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国士无双-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机场聊了几句,众人驱车回到了海光寺的原驻屯军总部,香月清司和川岸文三郎陪着他休息了片刻,众人齐聚作战室,分别由萱岛高、麦仓俊三郎、森田彻、一木清直、香月清司等人把从七七事变以来,到8月2日和29军的战事进展情况逐一介绍了一遍。

    板垣事先已经知道了些许战报情况,但听下属做面对面的汇报,可以让他得到更多的细节,“你是说,29军主动发起进攻?”

    “是。”萱岛高点点头,“部队刚刚进入阵地,甚至尚未组织起有效的防御阵线,支那军队就主动发起了逆袭。”

    “嗯,请继续。”

    萱岛高尽可能快的说完,板垣沉吟良久,突然破齿一笑,“明白了,真是一群幸运的家伙啊?”

    “前辈?”香月清司和桥本群几个呆了一下,这是什么意思?幸运的家伙,指的是谁?“前辈?”

    “啊,继续,请继续,该谁陈述了?”

    所有人都陈述了一遍,甚至把一个在西城村战斗中幸存的军曹也找了来,向他详细问过一遍,板垣双臂环抱,向香月清司点点头,后者明白,询问工作就到此为止了。把其他不必要的人打发下去,作战室里只剩下一干联队长以上级别的官员,板垣这才稳稳的开口了。“所谓幸运,指的是驻屯军的诸君等。”

    他一张口,就解释了日大家想不通的问题:“8月2日早上的战斗,华军故意采用一种很笨拙的方法,宁肯放着29军主力部队不用,现在想来,这是为了歼灭皇军进攻的主力部队之后,兵锋直指市区。嘿,如果真让他们实现这样的战略意图,皇军再想把夺回来,只怕更要成百上千名勇士抛洒献血不可呢!幸好、幸好!”

    这个问题香月清司和川岸文三郎也考虑过,但只是一闪念间,毕竟,在他们习惯性的认知里,29军落得个仓皇逃出北平的下场,能保住性命就已经是邀天之幸,怎么还有这样的胆量,敢于挑战这样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听板垣师团长所说,这并不是自己的杞忧?

    “前辈,为什么?”萱岛高一肚皮的不服气,问道:“支那军队一贯孱弱,特别是驻守平津地区的29军,驻屯军和他们算不得陌生,对他们的战力也有深刻的了解,鄙人不认为他们会有这样的勇气。”

    板垣没有为对方有些无礼的说话激怒,很耐心的说道:“确实是很需要一点勇气的。不过也不是没有可能,当日的情况,如果华军真的不顾一切的进入市区,哪怕只停留一个小时,就给皇军驱赶出去,其造成的恶劣影响,也是骇人听闻的。”

    香月清司问道:“那,为什么没有继续下去?按照我方参谋本部的计算,华军战力未受太大损失,在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时刻,为什么又把计划叫停了?”

    “这个嘛,就非我等所能知了。所以我说,幸好、幸好。”他顿了一下,又问道:“可知道29军指挥官是谁?”

    桥本群说道:“是原29军副军长佟麟阁,参谋长是张樾亭。另外还有一些从平津各地汇聚到静海外围的29军各师旅长官,如李文田、赵登禹、何基沣等。在下以为,这一次的作战计划,一定不会出于这数人之外。本来,在29军中,最有战略思想的非38师张自忠莫属,不过事发时,他正在北平,可以排除。”

    板垣沉吟了一会儿,在脑子里回忆着关于29军上下的资料人做事情精细是出了名的,日军在情报工作上也秉承了这种良好的传统,非常扎实而细致,华军高级将领,团以上的各级人员,日方都建有档案,而且有专人负责分析并提交报告,从该员的家庭出身到兴趣爱好,以及用兵习惯,都要尽可能的做到完备这样做的目的首先是为拉拢,其次是为了在战场上给己方指挥官提供有的放矢的针对策略。

    回忆良久,板垣摇摇头:“不会的。佟麟阁练兵尚可,带兵不行张樾亭因人成事,不值一提其余如赵登禹、李文田等碌碌诸子,更是不在话下一定还有别人!”

    萱岛高突然问道:“前辈,如果是您的第5师团处于同样的位置呢?您认为,会有什么样的战果?”

    板垣不及说话,国崎登哈的一声,“当然是尽歼华军主力部队了!”

    “喂,别瞧不起人了,会吃大亏的!”板垣训斥了他一句,说道:“驻屯军诸君被支那人打了个措手不及,即便是换了在下的部队上去,在当时的情况下,怕也只有全军覆没的下场了!”

    “”

    他忽然顽皮的一笑,摆了摆手:“欸,我只是胡乱说说,这样的事情绝不会发生的。”

    作战室内一片大笑!

    麦仓、萱岛高等人望向板垣的目光里充满了崇敬:这是一个崇尚强者的民族,也只有如板垣这样的军中前辈,才能说出这样豪气盖天的话来吧?

    用过午饭,休息了片刻,香月清司、川岸文三郎等人陪同着板垣乘车前往作战前线良王庄被华军炸毁的石桥正在紧急抢修,桥本群的意见是从静海再绕回来,被板垣拒绝了,“就在这里下车,正好到勇士们牺牲的地方凭吊一番。”

    众人拗不过他,只得陪着他下车,从浮桥上过河,来到依旧满目疮痍的良王庄前线数日的光景,壕沟里已经积满了水,板垣站在壕沟边,双手合十,微微低头,向死去的同胞默哀。

    默哀片刻,板垣回头望去,心中的疑惑愈发浓烈,华军选择的这个地方实在很糟糕。从地形上来看,日军处于一种极为不利的态势下,后路基本被截断,前面又有华军的激烈攻势,这必然会激起战士们破釜沉舟的决心,反而是华军,他们进可攻、退可守,在作战决心上,应该是完全比不过日军的,偏偏就取得了这么大的战果?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他把萱岛高叫来,两个人并肩而行,由他给板垣做着详尽的介绍“按照在下的观点,华军的战法没有任何出奇的地方,在最初的惊慌之后,战士们很快冷静了下来,但不知道为什么,还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损失。真是非常的对不起!”说到最后,萱岛高终于忍不住眼泪,跪倒在泥泞的路上,呜呜咽咽的哭了起来。

    板垣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但一个更值得注意的问题让他没有时间哭泣:如果华军取得骄人战果的背后真有自己想象的那层原因,事情就麻烦了!而这个原因,就是运气!

    运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玩意,但任谁也不能否认他的存在,即便是板垣,也是如此!当年,他以10,400人的部队,挑战总数超过他17倍的179,500人的东北军,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攫取、控制了超过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比本土大三倍,其中固然有很多军事、政治上的因素,但运气板垣始终认为,运气在其中也是占了相当的比重的。

    但这样的事情他只敢在心里想想,万万不能向他人透露的,刻意的转头看看,从静海方向绕行过来的汽车已经到了,一行人各自上车,直奔独流镇而去。
………………………………

第10节 南下

    北平,帅府园,协和医院。

    张自忠半躺半坐在病床上,手中拿着一本《史记》,没精打采的看着,病床前的烟灰缸里有几个烟蒂,都是抽了一两口就掐灭了的。

    他在医院住了三天了,对外宣称是饱腹胀满、消化不良,住院进行治疗,但他自己心中明白,这都是骗人的鬼话。真正的原因是心病:半是委屈、半是悔恨!想着这一个月以来的境遇,他真觉得是在做一场噩梦!

    事情的肇因起自今年的三月份,3月14日,张自忠带领包括38师高级将领组成的代表团,应日方的邀请,东渡rb这一次邀请,名义上是两国进行足球比赛――tj北宁铁路足球队和rb四支球队踢比赛。

    tj北宁铁路足球队的队员是由铁路职工、北洋大学(就是现在的tj大学)、南开大学的学生们组成的,虽然并不是专业选手,但水平非常高,连续和rb文理大学足球队、庆应大学足球队、早稻田大学队还有关西联队进行了四场比赛,四战连捷,以全胜战绩结束东瀛之行,弄得小rb很没面子。

    除了足球比赛,日方对张自忠的来访表现得相当热情,接待的规格也相当高,时任陆军省军务局长的矶谷廉介全程陪同,并为他担任翻译,在谈及两军(指驻屯军)合作的话题时,更是大手一摆,赠与38师战炮等先进武装。

    张自忠回国之后不久,日方就组织了庞大的经济代表团进行回访,由当时rb正金银行董事长儿玉谦次率领,成员有20人,都是金融、工业、商业的巨头。在tj一下船,就满脸堆笑,喊着‘中日友好、经济提携’的口号――就差摇小旗了。

    现在回忆起来,rb人在提出邀请的时候,就已经打着分离29军上下的念头了。如果自己头脑清醒一点,选择不予理会,rb人的盘算自然打不响,以后的一切就都不会发生?他胡乱的想想,摇摇头,抛开了这个荒唐且无益的念头。

    在之后你来我往的两个多月时间里,38师上下和rb驻屯军的关系简直就是蜜月期,一直到77事变爆发的第三天,也就是宋哲元从sd到tj来的前一天,桥本群把他单独找了去,开门见山的告诉他:“皇国对宋军长首鼠两端的做法已经完全失去了耐心。今后,也绝不会把他作为谈判的对手!”

    张自忠一开始没有听出对话话中的含义,迟疑着问道:“参谋长这话,请恕张某愚钝,怎么叫不把宋军长当做谈判对手?难道贵我两国就要关闭谈判的大门了吗?这……参谋长阁下,这对于贵我两国,怕都不是一个能够接受的决议吧?”

    “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张桑。拒绝和宋桑谈判,不代表不和中国方面谈判……而是不和宋桑谈判。这其中的分别,请张桑深思。”

    张自忠立刻猜到了,rb人要踢开宋哲元!“那,……”他有点碍口,又似有几分期待似的问道:“不知道贵方属意的是?”

    “张桑,连这个还不明白吗?论人望、论才学、论素养、论资历,29军还有人能强得过阁下您吗?”

    张自忠心中一阵欢喜,强迫自己冷静一下,摇了摇头:“多谢参谋长美意,但此事……,请恕自忠不敢从命。”

    桥本群很明白他的心思,也不着急,继续劝道:“张将军不愿背弃旧主,更不愿意背负一个叛乱的骂名,在下深感钦服。但此事非关宋桑或张将军一己虚名,实在是为华北一万万百姓的福祉安康着想啊!张将军请想,万一事有不谐,贵我两国兵戎相见,到时候黎民百姓,受尽兵燹之苦,张将军爱民如子,又怎么忍心?”

    张自忠当然不会给他这几句话打动,只是摇头,就是不肯答应桥本群的建议。后者也不勉强,转而和他大谈日中友好、风花雪月的话题,一直到深夜,宾主尽欢而散。

    桥本群的话虽然没有打动张自忠,却也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从7月11日起,齐燮元、陈燕生等人轮番上阵,用足了水磨功夫,效果始终不大,一直到廊坊事件爆发,潘毓桂受日方委托,前来游说,张自忠的立场终于松动了。

    潘毓桂是宋哲元的第一宠臣,信重程度远超军中诸将,张自忠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居然也要出卖老朋友、老上级。

    几个人聊天的时候,他隐晦的问起,潘毓桂也不隐瞒,逐一说了:“明轩与我,名为异姓,实同兄弟。但也正因为如此,我岂能看着他一错再错?”

    “这话怎么说?”

    潘毓桂长吁短叹,倒真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德行了:“明轩是越来越不复当年之勇了。荩忱你也知道,廊坊事件之后,又有广安门之事,日方大为震怒,有意彻底抛开中日友好的大局于不顾,强行进入北平;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明轩还是不肯答应日方的条件,一心一意的和稀泥。日方的要求不闻不问、对闹事的将佐不予处置。哎,这样子拖下去,国事糜烂、伊于胡底?”

    张自忠老脸一红。廊坊事件是他的38师部队首先开枪的,他作为直接主官,也有相当的责任。“那,rb人到底打着什么盘算?”

    “实话告诉你吧,我这一次过来之前,为明轩的事情,和香月司令官大吵一架!”

    “哦,为什么?”

    “当然是为了明轩日后的去处喽!日方想着要严惩29军当家人,但这等事我潘某人抵死不从!我和他们说,你们想和谈自然是最好;想开战,我们中国人也不怕。但只有一条,要想处置明轩,从我潘毓桂来说,就万万不行!”

    张自忠完全给他这番表演哄骗住了,闻言连连点头,道:“是,燕生兄所言极是,不论到哪一步,也绝不允许rb人伤害军长分毫。”

    “我也是这样说的。到最后,终于说动了日方,若是张将军同意换天,明轩那边,由我去分说,左右让他安全下野就是了。”

    齐燮元和一个叫张仁乐的在一旁陪同。张仁乐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张之洞!张仁乐字燕卿,青岛特别高等学校毕业之后,1920年赴日留学,回国之后,先后在军阀李景林、褚玉璞麾下任职,但都做不长,1932年去到东北,卖身投靠到了rb关东军麾下,任伪满洲国执政府内务官,一直到1937年的5月,因为和协和会的某些人争权夺利失败,才返回关内。

    张仁乐是个官迷,深知有权斯有财的道理,眼看着平津局势日紧,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先投靠到齐燮元门下,准备做一介从龙重臣,到时候,升官发财,手到擒来。

    眼看着张自忠很有些意动,齐燮元和张仁乐鼓动如簧巧舌,分说利害,终于把张自忠的顾虑打消了大半:“那,rb人可提出什么条件吗?”

    听到他问出这样的问题,潘毓桂几个面带喜色:“条件自然是有的,但也不过《香月细则》中所载。嗯,只有一条……”

    “是什么?”

    “日方要求,今后平津一带用人之事,要先向日方报备。”

    张自忠怫然色变,“这算什么?拿我张自忠当殷亦农(指殷汝耕)了吗?此事万万不可!”

    潘毓桂也想到他会拒绝,好在rb方面对此没有特别刚性的要求,急忙劝道:“荩忱、荩忱,稍安勿躁。想来日方也知道这项要求很荒唐,不会过分坚持,只要我们在其他条件上尽量满足,他们也未必固执己见的。”

    张自忠点点头,重新落座,问道:“还有什么?”

    潘毓桂也不隐瞒,简单说了。rb人开出的条件相当让人难受:首先要约束29军,杜绝一切反日的游行、示威等行动;29军全面退出永定河西岸;29军聘请日方教官;在平津地区切实的取缔蓝衣社、******这时候,张自忠已经发觉自己上了贼船,却为一时贪念,点头默许――这件事就在tj警备区司令部的办公室里确定了下来。

    一直到7月28日,潘毓桂被枪决,张自忠等晚来一步,却顺利的夺了宋哲元的权柄,张自忠志得意满,自感虽然有些对不起老军长,却是护住了华北地区千百万百姓,诚然是大功德一件!

    不料一夜之间,风云突变!不甘雌伏的38师在tj展开行动,虽然战事不利,仓皇退出tj却也让百姓和友军看到了下层将士的耿耿爱国情怀;紧接着,佟麟阁带领29军余部撤离北平,在tj外围打了个漂亮的大胜仗,杀敌一万有余,日军虽然几路调兵增援,终于于事无补,给他们顺利的乘车南下去了。

    日方得到战报之后,几乎立刻就和他翻脸了。香月清司在电话中破口大骂!张自忠也不示弱,两个人对着电话筒,口沫横飞,闹得一塌糊涂!

    闹过这一通之后,双方都清醒了,在rb人方面,立刻做出了放弃张自忠的建议――选择用他替换宋哲元,一方面确实是因为他的资历够深,和日方的关系也好;另外一方面,是认为除他之外,再也没有第二个人能起到管束住(最起码是临时性)29军数万将士的作用。但眼下这两个目的都落空了,留他作甚?要不是为了保留一点面子上的好看,只怕他这个政务委员长的屁股还没有坐热,就要去吃rb人的牢饭了。

    8月初tj外围战斗打响,香月清司和铃木重康等人摸清29军的底牌之后,一边调兵遣将围剿流窜的华军主力,一边亲自带人赶往tj北平周边的事情交给川岸文三郎办理,后者根本不理这个劳什子委员长,有事只去找齐燮元说话。齐燮元现在接替潘毓桂的遗差,担任政务长,是张自忠之下的二号人物。

    张自忠如梦初醒,心中痛悔交加,几乎就要拔枪自杀了!还是副官张宗恒和警卫劝住了他:“师长,您不能轻生啊!您万一死了,可就做实了……骂名了!”

    “什么……骂名?”

    张宗恒一咬牙,狠心说道:“还能有什么骂名,自然是汉奸的骂名了!”

    张自忠沉默半晌,泪水流了满脸:“这可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师长!”张宗恒嚎啕一声,陪着他大哭起来。

    两个人痛哭良久,还是张自忠先擦擦眼泪,“你说得对,渝生,你说的对。我张自忠就是死,也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在北平城里!哪怕到了南京,把我明正典刑,也好过背负着汉奸的名头,留下千古骂名!”

    “南京?”

    “是的,南京。我要去南京,向何部长、向蒋委员长请罪。到时候,把我押上法庭,我张自忠要当面向国人赔罪!届时,不管是关是杀,张某人也甘之如饴。”

    “可,rb人能让您走吗?”

    张自忠也知道不会那么容易,两个人商议良久,决定先避一避风头――以养病为由,躲进协和医院,这是一家美国人出资开设的大型医院,在华北地区都是首屈一指的,想来rb人还不敢到医院中去抓人――然后找机会逃离北平,具体下一步是去南京还是其他,到时候再想对策。

    ***********************************************

    在医院呆了三天,张自忠坐困愁城,他本来没有病,但躲在医院的日子里,真要把他憋出病来了。

    好在张宗恒给他带来了好消息:“师长,我见到了政务长齐燮元,他托我来探望您,另外想转达香月清司的问候,顺便让我……告诉您,两天之后就是欢迎日军进城的仪式,希望您……出席。”

    张宗恒说话吞吞吐吐的,张自忠知道,这一定是经过他加工了的,他简直可以想象,齐燮元的态度是多么骄横,语气是何等的嚣张!一张白皙的俊面气得绯红,咬牙切齿大骂齐燮元!“你……是怎么说的?”

    “我没有答复他,只是说先去看看委员长,然后视您的身体情况再定。”

    “答的好。”张自忠错齿有声,又是憎恶齐燮元无耻,又是痛恨自己有目如盲,怎么就走错了这么一步棋呢?真是吃猪油蒙了心,四十余年清名一朝丧尽,到了这一步,悔之晚矣!

    “师长,我看,这倒是个不错的机会。”

    “什么?”

    “日军进城,北平市内一片杂乱,rb人处处要小心、处处需要人手,医院这边,便是有人盯防,也必有疏漏――正是师长乘机脱身之时――否则,真等rb人安顿下来,只怕就能腾出手来……了,到那时,师长您就是想走也走不了了。”

    张自忠心乱如麻,说道:“嗯,你说得对,那,咱们怎么走?”

    “据我知道,明天一早10点钟日军开始进城,咱们就乘这个时候,化装离开,直奔车站,乘平汉路,直放武汉。只要咱们上了火车,rb人想追也来不及了。”

    张自忠琢磨了一会儿,终于点头:“成,就听你的。你等一会儿出去,安排人买车票,不要买同一节车厢的,也别给我买头等车厢,二等、三等都可以。眼下情况不同,也不必那么讲究了。”

    “是!”

    张宗恒下去安排,不提。到了第二天,也就是8月8日,日军部队开进北平。领头的是第40旅团山下奉文所部,扛着步枪的日军士兵雄赳赳、气昂昂的从德胜门进城,两边有维新会的人在负责发动群众,“喂,快点,别渗着!还想不想要大洋了?”

    百姓挥动手中的太阳旗,要死不活的喊了起来:“欢迎皇军进城、欢迎皇军进城。”

    步兵联队之后,分别是炮兵、工兵、辎重兵、骑兵等联队,日军指挥官骑在马上,左顾右盼,神态一片倨傲,那副神情,看在张自忠眼里,简直要冒出火来!“师长、师长,小不忍则乱大谋啊!咱们快点走吧,就快到开车的时候了。”

    张自忠深深喘息,强迫自己镇静。他把帽檐尽量拉低,心中默默祷告:“北平,北平,总有一天,我张自忠会回来――即便我死于军法,或者死于战阵,我的灵魂也会萦绕不去,等待着这座古城重新回到我们中国人手里的那一天!”
………………………………

第11节 佳人

    佟麟阁和赵登禹几个从曹家花园出来,直奔于庄,在这里召集师旅一级的指挥员,先开了一场小会,把各部调整之后的配置以及军官的人选确定下来,召开全集团军旅以上指挥员参与的大会,当众宣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