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经济大清-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管家在门外听到他们夫妻间的这一番对话,感动的涕泗横流,仿佛当初那个锋芒毕露,意气风发的陶家大少爷陶然,又回来了。
管家心中一直坚信着,只要陶然在,他们陶家就永不会倒!看着周围破败的陶府,管家浑身又充盈起了力量。
………………………………
第一百四十章 合同(上)
银座银行齐齐哈尔分行开张典礼,已经落幕了半个月之久了。
有大把银子开路,加上胤祚的支持,分行的开张顺利无比,从开始建分行大楼到开张,简直快出了大清速度。
开业典礼上,分行行长云婉儿的惊艳亮相,更是让全城轰动。在大清,女人经商,本就少见,经商的美女就更为罕见了。因此云婉儿一亮相,便受到了全齐齐哈尔男人的追捧,成为了风流士子口中的谈资。
而云婉儿的衣着服饰,更是让全城的女子竞相效仿,甚至连青楼叫白婉儿、李婉儿和各种其他婉儿的姑娘也变多了起来。
开张典礼上,出了明艳不可方物的掌柜云婉儿之外,还有银行的三大特色,让百姓们津津乐道。
这三大特色自然便是,银行给储户利息,贷银只收极少利息和银行票可以当做银行也可以当做汇票使用这三点。
都是银座银行总部开张时,柳子辉讲过的那三点,也是银行与传统的钱庄票号最大的不同。
而参加开张典礼的民众们听到了银行的三大特点之后,也都踊跃的讲银两存入银行,毕竟这种钱生钱的好事谁会拒绝呢?
不到半个月,齐齐哈尔分行的储银便达到了三十万两,而且还在不断的上升。
而陶然虽然家中积蓄耗尽,但毕竟还有着七百亩田地,地里的小麦还未收,收了之后,就能净赚近千两银子。
问题是,现在陶家的佃户都跑到吴泽农庄里了,所以必须雇一批人进行春收,所缺的银子,自然要来银行借贷了。
陶然自己也放过高利贷,知道那些人手有多黑,所以新开业的银座银行无疑是他最好的选择。
走进银行的大厅之后,简介优雅的布置就让他耳目一新,整个大厅被分成两块区域,里面的一块是那些银行的伙计的工作区域,被一块小高台隔在里面。
外面则是让储户们排队、休息的地方,摆放了座椅、桌台、书架、盆景等物,最令人惊讶的是桌子上还有一壶上好的铁观音。但从这阔气的门面,就能看出银行的身价了。
陶然满意的点点头,径直走向写着“贷”字牌子的柜台,高台后面的伙计看见陶然,立刻微笑道:“客官好,请问有贷款业务需要办理吗?”
笑容真挚,比那些酒馆里小二点头哈腰的媚笑讨喜的多,让陶然不自觉的就有了一些好感。
“我打算贷五百两银子。”陶然道。
那伙计一听陶然要借贷如此大的数额,连忙喊来了他的上司,毕竟这么大的数额不是他能定下的。
那伙计的上司,从高台后面出来,打量了陶然两眼道:“这位客官,咱们楼上雅室相谈吧。”
陶然点头道好,同时心里对这银行的好感又提升不少。
在雅室落座之后,那人的上司要陶然略等片刻,看来五百两银子的也不是他的能决定的。
这二楼的雅室摆设倒也简单,几张木椅,围着一方小桌,墙根种了一圈竹子,竹子下有叮咚的泉水流淌。
虽然看起来简单,却匠心独具,不过最令陶然在意的还是那些桌椅陈设,全是清一色的hn黄花梨,这种木料呈红褐色,纹理紧密,又有淡雅香气,乃是极高档的木材,本就价格不菲,而且从极南之地运到东北,造价就更为高昂。
哪怕他做的这一把造型古朴的椅子,至少都价值一百两银子,任谁家得了这种木料的桌椅,都会珍而视之,而银行却把它们当成是普通的桌椅让人随便坐,足可见底蕴非凡。
陶然的心中不经意又对银行增添了不少信任,也许以后陶府有了继续还会把银子存过来的。
正在出神之际,雅室的门被推开,一个清丽的声音响起:“婉儿来迟了,还望公子恕罪。”
陶然心中一颤,望向门口,只见一绝美女子袅袅走了进来,婀娜的身形引人遐思,而一身白狐裘,又遮掩了媚态,反显得端庄大气,脸上不施粉黛,却动人心魄,最是一双明眸,如水波流转,一眼望过去,就要沉入其中。
哪怕有五房妻妾,也赶不上眼前这人一丝一毫,陶然望着这女子,怔怔出神,片刻回过神来,手忙脚乱的施礼道:“在下陶然,拜见云姑娘。”
云婉儿轻笑一声,也盈盈施了一礼,差点又让陶然看痴了。
落座之后,云婉儿首先开口道:“陶公子的事情婉儿听说了,百事楼所作所为,让人不耻。”
陶然闻言心中大喜,又起身施了一礼道:“多谢云姑娘秉公直言,陶某也是在百事楼的威逼之下,走投无路,才前来向云姑娘求助的。”
“旁人怕百事楼,但银座银行却不怕,只是银行却也有银行的规矩,公子想要贷银,却也许抵押之物才是。”
陶然忙把怀中准备好的房契地契拿出来,交到云婉儿手上,道:“陶某知道银行的规矩,早已准备齐全了,请云姑娘查收。”
云婉儿接过后,看也没看就放到一边,笑道:“公子的为人,婉儿是信得过的,只怪这抵押之物乃是银行规章的一部分,婉儿也无权变更,否则定不会收取的。”
虽不知这话的真假,但毕竟出自美女口中,陶然不禁感觉有些飘飘然起来,同时也是真正的有些感激。
放下房契地契后,云婉儿从袖子中取出了一卷纸道:“此乃贷款合同,类似民间字据一类,公子在上面签字画押,如此,合同便算成了。”
陶然结果合同,粗粗的翻了一下,足有十几页厚,都写着密密麻麻的小楷,像是本小册子一般,看得人头晕,所幸几个关键的信息他都看到了,贷银五百两整,月利百分之五,限期一年归还……
这百分数也是银行首创,陶然来的时候,做足了功课,也懂得其中的意思,看到这几个关键信息没错,陶然也就放下心来,只是这合同,别的内容实在太多,让他有些犹豫。
“陶公子若有什么不懂的,问婉儿便是。”云婉儿柔声道。
………………………………
第一百四十一章 合同(下)
陶然面上一红,想到了她之前对自己的无比信任,略感愧疚,但毕竟这笔银子关系到他陶家的前途命运,由不得他不慎重,一咬牙道:“云姑娘,这字据实在繁多,不知可否精简一二。”
云婉儿闻言叹口气道:“婉儿虽是这分行的掌柜,但也遵守京师总行的规章,这合同乃是总行定制的,婉儿无权修改,公子若是觉得不放心,拿回去细细研读也可不过公子若是信得过婉儿,那婉儿可以信誉担保,此次贷银的金额以及利率期限,都如合同所写一般,绝无欺诈!”
说道最后目光炯炯直盯着陶然,满脸的真诚之色。
陶然闻言胸中也是一股豪气,道:“云姑娘的信誉在下自然是信得过的,拿回去研读大可不必,陶某这就签字画押!”说着提起笔来,在合同的最后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又摁了手印。
云婉儿颇有些感动的道:“多谢陶公子的信任!”
能得美人一谢,陶然心里更加飘然起来,虽然他心里还是有些惴惴不安,但到这银行与他无冤无仇,自然不可能坑害自己,所以就放下心来。
“公子想要银票还是现银?”
“劳烦给在下现银吧。”陶然谨慎的道。
片刻后,伙计取上来一个盖着锦布的托盘,拿开锦布之后,里面一个一个的银元宝熠熠发光,陶然拿眼一扫,便知道这便是有五百两银子了。
取了个包袱,背在身上,陶然道谢再三,便下楼离去了。
云婉儿望着陶然离去的方向沉默不语,她身后传来一个声音:“怎么?不忍心了?”
云婉儿回头,嗔道:“六爷又取笑婉儿。婉儿只是在想六爷您说的……连续复利,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胤祚哈哈一笑解释道:“咱们大清所谓的高利贷都是利率高,稍微有点脑子的人,便能看出来而聪明一点的高利贷,俗称驴打滚,每月的利息又加入本金,这样利率可以少一些,但是最终本息合计还要比前一种高而我这连续复利,乃是驴打滚的最高境界,每分每秒都把生成的利息加入本金,这样算下来,别说一年之后,春收之后他就砸锅卖铁也还不上了。”
云婉儿闻言点点头,又沉思了起来。
胤祚心一软道:“是不是觉得骗了那姓陶的,心里不好受?”
云婉儿摇摇头道:“婉儿并没有骗他,这笔借贷的本金、利率、期限本就没有问题……我只是在想……若是其他放出去的贷银,也按照复利计息,是否可行。”
胤祚闻言绕着云婉儿转了两圈,仔细瞧了瞧,把云婉儿瞧得脸色通红,低声嗔道:“六爷看什么呢。”
“我以前一直听人说,银行家都是吸血鬼,今天终于见到活的了。”
云婉儿闻笑骂道:“还不都是六爷你教的?”说罢施了一礼,出门去了。
此时,在县西北八十多里外,一片河滩上,几千名带着脚铐的犯人,正拿着木盆,淘洗河沙。
现在虽然已经过了立春,但天气依旧寒冷,河面上的冰还没完全化开,这些犯人们却锤子砸碎了冰面,在河滩用木盆盛着河沙,在冰冷的河水中不停晃动,不多时河沙去除干净,簸箕底留下了一点薄薄的金光。
犯人们把那层金光,用手捏出来,拿袋子装好,又开始重复同样的劳动。
浸过寒冷河水的手被冷风一吹,已经冻得通红,很多人的手上都起了紫红色的大片冻疮,但是却没有人敢停下来,神情麻木的重复着做淘洗的动作。
他们身后,十几名朝廷的士兵来回穿梭,手中拿着长长的皮鞭,不时一鞭子抽到犯人身上,本就单薄的棉衣被抽裂,露出一个皮开肉绽的伤口,鲜血流淌出来,很快又被冻在皮肤上。被鞭打过得人发出一声惨叫,但速度明显快了许多。
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犯人动作迟缓下来,渐渐不动了,任凭士兵抽打也无反应,此时便有士兵将这些人拖走,丢到死人堆里去,等到晚上一起火化。
远处的木杆上,十几颗被砍下的人头,无声的诉说着逃跑者的下场。
黑旋风也坐在这一群犯人中间,他原本高大健壮的身躯,此时也显得佝偻了不少,身上穿着破破烂烂的棉袄,从其中的破洞,可以看到他身上已经结巴了的鞭痕。
他的手上也和别人一样布满了冻疮,现在已经完全没有知觉了,等回到房间里恢复了一点暖意之后,就会又痛又痒,让人恨不得拿刀把手剁下来。
混江龙今天淘得了近一两的金沙,他把其中三钱,都在塞了棉袄的缝隙里了,他每天都会这样存一些,一共存了接近十五两金砂了,等他逃出去,凭借这些金子就能东山再起。
几个月的时间里,黑旋风已经看出来了,待在这个淘金营地里只有两种结果,要么被冻死,要么被鞭子抽死,逃跑虽然会被砍下脑袋,但好歹还有一生机。
身后巡逻的兵丁,还在大声呵斥,但是鞭打的次数明显少了,黑旋风知道,那是营地主事的官员怕把犯人们抽死了,在这么低的温度中,一个裸露的伤口也会要了人的命。
又干了一会活之后,监工呵斥他们回房了,东北的冬天,夜晚来的特别快,一到晚上,就是逃跑的好机会,所以营地里从不让他们晚上干活。
排着长长的队伍回到了屋子里,房子里只有一个大通铺,安排了五十人睡,挤得半夜都翻不了身,炉火也只有一处,摆在房子中央,所以大通铺的两头最冷,但黑旋风并不在乎,因为他是睡在中间的。
床铺的周围都是他的弟兄,虽然来营地时山寨里的人和别的犯人都打乱了,但是胡匪实在太多了,难免会有几人在一间房里。
黑旋风和他的弟兄把其他人都挤到大通铺的两侧,让炕上宽敞不少。
躺下来后,一个胡匪忍不住低声问道:“大哥,咱们什么时候行动啊?”
黑旋风问道:“金砂攒了多少了?”
那胡匪得意的道:“弟兄几个的加起来足有上百两了!只是这狗屁地方太苦了,弟兄们实在待不下去了,大哥你早点带我们走吧。”
“弟兄们的心意我都知道了,但是现在冬天还没过,这地方又是荒郊野外,咱们带着脚铐,逃出去不被抓住,也被冻死饿死了,不如趁这个时候,多攒点金子,出去还能好过点。”黑旋风顿了顿,压低了声音道,“咱们等四月份,地上的雪化干净了就走!”
………………………………
第一百四十二章 送别
“都统大人,自您上任半年多以来,齐齐哈尔全境接纳难民三十二万余人,开垦田地九十六万余亩,新建房屋二十六万桩,春收之后预计能收取税银九万余两。”黄通判拱手道。
他现在正身处齐齐哈尔都统府内,周围站满了齐齐哈尔的文臣武将,胤祚在坐在上首。
就在几天前,北京传来急诏,召胤祚回京,齐齐哈尔副都统一职由纳兰明知暂代。
所以就有了这一幕,胤祚要在临走之前安排一下之后的工作,当然最让他惦记的还是借银行的那十万两银子,半年下来本息合计十万零两千五百两,这笔银子还是在他没卸任之前归还了比较好,以免之后的副都统不认账。
“嗯,不错,府库里现在有多少银子?”
“七万余两……”
“嗯,留下日常需支的,剩下的都拿去先还给银座银行。”
黄通判闻言一惊,犹豫了一下道了声是。若是放在几个月前,他必定会陈明利害,劝阻胤祚,但是经历了转移难民的事情,黄通判心中已经对胤祚敬佩不已了,对他的政令,也没有什么怀疑。
胤祚想了想,又转向身后的纳兰明珠叮嘱道:“纳兰师傅,这副都统一职由你暂代,胤祚就放心了,只是有一件事想要拜托……”
纳兰明珠何等聪明,马上明白了胤祚的意思,拱手道:“殿下放心,春收之后,一应钱粮,老臣优先偿还银行贷银,连本带息一文不少。”
胤祚放心的一笑道:“多谢。”
转身环视了一下众人,黄通判、巴海、李庆已经其他的胤祚叫不上名字的文武官员,都在目光炯炯的看着他。
胤祚微微一笑,抱拳道:“胤祚上任以来,承蒙各位照顾,如今移民大计已成,胤祚也要功成身退了,各位从今往后也要勠力同心,共创齐齐哈尔的灿烂前程!”
众官员纷纷抱拳:“定不辱使命。”
“如此,胤祚告辞了。”说罢,将代表副都统的印信交给了纳兰明珠,转身出了府邸。
众多官员纷纷看向他,眼中神情复杂。
胤祚的马车已经在府门外等待了,依旧是来时的那辆,多合隆也伤势痊愈,统领着侍卫们保护车架。
胤祚出门之后,本想找马车,却没想到眼前是一片军容整齐的八旗军将士。
“恭送殿下!”八旗军齐齐一声呐喊,响彻云霄,同时让出一条道路,露出了马车所在。
“八旗将士前来为殿下送行!”巴海此时赶到了胤祚身后,抱拳朗声道。
胤祚对着八旗军拱手道:“诸位将士,有劳了。”
“请殿下等车!”多合隆道。
“既然是和众将士们一道走,自然是要骑马了,多合隆被马来。”胤祚豪气万丈的道。
不多时,多合隆牵来一匹战马,胤祚翻身上马,一扯马缰绳,对着出门相送的各文武,拱手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诸位后会有期!”说罢一抖马缰,当先去了。
文官们面面相觑,觉得胤祚这最后一句话,怎么颇有些江湖中人的意味。
一马当先走在队伍的最前端,望着宽阔的景阳街,胤祚感慨万千,初来此地时,街道两排还与村寨无异,而此时两侧商铺林立,行人比肩继踵,已经有了大城的样子了。
看见胤祚一行,城中的百姓们也纷纷停下脚步。
人群中有人喊道:“那是都统大人,上个月还来田地中,询问麦苗的长势呢。”
“没错,我在军营前见过都统大人一次,他帮东北扫除了几十股绺子,我爹娘天天念着他的好呢。”
“都统大人,别走啊……”
周围的百姓们越聚越多,听闻了胤祚被调离齐齐哈尔的消息,夹道相送,有的女子甚至哭了出来。本来胤祚是想悄悄离开的,却没想到终究是让百姓们知道了这个消息。
送行的百姓沿着景阳街越聚越多,若是不是有八旗将士维持秩序,恐怕路都要被封死了。
胤祚坐在马上对着两侧的百姓连连拱手,他来的时候,悄无声息,走的时候却得到了这么多百姓相送,不由充满了成就感。
好不容易走出城门,结果城外更是人头攒动,人数之多塞川断河,黑压压的人头一直延绵到天边。
这些都是住在城外的难民,他们一路从山东走来,知道自己多亏了胤祚才能活下来,因此对胤祚的感激之情比齐齐哈尔的原住民还要强烈。
周围的难民们早就闻讯赶了过来,许多人手里还拿着鸡蛋、白菜等物,准备塞给随性的侍卫。
虽然这些东西并不值什么钱,但却是难民们拿得出来的最好的东西了。
看着胤祚的队伍,一点点的走到城外,穿过难民们向远处走远,许多难民都已经是热泪盈眶,有人自发的跪了下来,之后跪下的人越来越多,同时嘴上说着感谢之语。
刘永强一家也在人群中,他拉着自己的婆娘和弟弟妹妹跪下,严肃的道:“我打听清楚了,咱们一路上那些让咱们活命的手段,全是都统大人做的,他是救咱们活命的恩人,如今大人要走了,咱们全家,跪下来,给他磕三个响头,感谢救命之恩。”
他的婆娘含着泪眼点了点头,弟弟妹妹也懂事的刻下了头。
难民的队伍延绵了四五里,一路上都是跪在道路两旁的难民,这一切都是他们自发的,没有任何人的逼迫。
看了一路的人群,胤祚的心中也感到暖洋洋的,深受感动,他做的事情虽然简单,却让百姓们记在了心里。
这种满足感以及成就感是赚多少银子都没办替代的。
跟随胤祚的八旗将士和侍卫们也被一路上的场景所震慑了,虽然他们知道胤祚所做的事情,当得起这一拜,但是亲眼看到的震撼效果,还是无以复加。
尤其是百姓们自发的跪倒一片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如同是在朝拜圣上一般,这一幕让八旗将士们看向胤祚的目光,变得更为崇敬甚至崇拜了。
队伍行进到了松花江的时候,胤祚劝巴海将八旗将士带回,巴海摇摇头表示要送到黑风口,胤祚见拗不过他,也只好同意了。
黑风口,在“齐齐哈尔副都统护卫营众将士之墓”旁又多了一个“黑风口剿匪之役阵亡将士墓”,在这两块墓碑前,胤祚郑重的下马祭拜。
他朗声道:“诸位将士,现齐齐哈尔已荡平东北匪患,三十万难民安居乐业,此乃各位英勇牺牲换来的,各位泉下有知,可以安息了!各位奋勇杀敌,不畏牺牲的精神,将随着齐齐哈尔一同传承下去,永不磨灭!”
声音飘荡在黑风口的上空久久不息,伴随着呼啸的风声,平添一抹肃杀之气。
“巴海将军留步吧,保重。”胤祚对着身后的巴海道。巴海拱手点点头,目光刚毅无比,军人之间的别离,不需要言语!
在八旗将士的目光之中,胤祚的车队缓缓驶入山谷,消失在视线尽头。
………………………………
第一百四十三章 回京
一个月后,紫禁城乾清宫中,康熙皇帝一身龙袍正坐在矮榻上,翻看奏折。内侍太监李德全站在矮榻一旁,凝神静立。
矮榻之前,胤祚一身青色蟒袍,跪在地上,同时腹议不止,大清的制度简直太不人性化了,他去了齐齐哈尔大半年,好不容易回来,却连家门也不能进,要第一时间来给康熙汇报工作。
汇报工作也就算了,明明一个奏折能讲清楚的事情,偏要把他的人也叫过来,跪在那等康熙看奏折。
我老婆还怀着孕,等我去看她呢。胤祚心里高喊道,而康熙自然是听不到他心中的想法的。
许久之后,康熙终于把那本厚厚的奏折看完,面带嘉许之色的道:“起来吧,李德全,给搬把椅子。”
胤祚连忙从地上起身,拱手道:“谢皇阿玛赐座。”然后才能坐下。
康熙盯着胤祚道:“朕派你去齐齐哈尔,本只是想借着安置难民的事情历练一下你,没想到你做得还不错,竟然救下了三十万难民的性命,剿灭胡匪,发现金矿,打击豪强,林林总总加到一块,也算立了一大功,看来朕要好好赏赏你了。”
胤祚偷偷抬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