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观察者-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托」碜雍煤酶缮弦徽獭
在空战师的配合下,晏正德的装甲部队第一天就开进了腊戍,解放了曼德勒以北的大片缅甸国土。经过一天的休整后,第一师又开始了纵横驰骋,不想日军和昨天一样依然是望风而逃,只气得晏正德是破口大骂。
原以为会和日军好好干上一仗,没想到小日本根本就没心思交战,其撤退的速度就是晏正德的装甲部队都追不上,晏正德无计可施,只好命令部队徐徐而进,按部就班地收复了整个掸邦地区。
缅甸联合政府主席登敏笑容满面地再次发表了声明: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苦作战,缅甸政府军已经彻底收复了缅甸第一大邦――掸邦。政府军圆满地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作战任务,取得了对日作战中的阶段性胜利,自由缅甸联合政府和人民,为英雄的政府军感到骄傲和自豪。
登敏的声明一经发布,英国人立刻就傻眼了。本来英军还计划着让中国远征军尽快入缅参战,已减轻因帕尔方面面临的压力。缅甸的声明一出,英米知道麻烦大了,远征军进入缅甸的所有道路全被杜文成给封死了。
现在,缅甸与云南接壤地区全都是先遣军的防区,远征军想要进入缅甸就必须经过杜文成的同意,否则就只有和先遣军死磕。可是国府的委员长会同意和先遣军死磕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米国就埋怨英国人不该紧守着不值一钱的骄傲,致使缅甸形式越来越对英米不利。可英国人现在连恨杜文成的时间都没有,因为因帕尔就要被日军攻破了。
英国东南亚军总司令蒙巴顿勋爵的战略思想本来没错,放日军进入印度以拉长日军的补给线,最后再给日本人一个沉重的打击。可他不知道日本人后面还有一个恨英军入骨杜文成。
盟军方面本以为会在丛林战中打击日军的运输线,可他们最后发现受打击的原来是自己。日本人手中的冲锋枪子弹像是不要钱似的在盟军面前泼洒出密集的弹雨,致使盟军的特种部队都不敢轻易招惹近乎疯狂的日军。
从钦敦江西岸开始一直到因帕尔平原,整条运输线上随处可见黄橙橙的弹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日本人的这条运输线是用冲锋枪弹壳和盟军的鲜血铺成的。
最让英军感到难受的是,本来英军的增援部队在米国运输机的帮助下就要到达因帕尔了,可是日军战机的突然出现打破了英军的幻想。日军飞机完全不顾自身安全的自・杀式攻击,让英米两国损失惨重。
日军飞机不和米国的护航飞机交战,宁可让对方的航空机枪把自己全身打的稀烂,也要撞上米国运输机的战法,让英国人再也承受不起这巨大损失的同时,也让米国飞行员心惊胆颤,他们实在不愿面对疯子似的、魔鬼般的日军。
三月底,日军成功地占领了因帕尔和科希马,英国守军惨败而逃。
缅甸政府军继第一阶段的作战胜利后,继续蚕食掸邦西南地区。在日军占领因帕尔的时候,政府军第一师的前锋最远已经抵达内比都。至此,缅甸政府军解放了缅甸一半国土,从内比都开始,东经96度西边为日军占领区,东部为缅甸联合政府辖区。
三月二十三日,缅甸联合政府再次发表声明:自由缅甸联合政府愿意就缅甸**建国事宜和缅甸各省、各邦进行政治磋商。英国政府再也坐不住了,缅甸**了,英国在亚洲各国的影响力将大为减弱,甚至会再次掀起反殖民地浪潮。
印度的国大党领袖甘地正在和英国闹**,如果缅甸率先**了,印度无疑将会成为第二个缅甸,英帝国在印度支那的利益将会严重受损,英帝国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英国首相急电米国总统,就远征军入缅作战问题和米国进行了紧急磋商。三月二十五日,英米联合致电委员长,要求远征军不迟于四月中旬进入缅甸。
委员长同意了英米的建议,但要求英军打通在印度的远征军入缅通道。英国否决了委员长的建议,指出在印度远征军暂时不能入缅作战,远征军必需从云南方向率先向缅甸发起反击。
委员长立刻回电表示反对,声称中国远征军不会对杜文成的先遣军进行任何敌对行动,除非英国说服杜文成允许远征军进入缅甸。
委员长的强硬出乎了英国人的预料,要是能说服先遣军的杜文成,还找他委员长干嘛?英国政府立刻发出恐吓:如果国民政府不能按照中英协议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国民政府将承担因此而引发的一切后果。
委员长接到电报后勃然大怒,立刻声称将调回在印军队,不再与英军开展任何合作。同时宣布,在云南之国民军回归本部,取消入缅作战计划。
委员长之所以如此强硬,其实他心里非常清楚,英军离不开国府的配合,而中国战场也将会因杜文成的关系而发生变化。缅甸政府军收复掸邦的猫腻瞒不过委员长,杜文成控制的缅甸只能成为国府的臂助,绝不会成为国府的阻力。
英国现在真是有苦自知,有泪暗弹了,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杜文成真就掀翻了英国对缅甸近百年的统治地位,英国政府偏偏还对他没有办法。英国人不由哀叹缅甸距离大英帝国越来越远了,难道只能夺回因帕尔才能重回缅甸?
英国人无奈之下试探着向米国提出建议,让米国政府以停止军援为由援胁迫委员长就范,却遭到米国政府的断然拒绝。米国总统罗斯福心道:你傻也就傻了,还想让我跟你一样傻呀。中国战场牵制着百万日军,委员长要是一下子萎了,你想让这百万日军全都转到太平洋战场对付我来?你可别逗了,哥们。
控制着缅甸一半国土的杜文成可不管英国人怎么想,现在的自由缅甸联合政府声名远扬,缅西的两邦两省以及缅南的三省两邦都有人找上门来,就缅甸**建国问题和联合政府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且一致同意最迟不会晚于明年初成立第一届全缅联合政府。
全缅联合政府筹备委员会随即发表了联合声明:以吴登敏主席为首、以阎锡山副主席为副的缅甸联合政府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缅甸的历史从此进入新的篇章。
英国人气疯了。
。。。
………………………………
第216章 缅甸新闻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文成啊,你还是把我这把老骨头送回天宫里算了。”
阎锡山唉声叹气的对杜文成抱怨说。自从登敏有一次私下里跟阎锡山说起杜文成的“天宫”,阎锡山还笑他无知,后来想想也只能用“天宫”两字才能形容那个地方,也就默认了登敏的说法。
不明所以的杜文成吃了一惊,以为最近的工作太多太忙,阎老爷子吃不消了才来向他抱怨。
“阎老,你的身体没什么问题吧?要不就先把手上的工作放一放,带着家人到掸邦那里避避暑,休息一下。”
阎锡山摆摆手道:“我的身体倒没什么,只是……唉,我老头子说不出口。”
杜文成更惊奇了,什么事让老爷子这么为难?“阎老直说就是,只要我能帮忙的绝不会推辞。”
“你说的哈,我是没什么事儿,主要是家里的婆娘总是在我耳边嚷嚷,说是搁家里腻歪,想看你的那个什么电视消遣。我想那个东西只有你的‘天宫’里面有,我到哪里给她们弄?实在是拗不过她们,只好厚着脸皮找你来了。”
杜文成听后不觉失笑,老爷子年近六十还这么玩赖,你家里的婆娘看不成电视就上我这儿玩赖,我还想……也是哈,这要是把电视给整出来也是件挺不错的事儿,也不知道英米那边现在整没整出彩电来。
可是,有电视就要有电视台,就要有演员,就要有制作团队,就要有……他想想就头疼了。老爷子呀,你这不是没事儿给我找事儿玩嘛。
但可是呢,梅岚也是整天没事做,也是整天抱怨个不停。要是能给她弄两部婆媳剧的话,没事儿看看也能解解闷。弄。为了耳根清净,就是累死了也要弄。
首先要弄出个电视机厂来,还要弄一个电视台,其他的可以先放一放。缅甸这大地方怎么还凑不出一个剧组来?反正现在的观众也没什么欣赏水平,就是看着玩儿解闷罢了,借此机会还能普及汉语,宣传中国古老文化。
杜文成把这个想法和基地一说,基地倒是没什么意见,而且非常配合,愿意承担信号的中转工作。杜文成现在不愁技术,而是为技术工人发愁,无论是电子管还是晶体管或者液晶集成块,都需要有人来制造才行,可现在的缅甸暂时还找不出这样的人来。
要不先整收音机,慢慢培养技术工人?杜文成纠结着。
“小雅最近在忙什么?”
吃完了晚饭,杜文成夫妻坐在一起闲聊,不知怎么就聊起了冯小雅。杜文成忽然想到小雅的外貌形象似乎很有一点播音员的潜质,她又是搞文艺的不缺乏镜头感,弄不好也许会弄出一个美女明星来。
“我也不太清楚。”梅岚的脸上现出一些愧疚的神色来,大概是觉得没能照顾好自己的这位表妹吧。
“要不让她也到这边来?”杜文成有些犹豫。
“你想要干什么?”梅岚警觉起来。“你要想清楚,这件事可……”
“有什么好想的?大不了我离她远远的就是了。那丫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像是跟你我有仇似的,真是莫名其妙。”
想想杜文成在小雅面前吃瘪的样子,梅岚不由得发出一阵欢快的笑声。心里自我安慰道:还好,不是我想的那回事,要不然真是不知道怎么好了。
“我最近弄了个好玩的东西,本想弄成后再给你一个惊喜,可是又缺少很多相应的东西。刚才说到小雅一下让我想起来,放着家里的大美女不用实在是暴殄天物。”
梅岚道:“别玩虚的,说实话到底怎么回事?”
杜文成就把自己的想法对梅岚讲了一遍,对于电视这个东西梅岚倒是听说过,现在欧美很多工业发达国家都有了这种东西,至于播音员这个职业却很陌生。
“你来,让你看一件东西。”
杜文成的办公室后面有一间保管文件的密室,除了杜文成外还没有人进去过。房间不大,靠墙是两排到顶的柜子,尽头处摆放着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是给杜文成临时查找文件用。
现在的那张桌子上面正摆着一台私人电脑,这是杜文成为了自己的消遣特意让基地弄出来的。
“这是……这是我和基地联系用的,所以一直没有告诉你。”杜文成解释说。
梅岚也知道杜文成的身份特殊,有些东西不能随便透露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现在他能告诉自己,已经说明自己在他心目中的重要了。
杜文成点开经过基地剪辑过的一段视频,屏幕上一个女人正坐在那里播报着新闻。两分钟后杜文成又换了个视频,这是一个女人站在一块大屏幕前播报新闻。
梅岚接收到的信息很混乱,她不知道视频里说的事情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发生在那里,但却隐约猜到了一点杜文成的想法。
“你是想……”
“我想让你姐俩儿做这份工作,怎么样,你不是一直埋怨在家里无所事事吗?”
梅岚有些心动,但还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有这个能力,“我想再看一遍刚才的视……频。”
随后的一个月里,自由缅甸联合政府主席登敏一直喋喋不休的向外界通报着缅甸联合政府即将出台的各种利民措施,什么缅甸第一座电视塔奠基了,各村寨即将开通电灯电话了,第一座电视机厂破土动工等等。所有这些全都通过架设在各城镇、村寨的高音喇叭传递到缅甸的四面八方。
缅甸民众不知道电视机是什么东西,更不明白电视塔是干什么用的,但却知道电灯电话是个好东西。由阎锡山主持开发、杜文成提供技术支持的火力发电站,预计在明年秋季开始运营发电,这一点上登敏倒是没有夸大其词。
突然有一天登敏主席再次宣布:自由缅甸联合政府将在各大城镇广场修建电视墙,以方便民众了解国际时事,增加百姓的娱乐活动。
缅甸联合政府公布的这件事,立刻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强烈关注,各国观察家以及新闻媒体不顾危险地齐聚密支那,等着这一天的到来。
。。。
………………………………
第217章 缅甸新闻(二)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这些新闻媒体就想不明白了,缅甸的科学技术啥时候这么先进了?我们还在看那种小黑白,你这里就敢整电视墙?况且你这儿的电视台还没建起来呢。
可是他们很快就发现密支那联合政府的那栋办公楼顶上,出现了一块120寸的超大显示屏。那是电视?联合政府在糊弄民众吧?那就是一块大玻璃而已,还电视墙,切。
晚六点左右,那块大玻璃开始一阵闪烁,试播开始了。屏幕上出现的是密支那风光,悠扬的音乐,优美的风光,蓝天、流水、森林、佛寺……广场上的人看傻了,密支那有这么美丽?
那些媒体记者更是为那彩色逼真的画面给震住了,上帝,这是什么技术?密支那的人怎么做到的?这么大屏的电视制作技术足可以领先我们半个世纪。
晚七点,画面变成了一间直播室,冯小雅以清新时尚的风格出现在屏幕上。
各位观众晚上好,这里是自由缅甸之声,下面为您播报此次新闻提要。
英国第八集团军和米国第一集团军在******胜利会师。
波兰首都华沙发生犹太人起义。
……
今天,德国政府公布了波兰“卡廷屠杀”事件真相,请看前方记者发回来的珍贵图像资料。……
杜文成又一次狠狠地羞辱了史太林所标榜的“正义”。
这一晚,整个缅甸联合政府控制区域内的大中城市居民,大都看到了这次播出,虽然在语言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诧异,很多人听不懂大玻璃里面说些什么。但在随后播出的节目里,克钦语、缅语等都占了很大的比例,至于英语就被杜文成自动无视了。
在克钦邦,克钦族的人口比例占了大多数,汉族人口比例因为先遣军的关系而排在第二位。因为历史上的原因克钦族有很多人都听得懂汉语,这也是当地人们并不十分排斥汉语播出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还有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汉文化的传播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消失而消失,它对亚洲广大地区的影响力仍然十分强大,仍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自由缅甸之声的第一次播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西方各国纷纷谈论缅甸政府拥有的信息传播以及宽屏彩电技术,并且称之为世界技术革命史上的又一重大突破。不过一位年轻记者偶然的一句话让整个西方世界集体哑然――貌似密支那的电视台还没建起来吧?
诡异莫名的杜文成。
阎老爷子家里的电视自然不能和外界的一样,如果愿意他也可以收看到外界的电视节目,但大多时候都是他的夫人收看由杜文成提供的碟片机里播放的电视剧。直到现在,他的夫人也不知道她住了一年多的地方到底在哪里。
在这段时间里,日本继续往印度因帕尔地区增兵,到目前为止,日本第15军和后来的33军18师团已经控制了东印度大部分地区。而缅甸联合政府军却在内比都以南地区的蚕食行动受到了日军的顽强抵抗,日本人终究还是不肯放弃对中国的封锁啊。杜文成为此叹道。
日军进入印度并迅速站稳了脚跟,让英国朝野上下大为震惊。参议院指责丘吉尔在缅甸问题上的无能,英王也对丘吉尔的亚洲政策颇为不满,希望他尽快解决缅甸问题,平息上下两院因此引发的纷争。
英米两国为印度以及缅甸问题进行了多次沟通后,再次致电委员长,三国首脑终于就缅甸问题达成协议――远征军按原计划进入缅甸作战,英国政府愿意就缅甸**建国问题与杜文成进行谈判。
当委员长把英米的意思转告给杜文成后,杜文成咧嘴一笑:英国人还真把自己当盘菜了,谈判是啥?谈判就是相互妥协后的利益共享,是弱者维护自身利益的最后手段。可杜文成是弱者吗?他会和英国人共享缅甸的利益吗?
这是不可能的。
自由缅甸联合政府在随后发表的声明中指出:缅甸不接受也不需要其他国家的帮助,缅甸政府和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战胜并驱逐缅甸国土上的日本军队。任何不经缅甸人民同意而进入缅甸国土的外**队,都将被视为对缅甸领土的侵略,都将被视为缅甸人民的敌人。
缅甸的未来掌握在缅甸人民的手中,缅甸的**自主也不需要外人来指手画脚。那些打着解放者的幌子,试图再次奴役缅甸人民的西方殖民者们,滚回去吧!缅甸,不欢迎你们。
登敏的讲话让英国人恼羞成怒,让米国人唉声叹气,让委员长窃笑不已。自驼峰航线开辟后,滇缅公路对于国府来说已经显得不那么迫切了,他可不希望那些精锐部队牺牲在缅甸战场。
事实上滇缅公路直到45年日军投降才算打通,可对中国战场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
缅甸拒绝盟**队进入缅甸作战,彻底断绝了英国人重回缅甸的希望,也让东印度的史迪威彻底地绝望了。雄心勃勃的史迪威自从进入缅甸战场,还没等发挥他的雄才大略,就迎来了缅北大撤退。
好不容易等到换成美式装备的新一军完成了训练,就等着进入缅甸作战了,日军突然发起了对印度的进攻,并且很快就在因帕尔平原站稳了脚跟。东印度只剩下处境艰难的的远征军新38师,孙立人将军几次致电远在印度中部的兰姆伽远征军指挥部请求指示。
可兰姆伽联军指挥部一直也拿不出一个统一的意见,英国人坚持要38师原地待命,等待配合英军反攻因帕尔。史迪威也认为38师留在雷多是正确的,因为英军反攻因帕尔的计划已经完成,只待雨季一过即可发起反击。
远征军总指挥郑洞国将军却认为38师孤军在外,粮草不济,应该尽快进入野人山取道缅北回国,以免受到日军的两面夹击,进退失据。
就在指挥部里打嘴仗的时候,日军已经开始了对38师的进攻。
而此时的杜文成正在规划着密支那的建设蓝图,他否决了阎锡山提出的在密支那建设钢铁厂的建议,提出了将密支那建设成轻工业城市的设想,他不想让钢铁厂的烟囱毁了密支那。
缅甸本来就是个农业国家,虽然矿产资源丰富,却并不太适合重工业的发展,小型工业、轻工业才是它的未来发展方向。
克钦邦有的是翡翠、宝石、缅玉、金银,如果按后世的流行款式开发出来,绝对会形成一股庞大的产业链,既可以增加当地民众的收入,又笼络了人心,还促进了密支那经济的发展。这样一举数得的好事儿怎么可以放弃?
“阎老,你看是不是可以出台一个政策,扶植密支那手工业者组建一个联合生产基地,政府只负责提供样品,控制质量,其他按照合同办事。”
阎锡山想了一下认为可以考虑,密支那的玉器和金银器皿生产一直是当地民族的强项,密支那生产的与宗教有关的玉制品和金银制品一直广受人们的喜爱。只是由于生产工艺的限制,在档次上一直处于低端水平。
“这件事可以交给沈涵阳去办,我看他的能力很强,这些日子帮了我很多。我说你小子在哪儿找的这些人才?”
杜文成翻了个白眼,什么叫在哪儿找的?那是用命换来的好不好?
“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小型的电子元件厂,我前两天看了一下他们的产品,唉。可惜了我提供的那些设备。靠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别说什么电视机了,就是手电筒他们也搞不出来。”
阎锡山笑了:“你搞的那些东西,老头子我看不懂,也不想参乎。我懂的军工厂你又不同意搞,克钦邦地方上的事儿基本上已经捋顺,掸邦那里也走上了正轨。只是往南发展计划受到了日本人的阻挠,基本上已经停了下来,我也不知道你小子搞什么鬼。”
搞什么鬼?杜文成苦笑了。日本人在印度站稳了脚跟,也按照协议把掸邦让了出来,剩下的就只能依靠自身的实力去争取了。别指望日本人会主动撤出缅甸,那是不可能的。
失去了缅甸,在东印度的日本人就成了无根之萍,缅甸是日军进攻印度,窥视中东的跳板,怎么会轻易放弃?况且日本人的无赖也是出了名的。
“将军,米国飞机又一次轰炸了仰光,你看……”
登敏气咻咻地走了进来,把肥胖的身躯扔进了椅子上说。杜文成皱了一下眉,这是米国飞机第二次轰炸仰光了,米国人这是在试探我的底线吗?
“登敏,你先发个声明抗议一下。”
“好,将军。我不明白,以将军你的能力完全可以把日本人给赶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