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何宦无妻-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年初一,正是好日子,她却要待在家里不能出门,可是无聊死了。

    拜年之风乃是从汉代起源发展。

    到了唐宋之后便不用亲身前往,可用名帖投河,大明的风俗要在前者的基础上便了些许,可以在家门口贴上红纸袋,专收名帖之用,也唤作门簿。

    何知秀的母家乃是在江南富庶水乡之地,当年何家并不应允何知秀下嫁给傅家桓,何知秀执意,违背了双亲意愿同傅家桓来到应天落脚,附近没什么亲人。

    傅家家大业大,子孙遍布应天,嫡亲的兄弟姐妹就足有一堂,关系就能分的出来三六九等,何况是隔着几代的宗亲表亲。傅家桓一脉只有个兄弟,已经因病逝世,也没有走动的必要。

    往年傅家桓乃是国子监一个不起眼的从七品主簿,又因性格古板腐朽并无多少亲厚的官友,大年初一无非是闲在家里陪陪妻女。

    但今年不同,傅家桓赶在年前获得皇帝亲自下旨擢升为从六品国子监丞,从六品官职在权贵遍地的应天中算不得什么。

    新秀总是会惹人高看几分。

    锦上添花的事情,谁不愿意做呢。

    傅家桓虽古板,但也有感恩之心,国子监祭酒许大人对其关照不浅,哪怕是官位得到擢升,也不敢忘本,所以晨起天刚蒙蒙亮便去了许大人家拜访。

    女子新年不便出门,要等了初三去清凉寺还愿之后方可。

    傅明娴亲事迫在眉睫,既然有意要做,那便需要放在心上,越快越好才成,何知秀也想早点让阿衡安定下来,不再被傅国公府给惦记上。

    思来想去。

    何知秀便将傅明娴和沈瑜的八字交给了傅明元,嘱托她去隔街王婆子那里讨个喜气,民间和管家的媒人不同,王婆子在杨柳胡同做的可是最出名的。

    王婆子为人心善,也很愿意促成这些喜事。

    去见人又是在新年,怎么也不能空手而归,何知秀便准备了些小礼物吩咐傅明元带着,傅明元双手提着糕点和桂花酒听了何知秀的吩咐这才出门。

    结果却发现,傅明娴早已经将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在门外等候,“阿衡,你这是做什么?”

    傅明娴目光一亮,“哥,你总算是出来了,咱们走吧!”

    “去哪?”傅明元不解的看着妹妹。

    傅明娴头也不回的催促道,“当然是陪你去王婆子家了,不然还能去哪,哥你怎么脑袋也不好使了。”

    “阿衡,你……”傅明元张着嘴,“你忘记母亲和你说的,破五前是不准去别人家待着的,兆头不好。”

    傅明娴白了傅明元一眼,“我当然知道了,我到时候便站在院子里等着你,我不会不懂规矩乱闯进去的。”

    “那你……”傅明元的话还未说完便已经被傅明娴给拉走了。

    “好了,我人都来了,也会听话,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走吧!”

    傅明元看着傅明娴这般急促的样子,忍不住心里非议着,“还未及笄呢就这么着急嫁人,连合庚帖也等不及的还要亲自跟着去。”

    实则傅明娴也不是着急自己,她却是想要撮合傅明玫和傅明元的,到时候跟着傅明元去,便顺道站在院子里问问王婆子哥哥的八字。

    兄妹二人在巷口拐了几道弯,便找到了王婆子所在的院落,她的院子很有标志,院落墙外有棵年份很久的大柳树。

    傅明元敲门带着傅明娴进了去。

    开门的是位慈祥的老人,银发梳的平整,发髻上斜插枚素银簪子,眼角布满皱纹,眼睛却是笑眯眯的看着傅明元兄妹,也没有嫌弃傅明娴是女孩儿。

    王婆子丈夫早殇,连个子嗣都不曾给她留下,她也没有另嫁,抱着贞节牌坊过了大半辈子,所以才格外的喜欢更羡慕小孩子。

    傅明元和傅明娴齐齐的叫声了,“王婆子。”

    王婆子笑呵呵的应着,招呼着傅明元两兄妹进门谈。

    傅明娴却是站在原地,“哥哥进去,我在外面等着就好了。”

    “外面冷,快些进门。”王婆子声音有些沙哑,却热情的拉着傅明娴的手,“我已经是到了这个年纪和境况,所谓的讲究也便一同没了,你只管放心。”

    “要是在外面被冻的生病了,我才是要心疼的。”

    傅明娴嘴角扬起一抹大大的笑意,道了生谢,这才跟着傅明元欢快的进门了,“多谢王婆婆。”

    “王婆婆,这些是母亲托我给您送来的,她知道您不喜欢别的东西,最是喜欢着桂花酒了。”

    王婆子眯眼笑着接过,闻了闻,“果然是好酒,秀娘是手艺依旧是顶好的。”

    桂花酒被王婆子小心存放着,王婆子又端了瓜果递到了傅明元和傅明娴的面前,柔声问道,“元哥儿该是成年了,可是有意中人了?”

    无事不登三宝殿。

    王婆子做的便是介绍的媒人亲事,见到傅明元和傅明娴,错认为喜事将近的是傅明元了。

    傅明元涨红了脸,傅明娴在一旁抿嘴偷笑。

    “王婆婆,可不是我,是我妹妹。”傅明元慌忙推脱,将何知秀事先准备好的红封递了上去,“生辰八字都在上面了,是来请王婆婆帮忙看看的!”

    王婆子一愣,转而将目光放在了傅明娴的身上,“原来是阿衡。”

    “你倒是赶在你哥哥的前面了。”

    “来让婆婆好好看看。”王婆子笑着打开了红封,看着上面白纸黑墨清楚的写着沈瑜和傅明娴二人的八字,陷入了沉默。

    “怎么了婆婆?”傅明元见王婆婆拧眉沉思,“是不合吗?”

    王婆婆摇摇头,“不是不合,只是见阿衡眉眼清澈,同这八字倒是很不相像。”

    王婆子无意的一句话让傅明娴心中咯噔一声,一丝忧虑也随之而来,她……她现在就是应该算是傅国公府三小姐的八字,还是阿衡的八字?

    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她?

    王婆子似乎心中也有着疑虑,却不忘说给二人分析,“阿衡是甲申月,壬辰日,丙午时,而男方则是己巳月,丁酉日,辛未时。”

    对应的合中,合越多,则代表两人的感情就越好,两人容易谁也离不开谁,相互依恋,婚后融洽幸福。

    傅明娴和沈瑜的八字不是不合,而是很合,两人除了出生年份有些差距,其他的月份时辰乃是大合,怎么来说都应该算得上是一桩好姻缘。

    可自古以来有八字看面相一说。

    阿衡的八字却和面相不符,自打傅明娴的魂魄稀里糊涂的到了阿衡的身体里后,两人的境况也是在悄无声息的靠拢,尤其是傅明娴的容貌,随着年纪的增长,原先只是有五分像,现在却是有了六分,若是等着阿衡长到二十岁的时候,不知道会不会如出一辙?

    面相发生改变,是否代表着命格也在发生改变?

    王婆子替人看了多年的八字,如今却也是在疑惑着自己的想法,觉得傅明娴的八字合面相奇怪的很。

    “阿衡,也可能是我多虑了。”王婆子笑着打断了沉思的傅明娴,“人老了便不中用了,八字好好的在上面,我的疑虑也不可全信,这世上哪有十拿九稳的事情,若是不放心,最好再找其他的婆婆看看就知道了。”

    王婆子起身,将两人的八字批注写好,又重新塞回到红封之中。

    傅明元门外汉,却是不懂王婆子话的含义,他只听懂了王婆子说阿衡和那个沈家三少爷的八字大合,还有若是不放心最好再找位婆婆合对。

    傅明元虽然不舍得妹妹早早嫁人,但他却格外希望傅明娴能有自己的幸福,若是八字大合,那也算的上是好事,憨厚的笑着从王婆子的手中接回王婆子批注好八字的批语的红封又小心翼翼的塞到了怀中。

    等着回去给母亲看,母亲也是会高兴的。

    “王婆婆,那便不打扰您了,母亲恐怕也是在家等着焦急着结果呢。”傅明元起身准备离开,“阿衡,我们该走了。”

    傅明娴眼睛转了转,“哥哥,你出去等我,我还有几句体己话要同婆婆说。”

    “好。”傅明元想也没想的弹头。

    傅明娴推脱着傅明元现在门外等着,她却是压低着声音将另一份生辰八字递到了王婆子的手中,“婆婆,这份八字才是今日阿衡来的重点,还请麻烦婆婆再对一次。”

    “婆婆可不要告诉哥哥啊!”

    她就是为了傅明元才来的,早就在上次回了傅国公府,傅明娴便留了心,提前将傅明玫的生辰要了回来,原本还为难着她个女子如何要去给人对八字,结果这机会就这么来了。

    王婆子眼睛眯成一条缝隙,看着傅明娴摇摇头,“你这丫头。”

    傅明娴小时候的性子欢脱,同杨柳胡同的长辈们都很熟络,颇为受宠,和前世的傅明娴,两人境况截然相反。

    “嗯……”王婆子不住的赞许着,“你哥哥和这位姑娘的八字倒是很般配,这姑娘旺夫,若是能再选中良辰吉日,便会更加美满。”

    “那什么是良辰吉日呢?”傅明娴目光中有些激动。

    王婆子笑道,“官运亨通时,或者财运亨通。”

    傅明娴目光一亮,官运亨通或者是财运亨通……?

    傅家桓可是老实本分,他们家最多是拿些俸禄,财运亨通恐怕是这辈子和他们无缘了,那就只剩下了官运!

    年后秋闱傅明元便要参加科举了,是不是意味着她哥哥不仅亲事融洽,还会取得好的名次。

    傅明娴笑呵呵的将傅明元的八字重新揣回了怀中,双喜临门了却心愿,她的家人未来轻抚,这可是最让她开心的事情了。

    “真好。”

    “婆婆您人真好。”傅明娴红唇微抿出一抹弧度,抬起头却发现王婆子目光闪烁,欲言又止的模样。

    “怎么了,可是还有些禁忌需要注意的事情吗?”傅明娴以为王婆子的犹豫是因为傅明元。

    王婆子有些犹豫的打量着傅明娴,良久才斟酌着说道,“丫头,虽看着八字,你的姻缘很很顺,但婆婆总觉得有些不妥,究竟是哪里却是说不准的。”

    做了几十年的媒人,对面相八字也有几分研究和感觉,王婆子还是头一次见到傅明娴这番意外的存在,早些年她也见过傅明娴,却不想如今的变化竟然是这般大。

    她甚至有些看不清傅明娴的面相了。

    傅明娴脸上的笑容一僵,所以又恢复如常,“婆婆好意阿衡记得了,八字只是其中一点,阿衡会好好考虑的。”

    她也不确定究竟见了沈瑜之后会是什么感觉,现在担心有些过早。

    王婆子摸了摸傅明娴的脑袋,“那就好。”

    “婆婆盼望着你们都能亲事美满。”

    “有空多来看看婆婆。”

    傅明娴点点头,笑的很欢快,“好。”

    看着傅明娴和傅明元两兄妹离开,王婆子疑惑的小声嘟囔着,“为何看着那丫头的面相,竟是已经嫁过人。”

    “还会有第二次?”王婆子不住的摇着头,“人是真的老了。”

    “这种看法实在是太荒唐……”

    (未完待续。)
………………………………

第九十四章:困境

    傅明娴兄妹前脚回到家,傅家桓也恰好后脚从许大人家回来。

    何知秀温柔的上前替傅家桓掸去肩上的风雪,“老爷,怎么回来的这样早,不是说许大人很喜欢下棋,您是要陪着一会儿的吗?”

    “国子监事务繁多,难得新年有几天时间可以闲散。”何知秀一贯是支持着傅家桓的决定的,又担心傅家桓为人古板不懂得变通。

    傅家桓将肩上的披风解下递给了何知秀,又接过了傅明娴眼疾手快递过去的一杯热茶,喝了几口入腹这才摇头说道,“原本是打算多陪着许大人一会儿的,但许大人临时有些事情要做,我便先回来了。”

    “左右心意已经送到,许大人为人清廉,不喜欢下属私相授受,还是夫人你想的周到,直接将礼物送给了许大人的家眷,许夫人也是赞不绝口的。”傅家桓的声音中带着喜意,看着何知秀的目光也更加含情脉脉。

    何知秀乃是苏州人,苏州地处江南,盛产丝绸,在刺绣方面也有着独特的手艺,名唤苏绣。

    明朝太祖皇帝开国初期国都定在南京,南京位于长江上游,而湘绣的发源地也是长沙,所以应天多流行的也是湘绣花样。

    湘绣强调写实,质朴而优美,善于运用深浅灰及黑白色,素来有湘绣水墨画的美称。

    而苏绣则图案秀丽,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阵法活泼,绣工精细,两者绣工手艺皆博大精深,但难免湘绣看多了会乏味。

    何知秀送的便是将苏绣和湘绣融合在一起的香囊荷包。

    有着湘绣的朴素又有苏绣的新意,加上只是些女人家的女红,许夫人便是想要拒绝都找不到合适的借口了。

    投其所好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尤其是投枕边风的所好,更为要紧。

    应天中的这些贵妇人闲在家中,除去门楣比较无非就是些六艺和女红女工,何知秀虽温柔善良,不喜欢与人相争,但并不影响她的聪慧,更不影响她的本事。

    江南何家,可是大族,何家出来的女儿都是含着金汤匙,虽无权,但有钱。

    这样千金百媚的金贵小姐,也不知道当初是怎么看中傅家桓的,所以何家才会极力的反对,导致两人出走,何知秀跟着傅家桓回到应天。

    何知秀不争,可比有争能争之人幸福多了。

    “为夫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谢你了。”傅家桓难得发酸。

    何知秀脸色绯红,这才放心的点着头,还以为是傅家桓因为什么小事闹了不愉快呢!

    “那就好,若是许夫人喜欢,年后有空我便多做一些,你再拿些去许大人府上。“

    傅家桓点头,将茶杯递到傅明娴手中,“再来一杯。”

    陪着许大人谈论了小半天的四书,又对弈了几盘棋局,现下正口渴着呢。

    “茶壶已经空了,父亲大人稍等会儿阿衡,阿衡替您现泡一壶。”不知道傅家桓这会儿回来,何知秀也便没了准备。

    “您不知道,在傅国公府上可是专门有嬷嬷教阿衡茶道呢,如今就给父亲展示一番。”傅明娴笑盈盈的抱着空茶壶离开了。

    看着傅明娴走远,傅家桓这才似想起来要紧事一般,“对了,明元,你不是去王婆婆那里替阿衡合对八字,结果如何?”

    傅家桓手握拳干咳了几声,他虽平时不大喜欢表露情感,但对儿女的事情也事事上心。

    傅明元一拍脑袋,“刚看见父亲回来,把我要说的话都给忘记了。”

    “母亲,你们看看,这是王婆婆给的八字批语,说妹妹和这位沈家的少爷很合,若是不放心,可再唤人核对一番保证准确。”

    “是吗?”何知秀和傅家桓相视一笑,皆是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安心,刚开始傅家桓对于傅明娴的亲事却是要傅周氏来选人选还是有些微词的。

    但是听了何知秀的劝之后,便也勉强接受,左右双方都是为了傅明娴好,也就没有道理非要争论究竟是谁选中的人选,还是要阿衡来做最后的决定才成。

    若是阿衡也满意,他们夫妻也便没有什么话可以说的了。

    傅一也刚好从外面急匆匆的跑来报信,脸上带着喜意,“老爷,夫人,这是傅老夫人派人送来的信件。”

    “快拿上来。”

    何知秀眼神一亮,多半是老夫人那头也出了结果了,拆开一看,将两方的批注放在一块,“看来真的是良缘呢!”

    “老夫人算的批注也是如此说明。”

    何知秀看着傅家桓,“你妹妹的亲事若是成了,你可要抓紧一些了,免得还要让你妹妹等到你娶媳妇才成。”

    长幼有序,傅明元可是要在傅明娴前边成亲的。

    傅明元苦着脸,“母亲,父亲,人人都宠着长子男嗣,怎么到了你们这里就截然不同了。”

    何知秀拍了一下傅明元的肩膀,“难道你的妹妹你就不宠着了。”

    “那好吧。”傅明元有些沮丧,认命的点头,谁叫他更宠一些呢!

    “怎么老爷不开心吗?”何知秀见傅家桓依旧眉头紧皱,担忧的问道。

    傅家桓却是叹了口气,“并非是不满意阿衡的亲事,只不过是在想朝中的事情罢了。”

    “朝中的事情?”何知秀心思通透,瞬间清楚,“可是朝堂上出了什么变故?”

    “许大人临时有事也是因为这个?”

    傅家桓犹豫着嗯了一声,斟酌着说道,“建宁卫指挥同知杨华弄出了人命,牵连甚广,现在正押送回京的路上,多半是要落入西厂看守的。”

    “杨华父子乃是已故少保杨荣曾孙,虽然杨家没落,但终究是前朝功臣,杨华多行不义,勾结东厂厂公在福建作威作福,即便是如此……”

    “即便是如此,看在杨荣的面子上,商次辅也不会让杨华落入西厂之手。”

    毕竟……进了西厂之后,便没有人能活着出来。

    毕竟……自打成化十三年西厂建立开始,在朱见深大力支持和汪延的手段强势下,已经到了不可小觑的地步。

    汪延如今年纪尚浅,若是再让他成长几年,恐怕这大明朝堂便不会再四足鼎立,很有可能汪延会吞并东厂,成为大明开国来最有权势的宦官。

    这是不被允许的事情。

    尤其是商次辅为首的清廉一派,绝对不能坐视大明江山落入阉人之手,他们并非是想帮东厂,只不过是想先打压汪延的气焰,曹吉祥老了,总是会有退位的一天,但汪延却正是如日中天,两相比较才更为可怕。

    不可不防。

    “其实年前朝局便不安分,刑部张齐听说已经惨死在西厂暗牢之内,西厂顺藤摸瓜,从张齐的背后又抓了几位大人入狱,西厂督主有先斩后奏之权,怕是……”

    “这个年,怕是少不了一番腥风血雨。”

    何知秀心升起了几分疑惑,“可是这几日是新年,皇上不是免朝不会处理这些事情吗?”

    傅家桓摇摇头,“的确如此,但是你忘记了,年宴的时候,有身份地位的大臣会被邀请到皇宫中去赴宴,商次辅和许大人正是打算此时向皇上觐见,弹劾西厂。”

    “到时候群臣齐施压,皇上即便不会真的要了汪延的性命,也会对其惩戒……”

    “短时间内西厂恐怕是要元气大伤了。”

    傅家桓到和西厂没有什么过节交往,只不过在朝为官,总是能从朝堂中听到些风声的,这些年西厂犹如雨后春笋般节节高升,落入西厂手中的大臣也不在少数,非死即伤。

    造就了汪延这位年轻的太监眼见着要比肩东厂曹吉祥,甚至更有些青出于蓝的征兆。

    一方面是那些贪婪权势的人不愿看着权利被瓜分想要打压,一方面是那些防止遭受迫害的大臣反抗,总之,西厂成立至此,势力稳固,但树敌却也不少。

    终究朝堂势力不能只单凭一人之力,朝局的关系是一张大网,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过西厂若是真的就此被打压也好,应天中也能少些冤孽!”傅家桓叹了口气,他是读书人,读书人就想着君子动口不动手,汪延的做事风范委实不是他这类人可以轻易接受的。

    啪。

    傅家桓的话音刚落,走在门外的傅明娴双手一抖,刚斟好的一壶热茶竟然直接跌落在地上,滚烫的茶水四溅,连带着茶壶的碎片沾湿了傅明娴大半个裙摆。

    屋内的人一瞬间竟然没有反应过来。

    何知秀倒吸了一口凉气,忙冲了出来上下打量着傅明娴,“阿衡,你怎么样了,没事吧?”

    “红素,快去那些烫伤的药膏给小姐涂上。”

    “阿衡,是疼的不能动了吗?看你脸色苍白的很,叫你哥哥背着你回房母亲帮你看看。”何知秀被傅明娴魂不守舍的样子给吓到了。

    傅家桓和傅明元也是慌忙出来,“阿衡,你这是怎么了?”

    傅明娴有些后知后觉的看着傅家桓,连何知秀的关心也听不到了,“父亲,您刚刚在说什么?”

    “商次辅联合了朝中大臣要弹劾西厂?”傅明娴眉心紧蹙,语气焦急的问道,“西厂不是一向和内阁井水不犯河水吗?”

    “为何商次辅还要如此?”

    傅明娴虽不懂朝堂之中的规矩,可也晓得傅家桓刚刚口中所说的官位,内阁次辅……东厂……已故少保杨荣杨家,还有刑部。

    无论哪个都不是好惹的。

    如今他们却要一起联手对付西厂,凭什么?!

    这不是明摆着要欺负人,傅明娴鼻尖微酸,脸色更是苍白的吓人。

    傅家桓有些奇怪的看着傅明娴,朝堂之中的事情她为何要如此上心?但看着女儿反常的模样,傅家桓还是简短的说道,“过满则亏。”

    “西厂的崛起太过引人注目,所以才会如此。”

    傅明娴浑身一僵。

    是啊。

    她怎么给忘记了呢,西厂从汪延接手开始不过短短四五年的时间,却已经能和朝中那些根深蒂固的势力抗衡,如何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