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妆名捕-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七郡主怔了片刻,开始嚎啕大哭起来。

    六郡主也跟着劝慰、哭啼起来。w?ww。‘

    “七妹啊。你怎就想不开了?大哥不是说替你做主吗?你说出那人,什么事都解决了,你怎这么傻啊……”

    慕容瑁厉声斥道:“小七,你把我们皇家的尊严、脸面置于何地?让你说出那人,我和父王、母妃自替你做主,你怎就不说呢,还寻死觅活也不肯说……”他拍着收掌,佯装着打人的模样。

    江若宁与七郡主的丫头使了个眼色。

    丫头尖叫一声,“大公子别再打了!奴婢说,奴婢说……那人是李望!是礼部李侍郎家的嫡次子!”

    “小七,你等着,大哥替你做主,这就派人去李家。”慕容瑁愤然转身。

    慕容琅一脸兴奋,“有好戏看了!妹妹等着,我跟着瑁堂兄去李家。”

    江若宁勾唇一笑,“少游,你们主仆也该离去了。来的时候尚早,看到你们的人不多,小心离开。”

    江若宁对周围的人道:“今日,我过门拜访小七,正好撞见大公子逼问小七肚子里的孩子是谁的?瞧到小七寻死,这才抢救了过来。小七的丫头生怕大公子责罚小七出事,招认小七肚子里的孩子是李望的。你们将这事传至整个敏王府,再寻几个能说会道的婆子,要把这事闹大,一定要将李望说成薄情汉,将小七说成单纯善良的痴情女。”

    六郡主的乳娘领命,当即转身离去。

    江若宁与六郡主、七郡主坐在凉亭。

    六郡主细细思量,回过味来:若小七的单纯善良、痴情形象成功,世人会同情小七,更会对李望深恶痛绝。三策,无论是哪一策,对敏王府、对小七都有利。

    若小七愿意,自可顺遂嫁入李家。若她不愿意,又能从李家拿到一大笔银钱作为补偿。若小七有了这笔钱,怕是在敏王府的日子就好过,将来出嫁也不愁嫁妆。

    相较上、下两策,敏王府众人满意的更是中策,因为中策的益处最大。

    七郡主面带歉疚地道:“凤歌,以前的事……是我对不住你。”

    “都过去了。我以前一直以为是你算计,现在才知道你是被逼的,我不怪你。”江若宁握着她的手,轻轻一拍,低声问道:“小七,你与我说句实话,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七郡主看了眼六郡主。

    六郡主会意,起身道:“凤歌公主,我该回屋绣嫁衣了。先行告退!”

    六郡主带着丫头退出凉亭,进了双姝院。

    丫头不解地道:“六郡主,事情闹大,七郡主还有名声吗?”

    “她已经没了名声,大闹宫宴后,就连我的名声也被她所累,若非我的亲事是顾母妃早前定下的,怕是我也没人要了。”六郡主凝了一下,又道:“她既然已无名声,自然就不在乎大闹一场。世人不是都说李家的念慈庵日进斗金,世子手头有一成份子,早就让大公子眼馋了,大公子得了这机会,岂有不大闹的理儿。李家失理在前,想保住阖家平安,就必要舍出一笔巨额银钱。这一回,怕是我们敏王府又不会太平了。”

    这可不是几两银子的是,是上百万两乃是几百万两银子,大公子与世子自来就不对付,而敏王妃、顾妃更是斗了几十年,谁也不服谁。

    可今日,却被大公子碰上了得银钱的机会,他自不会放过,非得从李家拿出一笔钱不可。

    有这么一大笔钱,大公子、世子还不得再争夺一场。

    六郡主微微一笑,“这么一闹,七郡主的嫁妆自是薄不了,倒比以前冰清玉洁时还要得人看重。”

    银子是因七郡主来的,待她出阁,总是要置备一份,而且世人都知道他们得了一笔巨财,嫁妆还不能置备得太薄。

    六郡主道:“若小七是个有福的,肚子里最好生个女娃,亦或是出生就夭折。”

    若是男娃,一出生又是场风波。

    江若宁又安慰了七郡主一番。

    “小七,你就好生养胎,都怀这几月了,没打落胎的主意,这样一来也伤了你自儿个,先把孩子生下来。”

    “小七啊,你早前已经那样,事情再坏也坏不到比之前去。”

    江若宁走了。

    出得府门坐上车辇,阿欢不解地问道:“师姐,敏王府早就知道小七怀孕,为什么早前不管她?家风严谨,现自家姑娘未婚先孕,要么秘密落胎;轻的再送庵堂当姑子;重则是要毒杀的,可他们怎么就装着不知道呢?”

    “因为小七早前要嫁的李观,而李观是念慈庵的大东家。若是结姻成功,敏王府就多了一个财神。敏王府人丁兴旺,花钱如流水,说句不夸张的话,每日敏王府少则千两银子的花销,动辄上万两,没有钱,怎能成?

    敏王爷、敏王妃等人是乐见其成,想捡现在的便宜,宁可背负坏了敏王府的名声,也不愿替小七出面做主。

    这背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敢情闹了半天,敏王府是想从享其成。

    阿欢道:“什么?他们不就是为了银钱么?为了钱,竟是连名声都不顾了。”

    “早前七郡主想嫁的是李观,是当今凤歌公主的意中人。”

    “这算什么原因?”

    “太上皇、太后宠爱凤歌公主,必不愿凤歌公主受到半分委屈。皇帝也是疼爱凤歌公主的,昔日李源曾斗胆给李观、七郡主求过赐婚恩旨,被皇帝训斥了。

    敏王爷等人都是聪明人,他们怎会自作主张,纵容自家的姑娘去与当今最受宠的公主争男人。

    弄个不好,这不是开罪凤歌一人,而是招惹了太后与皇帝。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敏王爷是万万不会为一个不得宠的庶女去冒险的。

    但他,又不想放过一次大财的机会,故而,他选择了袖手旁观、任其自由展。”(未完待续。)

    。。。
………………………………

199 赔偿

    这只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可那些当权者却亦想了太多。?。‘

    阿欢道:“七郡主在敏王爷眼里,就是一个能赚一笔钱的人?”

    “敏王爷明知七郡主未婚先孕却任之纵之,即不呵护也不处罚。他是想一旦事情照着好态势展,七郡主成功嫁给李观,往后就要拿捏住七郡主,让她时不时拿银钱回娘家。

    若在这时候处罚了七郡主,他岂不是得不偿失?至少在人言之下,他没有罚她,还依旧让她好吃好喝好穿地住在敏王府,便是厚待七郡主。”

    敏王那人对自己的子女很凉薄,谁让他的儿女比皇帝的还多,他着实管不过来,真真挥了他的“种马”习性,只顾生儿女,却从未想过如何养好儿女。

    阿欢轻斥道:“这些人的心思可真多,难不成银钱比名声还重要?”

    “小七只是个不得宠的庶女。而皇家又岂是寻常百姓可以议论的,毁的只是七郡主一人的名声。你瞧敏王府其他庶女可受影响?六郡主依旧要出阁,八郡主还在议亲。得宠的女儿依旧可以拥有良缘,不得宠的任她再冰清玉洁,没王妃、顾妃帮衬,谁人知道你敏王府有那么一个女儿。”

    谁去毁皇家的名声,这是不嫌自己命长。

    即便要说的是敏王府的庶出郡主,可人家也是皇家姓氏,是皇家女儿。

    阿欢叹了一声,“说到底,物以稀为贵。你瞧容王府就只得琅世子一个儿子,其尊贵比正经的皇子还强两分。”

    敏王爷的儿女太多,浩浩二十几个,而儿子单独排序,女儿也是单独排序。

    到了适婚年纪的郡主便有五个:三郡主、五郡主、六郡主、七郡主、八郡主。敏王府的郡主虽多,有封号的郡主只得三位:敏王妃所出的大郡主――明珊;顾妃所出的五郡主――明澜;敏王宠妾柳承仪所出的三郡主――明波,因她亲娘是敏王爷最宠爱的姬妾,女以母为贵。由敏王上疏求得一个郡主封号。。?‘c?om

    照着皇家的规矩,嫡出郡主享一等郡主位,为正五品;侧妃所出的郡主也可得到封号,然。其等级却有别嫡出郡主,享二等郡主位,为正六品;而侍妾所出的郡主,只能享三等郡主位,为正七品。等同县主位,不过是名号好听罢了。

    明波郡主享的是县主待遇,因有封号,比其他没封号的郡主还要风光体面。明波郡主住的也是体面的贵女阁楼,虽然那阁楼不及明珊、明澜,却也足够让其他庶女羡慕。

    两日后,李源嫡次子李望欺辱敏王府七郡主之事传得满城风雨。

    御史更是连连上折,弹劾李源教子无方,纵子欺男霸女,就连敏王府七郡主都未幸免。甚至还令七郡主身怀有孕,而痴情的七郡主还在巴巴地等着李源的“安排”。

    御史的力量是巨大的,不知从何处还收罗了几件事例,说某年某月,李望玷污一个豆腐铺寡妇西施的女儿,事后不认,逼得这女子二八年纪便跳河寻短,之后李二太太出面,给了豆腐铺二百两银子私了;又某年某月,李望陪母到春晖圣母庙敬香。瞧见某郑姓人家的女儿重得俏丽,便诳骗人家,害得那女子不久有了身孕,最后。这郑姑娘竟被族人浸了猪笼……

    如此种种,列罗出六桩有名有姓,有理有据的事件出来。

    慕容瑁、罗奉侍闹上李府,罗奉侍哭闹着要李家娶七郡主为嫡妻;而慕容瑁则指责李望坏了敏王府的名声,玷辱了他妹妹,当着李家上下的面。下令将李望揍了个鼻青脸肿不说,还说要给七郡主调养身子,非逼着李源拿出一百万两银子来不可。

    李二太太不拿,慕容瑁就揍李望。

    她一阵肉疼,只得取了银票来。

    罗奉侍见他们给了慕容瑁哪里肯依,哭闹着不肯走,直说她女儿如今形容消瘦,又被兄长逼问奸夫,直吓得寻了短,人是救过来了,定是要请郎中看诊吃药调养的……

    李家住在明月庵太平巷一带,这里有少官宦人家,其中温家嘉隆伯这一房便住在附近,一时间引得周围的人引目关注。?。??‘c?om

    李二太太爱惜名声,又拿了五万两银票,想打罗奉侍离开,可罗奉侍哪里肯,只说这点银子,只够吃几回燕窝的,“李二太太,不看僧面看佛面,我女儿还怀着你孙子,这可是你的金孙,你怎拿这么点钱就想打人?”

    罗奉侍虽是收了,却依旧不肯离开。

    李二太太心疼不已,只得再添了五万两银票,遣了嬷嬷说好话,罗奉侍这才离开李府。

    一时间,李家出尽了风头,不是美名而是恶名。

    慕容瑁得了一百万两银子的赔偿,很快就传出去了。

    *

    敏王妃、世子慕容瑾听说时。

    慕容瑾的眼珠子都快要盯出来了:“老大出去闹一趟,就得了李家赔偿的一百万两银子?”

    跑腿的小厮道:“回世子爷,是真的,同去的侍卫、下人都瞧着呢。”

    一百万两啊?

    这得够敏王花销一阵子了。

    中苑、东苑、南苑可都归敏王妃母子掌管。

    顾侧妃母子就只管了一个西苑。

    慕容瑾一阵肉疼:“这种好事,怎就被顾妃母子得了去。”

    “禀王妃,顾妃在西苑拾掇了一处院子,说是置给罗奉侍。这会子罗奉侍带着婆子丫头住进去了。顾妃还对罗奉侍、七郡主说,七郡主的亲事他和大公子管了,定不让李家人白欺了去。”

    这哪里是管,分明就是白捡了好处。

    那可是白花花一百万两银子呢。

    慕容瑾道:“可惜呀!多好的机会,被老大捡了去,他又得了个友好弟弟妹妹的名声,还得了好处。府里的庶出弟弟妹妹指不定认为他有多仁义呢?”

    敏王妃冷声道:“小七是王爷的闺女,他们得了银子,能归他们吗?小七可是王爷养大的,小受了委屈,自有王爷做主,哪里轮得上他们。”

    慕容瑾眼睛一亮,“母妃说得是。”

    敏王原不想管后宅这些乌七八糟的事,耐不住听说李家一挥手给了一百万两银了,立时眼睛就亮了,若是几万两,他自不想要,可这是一百万两,是好大一笔。

    夜里,敏王破天荒进了顾妃的院子。

    顾妃热情地招待他,又是设酒宴,又是斟酒。

    “顾妃啊,李源是不是给了大公子一百万两银票?”

    顾妃微怔:原想瞒着的,可这事怎么能瞒得住。她粲然一笑,“瑁儿也是气不过,王爷是不知道,李家有多欺人。小七肚子里的孩子是李望的,却逼着小七嫁给李观……”

    顾妃左右而言他,只望敏王能忘了银子的事。

    待她说完,敏王饮了一杯茶,不紧不慢地道:“把一百万两银票给本王吧。”

    “王爷,王妃母子的家业还少?说是王妃的嫁妆,这才多少年,她的嫁妆就能翻十倍?还不是王爷的家业,明澜定了亲,许的是又是名门望族,这嫁妆可不能薄。瑁儿虽然成了亲,二十多岁了,一无爵位,二无功名。在吏部任了闲职,这些都是要打点的。”

    敏王见她扯着旁处,端容道:“给五十万两总成吧。”

    “王爷,当年你说立嫡不立庶,将世子之位给了阿瑾,我可与你闹过?”顾妃想着,她的出身也不比敏王妃差,两人又是同时认识敏王,同年嫁入敏王府,可敏王妃却处处压她一头。敏王妃生下长女,而她可生了长子。

    想到这些年的辛酸,眼泪滑落,拿着帕子轻泣起来,“她生的儿子袭了王爵,她生的闺女也比我的女儿高贵一分,封号明珊,皇家的掌上明珠,可我家澜儿,却是明澜郡主……呜呜,虽同为郡主,就比她的孩子矮半分。

    王爷,你我二十几年的夫妻,我一心待你,因为爱你、重你,她给了我多少委屈我也忍了……”

    敏王微蹙着眉头:天乾皇帝一生,有两个皇后,一个是他心之所属的慈荣圣皇后,另一个则是他的结妻子慈敬皇后。这慈敬皇后便是顾妃的嫡亲姑祖母,顾家当年也是有爵位的,只是后来雍和帝登基,方才夺了顾家的爵位。

    否则,以当年顾妃的出身,怎会甘居为侧妃之位。

    敏王听得心下一阵难受,“我何曾说过不把候爵给瑁儿了?”

    “你没说过,可这二十多年……”顾妃哭得稀里哗啦,想到同样都是儿子,慕容瑁比慕容瑾就只大不到两岁,慕容瑾十岁时就封了世子,可他的儿子至今也没得到那爵位,“府里人都说,你是要把爵位留给五公子的。”

    五公子慕容瑛,是敏王妃所出的幼子,也是嫡出。

    “你听谁说的?”

    “府里这些年都传遍了,还用妾身说。王爷而今正值壮年还好,他日若是我们都老了,妾身就盼着走在王爷前头,免得他日看着瑁儿一家被人欺凌……五公子有一个嫡亲的世子,自有世子照顾他,可我的瑁儿啊……要是我去了,可如何是好?”

    顾妃老了,容颜已失,若不是因为与敏王府做了二十几年夫妻,膝下又育有一双儿女,府里哪有她说话的份儿。

    今日见敏王主动来她院子里,自是要哭诉一番。

    她无论如何也要替自己的儿子谋到爵位。

    世子位争不过中苑那位,可这候爵怎能还给了中苑的次子。

    “好了!好了!我知道你不易,改日我递请恩折子,请皇兄下旨给瑁儿赐爵。”(未完待续。)

    。。。
………………………………

200 请封奏疏

    顾妃抹着泪儿,“王爷这话儿说了多少回?我可不信。?。?‘”

    虽说顾妃有四十出头,可此刻落在敏王爷眼里,雨打梨花,别有风韵,直挠得他的心生酥。

    敏王道:“那你想如何?你是知道的,敏王府人丁兴旺,连皇兄、二哥都羡慕我得紧,直说我是个有福的,享尽齐人之福,可他们不知道,敏王府花销大啊,这一日少说千两银子的花销……”

    这怨怪得着她么?

    谁让他花心,左一个美妾,右一个娇娥地往府里抬。在侍妾们被他腻之前,如果能育下一男半女,便能继续留在府中,若是不幸被他厌弃,对不起,只能送往庵堂了此残生。敏王府虽然地儿大,可也容不下太多的侍妾。这内务府对亲王姬妾也是有定额的,总不能让这些身世清白的美人挂着“通房”的名分。

    顾妃娇声道:“要我信你,你在奏折上署个名儿、落上印鉴。”

    敏王歪着头,上回在荣安宫用宴,太后就问过他:“棣儿,哀家记得你们府里还有一个爵位。”

    敏王道:“回母后话,照矩还有一个候爵。”

    亲王府可有两个爵位,一个是世子位,将来袭王爵;还有一个是候爵。世子多是嫡子承袭,而候爵则可以是众多亲王府公子里最有才华或最得宠的儿子拥有,这要看敏王偏向谁。反正无论是世子还是候爵,都得敏王同意,呈递奏折后方能定下。

    敏王想将候爵给长子,可又喜欢丁承仪所出的九公子,这孩子长得最像他,他瞧着就喜欢,但五公子也得他之心,这三个孩子个个都是好的,他左右摇摆不定,不知道该把爵位给谁好。

    敏王妃替她的幼子盘算。顾妃自要替她的儿子打算,而丁承仪百般温柔、任劳任怨,说白了,还不是想让她的儿子得到爵位。

    顾妃起身回了内室。不多会儿就捧了一份写好的奏折来,另一只拿着厚厚的一叠银票,暖声道:“就劳王爷把这请封折子给签了。”

    敏王惊道:“你备好的?”

    顾妃眼睛一眨,眼泪儿扑簌簌地滚将下来,“妾身哪是备好的。8小说w?ww。‘你可瞧清楚了,这上面是你的笔迹,当年你立了二公子为世子,便说要把候爵留给瑁儿,奏折都写好了,偏你又迟疑。直说九公子、五公子都是好的,贱妾不忍逼你,便道‘王爷不妨多想些日子’,不曾想,这一想就是十年。”

    十年前写的?

    敏王爷脑子里一片混沌。丝毫不记得这事,心里却莫名地感动,“是我对不住你!”接过奏折,提了笔,刷刷写下自己的名字,又从怀里掏出个锦囊,从里面取出印鉴,一把按下,落了下去。

    顾嬷嬷立在一侧,心下大喜。

    顾妃不动声色。敏王爷也不知对多少女人许诺过好处,也不过是为了哄女人用心服侍他,可一夜缠绵之后,就把自己说的话抛到九霄云外。

    顾妃熟知他的性子。编了个谎话,就把敏王爷给哄住了。

    顾妃将银票呈给敏王,自己收了奏折,暖声道:“夜深了,妾身让罗奉侍服侍你歇下。”她压了压嗓门,“李家家业大。瑁儿就耍了一回狠,就逼得李二太太献出一百万两银子来。王爷还要用到罗奉侍母女,你还得去她那儿坐坐。”

    敏王爷明白了顾妃的意思。“以你之见,李家还能拿出多少银钱来?”

    顾妃比划了一根指头,“再拿一百万两是轻松的。”

    “让瑁儿逼他们拿二百万两,拿不出来,本王可不是吃素的,本王的女儿也不是任由欺负的。”

    “可不是这理。连凤歌公主都如此说。自来只有我们欺人的,哪有人欺到我们皇家头上。”

    皇家人被欺负了,连屁都不放一个,这不是让人瞧笑话。什么弹劾打肚皮官司,还不如多拿些银钱实惠。

    敏王最喜的便是两件:美人和钱财。

    敏王爷接过银票,小心地揣好,“去告诉罗奉侍一声,本王稍后去她屋里。”

    顾妃欠身道:“妾身恭送王爷。”

    待敏王走远,顾妃当即道:“来人,把大公子请过来。??。??‘c?o?m?”

    不到半炷香,慕容瑁便到了。

    “母妃找我?”

    顾妃斥退左右,把请封奏折递给了慕容瑁。

    慕容瑁拿到手里,惊道:“父王终于答应把爵位给我了?”

    顾妃点了点头,“宫宴时,寿宁宫的静嬷嬷递话来,说凤歌公主是能在皇上面前说上话的。这折子不能由我们递上去,最好请凤歌公主帮忙。”

    慕容瑁拿着折子,有了这个,就等同他拥有了爵位,虽说不比王爵,可好歹也是个封号,是属于他自己的爵位,将来还能留给儿子、孙子。

    静嬷嬷,本姓顾,是当年服侍过慈敬皇后的老人,更是个人精,自慈敬皇后没了后,她一直住在寿宁宫守着宫殿,宫中老人里少有得到寿终正寝的人物。

    自顾妃嫁给敏王后,每次入宫都少不得给静嬷嬷带些好东西,有时候接济一些金银,有时送些佩件、饰等物,偶尔会是一些银票。

    慕容瑁道:“我们与凤歌公主并无甚交接,她能帮我们?”

    “你这孩子,为娘教了多少回,万事都要用心。你不是与琅世子走得还算亲近么?你请他出面。容王妃容不得凤歌,凤歌主仆十几人还住在大理寺,她现在最缺的就是一座体面院子。

    顾嬷嬷使银子买通了凤歌身边小高子,听小高子说,她正托人想买一座三进院子落脚。我手头正好有一座三进院子,位置在荷花里南三巷,最是个好的。

    另外,我将京郊五里石桥镇上一处千亩的良田庄子也一并给她。

    现在要寻这样的好庄子可不容易,这可是我趁早从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