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空间攻略:无良农女发迹史-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柔现在也是个开朗的姑娘,按着顾软教她的,脆声脆气的念起了广告词。
不一会儿,就有几个带着孩子的妇人驻足在摊子面前询问。
顾软定下的价格是,帽子手套各三十文,一律不讲价,有嫌贵的妇人看了几眼便走了,还有妇人犹豫不决,顾软发挥了自己的好口才。
“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儿童保暖帽子手套,让你的孩子舒心过冬”
“夫人,这做工这手艺,你能在别处买到吗,买了我们家的帽子手套给你的孩子戴,不仅物超所值,别家的孩子看见了可都羡慕你家孩子呢”
“这位小少爷长得真好,戴上这帽子和手套,就更显精神了,带着小少爷走亲戚人户,倍有面子”
杜修也同样不甘落后,夫妻俩你一句我一句口才好得不得了,反而是玉芬,没有那样的好口才,就只能收钱。
这县城果然不比镇上,掏钱的人都很爽快,还有人直接拿了一大锭银子不用找零的,算是小费。
………………………………
第353章 0353羞于开口
没一会儿,摊子上的手套和帽子全卖完了,有许多没买到的人只能惋惜地离去了。 新匕匕奇新地址:
这摊子才摆了半个时辰不到,就要收摊了,玉芬还有些意犹未尽,真没想到这生意这么好啊
接下来,三人就准备在县城里逛逛,打听一下相关方面的情况。
这时却有一个小厮模样打扮的人笑着走过来,问道:“请问这位是杜官人吗”
杜修戒备地看着那小厮,然后点了点头。
那小厮又说道:“杜官人,我家老爷想请你叙一叙”,说着,又怕杜修怀疑,连忙补充道:“我家老爷姓马,是县城里茶商商会的会长,就在前面的酒楼等着杜官人”
杜修想了半晌,才想起来这位马老板是何方人物心。
应该就是当初和余大夫一起去他们家买忍冬花茶的那位马老板。
可这马老板与他只有一面之缘,谈不上深交,怎么会找他去叙旧
杜修一想便知,马老板找他恐怕是有别的事。
顾软也想到了,对杜修说道:“大郎,你过去看看吧,我去不方便,就先和玉芬去逛逛,你自个儿小心些。”
马老板是生意人,此刻身在酒楼,说明他可能在与人谈生意,杜修带着她一个女人去,的确不方便。
杜修点了点头,又叮嘱了顾软几句,便随那小厮去了酒楼。
顾软则牵着杜柔,和玉芬一起逛街,这街道上人很多,顾软把杜柔牵得很紧,唯恐遇上拐子将人给拖走了。
逛了没一会儿,杜柔就舔着自己的手指,一双可怜兮兮眼睛路边那些买吃食的小摊位,拉了拉顾软的袖子,仰脸说道:“嫂子,我饿了”
杜柔一说,顾软也感觉有些饿了,就提议先去吃点东西。
三人进了一家食馆,顾软叫了几个小菜,三人吃得津津有味的。
这时,顾软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她不由得微微挑了挑眉头。
那边的郑建文显然也是看见她了,起身朝她这边走来,“弟妹,你也来县城了”
顾软微微点了点头,招呼郑建文坐下,郑建文便也坐下了。
顾软心里疑惑,郑建文怎么也在县城他不是去府城参加考试了吗
然后顾软想起今天是几号了,秋闱早就考完了,可即便考完了,郑建文也不该这么早就回来了吧他不在府城里等到放榜吗
这时候官府应该还没有开始批卷吧
顾软哪里知道,郑建文本来是想在府城里等倒放榜后再风光回村的,只可惜他身上就十两银子,他在府城的时候,住最好的客栈,吃最好的饭食,还要请认识的一些同学吃饭,十两银子只能勉强撑半个月,所以考试完,他这钱也就花的差不多了,哪还能支撑他到放榜结束,便只有先回到村里了。
而他身上没有多少钱,不能租马车回来,只能搭同学的顺风车到县城里,他现在身上几文钱,在这家食馆买了两个馒头,这钱也没了,他正不知道该怎样回村,就看见了顾软。
郑建文在那一刹那,甚至觉得顾软就是来解救他的,所以他面上虽然平静,但心里却是无比激动他看着顾软的目光,也多了几分不一样的情愫。
忽然是不明所以,好歹遇上了,还客气地请郑建文同桌吃饭。
郑建文也客气了几句,便动筷了,不知怎么的,顾软看他吃饭的动作,虽然还是很文雅,但却透着几分急切,像饿了多久似的。
到了约莫未时的时候,杜修找来了看见郑建文,杜修有些诧异,将想要告诉顾软的那个好消息也咽回去。
然后淡淡笑着与郑建文打招呼,“秀才老爷这是要回村里去吗正好我们也要回去,不如一起吧。”
杜修是客气,郑建文却是求之不得,颔首说道:“那就麻烦杜兄了。”
就这样,郑建文坐着杜修家的马车一起回村里,不过他却是和杜修一起坐在外面吹冷风的,这种冷待遇郑建文还从来没有遇到过。
到了镇上的时候,杜修稍稍作了逗留,因为顾软许久没有见到小福兄妹了,怪想念的,就趁着这个机会去看看他们。
柳家家的日子过得比以前好,破破烂烂的房子修缮后看起来明堂不少,小福兄妹两个也是长高了不少,穿着厚厚的秋衣。
兄妹两个一看见杜修顾软,就甜甜地叫杜大哥和顾姐姐。
小慧看着杜柔的帽子手套,就羡慕的多看了好几眼,顾软知道小女孩都是爱漂亮的,便对她说:“小慧是不是喜欢这帽子手套那下次姐姐再来的时候,也给你送一套过来。”
小慧不好意思,“谢谢顾姐姐本来我和哥哥好久没见到姐姐了,想去看望杜大哥和顾姐姐的,可是我爹说,姐姐家里有钱了,肯定是瞧不上咱们这样的人家,咱们去了也是讨人嫌,都不让我和大哥去,我和大哥才不相信顾姐姐是那样的人”,说着,撅嘴看向了柳瓷匠,“爹,你看我说的没错吧,顾姐姐对我还像以前一样好呢”
柳瓷匠满脸的尴尬,讪讪的笑了笑,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杜修知道柳瓷匠心里是这样想的,便说道:“柳叔,咱们也算是贫困之交,我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信不过哪可能说有几个钱就六亲不认了,你这是把我杜某人当个啥了”
柳瓷匠听了杜修这话,知道他没有生气,松了一口气,满含歉意地连连赔不是。
柳瓷匠和杜修聊了一会儿,似乎有什么话要说,目光扫过坐在屋中的郑建文的,又不好开口,便说:“大郎,我近些日子烧了几批瓷器,你不如随我去看看,挑几个看得上的摆件回去,也算是我的一番心意她。”
杜修看出他恐怕是有话不方便说,便点了点头,两人往柳瓷匠的窑炉去了。
顾软好奇,柳瓷匠到底有什么话不方便当着她们的面话说出来,非的单独跟杜修说
不过她好奇也没用,柳瓷匠既然不想让别的人知道,肯定是羞于开口的。
………………………………
第354章 0354得意
回到了村里,郑氏俨然觉得郑建文必定高中,已经把他当衣锦还乡的大官老爷似的,让一家人都站在门口,盛情迎接,那排场架势,就差在门前放上几坨大鞭炮了。如您已阅读到此章节,请移步到 :新匕匕奇中文小說xinЫqi阅读最新章节
顾软心里有些恶意的想着,如果郑建文这次不中,或者一辈子也不中,只能做个秀才,那杜大忠和郑氏这对夫妻不知道会不会崩溃,毕竟他们可是把所有希望和心血都放在了郑建文身上
郑建文考完了,郑氏仿佛完成了一件伟大的事一样,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中也止不住的得意,觉得这次郑建文一定是万无一失,要做官老爷了,所以那腰杆挺得更直,看着杜修的目光,都带着几分高高在上的感觉,俨然把杜修当成了郑建文的车夫一样。
顾软敢保证,郑氏这会儿要是手头有钱,一定会跟阔太似的不屑一顾的丢给他们,然后很的说一句:这是赏给你们的,让你们也沾沾举人老爷的光
郑氏这样的态度,杜修和顾软也不放在心上,郑建文下了马车后,就驾着马车往自己家里去了。
顾软撩起帘子看了一眼自家以前住的茅草屋,现在又成了张氏家的柴房,里面堆满了柴火,那灶台也被张氏家拆了,院子里明显的更宽广了。
回到家里,杜修便说了那位马老板找他去的目的。
原来是马老板与生意场上的朋友在酒楼吃饭,位置靠窗,正对面就是杜修他们的摊位,马老板一眼认出了杜修和顾软,便和朋友一起吃饭的朋友说起这几个月他家卖的最好的菊花贡茶,就是得了那位杜娘子的点拨,还说市面上流行的忍冬花茶也是她家晒出来的,几位朋友便纷纷侧目,其中有一人,姓梁,家里做的就是布行生意,见杜修他们卖的帽子手套样式新颖,又不像是用布缝制出来的,就特意关注,让人去买了一套过来看,心中便有了几分心思,后来又看这么几样小东西,买的人却那么多,那商人的脑子一转,立刻就迫不及待起来。
于是便让马老板把杜修叫来,交谈中,梁老板问了杜修许多手套帽子方面的问题,杜修也不是傻子,本来他就打算要去找合作商的,现在有人送上门来,他自然充分发挥自己的口才,将棉线帽子手套的好处和前景说了,说得本来只有三分意思梁老板变得有九分意思。
最后梁老板单独要了一间和杜修商量,商量的结果便是,梁老板先从他们家进一批棉线织品,如果卖的好,再商量长久合作。
为了谨慎起见,梁老板订的货并不多,只有一百顶帽子和一百双手套,双方没有签合约,但杜修还是一口就答应了,极为爽快,又让梁老板对他多了几分好感。
其实杜修答应的这么快,也是有考量的,这只订货不签约虽有风险,但他想到这位马老板既然不是寻常人,那么与他一起吃饭的肯定也不是普通人,才不会无聊到拿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开涮。
再说了,他们家织的这些东西又不是卖不出去,梁老板反悔了也不怕,于是就先做了个口头协定。
杜修后来也特意跟人打听了梁老板,得知他是个信誉不错的商人,在县城里开有好几家铺子,有布庄、成衣店、鞋袜衣帽点,杜修去其中一家帽店看过,生意也很是不错。
本来在县城,杜修就想赶紧的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顾软,不过遇上了郑建文打顺风车,他将一直没说,到家才说出来。
一家人自然也是高兴的,虽然他们家已经有了粉好几桩生意,但这两样生意目前都是交给家里专人在打理,所以其实她们也是没事做的。
顾软也当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玉芬,玉芬也是高兴,于是她们这棉织品生意也开始运作起来了。
顾软召集了村里一些会纺线的妇人,将棉花分发给她们,开工钱让他们在自家纺棉线,每个人纺的棉线型号都是不一样的,但对质量有较高的要求,纺出的毛线必须要符合标准,对棉花的耗损量也不能太多,否则也是要赔的。
这些妇人能有这样一份工作,自然是高兴不已,满口应承了下来,连里长的几个儿媳也加入了。
也有人私下里问沈氏,要做这么粗的棉线做什么,沈氏说的避重就轻,能做啥,还不就是做帽子手套呗
沈氏这么说也不算是骗人,因为她们家本来就是要做帽子手套的,只不过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样直接用纺出的线缝制而已。
另一边,杜修则去联络了罗家,说服了罗家重开染坊
罗家的日子本来就过得不咋地,现在重开染房有活儿接,能赚钱,有什么不愿意的,所以立马就把这染坊操办起来了。
杜修把第一批棉线送过去后,罗家就保证过,质量肯定是没有话说,所以在开染的时候就是重重把关,果然质量极好,也不褪色。
组织纺线这一块是玉芬负责的,而手工这块,沈氏说交给她,忽然就交给她了。
半个月后,杜修就把这第一批货给梁老板送过去了,梁老板那边卖得比他预期中的还要好,第三天的时候,梁老板就让人找上了他,立马签了合约,这次的订货量,比前一次多了十倍不止。
这一比利润,除了发给工人的工资,顾软准备将其中的二成拿出来分给玉芬,一来她想出这个赚钱的主意与玉芬有关,二来,玉芬和蒋南成亲了,她这算是间接的给玉芬一份添妆。
玉芬自然是不要,后来顾软说这是给她的添妆,也就红着脸应下了。
顾软这一忙起来,就忘了问杜修柳瓷匠私下里找他的事了。
某天晚上,顾软想起来,问了杜修,杜修才与她说了,“柳叔找我,是为了小月堂姐的事”
顾软有些惊讶,“为了小月堂姐为什么他们认识吗”
杜小月这才刚和离多久啊,按理说他们俩是不认识的,那么柳瓷匠向杜修打听杜小月,到底是为什么
………………………………
第355章 0355呵呵
“前些日子小月堂姐不是弄了些豇豆去镇上卖吗刚巧柳叔那时在街上腿病犯了,一时没站稳,摔倒在地上,撞翻了小月堂姐的豇豆,堂姐不仅没怪他,见他疼得厉害,还好心送他去了医馆,柳叔对小月堂姐就有了好感,后来的几天,柳叔还特意去堂姐卖豇豆的地方看她,打得还是感谢的借口,这一来二去,他知道堂姐是杜家和离的女人,见她善良本分,想着小福小慧他们两个没了娘,有些事他做爹的也管不过来,所以想要娶了小月堂姐回去做小福他们的娘,只是不知道小月堂姐有没有再嫁的意思,让我也私下给他打听打听,如果小月堂姐愿意,他们就”
顾软没有想到柳瓷匠是这么个意思,一时有些愣住了,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这是好事。 新
也不是她贬低杜小月或是别的,而是这个时代,嫁过人的女人要想再嫁,那跟第一次嫁入根本没法比。
第一次出嫁,你可以挑三拣四,但第二次出嫁,就只有别人对你挑三拣四的份儿,而且你嫁了,还要受别人的指指点点。
而柳瓷匠,单从人品方面来看就是不错的,他独自将两个女儿扶养长大,教出的儿女也不差,而且他又是住在镇上,杜小月嫁到了镇上,也就摆脱了村里的那些闲言闲语。
所以顾软说这是好事。
但只有柳瓷匠那边有这个意识还不算,要杜小月也有这个意思才行。
“大郎,我觉得要让小月堂姐再嫁,可有点悬”,杜小月才刚从一个狼窝里逃出来,正是对男人和婚姻心灰意冷的时候,这时候要让她再嫁,能不悬吗
“我也知道,不过柳叔托了我,我也不能啥都不做是不是这样吧,你把这事跟娘说说,让娘再去跟二伯娘说说,二伯娘这个做娘的去问小月堂姐心里是个什么打算,她总不会不说实话吧不管他们俩成不成,我们尽心了就好。”
顾软点了点头,第二天便将这事跟沈氏说了,等李氏来串门子的时候,沈氏特意拉着李氏去自己房里,旁敲侧击的问了李氏关于杜小月的打算。
李氏是做娘的,哪能让自己闺女在娘家呆一辈子,当然是希望她能嫁个好人家,家庭和睦。
沈氏又说如果哪家哪家看了了杜小月,条件不差,只有一双儿女,李氏这个做娘的看不看的上。
李氏一听沈氏这话,心想怕是有人看上自己闺女了,托了沈氏来做媒的,便忙仔细问了起来。
沈氏便也实话实说了,李氏听了便想,对方住在镇上,这日子也在逐渐红火自己女儿嫁过去,可比在秦家村给秦家做牛做马强多了,最重要的是,她担心自己女儿经历了那次流产,恐怕身子受损,难以受孕,可对方既然有了子嗣,这个问题就不用担心了。
李氏一合计,觉得不错,但又怕自己女儿再遇上秦老二那样的人,所以又仔细问了沈氏,柳瓷匠的人品如何。
沈氏说道:“那柳瓷匠你也是见过的,读过书,又有一门手艺在,懂一些道理,为人处事也算是过得去,不然大郎也不可能与他结交,就是他的腿有些毛病,他前一个女人,就是受不了苦跟人跑了,他一人养大了儿女,瞧这儿女的品性,也极好,他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就是小月嫁过去,是给人做后娘的,让她为难了一些,但小福小慧两个孩子品性好,小月嫁过去只要真心善待他们兄妹,还怕他们日后不孝敬她吗
李氏信得过沈氏,便将这事儿放在了心里,回去又委婉的问了杜小月有没有再嫁的心思。
杜小月当时指尖一颤,险些哭出来,“娘,是不是别人说啥闲话了要不我还是搬出去吧,咋也不能让你们二老难做”
李氏知道杜小月误会了自己的意思,忙说道:“娘说这话不是要赶你出去的意思,娘是想听你说一句真心话,小月啊,你还有再嫁的心思要是你还想跟人过日子,我就给你留意留意,这次娘一定睁大眼睛给你挑个好的,不看家世啥的,就看人品,你若不愿意,娘咋也不可能逼你,你是我娘亲闺女,娘做啥不都是为了你好吗”
杜小月知道自己误会了李氏,有些不好意思,但李氏跟她说起再嫁这件事,却让她陷入了沉思。
她对男人自然是很失望的,可是,她是个女人,和离回来,村里没少人在背后说自己和爹娘的闲话,她如果一直待在娘家,等以后二牛长大了,娶了媳妇,自己这日子可不见得就好过,到时杜大海和李氏去了,可就没有人再这样毫无私心的庇护她了,所以,她要么再嫁人,要么出去自立门户
自立门户,她自然是没有那勇气了,可让她刚和离就去嫁人,她也实在说服不了自己,便只好说道:,娘,这事我还没有想过,等以后遇上了看得过去的,我这心结解开了,看开了,说不定也就嫁了”
李氏不敢逼杜小月,连柳瓷匠的事都不敢再提了,生怕杜小月再多想,不过她却是把柳瓷匠的事放在心上的,等杜大海再去镇上送货的时候,李氏特意跟去了,在柳瓷匠家的那条巷子转了一圈,向人打听柳瓷匠的人品,街坊邻居五一不是说柳瓷匠这样好那样好
李氏很满意,便向沈氏透露,杜小月那边不好说,但他们做父母的却是极为满意柳瓷匠的。
最后由杜修将这意思转告给柳瓷匠,柳瓷匠虽有些灰心,但想到杜小月的父母挺中意自己的,自己只要再加一把力感动了杜小月,那不就成了吗
柳瓷匠想了想,最后将自己想要再娶的意思告诉了小福小慧。
柳瓷匠成天往街上跑,小福早就有所察觉,对自己亲娘,他啥印象也没有,更别提小慧了,两个孩子都觉得杜小月挺不错的,同时他们虽小,却很心疼这个把他们拉扯大的爹,不忍心自己爹一辈子打光棍,将来落得孤家寡人,连个陪在身边的人都没有,所以对于柳瓷匠娶杜小月,他们没有什么不满。
得到了儿女的同意,柳瓷匠拾掇了一番,就准备先去杜家二房露个面,表明一下自己的意思。
………………………………
第356章 0356无标题
刚好去大湾村的路上,遇见了拉货回村的杜大海,
柳瓷匠表明自己的意思,杜大海暗道柳瓷匠是个会来事儿的。 :
杜大海将柳瓷匠一家三口拉到了自己家里,杜小月还在粉条作坊里,李氏见人来了,就让二牛去让她叫了回来。
杜小月便请了半天的假回到家里,看见柳瓷匠在自己家里,刚开始她还有些不明白柳瓷匠来的目的,后来渐渐听出了一些不对劲来,又羞又气跑出了家门,把个柳瓷匠晾在家里,好不尴尬。
最后大概杜小月觉得人家好歹上门来了,自己就这样跑了,也太过分了,又回到家里,但却是直接拒绝了柳瓷匠。
柳瓷匠一头子热跑来被拒绝,也没有生气,又去杜修家走了一趟,就回镇上了。
但那以后,柳瓷匠却经常往大湾村跑,每次去,必定是要先去拜见杜大海夫妇,次数多了,杜小月看柳瓷匠本就不利索的腿还这样跑来跑去的,心也就慢慢的放软了,但依旧没松口。
在杜修家这边的棉线织品生意如火如荼的时候,在她家,杜修去县里遇上了陆七,从陆七的口中得到了一个消息陆筝的婚期提前了,过几天便要乘船嫁去京都。
杜修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顾软,顾软想着相识一场,陆筝要出嫁了,自己也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吧,于是她就将自己早已做好的那件兔毛斗篷披风给陆七,让他转交给陆筝,算是自己的一点心意。
陆七没想到顾软还有这样的心意,心中暗道陆筝果然是没有白交这个朋友,倒是尽心尽力为她准备了这样的礼物。
那件斗篷陆七回府城后转交给了陆筝,陆筝回信给顾软,说很是喜欢。
在陆筝收到斗篷披风的第二天,她就乘船离开了东浦府。
而这时候,秋闱的考试成绩出来了,郑建文果然是榜上有名,考中了第八名的好成绩,成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