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妆名捕-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年前,河山杏的五姑便是李记绣坊的绣女,因为她的原因,家里的日子好过了许多。不仅不如,河五姑还自儿个挣了一笔嫁妆,出阁的时候,竟置办了三十两银子的体面陪奁,她自己也嫁到了古井镇最富庶的人家,丈夫是镇上的郎中,翁爹也是本县小有名气的郎中,世代经营着一家药铺,日子过得不错。听说家里有了学徒,还添了丫头、婆子侍候,竟如殷实人家的奶奶一般。回门的时候,都有下人、丫头相随。

    江若宁望着河舅母,“舅母,那我与山杏、大翠她们一道去试试可好”

    河舅母觉得这是好事,可江若宁的大小事全都是婆母江氏拿主意,面露难色。

    山杏笑道:“若宁,我先回去了,这会子冷,待天儿暖了,你到我家来,我们一道绣帕子。”

    “好哩好哩”

    江若宁原以为很容易的事,可江氏说什么也不同意。

    “宁儿啊,我们家日子虽然清苦些,好在一家人在一处。你一个女儿家出门在外,姥姥不放心啊你现在在家里,偶尔帮镇上的成衣铺做些绣活也能挣钱。”

    是能挣些,可镇上成衣铺给的工钱太低,而且一年到头也没多少活整个仁和镇有多少富户一双手便能数清,虽然仁和镇是青溪县的大镇,镇下辖二十六个村,可二十六个村子加起来也才九户地主、能过上温饱的只得十六户。就在二十五户人家,还得含上镇上五家做生意的,他们又不是年年都添新衣,并非年年都要嫁女娶妇,这绣活就更少了。

    江若宁在屋头缠着姥姥应承,河舅母蹑手蹑脚地立在上房窗下偷听。

    正听得起劲,就见冬雾之中传来一声轻咳,却是河舅舅扛着锄头干完农活归来。

    河舅母快走几步,低声道:“他爹,娘还真是奇怪,她一辈子就厌恶懒人、不上进的,这会儿若宁说要去县城李记绣坊应聘做工,她竟不乐意了。”

    河舅舅板着脸,望了母亲的房间,低声道:“德秀就这么个女儿”

    河舅母道:“得了吧,你看若宁那张脸,哪里长得像德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要是把若宁打扮打扮,穿得光鲜些,说是哪家的千金小姐也有人信。”

    这话,原是河舅母的大儿媳妇刘翠钿提过的,河德秀与河德平兄妹俩长得很像,可江若宁的眉眼里,硬是没有半分像河德平的。刘翠钿便私下问河舅母“娘,这宁妹妹真是姑母的女儿”

    别说刘翠钿怀疑,便是河舅母也怀疑。

    江若宁小时候不大瞧得出来,如今江若宁跟着大了、长开了,那精致的五官里,越发和河德平兄妹没半分相似,也怪不得河舅母会怀疑。ps:亲们,又见面了哦。请大家放心跳坑,敬请收藏、点击、留言、砸票爱你们。祝大家阅文快乐
………………………………

004 身世

    ;  江氏对江若宁未免太好了些,河家的三个孙子:铁柱、土柱、水柱,皆没上私塾,可江氏硬是把江若宁送到镇子上唯一的私塾里读了四年书。这孩子倒是个争气的,听私塾的高先生讲“可惜江若宁是个女娃,若是男娃,怕是你家要出个进士老爷。”

    江若宁很聪明,她在镇里学会了识字,回到家后,竟把河德平的三个儿子都教会了。因这缘故,三个哥哥更是把江若宁宠成了宝贝。

    宠归宠,可河家着实太穷,一家子七八口人统共还不到五亩中等田,还是族长照着人头分派给他家的。遇上今春的干旱,家里就断顿了。入了秋,天方下了雨,种什么都晚,但河塘村的人和华夏数千年的百姓一样,他们拥有着吃苦耐劳、勤劳善良的品格,天一下雨各家就陆续种上了蔬菜、庄稼等,想着好歹也能收一点。

    现在,家家地里都有长得极好的萝卜、白菜。

    夫妻俩正嘀嘀咕咕地说话,江若宁气恼地出来,拉着河舅舅道:“舅舅,你和姥姥求个情,好好与她说,让她同意我去县城呗,又不是只我一个,山杏、大翠她们都去,舅舅今年干旱,我挣了钱,给家里买米、买肉吃。舅舅,你就替我和姥姥说说呗。”

    屋子里,传来江氏那气恼地声音:“谁来说,我都不应你能与山杏、大翠她们比么,她们大字不识,你可是读书识字的,你若是抛头露面,往后别想寻个好人家。”

    河舅舅进了上房,河舅母眼珠一转,谁愿意养别人家的孩子,可他们家就养着,不仅养着,江氏待这丫头远胜过自家的三个亲孙子。

    江若宁跺着脚,“姥姥,我要去有山杏、大翠与我作伴呢。”她嘟着小嘴,一转身出了院门,决定去找山杏说话。

    屋子里,河德平正与江氏低声说道起来。

    江氏面露恼意:“你休劝我”

    “娘”

    “当年秀儿把她送到我们家,是如何叮嘱的说是让我们给她最好的,铁柱娶媳妇的钱还是秀儿给的钱里出的呢。这些年,她吃的、用的,秀儿哪样没给我们钱我们家日子不好过,要不是这笔钱,怕是我们一家过得更艰难。她怎能去做绣女这不是打秀儿的脸。要是秀儿知道我们让她去当绣女,回头定会不高兴。”

    河舅母笑了笑,说到这事,河德秀有三年没送银钱来了,心里惴惴地幻想着:以前最长的时候是三年回来一次,今年河德秀该送银子回来了吧“娘,快到年底了,小姑是不是要回来探亲”

    每次河德秀回来,吃的、穿的一大堆,有富贵人家的太太、奶奶们穿破的衣衫,洗洗补补又能穿,破得狠些的,能填成千层底做鞋。

    江氏满面肃色,别当她不知道儿媳妇石氏的心思,就石氏这性子,哪里是个能吃半点亏的,铁柱的儿子栓子不过才两岁,有一回带了隔壁五岁的三顺来家里吃饭,石氏都嘀咕了好一阵,还暗中训斥了刘翠钿一顿。“翠钿,不许栓子再带人回来吃饭,一大碗粥呢,铁柱、水柱都没吃饱。”不过是小孩子,能吃多少,偏石氏非说三顺吃得多。惹得村里的小孩再不和栓子玩耍。

    江氏冷声道:“要不是秀儿送来的钱,今年闹饥荒,我们一家就饿死了。任你们说破了天,我绝不会同意宁儿去县城当绣女。”

    “娘,一个月二两银子的月钱呢。”

    “那又如何宁儿就不能干那种活,人家对得住我们家秀儿,给秀儿脱了奴籍,还给秀儿寻了个读书识字的管事嫁了”江氏说着,突地回过神来,立时打住了话。

    河舅母听到这话,双眼放光:江氏这话什么意思难不成若宁的身世真有些不一样长得跟朵花似的不说,又聪明得紧。“娘,若宁不是小姑生的吧”

    江氏不吱声,但神色的慌张还是瞒不了河舅母。

    河德平面露尴尬,“娘不同意宁儿去做绣女,此事作罢。”一扭头,厉声对河舅母道:“不许欺负若宁,这孩子够懂事了,是我们家的福星。”

    河舅母这会子满脑子都是江氏说的那些话,坐在江氏身边,兴致勃勃地道:“娘,若宁是不是秀儿服侍那家太太的孩子”一问完,她又觉得有些不对劲,“他们家可是当朝一二品的大官,不应该啊,那家老爷侍妾都七八个,也不在乎多养个孩子,怎么会把孩子送给别人家”

    江氏略有难色,她只记得十三年前的冬天,河德秀乘着马车突然从外头回来,怀里抱了个襁褓中的孩子,那时江若宁有七八个月大小,与孩子一道的还有两个包袱,彼时河德秀已经梳起了妇人头,胸前更是鼓着一对丰盈的**。

    河德秀道:“娘,这孩子叫若宁,你别问她的身世,她也是个可怜人,你就拿她当我的孩子养大。这两个包袱,一个包袱里装了一盒子首饰、银子,另一个包袱装着孩子穿的衣服。

    娘,大奶奶现下正病着,我得回去侍候,另外,一年前大奶奶给我配了户好人家,是大奶奶陪嫁杂货铺子的年轻管事,是个长得周正又能干的后生,也是我喜欢的人。我已经生了个小子,原是这孩子的乳娘。

    娘,我不求你别的,你就拿这孩子当嫡亲外孙女养。他日,但凡我们家有好东西都给她使,好吃、好喝、好穿地将她养大,待她大了,你要送她去私塾读书识字明道理。往后,我会常送银钱回来,听我们大奶奶说,这孩子是个有后福的,指不定将来她大了,还能扶持我们一把。

    娘,大奶奶也不想将她送走的,这实在是是没有办法了才让我送到乡下来的,大奶奶这回病得重,就怕迈不过这道坎。娘,你就代我把她好好养大吧。”

    江氏打开包袱,一个漂亮的锦盒跃入眼帘,里面竟是满满一盒的首饰,还有好几张银票,虽然银票从五两、十两、一百两不等,加起来也有近五百两,江氏也是从大户人家出来的服侍下人,不过那时她的父亲与人家写的是活契,她从八岁到十八岁都在大宅门里头,后来大了,父母才将她赎了回来,许给了河塘村的河宗胜为妻。bookid家和月圆bookid名媛春bookid闺话bookid富贵美人
………………………………

005 弃女

    ;  婚后,江氏生了一双儿女,儿子河德平,女儿河德秀,就在河德平十三岁那年,河宗胜帮人打石,石山坍塌被砸丧命。为了埋葬河宗胜,江氏只得寻了县城相熟的人牙子,走了门道,将十岁的女儿河德秀卖入京城富贵人家为丫头。

    河德秀点了点头,“首饰先别动,这是她亲娘留给她的。里面的银子是给她花销的,将来大些,少不得要用。”

    江氏追问过:“她爹娘是”

    “娘,你别问了,京城富贵人家哪家没有长和短,主子们的事,不是我能非议的。主子信我,才把她交给我安顿。娘,你替我好好把她养大,你就拿她当千金小姐一般娇养,让她和京城的大家小姐一样读书识字、学本事。”

    “嗯,我省得了。”

    十三年前的事,仿佛还是刚刚发生过的。

    河德秀次日一早便随马车离开了。

    之后,江氏对外一直说江若宁是河德秀的孩子,而河德秀现在的丈夫也姓江,与江氏同姓。若宁,听说这名字是孩子亲娘给取的,于是乎这孩子就被江氏当成了外孙女养着。

    德秀侍候的那家大奶奶病早就好了,十三年了,为什么就不提把孩子接回去

    河德秀不说江若宁的身世,江氏也从来不问。

    河德平私下问过河德秀,可她却道“哥哥就别问了,你帮娘好生把她养大,问我也没用,我就是宋家的奴婢,大奶奶不说,我也不敢问,我原是大奶奶的陪嫁丫头,我自是向着大奶奶的。”

    河德秀为何不说,想来是保护他们,大户人家的后宅,哪家没有一些风波。

    这些年,江氏一直牢记河德秀的叮嘱,这也是她送江若宁去镇上私塾念书,每年都会给江若宁缝新衣的缘故。

    瞧得河舅母的儿媳刘翠钿时常绿了眼睛,一脸羡慕地眼馋得紧。

    河舅母此刻浮想联翩,“娘,宁儿是不是东军都督宋家的小姐”

    江氏抬手就是一下,直打河舅母膀子上,恼道:“可不要乱说,到现在秀儿都没告诉我,我也不问。好了,把嘴都闭紧些,要是让我在外头听到半点风声,我不会饶你。”

    河舅母扁了一下嘴:肯定不是德秀的女儿,如果是,除非是德秀爬了宋家爷们的床生下的,这种事在大宅门里经常发生。

    德秀不是大宅门的姨娘,她嫁的是宋大奶奶陪嫁铺子上的管事,现在都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宋家大少爷身边的小厮,一个是三少爷身边的书僮,听说那大小子也学了好些本事,能文能武,比他家的三个儿子都强。

    河舅母狠狠地脑补了一番:也不晓得若宁的亲爹是怎样的人物,想来定是长得极好的,否则怎么生得出江若宁那如花似玉的模样。

    江若宁在山杏家做了一会女红,捧着笸箩回家吃晚饭。

    江氏直勾勾地看着江若宁,似要从她身上看出一个洞来。

    刘翠钿笑了一下,“祖母,你天天见宁妹妹,还没瞧够啊。”

    江氏冷声道:“宁儿啊,山杏她们要去,你可不许去。”

    即便宋家现在没来接江若宁回去,许明年就会接走,毕竟江若宁有十三四岁了,已经到了该议亲的时候。这大户人家的小姐,不都是这个年纪议亲的么。在她父母接她离开前,江氏只想用心带好她,不给人留下话柄,到底河德秀一家还在宋府当差,也算是对得起自儿个的女儿。

    江若宁瞟了一眼,要是硬来怕是不成,嘻笑道:“姥姥,我不去早前还挺自信的,今儿与大翠、山杏她们的绣活一比,打击得我都没信心了,大翠还笑话我配的线太素呢,说我的针法不对。”

    她故作落漠的样子,仿佛字字句句都是真的。

    只有长辈消了念头,她才有离家应聘的机会。她还是很小的时候,跟着舅舅去过县城玩了一回,这都多少年了,硬是没出过仁和镇。六岁时,她每日去镇上私塾读书,三个哥哥便轮流接送她。八岁时,河塘村河员外家请了先生,江氏就去找河员外太太商量,说愿出一份束脩,只求让河若宁跟着河员外家的四个孙儿孙女一道去河家读书。

    可惜,江若宁只在河家读了两个月,便吵着不愿再去河家,原因无二,河家的两个小姐总是欺负她,家里也出了一份束脩,先生的心眼偏到西边去了,动不动就挑江若宁的不好,借着批评江若宁来彰显河家四个孩子的聪慧。

    江氏听了江若宁所讲,又将江若宁送到镇上读书,虽说每日早晚都要走大半个时辰山路,可有哥哥们轮流接送,日子倒也平安无忧。中午,江若宁就在镇上的私塾吃一顿,到黄昏的时候,哥哥们自会去接她。

    江氏勾唇一笑,很是欢喜,就希望江若宁打消念头,虽然河德秀没有明说江若宁的身世,但江氏觉得,无论是江若宁的聪明劲,还是江若宁的容貌,都不像是寻常人家的孩子。

    河舅母道:“你当绣女是人人能做的从早坐到晚,有的还要熬夜,最是个辛苦活,虽说每月二两银子的月钱,还真不是人干的,哪有在家里的好。你留在家里,帮着舅母腌萝卜丝。去年,你做的萝卜醋镇上杂货铺的老张说卖得最好,回头你帮舅母做萝卜醋。”

    江若宁“哦”了一声,做了十坛子的萝卜醋,竟只卖了二两银子,这也太打击人了,偏老张还说因那醋香,给了他们好价钱。

    第三天夜里,江若宁早早就回屋睡下了。

    刘翠钿与河铁柱嘀咕着江若宁不去做绣女的事,全村的姑娘几十个,就数江若宁最聪明、水灵,又数山杏、大翠和她的针钱活儿最好,错过这机会岂不可惜,一个月二两月钱,这可是好大一笔钱呢。

    睡到五更时分,江若宁小心翼翼地起了床,收拾了一个包袱,轻手轻脚地开了窗户,从后窗上跳出去,然后一路出了村口,发现山杏、大翠已经坐在大牛的牛车上等候多时。

    大牛一扬牛鞭便往镇子方向移去了,过了仁和镇再往南行上十七八里路就能抵达青溪县城。

    山杏的姨母家在青溪县城郊外三里地的刘家村,在山杏姨母家住了一宿,赶在第二天一早就候在李记绣坊外头。
………………………………

006 天上掉馅饼

    ;  绣坊外排起了长龙似的队伍,各镇精通女红的巧手姑娘粉墨登场,环肥燕瘦。

    山杏几人正低声说着话儿,她们都是乡野贫苦人家的女儿,就想着凭自己一手绣活赚点月钱贴补家用,最好能如河五姑一样做几年绣女,还能觅一段良缘,出阁的时候又能拥有体面的嫁妆,正可谓一举几得。

    然,就在她们排队等候考验的时候,不远处却站着一个相貌清秀的男子,他似乎要去福来客栈,又似要去旁的杂货铺子,怀里抱着两个纸包,不知道那油纸里包的是茶叶还是盐巴。他驻足审视着长长的队伍,看着姑娘们的眼神很是古怪,没有亵渎,反而是透过她们在看什么人,有的人涨着脸颊,还有的人早已离了,时不时翻个白眼,又或是狠狠地瞪一眼。

    江若宁心里暗道:这古代的绣女应聘,倒与现代的求职面试差不多啊不仅要看各人亲手绣的样品,还要演练,绣坊管事说一声“绣几针长针。”你立马得绣长针,管事说“什么是乱针绣几针乱针。”应聘的绣女也要立时绣出来。

    与山杏、大翠两个说话,手里拿着花箍,演示着长针、短针、乱针等各种刺绣针法。

    清秀公子一双眸子熠熠生辉,就似在一堆鱼目发现了珍珠一般,释放着一股善意。

    大翠问:“山杏、若宁,你们认识他”

    两人连连摇头。

    大翠是她们三个里性子最是泼辣的一个,她咬了咬唇,一转身走近清秀公子,不等她说话,也不晓得那男子说了句什么,大翠立时面露诧色,男子又说了一句什么,大翠转而面带狂喜。

    山杏眨着眼:“若宁,你有没有很奇怪。”

    “是有些奇怪。”

    大翠与那人说完了话,优雅得体地走近山杏,一把扯过江若宁,“我要解手,若宁陪我,山杏,把我们的位置站好,我一会儿就回来。”

    江若宁恼道:“我不想解手。”

    “昨晚我陪你,今儿你陪我,走啦”

    由不得江若宁挣扎,大翠拉了江若宁就走。

    她不解手的啊,今天早上就吃了两个包子,为了排队的时候少去茅厕,刻意连米粥都没喝。

    江若宁在茅厕外头踱步,那清秀的男子款款而至,“姑娘”她四下张望。

    “就是说你呢,穿粉衣的小姑娘。”

    这小姑娘五官分散开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聚到一处,却是神采飞扬,给人一种精致灵动之感。身上穿的是乡下姑娘们常穿的式样,而衣料却不凡,是茧绸的,布料也是七成新的,站在那些应聘的绣女中间,既不突兀又不太过寒酸,衣服洗得很干净,挽着一对小兔耳圆髻,髻上绑着粉色的丝绦,飘飘曳曳,更显活泼。

    江若宁面含几分戒备,问道:“你想干什么”

    清秀公子走近,似笑非笑,“三百两,扮一天新娘。”

    她立时惊喝:“你说啥”

    三百两,在这里一两银子等同三百元人民币,三百两就是九万块钱,九万块就为了让她扮一天新娘。

    “五百两如何五百两雇你扮一天新娘。”

    又涨了

    江若宁一脸狐疑,她可不信天底下会有这等好事,让她扮新娘,还是遇上劫色的,这可是古代,女儿家的名节比性命更重,用区区五百两就想买她的命,她是掉到钱眼子里了才会应。

    今年奉天府遭了旱灾,朝廷虽给每家拨了赈灾粮,可因没有饿死人,一人才拨了五升粮食,他们家七口人,而她又是寄养在舅家,不算其内,只得到三十升粮食,且从入秋到现在,虽然姥姥、舅母省吃俭用,也早就吃得不剩一颗粮食。

    现在,家里是靠萝卜、蔬菜度日。

    女人们还好,舅舅、大哥、三哥皆已消瘦一大圈,全是一脸菜青色,更不肖说下地干活的力气。

    江若宁的戒备心立马升起,级级攀升,最后升至一级戒备,她小心地看着来人:“扮一日新娘五百两,你当我是傻子,你别看我小就来骗我,我不上当。”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么好的事怎么可能被她遇上,一定有阴谋。

    清秀公子摇头晃脑:“扮一日新娘,可得五百两银子。”他在青溪县寻了大半月,总寻不到与宋清尘容貌相似的女子,可今日总算遇到一个合适的。

    一天就给五百两,当她真是好哄骗的,这得来越容易的,后面的阴谋便逾大。

    钱虽不是万能的,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可这钱要看从什么来路得的,江若宁前世是公安系统的一员干警,实习期间做过一段时间的女探员,毕业后在刑侦技术科工作,专门分析指纹、血液等。

    职业的本能,让她怎么看这清秀公子都是个祸害,弄不好就是个骗子。

    江若宁莞尔一笑:“扮新娘,不是真新娘,不能真洞房”

    清秀公子控抑不住呵呵笑了起来,“明日要举行婚礼,新娘却突然生了重病,怕是不能拜花堂这这也是不得已的”

    新娘生病,照着本朝规矩,不是可以由丫头代替,亦或是由人扶着拜堂么,法子多多,为何要寻她这个不相干的外人来,还许以厚利。

    江若宁看这清秀公子,怎么看怎么就是一个骗子。

    河塘村可有做捕快的河十七,她自小就爱听河十七讲各种侦探破案故事,这着实有违常理。

    江若宁定定心神,“我觉得还是应该约法三章的好。”

    “这话怎么说”

    “签字立契”

    “不行”这原是假扮新娘,怎么能立契,立了契不就落下了把柄,这契约是万万不能立的。

    “你把我卖了怎么办”

    “就姑娘这小身板,能卖五两银子就不错,五百两银子可能买一百个你。”

    啪磅

    只两声,待清秀公子脸上、腹部吃痛时,他已经被这个半大的菜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