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浩然正气-第3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德勤!”

    “韩德勤?哪个韩德勤?”蒋浩然皱起了眉头,他依稀听过这个名字,但一时却又想不起是谁。

    顾连同娓娓道来,韩德勤,字楚箴,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顾连同与他是同期、同科、同队的同学,也是同乡。两人义气相投,成为知己。毕业时,曾互相商定,将来谁在前途上有发展,一定要互相提携。

    顾连同机缘巧合受到委员长的赏识,一路风生水起,他没有忘记当初的约定,一路都带着韩德勤,抗战爆发后,顾连同升任第三战区总司令,韩德勤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部参谋长。后顾连同接替任江苏省政府主席,韩随即被任命为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顾因担任第三战区军职无暇顾及省务,后由韩德勤代理省主席。

    1938年初,陆军第24集团军成立,顾连同兼任该集团军总司令,韩德勤为副总司令(实际由韩指挥)。该集团军下辖第89军、第57军两个军。第57军原为东北军,下辖第111师和第112师两个师。该集团军还指挥第8军游击队、第五战区第5游击总队、洪泽湖水上游击总队。韩作为江苏省代主席,还指挥驻苏北的省、县保安团队,总计兵力近10万人。

    第一次武汉会战之后,第三战区部队深陷敌后,后因池州、铜陵相继失守,第三战区部队被敌人拦腰切断,韩德勤带领的第24集团军在苏北,余下的部队在苏南,后冈村宁次对苏南实施坚壁清野,十几个师被困苏南,还是蒋浩然亲自深入敌后将他们带出来的,第三战区就此解散,但韩德勤所带领的第24集团军依然在苏南一带与敌人周旋。

    顾连同这样一说,蒋浩然突然记起,历史上有名的“黄桥事变”就是此人缔造的,但由于他的出现,延安和重庆的关系并不像历史上剑拔弩张,虽然有段紧张时候,但为时不长,所以这一恶**件根本没有发生。如果有这样一支部队在敌后活动,这对眼下的徐州会战的确是一个好消息,蒋浩然也顿时来了兴趣,急问道:“他们身处敌后这么久,你能肯定他们没有被汪伪政府吸收掉?”

    顾连同肯定地回答道:“这个您放心,韩德勤感念我的知遇之恩,对我的话绝不会违背,两年前他就答应过我,就算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他也绝不会投降,所以,他绝无被汪伪政府吸收的可能。”

    蒋浩然点点头,道:“那你知道他们现在在哪里活动、还剩下多少人吗?”

    顾连同迟疑了几秒,道:“这个还真不清楚,我最后一次和他联络是去年五月份,后来他们的电台就一直是静默状态。当时,他所能控制的地方仅剩盐城、阜宁、淮安、宝应四个县的部分地区,南北长约七十华里,东西宽约八十华里。当时还有五万多兵力,情况并不容乐观,被日伪军压迫在那块荒僻狭窄的地方,四面都受到严密封锁,不仅武器弹药无法补充,就连粮秣供给也难以解决,处于十分困难境地,电台无法联络应该是因为损坏无法补充,而不是其他原因。因为那里处于华北日军和华中日军防线的交界处,亦是敌人防守的结合部,因此,遭受的扫荡就没那么凶险。我想,他们一定能顽强地活下来,再有,如果敌人消灭或是诱降了他们,必然大肆宣扬,所以,他们没有消息,却更能证明他们还在。”

    “嗯,有道理!”蒋浩然点点头道:“这事我记下了,我会设法联络他,只要他还在盐城一带,我总有办法找到他们的。”

    顾连同也满脸欣喜,能为蒋浩然分忧,同时也解决韩德勤的难题,只要傍上了蒋浩然这颗大树,不但韩德勤以后的仕途无忧,他眼前的困境恐怕也不用多久就能解除。

    蒋浩然却在这时候突然来了一句:“墨三兄,如果让你重建第三战区你愿不愿意?”

    “什么,重建第三战区?”顾连同瞪大着眼睛,似乎有些不相信他听到的是真的,但身子却在陡然中坐得更直了,甚至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显然有些激动。
………………………………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消失的运河

    ♂,

    蒋浩然肯定地回答道:“对,重建第三战区!”

    “我……”

    顾连同一激动,竟然连话都说不出了,但旋即又猛然起身,锵然道:“墨三愿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呵呵,墨三兄不用这么激荡,什么生呀死的,这事就这么定了,回去之后我就好好酝酿酝酿这件事,你就准备走马上任吧。”

    “是,总座!”

    两人闲聊了会,顾连同就起身告辞,走的时候神采飞扬,仿佛年轻了好几岁。

    顾连同前脚出门,林珑就急问道:“总座,难道你准备把第十军和第三十二军再次划入第三战区?”

    “怎么可能?”蒋浩然白了林珑一眼道。

    “那你的意思,第三战区就在韩德勤的二十四集团军基础上重建?”

    蒋浩然道:“也不全是,狂飙纵队一直没有正式的编制,是时候让李铁上位了,我准备把他的十二个团编成六个师,以他们为第三战区的基石。”

    “这……,李宗刃能同意吗?”

    蒋浩然眉毛一挑,道:“他不同意?才怪!眼下徐州会战将会是一个大磨盘,不知道要填多少部队进去,第三战区一建,整个苏南就无忧了,这无疑给他解决了一个难题,他高兴都来不及。”

    林珑讪笑着,没有再说什么,她不得不承认有些跟不上蒋浩然的思路,顾连同是委员长的嫡系,蒋浩然这个时候将他扶上马,明显会变成他蒋浩然的势力,李宗刃能高兴就真是怪了,但在这个战事紧张的时候,又好像真是这么回事。

    看林珑没有出声,蒋浩然又道:“你给庄富国发一道电文,让他想尽一切办法找到韩德勤部的具体位置,并设法和他们取得联络。”

    “是,我这就安排!”

    ……

    第二天,苏伊士运河两岸

    无数的英军士兵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在苏伊士运河两岸忙着布置电线,安装探照灯,每盏探照灯的周围都安放了一个扇形的锡制反射板,这些反射板固定在一个钢圈上,套在探照灯上,而且,在它的下方还有一个汽油动力,在需要的时候,它可以像电风扇一样自由转动起来,这样改造以后的探照灯的光束就不是单一的,电风扇一开动就变成无数道了,而且探照灯的投射距离也很远,能照射到十几千米以外,原来的光栅栏就神奇地变成了一片耀眼的光墙。

    这正是蒋浩然所要的结果,利用简单的强光原理,让整个苏伊士运河消失在德军飞行员的视线中。

    当晚,德军的精锐空军狮子联队呼啸而来,很快就飞到了苏伊士运河上空。而此时,地面上沿运河两岸几十上百盏探照灯同时打开,无数道白色光束冲入云霄,汇集在一起,苏伊士运河上空顿时一片炫白,组成一道炽目的光墙。

    当德军的飞机飞到光墙中时,强烈的光线刺得飞行员几乎睁不开眼睛,飞机都差点儿失去了控制,更别说去寻找要轰炸的目标――苏伊士运河了。

    德军总部的指挥官正在等着轰炸结果报告,但收到的消息都是,“无法找到轰炸目标!”“看不到目标,无法投弹!”让德军的指挥官大惑不解。

    最终,德军飞机只能无功而返,这以后的好几个晚上,德军飞机又多次飞临苏伊士运河上空,但是他们都无法突破那道光墙,无法成功地实施轰炸,而苏伊士运河上的盟军船只,却在一片强光中安然无恙地驶向目的地。

    清晨,蒋浩然还在睡梦中就被史迪威吵醒,揉着惺忪的眼睛出了房门,史迪威兴奋的声音立即传来。

    “孩子,成功了,居然就成功了!”

    蒋浩然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不满道:“什么成功了,一大早晨就在这里咧咧,还让不让人活了。”

    史迪威丝毫没有在意蒋浩然的问责,依然兴奋地回答道:“苏伊士运河昨晚在德军的飞机下消失了,所有物资船只全部安全抵达目的地,无一伤亡。”

    “啊……”

    蒋浩然神情一凛,旋即也兴奋起来,笑道:“呵呵,没有想到还真成了。”

    “说说,说说你是怎么就能想到这个主意的,真是太绝、太不可思议了。”

    “额……”蒋浩然支吾起来,这个创意还真不是他想出来的,而是原本就在二战战场上出现过,而且就是苏伊士运河眼前之危,只不过当时盟军找了一个十分有名的魔术师来完成的,或许是历史并没有按照原来的轨迹前进,很多原本应该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并不能回到原来的轨迹,所以才成全了他,让他出了这个风头,所以史迪威猛然问起,他还真不知怎么回答,但很快他就找到了一个好理由。

    “呵呵,得亏我平时喜欢魔术,前天也是被你逼得没有法子了,灵机一动,对,是灵机一动想出来的,没有想到还真就成了。”

    “就这么简单?”史迪威满脸的不可置信。

    “可不就这么简单!”蒋浩然的“拿来主义”早已炉火纯青,丝毫不会露出任何破绽,但心里其实还是有点虚,马上转移话题道:“老头,现在盟军司令部该不会再要求我出兵了吧?”

    “不会不会!”史迪威连连摆手道:“只要解决了物资的问题,就没有出兵的必要了,事实上,德军打到阿曼拉,这中间的战线已经拉得十分长了,他们的后勤保障十分困难,而盟军只要物资充足,很快就可以组织兵力反攻,阿曼拉反攻战役随即就会到来。”

    对此,蒋浩然也深以为然,历史上,德军的进攻也止步于阿拉曼,轴心国德国司令埃尔温隆美尔所指挥的非洲装甲军团与英国伯纳德蒙哥马利将军统领的英联邦军队在埃及阿拉曼进行了一场大战役,这场战争以英国为首的盟军的胜利而告终。

    也正是这场战役的胜利彻底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致使纳粹德国和意大利王国欲占领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占有战略资源丰富的中东的希望破灭,结束了非洲装甲军团的攻势,此场战役后轴心国于北非战场转入战略撤退运作。

    当然,在历史的格局已经被蒋浩然改变得千疮百孔的情况下,一切其实都还充满了变数。
………………………………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你疯了

    在英帕尔司令部盘恒了近十天,确定非洲战场的局势暂时已经稳定,蒋浩然才动身前往英多远征军司令部,此时时间已到二月底了。『可*乐*言*情*首*发()』『言*情*首*发Ω e小  Δ说。1xiaoshuo

    到达英多之后,蒋浩然匆匆与罗卓英、黄杰等一众将领碰了个面,就直奔庄富国的情报处。

    一进门,就看见庄富国已经沏好了茶,坐在沙上二郎腿翘起,好整以暇,显然已经等候多时了。

    “不必多礼,快说说什么情况!”蒋浩然一挥手,对正准备起身敬礼的庄富国说道,话一说完,人已经坐在庄富国身边的沙上了。

    庄富国也不扭捏,张开说道:“情况已经摸清楚了,韩德勤部的确在苏北,而且也一直和日伪军在纠缠,投降基本可以排除,但他们的境况不容乐观。”

    “噢……说具体点,怎么个不容乐观法。”

    庄富国道:“去年年底,日军为了彻底剿灭韩德勤的游击军,出动了五六千的鬼子和大批伪军,从泰州、扬州地区北上,采用水6并进,航空兵轰炸掩护的手段,对韩德勤的省府和战区副总司令部所在地――兴化县动扫荡战。在日伪军层层包围中,韩德勤率部向北突围转进,到达盐城西乡的安丰镇。日军占领兴化县城后,未能捕捉到韩部主力,便在河湖沼地里大肆清剿搜查了一番,留下了一些伪军驻扎兴化城,匆匆收场。韩德勤率领机关和部队从盐城地区西进,穿过茫茫水沼地,到达里运河的淮安、宝应以东,沼泽地以西,在这一带建立了根据地。这一地区条件十分艰苦,西边,运河沿线都驻有日伪军,为敌人之封锁线,东面,是苏北水沼地,水沼遍野,芦苇连绵,狭小的地区,几万人一个冬季把这一带能吃的东西基本都造光了。但这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就在几天前,起码有十个以上的伪军师开始向这一带集结,据说是准备以拉网的形势围剿他们。”

    “你是说鬼子这次准备全部用伪军来对付他们?”蒋浩然皱起了眉头。

    “对,情报是这么说的,估计鬼子已经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徐州外围防线上,而且这个时候围剿韩德勤部,估计也是考虑徐州一战不可避免,所以鬼子想在开战之前清除这个内患。”

    蒋浩然点点头,似是认同了庄富国的看法,迟疑了几秒继续问道:“知不知道韩德勤他们到底还有多少兵力、多少粮食、弹药,还能坚持多久?”

    庄富国道:“这个……,不是很清楚。”

    “蒋浩然一歪脖子,不满地看着庄富国道:“怎么,你们没有和他们取得联络?”

    庄富国道:“没有,因为韩德勤一直对我们的人怀着敌意和戒备,和我们苏北的敌后游击队都有过几次摩擦,所以我们与他的关系一直不怎么好,没办法联络。”

    韩德勤算是委员长的死忠,对延安部队的确是充满着敌意,要不在历史上也不会出现黄桥事变,这样想想,蒋浩然也能理解庄富国的难度,并没有多加责难,但马上就又说道:“一定要想办法联系上他,实在不行,可以让顾连同写一封信,或是提供信物什么的,顾连同的话他一定会听,我一定要知道他们现在的具体情况。”

    “好,我这就给顾连同电,让他出面试试。”

    蒋浩然点点头,起身准备离开,庄富国又道:“总座,还有一件事情,不过还没有经过证实,据说这次围剿韩德勤部,汪精卫是立了军令状的,而且,他本人已经到了徐州,亲自督战。”

    蒋浩然一愣,迟疑了几秒道:“富国,你说现在华北的伪军究竟还有多少?”

    庄富国苦笑道:“有统计的、成建制的部队大概有六十万左右,加上后来吸收的地方武装、门道武装、土匪等,高峰时候恐怕都达到了上百万,武汉会战之后,吓跑了一批,现在估计依然过八十万。”

    蒋浩然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起身走出了庄富国的办公室,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的时候,依然眉头紧锁,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咦,难得看到你愁眉不展的样子,怎么,遇到了什么烦心事了吗?”林珑奇道。

    蒋浩然没有表情地盯着林珑看了几秒钟,道:“林珑,你说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伪军的人数急剧减少?八十万伪军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虽然他们死不足惜,但毕竟是中国人,为敌所用自家人打自家人,总让人心里不舒服。”

    林珑苦笑道:“这个恐怕没有什么好办法,但凡还有一点良知、一点民族情结的,在武汉会战之后也该幡然悔悟了,留下的都是准备做铁杆汉奸了,要想这些铁杆汉奸放下手里的武器,除非你能让他们感到极度的威胁感或恐惧感,因为这些人的骨子里其实还是很胆小的,要不然也不会去做汉奸。”

    “威胁感、恐惧感……”蒋浩然喃喃道重复念叨着这两个词,良久之后,突然眼睛一亮,兴奋地冲林珑一招手,林珑也来事地凑上前,蒋浩然马上凑在林珑耳边轻声说了一句话。

    林珑却突然蜂蛰般一脸惊悚地惊叫起来,“你疯了,你……唔”。

    林珑的话还没有说完,嘴巴已经被蒋浩然捂住,蒋浩然压低嗓子道:“你轻声点!”

    待林珑点头,蒋浩然才放开她嘴巴上的手,快步关上外面的门,又朝里屋的秘书室往了一眼,也轻轻关上门,才回头对林珑说道:“这事要想成功,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就我们两人秘密将这事做了,神不鬼不觉的。”

    “你……”

    林珑刚准备开口,就被蒋浩然打断,“我知道你要说什么,这事的确是有些不靠谱,但你想想,鬼子号称是三百余万大军,本土和东南亚、太平洋上了不起一百万,剩下的全部在中国,关东军就有八十万大军,虽然他们可能会是北上进攻苏联的主力部队,但其他部队的兵力加起来,在中国的兵力绝对过一百万,如果再加上八十万伪军,除去地方留守部队,他们可调动的部队起码在一百五十万以上,一旦开战,我们所面临的压力该有多大?”
………………………………

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雷厉风行

    林珑摇摇头,一脸肃然道:“不管怎么样,这都不是你一个三军副总司令该干的事,如果你让苏灿文带队去刺杀汪精卫,我没有意见,但你亲自前往,我绝不能赞成,汪精卫的一条贱命也绝不值得你去冒险。”

    原来,一听说汪精卫到了徐州,蒋浩然的冒险精神又爆发了,突发奇想亲自前往徐州刺杀汪精卫,汪精卫的一套“曲线救国”理论的确是鼓动了不少人,在伪军中的声望不可言喻,他的死的确可以导致伪军的恐慌和害怕,在短期内达到削弱甚至是瓦解一部分伪军是完全能成立的,所以,蒋浩然不惜以身犯险。

    面对林珑的质疑,蒋浩然道:“你是对我没有信心还是对自己没有信心?你知道的,南京城内咱们也闯过,敌人千军万马围追堵截又能怎么样,我不还是安然无恙地出来了,再说了,这次我们只是去暗杀他,根本不露面,以你独步天下的易容术,这事我们完全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苏灿文他们虽然也能执行这次任务,但成功的几率比起我们来起码要低一半,而且风险也要高出一半……”

    蒋浩然的话还没有说完,林珑竖起手掌打断他道:“你别说了,任你说破天,这次我都不会同意你去,也不会陪你发这个疯,你身上的责任太重了,真不值得为此冒险,哪怕是成功了,我都会要受到所有人的指责,连周公都不会放过我,所以,这事你想都不用想。”

    蒋浩然闻言,脸色一沉,压低着嗓子怒道:“我还就告诉你,徐州我去定了,你不去是吧,行,我一个人去,你要是不顾我的安危,你就试着向别人透露我的行踪。”

    蒋浩然说完,也不理林珑,抬腿就往外走,刚准备开门,林珑就一把拖住了他,急道:“回来,你!”

    “你答应去了吗?”蒋浩然望着林珑不拘言笑。

    “我……”

    林珑一张脸都白了,咬着嘴唇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遇到这种蛮不讲理的人,谁都没有法子。

    一看林珑有退让的迹象,蒋浩然又安慰道:“你放心,一点危险都没有,以我的能力,要刺杀一个人再全身而退分分钟的事。”

    林珑一咬牙道:“你一定要去是吧?”

    “对,一定要去!”

    “无法更改?”

    “无法更改!”

    “那好,我答应你,但你也得答应我,这次行动全权听我的,但凡我觉得有风险,决定放弃行动,你必须马上撤退,不得以任何借口违抗。”

    蒋浩然道:“行,我保证全听你的。”

    林珑道:“那你准备怎么去?”

    蒋浩然道:“当然是空降,利用夜晚的时间,在徐州附近找一片荒野地,两人一顶降落伞一跳就到了。”

    林珑道:“你说得轻巧,现在的徐州早已是重兵把守,日伪军恐怕是无处不在,要找到一个安全空降的区域恐怕是不太好找,而且是晚上空降,危险系数就更高了,我看还是利用庄家的航运走水路吧,安全一点。”

    蒋浩然道:“哪得到什么时候去,你放心,安全我可以保证,实话告诉你,我夜晚看东西跟白天一样,而且视力极佳,就算在几百米的高空要想找到一个安全降落的地点完全不是难事。”

    林珑盯着蒋浩然的眼睛狐疑道:“真的?”

    蒋浩然笑道:“你忘了,当初在南京城里,我背着你在夜晚穿越屋脊如履平地,如果没有夜视的能力,谁能做得到?”

    林珑一愣,仔细回忆了当晚,那天晚上是月初,月光的光线有限,他的确是背着自己行动如风,没有夜视功能还真做不到,“好吧,就按你说的,空降,但我们怎么才能瞒过所有人,要知道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你一个三军副总司令长时间不见人,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蒋浩然笑道:“切,这有什么难的,我现在有三个指挥部,英帕尔、英多、331基地,我跟他们打一声招呼,说这段时间我要琢磨一下徐州会战怎么打,任何人任何事都别来烦老子,现在就跟黄杰他们说回331基地,到时候他们以为我在331基地,而331基地会以为我在英多,顺利的话,也就十天之内可以回来,没事的。”

    林珑有些无奈,虽然这主意听上去不错,但拿的是这段时间别发生什么重大的事情,否则肯定穿帮,一个三军副总司令突然消失不知所踪,到时候会乱成什么样子她简直不敢想象,但摊上这么一个不顾一切的主,她能怎么办,硬着头皮都得上,不管成不成功,她这个处分已经妥妥地背在背上了,只但愿一切都如蒋浩然所说,安全无恙,不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