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经济大清-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剩下的五万两银子,胤祚全都用来找蒙古诸部采买牛羊和李朝采买粟米、棉衣了,这些东西被运往齐齐哈尔之后,也不是无偿向难民们发放的,而是要难民们以来年的收成为担保赊买。

    这样,齐齐哈尔也能早早的收回一些钱粮,尽快把欠银行的银子换上。

    康熙可威胁了三月份革胤祚的职呢,万一下一任齐齐哈尔副都统不认账,那银行可就要亏大了。

    至于胤祚自己手里的这十万两银子,被用于开办了一家以民间手工业为主的产业,名叫“百事行”,主要经营各种民间手工业,如打铁、成衣、纺织等,吸纳民间的手艺人进入其中,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使得原本各自为政的民间手工业连成一体。

    短时间看,这样的商业结构松散脆弱,而且投资高、回报慢;但是长远来看,这样却能强行打破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

    比如一个妇人家织出的布匹,各种成本加起来肯定要高于百事行的织布,质量也相差甚多,因此就会她就会倾向于去百事行购买,如此一来消费的需求就会上升。

    在消费的刺激,货币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而有一技之长的人,为了获得更多的货币,就会加入到商品经济的社会中,或者出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以此来获得更多货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

    此消彼长之下,商品经济会发展,社会分工会加剧,自然经济的壁垒就会被打破!

    历史上,中国的自然经济一直持续了鸦片战争之后,随着价格低廉的洋布涌入才被逐渐打破的。

    中国手工业界向来是壁垒森严,全都是小作坊式的发展模式,凭借师徒传承延续,同行业的竞争关系虽算不上激烈,但是想要一起合作,就千难万难了。

    不过这一切,在胤祚银子开道的万能方法下,就都不是问题了。

    二十万两银子一到,顿时胤祚的烦恼化为乌有,这就是资本的力量,二十万两银子就可以颠覆三十万人的命运。如果是二十亿两白银,就能颠覆社会存在乃至意识形态。

    人类历史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力量的推动,这股力量无形的,却又是无往而不利的。

    进入十月份的之后,胤祚在蒙古各部盟采买的五千头羊抵达了齐齐哈尔,全部宰杀,羊肉熏制起来以备后用,羊皮加工成皮袄。过了几天,李朝的一万石粮食和一万件棉衣抵达齐齐哈尔。

    一时间齐齐哈尔热闹非凡,官府的小吏化身货郎,走街串巷的兜售粮食和衣物,前来购买的百姓要么就用银两铜钱支付,要么就以来年的收成担保赊账。

    而在胤祚的命令之下,这些物资都是平价卖出的,官府没有赚一分银子。

    虽然物资的短缺依然存在,但好歹能撑住许久了,胤祚大感宽慰,胸口一块大石落地,也换上了便装,出门看看。

    现在齐齐哈尔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简直比平时过年还热闹,街上除了官府小吏之外,兜售其他货物的商贩也是极多。

    齐齐哈尔在周边大肆采买粮食衣物的消息,散布了出去,很多人都从其中看到了商机。

    有来自兴安岭的猎户贩卖皮革、狍子肉的;有本地的农户出售薪柴、农具的;有来自蒙古的兜售骏马、蒙古包的;有来自李朝兜售人参、漆器的;有来自沙俄兜售大列巴、伏特加的等等,各色人士不一而足。

    清代虽然闭关锁国,但那时乾隆时期才发生的事情,康熙朝对于中外桶上的问题上是非常开明的,尤其是在解决了taiwan问题之后。

    齐齐哈尔最大的大道――景阳街,两侧已经遍布了各色商贩,嘈杂的如同集市一般,这也有官府人手不足,监管不足的原因。

    胤祚边逛边感慨,有道是“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六个字在现在的齐齐哈尔诠释的可谓淋漓尽致。

    吸收难民,开垦土地,这是求稳;开办百事行,大肆招揽工匠,这是求富;而当齐齐哈尔面临绝境的时候,商人们的及时出现,又带了生机,这是求活。

    士农工商,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啊!胤祚心中正为自己总结出来的精妙理论欣喜不已,眼神一瞟,一个李朝商人的摊位,吸引住了自己。

    那商人不过三十多岁,个头不高,身着李朝服饰,宽襟大袖,相貌平平,一双眼睛透着一丝奸诈。

    看到周围来往的人流,那商人喊道:“走过的,路过的,瞧一瞧看一看啦!正宗长白山百年老山参,品相齐全,如假包换了啊!吃一根白骨生肉,含一片吊命半年啊!习武的吃了功力大涨!习文的吃了下笔如神啊!”

    让胤祚大跌眼镜的是,他满口正宗汉话,而且带着一股fj口音,连这吆喝都极具中国式的夸大特色。

    周围的人流一下次被那人吸引住了,纷纷围了过去。

    那商人喊的更卖力了:“山参本值千两金,奈何身上无现银,现在赔本赚吆喝,一根只卖一两银啊!就剩几根了,来晚了就没了啊!”

    胤祚听得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活生生便宜了一万倍,是把别人都当傻子了吗?摆明是骗人的。

    然而周围的围观人不仅没人反唇相讥,反而越围越多,不时有人掏银子出来,然后捧着一个木盒子,喜滋滋的走了。

    一车的人参,不到半个时辰,销售一空,不禁让胤祚暗暗咂舌。

    围在周围的人,也渐渐散去,胤祚这才能靠上前来。“咳……店家……你这人参……”

    “没了,真买没了……”那人一边摆手,一边头也不抬的数银子,在他面前的包袱里赫然放了一堆碎银子,看上去足有一百多两。
………………………………

第一百二十七章 奸商(下)

    胤祚不死心的道:“咳……我是想问,你这人参为何如此便宜啊?城里的药铺一根人参最低也要一两五钱银子呢。”大有质疑质疑意思。

    那商贩闻言,抬头看了胤祚一眼,也不着恼,笑嘻嘻道:“公子倒是个识货的,不瞒公子说,在下的人参是朝鲜皇宫里偷来的,没有本钱,自然想买多贱就多贱了。”

    胤祚闻言吃了一惊,仔细打量了那商贩,又不像是有这种本事的人。

    那商贩说完,把包袱一收,左右小心的看了看,神神秘秘道:“我看公子颇有见识,有个物件想让公子上眼。”说着从怀中拿出拿出一只红色的小碗,造型简单古朴,又不失大气稳重,而且表面有一层光泽,乃是一件漆器。

    “这也是从朝鲜宫里带出来的,是位贵人用过的。”那商贩紧张的说道,看起来这件漆器也是非同小可。

    “哦?哪位贵人?”胤祚这时也来了兴趣,暗想莫非这回真要碰到好东西了?

    那商贩又是环顾了一下左右,见没有人关注他们,才神神秘秘的压低声音道:“王妃张氏!”

    胤祚顿时吃了一惊,这人在朝鲜历史上可是十分出名,死后也极具争议。当然,最令胤祚印象深刻的,就是史书记载她貌美绝伦了。

    此时也正值张氏风华正茂的年纪,去年才刚刚登上王妃的宝座,这碗说是她用的倒也不无可能。

    “嘿嘿,这真是王妃喝汤用的碗,每次她喝汤,嘴唇总是放在这里,久而久之就有了唇印,对就在这里,凑过去还能闻到一阵清香呢。”那商贩绘声绘色的道。

    胤祚看着那商贩,冷笑着问道:“阁下知道的这么多,莫非是李朝宫里的人?”

    那商贩闻言,点了点头,得意非凡。

    “哦,那我敢问,王妃进膳的时候是先喝汤再吃饭呢?还是先吃饭再喝汤?”胤祚诘问道。

    那商贩脸色骤变,强撑着蒙道:“自然是先喝汤……”

    胤祚顿时怒道:“放屁!老子的二舅子就是李朝御膳房的!向来都是先上饭!你小子胆子不小,骗到我头上了!”

    那商贩顿时吓了一跳,手中一丢就把碗向胤祚砸来,转身便跑,而胤祚好歹是身上有武功的,伸手一抓,便把那商贩抓到了身前;同时另一只手轻轻一挥,那碗就滚落一旁。

    “交代吧!姓名,籍贯,为什么骗人,那些山参都是哪来的?”胤祚冷声道。

    “唉……”那人见挣扎不走,认命的叹口气,道:“小的名叫周正,乃是zj人士……”

    “啪……”话还没说完,脸上就挨了胤祚一巴掌,顿时打了个七荤八素。

    “别乱放屁!一口fj话,当老子听不出来?再有半句虚言,就不止一个巴掌了!”胤祚恶狠狠地威胁道。

    那人倒也被一巴掌打怕了,捂着脸忙道:“是是是,小人该死,小人名叫吴泽,乃是fj泉州人士,早年间做生意去了朝鲜,这些山参真的是货真价实的人参,只不过是长白山下百姓种出来的,比野山参长得快多了,而且品相还好,虽然药效比野山参差,但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所以我就买一两银子一根,贫苦的百姓买不起,有眼力的富裕人家看不上,就卖给那些稍有些闲钱的人,也不算太伤天害理,还能赚些银子勉强为生……”

    “放屁!”胤祚又骂了一句,不过没有动手打人,而是指着他的鼻子骂道,“商人经营应以诚信为本,你当坑骗了人家辛苦钱就不伤天害理吗?”

    吴泽顿时连声称是,那认错的样子要多诚恳就有多诚恳。

    胤祚想了想又问道:“为什么不去做些正当营生?又为什么回国了啊?”

    吴泽顿时脸上浮现悲戚神色道:“小的干这一行也是头一遭啊……小的之前是在朝鲜和rb之间做些海贸生意的,规模大时也有十几艘商船,然造化弄人,小的的船队三个月前出海遇到了风暴,十几艘商船就剩了两艘,丢了货物,背上了十多万两银子的债务,这才不得已,在朝鲜整日被人追讨,这才逃回来了。”

    胤祚听了,对这吴泽也高看了一分,本以为他只是个有点小聪明的奸商,没想到也曾拥有过商队,经手过十多万两银子的生日。

    “呵呵……商队心血,化为乌有,身负巨债,流亡他乡,阁下不但没有意志消沉,反而如此招摇撞骗?我不信,你不会又蒙我呢吧?”胤祚说着,晃了晃拳头。

    那吴泽顿时急了,嘴上两撇小胡子也气得发抖,喊道:“天地良心,我说的都是真的啊!招摇撞骗怎么了?难道生意失败了就一定要沉迷酒色,醉生梦死啊?就算我想沉迷,我的债主也不答应啊!要不是怕被债主找到,我也不会用这种下三滥的法子敛财!”

    胤祚本就是激一激吴泽,想看看他的真心话,没想到这吴泽倒真是生性豁达,还想要东山再起,光是这份摔了大跟头,知道爬起来的劲头,就很难能可贵了,而且人又有点小聪明,还曾经有过管理经验。

    怎么看怎么觉得是个可用之才,正好胤祚的百事行正缺许多行首的,赶得倒也巧。

    胤祚看着这吴泽,眼中流露出欣喜之色,流露了招揽之意,并说了一下百事行的情况,吴泽听了喜不自胜,点头答应了。

    胤祚给吴泽提供的是棉纺业行首的职位,也就是管理百事行下棉纺有关的事宜,相当于一个业务部门的总经理,当然按照清朝人的习惯,还是叫掌柜的或是行首。

    吴泽好歹也有过管理大船队的经验,这点事情对他来讲应该算是轻而易举了,而且胤祚开出的工钱是每月十两银子,而且还有一定比例的分红,这份工钱可以说在整个大清都是极高的了。

    跟吴泽交代好各项事务之后,胤祚又回到府邸,叫来了巴海,让他派人调查一下吴泽,看看他所言是否属实。
………………………………

第一百二十八章 拦路

    十来天后,东北的雪终于大了起来,飘飘洒洒的落到地上,很快就成了白茫茫一大片。

    因为要赶在大雪封路之前回去,齐齐哈尔城中往来的客商也少了许多,街上显得有些冷清。

    气温的骤降,带来了许多风寒感冒的病人,也冻死了十多人,不过总的来说大部分难民生活的还不错,虽然缺少燃料,炉火不旺,屋子里有些冷,但是过冬的衣物、粮食都储备好了,这个冬天,倒也不太难过。

    银座银行的大楼正修建的如火如荼,几百名木匠、石匠、泥瓦匠在工地上来回穿梭,干得热火朝天。现在正值农闲,冬小麦的播种已经结束,农民们憋在家里没事干,因此都出来做一些短工,赚些银钱,偿还来年的债务。

    所以工地上搬运木料、泥土、瓦石的壮劳力十分充足。百事行那边也招到了几千短工,生产速度加快了不少。

    大街上已经有了推着手推车,走街串巷,贩卖百事行的棉布的商贩,这一批棉布织的光洁均匀、手感柔顺,质量堪称上佳,而且买的极便宜,十文钱一尺,比别处的便宜了七文多,因此引发了民众的争相购买。

    往往一车棉布走不到几步,就售卖一空。

    不得不说,吴泽这人在降低成本上,还是很有一套的,他统一织布工的食宿,保证其工作时间;设立奖惩制度,以织布的多寡发放工钱;并且让织的快的织工分享经验,组织大家学习。

    有点类似于后世血汗工厂,极大的降低了棉布成本,同时提升了产量。

    胤祚也提出了不少建议,比如严格规定织布操作程序,细化织布工的分工,设立工厂店等,这些建议也在降低成本方面,产生了不少作用。

    此外,最关键的,胤祚还从民间聘请了一大堆账房,让银行的会计传授其复式记账的有关知识,学成之后又把他们安排到百事行的各个工坊、门店之中,进行记账和会计核算。

    这精密严谨的现代会计制度,将是胤祚掌控百事行的最大依仗,由不得他不上心。

    转眼进入十一月份,这个月份在农历中又被称作冬月,冬月初三,乃是冬至的日子。百姓们中有着“冬至如大年”的说法,因为这一天乃是全年最冷的时候,过了这一天,便阳气回升,所以这一天是一个吉日,应当庆贺。

    《汉书》中也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这一天北方居民的习俗是宰羊、吃饺子、馄饨等,一大早家家户户便忙碌了起来。朝廷的小吏贩卖着府库里的熏羊肉,量不多,每人都只能买到一点点,但百姓们都兴高采烈的排起了长队。

    买来了羊肉后,家家户户都包起了羊肉红薯叶馅的饺子。虽然搭配有些奇怪,但百姓们都吃的其乐融融,围坐在桌子周围,看着热气腾腾的饺子上桌,一咬饺子汤汁四溢,喉间滚动,一股热线滑入腹中,别提多舒坦了。

    吃着热腾腾的饺子,听着窗外的寒风声,耳畔是小辈的嬉笑,这才是生活乐趣所在啊,吃过了冬至饺子,百姓们纷纷憧憬起了来年,生活的劲头更足了。

    齐齐哈尔都统府此时却是冷清一片,只有几个打瞌睡的下人,而胤祚已经端着桌子赶到草原上,和巴海他们吃饺子去了。

    没办法,一个人实在太冷清,八旗将领们一般都在同区域放牧,聚到一起倒也容易,这些将领大多生性豪爽,又佩服胤祚剿匪时候的英勇,所以很快便打成一片。

    吃过了饺子之后,胤祚便准备返回齐齐哈尔,这些八旗军乃是半军半牧的性质,没了战事,便在草原上放牧,只有有战事的时候,才会去齐齐哈尔的军营集结。

    一路上,胤祚都在想阿依慕,不知道她一个人在京城过的好不好。正神游间,突然马车停了下来,胤祚撩开窗子一看,外面白茫茫一片,也没到齐齐哈尔府啊。

    一愣神,顿时心底一阵冰冷,该不会又他奶奶的被刺杀了吧……

    好在车外侍卫的声音响了起来:“不要命了吗?都统大人的车架也敢挡?速速滚开!”

    接着传来依稀的声音,哭诉道:“求大老爷做主啊……活不下去了啊……”断断续续的听不清晰。

    胤祚一听,顿时放下心来,掀开车帘,走了出去。

    此地正是通往齐齐哈尔的大道上,已经被茫茫白雪覆盖了,透过雪花可以看到齐齐哈尔城郭的轮廓,旁边是大片的难民房屋和田地。

    大道上,几十个难民跪成一片,男女老幼都有,身上的衣服破烂单薄,身上还有不少伤痕冻疮,看上起颇为凄惨。

    见到胤祚出来了,那些人反倒都安静了,都是老实了一辈子的农民,骤然见到这么大的官,都被吓得不敢说话,哪怕胤祚现在没有穿官服,久居上位的气势,也令他们害怕。

    “本官乃是齐齐哈尔副都统胤祚,诸位乡亲若有什么冤情,现在可以向本官陈述了。”胤祚威严的道。

    那些人沉默了片刻,一个青壮的汉子道:“禀大人,俺叫个苗壮,俺们是从sd刘家庄的百姓,,两个月前到了齐齐哈尔,被安排在了fy县胤祚思量片刻,想起来fy县距齐齐哈尔一百二十余里,位于嫩江中游,河道左岸,原住民中有计、孟、陶三家大户,乃是八旗家属的后裔,虽是满人,但已汉化,与汉族无异了。

    苗壮继续道:“到了fy县之后,草民们也都分到了房屋土地,受到了乡邻们的许多接济,本以为能从此辛勤度日了。可没想到一个月前,突然来了一伙恶霸,说要用每亩二两银子的价格收购俺们的田地,草民们自是不答应,没想到这些人三天五次的来,百般辱骂,拳打脚踢,草民们倒也能忍,可他们昨日竟拔掉了地里的麦苗!“

    苗壮说道此处也是满脸愤怒,对这些庄稼汉来讲,土地就是一切,庄稼就是命,来年的生活全指望着这些冬麦了,现在被人拔了,自然是气愤无比。
………………………………

第一百二十九章 找上门去

    苗壮继续道:“那些恶霸拔了草民们的冬麦之后,还放火烧了草民们的房子!草民们去找知县大人鸣冤,可去了几次,知县大人全都不在,俺们就去拦知县大人的车,结果被衙役们赶走了。可怜现在天寒地冻的,乡民们全家老小只能睡在牛棚、猪圈里,求大人给俺们做主啊,俺们实在是没有活路了啊!”

    说完在地上拼命磕起头来,直磕的砰砰响,几下额头就见血了,他身后的百姓也纷纷磕头,间夹着哭哭啼啼的声音。

    胤祚此时也是满心怒火,自己好不容易帮助难民安居乐业,居然有不开眼的来捣乱,强买强卖也就算了,竟把地里的麦苗都给拔了,还敢火烧民宅,看来自己有必要去管一管了。

    “好了,别磕头了,这件事情,本官管了。”胤祚指着苗壮道:“你,跟我去县其他人留在齐齐哈尔,先在驿馆休息。”

    跪成一地的难民顿时连身谢恩,胤祚的马车在他们面前绝尘而去,而苗壮则在后面跟上。

    一百多里路,说长不长,但在满地积雪的隆冬时节,也走了两三天。

    等胤祚到县的时候,刚好是早上,胤祚派自己的一个侍卫去通知县知县,一边往刘家庄难民的房屋田舍走去。

    和齐齐哈尔一样,这些田房都是沿江而建的,这样能都利用水利灌溉,河滩的淤泥也是上好的肥料。

    这里本应是一派兴旺景象,而此时却荒凉一片,大片的房屋被烧成了黑炭,田地里一片荒芜,被拔出土的麦苗已经在天寒地冻中冻死了,只剩下一片枯黄。

    看到这一幕,胤祚心中就像是被刀子捅了一般难受,为了这些房屋田地,他不知道多少心,而今居然被人随手就毁掉了,这简直比烧了齐齐哈尔都统府还让他气愤。

    远处传来谩骂声,辨别了一下方位,是从那些被烧毁的房屋间传来的,立刻走了过去。

    走了几十步,一栋只被烧了一般的房屋出现在眼前,十多个地痞无赖正围着房子叫嚣谩骂,不一会房子中又走出来两个地痞,身后还拖着两个人,一直拖到了雪地中,众无赖立马围了上去。

    “老不死的!快把房契、地契叫出来,老子让你们滚蛋!要是再百般拖延,我就把你这丫头买到窑子里去!”一个一脸麻子的地痞恶声道。

    那被拖出来的两个人,是一名瘦骨嶙峋的老者和一名十四五岁的姑娘,看起来像是父女,此刻那老者正把那女孩护在怀中,低声道:“诸位大爷,没了房屋田地,这大冬天的,老汉和我的儿子女儿难逃一死啊!请各位好汉宽容一二吧!等开了春,老汉一定把房田双手奉上。”

    那麻子闻言大怒,啪的一巴掌就扇在了老者的脸上,后者一下就倒在了雪地上,周围的白雪染上丝丝血红。

    “爹!”那女子惊呼一声,哭着将老者扶起。

    “我哥已经去齐齐哈尔找大官喊冤了!等官老爷来了,饶不了你们!”那女子尖声哭喊道。

    那几个地痞闻言,脸上均浮现讥笑,那麻子道:“大雪封路,那些大官才懒得过来呢。就算是来了,也管不了爷几个!”

    那麻子说完,伸手托着女子的下巴,打量了两下,笑道:“哎呦,小娘子长得倒是挺俊的,卖到窑子里可惜了,不如先给爷几个爽爽?”

    那女子是个黄花闺女,哪受得了这种侮辱,当场寒声道:“你你们再这样说我就自尽给你们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