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汉朝做皇帝-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件事情都会忘的一干二净。
十万官军这才刚杀入无盐城,就见城中火光四起,火势凭着海量的可燃物、助燃物化作滔天大火,众多深入无盐城的官军来不及撤离以至于葬身火海。
“焚城!这伙贼人既然敢焚城!”这个时代打战还是存在一些规则的,像焚城这种丧心病狂的事情百年都难见一次,别看焚烧无盐城没伤及百姓,但王匡、廉丹两人均怒不可揭,待统计完大军折损后,他们下令大军改道西南,誓要将逃亡中的索卢恢部及负责接应的董宪部全部剿杀。
赤眉军逃亡梁地只是一个幌子,实则是暗渡陈仓再算上连还计这一谋略,十万官军急行血恨竟然没看出其中门道,以至于他们在成昌县遭遇了伏杀。
樊崇、杨音率领的赤眉本部,董宪、索卢恢各自的赤眉别部,连久未露面的扛把子力子都带了人马过来助阵,总计兵力与官军旗鼓相当。
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王匡、廉丹两人可不认为乱民组成的杂牌军能和他们麾下精锐拼杀,随即一声令下发起了猛攻。
事以愿违讲的是事情的发展与愿望相反,同时也是王匡、廉丹两人此刻的真实写照,赤眉军中有赤发天军、长刀军、力士营、重甲军四支精锐之师,分别属于樊崇、杨音、董宪、力子都四人。。
说好的杂牌军呢?
赤眉军这四支精锐之师无论是战力还是应变能力都在官军之上,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蛮横的将官军割裂成四块,待王匡、廉丹反应过来时,却发觉大势已去,己方的攻守阵营完全被打乱了。
………………………………
第一百一十五章:成昌之战【二】
轻敌是指轻视了敌人的能力和力量,高估了自己的实力,而自古以来,轻敌者也从未有过好结果。
成昌地界,官军与赤眉军杀的天昏地暗,但任何一个有眼界的人都能看得出官军首发失利,再坚持下去也只是徒增伤亡。
“世子!副帅派我来请示能否暂避贼军锋芒,择时整军再战!”
回应信使的是马鞭及叫骂声,王匡大声怒喝着:“必须死战到底,谁敢后退半步,杀无赦!”
一军之帅是军队的灵魂,他应该是最冷静、最沉稳的,可像王匡这般聒噪、冲动,打战只考虑解不解气的人做主帅,简直就是军队灾难。这种人为主帅,通常的结局都会因为一个不恰当的命令而导致全军败溃或覆灭,就如同现在的成昌之战,赤眉军越战越勇,而官军却是在疲累招架,敌强我弱的局势亦越来越明显,直到董宪率领力士营将与他交战的官军击溃后,大半官军便连锁崩盘了。
“攻!”董宪本人生的雄壮魁梧,再瞧他及麾下力士营的军备,均是披重铠、持戈配剑、背弓弩、跨矢囊,完全就是重型步兵魏武卒高仿版,他们每轮的进攻节奏都是先用弩箭远程打击再借用长戈的援、胡优点,发动排山倒海之势的横击、勾杀。若两轮打击不能将敌军击溃反被人近身肉博,他们会立即弃戈换剑,仰仗三层铠甲的抗砍杀优势,以蛮不讲理的以命换命打法彻底摧毁对手的心底防线,而与力士营攻势完全相反的是杨音的长刀军高仿版,他们讲究的是灵巧多变及合击之计,身摧刀往、刀随人转,敌人面对这等攻势,通常都是断肢或分尸。
“顶住,给我顶住!”王匡大声嘶吼着,然而这并没什么卵用,力士、长刀两军已经开始尝试围杀王匡这支残军。
敌强我弱,敌众我寡!历史上能在逆境中翻盘的均是名留青史的人杰,至于王匡,人杰堆里肯定没他,人渣堆中他却是翘楚。
眼见战役打不过了,王匡能开启自打脸模式,带着亲卫军转身就跑,更能厚颜无耻的喊着:“护驾!”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就比如现在,王匡这货为了活命竟喊出只要他能活着离开,所有守护他的士卒都能加官晋爵,这让原本虚心对敌的官军将士躁动了,纷纷开始投机取巧往王匡身边冲去,从而给了力士、长刀两军更多的发挥空间,疯狂的收割着人命。
“更始将军救我!”不怕神一般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王匡于乱军之中还自我暴露身份的神操作,气的廉丹都想弄死他,可又碍于王匡皇子的身份以及大军出发前王莽颁布的密诏,廉丹必须要护王匡周全。
“左右亲卫,随我护驾!”廉丹不妄动,官军则能维持乱中有序的打法,这虽然很辛苦但还不至于败溃,可廉丹这一动,前后不能兼顾,逐渐导致整个官军连锁崩盘,发展到最后也只能护着王匡逃离成昌,败走无盐避难!
自上次焚城后,无盐城有近十日沦为了人畜皆无的鬼城,后在临县县尉受命重建无盐,好不容易折腾出点人气,结果就被美女枭雄迟昭平、后期之秀瑗子路、徐异卿三人给抢了,待王匡、廉丹到达无盐城外时,他们三人立即率军出城狙击官军。
突然遭遇这么一个变故,廉丹脸色变得阴沉无比,但他很快就做出了相应的安排,先是下令左右亲卫护送王匡前往洛阳,后是召见了冯衍,为自己无法实现承诺而赔罪并且许了些钱财后让冯衍归乡避难。
赤眉军都知道官军的主帅是王莽五子王匡,都期望着用他的人头来祭祀,纷纷改道前去追击,廉丹及副将、校尉20余人率领残军拼死顽抗,足足让赤眉军在半个时辰内无法前往一步。
赤眉军中都是粗人,不懂朝堂内的是是非非,曾幻想能劝降廉丹来提升己军威望,但董宪是正规军出身,他知道劝降廉丹是痴人说梦,便出列大喊道:“廉公!您乃名门之后,我知劝降无用但也不能放虎归山,所以只能请您赴死了!”
“多说无益。某的命就在这里,过来取吧!”对廉丹来说战死沙场是最好的结局他又何须害怕,廉丹亲做锥尖挥舞着大刀率领残军五千突围,可面对赤眉天军、长刀军、力士营、重甲军四支王牌军的围剿,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渐渐的作为锥尖的廉丹伤势越来越多亦越来越重,终于在无盐城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也许是出于对百战老兵的爱惜,赤眉军中好几位将领都开口喊着:“廉丹已死,降者不杀!”却不曾想过,这句话会激起百战老兵的求死之志。
“廉公已死,吾为谁生!”这句话一人喊不足为奇,百人喊堪称壮观,千人喊则震慑人心。
都说百战老兵好,是好在他们骨子里的杀人技。当他们犹如疯子一般反扑时,赤眉天军、长刀军、力士营、重甲军四支王牌军都被打乱了就更别说普通的赤眉士卒了,刹那间战场好似化作了人间地狱,断肢、头颅四处纷飞,悲鸣声、惨叫声、狂笑声不绝于耳,无处不在。
直到最后一位百战老兵倒下时,赤眉军全体将士都脑子里还是懵的。
俗语不是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吗?”可为什么一句:“廉丹已死,降者不杀。”会引起这般不可思议的结局。
赤眉军中还未有人成就及地位达到过廉丹的高度,自然看不清里面的门道。纵观廉丹一生为人无论是性格、气质、能力亦或是道德品质都透露着一股无形的影响力,这是与职责、职位无关,这股影响力润物无声,涓涓入心。。
若非要找一句话来形容或描述廉丹这个人,那就是:“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诚服也!”
廉丹作为第一个死于平乱中的新朝大将,必须价值最大化,一时间天下十三州无人不知成昌之战赤眉军大胜。
………………………………
第一百一十六章:猛虎出山【一】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新朝大将军廉丹的死所造成的影响超乎想象,新生代的反莽起义军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于这个历史舞台,让大半个江山陷入了战乱之中。
幽州新迁王府,彭宠风急火燎的呈上信件,王安起初并未上心,可片刻之后他就站起身来,怒目圆睁的将书信撕的粉碎,但随之又瘫坐回躺椅上,无奈道:“廉公之死、罪在我父。”
不明白新朝国策的人或许会同情王莽吃了死猫,但懂新朝国策的人则会心照不宣,以免招来杀身之祸。
新朝的国策是什么?新朝的国策走的是集权中央路线,所有官员在民生管理上还有些权利,但想动用军队就必须上达天听,就连大将军领兵平乱,每一步计划都必须上报。这操蛋的国策,能硬生生的把猛虎给整成了大花猫,而更可怕的是王莽居然还沾沾自喜,心还在天上飘着。
“主公!如今连廉公都被国策所累,为臣斗胆恳请主公清君侧、诛晁错!”
“伯通,你让孤夺位,可知是诛九族的大罪。”清君侧、诛晁错!这六个字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样,都是人们为造反找了个借口,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看起来是那么的名正言顺。
“臣为的是江山社稷,为的是主公,纵使九族蒙难也死得其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在彭宠心中王安再进一步就是皇帝,而自己的从龙之功更能荫蔽子孙,家族振兴就在此间。
王安懒得搭理彭宠,连招呼都没打便起身离开,结果没走几步就见吴汉三兄弟跪在一边请愿,王安再绕路却见耿况一家人也随大队前来请愿,渐渐得,坚镡、窦融、隗嚣……大伙就像商量好一般陆续出现在幽州新迁王府,给自家谋取一份从龙之功。
俗语有云:“法不责众。”众人也都是抱着这个想法才敢劝谏王安,而王安这几年也一直在为夺位做准备,现如今天时、人和都已来到,区区地利只需稍稍运作,一切都将顺风顺水。夺与不夺成了王安心中的枷锁,他没有做出任何承诺,只是移步做着一些琐事,而其余人依旧跪在地上等待着答案。
时间一眨眼间就是一天一夜,众人身上带着露珠,显然是一直坚持到现在,王安心中亦有了答案,他走上前去轻语一句但这一句对所有人来说却是雷霆之音。
“臣、末将绝不会让陛下失望!”彭宠、吴汉三兄弟、耿况一家、坚镡、窦融、隗嚣等人全部满血复活,眼神中更是燃起熊熊战火。
与此同时,赤眉军一路高歌,连攻彭城、沛郡、汝南、陈留四郡,正准备东下鲁城,向西破濮阳,而绿林联盟军自兵败宛城、伏尸小长安后就一直等待时机报仇,如今被赤眉军这么一刺激,就打算倾尽全力再次攻打宛城。
反观宛城,自王寻到来之后,原有的兵力分配被做了新的定义,荆州牧再次成为手无实权的虚职,岑彭、马成两人因亲近王安但也有用被废除了兵权,沦落为守城官,至于另外四人,甄阜是皇亲国戚得益最大,梁丘赐是甄阜的狗腿子混的如鱼得水,严尤这人因太高傲一如既往的不受欢迎,而陈茂此次作为严尤副帅自然跟着一起倒霉。
公元二十二年是战火纷飞的一年,也可以称为起义元年,整个天下陷入大乱斗中,诈死潜伏的新迁王王安再次出现在大众眼中,总领西北、河北四州兵马二十万南下平乱。
首当其冲的就是叫嚣最厉害的赤眉军,双方于濮阳境内相遇,各自列开阵势。
王安兵马分为幽州突骑一万余人、并州边骑三万余人、西凉铁骑五万余人,外加弓箭手二万余人、重甲步兵三万余人、朴刀兵四万余人,一身军备看的赤眉军口水直流,满脑子都在幻想着拿下这支军队后该怎么分配物资。
“看前面那群傻子的神情,似乎是把我们当成了碗中的肉,等会你们谁愿意打头阵让他们尝尝厉害!”王安就是想用话来激励一下己军将领,但从各位将领的平淡的回应看来,他的话并没什么卵用。
赤眉军抢掠了这么多个城市一身军备又怎会差,他们只是穷怕了所以看点好的东西就想抢到手。
“你们谁愿打头阵让莽军知晓我军厉害!”樊崇刚开口,就有好几个出来请战,最后经过一番争论,索卢恢、瑗子路、徐异卿三人胜出,作为先锋军出击,缴获物资无需上缴。
“反贼要来打你们了,你们的商议出来结果没,究竟由谁领军出战。”王安这次的领兵风格有些轻浮,有些卖弄官腔,但所有将领都知道这是因为王安看不上对面的反贼,催促着他们早点结束。
“商议好了,首战要打出气势,所以我们四家一起上。”
耿况因辈分高作为主帅坐镇中央,四周以方圆形层层设防,从窦融、隗嚣两人的西凉铁骑,到坚镡的并州边骑,再到耿弇四兄弟和彭宠、吴汉三兄弟率领的幽州突骑,一同结成若干游阵,各骑之间又特别注重距离间隔。
赤眉军中无人认得车悬阵,反过来嘲笑官军无能,只会胡乱布阵!
官军众将领不想与死人费口舌,个个紧握兵器等待的军令的到来。
随着赤眉先锋军大叫杀来,耿况大喊一声:“攻!”
幽州突骑、并州边骑、西凉铁骑向着同一方向旋转奔跑,赤眉先锋军中的骑兵队一心把幽州突骑当对手,结果糊里糊涂的就死在了并州边骑的利箭下,而没死的那批人则以为骑兵之间的距离间隔当是他们破阵之路,殊不知西凉铁骑手中长枪早就饥渴难耐。
赤眉军的骑兵眨眼间死伤殆尽,索卢恢、瑗子路、徐异卿三人已经笑不出来了,他们带着步兵想要暂避锋芒、整军再战,却发现自己根本无路可走,幽州突骑像怪兽一般猛扑过来。。
一个游阵咬上一口,车轮般的攻击形式,让赤眉先锋军想逃逃不了,想战不能战,像牲畜一般被官军从各骑之间的距离间隔往车悬阵中心赶,而西凉铁骑则负责收尾,剿杀一切!
赤眉先锋军四万余人顷刻间被吞噬的一干二净,索卢恢、瑗子路、徐异卿三人尸体像糖葫芦一般被串在某支旗杆上,震的赤眉军心惊胆战!
………………………………
第一百一十七章:猛虎出山【二】
猛虎出山……势不可挡!
赤眉军自起义以来一直都是败少胜多,或者也就是这个原因,他们骨子里觉得新朝官军的战力也就那样,但此刻四万余人的赤眉先锋军在顷刻间覆灭,己方三位大将的尸身更被人如糖葫芦一般挂在旗杆上,这场景让所有赤眉军士望而生畏。
“众将士无需害怕,先锋军覆灭只是一时大意中了奸人的诡计,我们只需稳住心神,胜利就一定属于我们!”力子都虽然是扛把子的身份,但这几年他一直在捣鼓自己的重甲军,对赤眉军没有倾入太多情感,可樊崇不同,赤眉军是他一手拉扯起来的,他必须站出来安抚众将士,可话喊出来之后,他又有点后悔了,因为这狗屁借口连他自己都不信。
“细君说的没错,这一切都是官军的阴谋,他们提前做好了准备,为的就是让我们心生恐惧,不敢再战!”杨音这几年一直都是樊崇的好拍档,他们两人一唱一和提升着士卒士气,这方法虽然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效果还是杠杠的。
按正常逻辑来说,官军首战已压倒性的优势大胜,就应该乘胜追击可王安一直没下令,众将领也不敢代俎越庖,选择了原地待命。
“三哥,你擅自出兵,是对父皇的大不敬,五弟奉劝你赶紧把兵符交出来,我可以陪你一起回国都求父皇开恩。”自王兴来到幽州之后就像跟屁虫一样黏着王安不放,这次自然也不例外,他带着名下势力,一路趁着军功。
王兴新招收的士族势力太多都是刘子兴(王郎)一脉,归顺原因就是因为王兴蠢,他们私底下有发挥空间,不像是面对王安的时候,总感觉他的一双眼睛能直窥人心,让人寝食难安。
“老五,兵符只是个物件,自身是没有权威的,有权威的是执掌兵符的这个人。”王安认为通俗易懂的话对王兴来说可能会是天书,就比如现在王兴就喊着:“别个我说大道理,我听不懂,我就要兵符。”
“哎!”王安忽然觉得心好累,随手就将兵符丢了过去,王兴接到兵符起初有点发愣,之后便激动万分,举着兵符大声嘶吼着:“三军听令,即刻起我为主帅,你们都必须听令于我。”
整个官军寂静无声,就连躲在人群中的刘子兴(王郎)都忍不住扶着额头,表达着自己对王兴的不满。
“我有兵符,我是主帅,你们必须听令于我。”王兴的脑回路真的不一般,拿着兵符就要夺权耿况,这也是因为寇恂、景丹两位杀才,一个要镇守边关,一个要震慑冀州,都未能参与讨逆战,不然他们俩会让王兴哭的很有节奏感,若再加上个耿弇那就更刺激了,而现在情况虽有不同但结果还是一样的,耿弇将马鞭狠击在战马屁股上,战马吃疼托着王兴就找路冲,自然就从车悬阵各骑距离间隔中脱颖而出,来到的赤眉军地头。
“你这死马、臭马赶紧调头带我回去!”望着赤眉军中那一双双带着仇恨的眼睛,王兴吓得汗毛乍起,火速将战马调头后大喊着:“救我,大家快来救我!”
“下令鹰眼,必须护世子兴安全!”
“诺!”令旗打出,并州边骑中瞬间出列数千人,这些担得起鹰眼称呼的骑兵都是百步穿杨的好手。
“都给我小心点,射到我你们就死定了。”鹰眼都是一些高傲的兵王,王兴这一嗓子是对他们最大的侮辱,性格刚烈一些的人直接就罢工不干了,剩余的鹰眼也有些消极怠慢,从而导致王兴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感觉自己随时都会嗝屁。幸好刘子兴(王郎)、刘林、李育、张参一行人带着人马前来接应。
双方初步交手,形势一边倒,赤眉军在王安面前属不入流但不代表他们就是废材,王兴、刘子兴(王郎)的人马没多久就被压得都快崩溃解体了。
“原来我和王安的差距是这么大?”刘子兴(王郎)这时的身份只是微末官吏,他一边感慨着,一边演绎着他此刻的角色。
“将军,请你念在大家都是为国出力的份上,救救我们吧!”刘子兴(王郎)先是恳求耿弇四兄弟和彭宠、吴汉三兄弟,再是哀求坚镡、窦融、隗嚣,最后是主帅耿况,但所有人都不为所动。
刘子兴(王郎)演绎着悲愤欲绝的人生,冒死闯阵,被人掀翻在地后更是一路磕头前行,一路哭喊着:“请王爷开恩,救救我家主公。请王爷开恩,救救我家主公。”
“此情此景若是凭心而发,此子能用!”王安随口给了刘子兴(王郎)一个评价便走出车架,下令大军总攻。
令旗挥舞,一半将领自动脱离车悬阵,前去接掌凉、并、幽、冀四州步军,而少了一半将领的车悬阵威力并没有缩减多少,收割起人命来依旧恐怖如斯。
先是濮阳大败,再到弃守鲁城,再到放弃汝南、陈留、沛郡三郡,最后樊崇心狠到连董宪、迟昭平陷入的围困都置之不理,才勉强争取到一点时间来布守彭城。
原以为彭城城墙高大坚固,怎么说都应该能固守一段时间,只待官军粮草不足就一定会退去,结果凉、并、幽、冀四州骑兵后撤,步兵向前,一天之内以最小的伤亡就把彭城给啃了下来,至此赤眉军直接被撵回了山东老家,内心深处更是被王安打出了永久性创伤。。
在兖州某一座小村中,逃出生天的董宪望着眼前十不存三的力士营心在滴血,他不恨王安大军,只恨樊崇只顾自己活命,不讲袍泽之谊,而当时一同陷入围困的迟昭平已经香消玉殒,一个名叫张步字文公的男子正抱着她的尸体嚎嚎大哭。
都说有人的地方就是纷争,有纷争的地方就有恩怨情仇,樊崇估计也没想到,他当时匆忙的决定,会给未来带来不可磨灭的损伤,更造就了两人名动一时乱世枭雄。
………………………………
第一百十一八章:将星陨落【一】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自廉丹大军覆灭,其余剿匪大军也接连受挫,司州士族就陷入了自我否定中,他们不遗余力的支持当今皇帝究竟是对是错?
王莽作为掌控舆论风向的第一人,他知道司州士族的变化,但也一时也束手无策。
王莽需要一场胜利!哪怕是一场微不足道的胜利!也能作为燎火之火燃烧整个天下!
如今新迁王王安不但给了王莽一场胜利而且是大捷,整个赤眉军若不是亡命奔逃,早就消失殆尽了。
长安振奋!司州振奋!全国振奋!所有人几乎都自动遗忘了这个新迁王王安在早些年已经对外宣布病逝了。
按常理来说,王莽应该携带文武百官大庆三天,来宣泄自己压抑已久的心情,但这次王莽却把自己关在的大殿中,夜晚的时候他总喜欢登上阁楼遥望远方,似乎在为某件事情的抉择而忧心。
天使在这几天一个接一个的离开长安,仔细算算,人数都已有三位之多,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代皇帝王莽宣旨,召新迁王王安进宫领赏。
皇帝旨意来的如此急且多,众将领就算用屁股想也知道事必有妖,纷纷跪地请愿劝主公王安应率领大军前往,王安也有意彰显一番自己的实力,也就同意了众将领的请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