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浩然正气-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官,您看这手行不?”
杨长顺的身高和体型都只能说是中等,提着两个体型比他还要大一号的人,还真是力量型的,只是苦了手里的两个家伙,像被捏住乌龟壳的乌龟,四肢和头乱踹,若得蒋浩然和冷如霜呵呵大笑,当下就让杨长顺去找张军,就说是他蒋浩然说的,杨长顺这人他要了,明天上午八点整在机场等候。
杨长顺顿时一脸兴奋,啪地立正敬礼,轰然应诺,却把手里两个可伶的家伙再次摔个嘴啃泥。
这一烂摊子自然是交给杨长顺处理,蒋浩然带着冷如霜和小虎边走边说。
小虎告诉蒋浩然,自己现在虽然名义上是帮报社跑跑腿,但主编李维民ting照顾他的,基本不安排他活计,每天还安排报社的记者编辑轮番跟他上课,学到的知识绝对比任何学校里的都多。
至于姐姐,自从蒋浩然结婚后,都很少看到她笑了,小虎就住在陈依涵家里,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见姐姐在房间里啜泣,一双眼睛经常是肿肿的,虽然她从不在小虎面前谈及蒋浩然,但小虎可以感觉到,姐姐已经完全活在蒋浩然的阴影中,报社里所有涉及蒋浩然的报纸,要不了多久就会人为缺失一块,报社里所有人都知道是姐姐剪走了。姐姐也多次说过,她和蒋浩然已经缘尽了,这辈子不可能再成为小虎的嫂子。
而且姨娘(李仪)不止一次说过,要姐姐不要再想着蒋浩然了,一来这种人不值得,二来她也不会同意。
小虎的话,让蒋浩然失落到了极致,尤其当小虎告诉他,陈依涵曾经跟随记者团在331基地呆过几天的时候,更让蒋浩然感觉痛彻心扉,那天他还真就感觉与自己擦肩而过的长发记者就是陈依涵,不过当时恰好冷如霜在,加上正是日军进攻基地的紧要关头,自己也没有再对这件事情上心,错失了这次见面,只怕下次见面的机会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好在蒋浩然的神经比较大条,回到旅社洗了个冷水澡,颓然之气仿佛一洗而空,带着小虎和冷如霜找了间还没有关门的小饭馆,点了一桌子菜上了两瓶好酒,大吃海喝。
两人兄弟一般推杯换盏好不痛快,冷如霜完全变成了酒童,他也知道蒋浩然这是借酒消愁,好在还有个小虎在,不至于让他喝闷酒,所以她也乐得他喝醉。
蒋浩然倒也没有忘记告诉小虎,苏鹏早几天看见他父亲陈敏了,当新四军团长了,好得很。但当小虎兴奋地叫喊着明天就要跟蒋浩然回去找父亲的时候,蒋浩然却让他现在不要有这个想法,一来新四军素来居无定所,仗打完了部队都不知道去哪了,二来难得有个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抓紧多学点知识将来也可以成为一个有用之才,这三来嘛?当然是陈依涵身边没有个自己人照顾他不放心。
两人这通酒只喝得东方发白了,才在冷如霜强硬地呵斥下结束。冷如霜把小虎扶到马路边,帮他叫了一辆黄包车,又交代小虎一定要照顾好陈依涵,有什么事情困难就说,陈依涵终究会是蒋家的人的,因为蒋浩然放不下她。
冷如霜也不敢确定小虎将她的话都听进去了,因为小虎明显有些喝高了,舌头都有些打颤,但还是拼命地招手示意自己知道了,只要冷副官照顾好大哥就行,其他的有他。
冷如霜回到饭桌的时候,蒋浩然已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眼角居然残留着泪珠,顿时让她心痛不已,这个看似坚强铁血冷酷的男人,内心其实柔…软如水。
??????
虽然是天明是才睡,但蒋浩然和冷如霜依然八点整准时到达机场。下了黄包车就看到杨长顺一身戎装背着背包在机场门口晃悠,看来已经等候多时了,身边还有一个二十来岁,中等身材的年轻少尉。
看见蒋浩然和冷如霜,两人顿时一脸兴奋,赶紧上前立正敬礼。
“报告长官,上尉杨长顺、少尉薛浩前来报到,请指示!”
蒋浩然右手在额头上擦了一下算是回礼,杨长顺也赶紧上前接过蒋浩然手里的皮箱。
蒋浩然看了看眉目间依稀有薛丽娜影子的薛浩,微微点头道:“嗯,白白净净的,倒像是两姐弟,怎么样,没经过你同意就把你调到我的部队,你没有意见吧?”
“报告军座,没有意见!”薛浩ting身道。小伙子眼角眉梢都是笑,估计是高兴还来不及,哪里会有意见,毕竟南山独立军现在可是个香饽饽,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
“行,没有意见就上飞机吧!”蒋浩然说完,阔步走向早已启动只等着起飞的飞机。
………………………………
第四百零八章 作秀营救
飞机降落在331基地的时候,南山独立军的高级将领们早已到达机场迎接,规模整得不小,连仪仗队都出来了,西洋乐器吹得乌拉乌拉响。
不过,蒋浩然从飞机上下来,始终板着一张臭脸,差点没让这群兴奋鼓掌的高级将领们碰一鼻子灰。
回到指挥部,蒋浩然先介绍了杨长顺和薛浩,当场将他们的军衔上调一级,并命令张大彪安排他们下连队。
随即命令旅以上不在战场的所有指挥官开会。
自昨天下午军委会下达了撤退命令,第五战区和第九战区的部队已经开始相继撤出前沿,不到三天部队就会回到原来的位置,但第三战区的二十个师只能分散突围,进…入艰苦卓绝的敌后游击战,能保存多少部队下来,只能看他们的造化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攻武汉闹剧就此收场。
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收获,至少日军第六师团和第九师团残部,已经彻底成为南山独立军嘴里的肉,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也因为这场闹剧,日军104师团也被迫撤回南昌,**第75军和第五军顺势收复萍乡、宜春、新余、上高等大片失土。
鉴于战争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蒋浩然命令刘鹤着手准备建立黄埔军校……株洲分校事宜,选址定在渌口镇原暂六师驻地,那里自从被大火烧毁之后,几乎成了一片废墟,正好大兴土木。当然,这事已经获得了委员长的首肯,从武汉分校撤退的师资力量将不日抵达株洲。
学校建成之后,各级指挥官都将成为学员,拿不到毕业证的,降职使用,补考再不及格者,一降到底,什么时候及格在调上来。
此消息一出,整个会场立即就炸开了锅,南山独立军的这些指挥官,大部分都是从战场立功升职的,没有几个是科班出身,几员战将除了许彪,其他苏鹏、张大彪、殷东来和袁东,可都是军校大门朝哪里开都不知道的主,苏鹏和张大彪更是大字都不识几个,你要他们上军校还考试,这不跟要他们的命差不多。
但蒋浩然没有半点心软,此次战役中军官素养暴露的问题太多、吃的亏也太惨重了,痛定思痛,改革是必须的也是刻不容缓的。
蒋浩然当即表示,不识字的可以学,估计建校还得几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不会有大的军事行动,先把字认好了再说,任何人都不要抱有浑水mo鱼的幻想,到时候没有及格哭鼻子都没有用。
第二件大事就是征兵和军训,大纲由蒋浩然拟定,具体操作交由副军长张大彪。
从明天开始,南山独立军在整个国统区设立征兵点,并严格按照大纲要求征兵,必须是体格好思想纯正的,病怏怏风都能刮走和打着爱国抗日的名义,混吃混喝混军饷的士兵坚决不要。
最后,蒋浩然确定了最近征集的新兵训练场地,就是馒头山,所有能搭上这班末班车的新兵全部交给楚中天的特战师,蒋浩然要榨干日军第九师团和第六师团这些号称日军精锐师团最后一点价值,将他们打怕、打残、甚至是打疯,并且派出大量的记者进行拍照、摄像,记录日军在中国战场怎样崩溃的整个过程,并允许外国记者全程参与。
散会后,刘鹤和张大彪对蒋浩然这个最后的决定提出了质疑,因为这会大大提高日军重新派兵进犯攸县的可能,哪怕是已经被日军放弃的师团,日军也绝对不会任由中**队如此损害他们所谓的皇军形象。
蒋浩然微微一笑,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激怒日军进行救援,给留在敌后的第三战区部队容留一点喘…息的机会,希望他们能藉此逃出日军的魔爪。
・・・・・・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331基地又有四五千新兵开赴馒头山战场,在特战师的老兵带领下,这群新兵对馒头山上的日军第六师团和第九师团,进行了又一轮的循环进攻,日军孤立无援,虽然粮食和弹药,随着各处战场的缓解能得到有效的空投,但**连续不分昼夜的进攻,让他们无休无眠无尽头,时时刻刻活在死亡的恐惧中,大部分日军已经达到了濒临崩溃的临界点,甚至已经出现了很多日军士兵,面对枪林弹雨直接冲出战壕寻求解脱。
好在日军第九师团师团长封锁了稻叶四郎已经疯了的事实,也一再强调援军已经在路上,明天就会对山下的**进行反围剿,日军这才勉强压住阵脚。
随着蒋浩然的高调宣传,全国各地的新闻媒体,都对日军陪练南山独立军新兵,进行了轰炸式地宣传,甚至国际媒体也随即加入。一时间,日军两个精锐师团被南山独立军数千新兵打得没有还手之力,战斗意识低下、战术水平低下、士兵的战术素养更是低下得让人不禁掩面等等新闻充斥报端,而且有图有真相,绝对不容置疑。
国际国内的舆论掀起了轩然大波,甚至连在远东地区爆发的诺门坎战役都被覆盖。国内抗日热潮进…入最狂热的时候,各地征兵处挤得爆棚,远在海外的华人华侨的捐款捐物源源不断地运送至内地。国际舆论更是宣扬日军已经是西山之落日、强弩之末,即将迎来在中国战场的节节败退,中国人收复失地的时刻已经来临等等。
迫于种种不利的局面,日本大本营决定对第九师团和第六师团再次转开营救,104师团为先锋,即日出南昌,对**第五军和第75军驻防的上高进军,第156师团和第157师团退出围剿**第三战区部队的任务,为第二梯队。
蒋浩然收到此消息的时候如获重负,日军虽然明白自己的目的,但依然不得不放弃对第三战区各部的围剿,从战略上自己已经胜利了,至于三个再次进犯的日军师团,恐怕日军自己都知道,这只不过是一场作秀营救,以堵政治和舆论的悠悠众口。要不然他们早动手了,还等到蒋浩然来逼迫?
………………………………
第四百零九章 战俘集 中营
不管日军能摆出多大的阵容、雷霆般的气势,特战师消灭日军第六师团和第九师团完全就是分分钟的事情,根本容不得日军有太多的时间。当然,这得蒋浩然愿意结束操练新兵,提前吃掉这点鱼饵,解脱馒头山上的这万余日军。否则,以南山**军此时的实力,只须对日军进行一轮毁灭性的轰炸,特战师新兵老兵一拥而上,馒头山上的日军不出一日就会土崩瓦解。甚至日军高层都明白,他们如果对上高前沿逼得越紧,死亡的绳索也就会把第六师团和第九师团勒得更紧。
这让日军完全进…入了一个怪圈,不敢过于进攻,又不能放弃进攻,久而久之,日军第六师团和第九师团甚至成为日军高层含在嘴里的苍蝇,吞不下也吐不出,恶心无比,甚至让日军高层都有自己用轰炸机将他们毁灭的念头。
一个星期之后,日军终于放弃了对第六师团和第九师团的空投,只给中川广一道电文,命令他率部突围,否则别无生路。
民国二十八(1939)年五月二十日,日军第九师团师团长中川广中将在弹尽粮绝的第三天,亲手烧毁日军第六师团和第九师团的军旗,一刀将已经疯了的稻叶四郎中将结果性命,随即面向东方破腹自杀。
一万一千多日军士兵在师团长自杀之后彻底崩溃,两千余日军顽固分子冲进野战医院,将部队所有的女性医生护士集中起来,统统剥得赤条条,进行了四五个时辰的轮乱,然后全部用刺刀刺死,再集体自杀。
余下的九千余士兵则选择了投降,日军从山上走下来的时候,几乎都是双眼深陷瘦骨嶙峋,蓬头垢面衣不遮体,完全不像人类,数台摄像机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南山**军指挥部就一直保留了一盒胶带,直到抗战胜利交由国家档案室保存,可惜在〃大革命〃中,一场至今颇有争议的无名大火,让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毁之一旦,甚至关于蒋浩然所有文字和影像的历史记载,都在这场大火中分飞湮灭,好像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他这个人。
日军近万人的投降,世人皆以为这些投降的日本士兵依然逃不脱蒋浩然的屠杀,因为南山**军还没有容留俘虏的先例。甚至日军高层早准备好了材料,只等蒋浩然杀戮,日军外务省大臣就会向国联提起申诉,痛斥蒋浩然违背《日内瓦公约》,要求国联通过外交手段逼迫中国政府交出杀人凶手。
但这次,让所有的人都大跌眼镜,蒋浩然居然没有处死他们,在萍乡某个山区里建了一个大型集中营。因为331基地发展越来越大,炼铁炼钢发电所需的煤炭和矿石需求量大的惊人,雇佣中国劳工成本自然比这些不花钱的战俘高得多。所以,这近万日军战俘就成了蒋浩然免费的劳工,每天给他们两顿青菜米糠,像喂猪一样养活着他们,工作量每天也不大,就十几个小时,累死了算逑,你国联也无话可说,管天管地你总管不了战俘生老病死?
六月初,军委会的嘉奖令姗姗来迟,但终究是来了。
南山**军在这场战役中战功卓绝,奖银元一百万,所有官兵官升一级,蒋浩然擢升二级陆军上将军长,其他各师长包括张大彪和刘鹤擢升中将。对突出单位和个人另发军功章和奖金。
特战师扁担山数度抗击日军,馒头山成功歼灭日军两个师团,得首功。获委员长亲笔题字,授予〃钢铁之师〃称号。
第三师,于攸县与日军缠斗,数度争夺全师几近伤亡殆尽,但依然以泰山之势,抗击日寇疯狂进攻,安然不动。获委员长亲笔题字,授予〃泰山之师〃称号。
第三师第三旅为抗击日寇全旅伤亡仅余两百将士,仍苦守阵地不退,实属**第一旅,由委员长亲笔题字授予〃**第一旅〃称号。阵亡的少将旅长颜义,追封为中将,其遗骸葬入中华英烈陵园,永受国人吊唁。
其他各师论功行赏。
同时,南山**军的军饷也落实下来,全军按六个甲种师一个骑兵旅编制,总兵力预计可达十万,因各师与原有师出现重叠,故在每个师之前加上〃新〃字,即〃新编第一师〃、〃新编第二师〃、〃新编第三师〃・・・・・・各团各旅亦以此类推。
委员长这一次可谓是大方之极、宽容之极,蒋浩然可以肯定这里面绝对有夫人的功劳。但过程是怎么样的蒋浩然不在乎,他只注重结果,而且这个结果也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想。
不过,也有一个闹心的事情。政训处正式在南山**军挂牌,而且政训处的主任正是蒋浩然的老熟人,在南京通力合作救援安娜时的军统局高级特工马建辉少将。副主任也是蒋浩然的熟人,同样是在南京救援时,给蒋浩然送摩托车的小王……王定远,他摩托车骑得不错,当初蒋浩然还对他印象颇佳,不过,他以这种身份进来之后,再怎么好的印象也白搭了。整个政训处有一百多人,分配到每个团、每个旅、每个师都设有办公室。可以说整个南山**军以后大大小小事情想瞒过他们几乎是不可能了。
对于这个事情讲浩然倒也没有太多情绪,因为这个事实已经无法更改,过分的抵抗反而引起上面的反感,只能吩咐下面的人尽量不要跟他们发生冲突,不要落下什么把柄在他们手上。
不过,有一个地方蒋浩然是严令他们不准进…入的,那就是基地的兵工厂。当然,他也有充足的理由。一方面,兵工厂是股份制公司,严格来说不属于军队,另一方面,军工厂是特级绝密,尽管是政训处的人员都是经过严格政审的,但谁也不能保证这里面就没有潜伏的特务,对于这个,委员长也做了批示,政训处人员必须遵守。
处理完这一系列的事情,331基地也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是时刻,部队大量征兵,六个师,每个师包括后勤人员,原则上不超过一万八千人,但为了将来部队将向机械化发展,可酌情增加后勤人员。……4679713548……》
………………………………
第四百一十章 学生兵
这一点,当然是应付政训处那些特务的,委员长给军部的编制是十万人,但蒋浩然有他的考虑,随着部队向机械化改进,原有的后勤人员肯定不够。先把伏笔埋在这里,万一军委会彻查也有应对。因为政训处的存在,做什么事情不可能像以前甩开膀子干就是,凡事都必须铺好退路,免得不必要的麻烦。
因为骑兵旅已经不适应未来的战场,加上蒋浩然缴获了日军近五十辆坦克,所以,骑兵旅被改编为装甲旅,但允许各师保留师部直属骑兵营。
所有部队征兵整编必须在两个月内结束,随即部队进…入紧张而严酷的集训,三个月内必须形成有效的战斗力。
兵工厂方面,飞机和坦克甚至是直升飞机都已经进…入蒋浩然的日程安排。可是飞机生产线只有一条,坦克生产线还是空白,但这难不倒蒋浩然,因为她有安娜。
作为摩根财团的唯一继承人,通过她的关系向美国政府买两条飞机生产线和坦克生产线,不说不费吹飞之力,但至少问题不大。
加上安娜签订完与国民政府之间的〃桐油贷款协议〃之后,也马上要回国复命。所以蒋浩然这几天晚上都拼命地喂大洋马,每天晚上都把她送到巅峰好几次,搞得安娜都乐不思蜀了,迫于美国政府一道道加急电文催促,安娜这才决定回国,临到要走了更是依依不舍哭得稀里哗啦,表示等事情办完了,她立马就会回中国,因为她是中国的媳妇。
当然,蒋浩然也不会忘记正事,对于飞机和坦克生产线,安娜表示,回国第一时间就会动用一切资源,帮蒋浩然办好这件事情。同时,蒋浩然交代的关于火箭筒、ak47和步话机甚至是雷达的专利转卖事情,也会尽力配合浩天早日完成,保证卖到蒋浩然满意的价钱。
安娜走了,331基地也进…入一个相对平稳而高速的发展期,战争暂时停止了,各级指挥官却比以前更忙碌了,以前没事总喜欢坐到指挥部来吹牛打屁的各师长们,如今可不再有这闲工夫了,白天做死地操练士兵,晚上还要做死地读书认字,日子被蒋浩然逼迫得苦不堪言,第五师的师长刘大昆基本上每天都要将蒋浩然骂个千百遍。
一个月后,诺门坎传来了苏日两军的最新战况。
日军初战告捷,北进信心满满,在休整了半个时间之后,由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陆军大将指挥,重新整兵进攻,而且这次可是大规模进攻,日军关东军两个师团,再加上三个最近从大本营调去满洲国新编丙种师团,总共十一万大军,坦克装甲车三百余辆,各型飞机共计四百多架,炮火三百多门,意图一战攻陷诺门坎,ting进西伯利亚。
而苏军的指挥官是朱可夫元帅,集结了两个集团军十二万大军,坦克五百余辆,炮火八百多门,各型飞机共计七百多架。
战斗开始,日军故技重施,又以战壕隐秘接敌,指望千余火箭筒兵再次一举击溃苏军的装甲师,但苏军元帅朱可夫不在中计,坦克拒不上前,只等日军进攻,双方相持两天之后,日军失去耐心,先是四百多架战机轰炸机腾空,与苏军进行残酷的空中绞杀,随即三百余辆坦克装甲车向苏军前沿推进,但日军低估了苏军的实力,几百门大炮齐发布下的钢铁洪流,打得日军的坦克集群四分五裂,而且苏军的大杀器〃喀秋莎火箭炮也在此役中初次亮相,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经过近十天的苦战,日军大败,三百余辆坦克装甲车折损近半,战损达到万余,部队被迫退回原点,但战争远还没有结束,日军不可能就此服输。
事实上,这次诺门坎战役,已经完全脱离了历史原来的轨迹,时间上比历史提前五天,也因为火箭筒的提前问世,让日军初战告捷,从而找到了战败苏军的信心,而随着这次日军的失败,等待日军的是一场更大的噩梦?也因为这次战役,德军提前闪击了波兰,世界大战提前爆发,而另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也相继提前,给中国的抗日战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艰苦卓绝,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表。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蒋浩然做了一件大事,在长沙各大高校连续讲了三天的抗日演讲,当然,这也是各大高校的校长数次邀请,蒋浩然是被动露面,但他是个出门不空手回的主。
三天的演讲空前成功,蒋浩然熟知历史,对当前的战局和未来的战争发展又了如指掌,蛊惑人心更是他的专长。所以整个长沙高校的这些莘莘学子,被他鼓动得是热血沸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