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妆名捕-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归期未定,我才不要等他,谁晓得他又去办什么事。”

    雪瑶总是“江大哥”长,“江大哥”短地唤着。

    她与江若宁年纪上悬殊极大,相貌上却如姐妹一般,而雪瑶更是一个小孩子心性,最是好动贪玩。

    江若宁道:“我要回宫,我还有正事要办,待师伯回来,你入宫寻我。小姨,你不是能用法术与我娘说上话,你问问我娘,要不要弄具假尸骨回去宽慰一下容王,如果她应了,就让她弄一具来。”

    雪瑶不喜欢被江若宁指使,但又觉得她的话有些道理,“出去,我使法术与你娘联系。”

    江若宁出了石室。

    过了半个时辰进去时,石床上就多了一个棺材,江若宁走近棺材,启开盖子,里面的尸骨就似那日见过的人,她扫了一眼,脑海里掠过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女,年纪十*岁,她突地忆起,这是大理寺无人认领尸具中的一个,只是身上的衣裙早已经变成了素袍。

    江若宁道:“我先收入戒指,待他大婚后再送过去,我送的,他定会相信。”她收好后,挥了挥手:“美得车载的小姨,我要回宫了。”

    雪瑶问道:“这又何说法?”

    “车见车载,花见花开,人见人爱。”

    雪瑶就觉得江若宁总会说那些新鲜词,“我要把这话本子看完,别来烦我。”

    江若宁走了,出来时,外面的天色已暗,她的武功又长进了,尤其是近来连连在随身空间里修炼,只是她的空间,还是那么大,与雪瑶的一比,简直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不过,她很知足,觉得自己的空间有那么大已经足够了,她整理了一番,在周围加了搁东西的衣橱、架子,还布置了一个小床,甚至在里面备了一个红泥小炉、厨具、餐具等物,也算是样样齐全。

    *

    江若宁因是深夜回宫,翠薇宫上下睡得正香。

    西偏殿,温令姝怀里正捧着一本已经写好的章程,江若宁看了一遍,拿笔进行了修改完善,又特意在最后加入“三合土”等字样。

    修改了一番,她带了小马研究的“三合土”进入空间研究,一番下来空间里数日已过,外头的天色还未亮,而她也研究得差不多,牢记住配方,带着东西回到院子里reads;。

    待温嬷嬷起床时,就发现院子里有一个着劲装的少女正蹲在地上,拿着块木板子,正要喝斥,在她抬头时,见是江若宁,立时吓了一跳:“奴的公主哇,你这大清晨的在忙甚呢?”

    “嬷嬷,你告诉令姝,那个章程我昨晚看过了,已改好了,这是我让小马帮忙研制的三合土,那小子肯定没用心,让他写的笔记,也没见几个字,还得本公主来弄。”

    小马正睡得迷糊,似听到了凤歌公主的声音,这睡得真好啊,然,他听到碧嬷嬷道:“公主近来不在,小马将顾着玩了,镇日倒装得比谁都忙,正事一点没干……”

    碧嬷嬷是在告他的状么?

    小马立时翻身起来,往外头一望,就看到了碧嬷嬷站在院子里正与人说话,却看不到另一个人,心下纳闷走到床前,一见是凤歌,立时欢跃起来,只着中衣就往外头奔,“奴婢给公主请安!”

    碧嬷嬷道:“公主让你办的差使呢?你办成什么了?”

    小马看着江若宁使着那木头抿子在地上抹着,地上是青色的泥浆,其间还夹杂着鹅卵石,“公主,这是……”

    “这就是我让你弄的三合土,你自己不用心,本公主只能亲自动手,你是不是以为本公主近来都在玩,我可一直记着这事,寻了好些材料试验,这不刚配成,先抹一块,待晾干了就能看出效果。告诉全宫上下,别踩坏我的路面,待两日后干透了就能在上面行走。”

    江若宁回宫了!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出去了。

    但是,公主出远门太累,要休憩几日。

    江若宁是怕别人踩过了她新抹的路,连宫门都关上了。

    温令姝、薛玉兰则要抄录江若宁修改过的章程,尤其是在官道那块,要加入三合土进去,可温令姝心里没底,她实在不知道三合土究竟如此,特留了那块的内容没抄,只等两日后三合土能看出效果了再写进去。

    玉鸾、雪鸾听说江若宁回宫,次日就把她们姐妹拟好的河堤章程给递上了,还配上了由陪读小姐绘制的彩图,上面的河堤很是漂亮,两岸绿草成茵,垂柳依依,竟有些江南水乡的梦幻之感。

    她们听说上回,新市场章程里就有这样的彩图,立时就吸引了所有官员的目光,她们也想帮更漂亮些。

    彼时,养性殿的皇帝接过姐妹编写的章程,先看了彩图,再上面了文字,倾尽六人之力,又请了贤妃最后把关,皇帝颔首点头,会意一笑:“玉鸾、雪鸾,你们姐妹做得不错,玉鸾的字很漂亮,措辞也好。听说雪鸾这些日子一直跑前跑后的查阅书籍,办事用心刻苦――当赏!来人,赏玉鸾、雪鸾二位公主。”

    雪鸾拉着玉鸾跪在大殿,脸上难掩喜色,长了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得皇帝如此高的夸赞评价。

    皇帝朗声道:“赏玉鸾、雪鸾二位公主极品贡绸宫缎各四匹,上品绸缎二十匹,珠宝首饰若干。朕听凤歌说,有人欺你们姐妹无名讳,朕已着礼部拟好了几个名字,你们都挑挑,喜欢哪个。”

    江若宁说的是容王府二郡主慕容药,在镇北王府认亲宴上讥讽雪鸾连个正经名讳都没有,当日,江若宁就说要慕容药的封号不符,而今就连封号都丢了,虽有郡主之名,却无郡主之实,与寻常的庶出郡主一般,而雪鸾到底是公主,身份上不知道比她高贵多少。

    没有正经的名讳,一直是雪鸾心头的痛。在皇家,儿子原比女儿尊贵。儿子出生受宠的,三日就有名,不受宠的满六岁入太学读书时也会有名讳。可他们女儿,赏个封号就当是名字唤。(未完待续。)
………………………………

391 嘉赏

    玉鸾与雪鸾齐齐跪拜:“儿臣谢父皇隆恩!”

    “玉鸾,来,你挑一个。”

    九公主起身,仪态万方地走近皇帝,但见大总管的托盘上放有好几个块竹牌,每个竹牌都有写一字,玟、珂、珞、琼,她心下一动,取了“玟”字竹牌。

    “玟,不错,喻意即好,朕的女儿,个个都是珠宝美玉。”

    皇帝面容和善。

    雪鸾笑道:“儿臣谢父皇赏赐。”心下思忖权衡一番,走近托盘,挑了个“珞”字。

    皇帝对大总管道:“传旨六宫,九公主赐名慕容玟,十三公主赐名慕容珞。”他微微一笑,“玟儿。”

    玉鸾福身应声,“父皇,儿臣在。”

    “令你母妃预备午膳,今日朕去永仁宫与你们母女用膳。一转眼,玟儿也是大姑娘了,到了议亲之龄。”

    九公主玉鸾垂首,羞得满脸通红,双眼盯着地上。

    十三公主雪鸾则是瞧得笑眼微微,父皇眼里总算看到她们姐妹了,而今终于有正经名字,往后再没有拿此笑话她们了。

    雪鸾想到在镇北王府的事,心里暗道:莫不是瑷皇姐帮我们说的话,否则父皇哪里晓得因她们没正经名字被人笑话的事。

    皇帝轻叹一声,“朕舍不得你们一个个长大就出阁,没了你们几位公主,六宫就太冷清了,朕想多留你几年。”

    雪鸾眼睛晶亮:父皇舍不得我们出嫁,要多留几年,这样她就可以和姐姐无忧无虑地在宫里生活,不用分开了。

    皇帝又道:“这次玟儿和珞儿的章程写得不错,差事也办得好,谁说皇家公主无用reads;。和皇子们一样,也能为国分忧,朕心甚慰……”

    皇帝夸赞了几顺。姐妹又得了厚赏,欢天喜地地回了贤妃为主宫位的永仁宫。

    贤妃听说两个女儿今日都有了正式的名讳。心下欣慰,当即去了御膳房,亲自给皇帝预备午膳。

    *

    又一日。

    皇帝刚下朝,见江若宁站在路口,微微福身,“父皇,我带你去瞧个新鲜玩意儿,甚是有趣的。”她拉着皇帝就走。

    一行宫人紧跟其后。近了翠薇宫,但见宫门紧闭,江若宁拊掌一拍,宫门大开,父皇往里一望,但见院子里都抹成了石青色,一边未干,一边已然干透,江若宁拉着皇帝走到干透的一边,“父皇。这是儿臣与翠微宫碧嬷嬷、小马、翠浓、翠浅,还有温小姐、薛小姐一道弄出来的,这叫三合土。用石头一样坚实,却比石头要容易采挖,更方便运输。小马,你不是口才好么?昨儿我让你练习了一整晚,快与皇上介绍这三合土。”

    小马一见这是立功的时候到了啊,周围都站满了全宫上下的宫人,个个神采奕奕。

    小马滔滔不绝,像是背书一样地讲道:“三合土,顾名思义。是三样材料混合而成,这是鹅卵石。这是河沙,这两样皆有河道地的地方就有。整个运河沿岸处处可见。另外,便是水泥,是用一种青石子磨粉而成,这种青石也四处可见,不过近来翠薇宫上下已经制造出一种专用的压石机,可以将青石压磨成粉……”

    一旁的小邓,正在用青石子碾压成粉,那所谓的压石机有点像磨盘,一碾过去,就压成了粉末。另一边,小卓正拿着木头抿子在地上抹三合土,可以清晰地看到三种配料。

    皇帝蹲下身子,用手摸着地面,又光又滑,上面还贴了些碎瓷片,装饰成莲花形状。

    江若宁道:“父皇,这是我让小马收集的宫里碎瓷片,铺在地面上作装饰用。还可以烧制成瓷砖,儿臣绘了几种样图和铺设的效果图。玉兰!”

    薛玉兰向前几步,捧着效果图。

    父皇接过一张,这是用工笔绘法绘制的图,“薛丫头是薛敬亭的女儿?”

    “父皇给儿臣的两个陪读个个都是极好的,令姝的字好、文章也做得公正,玉兰会绘画,你瞧绘得多好?”江若宁顿了一下,“这种瓷砖是铺在宫室、大户人家的地面上用的,便于擦拭清扫,所有的颜料等物也不用太好,可以选用黄泥烧制,像议政殿、父皇的养性殿就可以用这样的材料。颜色越是单一的,成本越低……”

    皇帝看罢,问道:“你们拟定的官道章程呢。”

    温令姝奉上厚厚的蓝皮章程。

    皇帝翻看了几页,前面有目录,后面还有简要明了的预算说明,是以里计价,大抵一里这样的路面需要多少银子,皆是就近取材,花费高些的就水泥这快,综合下来,比采石铺面更省了七成的造价,无论是人力、物力、财力皆大大的减缩。

    碧嬷嬷又捧着一个簿子:“禀皇上,这是三合土的配方。”

    皇帝又接过,看了几页,“不错,干得很好。瑷儿想要什么奖赏!”

    江若宁欠了欠身,“这不是儿臣一人之力,是翠薇宫上下、温小姐、薛小姐所有人的功劳,尤其是温、薛二位小姐,连年节都未回家,一直在查阅典籍,用写编写章程,儿臣代她们向父皇请功!”

    皇帝哈哈一笑,“好,赏!个个都有赏!朕先把这些带去了,令人到养性殿外头抹上一段这样的路面,明日朕也让大臣们瞧瞧,这份章程、三合土配方和瓷砖样图,朕就带走了reads;!”

    皇帝回了御书房,当即把章程给工部大臣们粗看了一遍,又说了凤歌公主带着翠薇宫上下弄出了三合土,工部大臣听说这东西干透之后就和石头一样的硬实,而且刚打时,可以任人打制成任意的形状,不怕天晴下雨,一下子眼睛透亮。

    可说得再好,他们没见过啊!

    皇帝便令人带着工部几位大人去翠薇宫瞧三合土路面,彼时,江若宁与温薛二人都避到大殿内。

    工部大臣们看到小卓在还在打另一边的路面,又好奇地询问一大堆的问题,比如这样的路面能管多久,当得到的答案是“短则五十年,长则百年乃至更久时。”一个个的眼睛更亮了,修一次管这么久,比早前修土路最多管十年,铺石板虽管得久,可成本和劳力消耗太大相比,这令他们很满意。

    这里又没重型机车,常用的都是马车,一辆马车千斤重就是极限,若打上三寸五厚,定是能承得住这个压力。

    当今的皇帝是个实干家,也最喜欢干实事,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因他的母亲是个穿越女,也能接受新鲜事物,经他一吹捧,次日早朝时,不少大臣就对这三合土路面感了兴趣,还有户部大臣建议,应该在荷花里新市场用这种东西。

    皇帝一高兴,朗声道:“此次凤歌公主呈上官道章程有功,又带领翠薇众人与两位陪读贵女研究出三合土,有赏!赏凤歌公主及其宫中众人金银财帛若干。

    翰林院拟旨,封文华阁学士温思远之女为七品县主,封号嘉慧;封太学院先生、翰林院学士薛敬亭之女为七品县主,封号嘉柔;赏赐二贵女县主宫袍、凤冠凤钗……”

    消息传出时,六宫轰动,尤其是陪读小姐们,个个惊诧不已,温令姝、薛玉兰帮凤歌公主拟章程,竟得封县主,还是有封号的县主,这有封号的县主是要记入礼部、内务府玉碟之中的,往后每年都能从内务府领取赏例。

    凤歌公主弄出个用石头一样坚硬的“三合土”,得皇帝和群臣赞赏,就连帮忙的宫人个个得了赏赐不说,便是温薛二女都封了县主,还赏了县主袍,一时间风光无限。

    九公主玉鸾沉默,她也得夸赞了,还拥有了名讳。

    她不嫉妒凤歌,凤歌得的也只是一样的赏赐,贵重的她自己留下,寻常的赏了宫人。

    但这次,赏得最重的就是温薛二女,因凤歌的三合土得了皇帝与群臣赞赏,还立了奇功,算是因功而赏,这可比不得因是讨喜而赏的,这更得人敬重。

    十三公主雪鸾蹦跳着,指着四个陪读训斥:“本公主让你们个个用心,我与九皇姐一转眼,你们就开小差。本公主听说翠薇宫那些人被瑷皇姐拉出去散心,一个比一个还溜得快,就怕误了正事。可你们倒好,巴不得偷懒。瞧人家那差事办得,连陪读小姐都封县主,还得了县主宫袍、县主凤冠,瞧瞧你们几个,现在差别就出来了吧?

    我与你们说要用心要用心,你们与瑷皇姐身边的两个陪读小姐学学。过年节时,瑷皇姐赶她们回家与家里人团圆过节都不干,硬是没日没夜地查阅书籍,用心写章程,人家的人手还没我们多呢,干的活比我们还漂亮。

    你们现在羡慕了吧?现在羡慕,早干吗去了?要是你们也认真办差,今日被封县主的便是你们几个。得了县主封号多好,那可是有封号的贵女,便是将来找婆家……”

    雪鸾正说得起劲,玉鸾低吼一声:“小姑娘家家还说找婆家,你不害臊。”

    雪鸾争辩道:“我若是男子,同样是贵女,我也选有封号的县主娶,这不是明摆着的事。谁让她们不争气,我天天教导着,可她们谁听进去了?尽干些表面功夫,一个比一个懒,我一不盯着,她们不是说话打趣,就是扒桌偷睡。现在听说人家封了县主,一个个羡慕得紧。”(未完待续。)
………………………………

392 荣归

    温令姝的父亲是大学士,母亲也来自书香门第,这是不用说的。

    可那个薛玉兰,出身寒门,父亲虽是大学士却是寒门学子,听说她母亲连大字也识不得几个,就是这么个女子,竟然被封了县主,她们心下不服气,还不是服侍的公主得宠,说白了就是沾了凤歌公主的光。

    她们也天天听雪鸾公主念叨,说翠薇宫那边如何天天熬夜查典籍等等,又说那边如何如何用心,根本不用凤歌公主管,人家凤歌公主前两日才刚回宫,也管不上什么,可那宫中上下,个个就跟拼命一样地办差。

    可她们个个也用了心,毕竟是第一领差事,谁不想办漂亮了。她们中有人偷溜出去,那不是玩,而是请教皇子或先生,想多讨些主意。可雪鸾公主非说她们是贪玩,将她们说得一无是处。

    现在,温薛二人得封县主的事传出来,雪鸾公主又得了理由,抓着她们训斥一通。

    四个陪读小姐,个个都比雪鸾还年长,每次被骂,都觉得脸上臊得慌。

    原以为已经听习惯了,可今日雪鸾再骂上一通,她们还是觉得无地自容。

    玉鸾道:“你们近来也辛苦了,都各自拾掇一下,明儿一早就随家中父兄先回家休憩一段日子。”

    雪鸾惊问道:“瑷皇姐那边又接差事了?这回子,可得由我来挑,我就说该挑官道,你却挑了个河堤。这回我们三位公主一个组,让她们陪读一个组……”

    玉鸾汗滴滴的。“公主一组,怎么分派活?”

    “九皇姐写章程,瑷皇姐绘画,我帮你们跑腿打杂……”

    玉鸾笑了起来。“你会跑腿打杂,镇日把我头都吵昏了。整个漱华阁全是你的声音,我倒能忍你。瑷皇姐那火暴脾气上来都敢顶父皇的嘴,她还不得直接拿针缝了你的嘴呢。”

    她们是公主。要她玉鸾扒在桌上编写文字,她可坐不下来。

    再说凤歌,她瞧着也不是一个能坐得住的人。

    雪鸾就会瞎说,她哪是个会干事的,不过她能跑腿,能说话,拥有着极好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就是话太多了些reads;。唠叨了些。

    “我哪有,瑷皇姐还夸我性子直率活泼,可爱迷人,就你嫌弃我。”

    玉鸾难与雪鸾闲说,让几位陪读回屋休憩,拾掇一下,次日回家,虽人人都得了赏赐,可比起封号与县主身份来,还是后者可贵。

    *

    翠薇宫。

    温令姝与薛玉兰正在换她们新得赏的县主袍。凤冠、凤钗,一样服饰,却是不一样的颜色。温令姝的是粉蓝,薛玉兰的是翠绿,两人花一样的年纪,上头又绣了两尾凤凰,煞是漂亮。

    圣旨到后,碧嬷嬷亲自走了趟内务府,特意领了赏赐回来,这两种颜色的宫袍,也是照着温令姝、薛玉兰喜欢的颜色挑选的。

    江若宁赞了二人漂亮。正容道:“差使也忙完了,你们许久没见家人。明日你们且回家探望家人,我额外赏了你们些绸缎衣料。明早一并带上。”

    薛玉兰想着自己刚得封,这就出宫,心里有些过意不去,自作她做了江若宁的陪读,每次回家都能带上不少赏赐,其他公主陪读都瞧得直瞪眼,听说八公主的两名陪读,入宫三年,还没回一次家。

    “禀公主,太学院就要开学了,臣女不回家,臣女要服侍公主读书。”

    江若宁道了句:“你开什么玩笑?你看本公主的年纪,是十来岁?我已经十九了,我还去读什么书。叫你回家与家里团聚,是我恩准的,照着规矩让我宫里的人送你们到宫门口便是。你们的年纪也一****大了,陪父母的日子不多,不赶着在出阁前多陪陪,嫁到别人家要受婆家管,想回一趟家,又要请婆母示下,还要经夫君同意,那规矩可多着呢。你们都回去探父母,陪他们说说话,把赏赐的东西也一并带上,再入宫就要着春裳,寒衣先带回去。”

    温令姝是真的想家了,她还是第一次在宫里过年,有几天夜里,都想哭了,要不是怕被人瞧见说闲话,她还真想哭一场。

    江若宁让她回,她没说多话,觉得说了有些假。

    薛玉兰说那样的话,全是被她的父母给教的,她每次回去,父亲都要念叨一阵,让他识矩,母亲又要让她早起晚睡地服侍公主,她若说没服侍,母亲就怪她不懂事。

    同样是陪读,九公主、十三公主与凤歌公主的六位陪读陆续出宫,各家的父兄得了消息,早早候在宫门口等人。

    翠薇宫的小马带着几个宫娥出来,个个手里不是捧着锦盒,就是抱着绸缎,那气派,不像是陪读回家,而是宫里有厚赏临门。

    温五公子站在马车旁,见蝉羽满面春风,温令姝气色也不错,“妹妹,听说近来颇是辛苦?”

    “我们不甚辛苦,倒是凤歌公主极为辛苦。”

    温五公子见妹妹未上车,车里就堆满了东西,“妹妹,这是……”

    “凤歌公主待人宽厚,皇上赏赐的东西,时常打赏我们,公主性子好,说话又和气,她赏了我们,我们若不要她还要急。又有皇上赏的县主宫袍、县主凤冠、凤钗、凤镯……”

    其他的陪读小姐直勾勾地看着温令姝与薛玉兰,那得多少匹绸缎、多少财宝。

    同样是陪读,人比人气死人。

    气着气着,便有人嫉妒起薛玉兰的好运气。不就是她老子薛敬亭的画好,得凤歌公主看重,就把她也选成了陪读。

    卢公子瞧得眼馋:“世人都说皇上最宠凤歌公主,如今见了,我是信了reads;。给凤歌公主当陪读,不仅赢了名,还得了利,瞧瞧人家,若再当年两年,这一笔丰厚的嫁妆都赚出来了。”

    再看看自有妹妹,就自己背着个大包袱,抱着个盒子,服侍丫头抱了几匹绸缎就回来了,同样是陪读,还是当得更久的,怎的差别就这么大。

    瞧瞧那边的陪读,帮忙搬赏赐物的宫人都好几个。

    卢小姐低声怒啐道:“温小姐是个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