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观察者-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左参谋长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却没有喝,“我来这里只想见一下老朋友,顺便对最近发生的事儿做一下通报,表明一下我们的立场。当然了,你想怎么做是你的权利,你说,我听。”
这就是公事公办的节奏了,杜文成心里虽然不是很高兴,但还是呵呵一笑,把头上的帽子轻飘飘扔在了不远处的衣架上面。“左大参谋长,你这是见老朋友的态度吗?我看你是恨不得枪毙了我才对。”
作陪的张参谋长也连忙逗趣道:“你们两位要交手就到外面去,我可是舍不得这坛茅台让你两个给毁了。这杯酒你们喝还是不喝,给个痛快话儿。”
杜文成抓过酒坛为自己面前的杯子满上,“太原的事情暂时还无法确定,但我可以先表个态:任何一个新闻媒体进驻太原,我都不会去干涉,我只要求一点,就是不得扰乱平民的正常生活。”
张参谋长一口气喝干了杯中的酒,郁闷地想道:果然来了,杜文成还是那个杜文成,我就知道他不会轻易答应这件事。不过这也不能全怪杜文成,现在的太原就像个火药桶,到处都是标语,到处都在演说。苏德这才刚刚开战,那些人就像打了鸡血似的叫嚷着要保卫苏维埃。他就想不明白了,自己的国家还在受人欺辱,有这精神为嘛不用到抗日战场上,反而要去保卫无亲无故的大鼻子。
太原之所以发生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主要还是因为地理位置所致。日本人占据东三省后,想要从中原地带进入苏俄似乎只有走西口进蒙古这一条路。再有就是太原刚刚光复,政府机构还没有进驻,处在无政府状态的太原发生这样的事也就没什么奇怪了。
左副参谋长之所以来到长治正因为太原发生的事情出乎了上面的预料,在得到上面的指示后这才连夜赶到长治。听完杜文成的解释后,他点点头说:“太原的事情我们会负责尽快解决,希望你能说话算话。”
就在杜文成和左副参谋长就太原问题达成协议以后,有了基地大力支持的杜文成,出动了五十架次的战机对绕过先遣军防线的日军四十一师团展开了地毯式轰炸。在日本人的眼里,这样大规模的轰炸是不可想象的,就是骄横无比的关东军在得到这个情报后也是噤若寒蝉,再不敢小觑杜文成。
四十一师团在饱经杜文成的狂轰滥炸之后,其残兵败将仓皇逃窜进河北境内,太原南北的日军增援部队也偃旗息鼓,不敢再越雷池一步。至此太原外围的战事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日军虽然是大兵压境,可每天除了修筑工事以外还是修筑工事,进攻一方反倒是做出了防守态势;本该防守的先遣军第一师和第二师却频频出动,不断进攻和骚扰日军第三十六师团。
北边忻县、井陉一线的日军更是干脆,在得知没有飞行大队支持作战后直接就把部队拉回了防区。而在北平的华北方面军最高长官多田骏,听到四十一师团被杜文成一顿狂轰滥炸的惨象,似乎并没有感到多少愤怒和吃惊。在短暂的沉默后,他淡淡地看了一眼自己的正副参谋长。
“太原的事情到处为止,三十六师团。。原地待命,没有命令严禁出击。我要去休息了,诸君,保重。”
“司令官阁下,天照大神一定会佑护您和您的家人。”
笠原幸雄和平田正判看着多田骏走进属于司令官的办公室,彼此对望了一眼齐齐地鞠躬致意。他们知道司令官这是要向天皇陛下尽忠去了,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到了此时他们才发觉死亡的阴影竟然离他们如此之近。
一九四一年六月底,日本华北方面军最高司令官多田骏为太原战事剖腹自・尽。这个最先提出“三光政策”,“囚笼政策”,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甲级战犯”,没有像上个时空那样逃脱历史的审判,而是死在了自己在北平的任上。
七月七日,日本大本营发出命令,冈村宁次大将出任华北方面军最高长官。同日,冈村宁次以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的名义发布命令,华北方面军第一军第三十六师团撤回防区,至此,太原战事尘埃落定。
。。。
………………………………
第126章 太攻略(十一)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太原,最高行政长官办公室,白云生很客气地招待着来访的沈涵阳、梅岚一行。
“就是说,你们的军座不愿见我们喽?”沈涵阳有些生气地说。
“沈先生,请你不要咄咄逼人。军座是否见你们完全取决于你们自己,我刚才已经转达了我们军座的话:是朋友,他欢迎。”
沈涵阳明白杜文成这句话的潜台词,如果是朋友那就只述友情不涉其他,反之就只谈公事不论私情,这是杜文成逼着他们表态啊。他看了一眼梅岚,希望能得到她的帮助,奈何梅岚看也不看他一眼,自顾把玩着手里的一支派克钢笔,这还是杜文成送给她的礼物。
“好吧,白先生。这是国府的公文,请你仔细看一下,并且希望你能配合。”沈涵阳得不到梅岚的帮助,只好拿出最后一招。
白云生略带讥讽地看着沈涵阳说:“我们军座真是交了一个好朋友啊,沈先生。可你忘了一件事,鄙人不是国府任命的官员,即没权利也没资格接收这种官面上的公函,更不要说什么配合了。所以还请沈先生去找有资格接收这东西的人去吧,请。”
“白先生,你不要忘了,我是国府官员。”
“沈先生,你不要忘了,这里是太原。”
白云生摘下金丝眼镜,慢条斯理地说:“本来我不想说这句话,但是现在我必须要警告两位,若是两位致先遣军的利益于不顾,发表任何肆意诋毁太原的言论,就不要怪我动用手段。为友为敌,全在两位一念之间。来啊,送客。”
沈涵阳显然被白云生的这句话给激怒了,他不顾身份地大喊大叫道:“杜文成,你这个混蛋,军阀,你给我滚出来。你不要忘记了你在济南说的话,不要忘记你对我的承诺。”
沈涵阳气得几乎要跳起来,他知道杜文成已经来到了太原,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就住在着里。之所以要大骂杜文成混蛋无非是想激他出来,可惜的是杜文成并没有住在这里,当然也就听不到他的这番话。
“梅岚小姐,你看我们现在怎么办?杜文成这个混蛋不肯见我们,没有他的支持我们人单势孤的根本就没办法开展工作。”
被白云生赶出门来以后,沈涵阳忽然就换了一幅面孔,既没有生气也没有沮丧,就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梅岚依然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在沈涵阳为她拉开车门以后,才心不在焉地反问了一句:“见到他你就能开展工作了?”
沈涵阳哑言无语,直到把车开出了好远才愤愤地骂了一句:“这个混蛋还是那个德行,一点亏也不肯吃的主。”
到了他们下榻的饭店,沈涵阳把车停好刚要下车,梅岚忽然莫名其妙地问:“你是杜文成的朋友吗?”
沈涵阳一顿,本来就不是很大的眼睛瞬间眯成了一条缝。“梅岚小姐,我也听说你和他关系匪浅。”
没有人看到两个人打哑谜似的交锋,也没有人看到沈涵阳有些神经质的面孔。可是梅岚看到了,这就足够。她的眼睛忽然就亮了起来。
次日上午,太原城内凡是有名的鸿儒名士、乡绅商家都接到一份请柬,邀请他们在晚上出席国府驻太原联络处举办的酒会,杜文成和白云生也收到了沈涵阳亲自送来的请柬。
“我们接受这个邀请吗?我怕他们没安好心。”白云生有些担心地说。
“去还是要去的,我既然来了总要和他们见上一面。多年的老朋友了,我不能因为那些破事儿就躲着他们。”
“可他们还邀请了很多新闻媒体,要是他们当面给我们难堪,怕是不好收场。”
杜文成把玩着手里的请柬,叹口气道:“人心难测,我也不知道他们会玩什么花样,不过,我还是愿意相信他们。”
八月八日,星期五,立秋。
晚七时,太原最豪华的酒楼里,沈涵阳和梅岚笑容满面地招呼着来宾。一曲轻柔的小夜曲结束后,沈涵阳冲来宾们招招手放下酒杯走到主席台上。
“女士们先生们,自从‘七・七事变’以来,我们的国家饱经战火的涂炭,我们的人民经受了太多的苦难。但是,当我以国府代表的身份站到这里,站在这块日寇曾经侵占的土地上宣示我们主权的时候,我坚信:正义和胜利终将属于我们人民,终将属于我们这个古老而伟大的国家,终将属于委员长领导下的民国政府。
光复太原的荣光是国府用十八万官兵的鲜血和生命凝成的,是千千万万的山西人民用汗水和泪水造就的。他们才是光复太原的最大功臣!
为此,请诸位举杯,为国府取得的这场伟大胜利,为英雄的山西人民,干杯。”
沈涵阳充分发挥了政工人员的巨大优势,在发表了简短而煽情的祝酒词后,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沈先生,我是《中央日报》社记者,我想请问沈先生:你刚才说到以国府官员的身份来到这里,那么请问你肩负的职责是什么?”
沈涵阳笑道:“不错,我是以国府观察员的身份来到太原的。至于我的职责问题,呵呵,我站在这里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杜文成暗暗点了下头,国府观察员而不是接收大员,这样的身份应该可以接受。看来重庆方面还是有一定考虑的,沈涵阳的这个职务听起来还不错。
他没有主动上前和老朋友见面,只是一直在人群中观察着。沈涵阳似乎明白他心意般的也没有上前和他打招呼,就是梅岚也没有和杜文成说一句话。在杜文成的眼里,梅岚还是那样稳重高贵,和以往没有什么不同。反倒是几年不见的沈涵阳比想象中还要富态,言语之间显得更加老练、圆滑。
因为太原的重建工作一直是白云生负责指导和安排,因此围绕在他身边的人也是最多。而杜文成这里却刚好相反,没有人认识他也没有人把他当回事,这反倒是正合了他的心意。他端着酒杯站在哪儿不露声色,视线一会儿和梅岚碰到一块儿,一会又和沈涵阳交叉在一起。
“沈先生,我是《进步报》记者,先遣军打下太原后就发出了通电,国府当时全无反应。先遣军在太原南北两个方向独抗日军两个师又两个旅团,并且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打破了日军对太原的封锁和围攻。沈先生在此时才代表国府前来太原宣誓主权,会不会给人以惧怕和日军作战,战后却又来摘桃子的嫌疑?
另外,沈先生可以解释一下十八万官兵的鲜血和生命是怎么回事?这和太原光复有关联吗?”
。。。
………………………………
第127章 太攻略(十二)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进步报》是南京汪伪政权扶植的一份报纸,在日本人统治太原时就已经存在。在杜文成还没有彻底掌控太原之前,他还不准备像在济南那样大动干戈地清理这些日伪产业。
对于这位记者带有挑衅似的提问,沈涵阳不温不火地回答道:“你也说是日军的封锁了,这个问题显而易见。事实上我更想去的地方是我们的故都南京,我盼望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我个人认为你不适合做记者这个职业,因为你对新闻的敏感性太低。每一个有良知的国人都知道山西这两个月来发生的重大事件,只有你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好了,下一位。”
“沈先生,我是《大公报》的特约记者,我想知道国府对先遣军的崛起持什么态度,太原会不会成为是第二个长治。谢谢。”
《大公报》记者的提问才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沈涵阳最不愿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幸好他与梅岚都预料到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已经想好了把这个问题抛给杜文成,即便杜文成没有参加这个酒会,这个问题也一样会留给杜文成解决。
“女士们先生们,请大家静一静。众所周知,在日寇侵犯我们家园的时候,委员长就发表了‘地无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的讲话,并且就这个问题和延安达成了合作抗战,共御外侮的协定。在对先遣军的问题上,国府秉持着同样的态度。
为了更好地解答这个问题,我想请今天到场的一位贵客给大家解答这个问题。现在,有请先遣军统帅杜文成将军。”
在场的众人都不知道杜文成会出现在这里,更没有人想到这个独自站在一旁不声不响的人就是名闻遐迩的杜文成。就是杜文成自己也没想到沈涵阳会来这一手,毫无征兆地就把他推到了众目睽睽之下。
就在杜文成有些不知所措的时候,白云生匆忙地走了过来。“军座,委员长侍从室发来电报,委员长邀请你去重庆一唔。”
杜文成瞬间愣在了那里,委员长这是在搞哪样啊,他在脑海里仔细地回想了一下四一年发生的大事,可惜没有一样能和委员长的邀请产生关联。难道是远征军的事儿?可这事儿也要到年底才有的呀。不管了,还是先解决沈涵阳给他带来的麻烦再说。
杜文成在众人审视的目光下走上台去,无视沈涵阳伸出的右手,而是轻轻地一拳打在沈涵阳的肚子上,沈涵阳也很配合地做出呲牙咧嘴的表情,惹得众人一阵哄堂大笑。
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杜文成抱着沈涵阳的肩膀笑着对众人说道:“老沈是我在济南时就认识的老朋友,大家应该不会忘记当年的济南行政处主任吧?我和老沈在一起合作了很愉快的一段时期,这是我们在济南分别以后的第一次见面,让大家见笑了。怎么样老沈,我的拳头还和以前一样厉害吧?哈哈哈。”
沈涵阳对杜文成的见面礼很不感冒,但在这种场合也不能不依不饶地打回来,“大家可能还不认识这位年轻得有些过分的将军,他就是我在济南就认识的老朋友杜文成,现在请杜将军就刚才的问题发表谈话。”
这个死性不改的沈涵阳居然非要阴自己一下不可,看来自己的那一拳还是打得轻啊。杜文成腹诽着看了他一眼,这才扬了扬手里的电报,笑着对大家说:“其实我和大家一样期待着国府对我们的支持,值得庆幸的是这一天似乎并不遥远。我刚刚收到来自委员长侍从室的电报,委员长邀请我到重庆一唔,想来这份电报就是一个很好地说明。
因为事出突然,我还要回去就这个问题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很对不起大家。祝各位玩的开心,我们有时间再见,谢谢诸位。”
沈涵阳代表国府举办的招待酒会在杜文成走后也很快的落下了帷幕,杜文成吐露的信息太重要了,重要到那些新闻记者等不到酒会结束就往各自的新闻社或者电报局跑。相信用不着等到天明,委员长邀请杜文成赴重庆一唔的消息就会传遍整个世界,相比之下沈涵阳的招待酒会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你真要到重庆去?”白云生不无担心地问。
“嗯。不过我想和延安那边先联系一下,听听他们的意见。”
“好吧,你自己有主意就行。”白云生点到为止,在大方向方面还是要尊重杜文成本人的意见。
“通知下去,明天晚上我要为沈涵阳、梅岚接风,顺便说一下,我不希望有任何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延安统帅部,一名工作人员急匆匆向主席报告说:“z副主席自重庆原文转发来自太原杜文成的电报。”
“哦?又是杜文成?”主席看完电报的内容,一言不发地点上一支烟,思索良久才对工作人员说。
“请我们的总司令来一下,另外,通知军・委开会。去吧。”
当工作人员刚要离开的时候,主席又把他叫住。“老总那里还是我去,你去通知其他人开会。”
主席和刚刚在抗大做完报告的老总做了简短而有效地一番沟通后,一起来到了已经是烟雾缭绕的军・委会议室。
“大家知道,自从百团大战结束以后,日伪军对我晋察冀、冀鲁豫等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和蚕食。我根据地军民也开展了地道战、地雷战等多种多样的武装斗争形式,充分发挥了人民战争的威力,有效地打击了日伪军对我根据地的进攻,打破了敌人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
就在昨天,我们收到了华北日伪军正在谋划对我晋察冀根据地的北岳、平西地区即将展开扫荡的情报,今天又收到el同志转发自太原的一封电报。大家都看一看,有什么意见不妨说出来一起研究一下。”
。。。
………………………………
第128章 重庆,我来了(一)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1941年8月,当时的米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为共同应对反法西斯战争,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举行了大西洋会议,并在13日签署了《大西洋宪章》,14日正式在全世界公布。这就是所谓的《罗斯福和丘吉尔联合宣言》。
在这份宣言里,两国承诺: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承认法西斯通过侵略造成的领土变更,解除侵略国家的武装等条款。同年九月,苏俄等国表示同意《大西洋宪章》的基本原则。
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杜文成在沈涵阳和梅岚的陪同下一起乘专机到达重庆。因为不想重蹈在延安时的覆辙,杜文成一踏上地面就将飞机早早地打发走了。
前来机场迎接他的是委员长侍从室二处主任陈布雷和军统局长戴笠。杜文成虽然没有见过两人,但两人的大名却是如雷贯耳。一位是委员长的文胆,一位是委员长的心腹爱将,巧合的是委员长看重的这两位心腹全都死于非命――一位死于飞机失事,一位自・杀而亡。
“杜将军一路辛苦,委员长吩咐我们迎接将军莅临重庆。还请将军先去歇息,晚些时候在为将军接风洗尘。”
嘴瘪唇翘,头发蓬松的陈布雷相貌虽不出众,但却颇有文人风骨,时人皆称其为“领袖文胆”,“总裁智囊”。又因其为人谨慎,廉洁自律,颇有“贤相”之风,就连委员长也赞其为“完人”。
杜文成微笑着和二人握手寒暄:“有劳先生亲迎,文成愧不敢当。”又对戴笠言道:“我与戴局长虽然没有见过面,但也打过几回交道,也算是神交已久了。”
戴笠谦恭地答道:“久仰将军风采,能在重庆恭迎将军,戴笠幸甚。将军请。”
gmd中・央党部招待所是一处带花园的二层小楼,环境清幽典雅,闹中取静,不失为一处修身养性的绝妙所在。送走了陈布雷和戴笠,沈涵阳和杜文成聊了几句闲话也借故告辞了,房间里只留下杜文成和梅岚二人。
“你看这里还行吗?要是觉得不方面的话,我给你换个地方。”梅岚四下看了看对杜文成说。
“还好吧,”杜文成随意地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脸上露出疲惫之色,暗地里却和基地取得了联系。:“这里安全吗?”
“观察者,房间里装有窃听设备,已被技术性屏蔽。除此之外并没有发现不妥之处。”
“嗯。小心无大错,还是谨慎一点好。”
梅岚却有些担心地问:“你怎么不带些人来?像你这样孤身一人前来重庆,不论生活还是安全问题都得不到保障。”
杜文成心里一暖,笑着宽慰她道:“我怎么会一个人来?我的人已经提前赶到这里熟悉情况,他们很快就会找到这里。放心了,不会有事。”
梅岚这才松了口气,“好吧,算我瞎操心。哎,我有个事想问问你,如果我和沈涵阳坚持要在太原设立市府和党部的话,你打算怎么处置我和沈涵阳?”
杜文成在心里无奈地叹了口气,他怎么能不明白梅岚的心意?梅岚此次前往太原一定是奉了命令不得已而为之,否则也不会刻意和自己拉开距离。这摆明了是不愿意给自己找麻烦,这一点他在太原见到白云生后就想明白了。正是因为明白了老朋友的心意,也是打心眼里不愿意让老朋友难做,这才决定参加那场酒会。
可女人就是这样奇怪的动物,梅岚明明知道即便她做出了对杜文成不利的事儿,杜文成也不会对她怎么样。可她偏偏就要杜文成讲个明白,似乎只有这样才能验证出杜文成对她的在乎程度。可杜文成能告诉她会被赶出太原城吗?
“处置?还能怎么处置?不要说你,就是老沈我也不能把他怎么样。”杜文成灵光一闪,坏笑着说:“不过,你要是真的那样做了,或许我会把你囚禁在我的身边,让你一辈子都离不开我。”
梅岚听到了最暧昧也是最想听到的答案,峨眉一弯嘴上却是微嗔道:“贫嘴。怕了你了,军座。”
杜文成看到梅岚做出要走的样子,忽然想到一个重要问题,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