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浩然正气-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盯住前方,生怕自己任何一个错失,就会丢了苏鹏的性命,整个战场的空气似乎在这一刻凝固了。
八十米,六十米,四十米,**和新四军将士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日军也开始有所行动,五个士兵端着明晃晃的刺刀从老百姓的身后走了出来,一步一步向苏鹏靠近,看来是想活捉苏鹏了,日军的指挥官不傻,一个活着的**少将,远比一个死去的要有价值得多。
二十米。苏鹏突然大喊一声:“趴下!”
日军一愣,显然没听懂苏鹏在喊什么?吓蒙了的老百姓也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直愣愣地望着苏鹏。
“趴下!快趴下!“苏鹏声嘶力竭地连喊两声,演示般地往地上一趴,老百姓总算明白了,不管三七二十一纷纷往地上躺,顷刻间就把上千号日军全露出来了。
几乎同时,山上的各式武器暴风骤雨般响起,瓢泼般的子弹不要钱似的向日军倾泻,来不及卧倒的日军,顿时有于风雨中飘摇的残荷。顷刻间,战场上就看不到一个站着的人。随即漫天的杀喊声从山坡上往下席卷。
不论是**、新四军还是县大队区小队的民兵,发了疯似的往山下冲锋,所有人都知道,鬼子并没有因为这轮扫射死亡殆尽,老百姓还处于死亡的威胁中,只有以最快的速度把他们跟鬼子分离出来,歼灭战场上的鬼子,并且将他们送到战壕里,他们才算是真正的安全了,因为鬼子就算没有伏兵,这一轮炮袭肯定是少不了的。
至于**,那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的师长还处在危险境地生死未仆。一个个跑得几乎脚不沾地,好几个甚至因为跑得失重了,直接往山下滚。冲在最前面的是胡占魁和苏鹏身边的几个贴身警卫,一个个脸都白了,额头上的汗珠如雨下,这百把米的距离,自然不会是累的,是活生生吓的。
胡占魁跑到苏鹏趴下的地方,顿时脚都软了,明明在山上看得清清楚楚,师座就是在这里趴下的,这人居然不见了。
“快,分散找!”胡占魁对追上来的警卫嚎叫道,声音已然变调。
战场上,劫后余生的日军已经从地上爬起来了,依然拖起地上的老百姓作挡箭牌,且开枪射击且往后退。进攻已经是不可能,只指望能坚持到援军到来。但并不是所有的老百姓都配合他们,在山上的莫不是他们儿子老公,他们岂能任由小鬼子将枪架在自己肩膀上,伤害自己至亲的亲人。
一个六十多岁头发胡子都白了老大爷,死死抓住一个日军士兵的枪管高高举起,任由日军士兵的翻毛皮鞋一脚一脚踹在他的xiong口上,就是不松手。
而另一个年龄略微小点的老大爷,日军已经将他踹倒在地,枪管却依然被他紧紧抱在xiong前,枪口对着自己的xiong膛,而他的xiong口上,鲜血已经浸湿了他白色的土布衣裳,老人牙关紧咬,嘴角浸出丝丝血迹,眼神空洞无华,已然去世。却任由面目狰狞的小鬼子脚踢拖行,使尽全身力气,依然拔不出老人手里的枪。
离老人不远处,一个ting着大肚子的孕妇躺在血泊中,嘴里还咬着一块带血的黄布条,和日军的军服颜色一致,在妇女的身边,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哭着喊妈妈,声音都嘶哑了,一双小手使劲地在妈妈xiong口推搡,小手上沾满了妈妈xiong口上的鲜血。她偶尔抬头望望身边乒乒乓乓打架的大人们,怎么也搞不懂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搭理自己,就连平时喜爱自己的爷爷奶奶、叔叔伯伯们也不搭理自己。两行泪珠犁开她肮脏不堪却又无比稚嫩的脸,一双原本漂亮的大眼睛里,此刻尽是无助和惶恐,令人心碎欲绝。
也有青壮的老百姓,捡起地上的三八大盖当棍子使,劈头盖脸朝鬼子身上招呼,但显然,纵有一身蛮力,也不是训练有素的日本士兵的对手,三招两式就倒在了敌人的刺刀下。
但也有奇迹,在人群中央,一人浑身是血面目狰狞可怖,手持一把三八大盖,舞起来呼呼直响水泼不进,突然立枪左挑右刺,每着必定有人躺下,如同战神附体般一路入无人之境。周围日军纷纷避让,顷刻间竟然形成一个不小的包围圈,或许因为周围都是自己人,日军虽然手里都端着枪,但没有人选择开枪,怕误伤自己人。
血人突然停止追杀,驻枪而立仰天长笑。
“哈哈哈!痛快,真他娘的痛快,哈哈哈?????来呀,小鬼子!爷爷告诉你什么是军人,什么是铁血军人!哈哈哈??????”
日军当中突然有人用中国话惨惨地叫了一声:“剥皮屠夫!”
血人循声转脸望去,虎目所到之处,一个日本兵突然一脸刷白,冷汗如雨下,脚下一软,摊到在地,随即发出一声令人毛骨悚然的惨叫,连滚带爬地往山下逃窜。
这个日本兵正是从马回岭逃走的翻译官,他亲眼看见苏鹏活剥了联队长铃木正雄,只是当初距离远,没有看清面貌,但对苏鹏这笑声再熟悉不过,几乎每晚噩梦里,他都是被这笑声惊醒的,原本已经脆弱的神经在此刻彻底崩溃。
苏鹏的声音瞬间将**将士引了过来,胡占魁一马当先冲进包围圈,随即十几个警卫也冲了进来,将苏鹏团团围住,苏鹏却在这时候,没有任何征兆突然仰面倒下,山呼海啸的叫唤声响起来。
“师座??????师座!”
很快,山上的大部队到达,对日军进行再一轮的清扫,将老百姓分离出去。县大队和区小队的民兵主动担当了救援任务,只要穿着老百姓服装的,不管是站着的还是躺着的,用拖用抱用抬,哪种快捷用哪种,只有到了山上他们才算是暂时安全了。
就在大家不遗余力清理余寇的时候,山下突然传来震天的叫喊声。
“杀鸡给!”
“杀鸡给!”
??????
………………………………
第三百九十一章 亮剑
密密麻麻的日军从山谷中冲出来,明晃晃的刺刀在太阳底下折射出一片刺眼的光芒。震天的杀喊声无疑给山上的日军增加了信心,原本滑到谷底的士气陡然上升,几百号鬼子马上像打了鸡血似的,向**和新四军发起了反补,救援更加困难了。这种情形下,撤离战场已经根本不可能,唯有果断亮剑和敌人硬碰硬。
因为苏鹏负伤,几个警卫已经将他抬离了战场,紧急送到后方战地医院去了。战场最高指挥官就是副师长颜望,面对强敌,颜望振臂高呼:〃兄弟们,上刺刀!〃
这种混乱的场面,哪怕是ak47在手也无济于事了,白刃战在所难免,从山上冲下来的将士们显然还没有来得及上刺刀,如果等敌人冲上来,一切都已经来不及,唯有早作准备。
几百米的距离,眨眼就到。不到三分钟的时间,二千多日军蜂拥而至,惨烈的白刃战正式上演。
・・・・・・牛头岭以北,离牛头岭不到二十里的攸醴公路上尘土飞扬,日军120联队正在急行军。
到底是退役军人和新兵组成的部队,年龄老的已经有四五十岁,少的不过十七八岁,老的太老少的太少,说是急行军,士兵却像提起了这条腿,提不起另一条腿,跑得踉踉跄跄,行军队列也松松垮垮,比起日军常设师团的精锐来,简直不在一个层面。
大约日军指挥官都看不下去了,一辆装甲指挥车紧急停在了路边,联队长宫本三四郎大佐从指挥车里走出来,对着奔跑的士兵喊话:〃皇军勇士们,23联队的勇士已经冲上支那军驻守的牛头岭高地,战局已经进…入到白刃战阶段,只要我们及时赶到,一个冲锋就能歼灭支那军残部,拿下高地。所以,你们建功立业的时刻到了,勇士们,奔跑起来吧!〃
宫本三四郎的话一停,顿时迎来日军一片哈伊声,速度加快了不说,队列也整齐了不少,宫本三四郎这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由于104师团的撤退,日军从醴陵突围的计划已经完全破产,第九师团向北已经完全没有意义。所以,中川广中将命令121联队负责断后,阻击南山独立军的袁东部。120联队急速开往攸县支援第23联队。
现在攸县已经成为日军第六师团和第九师团的唯一出路。
而在牛头岭以南不到二十里的公路上,也有一支部队正在急行军,他们正是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第200师,师长是戴安澜。
戴安澜可是赫赫有名的抗日名将,字衍功,自号海鸥,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参加过北伐,抗日战争中指挥过昆仑山战役,是昆仑山大捷的缔造者。但真正让他成名的还是远征缅甸。在同古保卫战中,他率领的200师以牺牲800人的代价,打退了日军20多次冲锋,歼灭敌军4000多人,俘敌400多人,这一战让他闻名于世。却不幸在后来的撤退中负伤,因伤势过重以身殉国。
当然,这些都是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也许因为蒋浩然的出现,这些事情都不会发生也未可知。
如果不是因为过江耗费了太多时间,200师恐怕已经早在牛头岭阵地上了,而日军的退路将彻底被封锁。但,现实中不会有那么多如果。
此时,在空中观看,日军120联队和**200师正在一条平行线上,两只部队最终的目的地都是牛头岭,可以说,谁先到达目的地,谁就能赢得这场战役的主导权。
显然,日军更具有优势,因为日军有空军。虽然只是几架侦察机,但它机翼下的两ting7。7毫米的双联航空机枪可不是吃素的。
此刻,两架日军侦察机正在200师上空盘旋。突然,两架侦察机顺着**的列队同时俯冲下来,机翼下方的机枪也同时开火,强劲的弹幕下,成批的**将士被撕得粉碎,等**往道路两边逃窜的时候,侦察机已经拉高,再次盘旋找准位置,随时准备第二次俯冲。
队伍中间,师长戴安澜望着天空恨恨地暴了一句粗口,果断命令机枪掩护,部队拉开距离继续前进。
距离攸县四十余里的正西方,一个叫馒头山的山ding上,日军第六师团正在加紧修筑工事。
一个士兵摇晃着双…腿,一兵工铲挥下,并不坚韧的地表上出现了一个比饭碗大不了多少的坑,连续舞动几下,士兵就拄着兵工铲不肯动弹,只用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看着不远处,一个上蹿下跳,用殴打辱骂催促士兵修筑工事的军曹,等军曹的目光扫过来,士兵赶紧再次挥动手里的兵工铲。
看得出,日军士兵已经是疲惫不堪了,在这崇山峻岭中,不眠不休连续逃窜了一天一…夜,又有如惊gong之鸟时刻背负着死亡的威胁,铁人都受不了。
也基于这个原因,日军第六师团师团长稻叶四郎果断放弃继续前进,就地构筑工事转开防御。
104师团退守萍乡,救援的156师团、157师团还远在杭州,攸县又久攻不下,**的各路援军已经到达,被包围已成为事实,拖着疲惫、士气低落的队伍继续前进?最后一点战斗力都会被拖垮,整个师团很快就会被群狼分食。为今之计,除了占据有利地形固守待援,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惟愿援兵真能如冈村宁次所说,如期而至。否则,等待第六师团和第九师团的唯有死路一条。
331基地,南山独立军指挥部。
战场形势越来越好,日军第六师团和第九师团已经基本装进了口袋,成为瓮中之鳖,所以指挥部的气氛良好。加上安娜已经从重庆回来,带来三亿美元贷款尘埃落定的大好消息,更让大家喜不自禁,这就意味着美国已经开始介入这场战争,局势开始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同时,安娜也告诉蒋浩然,蒋浩天还是没能成为世界贸易公司的董事长,委员长的理由十分充分,蒋浩天已经入美国籍,不适合这么重要的位置。最后经过安娜的多方争取,委员长才勉强给了他一个副总经理的职务。
………………………………
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刃战
对于这个结果,蒋浩然其实早有心理准备,以他此时在委员长心中的地位,能有这个结果已经很不错了。加上他现在也不希望蒋浩天因为这些事情分心,因为浩天已经来信,他已经成功将瑞辉制药厂买到手,而且研制的新药中真就有一种叫〃青霉素〃。所以,蒋浩然希望浩天能把所有的心思放到这个上面,这才是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金矿。
就在大家沉浸在一片喜悦当中的时候,一个参谋急匆匆地进来报告,袁东来电,据侦查,日军120联队已经转道攸县,他部请求向敌人121联队发起进攻。
蒋浩然略微思索,随即朗声道:〃命令袁东主动出击。另,立即致电戴安澜,告诉他敌人120联队已经转道攸县,命令他立即改变行军路线,直插攸醴公路,拦截敌120联队,强调此至关重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是!〃参谋领命而去。
刘鹤却不无担忧地问道:〃军座,我看是不是先给第五军的杜聿明军长去电,你这样给200师直接下令,人家不一定会听你的?〃
蒋浩然微微一笑,道:〃给杜聿明发电可能会坏事,搞不好他还要请示委员长,这一来二去黄花菜都凉了,但给戴安澜下命令,澄清战情的紧急,他会听的,这个人我了解!〃
〃啊・・・・・・你了解戴安澜?你们之间有过交集吗?〃不单只刘鹤不理解,恐怕指挥部所有的人都不能理解。
・・・・・・目光回到牛头岭,惨烈的白刃战依然在继续。不过,随着日军的两千多人和刘大昆的三千多人加入,整个战场的兵力已经达到了恐怖的一万二千余人。一万二千多人的白刃战,场面绝对的蔚然壮观。
其中,中**队就有九千余人,而日军23联队总共的兵力也不过三千八百人,在前几次的战斗中战损起码在八百以上,也就是说,参加白刃战的日军人数不超过三千,三比一的比例。
很多人肯定认为,这么大的兵力悬殊,中**队肯定分分钟完灭小鬼子。其实不然,白刃战才是真正体现士兵素养的时候。
日军士兵的身高虽普遍矮小,但几乎每个士兵都长得粗…壮敦实,肌肉发达,脸上都泛着营养良好的油光,无论是突刺还是格挡,手臂上都带着一种训练有素的爆发力。相比之下,中**队显出身材上的单薄,脸上也呈现出营养不…良的菜色,两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悬殊,体现在单兵素质上。
日本每一个男性,几乎从小就受到军事化的训练,包括拼刺刀,远行军和射击等。日军常设师团的老兵,每一个都是从战场上经受过腥风血雨的洗礼的。拼刺刀,同期的德军和美军都不是日军的对手。而抗战初期的**,三到五个都不一定能拼得过一个日本士兵,新四军和八路军,长期处于缺枪少弹的状况,杀敌主要靠肉搏,相对要强势一点,但依然不是日军的对手,在中国战场上,可能唯有大刀队能跟日军一分高下。
所以,白刃战中,不要小瞧这三千日军的战斗力。南山独立军的第三师和第五师,都是在战争中被数次打残的部队,所剩下的也全是老兵,但拼刺技术最多二比一略占优势。四千多的县大队区小队的民兵参杂在队伍里,几乎等同于农民,反而因为人多形成拥挤,到处掣肘,生生让三千日军杀出了狼入羊群的气势。
一个小时的战斗之后,倒在日军刺刀下的中**人起码损失了三分之一,当然,绝大多数都是县大队和区小队的民兵,而日军的伤亡两成都不到。
一个日军士兵刚刚将刺刀捅进一个新四军的xiong口,随即三把刺刀几乎同时刺进日军士兵的身体,但三把刺刀还没有从日军士兵的身体里拔出来,另一个日军士兵已经杀到,三个突刺瞬间就是三条生命,转瞬间,几个中**人合力将这个日本兵也刺刀在地。此情此景,此刻就在这个小山坡上重复上演,远没有结束。
山坡上已经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空气中充满了浓烈刺鼻的血腥味、屎尿味和其他混合物体的味道。
杀喊声、冷兵器的交错声、桀桀的笑声、哭声、骂声、惨叫声,偶尔夹杂着几声枪声成为整个战场的主旋律,在这个主旋律下,有着不断倒下的生命,继续飞溅的鲜血。刺刀是冷的,人心是冷的,子弹也是冷的,连带这午后最充足的阳光也是冷的。战争,让所有的人忘记了一切,只剩下杀戮。
在距离牛头岭战场不到五里的地方,日军第120联队和**第200师的杀戮也开始上演。
戴安澜接到蒋浩然的电文之后,没有任何犹豫,甚至没有跟上司汇报,直接领军转道。两军在攸醴公路上狭路相逢,战斗一触即发。
・・・・・・傍晚时分,重庆,国民政府最高军事委员会指挥部。
一场声势浩大足以载入史册的战役,将整个政府高层都定在了指挥部。所有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结果。
终于,一个少将参谋一脸喜色冲进了指挥部,高高扬起手里的电文,大声喊道:〃委座,捷报,天大的捷报啊!〃
整个指挥部突然一片寂静,高官们的目光瞬间全聚集在少将参谋的手里的电文上,委员长两眼放光呼吸急促,却故作镇定地大手一挥,道:〃念!〃
〃南山独立军捷报:我部第三师、第五师六千余将士,协同新四军650团及县大队、区小队民兵六千余将士,于攸县牛头岭战场,全歼日军第23联队・・・・・・〃
少将参谋话还没有说完,指挥部里已经是掌声雷动欢呼声四起,却没有人看见委员长脸上闪过一丝不悦的神情,电文里提到了新四军,甚至是连民兵都算上,蒋浩然这是向他们邀功吗?
委员长甚至没有继续关心战损情况,直接命令少将参谋念下一份电文。
戴安澜敏锐洞察战场变化,迅速调整战术,改增援为拦截,成功将敌120联队挡在攸县外围,激战两小时,歼敌千余,自损八百,残敌往馒头山逃窜。
袁东率部向敌人121联队发起进攻,激战三小时,歼敌千余自损五百,残敌往馒头山逃窜。
………………………………
第三百九十三章 睡狮已醒
指挥部里顿时迎来的山呼海啸的欢呼声,连日来的阴霾一扫而空,很多人甚至喜极而泣,委员长更是笑逐颜开,但他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马上命令侍从二处主任宣传部部长陈布雷,立即通电全国,同时准备召开大型的新闻发布会,要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这一盛况,中国睡狮已醒,日寇噩梦来临!
欢呼过后,军事会议继续。
鉴于日军遭此重创,整个华中地区的兵力已经十分空虚,加上各方面的消息证实,日军大部分兵力已经开赴满蒙边境,日苏之战即将拉开帷幕。而苏联援华的飞机已经抵达,美国的三亿贷款计划也尘埃落定,军委会认为大反攻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部署第二次武汉会战,夺回武汉腰斩日军华中派遣军的有生力量,为抗日战场打开新的局面、新的纪元。
军事会议事实上昨天就已经开始,只等今天的战报。无错。一旦**成功围困日军两个师团,而日军方面对此不能实施有效的救援,基本可以确定,华中地区的日军已经黔驴技穷无兵可派,为此次战役成功更增加一份信心。
会议直到第二天早晨才结束,初步拟定兵力部署。顾祝同的第三战区出动二十个步兵师,夺取九江,占据长江两岸切断日军的长江交通线。
李上将的第五战区出动十八个步兵师,奇袭岳阳,由长江北向武汉ting进。
第九战区为主攻部队,预计调集六十个师,同时对通山、武宁发起进攻,大部队从修水直插永修沿南浔线与第三战区会合,对武汉实施战略包围。
民国二十八年五月一日,**大获全胜并且围困日军两个师团的消息,经过电台、报纸大力宣扬,以核弹爆炸般的威力瞬间席卷了大江南北,整个国统区的每一个城市、每一个村镇,几乎都是一片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景象。工农学商各界民众都放下了手里的工作、田里的农活、学校里的学习,纷纷走上街头庆贺这个伟大的胜利。
重庆街头。委员长在今天清晨新闻发布会现场,面对全世界媒体振臂高呼“中国睡狮已醒,日寇噩梦来临”的形象,被记者及时抓拍,登上了全国主流媒体的头版头条,此刻的重庆街头到处挂出这一巨幅照片,到处是雄壮的口号声:中国睡狮已醒,日寇噩梦来临!委员长万岁!**万岁!
嘉陵江码头,广场上已经汇集了上万人,一面“为抗战募捐”的条幅极其醒目,几乎不用过多的渲染,民众自觉排好队伍,一个个将自己手里早准备好的钱财、金银首饰玉器纷纷放进一个个大木箱里。
据不完全统计,国民政府在五月一日这一天,收到的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华人华侨的捐款、捐物,折合成银元,达到了五百万之巨。
就在码头傍边,还有一面醒目的条幅,上面写着征兵处,但门庭冷落,一个**少尉在门口转悠,怎么也不能理解,广场上这么多人捐钱捐物都那么踊跃、都那么爱国,怎么说到当兵就一个人都不来报名呢?
好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