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妆名捕-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若宁跟着慕容瑁上了马车。
马车摇摇晃晃,她往怀里一掏,就拿出一个小簿子来。“进去与离开时走的不是同一条路线。夜里无聊时,我在被窝里进行过一次分析,你先回府好好歇一晚。明日一早,我到你家细细商量下一步行动。”
江若宁翻开簿子,拿着笔将今日记录的内容抄下来,“上次左拐十五次,右拐弯十次,其间过了七座桥,然后换车,再拐四次左弯、三次右弯、过两座桥。穿过一条石板路面就抵达红影山庄。”她若有所思地开始数数,听到车辗声,“放慢度,对,就是这个度。”她挑起车帘,记住了参照物,开始低声数道:“一、二、三……”
慕容瑁没想她作了记录,一时间猜不透她数数的用意,待她数到五十时,她挑起车帘。“五十息,马车行驶四十五丈的距离,回头还得细算每一段距离。”
“你就用这个法子寻到那个地方?”
“除了这个法子,还有一个方法。”
“什么?”
“用灵犬的嗅觉来带路。”
江若宁自敏王府侧门而入。直入西苑,阿欢知她今日要回来,上午就到了敏王府,与昌郡王妃闲聊。
她刚入小院,阿欢就奔了过来,急切地道:“师姐。”
“我无事。我进去换身衣衫。”
卫什长面露歉色地揖手道:“公主……属下失职,他们在林子里转了几圈进了一个镇子,待属下几人跟过去,就不见了他们的马车。”
“这不怪你们,他们早有防备。”
江若宁进了屋里,沐浴更衣,换上干净的女装,待再出来时,问道:“顾逊还在青橙别苑?”
“知师姐要来,黎明时分让卫什长送他回了顾妃院内。这会子师姐回来,他就能出门了。 ‘”
院子外头,传来一个好听的女音:“禀凤歌公主,顾妃已经备好午宴,请公主赴宴。”
江若宁道:“就来。”
西苑主院里,顾妃已备下满满一桌宴席,珍味佳肴,好不丰盛。
江若宁一直与顾妃、昌郡王妃寒喧着,偶尔也与顾逊说话。
用罢了午膳,江若宁吃了盏茶便起身告辞。
*
青橙别苑。
江若宁看着自己的簿子,重新进行了整理,“今天晚上带上马车再到外头走一趟。阿欢带两名侍卫,我再带两名侍卫。”她将一张纸递给了阿欢,“师妹,记住了,一切以安全为主,这次你照上面的要求去,目的就是寻找路线。把与上面吻合的路线选出来,他们进去与出来的是不是一条路线,只要师妹寻找的地方与我寻找的相吻合,那就对了。”
这一晚,江若宁未睡。
她带着卫什长等人出了城,先是绕着树林行了两圈,就看到了一个三岔路口,她看了一下手里的纸,“往左。”
到了左边,又往右拐。
早前,她坐在马车上,让卫什长按她的吩咐赶车。
后面,卫什长赶着空车,她则换作了步行。
照着自己的记录行走,在一个时辰后,她又回到了那片林子,这不对啊。
卫什长道:“公主,这一带莫不是布下了迷阵。”
江若宁回想着自己今日所走的路线,很快她就现了一个问题,那便是第五次拐左弯与下面的一次拐右弯太近,她详细地记得这些路线,“再照之前的路线走!”
她重新上了马车。
待行到第五次拐左弯时,她下令道:“在这路口兜一圈!”转了一圈,她心里默数,“往右拐!”
这一次进入了石桥镇,江若宁吩咐另一名侍卫查看周围的地形,自己则与卫什长继续摸路线。
到四更时分,江若宁竟绕到了北城门下。
“入城!”
太平盛世,京城并没有霄禁,她闭上双眸,“就是这里了,我记得这种车转在石板的声音,一模一样的,右拐一次,过一座石桥,我们是在一座院子里换的马车。”
侍卫追了过来,禀道:“主子,前方有一座石桥。”
“过桥!”
当时她们换了马车,虽然没摘面罩,可她记住了那里的气息,她听到蛙鸣,那院子离石桥不会过二十丈,而且还是依着护城河的。
江若宁经过一座二进小院,但见这院子设计与旁处不同,院门很大,地上很平坦,院门下没设门槛,呈一个三十度的斜坡,可驾着马车直入院内,门上挂着“李宅”二字,这里就是他们转换马车的地方。
她闭上双眸,记得当年换马车时,下马车,直接进了另一辆马车,她走的是直路,可以明显地分辩出,早前的马车与后来的马车是车头对车头,马车都是一样的式样,也就是,她上了马车后,另一辆马车是直接从这院子里出来,然后马车往又往回走,因为很快,她又听到了过桥的声音。
江若宁令卫什长调转马车,过了早前的桥,在岔路口时,往左拐,再选西街而行,离目的地越近,她的心就越是紧张,难掩激动。
“下一次依旧左拐弯,有一座石桥。”
侍卫得令,往前方急奔而去,寻到石桥,江若宁再往里走。
兜转之间,江若宁竟到了熟悉的地方。
荷花里!
不错,正是荷花里。
荷花里南五巷!
江若宁微微阖眸,这香气是从那不知名的院子里飘出来的。
卫什长道:“那院内生活的似哪家的外室。”
江若宁道:“围着这附近转一圈。”
是这里,她就是在这香气馥郁中自大门而入,待令他们下马车时,已经到二门了,也就是,那座院门和早前的小院一样没有门槛,马车是直接进入,当时她能感觉到那是个下坡。
马车转到拐角处,江若宁一弹袖镖,她整个化成一只夜燕,纵身而飞,很快就上了对面的围墙上,她俯下身子,戒备地看着面前的院子。
香气是从前方那处院子飘来的,站在最高处,可以清楚地看着有三家人的院子看似相隔很远,从正街走,两家相隔有数百远,可两家的后门其实只隔了一条小巷,这就是端倪。
“卫什长,那家大院子是谁的府邸?”
“瑞郡王府。”
“瑞郡王慕容梁?”
“正是。第一代瑞王慕容煜是天乾帝的兄弟、第二代瑞王与雍和帝关系还算和睦。到了这一代已经是第三代,照着朝廷的规矩,无功者需要降爵,便是当今瑞郡王慕容梁。”
“后门相对的是什么人家?”
“属下令人去查,稍后回复公主。”
江若宁看着那几处院子,站在高处,能够看见瑞郡王相对的那家,分前院、后院,只是寻常的二进院子,前院与后院之间,有一个奇怪的角门,那角门建得像一间房间,可墙壁却是能推动的木板,那角门内灯光闪烁,隐隐看到角门一侧有个关公像。
哪有人家在角门里塑关公像?
这实在太过古怪了,如果她没猜错,角门就是个下坡,从那里可直入传说中的“红影山庄”。
再看另一处小院,竟与瑞郡王府、关公院形成了等腰三角的地势。
片刻后,她似恍然大悟,那座地下山庄便建在这三处院子的正中,也就是说,红影山庄有三条通往外面的路。
如果她没猜错,当日他们离开,是从另一处土地庙离开的。
因为另一处院正是土地庙,看上去破破烂烂,可土地庙后面就是一家二进院子,不知道的人,会以为那里一处闲置的土地庙。(未完待续。)
………………………………
219 自作自受
江若宁跃下高墙顶。‘
卫什长揖手道:“禀公主,属下打听过了,那处院子早年是关公庙,如今那里住着一对寡妇母子。”
“上车,照我说的地方再走一趟。”
江若宁神色淡然,在土地庙附近转了一圈,却没寻到那个无槛大门。
她心下疑惑,下了马车走近土地庙后面的那户人家大门,蹲下身子,用手一推,那门槛竟然是假的,而是放在门口的,真真是此地无银。
查看之后,她走到拐角处上了马车,照着今晨离开时的路线,他们围着荷花里的南五巷兜一圈前往北七巷,再围着北七巷、北五巷转一圈,然后出了荷花里,走的是另一条路线,之后自西城门而出,进了早前的树林,在树林里再兜两圈,之后让众人摘掉眼罩。
确认路线后,江若宁又重新回城,阖眸琢磨着。
大理寺、刑部多年未能破获名门幼女失踪案,是他们根本就想不到与暗楼有关系,如果不是她得遇阿欢,从阿欢描述里进行了大胆的猜测,否则很难怀疑到暗楼。
这世间事,只要有市场,有人买,就会有人卖,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为了赚钱,什么道德良心都可以背叛。
江若宁睡得迷糊昏沉时,只听到一个急促的呼吸声。
她倏然启眸,阿欢一脸落漠、带着哭腔地道:“师姐,我好没用,我们在城里转了一晚上,也没找到正确的路线,师姐……”
“好了,不就是没找到,不打紧的。”
阿欢抹了一把泪,“师姐找到了?”
江若宁委婉地道:“找到了三个地方,但没有最后确定。我这几日不在,京城可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阿欢想了片刻。“温大人触犯祖训家规被镇北王逐出王府。师姐,阿宝的亲娘竟然是个青楼女子,唤作柳柔。”她很是认真地道:“温大人还真痴情,为了一个青楼女子连世子之位都失去。还被父亲赶出家门。听人说,柳氏现在降为姨娘,他们一家住到镇北王妃给他的一处院子里。”
阿欢完全相信了流言,甚至认为那个叫柳柔的便是阿宝的亲娘。 ‘
但江若宁知道,阿宝的亲娘是宋清尘。
“越二奶奶不是认了阿宝的亲娘做义女么?应该让柳姨娘登门认亲。”
阿欢错愕。
之前越二奶奶认江若宁为义女。是因为江若宁出身清白,可这个柳柔是那种地方出来的,不是阿欢瞧不起,这名门大户不都讲究一个颜面、名声么。
越二奶奶给她添堵,她不还回去都对不住自己。
越二奶奶救过年幼的她一命,可同样的,宋家刺杀过她,这个人情,她算是还了,与宋家算是两个不相欠。从今往后。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快意恩他,岂不快活。
江若宁微微点头,“阿欢,我觉得这法子不错哦。”
“师姐,还有一件事。”
江若宁示意她说。
阿欢想卖相关子,江若宁一个眼神她就落败了。
“敏王世子到李家大闹,要李望娶七郡主为正妻,李五奶奶被李大人降为贵妾。”
李望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看他还如何应对。
早前敏王府的人没出面,见慕容瑁从李家捞了好处,敏王世子坐不住了。
“这是七郡主的意思还是敏王世子自以为是?”
阿欢摇头。
江若宁道:“我没问你,我是在琢磨。”
七郡主不可能嫁给李观。但敏王世子一个劲儿地将七郡主与李望凑成一对,这又是何意?
“师姐离开的第二天,李公子登门。他似有话说,可我没问出来,好几次欲言又止,他不说。我也不好追问,他留下话,说如果你回来,令人给他捎口信。昨日有驿差送了一封信来,是送到淳于先生那儿的。”
江若宁接过阿欢手里的信,这是河水柱写的。‘
阿欢急切地追问:“师姐,里面说什么了?”
“是三哥写的,他说皇上下旨,封了姥姥七品孺人,舅母是从七品孺人,舅舅封了个从七品孝义公,皇上赏家里千亩良田、黄金百两。三哥说家里的日子好过了,家里添买了下人,姥姥被人敬称‘老孺人’,舅母是‘孺人’还有大爷、二爷、三爷……乐得家里人现在都像在做梦。”
有了下人,又有了朝廷的封赏,河家一家荣宠,便是族长家都比不过。
“不过,三哥也有心烦的事。舅母见家里日子好过,就说要多生儿孙,张罗着给大哥娶平妻,又说要给二哥、三哥纳妾,被姥姥拦下。三哥说,老家那边,许多人家都愿意把女儿嫁进去,就算是做妾也乐意,只是彩礼还照着娶妻的给。三哥让我写信劝劝舅母,说是妻妾多了,就是乱家的根源。”
阿欢颇以为然地道:“我瞧河三爷的话倒有几分道理。”她又问道:“没说支伯、小梅什么时候过来?”
江若宁看着后面的日期,“这是二十天前写的,比我们写回去的信晚了好些天。待家里收到信,就会让支伯、小梅跟镖局入京。”
她挪了挪身子,“你忙一宿,快上来躺会儿。”
姐妹二人躺在床上说了一阵话,阿欢好奇地追问江若宁在外头的趣事,江若宁捡了几件无关大雅的事说了。
江若宁没告诉阿欢,那个地方就是阿欢幼时被囚禁、欺辱之地。
一夜未睡,姐妹二人皆睡到了正午时分。
慕容琅原去敏王府寻江若宁,等了一个时辰也不见人,索性邀了慕容瑁来青橙别苑,进门一问,方知江若宁和阿欢还在蒙头睡大觉。
这府里,江若宁就是主子,上头无人管束,日子自是逍遥自在得紧。
江若宁与阿欢晌午饭与早膳一道吃,请了慕容瑁、慕容琅进主院。
翠浓在一边侍立,给她们添羹加饭。
“刘森如何了?”
慕容琅道:“是太子殿下在郊外客栈抓到的,人已交给刑部。现下还有西凉三公主在逃。”
人,明明是在红影山庄出现的,却在郊外客栈被抓。
慕容瑁意味深长一笑,似有话说。又忌讳阿欢与翠浓在侧。
江若宁则在想慕容瑁这么做的用意,当初认出刘森的人是她。
她故作无事地用饭,又喝了一碗羹汤,“瑁大哥和琅哥哥对京城熟,昨日我原想到郊外寻路线。结果在林子里迷路了,不如这次就有劳你们再走走。”
她递过两张纸,一份给了慕容瑁,另一份给了慕容琅。
慕容瑁道:“这样寻地方,凤歌不担心打草惊蛇?”
阿欢记得昨晚江若宁说过寻到了三处地方,还没最后确定,可师姐不说,难道是拿不定主意,她自是不提。
慕容琅道:“我们还怕什么打草惊蛇?你是昌郡王,我是容王世子。皆是皇族,他们再位高权重,能越过你我去?”
虽没有越过,却与他们是差不多,而慕容梁的年纪更在当今皇帝之上,最是个圆滑厉害的老狐狸。
慕容瑁道:“凤歌,我以前去过山庄,但每次走的路线都不同,你只走一个来回,想要寻找到地方。怕是很难。”
慕容瑁说他不知道暗楼的具体位置,这件事,江若宁打死也不信。慕容瑁知道暗楼的大东家是谁,只凭这一点。光是猜都知道具体位置。
江若宁道:“没有试就认输这不是我的性格,我寻不到,不代表瑁大哥和琅哥哥也寻不到。”
对慕容瑁,她已经生疑。
一是早前,慕容瑁拒绝人给他们引路。
后来,她虽然施恩慕容瑁。软硬兼施,逼他领路,可慕容瑁到底是如何想的,她不得而知。
但这事于她很重要,她必须得防范于未然,更得防慕容瑁告密背叛,她现在想的就是慕容瑁能顾忌她是皇帝最疼爱的公主,不会将她扮顾逊混入暗楼的事给捅出去。
慕容琅虽然有时有些大嘴巴,但他为了江若宁的安全,是万不会道破秘密的。
刘森的事、大东家的事、慕容瑁知道刘森后,直接将此事告诉了大东家,这也引得江若宁猜疑。
慕容瑁与大东家是认识的,而现在她可以肯定大东家很有可能就是慕容梁。
慕容琅道:“妹妹,我回头就着人寻地方。”
“好!”江若宁觉得打铁应趁早,她已经令卫什长派人盯着瑞郡王府与土地庙、关公庙三个地方,观察那里的一举一动。
江若宁道:“我们下一次去另一处罢!”
经过确认,江若宁又绘了红影山庄后院的景物图,阿欢认定自己小时候被软禁关押之地正是那里,江若宁进一步得到证实:暗楼与贵族幼女失踪案有关。
慕容瑁惊道:“现在就要去下一处,这……会不会太密集了?这可是十万两银子一个人。”
当然,江若宁有金牌,不用交付银子。
江若宁歪头笑道:“要不……我们就再等等。下月初三去,如何?”
“初三去,二十九再联络。”
慕容琅道:“上次是瑁堂兄请客,这次归我,那个……我继续绘美人图。”
江若宁去,慕容琅就会去。
他可以很紧张妹妹的,生怕她受到欺负,有他盯着,也没人敢欺负江若宁。
翠浅从外头进来,“禀公主,大理寺的官差大哥来递话,请公主与欢乡君回一趟大理寺。”
江若宁道:“不会是花蝴蝶找我下棋吧?”
淳于先生一看到江若宁,就缠着她下西洋棋,江若宁还拒绝不得。
阿欢道:“他和师姐下棋总输,偏还要找你下。”
“是输上瘾了。”
江若宁让慕容瑁、慕容琅去寻找路线,而她自己则领着阿欢回了大理寺。(未完待续。)
ps: 这文其实带一些玄幻与修仙的,女主是开了金手指的,她的触感、嗅觉都特别灵敏,关于这金手指文的后期会有答案。
………………………………
220 名捕聚
淳于院内。8小 说‘
淳于先生将一封密函递给江若宁。
江若宁看罢,“这次是南安,丢了十一位贵族幼女?”
“此密函半月前从南安往刑部,金柳得知你在追这案子,特意将密函送过来。”
江若宁道;“南安名门顾氏,短短几天内就丢了三个姑娘,最大的十三岁,最小的九岁。”
这些年,所失踪的名门、官宦幼女不少,无论是容貌还是教养都是极好的,除了有几家因下人机警,没让拐子得手,其他人家一旦丢失便再难寻回女儿。有些母亲为了爱女哭得眼睛都快瞎了,更有两位母亲因为是节妇,丢了唯一的女儿一个自尽、另一个更是疯癫。
淳于先生低声道:“阿欢说,你乔装去了暗楼?有何收获?”
江若宁定定地看着淳于先生。
这件事原是隐秘,知晓的人越少越好。
淳于先生道:“这件案子很大,你怎会怀疑到暗楼?你可知道暗楼的背后大东家是谁?”
“瑞郡王!”
她一语道破,淳于先生勾唇苦笑:“背后还有一个大东家!”
“还有一个?”
淳于先生的院子,淳于先生的书房,大理寺衙门内倒也是一个安全的地方。
江若宁放开思绪,大胆怀疑,问道:“还有一个可是太子?”
“你知道?”
江若宁道:“这次在红影山庄,刘森乔装成富商财主,声称要见大东家,是我认出刘森。慕容瑁找了大东家捉拿刘森。照理,应该是瑞郡王将人献给朝廷,可最后捉住刘森的人却是太子,只能说明瑞郡王与太子之间有勾结。‘我猜到他并不难!”
淳于先生面露忧色,“慕容瑁能得到昌郡王的爵位,真是你在皇上面前求的情?”
“王爵是皇上赐的,我只是说了几句实话。”
“凤歌。你还是太容易相信人,尤其是慕容瑁这样的人,很难让人看透的。你信他,又岂知不是让自己增加几分危险?慕容瑁绝不如你所想的这般简单。贵族幼女失踪案。从当年京城在一月之间失踪十三人开始,大理寺的郑刚、刑部的金柳就一直在盯着这案子。”
“我以为没人留意这案子了。”
“金柳一直没有放弃过。”
“她……”江若宁忆起阿欢几次与她提起金柳,说金柳想要见她,可她总在忙自己的事,一直没有时间。
淳于先生缓声道:“京城生的第一宗名门幼女失踪案。其中有一个姑娘便是金柳义姐的女儿,孩子五岁时,她义姐仙逝。金柳很喜欢这孩子,一得空就去探望。她在义姐坟前过誓,一定会寻回这孩子。
可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却一直没有任何消息。刚开始的几年,她几近疯狂,询问了整个京城的牙行、牙婆、牙子,没有问到半点消息。只是听说在那段时间,有一些外地牙子进入过京城,他们只停留了一月,一月后就突然消息了。
没人知道他们下一处前往何地?也没人知道那些孩子去了哪儿。”
江若宁不是喜功之人,她一直以为,这个案子没人关注。
原来,并不是所有人都遗忘。
只是他们选择了另一种方式,让旁人以为遗忘。
“凤歌,你选择与慕容瑁合作,为何不是大理寺、刑部的名捕?无论是郑刚还是金柳。他们经验丰富,至少比你会看人。”
慕容瑁能见到暗楼大东家,可见他是太子的人。
这样的人,最不可信。 ‘
慕容瑁这次没将江若宁给卖了。但不代表,下一次不会。
与慕容瑁合作,就像是一个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