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浩然正气-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还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惊涛骇浪还在后头。
………………………………
第八十九章 抗日狂潮
() 蒋浩然还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时候,外面却传来委员长急促的呼喊声:“浩然呢?浩然,浩??????”
“达令呀!刚刚世和也说了,浩然已经睡了,这孩子也真是不容易,已经十天没有睡觉了,你就是有天大的事情,看在他为党国立下如此赫赫战功的份上,让他好好睡一觉也不为过!嗯??????”蒋夫人的语气中有点娇嗔的意味,让蒋浩然听了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感。
“好、好、好!让他好好睡一觉,咳!我还真忍不住想问问他,凭什么判断ri军会奇袭广州。”
“你呀!这浩然一回来,都高兴得有些忘乎所以了,好像恨不得告诉全世界的人,蒋浩然是你的侄儿,在机场、在记者面前,如果不是我一再地岔开你的话,恐怕你早就说出去了。”
“对了夫人,这是何等荣耀的事,你怎么总是岔开我的话?”
“荣耀?你就只看到你的政治利益,你就没有看到你对浩然那份亲热的时候,你身后的那些肱骨之臣,眼睛里是怎样羡慕嫉妒恨的。本来这些人对你唯亲是用已经闹腾腾了,这浩然要不是你的侄儿,你对他好,他们可能还看在浩然的功劳上不会跟他计较,一旦他们知道浩然是你的侄儿,他们眼里看到的可就不是浩然的功劳,而是你的光环。虽然明里他们不敢说什么,可暗地里使坏、使绊子这事他们可太能干了。战场上浩然可能以一敌百都没有问题,可在官场对付你手下的这些大员,恐怕是要以百敌一。所以,对于浩然你还不如冷处理,可能会收到奇效。”
“奇效?什么奇效?来,夫人,坐着说!”委员长话音刚落,外面就传来椅子拖动的声音。
“你轻点,浩然还在里面睡觉!”
“我的书房夫人还不知道吗?这都是经过特别处理的,别说这点声音,就是放枪,里面都不可能听得见。”
蒋浩然这才知道自己竟然睡在委员长的书房,不过以他现在的身份倒也不奇怪,只是蒋夫人后面的话才让他奇怪并痛快。
蒋夫人建议委员长,不要让蒋浩然进教导总队,给他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暂时也不要给蒋浩然升官、开庆功会,直接将各种嘉奖发到南山du li旅,让他们自己去处理,战争打成这样,能受到嘉奖的部队不多,这样大家都心理平衡,蒋浩然也可以更好地融入这些杂牌部队,并趁机拉拢他们,形成一股新的力量。至于去向问题,蒋浩然竟然要部队进株洲,自然已经有了打算,就按他的办,也不用另外给他增兵,有南山du li旅那块金字招牌在那,兵源根本不是问题,只是在编制上适当放松就行。
蒋夫人这样一说,委员长也觉得隐藏蒋浩然的身份,还真是百利而无一害,只要自己在身后支持,以蒋浩然的能力,还真就有可能收拢各种杂牌,形成一种新势力,而这种新势力,自然会成为自己的中坚力量,毕竟是自己的侄儿,流的是蒋家的血,比外姓人肯定要可靠得多。委员长甚至没有过多的考虑,立即就同意了夫人的建议。
这下可真是皆大欢喜,蒋浩然兴奋得恨不得立即出去,亲上这个婶婶一口。他却不知道,这个婶婶也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世人皆知蒋夫人无所出,而委员长的两个儿子,也因为亲母被其取代而生嫌隙,而王世和也因受委员长前妻恩惠,视自己为眼中钉。蒋夫人虽然财权两不缺,唯独在蒋家缺失一个有军事实力的后盾,自蒋浩然横空出世,蒋夫人就一直关注着这个委员长的侄儿,早就有想法将其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蒋浩然进了教导总队,那是天子脚下,自然没自己什么事,如果放出去,以自己的财权智慧徐徐图之,还不如囊探物一般简单。
过程是怎么样,蒋浩然并不在乎,他只要这个结果,现在这颗定心丸吃进了肚子,让他只觉通身舒泰,很快就进入梦乡。
因为蒋浩然和南山du li旅强势归来,通过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整个武汉乃至全国,再一次掀起轩然大波,一股向抗ri英雄蒋浩然看齐的抗ri狂cháo,悄然席卷全国,各种势力的武装纷纷出动, 只要是ri本人杀了再说、ri本的物资烧了再说、ri本的炮楼炸了再说、ri本人要过的路毁了再说。最后竟然发展到,几个庄稼汉一伙,提着锄头到处找落单的ri本士兵,看见了就几个人一涌而上,一顿锄头将他们挖得稀烂。据ri军后来统计,光蒋浩然回来的三天时间里,ri军受到各种武装的攻击次数,比平时竟然高了十倍,各种损失则更高。
ri军高层的盛怒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状态,立即就将蒋浩然列入战略级别的危险对手,严令特高课不惜一切代价将其剪除,同时向外悬赏,奖金高达十万美金。而多田骏和冈村宁次,这两个直接促成蒋浩然狂cháo的始作俑者,连夜就分别被召入,南京华中司令部和东京大本营。据战后的ri军战俘回忆,两人回去的时候,脸都肿得像煮熟了的猪头,通明透亮。
而安全区的各大中城市,游行、捐款比比皆是,征兵处更是挤得暴棚,临株洲稍近的青壮年,三五成群地直接涌入株洲,投奔南山du li旅。
各商家也瞅准了商机,纷纷改换门庭,一时间街上的商铺都变成了,“浩然商行”、“浩正商铺”、“浩然烧饼”、“正气包子”凡此种种枚不胜举。
各书社、茶社也是门庭若市,各种“为人不识蒋浩然,就称英雄也枉然!”“浩然一出,天下正气皆黯然。”等等段子,层出不穷。
而自持条件不错的大家闺秀、名媛佳丽也纷纷出动所有关系,打探蒋浩然的年龄、婚否,甚至不问长相身高。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关系居然托到蒋夫人哪里,让夫人也哭笑不得。
………………………………
第九十章 宝藏疑云
() 听说蒋浩然住进了武汉行营,百姓和记者蜂拥而至,只将门口堵得水泄不通,一天一夜都不肯离去。jing卫为了安全,不得不将jing戒线拉到几十米之外。在这些人群中,上次断言蒋浩然还活着,被女孩称之为“凯哥”的眼镜青年也在其中,手里紧紧地抱着一个木箱,就算人群将他挤来挤去,眼睛都死死地盯着行营的门口,好像生怕错过什么一样。
蒋浩然终于幽幽醒来,伸了个懒腰,只觉通体舒泰。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起来,一看窗外依然漆黑一片,只当自己还没睡多久,须不知这已经是第二天晚上了。一耸鼻子,好像闻到了一股鸡肉的香味,仗着自己的眼睛好,也不开灯,到处搜索,终于在书桌上发现一个带盖的瓷盆,打开一看,呵呵!一整只鸡还冒着腾腾的热气,心里只叹,这委员长的侄儿待遇就是好!摸了一下咕咕直叫的肚子,扶起筷子就开造。
刚起来只顾着找吃的,没注意外面嘀嘀咕咕的说话声,现在坐在书桌旁,离外面又近了些,声音丝丝传进了他的耳朵里。好像是委员长正和一个男人交谈着什么。蒋浩然听了半天才听明白,这个男人是在介绍,他以前在清朝zhèng fu从事的一个秘密特务部门。“大内侍卫?”蒋浩然一声低呼,立即就来了兴趣,尖起耳朵听起来。
男人说:“世人对清朝的特务机构的理解,都以为是‘大内侍卫’或‘血滴子’之类的东西。其实不然,这些都是根据文人的一些野史,以讹传讹。清朝真正的特务机构,是皇帝直管的一个机关,名叫‘粘杆处’。这‘粘杆处’的语意,就是专门从事钓鱼、捕蝉、捉蜻蜓等捕捉水陆小动物为乐的游戏。表面看来这‘粘杆处’是伺候皇帝玩耍的服务机关,实际则为专设的特务机关。它的职责就是专为皇帝刺探情报、铲除异己、执行秘密任务,把政敌当作鱼、蝉、蜻蜓等小动物一样,捕捉宰杀。‘粘杆处’的头子叫‘粘杆侍卫’,其余叫‘粘杆拜阿唐’。‘粘杆侍卫’由有功勋的大特务充任,‘粘杆拜阿唐’则由小特务担任。这些小特务都是内务府包衣人,每一个人都神通广大,技艺绝伦,以我的才学,还只堪堪在里面担当了一个‘粘杆侍卫’的副职。”
“对了,文轩兄!你在给我的信里提到,你去湘潭是为了清朝什么荒诞不经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事呀?”委员长似乎对这些秘闻更感兴趣,直接打断了男人的话。
他这一声“文轩兄”可把蒋浩然惊得不轻,他记得自己这个身体原来主人的父亲,字,就叫文轩。“他来这里干什么?莫非是听说自己回来了,特意赶过来的?这也没有那么快呀?”没有时间给蒋浩然疑惑,因为接下来的话更让他吃惊。
男人呵呵一笑,接着说道:“这事说来就话长了,我只能简单地跟你说说,否则就是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这事还得从太平天国说起,当年曾国藩率兵攻打南京,最后破城的是他手下最得力的战将――郭松林。这南京城破以后,太平天国灭亡自是不消说,只是他们历年来搜刮的金银财宝,既然不翼而飞,据后来的知情人透露,光黄金就有几百万两之巨??????”
“啊??????几百万两黄金?”委员长一声惊呼,估计是起身太突然,随即就传出椅子倒地“啪”地一声。
抗ri战争爆发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国民zhèng fu虽然对ri军的侵略积极抵抗,由于敌强我弱以及其他种种原因,ri军占领了大半个中国,现在武汉又失,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几乎所有重要的大中城市都落入敌手,中国半壁河山沦入ri军铁蹄之下,这不仅仅只是国统区被缩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ri军所侵占的都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战前中国工业90 %集中在华北、华中、华南的一些大中城市,ri军占领了这些重要地区和工业城市,对国民zhèng fu的经济造成了空前严重的打击,而大后方的西南地区,经济基础本身就比较薄弱。大批军政人员和难民的涌入后,zhèng fu财政支出将迅速扩大,而收入则由于沿海省区的沦陷急剧锐减。战时每天就需战费约五、六百万美元,一年下来约20 亿美元,而抗战爆发后的财政收入每年只有4 亿美元左右,现在的国民zhèng fu基本是靠向各国银行举债维持,现在的委员长,事实上恐怕是全世界最大的一个负翁,一听到这么大的一笔财宝,如何还能淡定。
男人呵呵一笑:“介中老弟不用着急,听完了你就不会激动了。”
男人敢称委员长为“介中老弟”,蒋浩然可以肯定,他就是自己该称之为“父亲”的蒋至武无疑了。
蒋至武继续说道:“当时很多人都怀疑这批财宝落入了郭松林的手里,苦于没有证据,而郭松林又是当年权倾朝野的曾国藩的老乡、门人,就算是皇帝也不敢对他用强。此后,郭松林到了武汉任湖北提督,不久后称病辞官,家眷随从、金银细软,装了满满二十四船,由三千水师护卫,从长江水路回湘潭老家。郭松林回乡后,在湘潭的脉湾村大兴土木,建成了一座占地一千多亩的豪华庄园,其奢华程度堪与皇家媲美。他授意建造的一座汉白玉牌坊,比皇宫围墙高出了一尺多。大厅前仿照故宫建筑,建造了一座椭圆形的人工‘逍遥湖’,湖四周围着汉白玉栏杆,依湖一字排开建设造了十四套豪华居室,取了十三房妻妾,除其中一套供他老娘居住外,其他十三套,每房妻妾一套。但这样奢华糜烂的生活也没过上几年,于1880年的某一天,暴卒于家中。关于他的死因,众说纷纭,有伤病、纵yu过度,甚至有传言他是因为,身穿黄马褂迎接钦差,使得钦差不得不向他下跪,而得罪了钦差,钦差回京后就参他奢靡建造皇宫,妻妾成群,皇帝一怒之下将其处死。其实不然,他真正的死因是‘粘杆处’的严刑逼供??????”
………………………………
第九十一章 好美的姐姐
() 一阵瓷器碰撞和兹兹的喝水声音响过之后,蒋至武继续说道:“事实上,皇家一直都没有放弃对这批财宝的查找,郭松林也在‘粘杆处’的严密监视中,虽然也没什么发现,但在他回去的时候,还是发现一些疑点。第一、在湘江边有一个叫雷打石的小镇,吴三桂曾今在此屯兵,修筑了一个码头,从这里上岸到郭松林的老家,只有五六里路程,可他并没有在此上岸,反而到前方的观音岩,重修码头上岸,并且随船带来一批麻石,将一条路直接修到他的老家,而这里到他老家有十里路程。整个修码头、修路、将随船物资运送到家,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没人想得通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开始我前面的粘杆侍卫,怀疑他是不是用这些来掩盖什么,趁机将这批财宝,藏在这里的某一个地方。到我们最后一批粘杆侍卫,也有过这个怀疑,但我们几乎翻遍了这样带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山头,甚至是蚂蚁洞都没有放过,皆一无所获。第二、护卫郭松林回家的三千水师,回去后竟然少了五百人,但这个是在郭松林死后,才有人查出来的,具体什么原因已经无从查起。也是因为这两个疑点,我在湘潭娶妻生子,直至清朝灭亡,再也没有回京,我一直怀疑这个宝藏根本不存在,只是太平天国余孽故布疑阵,也因为如此,所以我说它荒诞不经。”
“哎??????可惜啰!咦!你说这个宝藏既然不在湘潭,会不会在武汉?”委员长痛惜之余似是还有一些不死心。
“武汉?不单只你这样想,当时我们的调查就是分两处行动的,事实上我这次来武汉,就是受‘粘杆处’故友相邀。因他觉年已老迈,不想离开家闹个客死异乡的结局,想着武汉失守之后,可能就跟我再无相见之时ri,趁着这最后的时间见上一面。可我到时,却发现他们家已经人去楼空,想来是突然发生了什么变故,匆忙离开了,不然他不会不给我留下任何讯息。他就是一直负责武汉这方面的调查,这么多年也一无所获。我个人认为,宝藏即使真的存在,藏在武汉的这种可能xing更小,郭松林在武汉的时间并不长,回湘潭后,再也没有来过武汉,这么大一笔财宝,他不可能放在外面不闻不问!”
蒋至武这样一说,蒋浩然立即就想到,他说的这个故友,极有可能就是绿箭要找的这个人,现在失踪也可能与绿箭和王山虎有关。但这些都不重要,最主要的,他们都还不知道宝藏的位置,于蒋浩然来说,这就够了。就在他暗自得意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蒋夫人的声音:“两兄弟这是聊些什么呀,这么投机?”
蒋至武的声音:“没有什么!就是一些家常事,弟妹,没有耽误你们!”
“至武哥,看你说的!你们兄弟俩也难道见面,你们继续,我看看浩然醒了没有,如果没有,我再跟他将鸡汤热热去!”
蒋浩然一听说蒋夫人要进来,急忙将书房的灯打开,别到时吓到夫人,反正他们也以为自己听不到外面的情况,就装成刚醒,泰然若在地喝着盆里最后一点鸡汤,心里却在想着,自己该直接喊婶婶咧,还是叫蒋夫人好?
外面蒋至武还在唏嘘,蒋浩然不知哪辈子修来的福气,能得到夫人的如此厚待,蒋夫人已经推开门进来,看到蒋浩然已经起来,正喝着鸡汤,顿时一脸的惊喜,呼道:“浩然醒了!”
蒋浩然立即起身,在机场的时候人多眼杂的,也没怎么注意这蒋夫人的长相,现在蒋浩然才发现,这夫人之美还真不是盖的,一身素sè旗袍,将她完美身材包裹得前凸后翘,稍显丰满的鹅蛋脸上,杏眼、琼鼻、瑶唇无不彰显东方古典美女神韵,随着她的进来,屋内顿时生起丝丝好闻的香水味,蒋浩然神情一呆,竟然不合时宜地喊出一声:“好美的姐姐!”
“什么?姐姐!咯、咯、咯??????”蒋夫人顿时笑得花枝乱颤。
听到蒋夫人喊蒋浩然醒来了,委员长和蒋至武也急匆匆地进门,刚好听见蒋浩然这一声“好美的姐姐!”。蒋至武顿时怒不可赦:“你胡说八道什么?这是你婶婶!出门这么久怎么还是这般没规矩,还不跟你婶婶认错!”
蒋夫人急忙说道:“至武哥,你这就不知道了,浩然这是夸我年轻漂亮,我喜欢得紧咧!哪里有什么错?来,浩然!快来见过你父亲和叔叔。
蒋夫人这样一说,蒋浩然也明白,王世和定然是将自己已经知道身份的事情告诉了他们,当下也不再扭捏,老老实实地叔叔、婶婶、父亲,喊了个遍。只是走到父亲面前的时候,面对这个长相和自己神似,虽然六十多了依然腰板挺直,甚至比自己还要魁梧的老人,酝酿了半天“父亲”这两个字才出口,毕竟只是身体上的父亲,心理上多多少少还有点不适应。
蒋至武虽然还是一副佯怒的样子,但脸sè柔和多了,居然没有觉得蒋浩然有什么不妥之处。委员长两夫妇更是心花怒放一脸的喜不自禁,七嘴八舌地就问起蒋浩然这一路是怎么过来的?
从南山上开始,蒋浩然原原本本将这十几天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当然,和王山虎之间的所有交集,以及和陈依涵之间的勾搭,统统略过,至于去九江,直接就变成了刺杀多田骏未果,只好偷架飞机回来当座驾,也算不虚此行。
这一通海阔天空,直听得三人如痴如醉,惊呼时起,甚至几度落泪。毕竟这一路过来也的确是惊险不断、血腥不止、jing彩百出、感动不离。听到决死营的伤兵,为了全旅突围全部阵亡,委员长当即表态,蒋浩然对他们许诺的抚恤金,分文不少地发放,同时再对全旅官兵进行嘉奖。
………………………………
第九十二章 三三一基地
() 整个谈话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几个人都还神采飞扬、沉醉其中,委员长更是兴奋不已。蒋夫人自是明白,委员长少不了,还要跟蒋浩然深讨一番当前的战事和战局,遂起身表示,时间已经是十二点多了,要安排蒋至武休息。蒋至武也是从事秘密工作的,察言观sè这一套自然深得其髓,一眼就看出其中的端倪,也急忙表示已经困乏,的确是需要休息了,对蒋浩然一番教导之后,就随蒋夫人离开书房。
看着两个人离开,委员长很急切地问蒋浩然对当前的战事看法,以及战局的分析。
蒋浩然也不扭捏,首先对武汉保卫战的战绩做了一番肯定。虽然历时四个半月的武汉保卫战,最终虽然只能以**主动退出武汉而告终,但中**民英勇卓绝的表现,大大消耗了ri军的有生力量,打破了ri本妄想迫使中国屈服、早ri结束战争的计划。而国民zhèng fu也充分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将东南与中部的工业,尽数迁移至西南大后方,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对于武汉会战中暴露的居多弊端,蒋浩然也毫不客气地指出。部队的指挥单位过多,师上有军、军团、集团军、兵团,以致战区长官部,真是极叠床架屋之能事,yu其不误事机,怎么可能?各部门争名、争利、争地位,官僚主义遗毒根深蒂固、牢不可破。如不因势利导,极有可能引起离心离德的后果。
兵不在多而在jing,整个武汉会战,**投入兵力达110多万,而ri军不过区区40万。ri军之所以能以少击众,除装备的优势外,就是他们军事素养高,单兵作战能力强。反观我军,人数虽众,但量的优势每为质的劣势所抵消,空费军饷,故素质才是部队的命脉,与其多而乌合,不如量少而jing。
缺乏协同jing神,虽有百万之众,但如同一盘散沙,各部自私自利、为了保存实力各行其是,缺乏祸福与共的牺牲jing神,如对友军危急,不实时加以协助,奉命救援,多敷衍塞责。马当要塞失于此,南山du li旅捣毁27师团指挥部,74军畏敌不战,致使南山du li旅错失突围机会,也籍如此。
当然,蒋浩然提出的这些问题,委员长事实上岂能不知?只是无力改变现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起着滋生的作用,比如说保存实力、纵容亲信等等。而蒋浩然的意思,也只是趁此机会敲敲jing钟而已,毕竟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如果这种风气继续蔓延,则抗战将更加艰难。
对于战争的发展趋势,蒋浩然当然是门清,自武汉会战之后,ri军的国力已经空虚,侵华战争的步伐只能暂缓,抗ri战争也将进入长达三年的战略相持阶段。而转机将在三年后,ri军奇袭珍珠港,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而来临。但这些蒋浩然却无法告诉委员长,只怕是说了他也不会相信。只好从ri本的国力下手,根据岛国有限的经济和匮乏的资源,从“九一八”侵略开始到现在,所耗费的财力、物力、人力上来推断,ri本已经无力延续侵略,虽然他们占领了中国大半国土,但是经过战火之后,大部分地区不但不能给他们产生任何经济效益,反而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去填充、去重建,ri本已经陷入泥沼不可自拔。
最主要的,ri本一直认为中国是个贫油的国家,而战争对于燃油的损耗极其大。没有燃油,飞机、舰艇、坦克、汽车都是一堆废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