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军伶-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半夏的招式开始发生了改变,而是一剑剑的剑气斩出,秋霜凉的躲避就更困难了,好在秋霜凉的身法注重灵活,方能在密集的剑气中频频躲过,而之间剑气则在地上和周围的树上留下一道道的剑痕。

    秋霜凉看见对方斩出剑气,也不吃惊,毕竟对方的内功已经达到了大成境,剑法或者内功没有修到大成境的话,是斩不出剑气的,最多也就能将真气加持在武器之上。

    “秋霜凉,有本事别躲,老祖宗叫我们切磋,你一直这样躲,算什么切磋?”

    周半夏吼了起来,显得有些发狂了。

    老祖宗看着两人切磋,至始至终都保持平静,活了一百多年,自己的儿子,孙子都老死了,自己生死都看惯了,很少还有什么能让他动容的,不过在外面的周潼也是暗中观察着两人的切磋,神色有些严肃。

    看着周半夏的攻击,秋霜凉觉得还不是反击的时候,于是决定再刺激刺激周半夏。

    “半夏小哥,既然我是你大伯的师弟,那你也应该称呼我一声师叔,名讳名讳,呼名当避讳,又怎能直呼我的名讳,再说了,我看你身法不俗,既然你用身法,我为何不能用?既是切磋,难不成让我站着让你打?”

    “啊,啊啊啊。”

    周半夏大吼着,手中的招式更乱了,就连身法也乱了起来。

    秋霜凉看得出来,这周半夏的功夫虽强,但是与人交手的次数太少,可以说根本没有实战的经验,而且招式古板,每一招的招式都十分明显,招式越明显就越容易被破,学了一身的功夫没有施展的机会好不容易有机会了却又施展不出来,不疯才怪。

    秋霜凉能明显感觉到周半夏的攻击已经开始变弱,脚步也虚浮了起来,秋霜凉可不认为对方是装的,毕竟秋霜凉到如今交战的次数不少,而且有着吕林在,一个大成者有多强秋霜凉还是有估算的。

    “就是现在。”

    秋霜凉看准时机,心中暗道一声,不再进行退让,而是开始向前逼近。

    周半夏心中大喜,却不知自己的攻击都乱了。

    秋霜凉用剑挑起重剑,重剑在空中一个轮转,秋霜凉便已换成了重剑,同时轻剑也向着周半夏飞去。

    轻剑跟在秋霜凉的身后,周半夏看不见剑在何处,而且现在的脑袋也短路了,也没有细想,看见秋霜凉便向着秋霜凉攻去。

    秋霜凉举剑,将那羸弱的剑气直接挡掉,同时一个急突便朝着周半夏攻去,在扭转之间,周半夏看见了秋霜凉身后跟着的剑,一时之间,竟不知挡秋霜凉手中的剑还是他身后的剑。

    秋霜凉再一个急突,周半夏也来不及多想,便本能地要挡住身前的秋霜凉,秋霜凉将周半夏的剑缠住,然后一挣,左手收了回去,握住身后跟来的剑,原来身后跟来的剑是以剑柄朝前,只是周半夏心急,看成了剑尖次来。

    秋霜凉气诀一开,两人本就离得近,雷响惊深夜,豹起恶向时,顿时,一股子的煞气全往周半夏扑面而去,周半夏直接吓得愣住了哪里。

    秋霜凉把剑往前一送,搭在周半夏身前,轻声道:“对不起,我胜了,大师侄。”

    老祖宗的神色依旧没有丝毫的改变,唯有周潼呼了一口气。

    “老祖宗。”

    秋霜凉走了过来,喊了一声,唯独周半夏一声不吭。

    “小秋,你看,你用剑用得不是挺好的吗,所以说,并不是说因为是用剑,所以自己就变弱了,我们制造武器,不是为了给武器排名的,也不是为了证明哪个武器要弱一点,对阵之间,不是看谁的招式厉害,也不是看谁的武器厉害,小夏的内功,武技,身份,哪项不是强于你,但却只知蛮干,不懂地灵活的运用,你在对敌的时候,总能保持冷静,所以你才能胜过小夏的。”

    “生命中,既是我们该受的,就是我们应得的,你本来是练剑的,那就应该是练剑的,并无什么非练枪不可,那万一要是有个练武奇才,因没有适合他练的兵器,难道他就不能练武了吗?”

    “有的人贫困,有的人富贵,富贵与贫困之间皆是该受的,因为这都是他们的选择,你生得将军府,因秋镇雄而受朝廷的恩惠,这威远王便是你该受的,你又何须对此厌倦?若不站在当下,如何看得见未来?”

    “老祖宗,弟子不懂。”

    “不懂便算了,反正是我胡乱诌的。”

    “剑已重铸,便是你已重生,今天到此为止吧,明日早些来。”

    “是,老祖宗,弟子告退。”

    秋霜凉离去,只剩周半夏和老祖宗还待在那里。

    “怎么,第一次和人交手,输了不服气?”

    “老祖宗……”

    “你的内功,武技,身法,哪个输于你小师叔?你空学了一身的本事,却不知如何的运用,武的便是一些空架子,等何时你能将这些融会贯通,你自然能胜过你的小师叔。”

    “真的?”

    “我说了又不算,真的假的全看你自己。”

    看着周半夏的改变,老祖宗倒是有些欣慰,这一战,对两人来说都算得上一件好事,同时,他也知道秋霜凉善于谋思,要是能成长起来,倒是恐怖。


………………………………

第180章 流寇来袭

    之后一连三个月,秋霜凉都跟着周潼学习枪法,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学习,许是秋霜凉本就有着枪法上的天赋,或是秋霜凉从小的耳濡目染,又可能是被周半夏给刺激到了。顶 点 小 说 X 23 U  OM

    在这三个月中,周半夏每隔三天就来挑战一次,有时秋霜凉还可以避开,但那只是少数,大多数时秋霜凉都被周半夏给缠得我可避免地与其交手,就这样,在不断交手的三个月中,秋霜凉的枪法也是相对周半夏来说算是入了大成境。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秋霜凉于周半夏的不断交手中导致秋霜凉对周半夏的招式格外的了解,和周半夏打的话,秋霜凉算得上一个大成境的高手,但实际上还是差上那么一点,大成境高手真气外放这一点秋霜凉就还做不到,不过,与此同时,秋霜凉也学了一门内功,这内功法诀也是周潼传给秋霜凉的。

    秋霜凉不得不承认这内功功法的强大,短短三个月的时间,秋霜凉就已经达到了小成境,距大成境也不远了。

    吕林也因为秋霜凉的原因得到了老祖宗的一些指点,再由周潼过招,如今吕林的实力也算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虽仍比不过之前那迪歌洛的武者,但现在差不多能做到四六开了,若不是老者年纪大了,吕林恐怕也就能做到三七开,没办法,吕林虽天才,但能老者的实力也是一辈子练来的。

    图图河雅仍不忘当初在凉燕城时对图图河坦的约定,鄂州地处荆楚之地,可谓是相当富饶,再加上一条长江横贯东西,往来的商客不少,经济发达,在这三个月里,图图河雅也是想尽各种办法,但却没有丝毫的收获。

    当初图图河坦在北林城和凉燕城发起战争后,往日那些前往狄人部落做生意的人都停了,更不要说这些个商人了,谁也没胆子去触朝廷的眉头,而且,如今新皇登基不久,皇上自登基以来的种种行为完全让人看不懂,就更没人愿意去做这生意了。

    图图河雅在四处奔走的时候,倒是听见了一些消息,原来是三个月前的那批迪歌洛的武士在暗杀楚亲王后却一直没听见大齐向迪歌洛发难的消息,所以现在的邕州和钦州一代都出现了一些江湖武者,在两州之间横行霸道,弄得两州的百姓是苦不堪言。

    不知是哪里传出的,跋扈在两州之间的这批武者哪里是什么江湖武者,其实是迪歌洛的士兵,这消息不知道从哪里传来的,但那批武者在两州见间横行了大约有了一月之久,一直没有受到来自朝廷的镇压,现在隐隐有向着梧州和宜州进发的趋势。

    京都中,许振飞找了霓裳语已经几个月了,但至始至终都没有找到霓裳语的半点消息,脾气也再似从前一般了。

    在朝堂之上,许振飞有事没事的就对着百官进行呵责,孙晃还没想清楚皇上为何变成这样的时候,孙德便已经被许振飞给打进了天牢,但凡说了什么让许振飞不高兴的,一人皆是被押入了天牢,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便有五名大臣被打入天牢,这五名大臣,都是之前支持许苍天的,如今朝堂之上,没有一人敢乱开腔。

    下了朝,许振飞去御书房的频率也越来越少,现在基本都是去风雅殿,一天到晚沉迷其中。

    朝中的百官说不得许振飞,只能拿毕忠杰等人开刀,说什么伶人误国,毕忠杰他们只是个伶人,也就会唱个戏什么的,皇上叫他们唱戏他们也不能反驳什么。

    许振飞在下面听戏听得正起劲,太后却赶了过来。

    太后身边的宫女已经换了一个人,公孙婉死了,太后连找都没去找过她,她也知道公孙婉的死肯定和许振飞有关,但公孙婉的身份在太后眼中也不过是个下人而已。

    衣云鹤看见太后,停下了表演,这几日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皇上每次来风雅殿没多久,太后跟着也跟着来了,有时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太后将衣云鹤等人遣散下去,来到了许振飞的身旁。

    许振飞听到声音戛然而止,知道是母后又来了,睁开眼睛,果然,太后就在他的面前。

    许振飞站了起来,恭敬地向着太后行了一礼,道:“儿臣拜见母后。”

    “皇上,你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将那些谏言的大臣全关进大牢,难道你想给世人一个昏君残暴之名?”

    “母后说的这是什么话,儿臣所收押的那些全是之前支持大哥的那些人,先前大哥有权有势他们便全支持大哥,不过是一些贪图权贵的人,这种人又如何能得儿臣重用,这些人又如何能贬低朕?”

    “就算如皇上所说,这大齐终是需要这些大臣进行辅佐,如今有流寇肆虐于邕州和梧州一带,还不是要由他们来处理,哀家得到消息,这些流寇其实是迪歌洛的士兵,就是要看我们大齐是何态度,要是不惩治这批流寇,大齐南方到时再难平静,北方狄人若是趁机入侵,到时西陲二国也必将趁机捣乱,我大齐又岂有安宁可言?”

    “国外本已不平,皇上之前给许琛,许昊,许远分别封为晋王,吴王和越王,之后许华又遭到刺杀,天下闻之一惊,三王也惧此举为皇上所为,为恐皇上一朝兵至,现今各自拥兵,你可认为你这皇位还坐得稳?怕只是外敌未至,新皇又立。”

    “母后,儿臣只是给三位皇兄封为亲王,并非晋吴越三王。”

    “你还好意思说,若不是你所赐封号有着歧义,他们三人又岂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招揽如此多的兵马?”

    太后有些埋怨道,当初许振飞给几人封王的时候太后就对此提出反对,但却被许振飞一句君无戏言推了回来。

    许振飞却一点也不着急,笑道:“呵呵,母后休要担心,要想争这帝位,没点能耐可不行,既然三王各有拥兵,那邕州梧州二地,就交给三位王兄便是,由此也可让我大齐的百姓和迪歌洛看看我大齐的态度。”


………………………………

第181章 骗局

    “皇上不可,皇上继位时间尚短,正是皇上建立威信的时候,若是交由其他几王,岂不是凭此助长了他们的名望,臣子尚可功高而震主,更何况他们几王又不是凡夫俗子,一旦其名声高振,得百姓拥护,那皇上你的地位可就危急了。顶 点 小 说 X 23 U  OM”

    “再说了,流寇肆虐与邕钦二州,三王皆距此较远,命他们前往,也是不符合道理。”

    不是太后不愿相信,而是许振飞给她的表现就是这样,她是真的担心其他几王会威胁到许振飞的皇位,要不是还顾虑到许振飞的名声,太后怕是早就派人去刺杀晋吴越三王了。

    “母后切莫焦急,且听儿臣慢慢道来。”

    许振飞将一杯茶递到太后面前,太后本没心思喝,但既然是许振飞递的,也勉强喝了一口。

    “母后既然说邕钦二州的流寇非比寻常,那平定这些流寇就也定不会简单,三王拥兵自重,到后面定不再听从朕的号令,既然如此,不如趁他们羽翼尚且没有丰满,命他们平定流寇。”

    “此次平定流寇,表面上是平定流寇,但其实却是二国之间的暗战,既然是打仗,那有人死伤再自然不过,吴越二王尚远,但晋亲王就在京都附近,拍他领兵平定流寇,既是师出于京,正好让天下的百姓看看朕的态度,若是晋亲王不听调令,则朕以抗旨不遵之罪定他,若他领兵前往,则再无回来的可能,不过到时就要借助母后的力量了。”

    许振飞的话却丝毫没有使太后开朗起来,问道:“晋州离邕钦二州之地尚远,皇上派晋亲王南下,难保他不会猜测皇上的杀心,若是晋亲王借此搅动南方,南方大乱,又当何做?”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下都是朕的,晋亲王初到南方,又能有何势力可言?若是他真敢如此,他将坐实造反的罪名,届时,儿臣再派吴亲王攻打这反叛之臣,越亲王留守杭州,吴亲王敦厚,朕既然师出有名,吴亲王也只得与晋亲王为敌,倘若朕猜错,那他那无罪的越亲王必将在战争发动前被朕斩杀,朕绝不会让他们三王联合在一起。”

    太后听着许振飞的计划,眼睛越发地明亮起来,原来皇上看似昏昏沉沉,却是吧一切都想清楚了,但想着近日许振飞的所作所为,又不禁疑惑了起来,问道:“皇上既然将这一切都看得明明白白,却又为何故意在朝堂之上故作一副昏君模样,惹人非议?”

    “母后,朕初登帝位,之前朝中各势力分布混乱,先前朕略表贤明,之后又故作昏庸,有人自会以为朕被外界所迷惑,前来劝谏,但之前劝谏之人本无错,如今入了大牢却只顾求饶,如此之人,不堪大用,朕这是要看看朝中到底有多少是真正的雄才。”

    “想当初,父皇不也是屠了一城,如今传颂,不也是父皇的贤明?”

    “如此,倒是母后想错了,皇上能如此,三王不足为虑,哀家这也就回去了,皇上你的打算,哀家自后也不再过问。”

    太后走后,许振飞不由得松了一口气,母后善于布局,但谋略却是有些不胜,不过,要骗过母后也的确有些不容易,许振飞也没想到自己能想出这些谋略,要是自己真能按着这些布局走的话,应当也是一介杀伐果断的雄君。

    要是让许振飞给自己打分的话,一定会给自己九十九点九分,差点那零点一分是怕自己骄傲。

    “陛下。”

    外面,监介走了进来。

    “准备好,朕要拟旨,你也去准备好,你那里能用的有多少人?”

    “回陛下,能为我所用的有六人,应该还有一些,但我不敢保证他们是否是向着太后,所以我没敢招揽过来。”

    “嗯,你做得很好,你现在先行一步,一点要比晋亲王先一步到邕钦二州。”

    “是。”

    监介跪拜道,退了出去。

    许振飞看着空荡的殿中,偷偷地笑了,许振飞真正的目标根本不是什么晋亲王,而是太后。

    “母后啊母后,你不让朕娶霓裳是你这辈子最大的错误,是你让朕脱离了你的掌控,既然你不让朕娶霓裳,那你也别想坐这太后的位置。”

    提到霓裳语,许振飞的神色又怅然了起来,低声的喃喃着:“霓裳,你在哪里?你可知朕现在好想你啊?”

    ……

    当天夜里,京都的圣旨就传到了晋州。

    晋亲王接到圣旨,心中惶恐非常,晋州离京都可比江陵离京都近,当初晋亲王也才能比楚亲王早一步赶到封地,虽说传言有传言说是迪歌洛的武者刺杀的楚亲王,但相信这一说法的人并不多,因为之后齐亲王受到刺杀的消息也传了出来,这又如何解释,你说迪歌洛的武者因为许苍天的缘故到了江陵城还说得通,但齐亲王的封地可是在青州,至少三王就不信,否则也不会暗中招揽将士了。

    三王刚到封地不久,肯定还处于朝廷的监视阶段,如今才三个月,三王便齐齐开始招揽将士,难免会被朝廷察觉。

    许振飞将圣旨送到便是告诉晋亲王招揽将士的事情已经败露。

    不过在晋亲王看来,却是难得的机会,晋州离京都的确是太近了,要是皇上突然想杀自己,自己恐怕还没得到消息就已经被杀了,毕竟自己之前可是和三哥走得很近的,但邕梧二州可就不一样了。

    常言道天高皇帝远,。既然皇上让自己带兵平定南方流寇,就是默许我招兵了,自己这一晋亲王的晋字就是好大一块招牌,一定要好好利用,到了南方,平定了流寇,可就是自己说了算了。

    自己虽没有个争权的心,但自保足矣,北方的狄人战争不断,到时自己站稳南方,一句镇守南方迪歌洛,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便可回绝了皇上的召回,只要自己不造反,皇上也不可能派大量的士兵来南方攻打自己,一切也就相安无事了。

    如果许琛要给自己评价的话,就是虽然被人都说我瓜,但大多数时候我都是机智得一匹,不过,许琛不知道的是,死亡将近,自己却不自知。


………………………………

第182章 计策来了

    接到圣旨的当天,晋亲王便开始整顿军队,带着所有的亲卫军赶往了南方,圣旨上虽写明了邕钦二州的流寇与迪歌洛脱不了干系,但晋亲王却丝毫不放在眼里,在他看来,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等晋亲王到了邕钦二州之后,才发现事情并不是他想的这么简单,从晋亲王赶往邕钦二州开始,已经用去了近一个月了,但不仅邕钦二州的匪患未得消除,甚至在宜州和梧州也相继有匪寇的出现。

    南方本就有一平南大将军侯丁山,若只是简单的匪患,侯丁山便可轻松解决。

    这些流寇虽集中在邕州和钦州二地,但二地距离甚远,流寇的具体行踪又不定,每次侯丁山的军队一到,这些流寇便躲进了深山,侯丁山也曾组织过搜山的行动,可以说是将每座山上有几根草都数得清清楚楚,但愣是没有搜到一个流寇、

    所以才发现这些流寇的出现并不简单,因为再往南,就到了迪歌洛的国土,说不定每次搜山的时候这些流寇便逃回了迪歌洛,否则为何这匪患单单出现在大齐,迪歌洛却听不到一点动静,他们可不信什么橘生于南则为橘,橘生于北则为枳的说法。

    许琛来邕州已经有几天了,虽说许琛的本意就是一直呆在南方,但这一直没得以和流寇交锋,脸上就不免有些挂不住了。

    要是许华常日不能解决掉流寇这个隐患的话,皇上那里不免会怪罪下来,要是给自己定个罪,他都不知道自己会是许华的结局还是许苍生的结局,而且自己也没理由留在南方,再就是自己迟迟不能有所作为的话不免会失去人心,那自己想在南方招兵的想法也将是水中泡影。

    不得已,许琛只有向侯丁山请教高招,虽说之前侯丁山也有吃瘪,但他既然作为大将军,那肯定是有实力的,再怎么说也比自己一个人闷着想办法来的好。

    就在许琛准备去找侯丁山时,外面却传来侯丁山到来的消息,许琛大喜,连忙起身去迎接。

    许琛为了表示剿匪的决心,甚至也住进了军营,但可惜好像并没有什么用。

    许琛出了帐子,侯丁山已是来到了账外。

    侯丁山看到许琛亲自出帐迎接,心中却并没有什么感觉,毕竟笼络人心这一套他也会的,而且不输于眼前这王爷,而且如今许琛面子吃亏,更当如此,不过侯丁山还是识得身份,躬身道:“侯丁山拜见王爷。”

    “将军太见外了,入了军营,便没有了王爷的身份,在这军营中,还是将军最大,琛还全得仰仗将军啊。”

    侯丁山看着许琛,脸色不改,许琛的话看似客气,但实则是在给他戴高帽子,若是在他侯丁山的军营侯丁山或许还信许琛的话,但这军营其实是许琛从晋州带来的,也就是说着军队是许琛的,和他侯丁山没有关系,侯丁山信他个鬼鬼,不就是想把撂子甩给自己,到时要是办事不力,也怪不到他许琛的身上来。

    不过好在,侯丁山此次前来就是有了解决这批流寇的办法。

    “王爷太过谦逊了,本将军此次前来便是提供应敌之策。”

    许琛顿时大喜过望,连忙道:“既是应敌之策,将军早些直说便是,来来来,将军移步,帐内说话。”

    许琛撩起帐帘,示意候将军先行一步,侯丁山也不客气,大步走到帐中,不过许琛谦逊,侯丁山也不能太过,毕竟对方还是堂堂的晋亲王,只是坐在了下座。

    “候将军请上座。”

    “不必了王爷,侯某只是一个粗人,没什么规矩这一概念,坐哪都是一样,还是先谈谈应敌之策吧。”

    “既如此,那本王也陪着将军。”

    许琛也跟着坐在了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