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空系列丛书-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此以后,“紫禁城有房屋,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说法就传开了,当然那数字并不确切,只是个传说而已。实际上,认真数一数主知道了,故宫里殿、宫、堂、楼、斋、轩、阁,总计间数是8707间,而那传说中的半间房屋,就在清代存放《四库全书》的文渊阁……阁楼的西边。

    所以只要有胆识,皇帝老儿也是很容易骗的,既为天下百姓,纵犯欺君之罪,亦可安然无恙。

    而随着先灵派对中国先灵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痴迷于中国传统文化。

    这时候的世界,已经转为以中国为中心,基本上所有的外国人,都会取一个自己的中文名字,或者直接将自己的外国名,音译过来写为中国名称。

    其中来自希腊的古生物科学家伊莲娜非常特殊,她本名伊莲娜,熟知古希腊各种神话,为先灵派科学的复兴和万有统一理论的创建立下了汉马功劳。

    而她不仅是星际舰队中生物学最强的专家,精通动物和人体基因移植进化,在太空城市中创造和繁衍了无数的生物种群,更因为她修行了中国传统的道家心法,进化神速,成为了星际舰队中恢复能力最强的灵能者,不仅可以自愈,还可以帮助他人快速愈合。

    所以她借古代神话传说中大地女神盖娅之名,给自己取名为伊莲。盖娅。

    神话记载中的大地女神盖娅拥有过许多宝物,但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盖娅手中的生命之瓶了。相传生命之瓶里装的是万物之种和生命泉水。身为大地女神的盖娅将万物之种撒播在土地上,然后浇灌以生命泉水,从此世间便孕育出了生命。盖娅终日在天上向凡间灌注生命泉水,以确保万物能够交替繁衍、生生不息。

    相传盖娅在太阳自东方升起时许下诺言:要将希望的种子植入每一个在地球上出生的生命。由于盖娅是所有天神的始祖,所以在西方,人们亦把盖娅作为求子之神,凡是难以生育的夫妻都会前去祭拜盖娅神像以祈求获得孩子的降临。她在希腊各地都受到崇拜,著名的德尔斐神庙最初曾是她的祭殿。

    而伊莲。盖娅将不同希望的种子移植播种于*人的行为,无异于大地之母盖娅将希望的种子在人类播种求子,所以她以此自名,实在是恰如其分。

    太空星舰上的原生态本源体女士并不多,但每一个都是最为优秀的人中翘楚,个个都巾帼不让须眉。

    比如周盈伊,又如伊莲。盖娅。

    她们俩是星际舰队中比较特殊的女性,也是最杰出的女性代表。她们都没有嫁人,没有步入婚姻的殿堂,因为在她们眼中,绝大多数男人都是很低贱的动物,虽然有时候会像小孩子小动物一样,能惹得女人萌发母爱去疼爱和照顾,但是在她们眼中,实在没有什么男人值得她们以身相许,倾心相爱。

    或许也有一两个例外,但是女性的矜持和骄傲,却使得她们总是像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只有在黑暗中静静地等待。

    而随着先灵派对中国先灵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痴迷于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以中国字给自己命名和纹身。

    甚至于在星舰之上,虽然外国科学家占了多数,但是母舰“回归号”之上的99个会议室中,竟然有一多半都全是用中文命名。

    而其中第9号会议室,更是以“紫禁厅”命名,是整个星际舰队的最高指挥官们经常进行决议的场所之一。

    不仅是会议室,很多船员客舱、休息室、灵能修行室等,也是如此,比如巴拉克最喜欢的灵能修行室“回音室”,就采用中国传统回音壁的方式建造而成。

    而巴拉克之所以喜欢用传统的语音交流方式,也和他本身灵能等级不够,难以与舰长和副舰长保持同步有关。

    “紫禁厅”会议室中;讨论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十分激烈。

    不过从表面上来看,除了巴拉克以外,大家都作闭目养神状,场面十分冷清,毫不激烈。

    不过潜藏在无声的静默之中的,却是智脑分享状态下无尽的暗流涌动。

    对灵能者而言,使用先灵之语,无须言谈,便可调用智脑分享智慧,瞬间将思维意念传送给众人,信息交流速度极快,根本不需要缓慢的言语交流和语言翻译。

    其实先灵之语的道理很简单,无论世界各地什么种族使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意念,最重要的其实只是它要表达的本来的意思,比如无论谁说到马,脑海中浮现的都是马的形象,而所有话语都只是由震动或者说类似乐理中的八度音一样的音阶所组成,都对应本质相同的同频率脑电波的马的图像。明白了这个道理,无论世界各地和各个星球的人使用什么语言,陌生的震动出现的时候,就被直接转换成图像的形式,表明这些陌生的话语或者说震动表达的意思,人们就能很快学会之前不懂的语言。

    言枫等先灵派科学家由此也创造了使用先灵之语的信息采集器和翻译机,可以记录并显示任何星际舰队经过的星球上的事情。不仅可以听到说话,还可以显示图像。通过先灵之语的机制可以将不同的外星话语破译成声音震动,同时翻译成地球人所熟悉的图像和语言,并被记录下来。

    先灵派华裔科学家早在两百多年前的2013年就已经成功研发出第一架能够用人脑意念控制的*。由此开始,人类已经可以直接用思维和意念控制外接设备。这项技术首先在自动化设备和残障人服务领域打开巨大市场空间。

    它运用脑电图扫描仪记录下控制者的脑电波,然后转换成飞行器能够识别的指令,通过WiFi发送给飞行器,使其可以受操控的自如飞行。在实验中,实验人员已经能够借助思维直接控制飞行器穿越室内的小型拱门,体现好了很好的技术操控性能。一位操作员戴上了测量脑电波用的黑色电极,自如操控悬浮在空中的*,像杂技表演的跳火圈一样,穿过各种悬吊在空中的圈状障碍物。

    后来在此基础上不断延伸,成功实现了利用脑电波操控小型直升机、机械臂等多种设备,使得残障人士获得和普通人一样方便的义肢,解决了很多社会问题。

    而经过了灵能修行的灵能者,在意识交流上更有着一项特殊的优势,就是生物大脑和身体脉轮经过了锻炼和修行,已十分强大,已经可以直接接受数字甚至能量态的海量信息,而不会被巨大冲击损坏大脑,所以交流时可以直接使用先灵之语,极速分享海量信息,甚至每一种细微的感受,都可以完全传递,可以完全避免由于文字转化的过程中损失意念和影像最小的细节。

    其实更强的灵能者,甚至可以用意念控制的方式影响低级灵能者头脑中的灵能运作,甚至用强大的脑电波能量直接将低级灵能者摧毁,使其大脑瘫痪,神智失常,直接成为植物人。

    这也是为什么巴拉克总喜欢用传统言语交流的方式向舰长和副舰长汇报的原因。而此刻会议室中的交流,也是言枫就巴拉克的提议在和其它三位舰长进行智脑交流,并没有将巴拉克加入其中,否则如果不降低能量频率和数据流速,极有可能直接将巴拉克相对孱弱的灵能系统迅速击垮。

    其实相比本源体巴拉克来说,巴拉克。晋。11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很多方面都比巴拉克本源体更加优秀。

    比如他善于制造人造闪电。传统的人造闪电,都是通过“人造闪电制造器”——“特斯拉线圈”变压器的高频共振原理运作而制造出来的,能发出各式各样令人眩目的放电现象。“特斯拉线圈”的原理是使用变压器使普通电压升压,最高电压可达50万伏!然后经由两极线圈,从放电终端放电,形成闪电。

    而巴拉克。晋。11通过修行,灵能稳定,而且精通闪电之技,他可以用灵能插入的方式调节闪电束的辐射方向,类似于把能量聚合为类似实质的棍状束引导超高压闪电,这是一项极其危险的行为,也唯有身为*人的他,明白自己的生命负有测试和研究的使命,而且可以死后重生,所以才敢这样去做,而且熟能生巧,练就了一身闪电绝学,甚至可以双学连发掌心雷。

    而且他还能将人造闪电的电流导入控制变压器当中,可以安全稳定地给星舰智脑及*人体的智脑芯片等智能电路直接无线充电,这项稳定控制电流的技术,整体星舰中的最强者,非他莫属。

    而且巴拉克。晋。11也是极少数拥有自我意识的*人之一,不仅在其身上保留了人类完整的恐惧、疼痛和意识基因,甚至还植入了其它特殊的基因,试图探索人体的奥秘。

    伊莲。盖娅相信,人类求生的欲望,比任何其它的欲望都强,为了求生所能爆发的能量,可以比任何渴望求知求学的动力巨大得多,这也是为什么她敢于在*人身上不断尝试的原因,因为只要创造了*人的生命,他们就有求生的动力,足可以创造让世人瞩目的惊天奇迹。

    而与会议室中百无聊赖独自思考无法融入超强灵能者队伍直接能量化交流讨论中的巴拉克相比,此时的*人巴拉克。晋。11,宁静安祥,正独自在禁闭室中进行着顿悟之后的深度修行,面临着即将到来的又一次超级灵能突破,不知这一次突破,又将给*人的世界,创造什么样的全新人类奇迹呢?
………………………………

《暗黑世界之永生之门》 第一篇 《重返微星》 第二章 《木神之音》第三十三节 神奇十二音律

从某种应该上来说,睿智比聪明更难。

    如果说聪明更多是先天的天赋,那么睿智则更多是后天的修行。

    有时候聪明地争出个胜负,不如睿智地保持沉默,能容忍对方的错误而不加指责,或许更是一种更善良的选择。

    “呔!够了!你们不要再这样了!谁快说句话啊,告诉我到底讨论得如何了,有没有什么结果?!”

    随着一声惊天怒吼,巴拉克极富特色的欧式机器人口音的中国话终于如霹雳一般在静寂的“紫禁厅”会议室内炸响,震得厅内空气也嗡嗡作响。

    巴拉克修行了中国先灵的“佛门狮子吼”之功,他这一声怒吼,也是极具威力,若非第九会议室全部由特殊的隔音吸能材料所特制吸收了大部分音波能量,室外普通人肯定会为其所伤。

    不过即便这一声怒吼有这样大的威力,对言枫和三位副舰长来说,却仍然如苍蝇嗡嗡一般,不值一提。

    灵能者的灵能跃迁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一般很难突破。但是一旦突破,达到了新的级别,即进入更高灵能层级以后,就会发生本质上的变化,那么如果对手只是低阶的灵能者,无论其数量堆积多少,都无法跨越和突破,哪怕成千上万的低级灵能者,也无法将一个高级灵能者击杀。要想击灭高阶灵能者,唯有晋升为相同级别或更高阶灵能者,才有可能破坏其生命节奏,伤害甚至击杀高级灵能者。

    举个例子,低能者的生命频率很低,这就好象看电影普通人类视力只能分辨一定频率的电影帧一样,电影其实底片是一张一张的,并不是一直都有,放映时只要速度达到一秒钟24帧,人们就只看到连续的相,普通人肉眼便无力辨别其中的空。

    而灵能修行者则不通,通过灵能修行,达到更高的生命节奏,就能以更高的频率能看到其中的空,也能达到不同时空更高层次的实相变换。

    而灵能者之间的较量,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利用能量相位的变换,相当于更高灵能者可以同时有很多分身,而普通人只能有一个实相而且也只看得见对方一个实相,所以根本无法触及高阶灵能者所有其它隐藏的分身实相。

    其实微观层面,也有这种现象,比如三维空间中天然的存在两种类型的粒子:

    一种是费米子,自旋为半整数,遵从泡利不相容原理,即一个量子态只能被一个粒子所占据,满足交换反对称性;

    一种是玻色子,自旋是整数,不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即一个量子态可以被任意多个粒子所占据,满足交换对称性。

    一个费米子系统中,绝不可能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在电荷、动量和自旋朝向等方面完全相同的费米子。这就像电影院里的座位,每座只能容纳一个人。而玻色子则完全不同,一个量子态可以容纳无穷多个玻色子。因此,也只有玻色子才可能出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现象。

    也正因如此,由微入宏,再庞大的白矮星,最终也只能在引力作用下坍塌到一个极限尺寸而不再进一步缩小。

    而通过灵能修行,巴拉克已经可以借助灵能之力影响电磁环境,使两个费米子原子通过Feshbach共振结成对,而这个结成的冷原子对能满足玻色统计关系,可观测到费米子系统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现象。也能以太极万有一统之力产生极高的排斥势或量子芝诺效应,使一个玻色子转化成有效费米子系统结成费米子对,然后观察到这个费米子对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这实际上类似于完成了一个太极生两仪不断的循环,在实验室中是一个极为有趣的现象。

    不过以目前巴拉克的灵能实力,即便倾力怒吼,仍不足以对四位舰队领袖构成威胁,只能将他们从无声的先灵之语交流中震得一震,有所分心而已。

    随着巴拉克的一声咆哮,四人终于睁开了眼睛,停止了智脑分享模式的无声交流。

    虽然巴拉克已经精通音律,但是*人巴拉克。晋。11无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音律方面更有天赋。

    在他看来,如果没有美妙的音乐,生命就将失去意义。

    而他对修行学员的培养之中,也着重加强了对音律之美的感知力和感受力的训练。

    “律”,即“音律”(intonation),指为了使音乐规范化,人们有意选择的一组高低不同的音符所组成的体系,以及这些音符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do、re、mi、fa、so、la、si,这7个音符就组成了一组音律。研究音律的学问叫做“律学”。

    对于任何民族来说,只要他们有着丰富的音乐体验,只要他们想积累起关于音乐的知识,迟早都会遇到关于律学的问题。令人惊讶的是,地球之上,古今中外不同的民族,虽然各自钟爱的音乐形式可谓万紫千红、百花争艳,彼此也没有互相借鉴,但大家的律学的基础概念却出奇地相似。

    声音的本质是空气的振动。而空气的振动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也就是所谓的声波。所有的波(包括声波、电磁波等等)都有三个最本质的特性:频率/波长、振幅、相位。对于声音来说,声波的频率(声学中一般不考虑波长)决定了这个声音有多“高”,声波的振幅决定了这个声音有多“响”,而普通人类对于声波的相位不敏感,所以研究音乐时一般不会考虑声波的相位问题。

    律学当然不考虑声音有多“响”,所以研究的重点就在于声波的频率。一般来说,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是20HZ(每秒振动20次)到20000HZ(每秒振动20000次)之间。声波的频率越大(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听起来就越“高”。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灵能者可以听到次声波和超声波。

    普通人耳能分辨的最小频率差是2HZ。即人能听出100HZ和102HZ的声音是不同的,但听不出100HZ和101HZ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此外,人耳在高音区的分辨能力迅速下降,因为人耳对于声波的频率是指数敏感的。打比方说,100HZ、200HZ、300HZ、400HZ……这些声音,人听起来并不觉得它们是“等距离”的,而是觉得越到后面,各个音之间的“距离”越近。100HZ、200HZ、400HZ、800HZ……这些声音,人听起来才觉得是“等距离”的(为什么这样,后来先灵派破解了人类的基因密码后才找到原因)。换句话说,某一组声音,如果它们的频率是严格地按照×1、×2、×4、×8……,即按2n的规律排列的话,它们听起来才是一个“等差音高序列”。

    比如这里有16个音,它们的频率分别是110HZ的1倍、2倍、3倍……16倍。大家可以听一下,感觉它们是不是音越高就“距离”越近。用音乐术语来说,这些音都是110HZ的“谐波”(harmonics),即这些声波的频率都是某一个频率的整数倍。

    由于人耳对于频率的指数敏感,“×2就意味着等距离”的关系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关系。用音乐术语来说,×2就是一个“八度音程”(octave)。do、re、mi中的do,以及so、la、si后面的那个高音do,这两个do之间就是八度音程的关系。也就是说,高音do的频率是do的两倍。同样的,re和高音re之间也是八度音程的关系,高音re的频率是re的两倍。而高音do上面的那个更高音的do,其频率就是do的4倍。也可以说,它们之间隔了两个“八度音程”。

    很自然,用do、re、mi写的歌,如果换用高音do、高音re、高音mi来写,听众只会觉得音变高了,旋律本身不会有变化。这种等效性,其实就是“等差音高序列”的直接结果。

    “八度音程”的重要性,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发现了。比如中国浙江的河姆渡遗址,曾经出土了一管距今9000年的笛子(是用鹤的腿骨做的),它能演奏8个音符,其中就包含了一个八度音程。当然这个八度音程不会是do到高音do,因为只要是一个音的频率是另一个的两倍,它们就是八度音程的关系,和具体某一个音有多高没有关系。

    而在一个八度音程之内,还有一些音是很重要的。这其实是律学的中心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某一个音的频率是F,那么需要寻找F和2F之间还有那些重要的频率。

    如果一个人有学习弦乐器(比如吉它、古琴、小提琴)的经验,就明白它们能发声是因为琴弦的振动。而琴弦的振动是和琴弦的长度有关系的。如果在一根弦振动的时候,用手指按住弦的中点,即让原来全部振动的弦,变成两根以1/2长度振动的弦,我们会听到一个比较高的音。这个音和原来的音之间就是八度音程的关系。因为在物理上,弦的振动频率和其长度是成反比的。

    由于弦乐器是世界各地发展得最早的乐器种类之一,所以这种现象古人早已熟悉。他们自然会想:如果八度音程的2:1的关系在弦乐器上用这么简单一按中点的方式就能实现,那么试试按其它的位置会怎么样呢?数学上2:1是最简单的比例关系了,简单性仅次于它的就是3:1。那么,如果按住弦的1/3点,会怎么样呢?其结果是弦发出了两个高一些的音。一个音的频率是原来的3倍(因为弦长变成了原来的1/3),另一个音是原来的3/2倍(因为弦长变成了原来的2/3)。这两个音彼此也是八度音程的关系(因为它们彼此的弦长比是2:1)。这样,在要寻找的F~2F的范围内,出现了第一个重要的频率,即3/2F。(那个3F的频率正好处于下一个八度,即2F~4F中的同样位置。)

    接着再试,数学上简单性仅次于3:1的是4:1,试试按弦的1/4点会怎样?又出现了两个音。一个音的频率是原来的4倍(因为弦长变成了原来的1/4),这和原来的音(术语叫“主音”)是两个八度音程的关系。另一个音的频率是主音的4/3倍(因为弦长是原来的3/4)。现在我们又得到了一个重要的频率,4/3F。

    同一根弦,在不同的情况下振动,可以发出很多频率的声音。在听觉上,与主音F最和谐的就是3/2F和4/3F(除了主音的各个八度之外)。这个现象也被很多民族分别发现了。

    比如最早从数学上研究弦的振动问题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公元前6世纪)。

    中国先秦时期的《管子•地员篇》、《吕氏春秋•音律篇》也记载了所谓“三分损益律”。具体说来是取一段弦,“三分损一”,即均分弦为三段,舍一留二,便得到3/2F。如果“三分益一”,即弦均分三段后再加一段,便得到4/3F。

    得到这两个频率之后,继续找1/5点、1/6点等等继续试下去,会发现听觉上这些音与主音的和谐程度远不及3/2F、4/3F。实际上4/3F已经比3/2F的和谐程度要低不少了。古人于是换了一种方法。与主音F最和谐的3/2F已经找到了,他们转而找3/2F的3/2F,即与最和谐的那个音最和谐的音,这样就得到了(3/2)2F即9/4F。可是这已经超出了2F的范围,进入了下一个八度。没关系,不是有“等差音高序列”吗?在下一个八度中的音,在这一个八度中当然有与它等价的一个音,于是把9/4F的频率减半,便得到了9/8F。

    接着把这个过程循环一遍,找3/2的3次方,于是就有了27/8F,这也在下一个八度中,再次频率减半,得到了27/16F。

    就这样一直循环找下去吗?不行,因为这样循环下去会没完没了的。于是最理想的情况是某一次循环之后,会得到主音的某一个八度,这样就算是“回到”了主音上,不用继续找下去了。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