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浩然正气-第4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沃男Ч岣眯
两人大骇,对英米的行为自是愤慨不已,同时也为苏联的明天忧心忡忡、坐立不安。
“两位不用过分担心,我们能在这个时候获知这个消息,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一切都还有补救的办法,只要你们肯听从我的建议,我保证苏联无恙。”蒋浩然信心满满道。
“愿闻其详?”莫洛托夫仿佛落水者抓住了稻草,急道。
蒋浩然道:“首先,让你们停止调兵增援后防线,就是为了保证不影响你们的原定计划——光复莫斯科。在近段时间里,你们什么都不用顾忌,全力打莫斯科,但战役时间不能超过十天。十天之后,不管战役成功与否,都要停止,所有部队全线停止进攻。你们原定的进攻白俄罗斯的计划也要停止,部队进入防守戒备状态,防线上深挖反坦克战壕,布置龙牙防线,让德军的坦克集群、闪电战成为泡影,死死守住防线,不让德军向前一步。只要你们能给我两个月的时间,我保证德军无法继续进攻,甚至被迫撤退防守。”
朱可夫道:“倾尽苏联之兵力,全力坚守两个月绝不是问题,我们能做到,但我想知道,转机会在那里?”
军人说话比较直接,莫洛托夫大概是觉得语气有些不妥,急忙解释道:“蒋将军,不是我们不相信您,您也知道,这么大的事情,要说服国人,拿不出一个合理的理由是不太现实的。”
蒋浩然微微一笑,道:“其实简单,我的计划就是拖土耳其下水,让他们袭击德军后方,当然,我们也会参与其中,最大的参与会来自空中,我们将在土耳其组建庞大的航空集团,对德军后方进行深层次的轰炸,尤其是他们的油田。”
这个方案的确有说服性,最近半年时间里,英米对德军空军的打击力度十分大,德军要维系进攻,不得不全力以赴,就这样也不一定能在苏德战场取得优势制空权,如果后方能有一支强大的航空集团存在,再有地面部队协助进攻,德军虽有强大的陆军,但失去空中优势,恐怕也只能退兵以求自保。
原本以为两人会满心欢喜,但谁知,蒋浩然的话音一落,莫洛托夫就蜂蛰般跳起来,急道:“这不可能,这完全不可能,蒋将军,您应该知道土耳其与我们的关系,他们灭我们之心都有,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帮我们的。”
土耳其与苏联可以说是世仇,苏联为了获得通往地中海的出海口,与土耳其进行了长达两百多年的战争。土耳其虽然屡次战败,国土面积不断缩小,但苏联最终也没能获得地中海的出海口,其黑海舰队也不得不只能在黑海里游弋。
严格来说,土耳其跟苏联比,是不在一个层面的,以苏联的强大,分分钟能灭了土耳其,但西方国家对苏联也一直有戒心,土耳其的存在可以在黑海堵住苏联,让他难以通过黑海进入地中海,所以,每次战役都会有西方国家介入,苏联也一直没有得逞。
这种关系,蒋浩然当然也清楚,但他只是微微一笑,道:“我蒋浩然的行事风格你们应该都知道,我眼睛里容不得沙子,对任何恶势力都绝不会心慈手软,土耳其亲德的证据我手里都有一箩筐了,我只会给他们两个选择,要么加入我们的阵营,对德宣战,要么被我们歼灭,想维持中立是不可能的。这个事情,我有把握在半个月之内就解决,你们大可放心。至于我给你们两个月的期限?是因为我需要一点时间稳定中东的局势,同时也要做一些机场设施、组建航空集团的准备。”
蒋浩然这样一说,两人脸上的疑虑渐渐隐退,但心里都冒起了丝丝寒意,这是生生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他们同时也知道,这事蒋浩然能办成,也只有他能办成,英米还有所顾忌,一来,他们怕把土耳其逼向德国,二来,他们也不希望破坏与土耳其的关系,就如同英米想留着岛国制约中国一样,土耳其同样是制约苏联的利器。
………………………………
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演习
但蒋浩然不会想这么多,大半个中东已然在握,百万雄兵囤积,小小的一个土耳其,一声吆喝就能灭了他们,以蒋浩然的秉性,这种事情他分分钟干得出来。
到这时候,莫洛托夫和朱可夫也已经看出了蒋浩然的野心,摆明了是要做中东的霸主,或者说,眼前的中东就是下一个东南亚。
这对苏联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他们的海军想出黑海就更难了,按照当前的趋势发展下去,中国将越来越强,苏联完全处于他们的三面包围,以后只怕要仰人鼻息过日子了。
但现在说将来已经太遥远,能过了眼前这一关就不错了,而唯一能仰仗的就只有中国,哪怕明知道他们不怀好意,也只能举双手赞成,甚至还要想尽办法促成他们的野心。
就好像现在,莫洛托夫和朱可夫明明心里像吞了只死苍蝇一般恶心,却还要对蒋浩然阿谀奉承,盛赞他高瞻远瞩棋高一着。
“后防线呢?”朱可夫好像突然想起,”万一岛军关东军真的从我们后方杀出,我们可就腹背受敌了。”
蒋浩然道:“后方就交给我们吧,在这十天之内,我会调集新疆的盛世才部先行入苏,协助你们进攻,我已经为你们专门组建了第七战区,一个半月左右,预计会有一百万大军摆在你们身后。”
“啊……”
莫洛托夫和朱可夫同时张大了嘴巴望着蒋浩然,一脸惊骇,这一百万大军进来,以后肯定就会在西伯利亚扎下根了,再想让他们出去千难万难。
虽然这些土地按照去年与蒋浩然签署的协议,是要归还中国的,但战时带有胁迫性质的协议,战后还能通过外交手段和国际势力进行斡旋,或者还可以态度强硬拒不执行,这原本也是苏联的真实想法,但如此一来,可就什么希望都没有了。
“怎么,你们不高兴,还是你们根本没有打算履行我们之间的协议,害怕我们就此收回领土?”蒋浩然鬼精,一眼就看出其中的猫腻,也暗自庆幸自己这步棋走对了。
“没有没有,我们怎么能不高兴呢,只是没有想到您蒋将军如此深明大义,什么都为我们想得如此周全,感谢……太感谢了,我们是高兴加意外。”莫洛托夫连连答道,言不由衷,心里五味杂陈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
第二天上午,会议如期进行,英米依然想通过最后的努力入驻中东,但中苏态度强硬,一再强调,除非英米能站在战争的最前沿旗帜鲜明地对敌、能在关键时刻调兵入苏支援,否则,英米强行入驻中东就是对苏联不负责任、对抗战不负责任、对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民不负责任。
这一顶顶高帽子压下来,英米也招架不住,最后只能答应暂时将中东交给中国军队管制,但是是有时限的,抗战胜利或是苏联危机解除,中国军队必须立即无条件撤出中东。
对此,蒋浩然欣然应允,还冠冕堂皇地说,这是当然的,中国人从不搞野心扩张,绝没有觊觎中东的意思,而且,以中国的实力,也无力掌控中东的局势,如果不是为了反法西斯、为了全世界和平,王八蛋才愿意投入上百万兵力,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这番话的结果,迎来了一片鄙夷的目光,但蒋浩然完全不自知,依然滔滔不绝地宣扬自己的高境界,同时也不忘提醒英米,答应的各类援苏物资应该在最快的时间到位。
会议并没有进行多久,十点钟就结束了,苏联人急着回国汇报,在第一时间离开吉大港,丘吉尔和马歇尔却似乎并不急着走,居然提出要到吉大港转转,顺便看看吉大港的防务。
米英的心思蒋浩然明白,却故意装糊涂,带着他们在海岸线上转了一圈,看了防御工事和几处炮台,甚至雷达基站和海上反潜系统都带他们参观了,唯独不带他们去看导•弹发射基地。
直到行程结束,蒋浩然也只字不提,马歇尔无奈,只好言明他们的目的就是希望看到导•弹,他们希望这款武器能解决当前德国的V3威胁,国家早日投入到正面对抗德军的阵营去。
“是这样呀?”蒋浩然面露难色,“这可是国防机密,一般是不示外人的,但马歇尔将军与丘吉尔将军不是外人,陈少宽……”
蒋浩然一咬牙一跺脚,命令陈少宽立即通知导•弹车过来。
不多时,几辆军用悍马从几个方向开过来,每辆车上都装有一个体积不小的发射架,发射架上躺着两枚或是三枚各式导•弹。
为了将悍马卖出去,蒋浩然也算是煞费苦心了,这些都是工匠们两天不眠不休临时改造出来的,用悍马当导•弹车使用,体积有些小了点,尤其是烈火,长长的弹体,两头都露出车外一大截,但丝毫不影响它们威风凛凛。
车子停稳,马歇尔、丘吉尔一行快步上前,这里摸摸那里看看,钦羡不已赞不绝口。
米国的科技虽然发达,但导•弹方面起步较晚,历史上,他们还是获得德国的科技才实现自主研发导•弹。
而现在的蒋浩然,虽然研发时间没有德国长,但产品投入市场的时间比德国人还早,种类更是涉及海陆空,无疑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可以试试吗,我指的是最新的烈火?”马歇尔指着一辆悍马道。
“当然可以。”蒋浩然倒也干脆,随即回头对陈少宽道:“附近有装载导•弹的战舰没有?”
陈少宽道:“有,怀化号巡洋舰离基地只有三百海里左右。”
蒋浩然笑道:“陈将军,既然马歇尔将军、丘吉尔首相有这个雅兴,不如我们就献回丑,为了能让两位感受到效果,拦截距离要近。”
“是,总座,我这就去安排。”
陈少宽说着,上了一辆指挥车,用无线电下达了演习命令,先由怀化号向基地发射一枚导•弹,由基地通过雷达锁定,拦截摧毁。
不多时,整个吉大港响起了凄厉的防空警报声,紧接着,雷达站报告,发现“敌袭”,一枚导•弹正朝基地方向飞来。
………………………………
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精诚合作
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精诚合作
蒋浩然带着英米政要上了附近的观察平台,几架高倍望远镜已经架好,面前是一望无尽的大海。
蒋浩然、马歇尔和丘吉尔一人占据一个望远镜,身后的传令兵不时飞报来袭导•弹的距离,两百海里、一百五十海里、一百海里……
当距离到五十海里的时候,海岸线上三枚烈火腾空,拖着长长的尾焰直扑海面上空而去。
几人撅着屁股将眼睛凑到望远镜上,调整望远镜盯着烈风急速前进。
在没有摄像功能的时代,这是最原始最直接的办法了。
三枚烈火平稳飞行,顺着它们前行方向,蒋浩然最先发现来袭目标,马上提醒马歇尔、丘吉尔。
电光火石之间,海面上一片耀眼的光芒,爆•炸场面十分宏大,紧接着沉闷的爆•炸声传来。
声响过后,蒋浩然急道:“怎么样怎么样,看清楚了没有?”
“额……”马歇尔似乎猛然被惊醒,道:“看清楚了,中间一枚直中目标,十分准确,了不起了不起。”
蒋浩然呵呵一笑,又向丘吉尔问道:“您呢,您看清楚了没有?”
丘吉尔点点头,道:“看清楚了,叹为观止,涨见识了,都说吉大港的海防线是最坚固的,我原本不信,现在知道了,实至名归。”
“哈哈哈。”蒋浩然仰天大笑,有些得意忘形道:“可惜莫洛托夫走的急,如果他能看到这一幕,就知道十万美元一枚的烈火有多廉价了。”
“怎么,苏联跟你们卖了烈火?”马歇尔惊道。
蒋浩然道:“是呀,很快苏联就不用惧怕德国人的V3了,就连重型轰炸机、侦察机也别想在他们的重要军事区出现,烈火能让它们无所遁形。”
马歇尔、丘吉尔对视了一眼,很有默契地点了点头,马歇尔道:“蒋将军,其实我们此行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购买烈火的专利,您知道的,以英米当前就是吃了防御能力不强的亏,才招致德军偷袭成功,导致了眼前尴尬的局面,所以,我们希望能快速加强国防实力,能早日摆脱德国的威胁,快速重返战场。”
“这样啊?”蒋浩然抠着头面露难色。
丘吉尔道:“蒋将军,为了抗战胜利,我们应该同仇敌忾、资源共享、科技共享,我们大英帝国一直都是这么做的,放弃缅甸、放弃、阿三国,现在为了苏联连中东地区也放弃了,还不是为了世界和平?”
蒋浩然道:“我可让将专利转让给你们,但无法提供哪怕是一个科研专家和熟练技工,你们还确定要专利吗?”
“这怎么行,没有专家和技工,我们管你卖一堆毫无用处的图纸吗?”马歇尔急道。
导•弹可是科技程度十分高的武器,不是拿到图纸就可以依葫芦画瓢的,其精密程度之高,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历史上,米国在二战后获得德国整套生产设备、图纸,还有一批现成的V2,甚至还有几千名专家、工程师,但照本宣科生产的产品却怎么也飞不上天,最后还是请回了德国火箭工程师维尔纳•冯•布劳恩,一切才得到了圆满解决。
虽然这些都是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但谁都知道,没有灵魂人物的存在,光凭一些图纸,还有许多科研实验的路要走,英米都已经等不起。
蒋浩然苦笑道:“这个我没有办法,我也不跟你转弯抹角,我不会让我的专家去米国的,就好像你不会让爱因斯坦来中国一样。”
马歇尔当场语塞,科技领域的专业人才那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其价值要远高于武器本身,谁都不会用他们来冒险,这个无可厚非。
“那你们有多少库存,我们跟你们卖总可以吧?”马歇尔只能退而求其次。
谁知蒋浩然摇头道:“没有库存,就算答应苏联的,也还在生产车间里躺着。”
马歇尔与丘吉尔面面相窥,失落无比。
“我倒是还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蒋浩然慢条斯理道。
“什么办法?”马歇尔、丘吉尔异口同声道。
蒋浩然道:“我们可以精诚合作,在吉大港建两条生产线。”
两人当即眼前一亮,这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吉大港离英米本土并不遥远,加上苏伊士运河重新回到了盟军手里,海、空运输都十分快速,在中国专家的指导下,倒是能减免研发中会遇到的所有困难,基地的建设也会比他们建设更快,出产品的时间自然也就缩短了。
“怎么合作法?”马歇尔急道。
“地皮、技术和工人我们出,你们出钱、出设备,再带一定数量的科研人员过来,将来方便将整套技术都学回去,一举两得。”
“就这么简单?”马歇尔满脸狐疑,在他的印象里,蒋浩然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这种让自己捡便宜的好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蒋浩然笑道:“当然,你们也得付出一点专利费,不多,每枚烈火就两万美元怎么样?这个价格已经很公道了,要知道,我买给苏联都是十万美元,而且这还是半卖半送的价格。”
马歇尔冷笑不已,道:“怎么,合着我们出钱、出力、出设备建设一个生产基地,然后还要出钱把自己生产的产品卖回去,你一分钱风险不用承担,白得两万美元一枚的专利费,而且,生产结束之后,这些厂房和设备我都带不走,然后你又顺便白捡。”
蒋浩然一点都不脸红,笑道:“看您这话说的?为了生产烈火,我前期投入的科研费、试验费不是钱呀?您也知道,要生产出一款先进的武器,前期的投入往往比后期都不会小,甚至还要多,两万美元一枚的价格真的十分公道了,不是你我这种关系,还真没有人能拿到。再说了,这个基地您可别当是一次性用途,没准再过一段时间,我还能研发更先进的导•弹呢,比烈火的射程更远、打击力度更精准,到时候我们还可以合作呀。”
………………………………
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鼠目寸光
马歇尔一愣,狂咽了几口口水,表情复杂地问道:“您还有最新型的导•弹?”
“哈哈哈。”蒋浩然大笑起来,道:“战争带来的不止是毁灭,还有不断地创新,这个道理我想您应该比我更清楚,一款武器面世,就意味着它离淘汰也不会太远,未雨绸缪一直是我蒋浩然致胜的法宝,所以,您觉得呢?”
马歇尔挫败无比,脸色十分难看,综合蒋浩然这几年创造的科技奇迹,以及他恐怖的战略眼光,他没有半点质疑蒋浩然话的真实性,有的只有恐惧,莫名的恐惧。
使劲地搓揉着自己的脸,马歇尔尽量让自己平复下来,故作轻松地将丘吉尔拉到一边,两人窃窃私语了好一阵子,双双返回到蒋浩然面前。
马歇尔凝望着蒋浩然好几秒钟,郑重地说道:“我们答应您,但希望您能履行承诺,一旦中国方面研制出了新型导•弹,必须做到科技共享,为了安全起见,我们需要签订合约。”
蒋浩然道:“呵呵,您马歇尔总是吃不了亏的,好,我答应您。”
“您觉得我们赚了您的便宜吗?”马歇尔面无表情。
“呵呵。”蒋浩然略显尴尬地笑道:“精诚合作,互惠互利,谈不上吃亏赚便宜,马歇尔将军还开不得玩笑了?”
……
双方回到司令部,经过一番长时间的商榷,拿出了一一份详尽的合作细则,大的方针基本没有改变。
由英米出钱、出原材料、出设备,中国人出地皮、工厂、工人和技术。
中方在一个月之内完成选址、建厂,英米在一个月之内将资金、设备、原材料等全部到位,预计在两个月之内就能出产品。
时间虽然有些紧,但战时不能与平时等同视之,效力必然要高些,加上这是成熟的技术,又有熟练的工程技术人员,只要设备能按时到位,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充足了。
英米认为,为了公平起见,无论是英米还是中方,谁从基地拿走一枚导•弹,都必须出两万美元。
大家都以为这个条件蒋浩然肯定不能答应,谁知一向精明的他,这回却犯起了糊涂,居然一口答应。
这下可把黄杰、冷如霜等急坏了,两万美元的价格其实并不高,毕竟是防御武器,用量上不会太大,顶格计算就算是五千枚,获利也就一亿,如果单纯买科技,估计要价一亿英米也会出,而且还搭上了将来的科技,就算是还能白捡一批设备,也是不划算的。
如果没有这一条,中国方面可以从中分出一些成品买给苏联,那就勉强可以说占了便宜。
可惜蒋浩然似乎根本没有想过这些问题,而英米没有给黄杰、冷如霜反应的机会,趁着蒋浩然答应得干脆,立即将协议签了。
但这事还没有完,不知道是英米故意支开冷如霜、黄杰等,还是什么其他原因,总之等蒋浩然一个人的时候,他们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合作。
以同样的方案、同样的价格来合作生产悍马。
蒋浩然今天真的是大失水准,居然也同意了,只不过增加了一条,英米不得在中国、东南亚以外的任何地方再建同类的工厂,不能在其他地方生产悍马。
这根本算不得什么条件,英米虽然在生产成本上每辆多付出了两万美元,但这两万美元他们从劳动成本、廉价物资上就可以节约出来,几乎等同于他们白捡了蒋浩然的专利,而由此带来的财富简直不可估量,所以,他们根本没有换地方开厂的必要。
等这事传到冷如霜、黄杰耳朵里的时候,合约已经签了,一切都成为了定局,两人叫苦不迭也于事无补。
午饭过后,英、米、中三方对援苏的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划,确定下提供粮食、武器、航空燃油等物资的数量、运输的时间等。
下午三时许,丘吉尔、马歇尔一行前往机场,蒋浩然带着众参谋将领看着他们登上307高兴地离去。
波音307刚刚冲出跑道,冷如霜就疾呼道:“总座,你今天是怎么啦?”
蒋浩然不解,狐疑道:“什么怎么啦?”
冷如霜气呼呼地:“还什么怎么啦,按照当前的协议,你简直是把烈火和悍马的专利白送给英米了,将来他们因此赚的会比我们多得不知道是几十倍?”
黄杰也急道:“是呀总座,你可能没有细算过,按照当前的协议,我们还不如买专利实惠,随随便便两亿米元到手没问题,什么啰嗦事没有,如今钱没有赚到,反而给英米做了嫁衣,他们的市场比我们大,烈火和悍马都能翻几倍卖出去,到时候数钱数到手发软,而我们也就是两万两万美元地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收够两亿,所以,怎么说这场生意我们是亏大发了。”
“鼠目寸光。”蒋浩然笑骂了一句,抬腿就准备走人。
冷如霜快步挡在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