上的划痕越来越多,李勋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时间里,李勋过的很愉快,也很平静。有时回想起自己为了那个花心的女人自杀是多么愚蠢,每每想到此处,李勋都会自嘲的笑笑。但是随即又会伤心,因为对于自己的父母来说,失去自己这个独子是多么痛苦。每当这个时候,李旭都会打坐运气,使自己纷乱的思绪归于平静。
不过,最近几天玉真子每天晚上都会背负双手仰望星空,然后长叹一声。
终于,到了这个月的三十,童渊和李彦照例来看望师父
玉真子端坐在山洞里的蒲团上,朗声喊道:“你们三人进洞来~”
“你今年多大了?”玉真子露出慈祥地笑
“徒儿今年~~应该十九岁了~”李勋答道
“嗯,本来明年等你二十岁行冠礼之时为师才为提表字,但是~~~咳~”玉真子忽然一阵咳嗽,“但是为师夜观天象,知道自己即将灯枯油尽,过不了下个月的初十,所以等不到明年了~~”
“不是吧?”李勋心里咯噔一下,自己和玉真子相处一年多,已经有了感情,玉真子忽然说自己命不久矣,李勋一下子难以接受,鼻子顿时一酸,眼圈发红。而童渊、李彦也是一脸伤悲。
“师父~”童渊小心翼翼地说道:“您有没有算错?”
玉真子摇了摇头,“为师已经反复算过三次了~~~”玉真子倒是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没有丝毫的悲伤和恐惧,“生老病死乃天理循环,痴徒儿不必太过悲伤~~”玉真子笑了笑,对李勋说道:“你虽入门最晚,但是悟xing甚高,文韬武略已尽得我的真传。这样吧,为师为你提表字‘明道’~~”
“多~~多谢师父~~”李勋的声音有些哽咽
玉真子将一份简牍交给童渊,说道:“雄付,这封信你回到自己庄园里再看。”
“弟子谨遵师命~”童渊恭恭敬敬地接过简牍
玉真子说罢将另一份简牍交给李彦,说道:“绍杰(李彦字),这封信由你保管,但是千万不可翻看。”
“诺~”李彦也恭敬地将简牍接过
最后,玉真子把两卷简牍交给李勋,说道:“明道,你将这两封书信交给我师弟,也就是你师叔张角。信送到之后,你也不用回山,直接留在他身边,助他一臂之力~~”
“弟子谨遵师命~~”李勋心里又是咯噔一下,暗道这师傅怎么叫自己去造反?李勋知道历史上黄巾起义是失败的,自己可不愿意去惹祸上身。不过,这是师傅遗命,至少嘴上是不能拒绝的,大不了自己送完信就直接落跑。
“刘汉气数未尽,尚有忠臣良将为之效命,我道起义胜算不大,为使我道不止灭亡,教徒不为杀尽,你一定要尽力辅佐你师叔,能救多少人,便救多少人。“玉真子又将一枚碧玉环龙佩交给李勋,“你从来没见过你师叔,这个玉佩是为师的信物,你把它交给张角师弟,他自然就会明白~~”
李勋默默地接过玉佩
诸事安排妥当,玉真子长出了一口气,对三人说道:“你们离开时,寻大石巨木阻塞洞口,然后封土堆填。”玉真子的申请无比轻松
“诺~~”童渊、李彦、李勋三人虽然心里有诸般不愿,也只能按照师傅的命令做了。将洞口封填之后,李勋随两个师兄一起下山,开始了人生的新旅程。
李勋来到黄巾军位于广宗的营地时,已经是光和七年的四月了。此刻,颍川黄巾首领波才、彭脱能与皇甫嵩、朱儁率领的官军血战,而广宗的黄巾军大营内却看不到丝毫的紧张气氛。
“站住~~来者何人?”李勋正yu走近,几个手拿兵器的黄巾兵拦住去路,“天者,乃道之真,道之纲,道之信,道之所因缘而行也。”一个剽悍的大汉说道
“地者,乃德之长,德之纪,德之所因缘而止也~”李勋答道,这是《太平清领书》里的话,现在看来是被用作黄巾军互相辨认的口令
那黄巾大汉依旧jing惕不减,问道:“来者何人?”
李勋昂然答道:“玉真子座下弟子李勋,奉家师之命,送书信给师叔张角~~”
“大胆~竟敢直呼我教祖名讳?”一个黄巾小兵喝道
李旭直接无视,面向黄巾大汉行了一个道家的礼,说道:“这位道友可否为我通传?”
那黄巾大汉打量了一下李勋,说道:“你解下腰中兵器,方可入内~”
“好~”李勋解下腰中缳首刀,交给大汉
“你跟我来~~”大汉将缳首刀插到自己腰上,领着李勋往营地深处走
在李勋看来,所谓军营与难民营无异。无数大小车辆杂乱无章地停放在空旷的平原上,衣衫褴褛的人们在车边支起一块幔布就是住所。一群群的孩子来回嬉戏打闹,妇女和老人在河边洗衣。男人们虽然穿着各sè衣服,但无一例外都头裹黄巾。他们三五成堆的围坐在一起,几个身穿黄袍,手拿竹杖的人正大声说着什么。李勋听不清到底说的是什么,但是可以确定那人些黄袍人说的话极具煽动xing,周围的黄巾众各个神情亢奋,时而振臂高呼,时而敲击兵器。
不多时,大汉领着李勋来到一个由十几辆大车围成、上面蒙着一张硕大幔布的简易帐篷前,“你等着~~”黄巾大汉留下几个小兵看守李勋,自己在帐外喊道:“弟子管亥,求见大贤良师~~~”
“所为何事?”一个柔和好听的声音绵绵而来,但柔而不软,软而不弱,充满了领袖的气度
“有一个年轻后生,自称是您的师兄玉真子座下弟子,有书信交给您~”管亥的态度虔诚而恭敬
“哦?快让他进来~~”声音变得兴奋而急切
“诺~”管亥掀开帘子,引李勋入内,“请~”管亥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李勋一踏进帐篷,就见一个年近五十的男子身穿道袍,头裹黄巾,打坐在蒲团上,他的面相慈祥,颇有悲天悯人的姿态。他背后是一副巨大的太极八卦图案,在左右两侧,站着两个年纪在四十多岁左右、差不多打扮的壮汉。在帐篷中间用三张方案拼起来做成一个大案,上面放着一张画在白帛上的地图。在这方大案两侧,个站着两个彪形大汉。
“你就是师兄玉真子门下?”居中那个男子凝视李勋,依旧用那柔和而富有威势的声音问道:“不过本座只听说师兄玉真子座下有童渊和李彦两个弟子,而且都年近不惑,没听说他有一个这么年轻的徒儿。”
………………………………
第三章 师命难违
李勋不卑不亢,坦然答道:“回禀师叔,弟子新近拜师,入门才一年多~”说着李勋把书信双手奉上,“现将师傅给师叔的书信奉上~~”
张角微微点头,说道:“张焉~~”
“诺~”一个四十来岁的壮汉上前一步,将李勋手里的简牍接过,然后恭恭敬敬地放倒张角的蒲团下
张角这才不急不慢地拿起其中一份展开阅读,“嗯?”张角看完第一卷,顿时脸sè一变,似是笼了一层灰霜,“师兄他?”
“嗯~”李勋点了点头,“师傅他老人家已经驾鹤西游了~”
张角长叹一声,又拿起第二份书信看,这时李勋又将那枚玉佩双手奉上,“师父说只要将这枚玉佩交给师叔,师叔便会明白一切~~”
“啊?”张角一见玉佩就发出一声吃惊的感叹,张宝和张梁也是发出惊奇的“嗯?~”
“这枚玉佩真是你师父叫你交给本座的?”张角已经看完了第二封书信,神情更加激动,胸口起伏明显加快,只是在努力控制
三人神情的变化诸位黄巾将领和李勋都看在眼里,只是不知就里罢了。“回师叔,确实是师父命弟子交给师叔的~~”
“那~那~你师父有没有跟你说此玉佩的来历?”张角微微向前探出身子,那表情明显是在期待一个能让自己满意的答案
“没有~~”李勋摇了摇头
“是吗?”张角略显失望地坐了回去,李勋的回答不是他所期望的。
张梁笑着说道:“师侄,玉真子师兄说你的文韬武略已经尽得他的真传?”
“弟子不敢狂言尽得真传,师父的学问弟子一辈子都学不完,现在所得不过一些皮毛,还需加以时ri勤加修行~~”李勋谦虚地答道
张宝大笑道:“年轻人倒是谦虚的很~~,嗯~~我太平道义旗一举,天下响应,推翻刘汉、建立黄天乐土指ri可待,你以为如何?”
李勋抬起头看着张宝,问道:“不知道地公将军要听奉承话还是真心话?”
张宝一怔,随即笑道:“当然是真心话~~”
李勋微微一笑,说道:“这真心话可不甚中听~~是否要屏退左右?”
张角笑了,说道:“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如果我道真有所为不当之处,师侄但言无妨~~如果言之有理,所有人都该受教。”
李勋这才站直了身子,说道:“那弟子就直言不讳了。虽然我道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ri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看似铺天盖地,但以弟子只见,其中内忧重重。”
此言一出,帐内诸人都是一阵噤嘘
“其一,师父玉真子曾对弟子言道:刘汉气数未尽,尚有忠臣良将为之效命,虽然有不少贤能忠良被党锢所禁,但是现下朝廷用人之际,朝廷一定会解除党锢;其二,我道初时组织得当,但是起事后三位师叔都只在河北指挥,汝南、陈国一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