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浩然正气-第3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是有感情的,我也知道您的用意,眼见这得来不易的军长变成了一个光杆司令,换谁都会心里难受,如果您能接受我的安排,区区一个军长不算什么?”
汤恩伯眼神里顿时流露出一丝光彩,脱口而出道:“愿闻其详!”
蒋浩然道:“我现在就给远五集团军下一道命令,委任您为远五集团军副总司令,我就不跟您绕弯子,我希望您尽一切可能笼络部队,争取把顾连同挤下去取而代之,您放心,我会在他的部队里安插大量的基层军事指挥官,而这些人都会唯你马首是瞻,动不了他们的高层,你可以从下面着手架空他。”
蒋浩然的直白让汤恩伯一愣,随即陷入长时间的沉默,集团军司令的高位自然让他怦然心动,但同时他也知道,真按蒋浩然说的做,意味着他从此就烙上了蒋浩然的烙印,委员长身边是再也回不去了,但如果不按他说的做,他的戎马生涯恐怕也基本到此收场了,五十多岁的人,要想再等到一个合适的机会上位恐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就在汤恩伯天人交战的时候,蒋浩然又道:“我可是听白副总长说过,说打阵地战只有孙连仲,能攻能守的是张自忠,但打弹性最大的运动战只有老长官您,所以,我真希望老长官能继续为党国效力、驰骋沙场。”
或许是蒋浩然的鼓励起到了作用,汤恩伯咬牙道:“好,我答应。”
“嗳,老长官深明大义浩然不胜感激,事不宜迟,我这就签署命令。”蒋浩然说着就命令梅香拿来纸笔,刷刷刷写出一份委任状,签署大名盖上大印,亲手交给汤恩伯,并坦言,顾连同他是一定要拿下的,就算他汤恩伯不配合,他也会找其他配合的人,实在不行,随便找个理由将他开了,这事他蒋浩然也做得出来,但那是下下策,他蒋浩然也不想吃相太难看了。
………………………………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无耻
蒋浩然的坦白让汤恩伯相当无语,话里无不充满着告诫的成分,意思很直白,这事他汤恩伯办不成,随时都有可能换其他人来办。既然准备走出这一步,汤恩伯也没有回头路可以走,蒋浩然的地位和实力如日中天,势头已经压过了现在的委员长,就算将来不可避免地和委员长分庭抗礼,他蒋浩然也会是赢家,与其到时候投诚,还不如现在就选择正确的站队,说不定到时候还能落下一个开国功臣。
这样一想,汤恩伯也坦然了,爽快地表示,一定会不负重托完成任务。
汤恩伯一走,黄杰和罗卓英望着蒋浩然不时坏笑,就差将“无耻”两个字写在脸上,但蒋浩然怡然自得,仿佛这事再合理不过,甚至在两人面前直接将这事忽略。
虽然成立了东南亚战区,但远征军司令部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黄杰依然是参谋长,罗卓英也依然是副总司令,其他司令部人员也都没有变化,只不过蒋浩然却多了一个司令部在印度英帕尔,此时主持工作的是史迪威参谋长,这种局面也会是以后的常态,远征军司令部依然是蒋浩然的主场。
至于印度的英军部队,蒋浩然也做了一些调整,七个英军师也被编成一个集团军,属于东南亚战区第六集团军,总司令为亚历山大将军。
到这里,蒋浩然在东南亚掌控的部队已经超过了六十万大军,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都足以大有作为。
整编部队、训练新兵是当前远征军最主要的任务,尤其在百废待兴、危机依然存在的时候,就更显重要了,蒋浩然交代黄杰和罗卓英一定要抓紧,同时,安娜大桥也要马上动工,前期的战役已经耽误了一个月的时间,要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把这个时间抢出来。
但罗卓英和黄杰却另有想法,他们认为,修桥和整编固然重要,但现在远征军应该把进攻放在第一位。
虽然在此役中远征军伤亡惨重,但现在增加了新三师、新五师、特战师三支基本无损伤、战斗力却极为强悍的队伍,再加上200师、96师、22师、55师,这些部队基本没有什么大的伤亡,战斗力不受影响,士气更是高涨之时。
而日军新败,缅甸的兵力也只剩下第二师团、第十八师团和近卫第一师团残部。所以,远征军宜将剩勇追穷寇,在日军援军没有到达之前,果断向曼德勒、仰光发起进攻,光复缅甸全境,定然事半功倍。
不得不说,两人的提议很有建设性,以日军当前的实力,如果远征军从东西两路进攻,兵锋直指曼德勒,日军要想成功守住曼德勒恐怕绝非易事,而曼德勒一丢,日军陆军再无纵深,剩下仰光一隅,再无坚守的可能,如此一来,远征军就得以顺利光复缅甸全境。
但蒋浩然却笑而不答,好整以暇地抽起烟来,装b的形象极为可耻,黄杰、罗卓英按耐不住,再次问起,蒋浩然才漫不经心地反问道:“请问两位,光复缅甸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两人面面相窥,显然有些琢磨不透蒋浩然话里的意思,光复缅甸最大的获利者当然是中国,中国再无西南后方的威胁,滇缅公路也完全畅通,国际援华物资都可以通过仰光港上岸,再经过仰光中央铁路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战场,,
虽然印缅公路已经通车,但从印度绕到英多,这期间的距离远了一倍还不止,且道路崎岖难行,还要经过几条河流,最关键的是伊诺瓦底江暂时还无可逾越,物资要经过几番倒腾才最终进入中国境内,比起从仰光进入,而且运输工具是火车,不知道要慢多少倍。
这么显而易见的问题,蒋浩然郑重其事地提问,显然是另有答案,两人倒是有些知道怎么回答了。
蒋浩然颇具玩味地望着两人,笑道:“我可以告诉你们,既不是我们,也不是缅甸人,当然也更不是小鬼子。”
“难道是米国人?”两人几乎异口同声。
蒋浩然道:“准确地说,是米、英、苏三国。”
看两人一头雾水,蒋浩然继续说道:“现在米国人的战略重心开始转入亚洲战场,各类物资都尽着我们挥霍,流入苏德战场和非洲战场就会相应减少,马上他们将再发动一场海战,我敢肯定,日军联合舰队一旦中计,伤亡简直不可估量。下一步,米国必然抽调兵力,开始太平洋岛屿争夺战,全力收复新加坡、菲律宾等重要的国度,如果我们在这之前把缅甸的日军全部打残了,下一步就是威胁暹罗,甚至是占领暹罗,日军在整个东南亚都会无立足之地,他们会面临两种选择,第一当然是继续增兵负隅顽抗,第二就是放弃东南亚战场,回头巩固中国战场。日军负隅顽抗的可能性不大,极有可能会选择第二种方案,一旦这种局面造成,米国不一定会对日军乘胜追击,因为他们已经处于绝对安全的位置,同时,苏联失去了米国强援,此刻一定会被强大的德国收拾得十分惨,米国同样不希望苏联被德军灭亡,那么,他们的战略重心必然也开始转移到苏德战场,这时候,就会变成我们单独抗击日军,而各种物资援助都会成倍的减少,中国战场的局势差不多又会回到去年的举步维艰,所以,我们不能把小鬼子逼得太紧,让他们觉得东南亚已经没有希望而放弃,从而让米国、英国可以快速在东南亚抽身。”
蒋浩然的话音一落,黄杰和罗卓英望着蒋浩然一言不发,脸上的表情却更复杂起来,。
是的,这话说得相当无耻,甚至比起刚刚用来对付顾连同的那一套更无耻,无耻到两人都觉得有些不认识蒋浩然了。
别人眼睛不在你身上的时候,你拼命地表现,就希望别人眷顾你一眼,好吧,终于得到了别人的认可,他们给你提供军费、武器装备、各类物资,甚至是带上自己的军队,屁颠屁颠地过来和你并肩对付共同的敌人,你倒好,一家伙不动了,这不是无耻是什么?
………………………………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先发制人
“干嘛啦你们?”蒋浩然眼珠子在罗卓英和黄杰脸上滴溜溜地转动。
“咳!”黄杰假咳了一声,手不自觉地在脸上抹了一把,随即讪讪地说道:“我现在终于明白你为什么能战无不胜,也明白日军为什么会在你手里败得这么惨,你眼光长远到别人根本想不到的高度,而且也比任何人都要狠。”
“呵呵,达云兄、尤青兄,你们心里一定都认为我有些无耻是吧?”蒋浩然笑道。
罗卓英和黄杰相视一眼,并不回答,但表情里已经基本认可了蒋浩然的猜测,蒋浩然也不以为意,继续说道:“我最大的优点并不是我有多聪明、多高明的手段?而是我永远都能保持清晰的头脑来看待眼前发生和将来发生的一切,就拿眼前的事情来说,你们都觉得我这样对待友军有失偏颇、甚至是有些下三滥对不对?”
黄杰似是鼓起勇气说道:“是有这么点意思,毕竟他们的确是全心全意地在帮我们,虽然这也和他们的利益息息相关,但我们在背后使阴招、放冷箭,好像做得有些不地道。”
“呵呵,达云兄,如果我用这种方法对付炎黄子孙的军队,那我认同你的观点,的确是有些不仁义,但是鬼畜?哼哼,你可别以为他们是什么好东西,他们对中国人民的伤害也是罄竹难书,从最开始向中国贩卖鸦片,到逼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再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参与侵略和分赃,随后亲自出马帮助日本侵略台湾,再到直接参与八国联军侵华,往后再就是支持日军侵略东北、破坏辛亥革命,北洋时期,支持军阀割据、破坏国民革命,到最后支持日军全面侵华,他们在中国制造了多少流血事件?又从中国捞走了多少金银财宝古玩玉器?简直无法统计。在日军历次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他们都在扮演着帮凶和分赃的角色。这一次,如果不是日军炸了珍珠港,威胁到他们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利益,他们能帮我们吗?答案是否定的,在国与国之间,从来都没有友谊,只有利益。我敢肯定,如果我们提前解决了缅甸危机,那下一步就会等着被米国抛弃。中国人现阶段表现出来的科技潜力,足以让他们坐立不安、如芒在背,他们更希望日军在中国再折腾几年,所以,我们应该先发制人,将他们拖在东南亚战场,让他们深陷其中,而我们则趁着这个机会全力发展工业,建设海军、空军,壮大陆军,等我们什么时候脱离他们的援助,也可以自给自足将这场战役打下去,那就是我们全力反攻的时候。”
蒋浩然一路滔滔不绝说了几分钟,只把黄杰和罗卓英说得心服口服连连点头。
事实上,蒋浩然所说绝不是空穴来风,那都是有凭有据的,岛国侵华战争开始,米国不仅没有援助中国,反而成为岛国侵华的帮凶,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1931年岛国侵略中国东北,米国只是在口头上指责岛国以掩人耳目,暗地里却与岛国密商谅解。当年他们的胡佛总统在当时就宣称:“岛国方面也有些道理,我们与它的友谊是由来已久、根深蒂固。我们应该友好地考虑岛国的处境……岛国为保卫日侨生命财产的安全起见,对满洲的进兵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是不能提出异议的。”这他娘的是人说的话吗?
同年,在米国政府的支持下,岛国三井集团以90多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杜邦公司氨**的配方。米国还把价值14万美元的枪炮弹药,600万美元的军工设备,7000万美元的钢铁,1600多万美元的石油卖给岛国。从1931年到1932年底,美国向日本供应了181亿美元的军火。美国对日贸易额从1932年的6400万美元上升到1937年的63亿美元,5年间增长近10倍。
' 转自铁血社区 '
岛国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米国的对岛国贸易,尤其是对岛国战略原料的输出仍不断增加。自1937年到1940年,米国输送到岛国物资总额共9867亿美元,其中军用物资占7039亿美元。米国金融家与企业供给岛国大批军火物资,用来屠杀中国人民。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访美演讲时说过:“我回国参加抗战去了。如果有一天我被日本炸弹炸死,请你们不要忘记,我身体的百分之五十四点四是被你们美国炸死的。”(有时间的读者看看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吧,可以感觉一下陶行知先生这一段令人心潮澎湃的演讲。)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20年代,摩根财团便向岛国提供大量资金。对于华尔街来说,岛国人比中国人受欢迎,在他们眼中,中国人是一个虚伪、狡诈的民族。九一八事变后,在摩根财团掌门人拉蒙特的操纵下,《纽约时报》刊文将岛国侵占中国东北比喻成美国占领巴拿马运河,故意为岛国人的残暴与侵略涂脂抹粉,误导大众继续信任岛国,他们自己则通过贷款为岛国的侵华事业添砖加瓦。
米国宣称严守中立,禁止用米国船只装载武器和军用装备出口。其实这是偏袒岛国的政策。岛国船自然畅通无阻,但掌握了制海权的岛国海军严密却封锁中国沿海,即使中国买到了米国的武器装备,也不敢用中国船只运输,只能租用岛国不敢检查的米国船只。而米国禁止租用米国船运输米制武器的政策,使中国无法使用米国船只。
结果,中国从米国进口的货物从1937年上半年的115亿美元下降到下半年的073亿美元,以后几年更是每况愈下。
由于岛国冶金工业较为落后,工业母机生产非常原始,而一切制造业都有赖于工业母机的生产。所谓工业母机就是制造机器的机器,如车床、刨床、铣床、钻床、磨床、镗床等。工业母机的水平决定了一国制造业的水平。岛国主要从米国进口所需的高级工作母机和精密仪器。
………………………………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狼子野心
岛国侵华后,米国大量投资岛国的军事工业,帮助岛国建立起现代化的军事工业。米国福特公司提供岛国现代化冶金技术,洛克菲勒财团帮助岛国建立新式电气工业,梅隆财团帮助岛国飞机制造业的现代化。
到1938年岛国全面侵华后,米国仍给岛国125亿美元的贷款来购买米国的工业母机等战略物资,加强了岛国制造侵华军火的力量。
1937年,米国出售给岛国的飞机价值为2484万美元,到了1938年,米国出售给岛国的飞机价值却增加到万美元。
岛国从米国输入的军需物资占输入全部军需物资的比例是:钢铁90%,铅45%,铜90%,石油和石油制品65%,发展飞机和坦克工业所需的机床占70%。米国国务卿史汀生就坦率地指出:“岛国的侵略得到我国大力的支持,这种侵略行为不仅受到支持,而且我们的援助是如此有效、如此举足轻重,如若断绝援助,这种侵略就可能被制止和停止。”听听,这就是我们盟友心底的声音,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会是,华夏国人,都应该知道这段历史、铭记这段历史,知道当年的米国人是怎么“帮助”中国的。
' 转自铁血社区 '
1940年7月,罗斯福政府对供应岛国的石油和废铁实行许可证制度,但却毫无作用。1940年8月间,有30多万吨的生铁、废铁等物资输往岛国,这个数目约与1940年前半年所供应的数目相等。1941年头3个月,米国卖给岛国的飞机汽油比1940年同一时期要多131%。米国金融家与工业家仍继续大力帮助岛国大财团建立新的军事工业部门。例如它们供给鲇川康采恩控制下的日满钢铁株式会社以设备,帮助这家康采恩在库页岛上使用电力新法开采石油,帮助中岛飞机制造厂的改建,协助三菱的制铝和造船事业。
岛国经济极为依赖米国,如果米国要帮助中国抗战,只要对米国实行经济制裁即可。但实际上,米国一直在扶植岛国,他们不但希望岛军侵略中国,甚至希望岛军北攻苏联,而他们,心安理得地从中获得巨大的利益,用中国人的血肉换取他们的金钱。
直到珍珠港偷袭的前几天,贪得无厌的米国人还与岛国签订了米岛友好条约,目的是继续从岛国侵华战争中赚取暴利。
更令人发指的是,就算岛国轰炸了他们的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米国依然希望通过岛国驱逐英法在亚洲的势力,有意让中岛两国通过持久的消耗战损耗实力,他们可以再从东南亚分得一杯羹,其狼子野心险恶之极。
直到岛军全面占领东南亚,推进的速度大大超出了他们的意料,滇缅公路被切断,中国战场的抗日战争举步维艰,同时,德国战车席卷欧洲,米国本土随时都有可能陷入法西斯的兵锋之下,米国人这才慌了手脚。
也这才高调打出抗日的口号,开始对中国提出各种援助,并快速付诸于行动,他们此时更担心的,是中**人不堪压力,被迫投降,所以都没有来虚的,可事实上,他们嘴里的援华抗日,其实质是中国人“助米抗日。”
是夜,重庆行营,委员长府邸院子。
月色朦胧,委员长形单只影,一袭长衫背手而立,仰面望着天空中一弯月牙,一任清冷的月光照在他冷峻的脸上。
一阵很有节奏的高跟鞋踩着地面声响起,随即一道玲珑的身影站在了委员长的身边。
夫人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月亮,又看了看委员长,上前把着他的手臂,娇嗔道:“达令,我正满屋子到处找你呢,你怎么一个人站在这里,陈晨、何上将他们呢?”
委员长保持着姿势一动不动,声音低沉地回答道:“他们走了,都走了。”
“是不是浩然又惹你不高兴了?”从委员长低迷的情绪里,夫人敏锐地察觉了什么,试探性地问道。
沉默了几秒,委员长道:“他上任的第一天就改编了第四十一集团军,顾连同手里现在就剩下十个师了,我看这十个师也不用多久就会落到他的手里啦?”
夫人也沉默了, 她知道委员长此刻心里的痛楚,她也明显感觉到蒋浩然已经强大到不在委员长的掌控中了,甚至也开始怀疑自己以往对蒋浩然无底线的扶植帮助到底是对还是错,良久,夫人才幽幽地说道:“那你现在准备怎么办?”
委员长叹了口气,道:“还能怎么办,他现在是东南亚战区总司令,地位上和我平起平坐了,第四十一集团军现在是回也回不来,顾连同也根本不是蒋浩然的对手,如果他一心要吞并剩下的这十个师,我是没有任何办法滴?”
夫人道:“这样说来,浩然手里已经拥有上百万大军,而且还有一个庞大的兵工厂。”
委员长道:“还不止这些,他马上还会拥有两艘航母编制的海军。”
“啊,难不成他长江船厂又建造了两艘航母?”
委员长苦笑道:“倒不是长江船厂建造的,而是米国把原来租借的两艘航母还给了我们,现在这两艘航母只能停靠在印度洋,这不就又成了他蒋浩然的吗?偏偏我还得命令陈少宽带着海军去接收这两艘航母,这又等于白白送给了他海军的编制。”
夫人奇道:“米国人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这才不到半年,他们居然就肯把航母还给我们?”
“是蒋浩然逼他们的,他们如果不答应,蒋浩然就不接受这个东南亚战区总司令。”
“这倒怪了,难道浩然他还不想当这个总司令吗?要知道这可是已经相当一方诸侯,于他、于国都有利的事情,所以于情于理他都应该接受这个职位呀?”
“这事陈晨、何应京解释了,说蒋浩然看穿了米国人的险恶用心,米国人之所以将他推上东南亚战区的高位,其目的就是想在中国再制造一个军阀,希望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中国再次陷入军阀割据的混战中,短时间根本无法从工业、科技上崛起。”
也许这两章大家会认为我水了,因为这两章里关于中米关系的类容太多,没有实际的情节,但我认为这很有必要,我可以肯定,中国人大多都知道米国当年大力援助中国抗日,但绝对很少有人知道这背后的内幕,至少我在历史书中没有看到过这些,抗战的书写得久了,查阅的有关资料也自然就多了,很早就想把这个内幕在书里说个清楚、说个明白,今天总算是找到合适的章节描述一番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中国人从来不欠米国什么,对这些鬼畜也永远不用有感恩之心,正如我在书中说到的,“国与国之间从来不存在什么友谊,只有利益!”米国如此、苏联如此,就连现在的棒子也如此,全都是一群忘恩负义的东西。我不说我多么正能量,但这份爱国之心咱有,也必须得有!
………………………………
第一千零三十章 天下第一奸雄
。
但这还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那些数不清的蚊子、蚂蟥和蚂蚁。丛林里的蚊子形体几乎和蜻蜓般大小,被这种蚊子叮咬后先是全身肿胀,直至全身的血被吸干。雨季刚过,丛林也是蚂蟥的天下,小蚂蟥会通过衣服的缝隙钻进人的皮肤里,一只大蚂蟥一次能吸一斤血!蝗军勇士们走过的地方,很快便被血水染红了,这是名副其实的一条血路。
多田骏、田中新一进入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