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浩然正气-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榈恼舛问奔淠慊贡匦肷倩疃蛭愀さ檬窒瘢呐虏槐凰郑黄渌丝吹蕉蓟嵋鸩槐匾穆榉常铱矗米还】彀才拍憷肟宓椤#浚恳豢词1?ka?n?shu・cc”

    “哦!”于学敏重重地点头,眼神里有些落寞,蒋浩然说的在情在理,他断无不答应的理由,虽然有些遗憾,但还是表示他会尽快离开缅甸,如果有可能,明天离开都行。

    蒋浩然走后的几分钟时间里,于学敏眼神呆滞,似是神思以远,可能突然听到兄弟还活着的消息,让他的思绪回到了从前,直到庄富国走了进来,都毫无察觉,倒是让庄富国的表情好不慌乱。

    “咋了,他没有答应?”庄富国道。

    “哦不不,他答应了!”于学敏惊起,马上回答道。

    “那你还这副表情,把我吓得脚都软了。”庄富国不满地剜了于学敏一眼。

    “呵呵!”于学敏笑道:“我正在奇怪,你说以他的聪明,不可能看不出我们的长远意图,但他还是果断地答应帮我们,要知道他可是重庆政府的头号大将,也是委员长的亲侄子呀?我还真没有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

    庄富国微微一笑,道:“也许就像朱老总说的一样,他就是一个真正的爱国将领,为了民族大义不顾一切。”

    两人四目对视,会心一笑,或许,这是最好的解释了。

    蒋浩然回到指挥部,立即命令冷如霜给张大彪、刘鹤电,命令第四十集团军前线部队进入战备状态,同时制定进攻黄山的方案。

    随后,蒋浩然再次致电各军委会,请求回国述职。

    很快,刘鹤就回电,他们早已经做好了准备,就等着蒋浩然一声令下。随即,军委会也回电,欢迎蒋浩然凯旋归来。

    蒋浩然带着一身的荣光回国,对于国内的抗日战场无疑是打了一针兴奋剂,军委会断无不答应的道理。

    蒋浩然再次回电,确定了回国的日期,时间就定在后天上午,留出明天一天的时间,蒋浩然还要对缅甸的各部队进行一番安排,制定出临时应急处置方案,虽然他并不觉得日军会在短期内起什么大的进攻,但毕竟锡当一带还有日军两个精锐师团,小规模的战役恐怕是无法避免。

    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时间到了七月一号,也是蒋浩然确定回国的日子,入缅三个多月的时间,成功挽救了远征军不说,并且远征军已经在缅甸打下了一席之地,已经具备和日军分庭抗礼的初步条件。

    回国当然是乘坐飞机,从密支那机场起飞,直飞重庆。和蒋浩然一同回国的还有大伤初愈的吕国全,一条腿没了,只能回国,虽然有些遗憾,但也算幸运,保全了性命不说,还带着一身的荣光回国,比起另一个和吕国全一起回国的大员来说,不知道要荣耀几百倍。

    此人就是原七十五军军长吴化文,自挨了蒋浩然一顿板子,撸了军长之职,吴化文再也没能回到七十五军,蒋浩然把他调到了司令部担当了没有一点实权的副参谋长,基本跟打杂差不多。

    吴化文自觉无趣,主动要求回国,蒋浩然也没有阻拦,甚至连客气般的挽留都没有一句,直到登机,送行的高级将领十几个,一个个殷切期盼蒋浩然早日回来、恭贺吕国全功成身退,场面热烈得让人眼热得不行,却没有一个人记得跟他这个昔日的军长打一声招呼,甚至以前的老部下都选择性地忽略了他的存在,让他一个人灰溜溜地,早早地上了飞机,那种挫败,是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的。

    。。。
………………………………

第八百二十四 英雄泪

    回国的随行人员,除了冷如霜和梅家姐妹,就只有雪狼特战队,不过雪狼特战队也只有铁二蛋分队。

    缅甸一战,雪狼特战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光在良苗河就损失了三十多名队员,再加上密支那战役和更的宛江战役,一百四十六名队员已经只剩下九十多人。

    因为缅甸的时局还不稳定,最主要还得有人配合庄富国对辖区进行大力清扫,所以,苏灿文被留了下来,雪狼特战队一分二,铁二蛋带着四十八人的分队保护蒋浩然,苏灿文带着余下的四十多人留在缅甸。

    责任重大,临到上飞机了,苏灿文还不忘交代铁二蛋,一定要保证总座的安全,出了任何问题就把他的脑袋当夜壶。

    铁二蛋神经大条,当即就咧着嘴,只嚷嚷着让苏灿文放心,有他和一百多个队员在,绝对出不了问题,真出了事,不用苏灿文动手,他自己就把自己解决了。

    苏灿文这才放心了,铁二蛋之所以说是一百多人,是算上了331基地的雪狼特战队补充人员,每年都有上百的士兵,通过层层选拔进入雪狼特战队的秘密训练营,为这支精锐部队保证着充足的后备兵源。

    这次伤亡这么大,自然免不了补充,事实上,此时的补充队员已经抵达南昌,因为蒋浩然的第二站就是南昌。

    这次小刀也有幸进入回国的队伍,说来小刀跟重庆也颇有渊源,虽然不确定他到底是何方人氏,但毕竟他师父是重庆人,而且临终前还交代过小刀,让他有机会代自己回重庆看看,所以,苏灿文把他编入了回国的队伍,可把小家伙兴奋得不行。

    虽然没有当上蒋浩然的勤务兵,但冷如霜也没有食言,亲自安排他到坦克团和直升机中队学习,小刀还真是聪明,什么东西一学就会,就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已经能独自驾驶坦克和直升机了,苏灿文对他的承诺算是一一到位了。

    上午九时许,三架战狼运输机在十余架野马战斗机的护卫下,从密支那机场起飞,徐徐飞往重庆。

    中午时分,飞机降落在重庆沙田镇机场。

    蒋浩然一下飞机,就看到委员长带着一大批的党国大员,朝他健步如飞地走来,身后是一片不断闪烁的镁光灯,蒋浩然回国的消息,早已惊动重庆的中外记者,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条天大的新闻,而重庆政府当然也不会放过这次宣传的机会。

    蒋浩然也不敢托大,朝着委员长走来的方向快步迎了上去,在委员长面前站定,立正敬礼朗声道:“报告委座,浩然幸不辱命,现奉命回国述职,请委座训示!”

    委员长很正式地回了蒋浩然一记军礼,连连道:“好好好,果然不愧是我们蒋家滴好儿郎,这次出国远征,痛击日寇、扬我国威,浩然居功至伟,叔叔为你骄傲、为你自豪!”

    委员长话音一落,身后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镁光灯更是闪成一片。

    随即,蒋浩然与同来迎接他的夫人、何上将、薛上将、李上将、陈晨、白崇喜等等一众大员亲切问好,而蜂拥而上的记者们更是左三层右三层地围了上来,一个个照相、提问、做笔记,忙的不亦乐乎。

    一个个关乎缅甸未来、世界大战走向、中国抗战前景等等问题接踵而来,在委员长的示意下,蒋浩然慷慨激扬地发表了一番演讲,从缅甸战役到世界大战的格局都有一番很有见地的阐述,前景当然是一片光明,胜利终将是属于盟军的,法西斯的好景长不了。

    蒋浩然也没有忘记宣传远征军在缅甸的艰苦作战、与敌人顽强英勇的殊死搏斗,甚至还把在孟拱野战医院见到的中国士兵的一幕,现场详述了一番,当场就感动了不少人落泪。蒋浩然还不失时机地把拄着拐杖的吕国全推了出来。

    一身戎装,身披中将军衔的吕国全,虽然拄着拐杖,一个裤管空荡荡的,但也不用人搀扶,依然站得笔直,蒋浩然亲自描叙他在孟拱战役中,亲率士兵与敌人肉搏,并且身中几块弹片不下火线,直到一枚炮弹直接炸断了他的右腿,身上背着十几块炮弹的弹片,才被士兵从战场上背了回来。

    英勇的形象,经过蒋浩然绘声绘色的描叙,现场当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许多女记者早已是泪眼朦胧,甚至是吕国全自己,脸上也是两条泪痕,只不过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流泪,但他依然笔直地站着,也不抬手擦拭一下脸上的泪珠。

    英雄泪,没有人会笑话,有的只是崇敬,无比的崇敬!

    在机场的半个小时时间里,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一个眼尖的女记者,在缅甸回国人员中发现了吴化文,也不知道是故意为之还是真的一无所知,她居然仰着天真的脸,扑闪着好看的眼睛,问吴化文,此次远征军将领在缅甸都有所建树,所以希望吴将军也能谈谈自己的丰功伟业。

    女记者的嗓门很大,很多人都听到了这句话,在短时间里,居然让全场大部分份的人都侧目看向吴化文,那一刻,吴化文一张脸顿时憋成酱紫色,在众目睽睽下无言以对,说有多狼狈就有多狼狈。

    这场景也不偏不倚地落到了委员长的眼里,委员长当即就冷哼了一声,望向吴化文的目光简直可以杀人。

    这一出插曲,也让吴化文在未来几年时间里,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却也让他逃过了战火纷飞,得以平安活到了抗战胜利,我党坐拥天下之后,他又开始活泛起来,一段时间里倒也混得风生水起。不过,到底没有逃脱那场大革命,落了个终死狱中的结局。

    从机场出来,车队直接开往军委会指挥部,几辆开道车在前,中间十几辆小汽车,前后左右都是荷枪实弹的警卫,场面浩大得不行,不明就里的民众纷纷让路,在街头驻足观望,一个个狐疑这怕是哪国的大员来了,能让委员长的车队亲自迎接的,身份自然低不了,还好蒋浩然回来的消息都封锁,要不然肯定是万人空巷,夹道欢迎。

    。。。
………………………………

第八百二十五章 前景一片喜人

    车队浩浩荡荡开进军委会大院,大家从车里钻出来,委员长领着众人直接往军委会的大礼堂走。礼堂里已经开了十几桌酒席,每桌八大碗八小碟,连酒水都是茅台洋酒,据说厨师都是从怡之园请来的大师傅,规格之高堪比国宴。党国的大员和各路记者都汇集在礼堂里就餐,雪狼特战队的小伙子们也在礼堂里有一席之地雪狼特战队的的声名太响了,立下的战功更是不知凡几,值得委员长对他们高,是奖赏也是拉拢。可把这些家伙们乐坏了,一个个还没有入席就盯着桌面狂咽口水,眼睛鼓得像铜铃,开席的命令一下,一个个像听到冲锋号似的往上扑。吃相自然是没有,这些神经大条的家伙,哪里记得这是军委会,身边还有委员长还有党国的大员,也还有中外记者。依然是特战风格,快速高效,一顿风卷残云,不到两分钟一桌子丰盛的菜肴,就只剩下一桌子干干净净的盘子,然后开始拿起酒瓶喝酒,桌子上的小酒杯他们,直接倒在饭碗里,每人一碗,咣咣就往嘴里倒,完了还“嘶”地一声拖出一个惬意的长音,无所顾忌傍若无人。这场景,让党国的那些大员们目瞪口呆,那些记者们倒是像发现了大新闻一般,纷纷离桌,一个个端着照相机咔嚓咔嚓地拍照。雪狼特战队威名远播,又颇具神秘色彩,他们的种种那也是稀缺的新闻。只有蒋浩然,单手抚额不忍目睹,瞟了一眼就坐在他身边的委员长,皱起了眉头,似乎有些不悦,马上起身道:“咳咳,叔叔,这些家伙都是一些没有见过世面的,您别生气,我这就把他们轰出去!”蒋浩然说完抬腿就走。“等等,浩然!”委员长立即制止,摆摆手,无奈地摇头道:“都这样了,随他们去吧!”说完,又命令身边的工作人员,们吃饱了没有,还需要什么就再添点,这脸都已经丢了,就没有必要再去影响这些功臣的心情了。吃完饭,送走记者,一行人直接进入军委会指挥部,大家可都想听听蒋浩然这次回来又有什么惊人之举?这个很显然,缅甸的局势还没有稳定到他这个总司令可以随便离开的地步,而军委会也没有要求他回国述职,他自己赶着要回来的,说没有事情谁都不会相信。临到蒋浩然进门了,铁二蛋追上蒋浩然,期期艾艾像是有话不好开口,蒋浩然正在为他们刚才的表现窝火着,哪里还会有什么好脸色:“有屁快放!”铁二蛋眼睛躲闪,吞吞吐吐道:“总座,这个这个,兄弟们难得来一回重庆,都想出去玩玩,不过您放心,我们会留下一半的人,轮流着出去,您是”说话的时候,铁二蛋都不敢然的眼睛,猛然抬头浩然眼神犀利如刀,顿时一缩脖子,再也不敢往下说了,抬腿就走。”“回来!”蒋浩然厉声道:“要出去就都去,但你给老子听好了,别给老子惹祸,否则老子把你的脑袋拧下来当球踢。”“诶!”铁二蛋挺直了身子,笑容堆满了他那张圆盘大脸,啪地敬了一记军礼,转身就走,右手在胸前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那边已经欢呼雀跃起来,丝毫没有把这里当做是军委会。蒋浩然苦笑着摇了摇头,不防身边一个声音响起:“连续的战争,可苦了这些孩子们了,难得有放松的时候,是该让他们出去开心一下,谁知道还有没有下次呢?”蒋浩然侧目一晨就站在自己身边,遂笑道:“呵呵,陈叔叔,我倒不是怕他们出去玩,就怕这些家伙闯祸,要知道他们可都不是让人省心的玩意。”“哈哈哈!”陈晨大笑起来,仿佛听到了本世纪最好笑的笑话,抖动着肩膀,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只把蒋浩然搞得莫名其妙,半天没有想明白笑点在哪里。笑完了,陈晨才道:“闯祸?现在的重庆谁还不知道他们?他们这身装扮出门,是个人都知道他们是谁,谁还敢惹他们?”蒋浩然也笑了,一想想,还真是这个理,但他没有想到,他们还是闯祸了,而且祸事不小。走进指挥部,委员长已经在环形会议桌的首位正襟危坐,下面的各位大员也依次坐开,屋内的气氛很轻松,交头接耳谈笑声不断。在委员长左侧,留出了两个空位,陈晨上前坐在第一张位子,蒋浩然自然地坐在第二张椅子上。 随着功劳和地位的升高,蒋浩然在军委会都已经有了一席之地。会议开始,委员长粗略地说了一下国内抗战的形势,虽然日军切断了滇缅公路,抗战进入艰难的阶段,但中国战场上的日军并没有发起大规模的进攻,第五战区和第四十集团军的部队顶在西南大后方的前沿,小规模的战役不少,但都没有吃亏,反而略有斩获,部队的规模和士气都呈上涨趋势。国统区的民心稳定,民众的抗日热情也在高涨,虽然现在依然是最困难的时候,但总体来说,前景是一片喜人。对于沦陷区,委员长一字未提,因为现在的沦陷区,除了阎锡山的晋绥军,基本已经没有党国的正规部队,至于八路军,委员长自是巴不得借着日军的手,把他们全部剿灭最好,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前景一片喜人”的一部分。委员长的开场白说完,就点名蒋浩然介绍缅甸的局势。蒋浩然也不扭捏,起身侃侃而谈,从入缅开始的布局,到每场战役的经过,再到战争结果,都做了一个详细的汇报。虽然这些都是早已经发生的事情,军委会的这些大员都能从每天发回国内的战情通报里但从蒋浩然嘴里说出来却又完全不一样了,一个个听得聚精会神,脸上的表情也经历了喜怒哀思悲恐惊,种种变化。本书来自/book/html/4/4074/
………………………………

第八百二十六章 雷霆铁腕

    但也有大家还不知道的事情,比如在伊诺瓦底江建一座钢铁大桥,比如组建缅军,比如在缅甸大兴工业,这些蒋浩然也没有再隐瞒,事实上,就算隐瞒也瞒不了多久。,

    这几个消息一公布,底下顿时一片惊呼声,蒋浩然太大胆了,这么大的事情居然不请示军委会,自己直接就做了,简直是目无法纪、目无委员长。但大家也没有在底下议论,都把眼睛盯着委员长,看委员长怎么发飙。

    但让大家很失望,委员长居然气定神闲,脸上宠辱不惊,一直等蒋浩然说完,才轻飘飘地问了一句,“你在缅甸组建缅军,英国人能同意吗,你准备怎么应付他们”

    面对委员长的提问,蒋浩然突然露出了一个很邪恶的笑容,道:“委座,您也别太把英国人当回事,现在不是我们看他们脸色的时候,而是他们有求如我们,他们不同意我们组建缅军,担心我们在缅甸做大,那好呀,我们现在就撤出缅甸,让他们自己派兵来对付日本人一张南京条约,就把我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几十年,有些债,我们要慢慢追回来了,不能再任由别人牵着鼻子走”

    委员长一愣,瞬间明白了蒋浩然的意思,弱国无外交的道理他比谁都懂,现在英国日落西山,是中国人挺起腰杆的时候了,蒋浩然的话虽然糙点,但理不糙,委员长默默地点头,似是认同了蒋浩然的做法。

    事情居然是这样一个结果,倒让下面的人有些目瞪口呆,但很快就有人从委员长的淡定里看出点端倪,这事蒋浩然早就上报了委员长,只不过他们不知道而已,否则不管怎么说,这么大的事情不上报,那就是大过,以委员长的肚量,绝对不能容许这种事情发生。

    其实,委员长的确昨天就知道了这些事情,只不过是通过罗卓英汇报,当时委员长还真就火冒三丈,多亏了夫人从中斡旋,才息了委员长的雷霆之怒。

    用夫人的话说,这事其实也不大,在伊洛瓦底江修建钢铁大桥,那是为了印缅滇公路畅通做准备,是国之大计,在缅甸大兴工业,那也是为了抗战有一个坚实的后勤基地,慢慢摆脱外援的束缚,而且两项计划都没有向党国要一分钱,全都是蒋浩然通过自己的方法争取外援的结果,至于那些生产设备,短期内根本无法运回国内,如果不能尽快发挥作用,有了也等于没有,蒋浩然是为党国的前途做长远考虑的,有功无过。

    至于组建缅军,很明显,蒋浩然在缅甸下了这么大的手笔,这缅甸是没有打算再交给英国人了,就算不能让缅甸成为中国的附庸,那也会让缅甸**。蒋浩然既然能做得这么明目张胆,肯定是早就有应付他们的办法。

    但委员长气的其实也就是蒋浩然隐瞒不报,私自做主,这简直是无视他这个领袖的存在。

    夫人又说了,这些事情如果上报军委会,没有一件能通过,因为没有一件事情能经得起仔细推敲,缅甸还在日本人手里,站在眼前的战局上来看,没有人会认为蒋浩然就一定能占领缅甸全境,所以建桥、大兴工业的设想在正常人看来那就是一个无稽之谈。既然通不过,与其到时候去抗命,还不如先斩后奏。

    夫人长着一颗七窍玲珑心,三言两语就把委员长说得没有一点脾气,而且还盛赞蒋浩然雷霆铁腕,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党国大业,还劝说委员长不但要理解他,还要尽全力帮助他。

    说实话,蒋浩然赴缅之后,所做的一切让委员长颇感欣慰,尤其在谈判和处置两艘航母的问题上,让委员长放心不少,对他的戒备也有所减轻。所以,夫人的劝说很容易就让他接受了。

    所以,这才有了委员长现在的淡定,而且以自己的行动在告诉众人,自己对于一切早已了然于胸,既掩饰了蒋浩然的无理,也为自己保存了颜面。

    对此蒋浩然一无所知,他并不知道夫人为他做的一切,当然,这种情况是他没有意料到的,也是他乐于见到的。

    介绍完缅甸的情况,蒋浩然没有停歇,直接说出自己此次回国的真正目的光复武汉。

    此消息一出,大家再也淡定不了,底下哗然一片。

    何总长第一个站起来说话:“开什么玩笑,现在滇缅公路还没有打通,驼峰航线的运输量根本无法保证战场的需求,部队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时候提出光复武汉拿什么跟鬼子打,用刺刀吗”

    何总长话音一落,薛岳就接过话题说道:“对,我赞同何总长的话,虽然休整了大半年的时间了,但自武汉会战之后,接着又是南昌保卫战、33基地保卫战、反攻武汉战役等大战役,小战役更是不计其数,部队一直没有恢复元气,我第九战区如此,德公的第五战区我相信也好不了多少,兵力不占优势,后勤没有保障,真打起来,我们没有胜算。”

    薛岳的话说完,副总长白崇喜扯了扯将军服,也站了起来,道:“子谦老弟啊,这次我也不觉得现在是光复武汉的好时机,道理很简单,我先不说我们有没有这个能力和日军抗衡,这场战役我们会有多少胜算但眼前,日军正在全力剿共,我们把敌后的部队撤出来,也是这个目的,腾出地方给日本人收拾共军,眼前效果显著,共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据说他们的十几个抗日根据地就只剩下两三个了,兵力相比半年前起码锐减三分之二,这个结果是我们求都求不来的,相信再有个半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