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连贬至琼州的苏轼都有,这如何不让朝中的那些大员们心思焦虑?边关这些天都有不少密信过来探口风,显然不希望太后在这个节骨眼上出岔子。
而他作为太医院资历最老的几个太医之一,是直接对太后的病情负责的,如今慈宁宫是每日一趟,任何细微的病情变化都能让他们捏出一把汗来,可谓是如履薄冰,也幸得昨儿太后精神稍振了些,所以今儿他才有这闲暇来矾楼散心。不过刚踏进门楼,里头这氛围就让他不住的皱眉起来,原本算是清雅的矾楼在今日却有些过于喧闹了,往近了听,才得知是那什么一品斋发售新书,这对他当然是没什么吸引力的,而且又是在如今这压抑的大环境下,就更没有心思去关心那唠舍子书铺了。
不过他不关心,却不代表旁边两个教坊司的老友不关心。刘继安和袁绹是久混瓦子的人物,对于市井的趣闻就一直比较留心。而且由于近来撷芳楼新词牌曲炒得火热,所以对于这始作俑者就更感兴趣了。
小楼的窗户开的笔挺,底下的热议声如热浪般层层推涌上来。“……哦?矾楼也有那新书了,我倒要看看这回一品斋又鼓捣出什么新东西来~~”,“李妈妈,那书先管本少爷一观!”有常客开始招手示意,一看就是没内涵的土豪。
“大家不用心切,我们矾楼已经开始雇人誊抄了,很快就会将部分手稿传阅下去。也好让大家一观究竟。”
李媪的声音传上来,让袁绹和刘继安听了去不禁扶髯呵笑,“一本市井杂言竟能有这般追捧。怕也只有当年柳七郎制词时方有如此啊”柳永在勾栏瓦肆间的风评向来极好,所以凡是有个拔萃的市井人物,也免不了与他做番比较,不过这也只是说说罢了。可没人真会把那书铺与柳永相提并论。
“传闻踏青会当日。师师与那一品斋人一同赴会,不知可晓得那一品斋究竟是何来历?”刘继安说着话儿,从袖里掏出来近日热传的那些新词曲谱,“不是我说……那一品斋的老头还真有些门道,这词牌改的确实漂亮,尤其是最近这阙一剪梅,大有替代原词牌的风势啊”且不说这新乐风对他的吸引力,单就以他教坊使的身份。就容不得他忽视这些曲乐方面的热点。
李师师浅浅的蜷着眉睫说,“我儿时虽与那一品斋比邻而居。但也不算熟悉,而且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现在大都也记不大得,唯有印象的……也只知道那苏老员外是开酒楼的,是当时京中的富贾,不过对于苏员外文词曲乐方面的修养就不得而知了。”
他们这边谈论着话,楼下这时候也传来窸窸窣窣的交谈,中间戏谑的意味更重些,“这一品斋可真是有意思,书的扉页还做了个前言……”有些率先得到手抄稿子的人就在众友见开始评论,而旁边有人伸过脑袋去看…
“本书与上本三字经为庄谐之配,三字经大道庄严、开黄吕之音,本书曲径诙谐、发清新之语,二者相配方能使垂髫之年不偏正合,成吾大宋栋梁俊才,念此处,乃国之生计、万世之基石,故鄙斋愿以一文之财禄资享百家之民学,若能有助大道,自当泣谢青史。”
“哦?”旁边那些纸扇纶巾的书生才子们都不觉侧目过来,这话说的还真有意思,原来是想要奉献教育,倒是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书铺立意还挺高。
“下面还有……”、“旁注:少儿不全文字,当以长辈亲身传言,此可正大道、言得失。”
有不信服的夺过一份手稿,往后翻阅,“我倒是好奇这书到底是如何个诙谐清新法?”
人群里,那些吃茶喝酒的人都停了下来,目光望过去看,等着那人嘴里出来何等惊天的言辞策论,而楼上的刘继安等人也是面有笑意的把视线探出窗外,听到那人清嗓子的声音,倒是把姿态做足了,可一开口,却是让全场鸦雀无声了……
“从前……”
“……”连他自己都勒住了语势。
……
这一句反差到极致的用语,同时发生在撷芳楼、遇仙楼还有京里几个较大的瓦肆茶馆内,众人磕着瓜子的闲情被这天雷滚滚的白话雷焦,无数人翻起了白眼,连堵在路中间的马车这时候也嘶哞起来,打起了两只前蹄。
“那一品斋写的什么玩意儿?”
那本是停下来听个见闻的官老爷一把将车帘挂了下来,原本对于一品斋新书还颇为期待的士林一派算是失望极了,之前还以为那一品斋改邪归正,开始正儿八经的搞些文学了,但没想到这第一句就把它那作死的嘴脸暴露了出来。
他思来想去的,也只有用“死性不改”来形容一品斋这次的行径,于是他使唤前头的马夫驾车回府,不过却是唤了两声对方才听见。
“哦…哦~~知道了老爷。”马夫好像是恍惚回来,而车帘外面还能听到说书人抑扬顿挫的声音,“……不知道什么时候,窑洞里亮起一阵五彩的光芒,从石壁里轻飘飘的走出来一个白胡子老人,他递过去一支笔。只说了句,‘这是一支神笔,你要好好用它。’”
“等等。”里头一扬手。莫名其妙的叫停了前头,而前头的马夫缰绳那叫嘞的一个漂亮,“吁——”的马蹄子生生就收了回来,继续拥挤在瓦子街道里,旁边是不断经过的贩夫走卒,其中不少也都停下脚步来,把斗笠挂在背后。
不过在整个汴京城而言。这还只是很小一部分的现象,今日一品斋新书发售才不过三个时辰,所以绝大多数人对于这新书究竟是什么内容还一无所知。所以这个时候……最忙碌的就是前次尝过甜头的那些书铺了,这新书一拿到手,就赶紧安排匠工雕版刻印,力争着第一波发书出来。
可这时候。城东chun明坊内马街南道的陆记书铺却是按住了雕印工作。在书铺后院作坊内,掌柜的陆釜正和一帮子的工匠交头讨论着什么,那书铺伙计石卫居于中间、手舞足蹈着,看似奋力的试图去说服面前的这群人。
“掌柜的,这次绝对是我们陆记打响名声的好时候,你看一品斋这次又是抢尽了所有书铺的风头,为什么我们不跟着这么做?虽然我们不是第一个提出这么做的,但可以第一个倡导这么做的?到时候外头肯定会把我们和一品斋放一起评论。这得为陆记赚多少名声?”
“掌柜的~~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要是等城北那几家书铺反应过来。咱们就没机会了!”
这石卫说的很是激进,而旁边却都是沉默着,毕竟这事儿说起来有些玄乎,有资历老的工匠看了眼中间这刚成婚不久的小子,想来想道:“阿卫,不是我们几个老头打击你,只是这事儿实在不靠谱,要知道我们可不是一品斋,没那能力折腾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开书铺的卖书赚钱是天经地义,要是照你这么搞,这书铺非得垮了不可,谁又能保证外头的人能把我们陆记放在眼里,别说是整个汴京了,就是隔壁书铺都比我们做的大?我们这么瞎搞,岂不是让隔壁笑了去~~”
“齐老,这话不能这么说。”石卫立即反驳,“那一品斋要是没这么折腾,又岂能做了我们书行的行首,现在提起书铺来,哪个不把一品斋放在前头?”、“我们陆记就是因为太保守了,所以这么多年来还是这副老样子~~”
老工匠把手头的雕版搁在边上,“你这小子才见过多少世面?做生意的切不能急功近利,人家一品斋能这样做,是人家有那底气在,即便是赔了,也有陈记风悦楼在后头撑着,怎么也是败不了的,你不是当家的不知道柴米油盐,这生活哪有这般子顺利的。”
那石卫涨红了脸直想跳脚,可这老头说的确实有两分道理在,但年轻气盛的他显然不会轻易低头的,结果又是开始了新一番的嘴仗。这中间有听不下去的,站了起来直接问旁边一直默不作声的掌柜陆釜。
“掌柜的,还是你拿个主意吧,我们都听你的。”
余下的人也都把目光聚焦过来,尤其是在旁边削木刻板的老工匠,无一不是把手上的锉刀停了下来,看着陆釜究竟是个什么决定。而这老掌柜也是心中难以取舍,说他没有进取的心思是不可能的,哪个做生意的不希望自己越做越大,但……
他的眼神在石卫和那些沉稳的老工匠之间不断转移,最终、还是决定了下来。
……
“哐啷——哐啷——”
两天后清晨,chun明坊马街南道陆记书铺前,一阵铺天盖地的锣鼓喧声充斥在整条街道内,还有那刺耳响的鞭炮声,满地的碎屑红纸,外头竖挂着的红条幡子。
“从本日起至二十日内,凡是前来陆记书铺购买《东京夜谭》的前一百名者,均以一文出售,望行路人分相转告。”
在这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里,那些平日路经马街南道的百姓都仰起了脑袋往上看,也不管识不识字,反正这热闹肯定是凑定了,而当中那些念过两年千字文的,就颇为自得的当众为旁人解读。
“写的都什么呢?”,“哦,这陆记是要效仿一品斋,说是到二十这三天内,每天前一百个来买书的,都只要一文钱。”
“不是吧?那他还不亏死?”
“我怎么知道那掌柜怎么想的……”
人群里议论纷纷,也就这时候,书铺的掌柜笑吟吟的拱手出来作揖,非常和气的在这鞭炮声中高昂说话,“我陆记做书铺一行已近十年,可一直没对京师的父老乡亲有所表示,当是心中惭愧的很,今日恰逢此番良机,愿效仿一品斋低价出售《东京夜谭》,以全我回报诸位乡亲之心意,当然……也是希望能为后世略尽绵薄之力”
且不管他究竟为何用意,但这确实是件实打实的好事情,所以底下都是齐声鼓掌欢呼,“好!好!”
“陆掌柜拳拳爱国之心,当为我辈楷模,我薛二膑诚然是个粗俗汉子、不通文墨,但今儿也要应一下陆掌柜的好心胸!”底下有彪形武汉排开人群出来,他把卖艺的朴刀别在腰后,从怀里掏出一个铜子儿来,“陆掌柜,我应该是第一个吧?”他嘿嘿笑着,感觉……就像是老友般的交流。
陆釜愣了愣,倒是旁边的石卫机灵,替陆釜接过铜子儿,拿起一本还散着油墨味儿的《东京夜谭》交付到大汉手中,当这一幕完成之时,围观的这一众人就像是炸开了般。
“哇——”
“真的只卖一文”
……
国人喜欢占小便宜的特点即便是在一千多年的国度……依旧是十分普遍的,这种特点在现下看来,倒是几分可爱的意味,因为当中那些大字不识的人也瞎跟着凑上一文钱,似乎觉得一文钱不算钱似得…
虽然一文钱确实不算什么钱。
而这涌动人群间,却有一张面无表情的脸在后头一直看着,与周围的氛围显得格格不入,他冷眼观望了许久,当身边“无知”的百姓都被吸引过去争相购书时,他却是“呸”的一声、一口唾沫星子吐在青石板路上。
“真把自己当号人物了,看你还能跳腾多久。”他不屑的瞟了眼上头忙着分派书籍的石卫,脸上流露的尽是与年龄不相符衬的恶毒。
……
……
如今已是一品斋发售新书的第三天了,京里面凡是能叫得上号的书铺都已经将雕版赶制了出来,并且第一批已经正式开售了,虽然不少酒楼瓦子流传出来对这书强烈的负面评价,但还是动摇不了绝大多数人一探究竟的意愿,所以这该发生的事儿、该起来的论cháo,它还是得起来……
就像那噬夜后的曙光,慢慢的拨开一层层不让人待见的黑。
………………………………
第一百零八章 差评
这几天,《东京夜谭》在京师的销量极佳,直白的文字让世人以为又回复到了倩女幽魂的时候,这可让那些倩女幽魂的拥簇欣喜不已,民间小巷以讹传讹,在书都没看过的情况下,愣是把它捧成了与倩女幽魂相同高度的作品,所以在这种风cháo下,不知有多少人被骗去买了书看,结果完全可以想象……
近乎是一面倒的差评铺天盖地的席卷了东京每个坊肆,尤其是那些喜欢指点江山代的书生学子,在茶馆酒楼里更是张口就是“败尽斯文”,唾沫星子汇聚起来足以把一品斋淹上八遍。
“大家瞧瞧,这都写的什么!!”
“如果那倩女幽魂还有两分可取之处的话,那这什么东京夜谭就完全可以拿去填厕了!”头戴幅巾的士林学子把一卷卷的书籍甩桌上,都站了起来。
“这一品斋真是有辱斯文!若是再任由他这般胡闹,京师的文风都要被他败坏!不行,我们绝对不能姑息这种行为,我孔项建议上诉府衙,一定要严惩这种不正之风!哪位愿意和我一道上告!?”中间有人站上了长凳,大袖一挥,还真有两分英雄气概。
“孔兄所言甚是!算我林甫一个!”
“此等壮举岂能少了我胡蠡!也算我一个!!”
这遇仙楼大堂里,今日已是第三波这些大气凛然的争讨声了,热烈的气氛反倒是不像个青楼楚馆了。这些人说的义愤填膺,不过他们身边的姑娘们却是强装着笑脸。对于这些二世祖们是无可奈何。
摸着良心讲,那《东京夜谭》她们也抽闲看了,虽说文辞严重不足。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她们看的格外轻松,顺顺畅畅的一溜书下来,完全没有给她们造成什么阅读压力,反倒是消减了不少生活中的苦闷,尤其是那什么白雪公主的故事,甚至能勾起些自己不知逝去多久的少女情怀。所以在她们看来……这书虽然比不上倩女幽魂,但也不错了,反正没这些大才子们说的这么不堪。
不过考虑到这书文辞方面确实够烂。所以即便她们有心维护,但也是说不出口来,只能做到不帮腔罢了。
……
……
“汪兄对那一品斋多有推崇,且不知对其这《东京夜谭》是何看法?”
远远的兰花阁子里。有俩书生装束的食客对着大堂笑谈说话。年长些的姓汪,名伯彦,年近三十,乃徽州祁门人氏,与他对坐喝酒的人名李纲,字伯纪,江苏无锡人,不过观其面容还不甚年长。堪堪弱冠之年。
今日俩人随性而出,便到了这遇仙楼喝酒。本以为会是个安静场所,没想到这一坐下来,就是这滔天的讨伐声势。李纲虽然年轻,但许多事情也是看的明白,此下这么询问对面的好友,自然也有几分寻认同感的意思。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既然两人能坐在一张桌子上喝酒,那思想性上又会有多大的差别?
汪伯彦看了眼对面,只是笑了笑。他话是不多的,除了在祁门英才馆里给他学生讲课外,平常也不大喜欢和人深谈。
而李纲也是笑了,执起双耳镶金酒壶,给汪伯彦的金樽满上,“叫汪兄在这个节骨眼上丢下圣贤书出来,可是极为不易的事,所以眼下既然来了,可一定要玩的尽兴才是,不如……”他转着眼珠子,“我给汪兄请来徐姑娘来陪酒”他言笑嘻嘻,多是打趣之意,这汪伯彦为人恪守谨礼,这烟花之所平日是极少踏足,又岂会眷恋这些凡俗红尘?
两人正在这阁子里说笑,忽然从窗外廊道上传来老妇尖酸的责骂声,两人顺着声音望出去,原来是酒楼的分管老妇和执勤打杂的女婢在外头争吵。
“死丫头,赶紧松手!整天抱着这书看,还干不干活啦?”
不想那女婢性子还挺硬,死死的把书抱在怀里,愣是那老妇如何使劲儿也不松手,而阁子里头的两人望出去,隐约间能看到那封皮上的“夜谭”二字,不觉笑了。
“我也是闲下来看,又没耽误干活,再说这书是婆惜姐姐给我的,凭什么给你!”那女婢瞪大了眼睛,还挺有趣的。
“嘿”老妇不怒反笑,“你这丫头片子还反了天了,徐姑娘夸你两句…你还真以为自己是潘楼那小贱人啊!?”
“反正比你识字多……”女婢骄傲地撅起小嘴,“我就等着这回孟郎君高中了…骑着白马来遇仙楼娶我,哪像你这老巫婆,老了没人要!唔”她扮了个鬼脸给老妇,然后“啪啪啪”的踩着清脆的小莲步逃上楼去了。
“气死我了!!你这死丫头别跑,这回我非收拾你不可!”
……
李纲噗的一口酒喷了出来,实在是被那女婢的话给逗乐了,还真是头一回见这么嚣张的婢女,难怪会受徐婆惜待见了。他捧腹笑的都丢了形象,见旁边的汪伯彦却是一本正经的笑、很含蓄的那种,实在是有些看不下去,所以直接捅了一句词过去,一下就把人家的脸整黑了。
……
“汪兄这回若是高中了,可是要骑匹白马到矾楼去?”
……
……
兴国坊踊路街上,还是如往常一般的车水马龙景象,运货板车、宝马雕车参差递行,窜街儿的卖油翁,卖唱的俏街伶,都是如往常般唱和,似乎这满城的夜谭风在这里并不明显,茶馆的说书由于抗议者太多。已经把这新书给停了,没了生意的说书人只能重新把五代三国捡起来,或者是挑几段倩女幽魂赚点茶水钱。反而显得有些萧条了。
“收好了,三十文钱。”
拐角处的一品斋在今天可是门庭清静,不仅一天没有进账,反倒是庄舟看在众人口馋的份上,拦下了门前路过的干梨小贩,要了五斤干梨吃。
“来来来,干坐着干嘛。都吃点。”
……
由于苏进这几天忙着督促各类玩具的生产,所以蹴鞠方面先放下了,这自然是让这些蹴鞠球员哀声一片。他们已经习惯了苏进在场边调度安排,少了他、总觉得这新式蹴鞠踢起来没感觉,而且宫里面的高俅已经下战书了,要他们拿个时间重赛一场。这不……几个人齐刷刷的坐在一品斋里头等着苏进回来拿主意。
“唉”罗继有气无力地把玩书架子上的玩具。这模样古怪的小人儿,还真想不明白有什么好倒腾的,“我说哥几个,你们倒是说句话啊?”
孙大肥抓着几条干梨往嘴里塞着吃,“唔唔”咀嚼了阵儿,“先等着吧,还能咋样?又不知道苏大哥跑哪家店去了。”他一边吃着,脚下还不停的拨动着蹴球玩。那模样……惬意极了,结果看得罗继气不过。一脚就把球捅掉了。
“你个吃货!”
结果自然是闹哄哄的扭打起来,把这装饰典雅的书铺折腾的乌烟瘴气,而里头的庄舟显然是没心思管这些娃了,按了按眉心,对着这一书架的小玩意儿直发愁……
这苏家少爷究竟在想些什么,这几天来连一个玩具都没卖出去,反倒是受了不少邻里街坊的风凉话,这倒也罢了,反正也没费几个钱,可想不明白的是……那苏家少爷似乎钻进这牛角尖儿了,不仅没放弃这块生意,反倒更是孜孜不倦了,这不……一大早的就不见了人影。
“唉”老头儿捏着眉心骨直发愁。
……
……
尽管《东京夜谭》在京的风评几乎是一面倒的差评,甚至连《三字经》都不如,但他大卖的事实却容不得任何质疑,而且由于之前两本书的受众不同,导致这一回购书的人群比之之前都要复杂,上至世卿大夫、王孙贵族,下至商贾工匠、贩夫走卒,各层的阶级为了不同的期待而产生了交集。那些士大夫们看在之前三字经的份上,完全是冲着文学的心思支使手下人去买那新书回来,哪知回来一看……
“呸”
愠怒之下,就丢盆栽里做花肥了。
家里淘气的孩子远远见了,好奇之下、就偷偷把它从盆栽里拖出来看,由于文字简单,对于这些书香子弟并没有造成多大阅读障碍,有时候甚至是窝在哪个后院的柴房里偷偷乐,结果还是难逃被家丁举报的结局,不过这反倒让这些孩子更为理直气壮了。
“娘亲读来给我听,孩儿要听着睡觉”
……
东北城角的旧曹门街上,是连片的高宇建瓴,屋坡上的釉瓦在午后的渐晕下来的白光下灿灿有辉,内嵌六棱牖窗的连绵围墙将这些高门士族围护在里头,石狮玉阶的垂花大门前有甲胄武士按剑直立,露出严肃的威势。
这里是王孙贵族的聚居地,寻常人难以靠近、路经时也需低头碎步而过。可就在这时候,一匹金鞍铁蹄的雪花璁突如其来的闯进了这片庄严地带,它是拉着身后的黄绦彩棚车厢闯了进来,随着急速的车轮咕咕声…不断的靠近过去,最后在一处高挂向府门额的垂花大门前停下。
“吁――”
车辕上慢慢下来一宫里的内侍,“二夫人可在?”他倒也没拿什么官腔,上来便对这些守卫挑重要的说。
那守卫显然也是对这内侍十分熟悉了,点头说,“二夫人北太一宫刚回来,我与左高班通报去。”这门口的守卫也大概揣测到些事情,所以转身就跑了进去通报,留下那内侍在门口略有焦虑的候着,时而抬头看、时而环顾左右,似乎已经到了一个难以心平气和的时刻了。
………………………………
第一百零九章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个葫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