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观察者-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只剩下苏俄了。杜文成无从选择。
有着委员长奖励的十万大洋,杜文成拉起队伍的速度也是极快,大半个月的时间就有了一个团的兵力。虽然这些兵都没有打仗的经验,但杜文成相信只要用心训练,很快就会形成战斗力。
惯于偷懒的杜文成这次可是亲历亲为,不仅跟着新兵们在一起摸爬滚打,就连吃饭睡觉也是一样。杜文成如此表现也是没有办法,在**团还有吴良平等人帮他处理军务,现在的杜文成则是纯粹的孤家寡人。
幸好他还有三十名心腹护卫,杜文成把他们一一分配到营、连长的岗位上,替他暂时管理着部队。
六月初,梅岚风尘仆仆地回到长治,告诉杜文成说苏俄特命全权大使潘友新和崔可夫将军接受了杜文成的邀请,将在近期抵达长治。
。。。
………………………………
第86章 南洋陈嘉庚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既然苏俄人还要过些日子才能来到长治,杜文成也就放下别的念头,一门心思地操练新兵来。
重庆的委员长在梅岚每天一份的情况汇报中,得知了杜文成的近况,为了拉拢住他这匹野马,不仅批下了一个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师的编制,同时还奉送了一批军火给他。
杜文成虽然不缺这点军火,但有人白送自然是一一笑纳,况且这也是委员长欠自己的,就当是收回一点点利息。至于那个国民军的编制杜问成却有些不屑:委员长真是好算计啊,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自己辛辛苦苦训练出的部队轻轻松松地纳入麾下,只是这可能吗?
“既然你不用国民军的编制,那也该有个名字吧?难不成还像在济南那样叫先遣军?”
梅岚知道杜文成是不会轻易地投向重庆的,也就不再这件事上纠缠,只是问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一支部队不可能没有名号,否则就真的名不正言不顺了。
杜问成笑笑说:“怎么,不可以吗?”
他已经决定再次打起抗日先遣军的旗帜,只不过这一次可不是像在济南那样小打小闹了,他要堂堂正正地打响先遣军这块招牌。在济南时他还只是个观察者,所谓的观察者自然不好插手国内的政局。
现在的情况则是完全不同,现在的杜文成不仅仅是观察者,更是曙光计划的执行者。要想为共和国打出一片新天地,迎来新曙光,他就要拥有超越国内一切势力的实力。只有这样他才能在二战中把握机会,为共和国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这个计划已经在杜文成的心里策划很久了,和苏俄人的接触也是这一计划的一部分。他要通过苏俄换回一些急需的工业设备来发展经济,有了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才能更好地支持先遣军的发展,才能让他的曙光计划得以顺利地实施下去。
虽然长治并不是一个理想的落脚之地,这里也不适合他的发展计划。可是现在的他根本就是浮萍,若是还不能尽快发展起来,就是不被国府吞并也会被外来势力所击垮。
就在他一边加紧训练部队,一边等待苏俄人的时候,却没想到首先迎来了刚刚结束对延安考察的陈嘉庚一行。
陈嘉庚在重庆拜会了委员长以后,他的心里一直很不是滋味,在这国破家亡的关键时期,委员长却仍然念念不忘要剿灭延安,并且把摩擦的罪名一股脑地扣在了延安头上。为了弄清国府和延安摩擦的真正原因,他不顾国府的阻挠坚持要访问延安。
陈嘉庚在延安所看到的一切,更增加了他对国府的失望,甚至有了“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思想。结束了对延安的访问,他又带领考察团来到山西进行实地考察,偶然听说杜文成就在长治,便顺路前来拜访。
闻听陈嘉庚来到长治,杜文成真是喜出望外,他正愁着因为人脉不够从而导致自己的发展受限,要是能够和陈嘉庚达成合作意向,强强联手无疑会使自己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当杜文成从农场急急忙忙赶回自己驻地的时候,陈嘉庚已经在会客室里等候他很久了。甫一见面杜文成便一躬到底:“陈老先生,劳您久等,文成惭愧不已。”
“杜将军快快免礼。是我来的冒昧,杜将军不必自责。”
“老先生年过花甲,还不辞辛劳为国内抗战四处奔走,捐款捐物,文成钦佩万分。还请先生宽座,文成这一礼是万万免不得的。”
一身西装打扮的陈嘉庚虽然年近七十,但却思维敏锐,精神矍铄。看着恭恭敬敬行礼的杜文成,心里十分受用,也在不觉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杜将军真是年轻有为啊,我在延安、重庆可是听闻了不少将军的轶事,今日一见可谓是胜似闻名啊。”
杜文成苦笑道:“老先生快别这么说,叫我文成就好。至于那些虚名,唉,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陈嘉庚也笑了:“你的年纪与我子侄相仿,我就叫你一声文成。听说你也是从国外回国报效,先是独守济南,后又在这晋东南打出赫赫威名。只是独木难支这个道理你应该知晓,为什么还要对国府和延安敬而远之呢?”
杜文成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的事情一时半会儿的说不清楚,还是先请伯父用餐,待伯父休息好了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和伯父商量。”
陈嘉庚看着杜文成一副大男孩儿的样子也不禁笑了:“我这次回国在重庆吃了几天珍馐美味,又在延安清理了一下肠胃,我还真是期待你给我预备了什么,那就先去吃饭。”
杜文成笑着说:“对对,先去吃饭。老总曾经跟我说过一句至理名言:‘天大地大,吃饱了肚子我最大’。”
吃过了接风宴,杜文成又安排房间让陈嘉庚一行先去休息,直到过了午后才邀请陈嘉庚详谈。泡了一杯茶,杜文成歉意地说:“我不懂茶,不知道茶这东西应该怎么弄,伯父不要笑话。”
陈嘉庚笑笑,呷了一口茶水道:“嗯,很不错的铁观音。”
杜文成整理了一下情绪,慢慢地把自己从济南到现在的一切经过全都讲给了陈嘉庚,就连在延安炸机的事情也没有丝毫隐瞒。陈嘉庚实在没有想到杜文成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竟然做了这么多事,济南大空战的事情早已遍传海外,但由当事者讲来却是那样的惊心动魄。
听完了杜文成的陈述,陈嘉庚不由叹息道:“延安的事情虽然有你的道理,毕竟还是有些过了,也怨不得主席动怒。国外先进的飞机技术我也见过不少,总不至于如此极端。”
杜文成知道自己无论怎样解释也无法说清这样的事,便从身上拿出一部小巧的对讲机来:“伯父请看,这个东西的有效通讯距离是五公里左右,是战场上班、排乃至单兵间的联络器材。世界上暂时还没有哪个国家拥有这样的技术,假如我把这样的技术交给国府或者延安,他们有能力制造吗?如果不能制造反而把这样的技术泄漏给敌对势力,其后果又会怎样?”
陈嘉庚惊异地打量着这种先进的通讯器材,如果杜文成掌握的技术都是如此先进,那么,杜文成的一些激进做法也就可以理解了。只是这个东西的效果真的有说的那么好?
杜文成看出了陈嘉庚心中的疑惑,为了取得陈嘉庚的信任也是为了今后的合作,他决定给陈嘉庚下点儿猛料。
。。。
………………………………
第87章 崛起(一)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101,派一架直升机来。”
杜文成微笑着对陈嘉庚说:“伯父,我们到外面看一下我所说的先进飞机。”
乘坐在武装直升机上的陈嘉庚真是大开了眼界,无论是地空通讯还是攻击系统都远远超出了世界先进水平,更不要说垂直升降以及空中悬停这种无法理解的科学技术了。
看着机腹下悬挂着的火箭弹,回想着刚才火箭发射时的威力,陈嘉庚完全理解了杜文成为了保护这些技术而不择手段、不顾后果的做法。这样的技术若是落到国外,本来就缺乏工业基础的民国将会更加的雪上加霜,对外部势力的入侵也就更加无能为力。
回到房间里坐下,杜文成又拿出两只步枪对陈嘉庚说:“这是最新研制的突击步枪,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单兵武器。本来我是想用这些武器和苏俄人做些交易,以换取我现在急需的工业设备。伯父既然来到了这里,就不妨给我一些建议,看看我的计划是否具有可行性。”
杜文成把心中的想法一一讲给了陈嘉庚听,陈嘉庚听罢嗟叹道:“贤侄有心了。你的这些想法给我很大触动,今天的事情太过于震撼,我需要仔细想一想。明天吧,明天找个时间我们好好谈谈。”
第二天上午,陈嘉庚一行又在杜文成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军营以及新兵的训练情况,南洋观察团对杜文成军队的训练方法很感兴趣,也对杜文成在短期内所取得的成绩表示了及大地赞赏。
回到住地以后,陈嘉庚微笑着杜文成说:“昨晚上我和考察团的成员们认真讨论了你的计划,同也对你的计划有了更加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其他的我就不说了,现在只剩下一个最关键问题,我和我的考察团都想知道,你如何让我们相信你不会成为新的地方军阀?”
杜文成苦笑了,这个问题实在是很难说得清楚。从北伐战争直到现在,委员长想尽了无数的办法,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打击着国内形形色色的地方势力。可军阀仍旧是无处不在,只不过是贴上了一层伪装而已。像广西的李宗仁,山西的阎锡山,云南的唐,四川的刘,青海的马,新疆的盛世才。他们虽然在名义上尊奉国府的指令,但无论在军事上还是经济上无不是阳奉阴违,处处对抗。
陈嘉庚的担心是正常的,也是很有道理的,可杜文成偏偏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办法来证明自己。他沉吟了许久,仍旧无奈地说:“我没有什么办法来说服伯父相信我,我所能做的唯有坚守本心这四个字。”
陈嘉庚笑着鼓起掌来:“冲着坚守本心这四个字,我决定了,我们帮你实现你的计划。”
杜文成一愣:“真的?”
“怎么,还怕我这个老头子哄骗你不成?”
决定了支持杜文成的计划,陈嘉庚首先向南洋拍发了电报,不惜财力地征集了三千余热血青年回国效力。同时还招聘了一批有经验的管理人才,帮助杜文成管理地方和军队的各项事务。
至于长治兵工厂的产品,杜文成早就想好了苏俄在四五年研制的ak…47和另外一款名枪,就是比利时在二战结束后研发的一款突击步枪―――fnfal。之所以选择这款略显笨重的fnfal,主要是因为它价格低廉又易于生产,很适合缺乏基础工业和基础教育的国内情况。
商谈好了一切事宜,两人又对兵工厂的发展前景做了一番展望,陈嘉庚就带着南洋观察团离开了长治,继续他们在山西的考察。而杜文成则一边继续训练他的部队,一边等着北极熊前来洽谈了。
六月中旬的一天,苏俄特命全权大使潘友新和崔可夫中将在杜文成的陪同下,一起走进兵营后面一个戒备森严的院落。杜文成命令他的护卫掀开第一块苫布,在晋城大开杀戒的多管火箭炮展现在潘友新和崔可夫面前。
“这就是我在晋城使用过的多管火箭炮,它的来源恕我不能相告。我知道你们也在秘密研制这种自行火炮,并且已经试验成功。所以对这个东西你们应该不会很陌生。”
杜文成又命人掀起第二块苫布,向他们介绍说:“这是最新型坦克,它有着强大的机动能力、防护能力和强大的火力系统。最重要的是这个东西来自德国,是德国刚刚研制成功的虎式坦克,我想他们最晚也不会超过明后年就能批量生产。相比于这辆坦克,你们刚刚下线的t…34型坦克根本就不是它的对手。”
潘友新和崔可夫本来还想借着这次机会和杜文成要些补偿,六名顶尖的技术人员可不能白白死在杜文成手上。可是一见到这辆坦克,两人全都说不出话来。
此时的苏俄在表面上看貌似极为强大,实际上它所处的生存环境已经相当危险。日本人在北方虎视眈眈,跃跃欲试,德国纳粹的军队也已经逼近了苏德边境。斯大林清醒地看到了德国纳粹的野心,知道和希特勒早晚必有一战,为了避免两线作战,所以才以出卖中国北方领土为代价,急不可耐地和日本签订了《苏日互不侵犯条约》(1941年)。
作为一名杰出的军事将领,崔可夫清楚地知道自家的底细,也清楚地知道苏俄军队和德**队的差距。现在又看到一款如此霸气的德军坦克,心中对苏俄今后的生存环境更加的担心起来。
“我们需要付出什么代价才能得到这款坦克的设计图纸?”
崔可夫死盯着杜文成,语气不善地问。
潘友新一把拉住崔可夫,又看了一眼作为翻译站在一边的梅岚,对杜文成说:“杜文成将军,我们需要和莫斯科通话,可以为我们安排一下吗?”
杜文成点点头,笑着对他们两位说:“当然可以。你们是我接触的第一个合作对象,希望你们能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
。。。
………………………………
第88章 崛起(二)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为什么?”梅岚问。
“什么为什么?”
梅岚不悦地说:“我不喜欢被人利用。”
“不喜欢被人利用?什么叫不喜欢被人利用?”杜文成不咸不淡地说:“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对象,只要你有被利用的价值。你们的委员长还不是被英美,被苏俄所利用?”
梅岚娥眉一挑就要发火,眼波流转间却是嫣然一笑:“算你狠。既然已经被你利用,我也就无话可说。但是,我有权知道你和苏俄谈判的全过程,这是我被你利用后应得的红利。”
有一瞬间杜文成似乎沦陷在梅岚流转的秋波之中,他轻声地叫了一声梅岚,又猛然醒觉,有些惭愧地对梅岚说:“对不起,我有些。哦,如果苏俄人不介意的话,我并不反对你全程跟进这次谈判。不过,看今天的的情形,你是没有希望了。”
梅岚察觉到了杜文成心境的变化,也许这是眼前这个男人心底最为柔弱的时刻,她有心把空气间弥漫的这种暧昧挥发彻底。怎奈杜文成很快就回复了清明。
“我不管,反正我是赖定你了。”梅岚抬手将散乱在脸颊上的一缕发丝捋到耳后,轻咬了下红唇,语气中既有几分不甘又带有几分柔情地对杜文成说。
杜文成叹了口气:“唉,本来已经是人见人爱的熟・女妖精了,偏又要做出小女儿状,你这样会害死人的。”
梅岚白了他一眼:“要你管。”
杜文成不再理她,自顾寻了块草地躺下,在阳光下闭上眼睛,咬着一根青草轻声唱着:“春天花会开,鸟儿自由自在。我还是在等待,等待我的爱。。”
最近几天他的心情很好,因为要创建自己的地盘,发展自己的势力,基地也同时加大了对他的支持力度。现在的他虽然还不能和在济南时一样,但也有了可以随时震慑敌人的强横手段。这便让他的信心满满,看到什么都觉得赏心悦目。
梅岚本来有些失望地想要离开,听到杜文成又在唱一些怪怪的歌曲,便又好奇的坐到杜文成身边。她实在搞不明白杜文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又从哪儿学来的这些怪怪的歌曲。
她知道杜文成来自海外,却不知道来自海外的什么地方。据她得到的消息说,西方各国的政情部门已经全力搜查过杜文成可能生活过的地方,可惜仍旧是一无所获。
他们的最后结论是,杜文成很可能来自太平洋或者大西洋上某个不为人知的岛屿,而他背后的势力很可能是支撑整个西方经济命脉的各大财阀,这些财阀恰恰又是西方各国政府制定各项政策的背后决策者。
二战中无论是纳粹德国还是苏俄政府,亦或是以英美等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之所以排斥或不接受犹太人,除了害怕惹火烧身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担心这些犹太人恐怖的生存能力和经济能力。
杜文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背后的财阀。没有任何一个西方国家的元首愿意以经济衰退为代价,不顾后果地去触怒这些财阀。这也是西方各国在杜文成经历过一次绑架案后,再没有采取任何不利于杜文成安全的一个重要原因。
“唱完了?在唱一首。”
杜文成大言不惭地说:“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不太对。”
梅岚已经笑弯了腰:“什么叫妙手不太对啊?简直是牛头不对马嘴。”
“嗯嗯,老牛真是不解风情,唉,怎么就对不上马嘴呢。”
梅岚愕然:“什么叫对不上马嘴?本来就对不上。咳!这都是什么呀。”
她看着哈哈大笑的杜文成,模糊地明白了什么,脸色一红,有些羞怒也有些企盼地追打起杜文成来。
在第二天和苏俄谈判的时候,杜文成提出的的条件从小型发电厂和兵工厂的全套生产设备,以及两千万美元的无息贷款,降到五条全套步枪生产线以及两千万美元的无息贷款。这已经触及了他的底线。
可惜苏俄人的出价和杜文成底线相差太远,苏俄人提出的条件是五百万美元购买直升机和虎式坦克的图纸,另外提供一个师装备给杜文成。
既然无法达成协议,杜文成只好无奈地耸耸肩说:“实在是不好意思,让两位空跑一趟,现在看来我只能换一个交易对象了。”
“杜文成,你不要太过分,我们伟大的。”
约翰牛的高傲体现在骨子里,表现在外面的则是他们一贯自诩的绅士风度。人高马大的苏俄人却习惯于简单粗暴,只可惜杜文成却不吃他们这一套。
他简单地收拾一下桌上的文件,不带任何表情地说:“两位可以请了,梅岚,替我安排和德国特使见面的时间。”
事情完全按照杜文成预想的那样发展着,当梅岚把他和苏俄谈判的事情上报给委员长之后,委员长虽然很生气杜文成吃里爬外的“可耻行径”,心里却也明白,即便杜文成把坦克的设计图无偿交给自己,凭着自己连重炮都制作不出的工业基础,也是没有办法制造出坦克来。
国府一向是空有严格的保密条例却没有严格的保密措施,外界曾经传说过一件趣事,委员长在自己办公室里刚刚放过一个屁,下一时刻就会成为日本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花边新闻。由此可见国府里是没有什么秘密可言的。
杜文成之所以安排梅岚参与自己和苏俄的谈判,其目的正是要借助国府的疏漏来传达自己需要传达的信息。这也是反应过来的梅岚生气地责问杜文成,为什么要利用自己的原因。
事情果然不出杜文成所料,已经和重庆断交并且已经承认汪精卫伪南京政府的纳粹德国,忽然派来密使求见委员长,并且给委员长带来一份重礼。委员长自然明白德国人的目的,也是不忿苏俄和杜文成不把自己这个国府的元首放在眼里,便有意无意地透漏了苏俄与杜文成谈判的一些秘密。
于是,正当苏俄和杜文成刚刚进入谈判的关键时刻,希特勒的私人特使已经找上门来,阿尔伯特・斯佩尔是纳粹德国的军备部长,也是希特勒的心腹亲信。此次不远万里地来到中国,只为了和杜文成拉上关系,顺便弄清一件事,德国正在研制的虎式坦克是怎么流传出来的。
。。。
………………………………
第89章 崛起(三)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杜将军,元首托我给您带来远在欧洲的亲切问候,并希望我们的这次会面能成为东西方军事交流的一个纽带,借此拉近我们彼此间的距离,弥补我们曾经的友谊。”
“谢谢你斯佩尔先生,请代我向你们的元首致敬。”
为了这次的谈判,杜文成做了很多功课,下了很大的功夫。在认真研究了当今世界的军事技术和德国的现状以后,他对这次和德国的交易充满了信心。
“斯佩尔先生,我知道你们非常关心虎式坦克的泄密以及来源问题,遗憾的是这不仅是你们需要保守的秘密,也是我所需要保守的秘密。最主要的是,我的手里有你们感兴趣的军事技术,而且是足以改变这个世界上军事力量对比的先进技术。”
斯佩尔微笑着说:“杜将军所指的先进技术不会是苏俄的那种火箭炮吧,在来这里之前,我们认真地研究了杜将军在晋城的那一战。坦率地说,晋城之战的确很惊艳,但还不足以让我们的元首大动干戈。”
杜文成也笑了起来:“不错,斯佩尔先生说的很对,那种武器虽然很不错,但还不足以让你们的元首动心。但是,斯佩尔先生,你们的元首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