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妆名捕-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娘子一定会想,为甚当初我与你期约十余日后,不是我故意拖延,而是培育青霉液得用十来日时间,还劳几位再等等,李家的人到了,我便带你们进去,亲自与几位讲授如何提纯青霉素药剂,又如何使用。这几日,我令侍女特意拾掇了一间屋子出来,无论是讲授还是瞧看,各位一看便能明白。”
又等了半炷香,李观兄弟带着一个中年男子到,眉眼间与李观有四分相似,想来此人便是李观“舅父”。李观之弟李阅师从其舅,杏林医馆坐馆郎中郎中正是其舅的师弟、亦是李观兄弟的亲姨父。
李观写信将江若宁用绿霉治愈顽症的消息以书信告知,吴舅父收到书信便特意从奉天府赶了回来,想瞧瞧这“神奇的还素膏。”
彼此寒喧几句,江若宁起身道:“几位请随我来。”
阿欢走在前头,打开了西三屋的门,里面已经重新拾掇一翻,沿墙摆了两排桌案。
二妞甚是好奇地站在门口。
江若宁道:“青霉,其实是瓜果、馒头上发出的绿霉。”她与阿欢使了眼色,阿欢走到一筐霉馒头跟前,动作熟练地刮青霉。
“刮出绿霉后,要进行一步简单的提纯。”
阿欢照着她话的意思,又进行下一步操作。
“为使青霉成功制造成还素膏,要在里面加入少量的面粉,这是为了让还素膏能更好地与皮肤贴合,将青霉留在皮肤上,发挥更持久的药效。”
之后,她回过头来,微微一笑,“这就是还素膏的制作工艺,只得四步:第一步,收集发霉的食物;第二步,收集绿霉;第三步,去杂质;第四步,加入面粉。瞧起来是无本之利啊。”
她话音一落,几个或哈哈大笑,或是忍俊不住。
江若宁正容道:“今日我请几位来,是要将这还素膏、青霉素提纯技术传授各位,此技艺不收任何费用,但我只有一个要求,便是两家他日就算不合作,也要公平、公正地竞争。这药是属于天下人的,亦属于有仁心医德的郎中,若各位他日遇见有缘人,可将此术传授。让病患再不用受顽疾之苦,让医者能治好更多的病患。”
她原不想如此大度,但她可不想只传授一家,又或是独家的人生了害她之心,如果是两家,知晓秘方的人不只一个,就没有杀身之险。
但,在他人面前,这少女尚未及笄,却有此等胸襟,确实让吴舅父、唐老郎中心生感佩,无论是他们中任何一人,得到此术都会用来当成自家的秘方、秘技,代代相传,而不是像江若宁这样,带他们直接进入房间,甚至还详细讲解每一个步骤。
江若宁详细讲授青霉素提纯的全过程,从青霉素制作成培养液说起
看着桌案上放着的一个个容器,而阿欢更是动作纯熟地配合着江若宁的话进行操作,直至最后呈现了制作好的青霉素。
她又拿出了玻璃瓶,将青霉素装了起来。
最后,她带着众人回到堂屋。
李观更将两个病情好转的姑娘请了进来。
江若宁又与他们再度讲授了静脉注射的种种优势及如何进行注射。
整个讲完,用了一个时辰。
末了,众人心潮起伏,敬重、感佩之情流露。
江若宁这是在传授他们秘方、技艺,且没有讨要银钱之意。
江若宁又道:“你们是不是在想,你们没有我手里这样的工具没关系,青溪县万记铁匠铺有,我这一整套的工具都是由我设计,再请他们打造。只是万记的要价着实高了些,收了我足足一百两银子,你们谁若是看上了那套,付一百两银子便拿去吧”
………………………………
054 授艺
; 054授艺
李阅惊问:“江姑娘说的真的你屋里的全套用具只要付一百两银子就可以拿走”
“我不是郎中,我是捕快,当初就是为了一时兴趣要提青霉素才置的,现在既然制成了,我留着也没用。”
李阅动作倒快,正掏银票,没想唐娘子已经把一百两银票递了过来,笑盈盈地道:“怎好亏了江姑娘,我出一百五十两银子。”
“唐娘子,我就不客气了哈,如果你看得上那一筐子霉馒头,一并带去。培育青霉时,每过几天要在霉馒头上喷点水,否则一旦干了就长不出绿霉。”
“多谢了”
李阅恼道:“你们怎能这样,是我先说要买的。”
唐娘子冷睨一眼,“江姑娘已经收了我们的银子,你休说多话。”
同行是冤家,况且两家原有世仇,这会子大眼瞪小眼,唐家人只觉李阅一个男子竟与妇人计较;李阅则以为,唐娘子比自己年纪长上十来岁,竟强抢别人的东西。
李观道:“七弟,算了”
“四哥”
“算了”
李观在李家序齿第四,李阅序齿第七。
江若宁只作未见,收好银票,继续道:“唐老郎中、李公子,我还有一个建议,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姑娘请讲”
“绿霉、青霉素,就算是一筐馒头,每日也刮不出多少,让更大程度在惠及于民,福及苍生,就需要动用百姓的力量。”她凝了一下,“第一个建议:望回春堂、杏林医馆向百姓收购绿霉。根据百姓们送来的绿霉等级分上等药料、中等药料、下等药料,根据不同等级给予不同的价格,因绿霉采集不易,就以一钱为单位收购,达到一钱付多少铜钱。这么做,一可以让百姓获利,二也可以大量生产还素膏、青霉素,这两种膏药可不止只能治愈那种病,还能治愈别的病,各位都是经验丰富的郎中,一定知道还有什么样的病用得上这些药。
第二个建议:还素膏可分上、中、下三等药,在三等药之内可以适量加入其他的药料,譬如能提升还素膏功效的其他药料,根据你们加入药料的贵重,定出你们认为合理的价格。而患者可根据自身的钱财情况,选择性购买自己需要的还素膏。”
唐老郎中的双眸熠熠生辉。
他们只想着自己制造,可江若宁提的这个建议,是双方获利的好事,百姓们能挣到钱,而他们也能因为产量的扩大赚到更多的钱。
有利益,就会有想法,唐老郎中确实认为江若宁这法子好。
唐老郎中忙道:“江姑娘,若是你介绍的百姓送绿霉,我定让人给他合理的价钱收购。”
江若宁微微点头。
李阅道:“我们杏林医馆也是如此”
江若宁又道:“为保障两家药铺、医馆的利益,我会告诉所有会收集绿霉的百姓,说这只是制还素膏的一种药料,除此之外,郎中们还会加入十余种名贵药材,经过精心制作,才有功效过人的还素膏。”
她这话的意思再是明显不过:她会维护两家药铺、医馆的利益。
她既然把这东西制出来了,就不能藏着掖着,旁人以为她大度,其实她有自己的小算盘。家里虽有良田,可妇人没却没赚钱的门道,如果让家里的嫂嫂们收刮绿霉,也能多个零使银子。
授人以金,不如授以一技。
所以,她是替自家赚钱。
但,在旁人眼里,江若宁就是大度。
江若宁含着浅笑,“至于旁的是什么药材,江若宁可不知道,若宁不是郎中,不懂医术,只知道绿霉是还素膏的十余种药料的其中一味”
唐郎中见得了一套提炼青霉素的器具,如同抢了宝贝一般,很快将西三屋里的东西搬了个干干净净。就余了几个碗儿、钵儿和桌案,其他的东西都没了。
待唐家人走后,江若宁才不紧不慢地道:“你家的那几套用具,这几日许要到了吧”
李阅望向李观,难怪李观今儿没争,竟是自家已经订做了几套。
李观道:“昨儿黄昏,万记铁匠铺就让人取货了,一直不知道怎么用,今儿一瞧,会用了。”
李阅则是看上江若宁的药箱了,制作巧妙不说,里面还备有墨汁,备有一只沾水硬笔,那笔带着一个银笔尖现代的硬笔,里面有注射筒、注射针头、用来消毒的两个盒子,更能放装玻璃瓶的青霉素,“那药箱”
“二十两银子,药箱是镀银的,里面的消毒盒子可是纯银的,针筒是京城官制玻璃坊特制的、针头是纯银的。”
李观从怀里掏了一张五十两的银票,“不用找了。”
“你好意思让我找上回给了你一只药箱,你还没与我算银子呢,现在可是两只药箱。”
照着她以前的方式,光是设计费就得收不少银子。
“你怎不收唐家五百两”
“唐家送了我几瓶玉肌膏,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我没好意思。”
李观冷哼了一声,心下却颇是受用。
这说明什么:在她心里,她还是偏着他的。
江若宁对外唤了声“阿欢。”“把那几瓶青霉素取来”
阿欢应声是,不多会儿就从东屋里取了几只玻璃瓶。
“这是青霉素,我留着无用,你拿去给人治病。”
李观瞧了一眼,上回自己买了三十瓶还素膏,可得了六百两银子,这次又有这几瓶青霉素,这比还素膏难得,而且提练工序繁琐,凝了一下,从怀里掏了几张银票,看也没看就递给了江若宁,“还有上回你卖绿霉的钱,虽说我加了些贵重药料配制成还素膏,可应该付你原料钱。”
如果十六在,一定会说:公子,你没加药料啊,就是让小的花了五十两银子买了三个十精致漂亮的瓷瓶儿,一转身拿出去就卖二十两银子一瓶,这简直就是暴利的。
可说来也怪,那些青楼女子似格外信任李观,见到江若宁的时候,一个个连诨话都不说,一本正经的模样,神色中对李观也颇是敬重。
他不数,江若宁一把接过寒到怀里,也没有多看一眼。
李观抱拳道:“今日叨扰姑娘了,若有人送绿霉来,我们按钱为单位收够。”
毕竟就算是一钱,那也得刮好些个馒头,这一两、一斤的就更难得了。
“好我代河塘村、平安村的百姓多谢李公子。阿欢”
阿欢走了过来,垂首唤声“小姐。”
“家里还有几筐馒头,往后就由你来收集绿霉,这李家四公子、七公子可是我们家的财神爷,以后你可以敬重着。”
她收的绿霉,以后就可以卖给杏林医馆了。
阿欢笑颜如花,“那李七公子可得给阿欢一个好价儿。”
几人立时笑了起来。
吴郎中带着两个外甥离了江宅。
………………………………
055 建议
; 055建议
此刻,二妞还如在梦中,那些霉馒头刮出的绿霉还能卖钱,闻所未闻啊。
“小姐,小姐,那些绿霉真能卖钱”
“当然”江若宁从怀里掏出一叠银票,五百两的三张,又有一百两、二十两、十两的,统共加起来竟有二千余两银票,她呵呵一笑,今儿又收获了一笔银子啊。
阿欢抬头一望,“小姐,好几百两银票呢,呵呵,还有张五百两的。”
“阿欢,你会识字”
阿欢整个人凝住了,她会识字吗
她就看到最上面那张银票上写的“纹银伍佰两整”,这不就是五百两么,她眨着眼睛,奇怪地道:“我不记得以前的事,为什么我会识字,我还会打络子真是奇怪,我怎么会这些”想着,只觉得头痛欲裂,阿欢抱住脑袋:“好痛好痛”
扑通
阿欢倒在地上,抱头打滚。
江若宁连忙将她抱在怀里,“阿欢,别想了,别再想了。想不起就不想了,乖我们不想了。”
阿欢额上冷汗直冒,面容煞白。
江若宁抱着她进了内室,让她躺在自己的绣榻上。
因今儿赚了钱,江若宁赏了二妞五钱零碎银子,又赏了阿欢二钱。
二妞将银子捧在手里,笑得合不拢嘴。
“二妞,从抽屉里取了银子买条鱼,再买二斤猪肉回来。”
“是,小姐。”二妞从怀里掏出钱袋,宝贝似地把碎银放了进去,“小姐也能教我如何取绿霉吗”
“这个容易学得很,回头你站在旁边看阿欢做,一瞧就会,往后你可以和阿欢一起刮绿霉,赚了钱,我分你们俩一份。”
“谢小姐。”
二妞飞一般地出门,不到两刻钟便归来,然后在厨房里忙碌开来。
用晚饭的时候,江若宁给二妞安排了第二天的事“你去平安村一趟,把我二嫂、三嫂请来一趟,就说是杏林、回春堂医馆要收购绿霉做还素膏,愿意出高价收购,让她们来学刮绿霉,学会了他们可以自己做。”
早前,河德平夫妇还有质疑。
然,待自家也寻来了一些霉瓜果、霉馒头等物,并且成功刮出了六两绿霉时,古大妹、罗福妯娌俩进城来江宅。
江若宁不在家,阿欢领了她们俩去杏林医馆,阿欢与二妞这些日子也收有两,几个人一道去。
李阅认得阿欢、二妞,招呼了掌柜验货、称秤。
掌柜一边验货,一边絮絮叨叨地道:“上等绿霉三十文一钱,中等二十文一钱,下等十五文一钱,若杂质太多,是要去除杂质的。”
古大妹惊愕道:“这不是说一斤上等绿霉能卖四两八钱银子”
掌柜的笑微微道:“正是。”他先给阿欢、二妞的绿霉称了重量,又取了一个银针搅了一下,“采刮很干净,没有杂质,评上等药料,八两五钱重。”他将算备打得噼叭作响,直响得阿欢、二妞一颗心怦怦乱跳。
“你们的绿霉统共是二千五百五十文钱,折合成白银,便是二两五钱银子又五十文钱。”掌柜一说话,便取了两枚一两重的银元宝,又一枚五钱重的银元宝,数了五十文钱递给二妞,“姑娘清点一下,如果不要银子,我们可以给你兑换成铜钱。”
“银子,我们就要银子。”
二妞早已经乐得露出两排牙齿,原来这东西真能赚钱。
掌柜的又给古大妹妯娌俩验货,“你们采的绿霉杂质略重了些,是从腐烂瓜果上采的吧”
古大妹面露惊色,人家一看就知道她们是从哪儿采的。
“这从馒头上采的为上等,且杂质也少,你们这个不如那两位小姑娘的好。我给你评个中等,中等绿霉一钱二十文,统共重六两二钱。”他打了算盘,“一共是一千二百四十文钱,二位是要银子还是铜钱”
“给我们一两银子,其他的都换成铜钱。”
掌柜的当即支付了银钱。
几人拿来钱,喜上眉梢。
早前,古大妹、罗福还有质疑,现在拿到银钱,不信都不行。
回到家里,把钱如实交给了江氏。
土柱惊叫道:“医馆当真收这种东西”
“二妞、阿欢收的绿霉评了上等,今儿卖了二两五钱银子又五十文钱呢,乐得两个丫头见眉不见眼。那掌柜的好厉害,拿着根银针在那里一搅,人家就知道你是从哪里采的,说我们采的绿霉有杂质,所以才评了中等。但二妞她们采的很干净,药料又好,评了上等”
刘翠钿的眼珠瞪成了牛眼一般,“那玩意儿还能卖钱,还真是奇了。”
“听二妞和阿欢说,医铺收了绿霉要做还素膏,这绿霉就是还素膏的药料之一,药铺还要加上十几种名贵药粉,像什么珍珠粉、祛瘀膏什么的,总之就是很复杂,最后就能制成和玉肌膏一样珍贵的药膏。这还素膏很怪,明明很贱的绿霉,与那些名贵的药粉混到一起,就能制成还素膏。”
吴舅父在吃完江若宁讲解之后,茅舍顿开,近来正在青溪县研究新的还素膏,便如江若宁所说,便一些名贵药粉加入去除杂质后的绿霉之中,一次次的失败,最后还真被他折腾成功了。
而回春堂唐老郎中近来未坐诊,也在研究“回春堂还素膏”,将一些名贵的药材混在其中,经过反复试验也成了,但配药的比例各不相同,亦成为两家各自的秘方。
江若宁这日无事,进了李记布庄。
伍管事一看到她,双眸就闪光,仿似看着一个聚宝盆:“江姑娘有些日子没见了。”
“李公子可在”
“在楼上。”
江若宁站在楼梯口,一眼便望见十六垂手侍立在侧,而李观的桌前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瓶子,有精致的瓷瓶,又有漂亮的玻璃瓶,拿着这个,又看一眼那个。
小瓷瓶上印有“杏林医馆”四个字,然后一侧又有“还素膏”,在醒目的位置标注着“上等”。
江若宁笑道:“李公子近来在忙这个”
“若宁,你帮我看看,这些瓶儿哪些好”他望了眼江若宁,“这是我舅父让表哥找人炼制的瓷瓶,做的青霉素玻璃瓶。”
………………………………
056 包装
; 056包装
大燕朝自永乐年间,就有了玻璃坊,又分官坊和私坊。
江若宁拿来了一个玻璃瓶到手时,瓶上有突出的“杏林医馆”字样,她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这瓶子做得极其精致,就如现代用机械做出来的一般,玻璃瓶与现代的玻璃药瓶略厚,但一点也不影响它的美观。
江若宁从怀里掏出一个簿子来,“你看着融合一下,这些瓶儿做得很好。我先回去了,你忙”
她蓦地转身,翩然而去。
李观启开簿子,这是江若宁为他设计的还素膏瓷瓶,有大、中、小三种瓶,又分上、中、下三种,上等还素膏用翡翠绿,中等则为黄绿,下等则为墨绿,瓷瓶右上角设计有一处图腾,是一个儒雅的医者,上面写着“杏林医馆先祖吴伯恩”这一行小字环饶在那人头之下,下面又特意加了小字标注“奉天府杏林医馆,始创于永乐年初太医院正吴伯恩,至今亦有百余年历史,世代以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为任”正中是竖排的“还素膏”三个大字,右侧绘有几种图案,是生机盎然的树叶,又有“上等品”等字样,右侧又有一行“奉天府青溪县杏林医馆制”。
整个图案简洁大方,却又设计别致,在瓶子另一侧,则是“使用说明”,体贴而温馨,甚至提醒患者应该注意的事项,一日涂抹几次为宜,次涂抹多少的量都有详细标注。
而瓶塞设计更为巧妙,在封瓶处设计了生产制造日期,又有保质期限,“药效:开启后一个月内使用完毕。保质期限:三年。”
待他再启开后面,是关于青霉素药剂瓶的设计等。
最后,附带了一套烈酒提纯、蒸馏水所用的工具及提纯方法演示图。
最后一页,夹了一张小纸条,上面简要地写着“这个不收钱。”
李观看到这个小巧的纸条,不由得勾唇一笑。
不收钱
她将还素膏、提纯青霉素的方子无偿传授给几人,感动的不仅有唐老郎中,便吴舅父提到江若宁时也不由得赞上几句“江姑娘胸襟大度,令人敬重。”末了,还一脸凝重地道:“少游,江姑娘对你是不是有意”
有意么
李观不由失神,对自己是何态度这些日子下来,他与她的接触越多,便不由自己的心动。她虽来自乡野山村,可她却拥有着傲人的才华,她自信、她骄傲,她自立,他亦听人说过她破案的事,可每次破案成功,功劳都被李捕头抢去,而她只是淡淡地勾唇一笑,不以为然。
他曾以为:她是个爱财的女子。
但那日,他对她的看法完全颠覆,她无偿道破青霉素的制作、使用方法,还想到让两大医馆施惠于民,借此造富一方,这样的想法便是男儿也很难做到。
十六站在窗前,他看江若宁坐了片刻离去,然后闲庭踱步般地进了对面的张记首饰铺。
张管事笑容鞠地迎了过来:“江姑娘,来买首饰”
江若宁回了一抹笑,“近来可有什么新式样”
“小二,把京城过来的好首饰给江姑娘取出来。”
十六惊声道:“公子,江姑娘打扮干练素净,可每过一段时间她就会诳首饰店。”
李观搁下手里的瓶子,移到窗前,隔着一条街,看她正坐在一堆首饰面前,一会挑一对银镯,一会儿挑一只银璎珞项圈,又一会儿挑出一对耳环、一只银簪、银钗等来。
张管事早已经笑眯着眼睛,这些日子下来,他发现江若宁算是一个大客户,因为她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来买一些东西,但她从来不曾戴首饰,她出现在青溪城百姓眼里时,穿的是一身捕快服,腰间挂着一柄剑,头上戴着一顶帽子,却旁的男捕快没有二样,她不是男扮女装,因为这捕快服就像现代的制服一样,男女通用。
“我要这样的银头面首饰三套,式样要不一样的。”江若宁瞧了一眼,又道:“可有适合五六十岁妇人戴的首饰”
“有的。”张管事拿了一条制作漂亮的玉石绸缎抹额,老妇人戴的簪子、耳钉等。
江若宁挑了几样:“这个多少钱”
“翡翠抹额得十两银子,最贵的是抹额上的翡翠。簪子一两,耳钉五钱。”
江若宁点了一下头,又挑了四十岁妇人戴的簪子、耳钉、银头花等,一套约有十两银子。
末了,江若宁又挑了几样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