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警战争游戏-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改良88式则去掉套筒,并将枪管外径从13。4mm加大到14。8mm;1910年,增加上护木,又将德88式直立式表尺式样,其分划为5-20,
改良为88式表尺为固定弧式,其分划为1-20。这两种步枪其他构造基本上相同,如枪机之机头是分离式的,使用弹夹供弹,
弹仓外露等等。(就是亮剑所说的汉阳造)
增加套筒原因,因为当时所用枪管材质不好,在使用时经常炸膛,为了安全起见,在原枪管的外面又套上一根钢管,枪管是双层的,而且年代较远(1888年),所以叫老套筒。原型枪
在1886年,法国陆军装备了全新的1886式“勒贝尔”(lebel)步枪,立即引起德**事部门的关注。因为勒贝尔是世界上第一种使用无烟发shè药的小口径军用步枪,这种新的8mm口径步枪弹在杀伤力和弹道xing能方面都远超过当时德国毛瑟71/84式步枪所发shè的11mm黑火药步枪弹,新的枪和弹将使法国步兵在jing度和shè程方面带来极大的战术优势。
在这样的压力下,德国立即成立了一个步枪试验委员会(gewehrprfungs
kommission,简称gpk)。gpk的最初计划只是改进现有的毛瑟71/84步枪,并在原来的11mm黑火药步枪弹改用新的发shè药和缩小弹头。在1887年12月时,gpk甚至已经向位于柏林夏洛腾堡的路德维希-洛伊公司(ludwigloewe
pany)发出生产订单了。然而到了这个时候,gpk才突然醒悟到这样的改装并不能带来太大的技术优势。于是他们决定自己来设计新的枪和弹,说是设计,其实就是把多种现有设计揉合在一起变成一支新枪。
1888式委员会步枪枪机设计由一个斯班道兵工厂(spandau
arsenal)的技术员路易斯・施勒格尔米尔希(louis
schlegelmilch)设计的,事实上这个枪机就是由曼利夏枪机改进过来带但有一点毛瑟式枪机的特征,所以被称为被称为施勒格尔米尔希/毛瑟式枪机。该枪的弹仓也是改进自曼利夏5发弹仓,但所用漏夹经过改进,原本的曼利夏弹夹只能从一边装进弹仓,而这种弹夹两边都可以装进弹仓。枪管膛线是直接仿制自勒贝尔步枪的,枪管外套有一个由阿曼德・梅格(armand
mieg)设计的全长式枪管套筒。新的无烟发shè药步枪弹是由瑞士设计的7。92mm无底缘瓶颈弹改进而来,由爱德华・鲁宾(eduard
rubin)设计。到了1888年3月23ri,在柏林的巴伐利亚军事观察员,冯・克胥兰德(vonxylander)将军报告说,新的枪和弹的设计已经完成了。
新步枪在1888年11月完成野战试验,gpk建议立即采用。于是威廉二世在1888年11月12ri签署了订单,新步枪被定型为88式步枪(gewehr88,或简称gew
88),此外还有一种卡宾枪型k88(karabiner88或kar88)。由于该枪是一个委员会研制出来的,因此通常也被称为委员会步枪(mission
rifle或reichsgewehr)。
88式步枪主要由三家普鲁士兵工厂生产,分别为但泽(danzig)、埃尔富特(erfurt)和斯班道,在安贝格(amberg)建立了一家小的巴伐利亚公司也在生产该枪,此外还有一些私营的承包商也参与生产,包括路德维希-洛伊公司、奥地利斯太尔和黑内尔。到1898年停产时共生产1675000支。
在国内一些旧资料中把委员会步枪归入毛瑟步枪之列,事实上88式委员会步枪无论设计还是生产都与毛瑟毫无关系。但清未时期的洋务派很好骗,因此德国jiān商就把88式委员会步枪指鹿为马地谎称是毛瑟步枪卖给当时的中国人,又把设计转让给中国。甚至到了民初时期,德国jiān商为了推销库存的委员会步枪还在起劲地骗,例如1912年3月16ri捷成洋行至民国陆军部函还把委员会步枪称为“最新式毛瑟步枪”。汉阳造是清zhèng fu按德国1888式步枪为母本在汉阳兵工厂仿制而得名。该枪使用7。92mm口径毛瑟枪弹,弹丸初速650m/s,标尺shè程2000m,全长1293mm,5发固定弹仓。
………………………………
GMD中正式步枪
() 7。92mm中正式步枪,为德国1924年式毛瑟步枪的中国版本,中正式步枪是中国近代第一种制式步枪。中正式步枪,为德国授权的24式毛瑟步枪的中国版,使用7。92毫米尖头型毛瑟步枪弹,1935年由兵工署第十一厂生产,正式定名为中正式骑步枪,后来逐渐取代汉阳八八式步枪。因蒋中正而得名。仿制过程
中国从清末以来就开始不断的引进、仿制毛瑟系列步枪。20世纪30年代国民zhèng fu击败各地军阀,实现了中国在分裂近二十年以后的政治统一,军队开始尝试统一制式武器。当时中华国民zhèng fu在德国顾问的帮助下,开始军事整编计划。在1932年,国民zhèng fu军事委员会召开全国制式武器会议,决定以德国1924年式毛瑟步枪及其所使用的弹药为原型进行仿制,选用该步枪作为中**队的制式步枪。
1934年时财政部向德国毛瑟厂订购了一万支1924年式毛瑟步枪装备武装税jing总团(著名的新编第三十八师的前身),并得到该厂提供的图纸技术资料,由巩县兵工厂负责筹备制造民国24年式步枪。1935年由巩县兵工厂(兵工署第十一厂)最早生产,从1935年初就开始小量试产,因造于民国二十四年原定名称为“二四式”。1935年8月国民zhèng fu将新枪定名为“中正式”步骑枪,得名于当时的国民党zhèng fu最高领导人蒋介石(蒋介石本名为中正)。1935年10月,该枪正式开始大量生产。中正式步枪使用7。92x57毫米毛瑟枪弹,比较ri本三八式步枪使用的6。5x50毫米步枪弹威力明显大。中正式采用的刺刀与毛瑟式步枪不同,因中正式枪身较短,为了与枪身较长的三八式步枪在格斗时相抗衡,其刺刀较长,仅刀身部分就比1924年式毛瑟步枪的刺刀的全长还长,刺刀与枪管的联接也更为牢固。现存的某些早期生产的枪采用了二段式的枪托,但没有接榫,只是用胶黏住,然后在枪托底板再用螺丝锁住。这种作法是ri本人所发明的,据说原因是节省木料,而且增加枪托底部的强度,但是时ri一久,接合处必定裂开。1937年抗ri战争爆发后,巩县兵工厂奉命将全部机器拆卸运往湖北汉阳。1939年,改名为第十一厂之巩县兵工厂将枪厂交给已改名为第一兵工厂之汉阳兵工厂,从此第一厂开始生产中正式步枪,其实还是巩县兵工厂的原班人马。1940年,内迁chong qing的第二十一厂(金陵兵工厂)开始筹备生产中正式步枪,对中正式步枪制造工艺进行了改造,于1943年开始批量生产。制造情况
中正式步枪是近代中**队武器制式化的一次成功的尝试。1937年兵工署参照了德国工业准则,制定了《中正式步枪应用材料之规范》,统一规定了枪件名称、材料名称、各组件的机械xing能。到了1943年,第一厂、第二十一厂、第四十一厂三个生产步枪的工厂,都采用同样的图纸,同样的检测标准。中正式步枪是近代中国不断尝试将步枪制式化第一次得到了一些成就。当然,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军队国家化,随着zhong yāng军的建立,慢慢的有了些成果。由于当时中国工业基础过于薄弱,国内的制造工艺差,除了汉阳兵工厂和金陵兵工厂生产的中正式步枪质量相当不错以外,其他生产的中正式步枪质量差别很大,有一些粗制滥造的该枪实战中有效shè程只能够打300到400米。
中正式步枪是抗ri战争期间民国zhèng fu军装备的制式武器。抗ri战争期间到到1949年,中国一共生产了大约六十万至七十万支中正式步枪,其中第二十一厂共生产四十余万支。由于ri军进攻,各地兵工厂一再搬迁,也影响了中正式步枪的产量。抗ri战争结束以后开始逐渐被美式步枪所取代。直到1950-1960年代,中国的大陆与台湾还装备大量中正式步枪,主要用于民兵训练。原型枪
关于中正式步枪的原型枪多有混淆之处。毛瑟系列步枪历来在中国有良好的声誉,仅抗ri战争之前中国就进口过很多,其中既有德国原产的1924年式毛瑟步枪,也有比利时fn
m1924/1930、捷克斯洛伐克vz24步枪等毛瑟步枪的仿制品,这些毛瑟式步枪长度相仿,外观相似,故有人认为中正式步枪的原型枪是来自比利时fn
m1924/m1930。此前只有广东省第一兵工厂在1932年仿制过比利时fn
m1930式步枪,但产量不大。其实中正式步骑枪源自德国毛瑟厂1924年推出的,标准型的民用步枪,是一种缩短枪管的“短步枪”概念步枪,全枪长度介于传统长步枪与卡宾枪之间的。用600毫米枪管代替g98式毛瑟步枪的740毫米枪管,作为毛瑟步枪各种改良型的标准型。一般称为“1924年式毛瑟步枪”。
另有一种说法是,由于当时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生产武器进行了限制,因此德国绕过条约的约束,把生产合同都交给比利时、捷克、和奥地利来生产,因此中正式步枪的图纸有可能是从捷克、比利时这些地方来的,并非是来自德国的图纸。中正式步枪参数
口径:7。92毫米(中国旧称七九口径)中正式步骑枪作业原理:旋转后拉式枪机;毛瑟式前栓榫锁定;手动(rotatingbolt;
frontlug;boltaction)
弹仓容量:内藏式弹仓,5发,桥夹装弹
弹药:7。92x57毫米
初速:810米/秒
表尺shè程:2;000米
枪全长:1。110米
枪管长:600毫米
瞄准具:表尺照门,刀片形准星
刺刀全长:575。5毫米
全重:4千克
有效shè程:500米使用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淘汰和多余的各式枪械大多被卖到了中国,加上国内各派系控制下的军工厂自产武器,使得当时国内使用的枪械庞杂,口径互不相同。中国zhèng fu多次试图统一步枪口径,几经周折,却没能成功。
1934年12月,国民zhèng fu军事委员会召开兵器制式化会议,决定将德国m1924式7。92毫米毛瑟步骑枪定为制式步枪。该枪在德国也只有少量生产,在当时为最新型的步枪。
1934年,国民zhèng fu财政部长孔祥熙向毛瑟兵工厂订购了一万支m1924步骑枪装备税jing总团,兵工署技术司向毛瑟厂索取该枪的全套图纸,以及料表、检验样板一套,交给位于河南省的巩县兵工厂筹备仿制m1924步骑枪。可是由于毛瑟厂提供的图纸及检验样板有误,于是兵工署技术司委派曾就学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的巩县兵工厂厂长毛毅可,向德国有关部门正式商洽购买m1924步骑枪及检验样板、图纸。经过一番周折,到1935年7月,巩县兵工厂终于开始试生产。因1935年是民国二十四年,此枪定名为“二四式”步枪。“二四式”步枪筹备、试生产过程中,受到蒋介石的重视,1933年、1934年先后两次偕夫人宋美龄到巩县兵工厂视察,并对“二四式”提出改进意见。蒋介石认为毛瑟枪的枪长是根据欧洲人身体设计的,而中国士兵比欧洲士兵身高矮一些,建议将枪托略微缩短、刺刀加长。为表示对其尊重,1935年8月,将新枪定名为“中正式”步骑枪,枪匣上的印记也改为“中正式”三字。“中正式”枪身短了,便于携带,使用方便,但刺刀加长了,在拼刺刀时还是不吃亏。蒋介石的建议符合步兵紧凑化、轻型化的发展趋势,也符合中国国情,使“中正式”成为中国士兵喜爱的步枪。
由于蒋介石对“中正式”的钟爱,生产“中正式”的主要生产厂巩县兵工厂,也从原来的旧式工厂变为较为现代化的大规模兵工厂。
1935年10月10ri,“中正式”步骑枪正式批量生产,从而开始了其长达14年的生产历程。“九一八”事变后,国民zhèng fu的兵工政策开始调整,将“中正式”步骑枪定为制式步枪并开始大量生产。“中正式”的生产,在中国兵器工业史上具有里程碑作用。1943年后,第21厂、第41厂等生产“中正式”步骑枪的工厂,都采用同样的图纸、同样的检测标准,生产完全相同的步枪。
“中正式”步骑枪采用7。92毫米x57毫米尖头弹,杀伤力极大,并可与当时广泛使用的机枪如捷克zb26、“二四式”马克沁的子弹通用。与圆头弹相比,尖头弹弹头质量较轻,初速较高,加之弹头呈流线型,空气阻力小,弹道特xing好,不易受横风影响,从而使得“中正式”的shè程和jing度都远在汉阳造和“元年式”之上。
7。92毫米x57毫米尖头弹的有效shè程超过600米,比ri本“三八式”步枪使用的6。5毫米x50毫米友坂步枪弹威力大。后来ri本“九九式”步枪改用了7。7毫米x54毫米枪弹,但在弹道xing能和杀伤力上仍与7。92毫米x57毫米尖头弹有相当差距。而且“中正式”弹头打到人的躯干部位不死也是重伤,而ri本的“三八式”、“九九式”步枪都是贯穿伤。
“中正式”的另一个优点是,内部机件、构造均大体相同,包括枪机在内的大部分零件只需稍加修锉即可互换,有的可以直接通用。
“中正式”的缺点是拉动枪机较费力,加之,在持续shè击时,枪匣与枪机因受热膨胀而紧贴在一起,枪机更难拉动;shè击jing度、shè程都不如ri式。ri本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仍在生产全枪长为1275毫米的“三八式”有坂步枪。“中正式”步骑枪比“三八式”步枪短很多,为在白刃格斗时与“三八式”步枪相抗衡,其刺刀全长约575毫米,仅刀身部分就长达428毫米。不过,“中正式”上刺刀后的全枪总长仍短于“三八式”步枪加装刺刀的长度。
据不完全统计,1928年至1949年间,国民zhèng fu统治区的兵工厂共生产各式步枪181万余支,其中“中正式”占三分之一以上。抗ri战争中,中**队重武器缺乏,士兵训练不足,但是轻武器“中正式”步枪并不比ri本步枪差。可以说“中正式”在抗ri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国内战争期间,国民党军虽有大量的美械及接收、缴获的ri本枪械,但“中正式”仍是主要的步枪。直至国民党败退到台湾,全面换装美式步枪,“中正式”才退出了作战序列。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也使用“中正式”。解放战争中,许多解放军战士使用的是缴获的“中正式”。“中正式”最后一次上战场,是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依然有不少战士使用缴获的“中正式”。朝鲜战争后期,志愿军开始换装俄式装备,残留的“中正式”退居二线,用于装备民兵
………………………………
GMD捷克zh-29半自动步枪
() 国别:捷克斯洛伐克
zh-29半自动步枪名为步枪实质是是比短步枪还要短的卡宾枪。
1920s末开始由emmanuel
holek(伊曼纽尔・哈力克)负责在位于布尔诺市的陆军工厂研制zh-29半自动步枪。(毛瑟步枪的枪管长为740毫米,短步枪枪管长是600毫米,卡宾枪枪管长是545毫米)该枪是应中国要求研制的,后来中国获得了一定数量的使用7。92x57
毛瑟弹的zh-29步枪。在1930到32年时,zh-29也被送到南美,欧洲,以及远东地区参加测试,但是只有中国最后买了,第一批就订购了150支。后来陆续进口啊约10000多支。
后来曾零星卖了一定数量给埃塞俄比亚以及泰国。
20世纪30年代早期zh-29的一种。276英寸口径的型号与佩德森以及伽兰德步枪一起参加了美**方的试验,但是表现并不令人满意。
zh-29还有其他的口径,包括7mmmauser和。30-06。
该枪在1929到1938年间低速生产,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就停产。该枪制作jing良,但是生产成本高且在恶劣环境下不可靠,并且应用了一些在当时看来是较为新cháo的设计(比如双动扳机),要求使用者有较高的素质,因此并不受欢迎。
张学良的卫队采用过该枪。zhong yāng军一些部队(36。84。88师)的的班长的制式装备。
zh-29卡宾枪的xing能诸元:
口径:7。92x57mm毛瑟弹;7x57mm毛瑟弹;。30-06步枪弹;
长度:1150mm
枪管长度:545mm
重量:4。5kg
弹匣容量:5发;10发25发弹匣;亦可用20发zb-26弹匣;30发zb-33j弹匣
刺刀:捷克vz24刺刀;德国屠夫刺刀;
………………………………
GMD的M1918式勃朗宁自动步枪
() m1918式勃朗宁自动步枪(简称:m1918bar),由约翰・摩西・勃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设计并装备美**队。在那场战争中只有少量勃朗宁自动步枪服役。它主要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简介
最初设计是作为单兵步枪,但是它实在太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的步兵班需要班组支援武器,于是作为班用自动步枪,使得步兵班的火力大为提高。
美国的军用轻武器很少有像勃朗宁自动步枪那样赢得较好信誉。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的一些老兵对bar这支可靠而又非常有效的武器还记忆忧新。虽然对枪的重量曾有一些不满,但是在实际作战的危急关头,却几乎听不到对此的抱怨声。bar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世界范围内无计其数的战场作战已证实了bar的实用价值。从1918年法国战壕的炮火洗礼到瓜达尔卡纳尔的丛林战,或酷寒的朝鲜长津湖,bar都争得了荣誉。设计
bar的设计思想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战壕,当时交战双方正陷入伤亡惨重的、持久的阵地战的困境之中。美国于1917年4月6ri参战,但不久就发现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美军装备除了m1903式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和柯尔特m1911
。45acp手枪(两者都供应不足)这类优秀的装备之外,美军主要装备的作战武器总的来讲无法令人满意。
美军急需一种能在行进间进行突击作战的自动武器。美军的法国盟军企图用1915型“crsg”轻机枪(fusil
mitrailleurmodele1915’grsg’)来填补这一空白。此枪通常被称作“chauchat”,发shè8mm勒贝尔枪弹。美国从法国购买了大约16000支chauehat枪,但不久就发现:此枪工作极不可靠,火力不足,很不受欢迎。
约翰・摩西・勃朗宁一直在悄悄地设计一种可靠xing好,shè击效果好的自动步枪。勃朗宁首先与柯尔特专利武器制造公司签署了一份协定,该公司有权使用发明家的专利。1917年5月1ri,对于采用轻机枪还是自动步枪,由战争部长召集组成了一个军械小组进行了试验并作出了决定,勃朗宁的设计很快被采纳,被命名为“m1918式勃朗宁自动步枪”,装备美**队。这就是著名的“勃朗宁自动步枪”(browningautomaticrifle),不久便以其首写字母“ba
r”简称代之。结构特点
bar口径为0。30英寸(7。62mm),发shè斯普林菲尔德0。30-06步枪弹(1英寸=25。4mm),可实施半自动或全自动shè击,shè速大约为550发/分。由装于机匣下方的容量20发子弹可拆卸弹匣供弹。据报道曾试用过大容量弹匣,但没有人见到过。采用导气式原理,可选择半自动或全自动方式shè击。枪弹击发之后,一部分火药燃气经导气孔进入活塞筒,推动活塞,活塞连杆及枪机框后退,枪闩离开闭锁槽,整个机体后退,实现枪机开锁。开锁后的枪机框带动枪机后退,并压缩复进簧,而拉壳钩将空弹壳从弹膛内抽出,弹壳底部碰撞退壳板而将弹壳抛出,直到枪机框与缓冲器相撞,后退完全停止。如扣住扳机不放,复进簧带动枪机框及枪机前进,枪机的推弹凸笋从弹匣内推出一发枪弹进入弹膛,枪机复进到位,枪机框继续前进,枪机后部上抬进入机匣内的闭锁槽完成闭锁。当闭锁时,枪机框继续前进而撞击击针击发。继续扣住扳机,又开始下一个循环。
bar坚固耐用,所有金属部件均经过蓝化工艺处理,该枪机匣用一整块钢加工而成,所以外观上显得粗壮结实,非往复式装弹(待击)拉柄位于机匣左侧。表尺为直立式。枪管长24英寸,枪管膛口安装圆柱形消焰器。枪管上端印有制造厂的首写字母及生产的年、月。型号标志,制造厂及枪号则印刻在机匣顶部。枪托和刻有格子花纹的下护木由胡桃木制成。与其变型枪不同的是,最初bar没有安装两脚架。bar也配备了一个特殊的子弹带,其右侧有一金属“杯”,可将枪托底部插入其中,以便使其能够在bar设想的“行进间shè击”的作战模式下使用。子弹带有四个口袋,每个口袋中可装入两个弹匣,还有一个弹药盒是为容纳两个m1911。45手枪弹匣而准备的。子弹带上的索环可加挂手枪套,水壶,急救包等物品。一种“助理shè手”带也投入生产,其上有四个容纳弹匣的口袋及几个为步枪压弹夹准备的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