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观察者-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峙眼里的目光闪烁了一下,迟疑道:“m是延安领袖,我们为什么不……”

    “胡扯。”

    委员长打断了他的话,说道:“这个问题我们能想到,别人同样也会想到。事关国府声誉,岂能儿戏?雨农,你让下面盯紧一点,不要出了纰漏。”

    八月二十八日午后三时许,一架银白色客机降落在重庆机场。延安统帅,周先生,王若飞,张治中,米国大使赫尔利等人依次走下了飞机,接受山城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

    当晚,委员长在林园设宴招待延安统帅一行,当两人的目光碰到一起的时候,数十年的恩恩怨怨在刹那间闪过彼此的心头。委员长看着m魁梧的身躯,不禁想到八年前的数次围剿。

    那时的m几乎就要山穷水尽了,虽然从雪山草地里闯了出来并且到达了陕北,可军队已经不到六万人,那是的m可没有现在这样魁伟。这才不到十年的时间,眼前这个人已经拥有了一百多万军队以及大片的根据地。

    虽然现在还比不上自己的四百多万正规军,可要是再给他几年时间那还得了?看来刘峙的话还是有道理的,能谈则谈,要是谈不拢就……

    在延安统帅的眼里,委员长还是像多年前那样瘦弱,两人都是南方人,都是一米七多的身高,这在当时来说已经是高个子了。

    第一次见到眼前的这个人还是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时的他还只是个临时代表,还没有发言权。而在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这个人已经可以在讲台上慷慨激昂了。

    最后一次见到这个人应该是在二六年的“中山舰事件”后,两人为此大吵了一架从此分道扬镳,再未见面。

    两个人彼此看着,彼此想着,彼此走近着,直至伸手相握。

    “润之,又见到你了。”

    “是啊,二十年喽,委员长风采依旧啊。”

    在两人握手的一刹那,宴会厅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两党统帅握手言和,国家和平有望啊,这是参加宴会的所有人的想法。

    第二天早上,下榻在林园的统帅晨起散步,与同样在散步的委员长不期而遇。委员长先是一愣,很快便笑容可掬地招呼道:

    “哦,是润之啊……我喜欢早起转转,透透气。听说你有夜晚工作,白天睡觉的习惯。怎么不多睡会儿,来这里习惯吗?”

    统帅笑道:“还好,只是现在白天也睡少了。有道是,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啊!不知委员长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体会呀?”

    委员长似乎听出了弦外之音,但又不能失却“领袖”身份,只能喏喏应着。

    “润之,你们一定要和国府做对?我们之间斗了这么多年,在斗下去倒霉的还是这个国家。”委员长看着走在晨雾中统帅,忧国忧民般地说。

    统帅笑了。“不是我们要跟你斗,是你一定要斗。我们只好奉陪喽。”

    委员长哼了一声道:“一个国家,两个政权,亏你们想得出来。这样的条件我是不会答应的,必须交出你们的军队,解散你们的政府,答应了这两点,其他的都好解决。”

    “然后呢?再来一次清党,再来一次大屠杀?我们吃过一次亏,接受过一次教训,让我们明白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个道理。是打是谈一切由你,交出军队就绝无可能。”mzd站定了身体,迎着初生的朝阳淡淡地说。

    委员长一声叹息,道:“润之,你能来重庆,说明你有意和平,我很高兴。可你若执意如此,冥顽不灵,我也不介意用些手段。本来我还不屑为之,可为了这个国家,便做一次曹阿瞒,也胜过妇人之仁。”

    “这就是我们之间最大的不同,我不在延安,中枢照样运转。可你要不在中枢,那就天下大乱喽。”

    统帅微笑道:“知道我来的时候是怎么和他们说的吗?狠狠打,打得越狠越好,不要给我面子。”统帅想起杜文成时常挂在嘴边上的这句话,不觉笑出声来。

    委员长的脸上抽搐了一下,他知道统帅指的是什么,八路军在山西的上党刚刚给了挑衅的国府军队一个教训,让他大失颜面的同时,也让他对延安军队的战斗力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本以为有绝对优势的兵力再加上米式装备,一定能够占领晋东南,不料昨晚得到的情报却是国府的十一个师被人家压着打,那个独眼将军怎么就不是我的学生?丢人哪,委员长的脑筋可以说是深受刺激。

    “好了,不说笑了。润之啊,早餐后我们接着谈。”

    委员长转身走了,但在这一刻他还是感到了一种强烈的羞辱:近二十年来,他不断地表示一定要把“祸匪”斩尽杀绝,甚至数次宣布m已被他的军队“击毙”,可这个人现在就站在自己面前,不仅和自己针锋相对,还敢嘲笑自己的政权不稳。眼前这个长期与他对抗的“匪首“如不受到惩罚谁人还能服从他的政府?他领导的国家还能称得上是有尊严的国家吗?

    他的手不由自主地握成了拳,且又慢慢松开。兹事体大,扣押m容易,如何收场就值得商榷。米苏公开保证过他的安全,一旦有事必会对我施压,届时不仅有损国府声誉,还奈何他不得,岂不是鸡飞蛋打?

    短短的十余步中,委员长的心态就从愤恨莫名转为云淡风轻,大丈夫不逞口舌之利,一切还要看实力说话,他不相信430万正规军还打不过120万泥腿子。

    桂园,是张治中租赁下的一处小楼,此时已成为延安统帅的临时住处。

    “委员长果然没有谈判诚意,这几天的谈判中都是我们再说,他们则是哼哼哈哈的搪塞,一看就是毫无谈判准备。”楼下的会客室里,王若飞气愤地说。

    周先生习惯性地双手抱在胸前,笑着道:“我们对他本来也没有抱什么希望,到这里来是向民众说明我们期盼和平的愿望和诚意,有没有结果并不重要。”

    “可是这样拖下去,主席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看看外面那些明目张胆的特务,那里有一点对我们的尊重。”

    正在专心读报的统帅放下报纸,吸着烟说:“我的安全暂时还不成问题,委员长想要‘留客’,也要看全国民众答不答应。

    委员长当年可是厉害得很啦!我mzd被追得东奔西跑,好不难堪哟!可今非昔比,我现在坐在这里,他还要设宴款待,这就是民心,这就是天下大势。

    我们不要理会他们的阴谋诡计,越是这样越要走出去,要让各界人士了解我们,支持我们,走群众路线,听广泛意见,影响越大,我们就越安全。”

    在延安方面提出的关于谈判的十一点意见之后,延安方面再次作出重大让步:不但承认委员长的领导地位,承认国民党政权,而且舍弃了“联合政府”的提法,只要求“参加政府”。当然,这份意见中包含着两个核心的政治问题,即军队国家化和结束党治。

    而委员长则在当晚的日记中写道:“余以极诚对彼,而彼竟利用余精诚之言,反要求华北五省主席与北平行营主任皆要委任其人,并要编组其****四十八万人,以为余所提之十二师之三倍,最后将欲二十四师为其基数呼?****诚不可以理喻也。此事唯有赖帝力之成全矣!”

    在委员长看来,m和***人依旧是“匪“,之所以还要与延安周旋,正像他在给各战区司令长官的密令中表述得那样:“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缓和国际视线,俾国・军抓紧时机,迅速收复沦陷区中心城市。待国・军控制所有战略据点、交通线,再以有利之优越军事形势与奸党作具体谈判。彼如不能在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下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谈判就这样拖拉但却忙碌中进行着,周先生他们也十分疲惫,但是只要还有和谈的希望,他们就必须坚持下去。

    在这期间统帅还同各界朋友进行了广泛接触。他会见了国民党左派宋庆龄、冯玉祥、谭平山、柳亚子、张伯苓;民主人士张澜、沈钧儒、罗隆基、章伯钧、黄炎培;社会知名人士郭沫若、章士钊、马寅初;以及国民党军政要员孙科、于右任、陈诚、白崇禧等。还会见了苏、美、英、法等国的驻华使节,反复说明延安的基本主张。

    周先生也多次举行有各民主党派和国际人士参加的座谈会,与各界代表交流对谈判的意见。这些活动,使延安的立场得到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民主人士的普遍同情和支持。这种同情和支持,是促进这次谈判取得某些积极成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经过43天的艰苦谈判,1945年10月10日,双方代表终于签订了《政府与*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并公开发表。该会谈纪要列入关于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政治民主化、国民大会、人民自由、党派合法化、特务机关、释放******、地方自治、军队国家化、解放区地方政府、奸伪等问题。

    10月9日统帅向委员长告别并进行了一次长谈,委员长颇为感慨地说:“我们都要老了,五十多岁了,还能有多少时间?你我之间的问题,始终都要解决,始终要搞出个名堂。否则的话,何以对总理在天之灵,何以对天下百姓?

    你要走,我也留不住你,还是那句话:你我携手合作,这天下事就会好办很多。我们彼此保重吧。”

    10月11日,统帅离开重庆返回延安。

    “余为共党今日计,对国内政策应改变方针,即放弃军队与地盘观念,而在政治上、经济上竞争,此为共党今后惟一之出路。第一期建设计划如不能全国一致,努力完成,则国家必不能生存于今日之世界,而世界第三次战争亦必由此而起。如此吾人不仅对国家为罪人,而且对今后人类之祸福亦应负其责也。”委员长在当晚的日记中写道。

    回想起他和m在重庆的多次接触,委员长觉得延安的这位领袖越来越不好对付了。对于国家的未来,更有荆棘丛生的感觉,不过,他仍然充满自信,并且相信在今后的较量中,他可以战胜延安,战胜那个喜欢吸烟的湖南人。

    委员长一生作过许多错误的判断,其中最大的误判可能就是上述判断。历史证明,委员长非但没有能够控制m,没能够战胜延安,相反,倒是延安在三年的时间里让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并且将他永远地赶到了海峡彼岸。
………………………………

第257章 :米国特使

    重庆谈判正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缅甸的杜文成正在和阎锡山,沈涵阳等人商议着迎接来访的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

    日本退出东南亚四国后,四国也相继发表宣言声明独立。可柬埔寨独立后却担忧越南对它的侵略而重新迎回了法国殖民者,并且加入了法兰西联邦。

    法国本来就对他的这几个殖民地虎视眈眈,只是碍于杜文成的威慑而没有轻举妄动。现在有了这个借口自然是大喜过望,在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柬埔寨后,又紧接着进入了越南。

    这种情况是杜文成没有想到的,“东南亚和委”的宗旨是反侵略反殖民主义,可架不住人家认可了殖民统治,这件事让杜文成伤透了脑筋。

    事情要是到此为止杜文成也就不头疼了,西哈努克在加入了法兰西联邦后,发现自己并不是完全独立,军事和警事权完全掌握在法国人手里。

    于是,这位柬埔寨国王后悔了,他一面展开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诸国一系列的外交访问,通过国际舆论诉求柬埔寨的真正独立,一面又想起了身边的盟友缅甸杜文成。

    杜文成建立“东南亚和委”的本意是为了给英米找点麻烦,也是为了消除英米在东南亚的影响,为共和国的未来打下基础。可是法国人的回归让他一时措手不及,也让他对戴高乐给他留下的良好印象一扫而空。

    西哈努克固然是没事儿找抽,可法国就有些不自量力了,现在就连英国都主动放弃了海外殖民地,法国又有什么依靠敢于在这个时候进入东南亚向他发起挑战呢?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若不是西哈努克认可了法国人的回归并加入了法联邦寻求庇护,哪有今天的麻烦。

    对于这位此时年仅二十三岁的国王,杜文成还是有一些了解的。他知道这位帅气而又浪漫的国王一生坎坷,长期流亡中国,和中国几代领导人结下深厚友谊。其死后哀荣无限,*曾为他下半旗致哀。

    十月十四号,阎锡山和沈涵阳在曼德勒机场迎来了西哈努克国王。

    在机场举行的盛大的欢迎仪式上,诺罗敦・西哈努克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高度赞扬了缅甸人民的勤劳勇敢,赞扬了缅甸政府在登敏和杜文成的领导下,对东南亚乃至世界和平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在晚上举行的大型招待会上,用新闻上的话说就是:缅甸总统杜文成和来访的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亲切地握手拥抱,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等等一大套的外交辞令。

    第二天的会谈中,杜文成和西哈努克就柬埔寨目前的形势进行了会谈,杜文成表示坚决支持柬埔寨的独立斗争,愿意就柬埔寨问题提交“亚和委”大会讨论。

    在杜文成和西哈努克国王会谈后,缅甸人民军总参谋长阎锡山,缅甸总理沈涵阳也分别和西哈努克进行了会谈。在为期一周的访问结束后,两国发表了联合公报。

    公报说:缅甸政府和人民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柬埔寨王国争取独立的斗争,缅甸政府希望法国政府认真听取东南亚各国人民争取独立的声音,认清现今的国际形势,尽快退出东南亚各国。

    送走了西哈努克,杜文成本以为今年不会再有其他的外事活动,可以让自己好好休息一下了,却不料第二天又迎来了英米特使本・欧文。

    “小子,这回遂了你的心愿了吧?英米还是没有拧过你,还是向你低头了。”

    “现在说低头还为时过早,说不定是向我示威来了呢。”杜文成笑着答道。

    说实话,他也摸不透英米到底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思,欧战结束已经四个月了,亚洲战场反倒是越演越烈。英米既不接受日本人的和谈要求,短时间内也没有赢得胜利的希望,双方就这样在战场上对峙着。

    因为琉球,冲绳在杜文成手里,日军夺回吕宋岛后加紧了掠夺东南亚物资输送回本土,碍着协议杜文成也不好拦截。况且他没有海军,就是想拦截也拦不住。英米在琉球吃了一次亏,也不敢过于接近附近海域,这就便宜了日本所剩无几的海军舰队,也挽救了濒于崩溃的日本经济。

    听了杜文成的话阎锡山摇摇头说:“德国投降后,英米苏法四国瓜分了德国,这样的结局严重刺激了日本人的神经,但凡有一点希望,日本人就会死战到底。

    现在对峙的双方只有苏俄不在意伤亡数字,但受朝鲜地形限制,很难发挥他们的优势,再加上盟国内部的矛盾,苏俄也不会全力去进攻日本。英米有心无力,苏俄有力无心,这就给你小子创造了机会。

    我估计英米这次派人来就是和你讲和的,现在只有你手里攥着大杀器可以逼迫日本尽快投降。不过我可警告你,不要想着拿我们那点有限的兵力去和日本人玩命,缅甸的人口资源本来就不多,这三十几万军队还不够塞日本人牙缝的。”

    杜文成踌躇着问:“你老的意思是……”

    “讨打。当我不知道你小子早就在打着这样的主意?这样做虽然有伤天和,可小鬼子也不是什么好鸟,灭了也就灭了,我老汉还不至于那么迂腐。”

    阎锡山一顿笑骂后,得意洋洋地走了。他明白杜文成的顾虑,可也知道杜文成真要做什么他是拦不住,不管怎样杜文成表现出来的对他的尊重,还是让他很得意,很舒服。

    而对杜文成来说能够取得阎锡山的同意,同样是很重要的。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弱点,在玩政治方面就是拍马也赶不上阎老头,而他的政府里现在就缺这样的人才,他和沈涵阳还是太年轻了。

    阎老今年六十刚过,起码还可以在干十年,而这十年里有这样一个玩政治的老手替他坐镇,相信他会好走很多弯路,省却很多麻烦。

    本・欧文是杜鲁门总统的私人助理,他这次前来缅甸的唯一目的,就是奉命改善英米和杜文成之间的关系的。经过反复的论证,英米最后不得不承认,杜文成是结束这场战争的不可或缺的人物。没有他的介入,结束这场战争最少也会推迟一年,而在这一年中所要付出的代价将是巨大的,是英米难以承受的。

    为了尽快结束这场战争,也是为了减少自己的损失,英米最终选择了改善和杜文成的关系,也选择了本・欧文。

    “总统先生,杜鲁门总统让我给您带来一句话和一封信,杜鲁门总统说:改善我们之间关系的唯一桥梁是彼此尊重和相互信任,为此,他愿意为米英两国政府前一阶段对您的不公平待遇道歉,并邀请您访问米国。”

    “贵国总统太客气了,欧文先生,请坐。”

    欧文道谢后向杜文成递交了杜鲁门总统的亲笔信,他在信中再次向杜文成道歉,并且说联合国需要缅甸这样的小国来平衡与协调各国之间的关系,而不应该由大国把持安理会。因此他邀请杜文成访问米国,并就建立联合国的问题以及欧洲目前的形势表明了英米政府各自的看法,

    而在亚洲问题尤其是日本问题上,杜鲁门总统期望缅甸政府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亚洲也是为世界和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看完了杜鲁门的亲笔信,杜文成沉吟着问道:“我想知道贵国在日本投降后的驻军问题,还有东南亚各国战后的诸多问题上是什么态度。”

    “在东南亚各国的问题上,英国首相艾德礼表示希望看到各国获得独立地位,英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不会设置任何障碍。当然,英国政府希望这些国家能够在名义上加入英联邦,也好对民众有一个交代。

    在日本投降后的驻军问题、赔偿问题,对战犯的审判问题等等,米国总统希望能和您在见面时进行沟通。”

    杜文成没有想到英国首相会这么开明,和丘吉尔一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但在日本问题上米国总统显然不肯放弃米国在亚洲的利益,看来又是一场马拉松式的谈判,任重而道远啊。

    “我先声明一点,日本投降后我要驻军长崎,贵国总统同意我的这个要求,我们才可以谈其他的问题。”

    本・欧文的脸色有些难看,杜鲁门总统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上做出妥协,就是为了独霸在日本的驻军权。本来中国是有这个权力的,但在日中私下媾和后也就相当于放弃了这个权利。杜鲁门还想着劝说杜文成退出琉球和冲绳呢,现在看来希望渺茫啊。

    “我会将您的要求转告我国总统,不过还请您考虑一些米国政府的意见,我们在东南亚投入了巨大的代价,米国必须得到相应的报酬。况且日本投降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米国政府还等得起。”

    杜文成笑了。“不错,我们都等得起,不仅仅是米国。驻军长崎是我的底线,要谈只能在这个基础上来谈,还请你转告贵国总统,如果可以的话我会很高兴接受他的邀请。”

    琉球群岛将来是要回归祖国的,长崎和九州岛才是杜文成想要的地方。如果米国一定要驻军日本的话,那就到北海道去吧,正好可以和苏俄占据的北方四岛对峙。

    杜鲁门在得知杜文成在日本问题的态度后,一个人在地图前发了整整一天的呆,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只知道他在随后就联合国安理会问题和英国还有苏俄讨论了两天,苏俄最终同意了英米的意见。

    事实上苏俄对英法同时拥有安理会席位本来就持反对的态度,德国投降后,英米和苏俄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明显。苏俄很担心米英法三国联合起来一起对它施压,现在,有杜文成在其中搅局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至少杜文成不会事事都听从米国人的安排。

    十月二十八号,缅甸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应米国总统杜鲁门的邀请,缅甸总统杜文成将在十一月五号对米国进行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

    世界舆论对这一声明普遍抱有欢迎的态度,舆论一致认为杜文成对米国的访问是促进东西方合作的一个里程碑,是形成世界新格局的重要之旅。

    “文成啊,出国访问是要带夫人的,你准备怎么办?傻小子,放着好日子不过偏要折腾,这可好,一个都没了。”阎锡山看着愁眉不展的杜文成调侃道。

    按照国际惯例,总统出访是要携带夫人的,这次出访又不同于开罗那次,这次代表的是一个国家,是以一国元首的身份出国访问,所以,杜文成的身边必需要有夫人陪同。

    “没有人规定一定要有夫人陪同,况且所谓的国际惯例是西方人规定的,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理会。”杜文成只好打肿脸充胖子,装作不在意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