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观察者-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国内首要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国富民强,只能是奢望。……”
委员长又开始贩卖他的“剿匪”理论,而且是连篇大论,滔滔不绝,杜文成头疼了。幸好委员长也看出杜文成对这些不感兴趣,也就识趣地收回话题。
“我说这些,只是要提醒你引以为戒,人心不古,不要高看了自己,低估了别人。”
“文成受教。”
委员长拍拍杜文成的肩膀,高兴地点点头。
………………………………
第232章 杜文成的开罗会议(四)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fon color=red>;<;b>;<;/b>;<;/font>;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br>;
“不知道总统先生用什么礼仪迎接我们的客人?”丘吉尔用一种难以捉摸的语调问着坐在对面的罗斯福。
两人临窗而坐,案几上摆放着咖啡。窗外夜色渐浓,尼罗河在月光下泛着粼粼的水光波影。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开罗的昼夜温差较大,白天还是近30度的高温天气,晚上却带有早春的轻寒。
“杜文成是随同中国的委员长同机而来,你认为我们应该用什么礼仪迎接他们?”
因为早已经成为了朋友,又是私下里的闲聊,两人的谈话都很随意,没有太多的客套。
因为英国人不想被拒在核俱乐部门外,坚持要参加开罗会议,罗斯福总统虽然对英国人的做派颇有微辞,但最终还是同意了丘吉尔的要求,开罗会议也因此由三国变成了四国会议――史称四巨头会议。
“这次会议能否成功,杜文成的态度相当重要,贵国坚持不承认缅甸的话,恐怕很难和他达成协议。以我们现在的技术要想制造出原子弹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就像杜文成说的那样,即便我们制造出原子弹,如何投递仍然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用飞机的话既不安全又有诸多条件限制,在这方面我们落后杜文成太多,不说原子弹,就是那个飞弹技术就值得我们花费极大的力气去研究。”
“德国人也有同样的技术,只是在射程上还不能和杜文成一较长短,难道德国人的这一技术来自……”
丘吉尔的话说到一半就停了下来,两人对视了一眼都觉得猜中了事实,而这个“事实”的意义可就太过重大了。战争如果在拖延几年,或者说杜文成站在了盟军的对立面,他要是发起狠一颗核弹下来,无论落在盟军哪一国的头上都是灾难性的事件。
丘吉尔摇摇头,“杜文成这个人不懂政治,用中国的话说就是一青皮,这样的人掌握着这个世界的最尖端技术,对我们来说无疑是极其危险的事情,也是对整个自由世界的一种极大危害。我们不能任由他这样发展下去,应该对他做出一定的限制或者制裁。”
罗斯福笑了笑,“美国的根基太浅,建国至今不过百余年的时间,还承担不起太多的国际事务,在这方面还需要英国为我们做出榜样。”
丘吉尔没有说话,只是咬着雪茄望着窗外在静静思索。米国**至今不过一百五十余年,可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已经全面超越了大英帝国,并且即将取代英国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即便没有德国人发动的这场战争,大英帝国的没落也终将成为必然。
米国人不愿意和杜文成对抗,英国在东南亚的力量又不足以制衡杜文成,难道只能放下脸面承认缅甸**?可然后呢?是不是也要承认印度**?怪只怪德国人发动的这场战争彻底打破了原有的世界格局,让本来就步履蹒跚的大英帝国失去了最后的希望。
这次的开罗会议本来是为了制定盟军在东南亚和中国战场上的对策,可因为有了杜文成这个变局,这些反而成为了次要问题,主要问题在于战后的利益分配以及制定核门槛的政策上,若非如此英国也不会厚着脸皮也要贴上来。
核弹的威慑力量实在是太大了,可以说一个国家在战后的世界地位如何,主要看他是不是能够跨入核俱乐部这个门槛。拥有了核武器也就拥有了保全自己国家的终极力量,政治、经济等因素只是保障一个国家的发展基础,而军事力量才是保障一国安全的根本。
更何况研制核弹的好处不止这些,核能的利用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所有这些都让英国人不能等闲视之。
“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还要等到和杜文成见面时就这些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之后,才能做最后的结论。”丘吉尔哼了一声说道。
罗斯福忍不住又刺激了丘吉尔一句,“问题是杜文成是否同意和你见面,如果你们不能达成协议,我不能保证英国会加入核俱乐部。”
丘吉尔猛地一回头,两眼盯着罗斯福说:“英国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米国政府已准备和杜文成就核利用问题进行专门讨论,所以,这样的话你最好去对杜文成说。”罗斯福对丘吉尔的无礼只当作没看见,甚至看都没看他一眼,只是不冷不热地回敬了一句。
丘吉尔颓然地低下头,心里明白这样的话在二战前说或许有用,现在……现在的关键已经不是英国允不允许,而是人家允不允许的问题了。
也许自己是大英帝国众多首相中最倒霉的首相,虽然自己费尽了心机为大英帝国保留了最后一点尊严,可国内对自己的这届战时内阁多有诟病,战后能否继续由自己组阁尚且还是个未知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希望不是很大。自己领导了英国在战争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他们却在后面处心积虑地想要取代自己,这个世界上果然没有公平这两个字存在。
历史上的英国在德国投降后就解散了战时内阁,丘吉尔满心以为凭借着自己在战争中的功劳一定能在大选中胜出,不想带领英国走向二战胜利的丘吉尔却被无情地抛弃了。在大选中惨遭失败的丘吉尔不无怨愤地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标志。”
而在这个世界上,丘吉尔领导的内阁不仅丢失了缅甸,还丢失了东印度,就连能否再回到香港都是个问题。英国上下两院对此颇多怨言,所以才有丘吉尔对战后能否继续由自己组阁充满了担忧。
十一月二十一日,开罗会议正式开始了。第一个议题就是战后的利益分配,委员长有夫人帮助翻译,杜文成却只能求助于自己,幸好有基地的存在。
委员长提出的在战后归还被日本占据的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的要求得到了英米的支持,但在香港和九龙问题上丘吉尔却含糊其辞甚至充耳不闻。
杜文成对此的态度坚决,认为英国已经在战争中归还了租界,废除了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不平等条约,那么就应该无条件地归还香港,否则就是对二战中付出重大牺牲的中国的歧视,中国也没有理由继续帮助侵占自己领土的国家,更没有理由视这样的国家为自己的盟国。
第一天的会议就此不欢而散,晚上的时候,杜文成应邀和米国总统罗斯福进行了单独会谈。
“我希望我们的这次会面,能为战后的世界和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我们相互间的合作奠定下最牢固的基石。”
双方落座之后,罗斯福首先表明了米国政府愿意与杜文成合作的意愿并为此次会面定下了基调。
杜文成的回答却很耐人寻味。“我和我的组织经过十余年的调查研究,一致认为在现今的世界格局中,只有米国政府才能取代英国主导这个世界。为此,我和我的组织愿意和米国政府进行密切合作,以阻止类似的世界大战再次发生。”
“请等一下,杜文成先生,你(本来想打您,就是觉得说话费劲)说你和你的组织……”罗斯福有些不相信地看着杜文成,而且还故意在“你的组织”这个词上加重了语气。
“你没听错,总统先生。在缅甸**后,我已经取得了在组织中的领导地位和绝对权力,现在,整个组织都在我的控制之下。”
“杜先生,我能否知道你和你的组织来自哪里吗?”
“总统先生,我知道贵国的约翰・克里夫・西蒙在十九世纪初曾经提出过地球空心理论,并且计划去北极探险以便证明这一理论的成立。遗憾的当时的贵国总统杰克逊先生终止了这一计划,看来这个世界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简单哪。”
杜文成没有直接回答罗斯福的问题,而是变了个花样,间接承认了自己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事实。他记得在后世的时候,时常可以在互联网上看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据说罗斯福还在四三年专门接见了一位发现地心入口的人。
看着罗斯福怀疑的目光,杜文成笑了笑。“这个世界的科学技术还远远没有发展起来,科学界对整个宇宙的认知更是处在幼稚的观察而不是主动的探索,更不要说走出太阳系了。”
“杜先生,请恕我冒昧。既然你们的能力已经超出了这个星球,为什么不……”
“不统治这个世界是吗?我和我的组织和你们一样在这个地球上生活了几千年,我们热爱这颗蓝色的星球,不想干扰这颗星球上的人类的自由发展,如果不是因为这场战争有可能毁灭整个人类,我也不会出现在这里。
罗斯福先生,为了证实我的话是真实的,也是为了这次会议能够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我正式邀请你和可靠的官员参观我的宇宙飞船。”
………………………………
第233章 杜文成的开罗会议(五)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fon color=red>;<;b>;<;/b>;<;/font>;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br>;
必须承认,杜文成是在装x,可他除了装x之外,真的想不出什么办法可以让米国人在研制核武器方面听从自己的意见。想要阻止米国人研制核武器是不可能的,也同样不符合未来的共和国的利益。
要想说服米国同意“有限控制”核武,就要有充分的证据让米国信服,让米国相信,他杜文成有能力打击任何“无赖”国家。
杜文成的邀请彻底震住了罗斯福,“宇宙飞船”是什么概念委员长可能不会想知道,可罗斯福不一样。在米国这样的一个移民国家里,连外星人入侵这样的事情都会相信,还有什么不能相信的?
“杜先生,我需要时间理清这些纷乱的头绪,所以,我们今天的会谈恐怕要暂时停下来了。不过,对于你坦率的邀请,我会认真考虑的。谢谢你,杜文成先生。”
“我期待和你的下一次见面,总统先生。”抓住了主动权的杜文成微笑着说。
四巨头住的地方并不是很分散,英国人又十分关注米国和杜文成的接触,当丘吉尔听说双方的会面只进行了十分钟,罗斯福就匆匆而去的消息后,丘吉尔不免有些窃喜。
现在的英国人最不希望的就是米国人和杜文成妥协,他们清楚地知道,一旦失去了米国人的支持,英国很难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杜文成的出现无疑在英米间插进了一根楔子,让英米不再像从前那样充满了信任。
米国人在核问题上模棱两可的态度,让丘吉尔非常担忧,杜文成对英国的仇视更是显而易见,可国内绝不会同意用香港和东印度的利益来化解这份仇怨,就是他自己也不愿意这样做。
可杜文成偏偏掌握着让米国人都眼馋的高精端的科学技术,甚至不惜损害英国人的利益也要得到这些技术。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人事实上已经无从选择,丘吉尔决定在和罗斯福谈谈,不管怎样也要先挤进核俱乐部再说。
如果米国人可以说服杜文成接受英国加入核俱乐部,那么英国也会在缅甸**的问题上做一些让步,如果杜文成拒绝接受英国的这一要求,说不得只好动用一些手段,杜文成还不是神,就是神也会陨落。
相比于丘吉尔的忧心如焚,委员长在听到杜文成和罗斯福单独会面时只是一笑置之。他相信杜文成不会出卖中国利益,从杜文成出现至今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可以证明杜文成是一名坚定的爱国者。
或许他的政治倾向并不与国府一致,或许他更倾向于延安,但他最终还是倾向于这个国家。从他到缅甸后的所作所为更加明显地表现出他的这一倾向,为了把缅甸掌握在手里,他下令全体先遣军加入了缅甸国籍,就是阎锡山也不例外。
唯独杜文成自己既没有加入缅甸国籍,也不出任缅甸政府的职务,这次开罗之行也是以私人身份出席这次会议的,他并不代表缅甸政府,但却可以行使总统职权,因为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缅甸总统吴登敏的私人资政和全权代表。
委员长有理由相信,一旦杜文成出任缅甸总统,也就是缅甸加入大中华的时候。这样一个处心积虑地想要国家富强的人,怎么可能出卖国家利益?因此,委员长对杜文成和罗斯福的见面抱着乐见其成的态度,米国在当今世界上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大,只有合作才是对双方最有益也是最明智的做法。
“达令,杜文成手里的核弹真的那么厉害,就连米国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它?”
委员长笑着说:“核弹的确厉害,你没有见到,自然不会知道。这个问题我和杜文成谈过,我们现在的技术虽然很难发展核力量,但也不是没有可能。只要米国人拉英国加入核俱乐部,为了东西方的力量平衡,杜文成就不会落下我们国家。
英国人加入不成,我们也等得起,国内的情况你是知道的,没有个十几二十年,是发展不起来的。现在不是我们急的时候,我只担心杜文成思虑不够,上了英米的当。”
就在这个时候,随同委员长一起来开罗的侍卫长俞济时进来报告说:杜文成来访。
委员长笑道:“我就知道,杜文成不会致我们的国家利益而不顾,快请他进来。”
“文成啊,在国外和你见面,就有一种特殊的感觉,走到哪里我们都是一家人。”
杜文成向夫人问好后,就详细的向委员长说明了自己和罗斯福的会谈,当杜文成提到飞船的时候,宋夫人睁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瞪着杜文成。
“你说的那个飞船,就是你的空中基地?”
“不错,阎锡山老爷子就是在飞船上生活了一年。”杜文成笑着说。
“不行,我一定要上去看看。杜文成,我请求你一定要带我见识一下。”宋夫人不待委员长表态,就抢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委员长要是相信我,你们一定会见到终生难忘的一幕。”
“杜文成,你不能这样对我,我已经抵挡不住魔鬼的诱惑了。此生若能登上月球,就是死了我都愿意。”
委员长大笑起来,他好久没有看到夫人露出这种天真无邪的表情了,十年?还是二十年?
“在重庆的时候你就威胁过我,那时候不怕,现在更不会怕”委员长笑着道。
“还有这样的事?”宋夫人真的惊倒了。
杜文成不好意思了,急忙岔开话题。“委员长要是无恙,那就这样说定了,我会保证委员长的安全。”
米国总统罗斯福在和随行人员进行了紧急沟通后,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没有人同意总统的冒险行动,也不相信会有这样的事情存在,马歇尔参谋长也力劝罗斯福不要冒险。同时提出愿意代替总统登上飞船参观。
杜文成对此只是一笑。“机会只有一次,能不能把握是你们自己的事情。”
“可你没有办法证明没有任何危险。”马歇尔说。
杜文成耸耸肩。“我只是邀请,你可以拒绝,就这么简单。”
“我希望……”
“没有什么希望不希望的,我说过了机会只有一次,你们拒绝了,那就当没有这回事。”
在第二次会议上,四巨头对第一天的会议结果达成了一致意见,但在战后如何处理殖民地的问题上,罗斯福主张给这些国家形式上的**权,以便在日后扩大米国的自由贸易市场。丘吉尔则拒绝讨论任何有关远东英国殖民地问题,并且再次拒绝了交还香港和九龙。
会议再次进入了僵局,丘吉尔提议进行下一个议题,也就是原子弹的问题。杜文成声称在英国没有承认缅甸**以及承诺交还香港之前,英国没有资格加入核问题谈判,他不允许一个拒绝承担国际义务,一心侵占他国利益的国家拥有核武器。
会议再次不欢而散。
“我们不能受制于一个无赖,我们必须按照自由世界的精神……”
“够了。”罗斯福不耐烦地打断了丘吉尔的话。
“不要和我谈什么自由,如果英国不能和杜文成在缅甸以及香港的问题上达成协议,米国政府将不再支持英国加入核俱乐部,这是最后的忠告,不会再有第二次。”
因为所有人的反对,罗斯福只能遗憾地拒绝了杜文成的邀请,杜文成对此却并不在意,只是带着委员长夫妇在“天宫”里逗留了一整天的时间。当罗斯福听闻委员长夫妇在一天的时间里周游了全世界主要国家,并且在大气层外欣赏了蓝色的地球的时候,罗斯福已经不仅仅是遗憾了。
偏偏在这个时候,丘吉尔还不知死活地和杜文成硬抗,米国政府当然不会为了英国的利益而做出傻事。如果英国还是不肯放弃他们的野心,米国政府也就只好放弃英国。正如杜文成说的那样,如果他愿意的话他会随时结束这场遍及全球的战争,而不必依靠英国的力量来消灭德国或者日本。
因为英国的搅局,开罗会议草草的提前结束了,德黑兰会议则被无限延期。在随后发表的《开罗宣言》中宣布:
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的侵略;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把日本侵占中国的东北地区、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日本将被逐出其以武力所攫取的所有土地;在相当期间内使朝鲜自由**;坚持战斗到日本无条件投降。
《开罗宣言》向全世界宣告了反法西斯同盟国团结合作、彻底打败日本的决心和途径,打击了法西斯日本的侵略气焰,是确定日本侵略罪行及战后处置日本问题的重要国际文件之一。
但是,宣言只规定剥夺日本占领的太平洋岛屿的统治权,却不谈如何处理;关于朝鲜**日期的规定含糊不清;对香港的地位也没有作出明确规定。
至此,杜文成的开罗会议结束了。
………………………………
第234章 惊变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fon color=red>;<;b>;<;/b>;<;/font>;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br>;
开罗会议是结束了,可杜文成和罗斯福的会谈仍在继续。十一月二十六日,也就是《开罗宣言》公布的当天,罗斯福和杜文成进行了第二次会谈。
“我不认为苏俄会主动放弃占领德国的机会,一旦苏俄在德国站稳了脚跟,整个东欧都将会被苏俄纳入它的体系,欧洲将会被人为地分成两个阵营,并将产生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
罗斯福被杜文成的话给说动了。“好吧,我承认你的话很有道理,我们会全盘衡量这件事情的发生对我们,对欧洲,对整个世界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同时也希望杜先生能和我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这是欧洲事务,我曾要求欧洲不要插手亚洲事务,因此我也就不便插手欧洲事务。或者可以换一种说法就是:一个不稳定的欧洲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好事,它会让欧洲人疲于奔命,再也顾不上干涉亚洲的事情。”
罗斯福苦笑了。杜文成的话说的很清楚,苏俄的力量主要分布在欧洲,欧洲内部的分裂与对抗,消耗的是整个欧洲的实力,它无损于亚洲的安全与发展。而米国要想成为世界的主导者,就必须承担起这个责任。
杜文成没有义务帮助欧洲,米国人却不能坐视不管,“我们需要英国人和我们一起对抗苏俄,单单是米国的力量还是不够的。”
“明白。只要他们承认缅甸政府。”
“香港的问题呢?”
“打就是了,委员长不敢打,我敢。相信英国人会为此付出巨大代价的。”
罗斯福觉得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他相信英国人会审时度势,绝不会与杜文成正面开战的。说穿了,英国人不过想讨个脸面,可杜文成就是不肯给,这才让双方僵持起来,相信英国听到今天的消息后会知道怎么做。
连续三天的会谈,杜文成和米国政府就有核国家的分配,战后驻军日本,驻军德国以及在战后成立联合国等问题充分地交换了意见并达成了基本协议。
十二月一日,杜文成和走时一样的悄然回到缅甸,没有鲜花也没有拥抱,只有一只手机压在一张短短的便签上:我回国了,你自己保重。梅岚。
看日期应该是自己离开缅甸的第二天留下的,还没等杜文成回过味来,登敏,阎锡山等人已经找上门来。
“昂山回来了。”等敏说。
“南方叛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