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妆名捕-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年轻官员打量着温令姝,揖手问道:“臣廖荣拜见凤歌公主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他一心想讨好凤歌,这一嗓子吼得,立时吏部公房的官员都惊动了,一个个探出脑袋,立有认得的人面容一沉。

    温令姝怔立在侧:原来认错人了?

    她是嘉慧郡主,怎的就将她认成凤歌了?

    这不仅是廖荣的尴尬,还是温令姝的尴尬。

    廖荣呼完深深一磕,热情地道:“殿下是来给李大人送饭的,微臣这便帮你通禀。”一扭头,转身就跑。

    旁边看热闹的小吏,多没见过凤歌,一脸热切,眸含羡色。

    另有见过凤歌的官吏,脸上掠过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温家姑娘好大的胆儿,明知旁人认错,居然不纠正,不训斥,这可是对皇家大大的不敬。

    “是凤歌公主来给李大人送午饭了。”

    “真是一段良缘啊,李大人好福气。”

    “听说公主与李大人青梅竹马,太子和皇上已经默许了良缘,就差赐婚了。”

    温令姝紧握着衣袖,她想见李观,若换成他日,直接拂袖走人,可已经误会了,就让他们误会,到时候……

    想到也许还有希望嫁给李观,温令姝心头的不快释然了。

    薛敬亭听到外头有人议论,出了屋子,却见大门外站着个俏生生的少女,旁人认不得温令姝,他可是认得的,这几年温令姝去过薛家几次,虽每次都是找薛玉兰,但他也见过两回的。“凤歌公主在哪儿?”

    一边的小吏揖手答道:“薛侍郎,那大门外站着的不就是凤歌公主?”

    “胡说八道!”薛敬亭一下气得不轻,薛家出身寒门,也是有骨气的,“那是凤歌公主?”

    不是吗?

    可吏部的小吏都以为是凤歌公主,那些年轻的官员还跑过来瞧热闹。

    怎么就不是?

    薛敬亭看到众人那猜疑的目光,大喝道:“早年本官与公主请教过丹青画技,难道本官还能认错?那不是凤歌公主……”

    温令姝好大的胆子?

    不,难道是代凤歌公主来给李观送饭的?

    薛敬亭又觉得这可能不大,凤歌公主身边有多少太监、宫娥,就算不能亲来,自会派身边人来送,哪有派温令姝来送的。

    他又忆起薛太太与他说的事,“玉兰和嘉慧疏远了。大奶奶与她提起嘉慧,她就很生气……”只不知薛玉兰因何生气。

    这会子,薛敬亭似猜出了原因。凤歌公主与李观青梅竹马,两情相悦,连皇帝太子都有成全之意,虽没有明说,谁不知道他们已经是议亲订亲的人,这温令姝怎么回事,乘着马车来送饭,还任人误会不解释?

    薛敬亭气得不轻,连声道:“世风日下,世风日下……温学士何等君子,怎的生出个这样的女儿?”

    那小吏一听,当即回过味来,“薛大人,你是说……说那紫裙姑娘不是凤歌公主?”

    薛敬亭再不接话。

    李观听到廖荣所言,真以为是江若宁给他送饭菜了,在各部院里,有女眷的人,因为坐班加班时,不能在饭点回家吃饭,都会有女眷前来送饭菜,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不能家里送吃食的,就会在相熟的酒楼订餐,到了点上,就有人送来。

    待他近了大门,却看温令姝站在一辆马车前。他左顾右望一番,不远处出现了一辆骏马,却是小马从马背上跃下,手里提着只食盒。

    温令姝自也发现了小马,此刻盈盈一拜,暖声道:“少游,听丫头说,昨儿送的饭菜似乎不大合李大人的口味,今儿小女特意亲来一趟,这些都是小女问了十六亲自预备的,都是你爱吃的菜式,若是还不合味口,小女下次一定再改……”

    小马当即怒火乱窜:这什么状况?分明就是有事发生。

    李观连退几步,觉得这话说得奇怪。

    只片刻,他就明白发生了什么。

    小马破口大骂:“李观!好!你真好!公主听说吏部近来事多繁忙,忙着官员升迁、调职,令咱家给你送饭菜来,你……你居然……敢与公主玩脚踏两只船。”自家公主是如何人物,哪里配不得李观,这臭小子居然敢与旁的姑娘亲近。

    看他回宫不告诉公主?

    这该死的李观,居然如此可恶。

    李观有苦难言,急呼一声“小马公公,你误会了?”

    “误会个屁,刚才她可是说得真真的,她昨儿就给你送饭菜,不合你口味,今天又送了?你告诉咱家,你和她什么关系?你若真把公主放在心上,怎会与人做这种事?”

    温令姝心下暗乐:谁是真正的赢家还不定呢?为欢喜他,她已经付出了许多,既然到了无路可退,就为自己的幸福再赌一回、算计一把。

    李观心下着慌,他与江若宁聚聚散散,险些就不能走到一起,如今良缘在望,这温令姝竟跳出来捣乱。

    他早在几月前很干脆地拒绝她。

    彼时,他的同窗、他的同乡皆可作证。

    李观没想堂堂温学士的嫡女,居然做出这等颠倒黑白之事,恼道:“嘉慧郡主,你这样做有意思吗?”

    温令姝微微一味,带着情意,“你对我有意思,我对你有意思,这不就是两情相悦。”

    小马提着食盒,嘴里大叫:“李观!真没瞧出来啊,你还是这样的人,你等着,咱家回去告诉公主。你敢背着公主与人相好,皇上太子也绝不会把公主许配给你!”

    围观的小吏七嘴八舌:

    “李大人脚踩两条船?”

    “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怎么能这样呢?”

    “娶公主还能纳小妾?”有的人带着意味地打量着温令姝。

    温令姝的出身来头也不小啊,嫡妻是公主,再来个小妾平妻是当朝权贵之女,李观这艳福可真不浅。

    薛敬亭大喝一声:“还不都散了!”他冷冷地扫过温令姝,刚才的一切,他可是瞧得真真的,温令姝分明就是故意的,“嘉慧郡主,你这么做有问过你父亲?”

    “薛大人还是管好自己的女儿吧,听说她可几番惹太子不快了。”薛敬亭不管好自家女儿的事,倒有心思过问别人家姑娘的私事,真是吃饱了撑的。

    “你……”薛敬亮气急。

    李观想着温令姝所为,目的就是要他与江若宁生出芥蒂、误会,今日不把事做好,怕是来日有说不出的麻烦。“温姑娘,你挑驳在下与凤歌公主的感情,让人误会,真真是心机深沉啊!据在下所知,温姑娘是凤歌公主的陪读,更是凤歌公主的朋友,你这样对待朋友,合适?”

    温令姝想到这几月受的冷落、嘲讽,喜欢的人近在跟前,可他的眼里只一个凤歌。“什么合适?可是李公子引/诱小女在前?”

    “请问姑娘,在下哪里吸引你?在下改。”

    改了吸引处,就不会再吸引她。

    “你拥有的一切,本郡主都喜欢!”

    李观一脸不屑,“据在下所知,姑娘拥有的郡主身份是凤歌公主而得来的。姑娘纠缠一个心有意中人的男人,还说出那等不顾廉耻之话,做下不顾体面之事,当真合适?姑娘请回,在下不会接受姑娘的任何示好。”他一转身,揖手道:“昨儿在下是与薛大人、廖大人一处用的午饭,你们可替我作证,我昨日并没有吃她送的饭菜。”

    温令姝不要脸面,他李观可不能任人误会,昨日他与同僚共食,可是有人证的。

    薛敬亭最不喜这等不顾脸面的女子,朗声道:“没错,李大人昨儿晌午与我在一处用饭。”

    李观作揖以示感谢,又对温令姝道:“在下昨日不吃,今日也不会接受姑娘的饭菜,往后都不会接受,还请姑娘莫再挑驳在下与凤歌公主的感情。”

    “李观!”温令姝大喝一声,她恋他若狂,他却视她如草芥,“我哪里不好?”

    “姑娘好是不好与在下无干,请回罢!”他蓦地转身,温令姝疯了一般地冲过来,从背后抱住了他,嘴里大叫着:“李观,你娶我好不好?我喜欢你!我喜欢了你几年,你不能这样待我,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喜欢你……”

    以前,她还能忍受相思之苦,后来在日夜相对他的画像后,这情感越来越深,深到无法扼制,她模仿江若宁的笔迹,署是江若宁的小字给他写信,这一写越发不可收拾,待他入京,她欣喜若狂,爱他成痴,再不能搁下。

    “放开!”李观大喝一声。

    温令姝紧抱住不放。

    李观用力一推,温令姝一个踉跄跌坐在地上,摔得很疼,手在摔落时蹉破了皮,钻心的疼痛袭来,她眼泪汪汪。

    李观对吏部门口的官差道:“下次不许此女再进吏部!”

    薛敬亭走近李观,轻叹一声,“她怎缠上你了?”

    李观道:“早前就拒绝过,可她还不死心。”

    他自认除了早前收过几封信,那是他以为是江若宁写的信,也深情温柔地回信,可后来得晓真相,他气恼不已,没晓温令姝竟是这等不顾廉耻的女子。

    “凤歌公主眼里可是不容沙子的,你还是想着如何解释吧。”(未完待续。)
………………………………

556 赠宫人

    薛敬亭对温令姝很,难怪薛玉兰疏远温令姝:公主厚待温令姝,她却来抢凤歌公主的。  温思远一生的英明,许就要毁在这个女儿手上。

    他与温思远都曾在太学院给皇子公主们上课,也算是故识,看来他得走一趟温家,把今儿的事告诉温思远,真真是家门不幸,这温令姝以前不是端庄得体的,怎就做出这等事来。

    薛敬亭摇头轻叹。

    翠薇宫。

    江若宁与薛玉兰正在用午膳,小马又原封不动地将食盒提回来,静静地垂手侍立在侧。

    “玉兰,唉,阿欢那个死脑筋,我都劝她多少回了,让她嫁给郑刚得了。可她就是不答应。我现在拿她没法子了。”

    薛玉兰含着浅笑。

    前些日子,江若宁忙着的章程,一直不得空与薛玉兰静下心来说。忙过了女学堂的事,贤妃又拉江若宁去帮玉鸾、雪鸾两个置备嫁妆,这二位公主比较得宠,而玉鸾又曾办过皇差,加上玉鸾所嫁的秦文是太子的心腹,而今上任御林军副指挥使一职,这嫁妆只不是六公主、八公主能比拟的。

    玉鸾又上疏请求皇帝太子请辞公主府,请辞公主仪仗,请降公主例赏为郡主例赏。太子大赞玉鸾贤惠,应允不赐造公主府之事、免去公主仪仗,名为公主实以郡主之尊出嫁。她将作为“玉”字辈中,第一个以百姓之礼嫁出宫的公主,太子选京城高仓县兴旺镇为玉鸾沐食邑,兴旺镇乃是京城最大的镇子之一下,所辖三十八个村子,有近四千户。良田、店铺是锦鸾公主出嫁时的两倍。财帛摆件也是锦鸾公主的两倍。从此后,玉鸾将照着亲王府一等郡主的例从内务领取四季例赏、衣帛布匹等物。

    四妃所出的公主与一等郡主多了一倍的例赏;而嫡出公主又比四妃庶出公主多一倍;九嫔所出的公主又比妃所出公主少一等例赏;嫔位以下的嫔妃所出公主,例赏便照了一等郡主领取。也就是说,玉鸾出嫁后,每年所领的例赏比原本要少得许多。因着这儿,太子便在嫁妆上给她补齐。

    太子恩赐,秦文不必守驸马礼节,原因是他娶公主而非尚公主。这句话就值得深思,尚公主,驸马不能担任要职;娶公主,则是可以担任要职的。

    雪鸾听闻后,开始纠结自己要不要也请辞公主府,再请辞公主仪仗,太子是不会薄待自己的妹妹,对于知礼识节的,也算是厚待。雪鸾想学玉鸾被贤妃给止住了,一来陶介不是秦文,就算雪鸾请辞赐造公主府,陶介也未必能得太子重用;二则雪鸾的性子跳脱,不像玉鸾沉稳,雪鸾也不如玉鸾会精打细算会过日子,往后每年例赏少了,贤妃还真担心她能不能过好。

    昨儿,贤妃拉着江若宁又核了一遍玉鸾、雪鸾的嫁妆。今日江若宁才得空请了薛玉兰过来说话。

    薛玉兰出嫁后,听说在太子宫时不时和太子发生口角,萧良娣是恨不得将太子日夜留在她宫里才好,可薛玉兰一生气就能赶太子出去,因着这儿,连薛敬亭也没少被人笑话。薛太太带着薛大奶奶几番入宫开解,可薛玉兰就是个死,让她哄太子,她哪里做得到,又恐娘家母亲嫂子担心,嘴上倒是答应得爽快。

    江若宁与薛玉兰用午膳,翠浅一脸不快。

    薛玉兰还不知道,翠浅不高兴,是江若宁把最后一株冰玉草赏她了,那可是,换成谁也会不乐意。“翠浅,本宫不要冰玉草了,怕是下次再来,你连茶点都不奉,直接把我赶出去。”

    江若宁笑道:“翠浅,要不我把你和冰玉草一起送给太子妃,你会养冰玉草,过去了正好帮上忙。”

    翠浅当即大叫:“公主,奴婢就服侍你。”

    那可是最后一株冰玉草,怎么又送人了,她还没养多久呢。

    翠冷福身道:“启禀公主,奴婢这些日子与翠浅姐姐学了如何养冰玉草,也……也是会养的。”

    江若宁要出嫁了,再得宠的公主又哪能与皇后相比。这薛玉兰现下是太子妃,待太子登基,她也跟着水涨船高。即便是萧良娣这样的大美人,也不敢与太子吵架,可薛玉兰敢,有御史弹劾太子妃目无尊卑,太子还护短,“本王与太子妃夫妻私事,关尔等何事?你们这些臣子,难道就从未与妻子拌个口角?”

    一句话,御史不说话了。

    人家太子都在乎,你丫多个嘴,说不准太子喜欢太子妃,还觉得特别呢。

    可在翠冷看来,这是太子妃薛玉兰得宠。

    江若宁顺水推舟道:“行,我把翠冷送给你。”

    翠冷当即跪下谢恩。

    翠浅愣愣地瞪着翠冷,心里暗骂了好几回:攀高枝的!还以为翠薇宫里再没有了,如今又出来一个。

    江若宁道:“玉兰,我瞧你身边也没个得力的太监,小马得过大总管调教,是个沉稳的,要不我把他给你?”

    小马大叫一声“公主,奴婢哪里做?”

    江若宁喝斥道:“跪什么?赶紧的起来。你瞧翠冷多干脆,自请跟去太子宫帮太子妃养冰玉草,你这么婆妈作甚?我嫁出宫去,回头也会请辞公主府、请辞一切公主待遇,我想以平民出阁。少游是个心有抱负的男子,我不想他因为我失去太多,做个寻常女子也挺好。

    几位内侍,我是不想带出宫去,可去了旁处,难免他们三个又心生落漠之感。对小马、小邓、小卓而言,最好的归处便是这在皇宫。”

    江若宁伸手握住了薛玉兰的纤手,“我们名为君臣,实是姐妹,更是闺中好友。玉兰,我想把小马几个交托给你,他们往后行得不妥处,你骂也好,打也罢,只是无论他们做下多大的错事,你留他们一条命。

    我先让小马跟你去,小邓、小卓两个我再留一阵子,待我出嫁时,再着人送到你身边。还有我身边的蓝凝,我想留给你,这姑娘行事沉稳、考量问题又比寻常的宫娥要周到,就是碧嬷嬷也多有夸赞。你往后长住深宫,身边得有个行事得体的才成。

    还有我宫里的几个宫娥,我原是想留在身边做陪嫁丫头,待她们年满二十五岁,我就照了早前翠浓、蓝滴的例给她们备一份嫁妆,寻个真心待她们的男子为夫,也算全了主仆情分……”

    薛玉兰想拒绝,可她身边的陪嫁丫头,也是家里临时给,脾气、性子都没摸清楚,但蓝凝、翠冷、小马都是相处好几年的,大家都认识,也有所了解,比那些不知根底或新来的强了许多倍。

    蓝凝跪在一侧,重重一磕,“奴婢谢公主赏赐!”

    “好了,你们三个往后跟着太子妃,要多用些心,就如待本宫一般。”江若宁一面说笑着,取了个荷包出来,塞到薛玉兰手里,“翠冷、蓝凝满了二十五岁,她们若想出宫嫁人,劳你照着早前翠浓的例给置份嫁妆。若有不愿出宫嫁人的,你就当成个管事姑姑使唤。她们两个在我身边服侍几年,耽搁了青春,我不能因为把人给你,就不给她们备嫁妆……”

    翠冷、蓝凝满面通红,跪在地上不作声,心下有欢喜,有庆幸。

    江若宁娇笑着道:“我宫里的宫人多,我想照着民间富贵人家姑娘的陪嫁例份来,挑两个大丫头、再四个服侍丫头去。陪房、跑腿小厮,我爹给我预备。”

    江若宁有主见,一旦决定的事就会做下去。如果薛玉兰拒绝反倒伤了情分,薛玉兰身边最得宠的大宫娥是苏巧,是江若宁从掖庭宫奴里挑出来送她的,最得薛玉兰之心。

    薛家要把枝枝送她当陪嫁丫头,薛玉兰说什么也不肯要,挑了几个户部送给薛家的丫头做陪嫁,现在有江若宁送的故人,薛玉兰还真想留小马、翠冷、蓝凝,尤其小马和蓝凝,最得薛玉兰之心。

    “翠浅说话直,爱得罪人,我就留下了。”

    翠浅与她相伴的时间最久,虽然性子直,但对她最忠心,感情最好,江若宁还真舍不得把翠浅留给人,她的身边总得有个能说话的人。

    “剩下的宫娥,我留给你。除了让他们帮衬你也有想让你给寻个好夫婿的意思,有未来的皇后娘娘坐镇,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翠薇宫的宫娥,多是到了出宫年纪也无家可去者,这是江若宁当时挑选宫娥的要求。她看到太多因无家可去宫娥命运凄惨的下场,反正都要用人,倒不是用这种苦命的宫人。一来她们忠心,二来也可靠,她们想要善终就要尽心服侍。

    江若宁对几人道:“都回去拾掇拾掇,一会儿随太子妃去太子宫。”

    翠浅心里暗道:公主把冰玉草送给太子妃,许是想替蓝凝小马几个谋前程,这样的主子为奴婢打算到此,也算是有心了。早前的不快,立时就轻浅了几分。翠冷虽然有心眼,可翠浅与她相处这么久也是有感情的。

    江若宁斥退左右,低声道:“你与太子怎样了?”(。)
………………………………

557 和想的不同

    不提还罢,一提起这事,薛玉兰就满肚子的火,“你说他都什么人?大婚前,我照你的意思,把自己本来的性情全暴露出来,就盼着能吓退他,让他知道我不是那种逆来顺受的,娶我当太子妃,许会闹得他后宅不宁。么还是娶了呢?”

    男人不都喜欢温柔小意,会撒娇,会说软和话的。

    薛玉兰也这样认为,所以大婚前,在薛家搬到五进豪邸之后,薛家办了一次乔迁宴,请了薛敬亭的同僚、朋友来府里,慕容琪也来了。

    薛玉兰遣了苏巧去请他,两个一见面,薛玉兰装出很恭敬、态度谦卑地道:“殿下,你是尊贵的皇子,臣女就是个寒门女子,不懂,你看我,不识抬举,皇家瞧上我,多大的福分,可我想了许多天,还是不想嫁给你。要不,你换个人吧!”

    慕容琪先有些意外,只片刻,淡淡地吐了句“想嫁的,本王还不想娶呢,本王就想娶这种不想嫁的。”

    薛玉兰当即气得想吐血,本来就憋屈了好久,好不容易冷静又冷静,风度又风度地与他说话,他竟回了这么一句。“你是不是皇子?你怎能这样?明知道我不想嫁皇家你还娶?你就应该娶那些********想嫁你的……”

    “薛玉兰,该娶谁,本皇子比你明白,不用你来教。”

    “臣女敢教你吗?你多厉害,明知臣女心思,来个防不胜防就决定臣女一生了。”

    “你不觉得惊喜吗?是不是乐得现在还以为在做梦?”

    慕容琪就故意气她,他心里愤愤地想:别以为本王不知道你就是故意的,为了不让本王娶你,大咧咧地坐着,还故意把茶水吞咕噜噜作响。

    当他是傻子,他可是派人查了她,说她很规矩,怎么到他面前越发真实了。

    薛玉兰故意举止粗鄙,末了还露出牙齿笑。

    “都道美人生贝齿,这么漂亮的贝齿,就得咧嘴笑。那不咧嘴的,定是一口黄牙……”

    第一次交锋,以薛玉兰气得面容煞白,慕容琪大胜而去。

    薛玉兰接下来就琢磨如何再试,可这试来试去,最初是为了不嫁他,不知什么时候起,就变成了她要赢他。

    前,他们见了三回,回回都被他气得不轻。

    他与她闹腾了,回头,薛太太都知道得清清楚楚,把她唤过去又是一番说教。

    待成了亲,洞房花烛夜,薛玉兰继续死鸭子嘴硬,她却忘了,已经成亲了啊,结果被慕容琪折腾得次日下不了床。

    他得意地瞧着她双腿打颤,抛了句“你服不服?”

    薛玉兰要反驳,苏巧却拉着她道:“太子妃,都这个时候,你再闹有什么意思?”

    于是乎,被折腾怕了薛玉兰,巴不得慕容琪不来她宫里,可他一定是故意的,因为他不久天天来,还夜夜来,就是不去萧良娣、温良媛屋里,他还给了个名头“得早生嫡子”,说得他好像没儿子一样。

    新婚一月后,薛玉兰听说有御史:太子殿下贵为储君,当充盈后宅,多育子嗣……

    薛玉兰那个乐啊,因为不用每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